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财经报/2025 年/1 月/21 日/第 001 版
为大国粮仓筑牢雄厚根基
——2024 年中央财政支持保障粮食安全综述
本报记者 张曦文
“ 全年粮食总产量迈上 1.4 万亿斤新台阶!”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宣告 2024 年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突破 1.4 万亿斤大关,意味着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在高位上的再次增产,彰显了我国农业生产的丰硕成果。
在保障 14 亿人口粮食安全方面,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加坚实、底气更加充足。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辛勤耕耘,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2024 年,中央财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及X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持续强化投入保障和政策供给,支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藏粮于地 粮田变良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2024 年,中央财政聚焦“ 藏粮于地” 战略,全力支持加强耕地保护建设。从中原粮仓到东北黑土地,从四川盆地到江南水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稳步增加,黑土地保护利用稳步实施,农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4 年,中央财政安排 1215 亿元,继续支持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保护耕地地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财政部联合相关部门印发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完善惠农补贴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到人到户惠农补贴的规范化管理,提升补贴政策效能。
在四川,成都平原、丘陵山区种粮大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2024 年亩均补贴标准分别提高至 100 元、 150 元。 全年全省下达中央财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稻谷补贴共计 75.6 亿元,发放种粮大户补贴 8 亿元以上、同比增加近六成。超预期补贴之下,2024 年四川全省种粮大户户数增加 7505 户、规模种粮面积扩大 128.5 万亩。
农田建设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举措。
“ 高标准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普通农田建为高标准农田后, 亩均节水、 节肥、 节药率在 10%以上, 粮食产能平均能够提高 10%—20%,亩均节本增效 500 元左右。”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
2024 年,中央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指导地方用好 2023 年底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增发国债资金 1254 亿元的基础上,通过转移支付、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安排 1065亿元,全力支持建设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高标准良田。
为大国粮仓筑牢雄厚根基
中央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补助水平也实现大幅提升,其中新建项目由 1300 元提高到 2400 元,增长 84.6%。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超过 8000 万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超过 1000 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