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财经报/2025 年/6 月/5 日/第 004 版市县财经
闲置资产集中共享高效流转
——湖北省保康县推动大财政体系建设工作走深走实综述
本报记者 李文娣 通讯员 梁修全 冯博
2024 年 6 月,襄阳市被确定为湖北省大财政体系建设“ 五个全套试点” 城市。其中,深化国有“ 三资” 管理改革、最大限度统筹有效资产、推动全省国有“ 三资” 实现最大效益,成为持续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会员享受50万+最新公文 资料,日日更新
“ 2024 年 12 月,我县开始筹建公物仓,将 1000 平方米的国有闲置仓库改建为实体公物仓。”保康县财政局局长张海波介绍,目前,保康县国有资产服务中心联合县融康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完成了全县 64 家行政事业单位 700 余台(套)闲置设备的全面清查、筛选和集中清收,将有使用价值的资产实施分类登记、专业检测和统一入仓管理。
快速响应 高效建仓
今年 4 月,湖北省印发深化国有“ 三资” 管理改革推动大财政体系建设走深走实总体工作方案,提出统一开发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调剂共享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搭建公物仓,强化资产调剂和共享共用。
5 月,保康县公物仓正式投入运行,开展了清资金、清资产、清资源,查权属、查收益、查运营“ 三清三查” 行动,以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将一批自管自用、低效闲置、失管失控的国有资产重新纳入有效管理,不仅高效盘活了国有“ 三资”,还解决了一大批以往想解决而无法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
张海波表示,过去,某个行政事业单位为举办一次大型活动或召开一个会议,往往需要电脑、桌椅、音响、奖品等物品,通常都是专门购置,资产使用效率低,造成很大浪费。 “ 公物仓的建立就是对症下药,可以 N 次利用,让资产发挥最大效益。”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