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体制内努力的都是官富二代,越是寒门子弟越消极躺平
很多朋友反映他们单位也是这样。越是家里有钱、有背景的,干起工作来越起劲。每天开会、整材料,听讲座、参加培训、填各种表…乐此不疲。越是农村出身的工作越消极、喜欢抱怨,开会培训能躲就躲,好多都进入职业倦怠期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大概有这么几个理由。
体制内的农二代们从小都经历过苦日子,家庭负担重。贫穷基因深入骨髓,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影响巨大。没有钱就缺乏安全感,而且他们还背负着车贷、房贷等,因此他们对金钱看的比较重,渴望多赚钱来改变个人境遇和家庭条件。但体制内的工作大多是形式主义的。
拼命的写材料、拼命的开会,不仅收获不到成就感,也无法体现在工资待遇上,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一样。久而久之,农二代们就有点心灰意冷、得过且过。尤其对一些走形式的工作特别排斥和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