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财经报/2025 年/1 月/16 日/第 005 版产业
让中小企业乘“ 数” 而上
——中央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综述
本报记者 戴正宗
数字化转型是增强中小企业发展韧性、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2023 年 6 月,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 《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 明确, 2023 —2025 年,拟分三批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截至目前,两部门已遴选两批 66 个试点城市。通过中央财政支持,试点城市加力提速,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和企业获得哪些具体支持?试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记者日前采访了企业和专家。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变革的主力军。2024 年以来,江西省南昌市以入选全国首批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持续深入推进试点工作,进一步统筹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
走进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创宏声)生产车间,自动化流水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耳机订单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中。记者注意到,每条生产线前,都悬挂着一块液晶显示屏幕,清晰地显示着当前的生产进度、产品良品率等关键指标。2023 年以来,依托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联创宏声实现了研发过程的数字化管理、研发和生产、采购业务的流程化衔接。
“ 之前因为没有打通数据,只能通过邮件把产品数据发给客户。通过数字化改造,我们会实时把生产的一些关键测试数据回传给客户,客户就会实时看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产品合格率是多少,并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 联创宏声 IT 部负责人董乐天说。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从 2012 年开始,联创宏声陆续完成了包括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得益于自身扎实的技术研发能力、优异的产品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其产品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然而,生产规模的扩大也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 我们已经把 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和 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都建立起来了。这些系统建立时间是不同的,且不在一个平台上。因此,我们在数据共享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 ” 联创宏声副总裁万磊明告诉记者,为突破困境,公司不断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但碍于成本较高,此项工作一直难以推进。2024 年,在政府的牵头下,专业运营商深入公司,详细剖析其生产、管理、销售等各环节流程,精准定位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与难点,当年 6 月企业启动数字化转型项目,8 月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企业数字化水平等级由 1 级升至 2 级,实现业务和财务一体化运作,财务人员工作量减少了 60%以上,采购流程实现规范化管理,采购成本每年降低两三百万元。
如今,越来越多传统工厂经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迸发出巨大能量。在江西太平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太平洋电缆公司)生产车间,车间负责人通过智能化系统精准下单,工人们依据屏幕信息及时调整参数,准备原材料,让各道工序紧密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