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写材料要在“谋”上下功夫
古人云:“凡事谋而后动”,说的是做事之前预先谋划、认真准备的重要性。写文章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写材料是项创造性劳动,要想写好,必须在“谋”上下功夫,谋的功夫做足了,写起来就相对容易了,接下来,笔者拟从为什么要“谋”、“谋”什么、如何“谋”三个方面谈谈“谋”在材料起草中的重要性。
一、为什么要“谋”
糊涂人常做糊涂事,为什么糊涂?是因为没想清楚,才做出稀里糊涂的事情来。写材料也一样,如果没有思虑、谋划清楚就动笔,往往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是写不明白的。每个人写材料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习惯,比如有的人写材料,不做思考,不做准备,喜欢提笔就写,有的人在写材料之前,喜欢打腹稿,花较长时间准备,把文章大致要写什么、怎么写考虑清楚,拟个提纲,然后才动笔。效果怎么样?可能因人而异,但总的来讲,后者比前者效率要高、效果要好。这实际上就体现了“谋”的重要性。
第一,“谋”是写的前提。建筑师盖房子,绝不是把砖、瓦、石头拿过来就直接往上垒,那样根本就成不了一座建筑,只能算是杂乱无章的石头堆。厨师做菜,也绝不是把菜、油、盐、酱、醋直接往锅里扔,然后就能做出一道美味的佳肴。写材料也同样如此,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文字堆砌和素材堆积,笔杆子也不是脑袋里自然而然就装着写的内容,如果不做认真的准备、深入的思考,就想写出好的材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