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如何做好“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下的X委书记工作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是中组部、国资委在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过程中加强和改善X的领导,促进X组织有效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充分发挥X组织ZZ保障作用的有益探索。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在本部及九台电厂等下属单位也开展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试点。本人很荣幸地得到公司X组的信任,担任XX电厂X委书记、副厂长职务。根据履职一年多来的工作实践,对如何做好这种“交叉任职”领导体制下的X委书记工作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充分认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的重要意义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是我国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践中的创举。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X委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X建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为了建立健全企业X组织发挥ZZ核心作用、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体制和机制,保证、监督X和国家方针政策在中央企业的贯彻执行,要求国有企业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即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的X委成员可以通过法定程序分别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中的X员可以依照有关规定进入X委会。具体到X政一把手,就是指X组织主要负责人兼任同级行政副职;行政主要负责人具有两年以上X龄的,兼任同级X组织副书记。这种体制被视为实现公司治理与X组织ZZ核心作用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经过实践中的不断完善,该体制获得了X和国家的充分肯定。首先,这一体制为解决企业管理中“效率与公平”这一永恒的矛盾提供了有益的尝试。行政一把手作为企业的“中心”主要负责提高效率创造效益,同时作为X委副书记他也要把实现公平作为重要的职业考量;X委一把手作为企业的”核心”主要负责实现管理公平,但作为行政副职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创造效益也是其工作职责中的应有之义。这样有益于“中心”“核心”一条心,公平、效率双提升,有力地提高了企业领导班子的决策力和领导力。其次,这一体制促进了决策公平。以往国有企业多被批评X政不分,或一把手专权独断,或决策效率低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不是把不同性质的权力在X政之间作简单分割,而是形成即分工又协作,即相对独立又互为制衡、监督的科学领导体制,最大限度地激发X政之间的优势力量,放大正面叠加的效应。最后,这一体制为实现”人才强企”战略提供了保障。“人才强企”战略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五大战略之一。笔者从事过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深切地认识到实现人才强企的关键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而交叉任职的体制通过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X管干部原则和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力的统一,为实现人才的德才并进,确保将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在机制上提供了保证。在电厂这样技术密集型企业,交叉任职也增加了干部“跨界”提升的通道。如在干部培养上可以有意识地把行政副职作为X委主要领导的后备力量培养,把X委副职按照行政主要领导的后备培养,这样将大大提高X员干部全面自我发展的主动性,使得政工干部主动参与生产经营决策;行政技术干部自觉做好生产经营中的思想ZZ工作,既提高了综合素质,又不荒废主业,有力地提高企业领导力。
二、“交叉任职”领导体制下X委书记应着力在四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促进决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