为您找到约 15,000 条结果,搜索耗时:0.0066秒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主体性”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主体性”在哲学思想的长河中,主体性一直是思想家们关注和思考的焦点问题,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就彰显了对人的主体性认识的初步觉醒。到了近代,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对...文档 发布于2024-05-14
-
从哲学上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概念
-
从哲学上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概念“社会”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性概念和理论基石。在新时代夯实“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学理基础,我们需要在思想史和现实境遇的双重维度中,探寻马...文档 发布于2024-05-21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生产力”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生产力”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代表着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广度和深度,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生产力理论也成为马克思主义ZZ经济学...文档 发布于2024-05-29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英雄”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英雄”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后的纪念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对于前者,他认为正如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文档 发布于2024-06-05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幸福”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日照考察时指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X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强调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那么,...文档 发布于2024-06-19
-
深入理解“契合”才能做好“结合”
-
深入理解“契合”才能做好“结合”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国际孔子文化节等为载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文档 发布于2024-11-03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真正的哲学”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真正的哲学”考察思想史,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一直处在知识金字塔的顶端,在各个时代的思想体系建构和人类文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思想指引作用。正是由于哲学的重要性,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都直接...文档 发布于2024-11-03
-
从“第二个结合”角度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特质
-
从“第二个结合”角度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特质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每一个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特性并按照中国的特点来应用,都表现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使马克...文档 发布于2024-11-04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协作”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协作”协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范畴,马克思指出:“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协作会产生高于单个劳动的...文档 发布于2024-11-05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历史观”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确立了历史领域的唯物主义原则,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解读了人类历史进步的密码。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呢?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以“现实的人”为...文档 发布于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