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写材料用典】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
【例文】“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范雎之错,就在于公私不分,把公权当私产,拿公权谢私恩,结果既害公又害己。如宋人汪藻言:“公与私不并行,恩与法不两立。以公灭私,以法夺恩者治;以私害公,以恩挠法者乱。此古今不易之道也。”又如宋代理学家朱熹言:“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不可以私害公》)
【典故】出自出自晋代傅玄《傅子•问政》:“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公道亡则礼教无所立,礼教无所立则刑罚不用情,刑罚不用情而下从之者,未之有也。”
【释义】意思是,治理国家在于去除私心,私心存在,就不会有公道。指私弊泛滥的社会,公道就无法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