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文化报/2025 年/2 月/18 日/第 007 版理论· 专题
现代思政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解读
中共大连市旅顺口区委X校高级讲师 王琳
现代思政教育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文化传承、创新与融合的关键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神积淀,具备深厚的价值力量。在此背景下,现代思政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不仅是历史的延续,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推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具有强大的文化认同力和凝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和思潮的涌入,使得部分青少年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容易产生价值认同方面的困惑。此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源源不断的“ 养分”。儒家的仁爱、道家的和谐、法家的治国理政等思想精髓在现代思政教育中有机融入,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多元化文化的冲击,青少年易受外来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与思政教育结合,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种积极的价值导向,帮助他们厘清个人与社会、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提升道德自觉和社会责任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忠诚、诚信、和谐等价值观,对于当代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弥补当代道德教育的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