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财经报/2024 年/3 月/6 日/第 004 版预算报告解读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财政厅X组书记、厅长石化清:
紧扣核心 彰显决心
本报记者 刘颖
“ 今年的预算报告同政府工作报告一脉相承、有机衔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X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是一份紧扣中央决策核心,振奋人心、提振信心、温暖民心、彰显政府决心的好报告。我完全赞成、坚决拥护。 ”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财政厅X组书记、厅长石化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ZZ站位高远,紧扣核心。预算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对表X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围绕“ 国之大者” 制定政策、安排支出,充分体现了以中国特色财政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ZZ自觉。
——客观总结成绩,振奋人心。2023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中央财政主动作为、靠前发力,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打好减税降费政策“ 组合拳”,统筹用好 3.8 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及时出台增发 1 万亿元国债政策,有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21.68 万亿元、增长 6.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27.46 万亿元、增长 5.4%,重大战略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取得这样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加强宏观调控,提振信心。今年赤字率按 3%安排,全国财政赤字规模 4.06 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 1800 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 3.9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 1000 亿元,有力发挥财政稳投资稳增长作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10.2 万亿元,剔除上年和今年一次性因素后同口径增长 4.1%,强化财力薄弱地区“ 三保” 保障支持。尤其是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充分体现了财政政策“ 适度加力” 的导向,有利于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收支政策安排,温暖民心。今年的财政政策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人民福祉,坚持X政机关过紧日子不动摇。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