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广安日报/2025 年/1 月/23 日/第 003 版要闻
关于广安市 2024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5 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 年 1 月 7 日在广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广安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广安市 2024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5 年预算草案提请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 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 年,全市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X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实施“ 四大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在此基础上,财政工作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依法依规组织收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从严从紧防控风险,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全市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大盘基本稳定。全市各级依法依规组织收入,进一步加大政府性资产资源盘活力度,积极克服化工行业、房地产市场回暖不及预期影响,全力稳住收入大盘,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108.84 亿元、增长 3%,市级(含广安经开区,下同)收入 27.23 亿元、增长 3.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支出强度持续扩张。面对更加突出的收支矛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严格落实X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支出结构,实现重点支出力度不减,急需支出足额保障到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380.05 亿元。市级支出 98.19 亿元、增长 18.8%。
财政收支总体平衡。全市通过积极组织收入、争取上级补助、使用上年结转、举借一般债务、
基金和国资预算调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共筹集资金 447.84 亿元供安排使用,其中:一
般公共预算支出 380.05 亿元、上解上级 8.02 亿元、债务还本 23.38 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3.12 亿元,剩余 23.27 亿元结转按原用途继续使用。
市级筹集资金 190.26 亿元供安排使用,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98.19 亿元、补助下级 61.03亿元、上解上级 2001 万元、债务还本 2.83 亿元、转贷下级一般债券 9.35 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5.25 亿元,剩余 13.41 亿元结转按原用途继续使用。全市和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116.97 亿元, 加上争取上级补助 23.49 亿元、 债务转贷 138.93 亿元、使用上年结转 7.3 亿元,共筹集资金 286.69 亿元供安排使用,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204.84亿元、债务还本 50.02 亿元、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 10.12 亿元,剩余 21.71 亿元结转按原用途继续使用。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28.7 亿元,加上争取上级补助 15.32 亿元、债务转贷 74.15 亿元、使用上年结转 2.12 亿元,共筹集资金 120.29 亿元供安排使用,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50.22亿元、补助下级 13.31 亿元、债务还本 14.58 亿元、转贷下级专项债券 36.82 亿元、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 1032 万元,剩余 5.26 亿元结转按原用途继续使用。
第 1 页 共 6 页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1.19 亿元,加上争取上级补助 148 万元、使用上年结余 1152 万元,共筹集资金 1.32 亿元供安排使用,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4313 万元、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 8427 万元,剩余 448 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4007 万元,加上使用上年结余 890 万元,共筹集资金 4897 万元供安排使用,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401 万元、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 4100 万元,剩余 396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28.56 亿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15.53 亿元,当年结余 13.03亿元,加以往年度滚存结余 48.88 亿元,累计结余 61.91 亿元。
以上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详见《广安市 2024 年预算执行情况》 。二、执行人大决议决定和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2024 年,市人大多次就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工作作出决议、提出意见,各级财政部门坚决对标落实,完善制度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深化管理改革,着力提高财ZZ理综合效能。
在政策落实上,更加突出加力提效。落实退税减税降费释放红利 26 亿元,用政府收入“ 减法” 换取企业效益“ 加法” 和市场活力“ 乘法”。聚焦重点领域带动社会资本促投资扩内需,通过积极组织收入 227 亿元、对上争取资金 272.7 亿元、发行债券 141.88 亿元筹集资金,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支出总量达到 585.32 亿元。分批次出台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财税政策措施 28 条,市本级安排 1.6 亿元全力促投资、提消费、稳预期。建立惠企补贴直达机制,市本级兑现“ 转企升规”、稳产扩能、科技创新等财政补贴 1.37 亿元。全市授予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金额 19.6 亿元,占政府采购总额的 77.2%。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综合运用贴息、奖补、担保等增信分险降本措施,释放无还本续贷、支持房地产健康发展等政策效应,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预计全市金融机构存款、贷款增速均达到 10%以上。
在支出结构上,更加突出民生导向。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民生投入,全市一般性支出预算压减 4.7%,以政府过紧日子换群众过好日子。足额预算 7 亿元落实民生政策市县筹资责任,支持困难群众救助、学生资助等民生支出提标。127 项惠民惠农补贴纳入“ 一卡通” 发放,28.62 亿元补贴资金直达群众终端, 惠及 737 万人次。 投入 63.7 亿元做好省定 27 件、 市定 30 件民生实事,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全市民生支出 274.4 亿元,占比为 72.2%。
在管理改革上,更加突出系统支撑。系统谋划固基础、利长远、促发展的财税改革,完成市本级与广安区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调整完善市以下矿业权出让收益分享机制,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增强发展动力。推动设立国家金库川渝高竹新区(四川片区)支库,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再迈出关键一步。按照“ 政府推动、明确标准、理清政策、强化统筹、技术支撑” 工作思路,推动零基预算改革走深走实。突出绩效、监督两大抓手,落实管资金、管项目、管政策必须管绩效和管监督机制, 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经验全国推广。 实施预决算公开提质行动,财政账本更加透明阳光。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政府预算绩效评价排全省一等次。市财政局获评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 四川省记一等功公务员集体。 营商环境政府采购指标连续五年获全省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