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广安日报/2024 年/3 月/15 日/第 002 版要闻
2023 年,市财政局加大投入力度,用“ 真金白银” 托起群众“ 稳稳的幸福” ——
财政有力度 民生有温度
张燕涛 成鹏 本报记者 刘琴
2023 年,市财政局民生保障动作频频——
投入 800 万元支持公办幼儿园开展普惠托育服务,按照 1 万元/个的标准给予新建、改建托位补助;
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等补贴 784.75 万元,向 1908 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 2403.28 万元,惠及职工 6.34 万人;
投入 160 万元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全市建成运营老龄食堂 10 个。
……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市财政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 一老一小一青年”,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优化支出结构、逐步完善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实事,加快推进儿童友好型、青年发展型、老年关爱型“ 三型” 城市建设,努力让“ 一老一小一青年” 群体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财政发力,民生保障交出人民满意“ 答卷”,托起群众“ 稳稳的幸福”。幼有优育 搭建普及普惠“ 便民桥”
“ 以前孩子太小没人照看,私立托育机构费用又太高,只能在家当‘ 全职妈妈’ 。去年公立幼儿园有了托育学位,养娃成本大大下降,我也可以追求自己的事业了。” 3 月 11 日,邻水县居民张女士高兴地说。
2023 年,市财政局以满足多层次、多元化、高质量的托育服务需求为导向,投入 800 万元支持公办幼儿园开展普惠托育服务,按照 1 万元/个的标准给予新建、改建托位补助,有效缓解部分家庭婴幼儿无人照护问题。
今年 1 月 25 日,教育部办公厅对学前普及普惠督导评估结果挂网公示,广安市成为全国首个全域整体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的地级市。而这背后,离不开市财政局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 消除‘ 入园难’ ,破解‘ 入园贵’ ,是财政资金倾斜支持的重点方向。” 市财政局二级调研员章锋介绍,2018 年以来,全市勒紧裤腰带,挤出财政资金超 23 亿元,支持新改建公办幼儿园
170 余所,新增公办学位 6.3 万余个,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 86.07%,较 2017 年提高约 31
个百分点,实现了“ 幼有所育” 向“ 幼有优育” 的整体跨越。
据悉,我市坚决落实教育经费“ 两个只增不减” 的投入要求,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解决义务教育“ 大班额” 等专项行动,积极构建以公办园为核心、普惠园为主体、选择性学前教育服务为补充,普惠优质多样化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新体系。
财政发力,教育给力,全市教育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有所靠 打造创业就业“ 快车道”
2 月 20 日上午,2024 年广安市“ 春风行动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劳务协作· 东西部劳务协作专项服务活动” 在广安思源广场正式启动。本次活动汇聚浙江、福建等省内外 260 家用人单位,共带来 2 万余个岗位,全面掀起新年就业返乡高潮,活动当天,4000 余人达成就业意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市财政局用一笔笔“ 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