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约 85 条结果,搜索耗时:0.0029秒
-
以仁心待万物:中国古代原始自然生态保护意识
-
以仁心待万物:中国古代原始自然生态保护意识在早期渔猎文明与农业文明碰撞、融合和发展的历程中,随着中华先民认知和实践能力的不断增长,原始自然生态保护意识也逐渐萌生和发展。“网开三面”“王用三驱”与节用有...文档 发布于2024-04-23
-
中国古代如何开展巡视
-
中国古代如何开展巡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巡视在整肃吏治、加强权力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古代的监察权源于封建王朝的皇帝和皇权,很容易自我膨胀从而危害正常的行政体制和社会秩序。如何有效地监管和制约巡视...文档 发布于2024-05-09
-
《大明会典》:集古代官修政书之大成
-
《大明会典》:集古代官修政书之大成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大明会典》堪称承前启后,集历代官修政书之大成。与此前官修的《唐六典》相比,《大明会典》体量更大、内容更丰、条理更细;与私修的《通典》《通志》《文献...文档 发布于2024-05-14
-
“洪范九畴”:古代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生动体现
-
“洪范九畴”:古代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生动体现《洪范》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尚书》中的一篇,主要阐述了古代治国的9种原则和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被统称为“洪范九畴”,它是研究中国古代ZZ思想和治国理念的重要...文档 发布于2024-11-04
-
古代长城的诗歌意象
-
古代长城的诗歌意象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历史进程,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意蕴。诗言志,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作为传承长城文化的重要载体,古代关于长城主题的诗歌,记录了长...文档 发布于2024-11-04
-
《大唐西域记》在古代中国的流传与影响
-
《大唐西域记》在古代中国的流传与影响《大唐西域记》十二卷,是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归国后奉敕著述的一部西域史书。该书为贞观三年(629年)至十九年玄奘的西行见闻,记载大量西域山川交通、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文档 发布于2024-11-08
-
古代漳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
古代漳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漳州位于福建省南部,地理位置独特,依山傍海,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有很长的一段海岸线。域内丘陵起伏,植被茂盛,内河纵横交错,水量丰沛。沿海地区可称为溪海过渡区,有4个主要...文档 发布于2024-11-11
-
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念与边界实践
-
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念与边界实践在中国古代,“天下”是一种开放性的、模糊化的表达,它以“天下共主”的姿态,表明统治的观念,这是意识形态上的表达。在具体实践上,中国古代以边界的清晰化为旨归,大体可以分为清晰...文档 发布于2024-12-18
-
《营造法式》:读懂中国古代建筑的“语法”
-
《营造法式》:读懂中国古代建筑的“语法”《营造法式》由北宋时期的将作监李诫编撰而成。《营造法式》一书将中和思想视为理论核心、将定分思想视为规制要求、将权变思想视为实践方法,建构起当时较为完备的建筑理论...文档 发布于2024-12-25
-
我国古代是如何追求“无讼”的
-
我国古代是如何追求“无讼”的“无讼”是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理念,也是古代民众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提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儒家主张“无讼”,认为“听讼者,治其末,塞...文档 发布于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