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南宁日报/2025 年/3 月/27 日/第 005 版阳光同行
用心用情解难题 扶残助残暖人心
——南宁市残联积极推动残疾人事业绽放新光彩
本报记者 冯梓剑 通讯员 郑琰
全市 23755 人 (次) 残疾人获得全面基本康复服务; 5062 名残疾人获免费适配基础辅助器具;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 1790 人;资助残疾学生 1492 人⋯⋯ 2024 年的时光卷轴上,南宁市残疾人事业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绘就了一幅民生幸福生活新图景。
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从运用科技为残疾人事业赋能,到推动医疗与康复深度融合;从大力扶持残疾人就业,到积极创新残疾人教育模式,再到汇聚全社会爱心,市残联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站在残疾人的视角思考问题、办实事。未来,市残联将以高质量落实残疾人民生实事为着力点,聚焦乡村振兴、残疾人稳定增收、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合法权益保障等关键领域,全力以赴办好惠残助残实事,让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残疾人群体,为残疾人这一“ 春天的事业” 书写更为生动、精彩的篇章。
让科技之光温暖每一名残疾人
今年 2 月召开的广西新春第一会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要以“ 人工智能+” 赋能千行百业,力争在新领域新赛道迎头赶上。市残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科技助残新路径,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切实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南宁市残疾人活动中心残健融合心理健康共建基地体验室,配备了脑波检测仪、VR 智能疗愈仪和脑活力光波仪等前沿科技产品,利用现代科技的力量,为残疾人提供专业的心理评估、咨询、治疗和康复服务,提升残疾人群体心理健康水平。
“ 残疾人在生活中要面对比普通人更大的挑战和压力,生理的不便往往容易引发心理上的自卑、焦虑、抑郁等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也会阻碍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 南宁市盲人按摩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陶进表示,这类新科技对于残疾人,是认识自我、调整心态的重要工具,对提升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市残联将深度对接前沿科技企业与科研机构,在高科技辅具应用领域持续深耕,构建高科技辅具展示与适配平台,引入适配不同残疾类型、功能多元且价格亲民的“ 黑科技” 产品;同时加速数字助残服务平台的迭代升级,整合线上心理诊疗、就业培训、生活帮扶等功能,打造一站式数字助残生态,让科技之光温暖每一名残疾人。
医康融合温暖守护全生命周期
康复,作为残疾人重新融入社会、拥抱美好生活的关键通途,意义重大。在推动残疾人事业
稳健前行的漫漫征途中,精准康复始终是市残联探索与钻研的核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