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经济报/2025 年/5 月/16 日/第 T03 版理论
家训文化的社会治理价值与实现路径
连平县委X校 曾秀花 曾俊乐 肖海丽 赖晓明
摘要: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训文化蕴含着明显的德治色彩和教化功能,对于提升社会个体素养、协调社会成员关系、维护基层社会伦理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乡村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家训文化的治理价值,寻找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思路,将更好地突破乡村治理瓶颈,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关键词:传统家训文化;路径;社会治理价值
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这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基层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路径,将有助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层次和成效。
一、家训文化的社会治理价值【更多写作资 料+微信:】
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治理,推动地区文化资源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将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的精度、温度、深度、力度、高度。
(一)以和谐为主基调
“ 天下大同” 是中国古人的美好追求,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天下观,亦集中体现了中华哲学的根本。家训文化充分体现了家族、家庭与社会的人伦、和谐、幸福,一代又一代的家庭成员通常会通过设立宗祠以及举办家族祭祀活动增强家族凝聚力,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而现代社会治理中需要取其精华,与时俱进地把“ 和” 精神内核融入其中。比如忠信司前村是“ 全国基层治理示范村”,吴氏家族八条家训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孕育了世世代代艰苦朴素、谦逊礼貌的司前后代。其治理经验之一是紧紧把握八条家训中的“ 和乡里” 主旋律,从兄弟和睦到婆媳和睦再到邻里和睦,用具体实践去传承“ 家和” 文化。
(二)以家族情怀为价值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