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调查研究是共产D人的精神底色、优良传统、制胜法宝,没有调查研究我们D就不能了解真实情况、作出正确决策、推动事业发展。但是调查研究并不容易,门道很多。从事调查研究的D员干部不能只是装装样子,博个彩头,最关键的是要做到一个“深”字。
深入基层。“一手资料”在基层。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得到更多更真更有用的信息,如果调研不深入、浮在表面,调研者就只能雾里看花、盲人摸象,就只能借助“二手信息”进行判断。如果“二手信息”失真,调研者就可能作出误判。调研者要汲取“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的启示,不满足于通过打打电话、发发AAA、看看材料了解基层情况,要走出机关大院,走下交通工具,走到群众身边,走进实践一线,打开耳朵多听、擦亮眼睛多看、开动脑筋多想,真正把情况摸清、把民意摸透、把问题摸准。“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要积极开展“蹲点式调研”“靶向式调研”,避免调研“一阵风”,鼓足调研“四季风”,通过深入性、沉浸式、长时间的调研,把各方面情况摸得更透,进一步激发调研实效,真正把调研变成一种工作方式。
深度交流。“一手资料”在群众。调研要“会说话”。人到基层,不代表基层信息会自动进入调研者的大脑。如何获取信息更考验调研者的智慧。高手在民间,基层群众往往最了解发展现状、生活痛点、解题思路。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调研态度决定交流深度。要摆正工作态度,D员干部是人民公仆,提高调研质量、提升工作水平是D员干部的应尽职责。要放下架子,谦和诚恳,耐心细致,亮出干实事、解难题的承诺和决心,拜群众为师,和老百姓面对面请教,心贴心交流,打开群众话匣子、走进群众心窝子,让老百姓愿讲、敢讲、会讲,不仅不怕群众牢骚,还要善于从群众的牢骚中听懂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问题精度保障交流深度。与群众交流前,要做足功课,了解基本情况,带着问题、带着工作有目的地进行交流,聚焦急难愁盼,扣住关键环节,深挖问题富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而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满嘴跑火车,聊到哪儿算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