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当上副科级领导后,我发现自己活成了当年讨厌的样子
3年前承蒙组织看中,我被提拔为某县直单位副职,分管组织人事、机关运转、X务纪检等工作,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我初到岗位,也曾立志要改变自己当科员时遭遇的种种“不公”待遇,彻底净化一下单位风气,可如今回忆起当初的雄心壮志,再瞅瞅手头上的人和事,不禁感慨自己终究活成了当年讨厌的样子。 员工请假,领导的第一反应永远是不悦 遥想我当科员时,恰逢人生结婚、买房、生子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所以那两年难免要请一些事假,现在我还记得那时的分管领导黑着脸签假条的样子,所以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当上了领导,一定不会在请假这件事情上为难下属。 小黎是单位新来的女干部,各项业务刚刚上手进步的也很快,但不久便结婚外带生子,里外里差不多大半年没人影,期间不得已我向主要领导申请从外单位借了一个人顶着,苦哈哈熬到小黎回来。本来计划着把之前欠下的工作补上来,可她却以照看孩子为由三天两头请假。 如果说之前都算马马虎虎过去了,那么直到上周五矛盾彻底爆发,快下班时小黎突然告诉我下周要请假,理由是配合老公的年假去外地补上蜜月。那一刻我脑子简直嗡嗡作响,再也不顾所谓科级领导的优雅,厉声质问她为何工作干的一般般,请假倒是打头阵,这个字我不可能去签,直到局长路过调解本次风波才算暂时停息。 事后我经过认真复盘发现,其实不论你因为什么原因请假,接到讯息的第一时间领导永远是不悦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你这样不仅会耽误工作,还会影响团队战斗力。 提拔晋升,领导必须要服从更大的领导 刚进体制我和多数人一样是个“愤青”,说白了对各种明里暗里的规则各种看不惯,尤其是那些所谓关系户,要能力没能力要本事没本事,反而提拔的比普通人快很多,觉得自己以后当了领导,一定真正把勤恳干活的人推荐出去。 2021年乡镇大换届,我所在的单位拿到了一个下派副科级名额,局里符合条件的年轻人有2名,其中1名正好是我分管的下属小张,他虽然农家出身但工作非常勤奋,单位所有的汇报材料都出自他之手,日常还要承担繁杂的办公室日常业务,小到社区劳动,大到会务安排事事让人放心,甚至于如果单位加班,小张一定身在其中。 主要领导征询各个副职意见的时候,我毫不犹豫把小张推了出去,没想到考察组进驻前局长找班子成员统一思想,表示最终人选是刚从隔壁县调来,基本什么业务都不会的小陈,也许看出了我的心思,会后局长单独找到我谈话。 原来小陈是政协陈主席的亲侄女,专职副书记和组织部长那边早就打好了招呼,小张就委屈委屈下次吧,末了局长还安慰我,小张没走好啊,走了谁干活呢。 下属诉求,领导多数是左耳进右耳朵出 因为在本地没有住房,我刚参加工作时就面临租房问题,不幸又遇到黑中介被骗走了300元,举目无亲的时候只得向单位求助,领导问了几句情况后只表示知道了就再无下文,我心想以后一定要关心下属。 有段时间我发现下属小李最近心不在焉,不仅统计的数据时常出错,整个人精神状态也相当萎靡,于是在一次部门例会上公开表示有困难随时找我,能解决的定当全力解决。 回到办公室后,第一个进门的反而是管收发文的小琴,说丈夫是乡镇老师,夫妻一直两地分居,希望单位能解决一下。我认真听完觉得的确是个问题,遂咨询了一下教育局的同僚,得知我来意后那边表示进城名额紧俏此事难度颇大,可能需要更高层面的领导助推,就在我还想试试的时候妻子拦了下来,说帮人要有限度,有这个精神不如先把小舅子进村委的事解决下。 之后我又遇到几次主动来求助的下属,因为工作繁忙加之事情难度不小,我渐渐没有了倾听的耐心,想想也是啊,咱们非亲非故,共事也多数是公对公,怎么可能真把领导当自己家人。 对于刺头,领导真的不敢对他们怎么样 工作之初我就遇到一个刺头同事,什么活都不干也就罢了,还经常因为琐事与同事争吵,领导见了他也要让三分,安分几天开大会还表扬他,当时我对此类现象深恶痛绝,想着以后自己绝不纵容任何刺头。 好巧不巧,现在我所在单位就真有个刺头,虽然不是我直接分管,但时不时给我制造麻烦。某天接到了紧急任务需要全单位加班,因为局长出差在外交代事情由我牵头。开会派发任务时这个刺头就公开发作了,什么一分钱加班费没有啦,什么家里有事要走啦,什么这点小事犯不上兴师动众啦等等一通抱怨,我当时快气炸了但终究忍住没有发作,事后将情况报告局长并建议采取一些措施,局长听闻后叹口气说算了没必要。 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这个刺头早年纪委出身,因不适应工作被外调到民政局,有次不服值班安排找分管领导理论,没想到那边也不是吃素的,最终小事演化为激烈的争吵,也不知道说了哪句话被刺激到,据说最后刺头揪着领导的衣领就要去纪委,并扬言看谁先死云云,那次算“一战成名”后被礼送出境,现兜兜转转来了这里。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惹不起躲得起、以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