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南通日报/2025 年/5 月/19 日/第 A03 版看南通· 要闻
从辅助就业到自主创业,从技能培训到心理支持——
海安为残疾人铺就希望之路
本报通讯员 苏丹 本报记者 赵勇进
“ 暖心、安心、开心!” 16 日,面对镜头,患有精神障碍的小林用三个词说出了他在“ 残疾人之家” 的感受。他的笑容里,折射着海安助残政策带来的温暖改变。
从“ 残疾人之家” 里串珠子的欢声笑语,到“ 美丽工坊” 中缝纫机的嗒嗒声响,再到街头“ 移动花园” 里生机勃勃的绿植。从辅助就业到自主创业,从技能培训到心理支持,海安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残疾人就业创业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搭建起融入社会、实现价值的桥梁,托起了他们“ 稳稳的幸福”。
残疾人之家
托举希望的温馨港湾【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 uo180914】
“ 我们把这个小珠子串进绳子里,串到差不多 40 厘米就好。” 海安街道恒源残疾人之家的工作间里,辅助就业指导老师王丽捏着绳子的一端,做着示范。16 位特殊员工围坐在王丽身边,认真专注地听着讲解,不一会儿,清脆的珠串碰撞声此起彼伏。工作台另一侧,手机设备正在直播,大家轮流上阵,或唱歌、或跳舞、或朗诵,不一会儿就吸引了数百名观众围观互动。
近年来,海安残联以“ 授人以渔” 的理念,精心打造了一批功能完善的“ 残疾人之家”。这些温馨的港湾不仅提供日间照料和辅助性就业服务,还提供心理辅导,为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搭建舞台。
“ 传球,击掌,加油!” 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海安新暖驿站康复点社工杨顺芹带领 16 名员工来到一楼的活动室,做起了“ 击掌传球” 的互动游戏。参与者围成一圈,伴随着轻快的音乐,一边传递彩球,一边完成击掌、转身等动作。每当顺利完成一轮游戏,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鼓掌欢呼,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