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上饶日报/2024 年/2 月/8 日/第 003 版要闻
关于上饶市2023 年全市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 年全市和
市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4 年 1 月 28 日在上饶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吴云飞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 向大会书面报告 2023 年全市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与 2024 年全市和市级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 年全市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
2023 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力提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不断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集中财力保障重大战略落实,切实改善民生福祉,积极防范风险隐患,促进了全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270.7 亿元,比 2022 年决算数增长 7.9%(下同)。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是:税收收入完成 183.4 亿元,增长 8.7%,其中:增值税 85.7 亿元,增长 9.2%;企业所得税 13.7亿元,下降 1.5%;个人所得税 4.8 亿元,增长 17.1%;资源税 9.2 亿元,增长 42.6%,主要是强化税源管理,加大了对历年资源税清缴力度;城市维护建设税 15.2 亿元,下降 6.9%;房产税 5.7 亿元,增长 56.1%,主要是房产税相关疫情减免政策到期,并对历年税收进行了清缴;印花税 4.3 亿元,增长 18.9%;城镇土地使用税 5.4 亿元,增长 20.4%;土地增值税 9.3 亿元,下降 5.7%,主要是土地出让、房产交易量下降;耕地占用税 4.7 亿元,增长 55.4%,主要是部分县(市、区)加大了历年耕地占用税清缴力度;契税 22.5 亿元,增长 2%;其他各项税收收入 2.9 亿元。非税收入完成 87.3 亿元,增长 6.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814.8 亿元,增长 2.6%。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72.8 亿元,增长 2.5%;公共安全支出 35.6 亿元,增长 13.3%;教育支出 149.7 亿元,增长 2.6%;科学技术支出 21.2 亿元,增长 10%;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10.1 亿元,增长 7.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94.8 亿元,增长 13.8%;卫生健康支出 92.1 亿元,增长 0.3%;节能环保支出 24 亿元,增长 8.4%;城乡社区支出 95.3 亿元,下降 8.8%,主要是部分县(市、区)2022 年环境卫生整治一次性投入较多;农林水支出 103 亿元,增长 13.1%;交通运输支出 20.1 亿元,增长 2.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40.8 亿元,下降 14.6%,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5.3 亿元,下降 21.3%,主要是部分县(市、区)2022 年项目建设一次性投入较多;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 8.6 亿元,增长 22.9%;住房保障支出 13.7 亿元,下降 4.8%;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8.1 亿元,增长 10.1%;债务付息支出 14.6亿元,下降 0.8%;其他各项支出 5 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 244.1 亿元,下降 12.6%,主要是土地市场不景气,土地出让收入下降较多;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 353.4 亿元,下降 18.2%,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并相应减少支出。
第 1 页 共 6 页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169.7 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34.6 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45 亿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 26.6 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 63.5 亿元),增长 10.2%。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153 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22.4 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43.3 亿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 24.3 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 63 亿元),增长 12.3%。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 8.6 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 2.9 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5.7 亿元)。
(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
含市直、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和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
1.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51.2 亿元,增长 15.7%。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是:税收收入 32.7 亿元,增长 33.2%,其中:增值税 11.9 亿元,增长 160.4%,主要是 2022 年增值税留抵退税向上级调库数额较多;企业所得税 4.9 亿元,增长 39.5%;个人所得税 1.1 亿元,下降 3.6%;城市维护建设税 2.5 亿元,增长 1.4%;房产税 1.6 亿元,增长 38.1%;印花税 1 亿元,增长 12.4%;城镇土地使用税 1.6 亿元,增长 10.5%;土地增值税 2.9 亿元,增长 94.9%,主要是加大了历年土地增值税清缴力度;契税 4.4 亿元,下降 29.6%,主要是土地出让、房产交易减少;其他各项税收收入 0.8 亿元。非税收入 18.5 亿元,下降 6%。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156.6 亿元,下降 2.6%。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2.4 亿元,增长 18.3%;公共安全支出 14.6 亿元,增长 15.3%;教育支出 13.7 亿元,下降 4.2%,主要是 2022 年安排新增一般债券 1.5 亿元用于高校项目建设,支出较大;科学技术支出 4.5 亿元,增长 6.9%;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2.1 亿元, 增长 2%;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4.5 亿元, 下降 2.5%;卫生健康支出 46.5 亿元,下降 3.7%,主要是省级对 2022 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省级补助资金进行了清算;节能环保支出 6 亿元,增长 5.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9.4 亿元,增长 36.3%;农林水支出 7.7 亿元,下降 5.1%,主要是 2022 年上级下达的一次性项目建设资金较多;交通运输支出 9.5亿元,下降 20.2%,主要是 2022 年上级下达的车购税补助资金较多;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14.1 亿元,下降 26.3%,主要是 2022 年项目建设一次性投入较多;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 1.8 亿元,增长 10.4%;住房保障支出 2 亿元,增长 37.9%;债务付息支出 5 亿元,下降 12%;其他各项支出 2.8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 56.5 亿元,下降 27.7%,主要是土地市场不景气,土地出让收入下降较多;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 105.9 亿元,下降 16.7%,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并相应减少支出。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95.8 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0.6 亿元;机关事业
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5.1 亿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 26.6 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
险基金收入 63.5 亿元),增长 0.9%。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93 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
险基金支出 0.3 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5.4 亿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
24.3 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 63 亿元),增长 15.6%。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1 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0.1 亿元 (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0.9 亿元)。
(三)市直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第 2 页 共 6 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26.3 亿元, 增长 16.7%。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117.9 亿元, 下降 0.8%。
2.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1 亿元,下降26.5%,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1.3 亿元,下降31.9%。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95.2 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5.1 亿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 26.6 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 63.5 亿元),增长 1.2%。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92.7 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5.4 亿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 24.3 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 63 亿元),增长 15.5%。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8 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1 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0.7 亿元)。2023 年,按照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有关决议,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服务发展,全力以赴稳经济。坚决落实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一号改革工程” 部署要求, 积极推动各项财税惠企政策落实落细, 在全市范围内选取 117 家小微企业作为财政部门联系点,通过走访、调研,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 101 个,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全市共计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 16.8 亿元,实实在在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切实发挥债券资金稳增长、惠民生重要作用,全市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限额 214.2 亿元,额度列全省第二,有力支持了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全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44.85亿元,财政贴息 9333.64 万元,直接扶持 15466 人次,带动就业 90991 人;用好“ 财园信贷通” 优惠政策,全市“ 财园信贷通” 合作银行放款 819 户,放款金额 37.58 亿元。加快我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下达企业上市“ 映山红行动” 奖励资金 430 万元,助力企业上市。
(二)坚持科学组织,锚定目标促增收。密切关注经济形势、企业运行情况、财税政策的调整变化,准确把握收入趋势,充分发挥财税联合会商机制的积极作用,成立财税共治小组,着力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重点税种的分析和预判,强化收入征管,在确保收入质量稳步提升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全年税收预期目标。不断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严格落实非税收缴政策,加大非税收入征缴力度,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做到应收尽收。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270.7 亿元,增长 7.9%,增幅位居全省第三;税收占比 67.8%,较上年提高 0.5 个百分点,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
(三)坚持过紧日子,集中财力保重点。将过紧日子作为长期坚持的方针,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 三公” 经费,制定了《关于坚持过紧日子更大力度节约财政资金工作方案》。优化结构,兜牢底线,市级压减非刚性非必需项目支出 1.5 亿元,用于保障“ 三保”;坚决防范“ 造价不实”“ 过度设计” 等问题,全市共计完成财政预算评审金额 487.8 亿元,审减金额 41.6 亿元,审减率 8.5%,完成结算评审金额 45.7 亿元,审减金额 3.6 亿元,审减率 7.9%。有序推进廉洁政府采购,在全省率先开展医院和学校计算机批量集中采购,2023 年共节约采购资金 1523.3 万元,节约率达 35%。将节省资金更多投向“ 三保” 等重点领域,全市民生类支出完成 639.3 亿元,增长 3.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 80%左右,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 94.8 亿元,增长 13.8%;农林水支出完成 103 亿元,增长 13.1%,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四)坚持深化改革,持续发力提绩效。以绩效监控管理为重点,守好“ 填报”“ 审核”“ 考核”三个关口,对市直所有预算单位项目预算执行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实施“ 双监控”,选取 19 个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对支出进度偏慢或绩效目标可能存在偏离的项目下发工作提示函,督促整改提效;不断扩宽绩效评价范围,选取市级及 8 个县(市、区)开展政府收入绩效评价试点,分别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