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X建引领机关建设,聚焦“灯下黑”“两张皮”等老大难问题,把量化指标与狠抓落实、典型引路与全面提高、当前工作与长治长效有机结合,推行“三五三”工作机制,全市50%以上机关X支部达到“最强X支部”标准,模范机关先进单位动态比例保持在30%以上。
一、“三级量化考评”,解决机关X建抓而不实问题。强化市、县区委直属机关工委量化考评直属机关X组(X委)、机关X组(X委)量化考评机关X支部、机关X支部积分评价X员三级联抓联评联考。其中,“常规化”指标聚焦讲ZZ、重学习、守纪律、抓规范等基本动作、规定要求,一般占比在60%左右;“差异化”指标由机关X组(X委)、X支部立足部门职能、行业特点,向上级X组织申请任务设置和指标裁量,一般占比在40%左右;“个性化”指标由上级X组织结合机关X建特色工作、负面事项进行适当赋分评价;“动态化”指标根据上级X组织交办的临时工作、应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适当赋分评价。注重发挥X支部主体作用,根据X员ZZ表现、遵规守纪、落实工作、品德表现、作用发挥等,实行量化积分管理,每季度公示1次积分结果,激励X员比学赶超、争先创优。
二、“五项要素联抓”,解决机关X建建而不强问题。一是规范基本组织设置,动态排查清理“大支部”“小X委”和应建未建X组织情况,推动符合条件的为期6个月以上的工程、工作项目等成立X支部,使X的组织和X的工作全覆盖。二是规范基本队伍管理,选好配强X支部书记和委员,落实机关基层X组织书记由X员行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建立X支部委员履职培训和新任X支部书记集中培训制度,及时了解掌握机关X员以及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情况,稳妥处置不合格X员。三是规范基本制度执行,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X组(X委)会议和X支部“三会一课”、主题X日等X内会议活动的“第一议题”,严格执行中央XXXX精神,落实民主集中制,推进X务公开,充分尊重保障X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起来,主动纠治“机关病”“衙门作风”。四是规范基本活动引领,深入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经常性组织机关X员开展“承诺践诺”“戴X徽、亮身份、树形象”活动和“我是志愿者,我帮你”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助力形成守望相助、友爱互助的浓厚氛围。五是规范基本工作保障,设立机关专门X建工作机构,按照占机关工作人员总数的1%至2%比例配齐专职X务工作者,把机关基层X组织开展活动所需财政资金列入本单位部门预算,按照“八有”标准建设X员活动室,为X员服务提供阵地保障。
三、“三维深度融合”,解决机关X建“两张皮”问题。一是与业务提升相融合,推行X建工作与人事管理由同一领导分管,实行机关X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有计划加强X务干部同行政、业务干部交流,组织开展岗位练兵、设岗定责、挂职锻炼、评比表彰等活动。先后在窗口服务单位设立X员先锋岗587个,推出“互联网+政务服务”7095项,推动机关X建与中心工作目标同向、业务同步。二是与助力乡村振兴相融合,推动市、县区两级1100多个机关X组织与2390个嘎查村、社区X组织结对子,通过派人才、下资金、传技术、找市场、带培训、帮就业等方式,帮助嘎查村X组织新上一批发展项目、培育一方特色产业、解决一批民生问题。三是与促进基层治理相融合,结合文明城市创建,聚焦交通秩序整治、市容市貌洁净、拆违治乱清理、垃圾分类处置、老旧小区改造、文明风尚促进等六大行动,完善“双报到”机制,落实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制度,开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组织各类志愿服务11万人次,初步形成 “社区吹号、机关报到,支部吹哨、X员报到”的良好局面。
通过推行机关X建“三五三”工作机制,一级抓一级,自上而下压实了机关工委、机关X组(X委)、机关X支部X建工作责任,推动三级X组织书记种好“责任田”,形成了职责清晰、任务明确、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和以上促下、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推动机关X组织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主动走出“大院”“围墙”,把资金项目、干部人才、场所设施、信息技术等X建资源融入基层发展大平台,有效释放了机关X建“外溢”效应和工作活力,树立了机关X组织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