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课讲稿:在X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感悟人民至上的深邃意蕴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X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深刻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一百年来,中国共产X之所以能够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取得事业的伟大胜利,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X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回顾总结X在不同历史时期坚持人民至上的宝贵经验、感悟人民至上的深邃意蕴,对于我们X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具有重要意义。
一
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超越了唯心史观的局限,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X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根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X宣言》中庄严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X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马克思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只能是“以人民群众的名义,并且是公开为着人民群众即生产者群众的利益而进行”的革命,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公仆”理论。可见,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和精神底色,维护和捍卫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坚持人民至上、永远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政X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