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东商报/2025 年/5 月/14 日/第 005 版豹览
山东率先出台省级专项文件,打通科技助残全链条
为提升残疾人福祉注入新动能
山东商报· 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王琳
商报济南消息 科技是改变残疾人生活、助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5 月 13 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推进助残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山东商报· 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为助力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我省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若干措施》 (以下简称《措施》 ) ,是国家部署科技助残工作以来,全国范围内出台的首个省级科技助残专项文件。
“ 我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完善政策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推动全省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 省残联X组书记、理事长邹斌芳介绍,2024 年,全省康复救助残疾儿童超过 5 万名,帮扶困难重度残疾人 33 万名,城乡残疾人新增就业 3.74 万人,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科技助残以残疾人需求为牵引,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够帮助残疾人克服身体障碍,改善身体功能,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措施》突出应用导向,根据人口基数大(残疾人总量居全国前列) 、助残服务需求旺盛、工业规模大、制造业基础雄厚等省情现状,聚焦特色优势,以残疾人、失能老年人等重大应用需求为牵引,加快推动助残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抢占发展先机。同时,深刻剖析全省助残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短板弱项,突出科技型企业和高水平研究型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地位,将深化助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理念贯穿始终,力争实现新的突破。以国家政策为指引,建立需求牵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场景应用的全链条协同机制,打造闭环式科技助残工作体系。通过贯通创新要素配置,大力培育助残领域新质生产力,实现科技与残疾人工作融合,为提升残疾人福祉注入新动能。【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