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为什么你进步慢?因为
为什么你进步慢?因为机关干部受工作性质和所处的工作环境的影响,缺乏自信是个普遍现象。如果说要给机关干部提高能力素质找个“突破口”的话,“自信”应该首当其冲。尤其是在思考问题上,有的感到自己的角度不如领导站得高,情况不如领导掌握得多,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等着领导出思想、拿思路,时间久了,遇事总是先问自己“能行吗?”这种怀疑就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只能与标点符号打交道,永远也“长不大”的机关干部。有的只把眼光盯在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圈子里面,缺乏胸怀全面,放眼未来的勇气和豪气,时间久了,遇事总是先问“那与我有关吗?”。这种低调就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只能与业务打交道,永远也“长不高”的机关干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无用意识,指的就是这种现象。就是当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缺乏自信的次数太多,便会自暴自弃地认为自己是一个干不成任何事情的人,从而停止了任何敢为人先的尝试。有一位叫马丁·赛利格曼的教授对这种现象做过深入研究后指出:有3种特别模式的信念会造成人们的无力感,最终毁掉自己的一生.这3种信念是:永远长存,无所不在,问题在我。即相信困难永远长存,某一方面失败后就会处处都是困难,并把不幸的失败归为自己能力的不足。所以说,一个机关干部想实现出类拔萃,必须用自信支撑思考的大厦。遇事首先说“我能行”“我最行”,而后再去思考怎么办的思路和办法。我们每个机关干部可以认真观察和分析一下白己周围一些优秀的机关干部,他们当初进机关时起步的条件可能很糟,但他们实现了出类拔萃,原因就是自信心十足。说到“自信心”,我想起了看过的一个资料,介绍的是世界著名的游泳好手弗洛伦丝·查德威克横渡海峡的一段经历。那是1952年,她从卡德林那岛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滩。两年前,她曾经横渡过英吉利海峡,现在她想再创一项纪录。这天,当她游近加利福尼亚海岸时,嘴唇已冻得发紫,全身一阵阵地寒颤。她已经在海水里泡了16个小时,远方雾气茫茫,使她难以辨认伴随着她的小艇。查德威克感到难以坚持,她向小艇上的朋友请求:“把我拖上来吧。”艇上的人们劝她不要向失败低头,要她再坚持一下。“只有一英里远了。”他们告诉她,浓雾使她难以看到海岸,她以为别人在骗她。“把我拖上来。”她再三请求着。于是,冷得发抖、浑身湿淋淋的查德威克被拉上了小艇。后来,她告诉记者说,如果当时她能看到陆地,她就一定能坚持游到终点。大雾阻止了她去夺取最后的胜利。这件事过后,她认识到,事实上,妨碍她成功的不是大雾,而是她内心的疑惑。是她自己让大雾挡住了视线,迷惑了心,先是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然后才被大雾给俘虏了。两个月后,查德威克又一次尝试着游向加利福尼亚海岸。浓雾还是笼罩在她的周围,海水冰凉刺骨,她同样望不见陆地。但这次她坚持着,她知道陆地就在前方;她奋力向前游,因为陆地在她的心中。查德威克终于明白了信念的重要性。她不仅确立目标,而且懂得要对目标充满信心。公文写作门户网站,请认准笔杆子家园看了这个资料后,想起了自己在军校参加武装泗渡训练时的一段经历,与查德威克的经历有出奇的相似,就是从那时起,我想我也能确立目标,也能使梦想变成现实。尽管我所面临的雾也许不是弥漫在加利福尼亚海岸上空的,它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现。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学习,去思考,去努力,梦想一定能实现。我还记得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实验。一个女孩长相很丑,因此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不爱打扮自己,整天邋邋遢遢的,做事也不求上进。心理学家为了改变她的心理状态,让大家每天都对丑女孩说“你真漂亮”“你真能干”“今天表现不错”等赞扬性的话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人们惊奇地发现,女孩真的变漂亮了。其实,她的长相并没有变,而是精神状态发生了变化。她不再邋遢了,变得爱打扮、做事积极、爱表现自己了。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其根源正在于自信心。所以,多年来,我一直感到“自信心”是个很神气的东西,在人的一生中,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做事的各种能力上,自信心都占据着基石性的支持地位;一个人一旦缺乏自信心,就会缺乏干好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其能力素质自然要得到约束。记得自己刚调到县委组织部时,与我同时调入的,既有大专生,也有本科生。相比之下,自己是属于那种年龄偏大,职务偏慢的新干部。说句心里话,甭说能力素质怎样,光从文凭上比,我的自信就失去一半了。干什么事情总是畏首畏尾,不敢接受任务,担心交不了差,就连学习讨论发言都认为自己的见识浅,不敢大声说出来。科长看透了我的心,鼓励我说:“如果你真的相信文凭决定水平的话,那不管你在组织部工作几年,都不会有出头之日。相反地,如果你心中认为:我虽然只是一个中专毕业的干部,可我才不甘愿成为一个具有中专水平的干事,更不愿意做一个只具有中专水平的人。果真能这么想,你就可以超越别人,成为咱们组织部优秀的干部。”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科长的启发和点拨对我以后的成长进步是起了巨大作用的。记得有一次,我接到一项任务,让我给一位领导起草讲话材料,当时我们办公室的几个老同志包括当领导的,因各种原因都不在位。接受任务的当天下午,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脑子里一片空白,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回想自己到机关工作这么多年,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接受这么重的任务,还是第一次,是机遇更是考验。自己感到工作学习很努力,周围的领导和同事也有公认,到底是“骡子”还是“马”,多年来还从来没有这样的独立机会检验一下.今天这个机会可以说是老天赐给的。从这个角度想,自己内心顿生一种“必成”的自信。三天三夜的思考和苦熬,材料受到首长和机关的好评,同时也证明了自己能行。从这件事上再一次给了我启示:作为一名机关干部,虽然位卑职小,又总是跟业务性工作打交道,但在思考问题上,一定要有一种自信和勇气,就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首先要敢想,就是要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异想天开,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只有这样,才能挑战权威,打破常规,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从而产生新思想、新思路、新点子。让自信支撑思考大厦,不仅要有志气,还要有勇气,就是敢于迎难而思。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越难思考的,越可贵,越需要勇气。没有勇气,不敢涉足难题,不敢步人禁区,不敢深入雷区,就不会采撷到丰美的果实,不可能饱览瑰怪的美景。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曾介绍过一位从26岁开始,坚持二十多年自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取得可喜成果的机关领导干部,当记者问他面对在许多人看来艰涩而又枯燥的理论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时侯,他说靠得就是一股迎难而思的勇气。我看了这个节目后,深受教育和启迪:当好一名机关干部,思考的习惯固然重要,但仅有思考的习惯还不够,必须有思考的志气和勇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出类拔萃。公文写作门户网站,请认准笔杆子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