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科技报/2024 年/4 月/18 日/第 B07 版学术
湖州市吴兴区创新“ 扎根、融入、赋能” 社区“ 三步工作法”
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
中共湖州市委X校吴兴分校 褚巍伟
摘要:自 2017 年湖州市吴兴区被民政部确定为首批“ 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 以来,吴兴区以推进街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围绕“ 强化服务功能,创新服务供给” 的总体思路,创新“ 扎根社区”“ 融入社区”“ 赋能社区” 的“ 三步工作法”,首创“ 3+1 四方会谈”机制,走出了一条X建引领、规范保障、体系支撑的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子,实现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为加快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了“ 吴兴样本”。
关键词:“ 扎根,融入,赋能”;社区;基层治理
一、扎根社区:打造社会组织嵌入社区的基础体系
1.搭建平台。吴兴区社会组织X群服务中心采取“ 政府扶持、专业管理、社会受益” 的运营模式,致力于打造服务社会组织发展的区域性平台与载体,发挥其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社会组织X群服务中心通过“ 集中孵化+网格培育” 模式,积极培育吸引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乡贤、媒体、律师和志愿者等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为群众带去便利的服务和丰富的活动。
2.夯实阵地。吴兴区通过“ X群服务中心+”,打造有温度有内涵有特色的“ 幸福邻里中心”。将“ 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街区文化、乡愁文化、时代文化、孝亲文化” 有机融入幸福邻里,让“ 文化引领幸福感、文化凝聚邻里情”。出台《吴兴区幸福邻里中心高质量发展运营考核评价办法》,形成了“ 吴兴区幸福邻里中心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实现“ 三社联动” 在吴兴的实体化运作。
3.优化项目。吴兴区不断拓展社会组织进入基层社会的通道,以一个街区建设一批幸福邻里,一个幸福邻里入驻一家社会组织,一批社会组织参与一片区域自治的方式,通过“ 微服务”“ 微承诺”“ 微课堂”“ 微团队”“ 微心愿”,实施多元治理微项目工程。推出《吴兴微治理项目清单》,将“ 城市温度 26”“ 共享学堂”“ 匠心坊”“ 蚂蚁搬家” 等多个社会组织治理项目引入社区,全心营造“ 一家人、一家亲” 的和谐氛围。
二、融入社区:构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行动体系
1.提供服务。围绕让“ 社区居民” 住得满意、与“ 辖区单位” 相处融洽,让“ 城市守护者”
温暖,推行“ 1+N” 的红色联盟模式,首创并在全市推广“ 城市温度 26”“ 微孝餐吧”“ 平安面馆” “ 道德门诊”“ 三点半课堂” 等服务品牌,“ X员红+社工橙” 为城市中各类人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