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开会从不打瞌睡的人,真的会被领导注意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你坐在台下听会,忍不住闭上“窗户”的那一刻,黑暗随之就会来临。 但正如一盒磁带都有AB两面,一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让人不禁想探究的是,不打瞌睡的人,后来又怎么样了? 01 听会有多重要 其实,10年前,我就在观察验证这个事情了。 那时,我在区里工作,每年3、4月份,区委组织部都会牵头开展村书记培训班,160多人,济济一堂,区委书记讲第一节课。 有的村书记,尽管坐在显眼的第一排,抓耳挠腮,哈气连天,睡眼朦胧,小动作不停。 有的村书记,即便坐在最后一排,也把腰杆挺得笔直,目光炯炯有神。 有人说,就这么回事,装也没错,憋不住也不要硬撑着。 等我上台时,屁股立刻指挥我的脑袋,脑袋迅速开始推理推演: 那么重要的会,都在打哈气、睡大觉,可想而知,在其他场合的你表现又能如何?离我这么远,还能那样抖擞精神,说明我讲得好,把你的激情调动起来了 都说干事业靠激情,把事业交给“瞌睡虫”,谁能放心? 沧海横流,大浪淘沙。 几年下来,我发现,那些开会不睡觉的村书记一波一波地成长起来,乡镇换届进班子的、表现优秀进事业编制的、评为省级、市级优秀的,大多进入组织视野、得到了组织关心了 02 除了听还能做什么 后来,我又到了市直机关工作。 我从内心羡慕那些轻松岗位的同志,会前准时参加,会中洗耳恭听,会后万事大吉。 手头的工作那么多,指望会议结束,加班加点再做,不仅浪费水电资源,老婆也不答应。 开会的时候,我在带会议记录本的同时,也会捎带一些资料或初稿,该调整的抓紧修改,该撰写的抓紧动笔。 在这一过程中,忽而抬头凝望,四目相对,忽而眉头紧锁,奋笔疾书 让臣妾认真听每一个会,臣妾做不到。 但在所有会场,不打瞌睡、不碰手机、不交头接耳,我一定做得到。 有一次,开视频会议,我们分会场的几名同志不是在打瞌睡,就是在玩手机。 唯独我,抬起头听话,埋下头记录。 没人知道是什么在支撑着我,知道的是,除了我,大伙都被狠批了。 有人说我装,可装的那么久了,感觉应该是真的。 有人说我自律,其实那是多如牛毛的工作逼我自律。 有人说我效率高,不知什么时候又悄悄地把工作给干了。 可以把工作从办公室带到会场,既避免玩手机,打瞌睡,又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遇到领导讲金句的,也可以搜集整理下来。 管好自己的眼睛,管好自己的嘴巴,管好自己的屁股,写一封情书,写一篇评论,写一份材料,都是比较好的。 要认识到,体制内,听会不仅仅是工作,更是ZZ待遇。 这个会,不是去听明星演唱会,喜欢了就跟着吼吼,不爱了就松手放弃。 毕竟,达不到一定级别,想听都没机会。 有了机会,就要珍惜。 不打瞌睡是第一步,睁开眼是第二步,讲与听之间,顾盼呼应,才会有心灵的沟通。 如果还能十指弹钢琴,顺带做做分内事、加班活,那也不枉空调不知疲倦地运转。 公文写作门户网站,请认准笔杆子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