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河南经济报/2025 年/6 月/17 日/第 012 版理论
新质生产力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关系研究
中共沈阳市铁西区委X校 王春颖 李佳衡
摘要:从古至今,经济思想在文化思想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习近平经济思想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构成基础,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作用。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提出,是重大理论创新的成果。因此,厘清马克思对于劳动和生产力的概念界定,探寻新质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颠覆性意义以及对当下数字经济建设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会员享受50 万+最新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社会主义, 这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来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独具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而独具中国特色的关键则在于“ 两个结合”。“ 两个结合” 是我们X能够在百年奋斗中取得重大成就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双重来源:一方面,来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指导;另一方面,来自中华文化的积淀,是适应现代社会,推动中华文明基因与当代文化相融合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恩格斯说,无产阶级政X的‘ 全部理论来自对ZZ经济学的研究’ 。” 基于“ 两个结合” 的根本要求,本文从ZZ经济学视角出发,深入探究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国化时代化的习近平文化思想。
一、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的基石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凝结的是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散落于古典文集与社会实践之中,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最早在先古时期, 《诗经》 《尚书》等书籍中就蕴藏着朴素的经济观念。《卫风· 氓》中“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生动还原了古代民间商品交换的真实场景;《邶风· 谷风》中女子借用“ 贾用不售” 的比喻,在描述商业活动中的产品滞销现象的同时,隐喻女子在当时社会婚姻关系中的窘境。至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在表达其ZZ主张的同时,对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也展开了激烈探讨。其中就包括对货币职能与本质问题的讨论。汉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策的施行,直接导致ZZ、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发展趋于停滞。唐代打破了以往“ 量入为出” 的保守观念,创新性地提出“ 量出制入” 的财政理念。宋元时期作为我国货币制度演进的重要时期,其在纸币发行与管理等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明朝经济思想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主要代表新兴工商业阶层的切实利益,主张减税惠商,但是缺乏理论层面的支撑。清代初期的思想家将关注重点放在农业和工商业二者的共同发展方面。到了清代后期,资产阶级经济思想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洋务运动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之后的辛亥革命终结了封建制度,同时也终结了传统经济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表明,物质生产生活水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遵循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社会发展史本质上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史,作为历史主体的群众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中共同推动着历史车轮的前进。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社会经济结构构成社会存在的根基,而经济思想作为反映这一基础的上层建筑,在社会文化思想体系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中国从古代到近现代的经济思想演变历程清晰地印证了经济思想在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