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经济导报/2025 年/5 月/19 日/第 007 版理论
郑州在国家中心城市中的竞争力比较研究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孟如萍 张梦杰 孔孟瑶 穆波帆
摘要:在全球城市化与我国城市体系升级的背景下,国家中心城市意义重大。2016 年获批的郑州,与其他资深国家中心城市存在差距。本文构建七维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发现,郑州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枢纽辐射等方面不足明显,例如经济总量不高、创新能力欠缺等。为此,本研究提出加速产业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等对策,以推动郑州高质量发展,提升其在区域和全球城市网络中的地位。
关键词: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一、研究背景【更多写作资 料+微信:】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 年)》强调国家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构建城镇体系格局。本研究遵循新发展理念和 “ 十四五” 规划,构建中心城市竞争力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 涵盖区位枢纽、综合服务等七大维度,符合《“ 十四五” 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导向。基于此体系开展郑州与其他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对比研究,有助于郑州在经济、 产业等关键方面对标先进,精准发力,提升其在全国和全球城市网络中的地位。
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现状
2024 年前三季度,郑州经济发展亮眼:地区生产总值达 10702.7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连续12 个月在国家中心城市中居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制造业投资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326.6 亿元,同比增长 4.0%。郑州工业体系覆盖 37 个工业大类,是全球重要的苹果手机、智能网联客车生产基地,近三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9.1%;2024 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激增 901.9%,智能制造指数跻身全国 20 强;同时,建成 225 家省级智能工厂(车间),3 个产业集群进入全国百强,高新技术成果丰硕。在《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指导下,郑州规划九大功能片区,以组团式发展优化区域布局,积极构建空间架构,稳步向千万级人口城市迈进。
三、模型构建和研究设计
(一)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