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通辽日报/2025 年/5 月/16 日/第 003 版B 关注
“ 春天的事业” 的温暖答卷
——“ 十四五” 以来通辽市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成就综述
通讯员 周小明
——提供基本康复服务 21423 人次、辅助器具适配 12923 人次;——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达到 22 家;
——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 1371 人、农村牧区新增残疾人就业 4014 人、残疾人职业培训 6321人次;
——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5156 户;
一件件实事,一组组数据,见证了通辽残疾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全市残疾人托起“ 稳稳的幸福”。
“ 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X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对残疾人事业始终高度重视。【更多写作资料+微信:】
“ 十四五” 以来,通辽市残疾人联合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治区残联的正确指导下,聚焦根本任务和工作主线,主动担当、精准发力,残疾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 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维护, 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扶残助残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残疾人社会参与明显增强,交出了一份让X放心、让残疾人满意的答卷。
坚持ZZ引领
X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更加有力
“ 十四五” 以来,全市残联系统把加强X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残疾人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以X的组织和X的工作有效覆盖推进残疾人群众对X的ZZ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始终坚持ZZ引领,常态化开展X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X纪学习教育,全面开展深入贯彻中央BXGD精神学习教育,始终把增强ZZ性和先进性作为残联组织的不懈追求,持续加强残联组织自身建设、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残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残疾人的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嘎查村(社区)级配备专职委员 2483 个,建立健全基层残联组织 128 个,9 个旗县市区选优配强残联领导班子。积极打造“ X建引领 助残圆梦” X建品牌,牢牢把握工作主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残联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积极培育“ 石榴籽” 扶残助残品牌。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用好建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以及网站等宣传阵地。
坚持兜牢底线
残疾人社会保障更加充分
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实现全面小康,民生改善路上,通辽市不落下一名残疾人。科左中旗保康镇东潘家村的陈福元因先天性内翻足疾病导致肢体残疾,且一户多残,每每谈及家庭的生活变化,他眼含热泪的说“ 感谢残联的帮助,让我的家庭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让我的儿子更加有信心考学了”。目前,陈福元一家享受低保政策,他还利用农闲时间打零工补贴家用。
第 1 页 共 4 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残疾人需求为中心,切实落实各项惠残政策,认真做好新时代残疾人社
会保障工作,全面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兜底保障是做好基本民生改善的第一要求。 市残联全力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残疾人 “ 两项补贴”身份确认、数据比对等工作,全市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47003 万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46751 万人,同时享受“ 两项补贴” 28821 万人。积极沟通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市政府大力支持,全市残疾人“ 两项补贴” 标准,从 2021 年的每人每月 100 元提高至现在的每人每月 13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