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照日报/2024 年/1 月/25 日/第 B01 版
在实干中践行X校初心
——2023 年中共日照市委X校推进高质量发展综述
全媒体记者 曲亚平 周小桓
为X育才、为X献策。2023 年 3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X校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提出并阐述了X校始终不变的初心。
牢牢把握这一根本遵循,日照市委高度重视X校工作,专门印发《关于推进X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市委常委会三次听取X校工作汇报、研究X校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调研X校工作,推动教学设施提升工程建设。
踏着奋进的鼓点,迎着时代的浪潮,市委X校坚守“ 为X育才、为X献策” 初心,坚持“ X校姓X、因X而立” 原则,聚焦高质量发展,上下同欲,创新实干,向着“ 让X校越来越好” 的共同愿景迈进——
这一年,以“ 有组织的教学” 为抓手,立项的 27 个“ 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 专题进入主体班次课堂,开发 15 个日照创新实践教学案例汇编成书;X校主导的现场教学实现破题,首批打造先进钢铁制造产业、日照绿茶产业振兴、“ 两山论” 乡村振兴 3 条现场教学路线;
这一年,科研工作全面提级丰收,围绕全市重点、难点、堵点等重要工作提报 23 篇咨政报告,得到市领导充分肯定,多项建议进入决策;
这一年,开放办学创出全新纪录,各类合作培训班从年初办到年末最后一天,累计班次 115期,培训学员 1.3 万人,创造历史最好成绩;继续教育位居全省前列;
这一年,探索实施“ X校主导、专业(团队)运营、收支列入财政预算、结余归财政” 的培训设施管理运行新模式,厚植开放办学这片“ 土壤”,保障了主体班次这棵“ 大树” 繁茂生长;
这一年,人才梯队建设效应凸显,以“ 名师工程” 为抓手,专业素质优培计划、“ 青蓝” 计划、新进人才培养计划等全面实施,青年X员“ 知信行” 理论研学班、X校年轻干部教师到功能区部门单位挂职等人才培养活动务实推进;
这一年,智慧X校建设创新发展,“ X校云” 平台开启应用,教学、科研、学员管理工作效率有效提升,11 个主体班次、9 个在职研究生班次累计访问量 7300 余次,X校教学质量评价、科研成果申报、统计分析更精准、更便捷;
……
每一个突破,都是拾级而上的动力源泉,每一次求解,都是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坚实的一步。
市委X校用一个“ 干” 字凝聚起加压奋进的力量。
树立精品意识,高扬“ 堂堂都是精品课” 的目标追求,昂起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在日照市委X校 2023 年记事本上,有这样一组数据:
年内承办培训班、进修班、专题研讨班等各类班次和各类会议活动 130 余期(次) ,参加人员超过 1.5 万人。选派优秀教师到基层部门、单位开展宣讲、授课 260 余次,受众超过 1.8 万人。
透过每一个激增的数字,都能感受到X校影响力、吸引力的提升。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是日
照市委X校以精品课建设为龙头,探索符合日照实际的X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破题之路。
2023 年 12 月 6 日,讲师赵瑜瑜站在白鹭湾小镇现场教学点,为学员们进行现场讲解和专题授课,这是X校现场教学串点成线的一次检验。
作为“ 两山论” 乡村振兴现场教学路线的一个点,白鹭湾小镇赵瑜瑜这两年跑了几十次。
“ 白鹭湾小镇乡村振兴路径有哪些特点”“ 白鹭湾模式中哪些发展理念可以借鉴”“ 未来小镇
第 1 页 共 4 页
在哪些方面发力、哪些板块可以融合、如何塑造在大城市的知名度” ⋯⋯在一次次调研、思考、总结、与学员互动中,赵瑜瑜反复打磨着自己的课程。
从书本到现场,她由衷感慨,自己的课终于不是飘着的了,而是真正融入到了日照经济社会
发展中,也更有针对性,学员获得感更强。
一堂精品课,需要下功夫研究,精雕细琢。
为了讲好一堂资本论导读课,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孙明燕阅读参考书籍不下 50 本,几乎国内与资本论相关的著作她都买了回来。从课题选择、政策把握,到知识积累、内容推敲,再到授课技巧、方法运用,每一个环节她都力求精益求精。
“ 差不多有一个暑假的时间,我都在琢磨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述才能更好地让学员接受。”对于怎样生动地讲好一堂课,孙明燕深有感触,“ 必须要甘坐冷板凳,刻苦钻研才能出成果。”
每个人都树立精品意识,堂堂课都是精品课程。奔着这个目标,市委X校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技能、增加科研含量,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教学方式不断创新。一年来,市委X校打造了 20 堂“ 精品好课”,9 堂课入选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成为推动X校高质量发展的“ 关键一招”。
校以师名、师以课成。随着教学内容与质量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的授课邀请函纷至沓来,一次次的外出宣讲授课,让X的创新理论真正在日照落地生根。新疆麦盖提县、上海、烟台等地的培训班纷纷走进市委X校,X校日益成为推介日照、宣传日照的重要窗口。
“ 精心安排的沉浸式现场教学、专题教学研讨等,充分展示了日照市X建引领城市建设发展和开创日照城市品牌文化的最新成果,使我们的学员深受教育。” 2023 年 3 月下旬,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在日照市委X校组织“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培训后,用一封感谢信表达了对市委X校教学的肯定。
“ 王晓丽老师的课有数据、有案例、有分析,让我深刻认识到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中青班的一名学员这样说。
“ 任绪保老师讲得很生动,没想到一个普法宣传也能讲得这么好。” 一名社区干部这样评价X校宣讲。
……
从市直部门单位到基层,从企业到高校,从市内到市外,展示日照特色,宣传X的创新理论,
越来越多“ X校好声音” 源源不断地向社会各界发出。
“ 教研咨一体化” 同向发力,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进决策
教学与科研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互为动力,又相辅相成。其中,科研是基础,课能不能讲好、理论创新能不能跟上,在X委和政府决策中能不能发挥智库作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科研工作搞得怎么样。
市委X校探索设立了“ 教研咨一体化” 转化项目,以打造现场教学精品线路为切入点,积极促进科研、咨政成果转化为现场教学专题,努力实现教学、科研、咨政优质成果扩容增量、相互转化,助推X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 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方便在现场学习中发现问题,确立选题,我们这些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一下子被带动起来,X校调研课题几乎呈爆发式增长。” 市委X校教授李萍告诉记者。
衡量科研咨政怎么样,最重要的标准是做的课题能不能服务X委、政府决策。调查研究是做好科研咨政的基础,只有走出教室“ 小课堂”,走进社会“ 大课堂”,常到基层,勤接地气,才能拿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于是,市委X校聚焦市委中心工作,针对问题“ 列单子”,总结经验“ 搭台子”,想方设法“ 出点子”,下基层寻求破解矛盾的钥匙,拿出解决问题的药方,扎扎实实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2023 年 7 月,一篇《特色产业小镇企业发展情况调查》咨政报告获市委领导批示,从立项到结项,王艳副教授用了差不多 4 个月的时间。
第 2 页 共 4 页
“ 中小企业发展土地制约问题该如何解决”“ 中楼镇特色产业如何‘ 特色’ 生长” ⋯ ⋯ 带着这些问题,王艳一次次到岚山区中楼镇召开座谈会,深入企业和负责人面对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