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县委宣传部长在全市文化传承发展大会上的汇报发言材料
尊敬的**部长、**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县依托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和点多面广的优势,大力做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致力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文化文脉与城市生活和谐相融、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在保护中传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深入挖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县是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主战场,红色资源数量居全市首位。近年来,**在对红色资源进行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县内***处革命遗址遗存进行挖掘保护,仅****年就完成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和纪念设施建设等**个项目。还专门成立国家长征文化公园管委会,对全县红色文化资源和纪念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开园以来,先后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X史国史教育基地等,是全国红色教育重要阵地,年接待游客达***万人次。大力加强历史文物保护。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针,**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文物的抢救修缮。其中,燕窝楼、湘江战役旧址、湘山寺碑刻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发现的古代农业灌溉水利工程“贡陂堰”不仅保存完好,而且极具历史和科学价值,****年在近**万处全国不可移动文物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国百大新发现”。大力提升非遗传承水平。创新探索项目、传承人、基地、协会“四位一体”的非遗传承模式,全面掌握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等,结合文化旅游、民俗节庆活动等开展生产性保护,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传习基地,发挥非遗传承人的积极作用。例如,**的剪纸技艺已有***多年的历史,非遗项目传承人唐爱春用传统技艺记载国家重大事件,将时代发展、人物故事等融入剪纸中,在保留传统文化中创新融入时代特色和地方文化。目前,**县申报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个、非遗保护项目**个。
在创新中发展,让文脉与生活“连”起来。通过将文脉传承、文化发展与群众需求、城市建设、旅游发展贯通起来,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地标建设打造文化品牌标识。城市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近年来,**县将历史文脉融入城市建设,打造以湘山·湘源历史文化景区为主的历史文化地标,将**悠久的历史文化、城镇建设、滨江风光、重点文化遗产等相结合。例如,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为核心辐射全县遗址遗存的红色文化地标,打造全国红色教育高地。通过城市地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提质升级,实现历史记忆、城市文脉和品质生活交相辉映,彰显城市文化底蕴。深挖本土记忆讲好**故事。汇聚全县群团、企事业单位和公益人士等各方力量,深挖本土文化,打造文化文艺精品。如策划出版历史文化丛书《**文史》以及革命历史著书《**著名烈士传》等。采取社会征集、协议购买等方式,拍摄制作彩调《总书记来到俺**》和《过湘江》等歌曲,推出《红色足迹》《红军过**》等红色文艺文学作品。丰富供给提升文化服务水平。统筹协调全县**个乡镇的文化站、***个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个农家书屋,扩大文化设施覆盖面。依托县、乡、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搭建广泛开展文艺活动的平台,不断挖掘以瑶族舞、彩调、桂剧等为代表的民族音乐、桂北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每年深入各乡镇、村屯开展“文化下乡”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余场次,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打造“全在行动”志愿服务、“艺满湘源”文化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送文化服务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