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财经报/2024 年/3 月/12 日/第 012 版两会特刊
牢固树立“ 六财” 理念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 甘肃省财政厅X组书记、厅长 吕林邦
2023 年,甘肃财政部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入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聚焦“ 理财、生财、聚财、用财、管财、稳财”,抓改革、强管理,重统筹、保重点,建机制、防风险,为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财政保障。
把准财政工作正确方向
坚持“ 以政领财、以财辅政” 的理财理念。深刻认识财政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折不扣把X的领导贯彻到财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X建引领明方向。以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以省委、省政府“ 三抓三促” 行动为抓手,持续强化ZZ建设,围绕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决定,研究细化 11 个方面 40 条财政贯彻落实举措,厚植“ 以政领财、以财辅政” 的忠诚底色。
集中财力保重点。积极克服财政收支矛盾,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和财税政策协同,统筹兼顾、
保主保重,精打细算、握指成拳,集中财力保障重大决策、重要任务、重点项目落实。
调查研究助发展。深入贯彻中央在全X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要求,聚焦财政管理改革,把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上,制定调查研究全年计划和主题教育专项计划,形成 22 篇高质量调研报告,促进学用转化,做好“ 后半篇文章”,使调查研究根植实践、源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推动实践,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大力涵养培育优质税源
坚持“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的生财理念。将财源建设作为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立足当前减轻企业负担,支持现有市场主体稳健发展,着眼长远支持招商引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助企纾困固财源。全面落实减税退税降费政策,优化完善留抵退税省级垫付机制,确保市场主体应享尽享。2023 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 155 亿元,留抵退税 123.2 亿元,惠及市场主体 90万户以上。制定出台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政策,强化资金保障,帮助解决制造业企业融资难问题。
振兴产业育税源。综合运用政府投资基金、融资担保、贷款贴息、财政补贴等政策工具,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举办“ 兰洽会”、省外展会参展等,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大型企业以及优质中小企业,推动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2023 年,全省新设经营主体 32.7万户、增长 18.3%,其中新设立企业增长 24%。
赋能实体扩税基。构建“ 财政+金融” 模式,打造财政政策资金与基金、担保、征信、应急周转、股权投资“ 1+5” 政策工具服务体系,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2023 年发行新增专项债券 713 亿元,支持交通、水利等领域 1042 个重点项目建设,拉动有效投资。严格执行直达资金有关规定,2023 年安排直达资金 1363.6 亿元,直达基层惠企利民,带动消费、扩大内需。
增强财政服务保障能力
坚持“ 兼收并蓄、握指成拳” 的聚财理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紧平衡将成为财政运行常态,兼收并蓄、做大收入规模,握指成拳、集中财力办大事,是增强财政服务保障能力的一体两翼,需要同向发力、同步推进。
财政收入“ 量质齐升”。密切关注重点税源、潜在税源运行状况,强化收入形势预判研判,
第 1 页 共 3 页
增强财政组织收入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抓大不放小,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实现收入稳定持续增长。2023 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003.6 亿元,增长 10.6%,高于全国地方平均增幅 2.8 个百分点。持续优化工作机制,坚决防止收过头税,整治违规涉企收费,提高财政收入质量。2023 年,全省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 69.6%,比上年提高 5.4 个百分点。
资源统筹有力有序。修订完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优化资金管理方式,集中财力保障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任务落实。健全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加强支出目标接近、投向类同专项资金的整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集中度。加大“ 四本预算” 统筹力度,推动收支实行“ 一个盘子” 管理。强化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存量资金与下年预算安排紧密挂钩,精打细算统筹使用,避免资金闲置浪费。
有效保障重点任务落实
坚持“ 大钱大方、小钱小气” 的用财理念。财政资源有限性和支出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