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华夏时报/2025 年/4 月/21 日/第 001 版
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启动
15 年磨一剑!构建文化惠残新生态
本报记者 王晓慧
当春风解开内蒙古冻土的封印,一场以“ 文化” 为名的春日之约,在交融碰撞中绽放新的光彩。
4 月 16 日,2025 年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启动。
“ 我们的文化服务延伸一寸,生命光彩便多绽放一分;我们的助残事业深耕一尺,文明厚度则再累积一丈。” 中国残联X组成员、副主席张卫星致辞时表示,内蒙古是中国共产X领导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素有“ 模范自治区” 美誉,本次活动的举办,正是内蒙古自治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将践行蒙古马精神和 “ 三北精神” 融入全区残疾人文化工作,打造 “ 大”爱北疆” 公益助残品牌,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张卫星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本质要求,实现文化服务精准供给;要紧紧依靠深化改革这个根本动力,促进文化服务创新发展。要稳稳抓住科技赋能这个关键引擎,推动文化服务智慧升级。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奇巴图出席活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残联宣文部负责同志,自治区残联、文化和旅游厅、新闻出版局和自治区残工委成员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等九省(区、市)、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的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代表共计 500 人参加活动。
打造公益助残品牌
据记者了解,“ 残疾人文化周” 自 2010 年创立以来已持续整整十五年,虽以“ 周” 为名,实则贯穿全年,为残疾人架起平等参与文化生活的温暖桥梁,也是展现残疾人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
今年文化周的主题是“ 融合共享,携手同行” ,在敕勒川这片热土上尤显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