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财经报/2024 年/3 月/6 日/第 004 版预算报告解读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X组书记、副厅长郑军:
站位高 把脉准 思路清 导向明
本报记者 彭超尘
“ 今年的预算报告是一份站位高、把脉准,思路清、导向明的好报告,将极大地鼓舞全国财政系统的信心和士气。 ”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X组书记、副厅长郑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是顶压前行克难奋进,财政运行稳中向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21.68 万亿元,增长 6.4%,其中税收收入增长 8.7%,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27.46万亿元、增长 5.4%,在 2022 年支出强度较高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只增不减,也为后续政策调控留下空间。年初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3.8 万亿元,四季度增发 1 万亿元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安排给地方。总体来看,各类财政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财政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与经济回升向好相辅相成,财政支出保持了必要的强度,财政运行稳中向好。
二是握指成拳合力致远,重点领域保障有力。2023 年,积极财政政策以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推进助企纾困为抓手,为市场主体打气、鼓劲和解难,增强其发展信心。年初及早就明确了延续和优化部分税费政策,下半年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再延续、优化、完善了一批到期税费政策,精准支持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过 2.2 万亿元,进一步降低经营主体的税费负担,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更好发展,实现了“ 放水养鱼”“ 水多鱼多” 的良性循环。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带动社会资本有效投资,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助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三是以人为本理财为民,民生保障属性凸显。2023 年,我国一般公共预算中的民生支出持续增长,为财政政策补齐民生短板、破解地方运行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撑。严控中央本级支出,节省资金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规模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