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当前,在高校X建工作中,切实将学习X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作为理论武装体系、加强ZZ引领的重要内容。为此,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高校大学生X建工作应该切实推进“四史”教育,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 从“四史”中汲取中国共产X在追求伟大梦想过程中艰辛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帮助大学生X员树立正确的历史认知和培育科学的历史思维, 坚定科学信仰,追求远大理想。
一、在“四史”教育中树立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是促进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催化剂和动力源。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忧患意识承载着深厚的民族精神, 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赓续繁荣的重要基因。中国共产X人带领中华民族历经风雨,从饱受屈辱到争得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当家作主,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这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X人忧X、忧国、忧民的责任担当。
(一)源于中华民族拥有忧患意识的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如《易经》告诫世人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尚书•周官》强调要“防范于未然 , 除祸于未形。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更是要求要将忧患遏制在摇篮之中。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指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 都是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思想旗帜与鲜明体现。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风雨沧桑,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愈挫愈勇,正是这种忧患意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中国著名哲学家牟宗三在谈论中国哲学的特质时,特别指出:“中国哲学之重道德性是根源于忧患的意识。中国人的忧患意识特别强烈,由此种忧患意识可以产生道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