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华夏时报/2025 年/7 月/14 日/第 001 版
从地域实践到深度融合
福建残联新解残疾人文化共融密码
本报记者 王晓慧
在福建莆田的木雕工作室,一位失去右臂的匠人用左臂与特制工具修复古旧木雕,他填补的每一道裂痕都展现着福建古建修复的传统技法⋯⋯福建的文化长河,本就流淌着 “ 多元共生” 的基因,它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助残“ 密钥” ,让残疾人在传承中重获生命主权。
记者从福建残联了解到,近年来,福建残联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深学细悟、深入实践,在整个残疾人文化传中积极发挥作用。
“ 爱拼会赢” 是福建文化的精神特质,它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生命态度存在共鸣,福建残疾人文化工作的亮点,从不是刻意打造的奇观,而是闽地文化基因中“ 和合共生” 的自然绽放。
打造文化共融的星辰图谱
武夷山脉的苍劲、闽南侨乡的温润、客家土楼的圆融⋯⋯福建的文化肌理,本就是一曲山海交织的交响,连同南音、闽剧、漆艺等非遗明珠,早已在岁月中铸成独特的精神标识。而残疾人文化工作,恰如需要阳光的种子,当两者以“ 尊重、融合、创新” 为土壤相遇,便能绽放出兼具地域温度与生命力量的文明之花。
据记者了解,福建残联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优势,对全省残联系统加强基层残疾人政策理论宣传宣讲工作专门作出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