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华夏时报/2025 年/7 月/28 日/第 001 版
保障与发展实现双提升
残疾人事业交出“ 十四五” 亮眼答卷
本报记者 王晓慧
五年镌刻,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每一步都坚实有力,踏出了令人动容的温暖足迹。
7 月 22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 高质量完成‘ 十四五’ 规划”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残联主席程凯,中国残联X组书记、理事长周长奎介绍了 “ 十四五” 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会员享受50万+最新公文资料 ,日日更新
程凯表示,“ 十四五” 时期,在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和X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残联会同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认真实施《“ 十四五” 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主要指标进展符合预期。经初步评估,“ 十四五” 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明确的 11 项指标,有 6 项约束性指标、5 项预期指标,将如期全面实现。
这五年的深耕,既是对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本质的深刻诠释,更是以体系化的制度创新,为残疾人事业架起了通往现代化愿景的云梯。
保障与发展双向发力显成效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国残疾人的保障水平和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朝着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程凯表示,具体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成效明显。将易返贫致贫残疾人全部纳入国家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相关部门持续开展数据比对和数据共享,共有 99.1 万易返贫致贫残疾家庭纳入监测和帮扶范围,并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守住了不发生残疾人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全国有 700 多万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在脱贫攻坚战期间如期脱贫,成为他们新生活、 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是“ 十四五” 规划的重要内容。
二是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1050 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
保障,调整特困供养救助对象范围,确定低保边缘户及支出型困难人员的认定办法,受益残疾人超过
200 万。 2748 万以上的残疾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981 万残疾人获得参保资助。 各省(区、市)全部建立了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
中国残联还持续实施了 “ 阳光家园计划” ,全国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超过 1 万家以上,残疾人接受托养服务 266 万人次,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的网织得更密、底兜得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