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每月总结汇编№ 1 4
2023年3月
目 录
一、X委
双鸭山市创新基层X建工作综述 1
绵阳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5
二〇二二年榆林市组织工作综述 9
4.2022 年咸阳市组织工作综述 13
5.南明区 2022 年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18
6.2022 年度台州市组织工作综述 21
7.2022 年襄阳市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24
8.2022 年四川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30
通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33
重庆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工作综述 38
11.2022 年贵阳贵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43
12.2022 年南昌市组织工作综述 46
13.乌海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综述 50
14.2022 年晋中市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53
15.2022 年鄂尔多斯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59
16.2022 年商洛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65
攀枝花市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综述 69
鹤壁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综述 72
濮阳市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综述 75
20.2022 年长治市组织工作综述 77
21.2022 年台州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82
22.2022 年襄阳市组织工作综述 85
23.2022 年西宁市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89
24.2022 年德州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92
二、人大
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综述 97
盈江县人大常委会 2022 年工作综述 102
三、政府
珲春市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104
珲春市教育工作综述 106
29.2022 年清丰县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衡水市全力构建“三最”营商环境综述 112
盈江县 2022 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116
X的十八大以来广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述 119
钦州市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综述 124
乌鲁木齐市强招商抓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综述 127
靖边县 2022 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132
36.2022 年保山科技工作综述 136
中央财政支持国家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综述 138
珲春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综述 141
天全县人社部门抓好农民工服务工作综述 142
咸阳市政务公开工作综述 146
四、政协
盈江县政协 2022 年工作综述 150
五、政法
来宾市委政法委推进清廉政法建设综述 152
长春市公安创新工作综述 155
44.2022 年晋中市政法工作综述 158
六、统战
中国石油统战工作综述 161
商洛市 2022 年统一战线工作综述 164
47.2022 年九江统战工作综述 167
八、群团
延安共青团 5 年来工作综述 170
德州市妇联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综述 173
钦州市妇联 2022 年工作综述 177
朔州市妇联二〇二二年工作综述 180
通辽市妇联 2022 年工作综述 183
53.2022 年邵阳市妇联工作综述 187
中卫市妇女工作综述 190
邢台市妇女儿童工作综述 193
呼和浩特市妇联工作综述 196
来宾市妇联工作综述 199
商洛市慈善协会 2022 年工作综述 201
新疆妇女事业发展综述 204
60.2022 年山西省妇女事业阔步前行综述 207
吉林省妇女儿童工作综述 211
九江市妇联 2022 年工作综述 214
63.2022 年巴中市妇女儿童工作综述 218
玉林市妇联工作综述 222
共青团石嘴山市委员会五年工作综述 225
九、企业
日照城投集团抢跑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综述 229
甘肃建投集团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综述 234
“三铸工程”激活煤城发展“红色动能”
双鸭山市创新基层X建工作综述
(2023年3月15日)
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X,深入推进新时代X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双鸭山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时代X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X的组织路线,推动全市基层X建工作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公园广场越来越美,小区建设日新月异,民生服务日渐完善,新兴产业逐步崛起,民生项目频传捷报煤城双鸭山处处洋溢着和谐幸福的新活力。
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清晰地跳动着一条领航城市发展和百姓致富的脉搏, 那就是全市基层X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近年来,市委坚决扛起管X治X主体责任,靶向定位、精准施策,擘画实施基层X建铸魂、铸基、铸旗“三铸工程”,引领全市各级基层X组织和广大X员干部,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坚决落实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为推动双鸭山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核心词:定方向、指路线、明任务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基层X组织作为X的根基,是X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2021年6 月,市委书记邵国强在全市基层X建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创新设计,将基层X建工作思路定位为“三铸工程”,即:实施铸魂工程,要用X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强化思想引领力,铸纯ZZ灵魂;实施铸基工程,抓好基层、打好基础, 提升基层组织力,铸强基层根基;实施铸旗工程,增强争先晋位、勇站排头的扛旗意识,增强社会号召力,铸牢夺旗唯先意识。
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了《双鸭山市基层X建“三铸工程”实施方案》。在制定重点项目时,注重围绕中心、抓住“两头”,既贯彻省委组织部重点任务, 又结合全市中心工作,围绕“铸纯ZZ灵魂、铸强基层根基、铸牢夺旗唯先意识”3个方面,划分重点工作、创新工作、基础工作、亮点工作4个类型,共设立重点项目30项,为全市组织工作定方向、指路线、明任务。
二、核心词:学理论、强思想、铸灵魂
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X的组织建设,不但要“造形”,更
要“铸魂”。
深学理论更新观念。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X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强化思想引领力,铸纯ZZ灵魂。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市委主要领导带头讲能力作风建设专题X课,示范带动全市副处级以上X员领导干部讲X课800余次。召开反思研讨会,市委常委带头查问题、找不足, 4000多名科级以上干部线上收看。举办学习X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基层X组织书记培训等各类培训班153期,轮训X员8万余人次。深化“X课开讲啦” 活动,有选择地采取“有声X课”“网络X课”“情景X课”等形式开展X课教育,全市各级X组织书记累计讲X课2000余人次,X组织开展干部讲X课3100 余场次。
宣讲推介拓宽视野。创新举办3场佛山挂职锻炼干部宣讲报告会,累计受众3.2万余人次。
持续深化开展“四级书记上讲台走基层谋发展”活动,宣讲X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活动780余次。创新开展“红色公交车”“流动课堂”等特色活动, 16条线路、30辆“红色主题公交车”被打造成为X史学习教育“流动课堂”和意识形态宣传阵地。
感悟X史坚定信念。积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打造集贤县七星山抗联遗址、宝清县十二烈士山等红色资源阵地16个,全市X员干部群众利用红色资源阵地有效学习龙江“四大精神”300余场,累计参加学习6万余人次。在庆祝中国共产X成立100周年期间,对近年来涌现出100个先进基层X组织、100名优秀共产X员和100名优秀X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通过双鸭山电视台《旗帜》专栏、市委组织部《煤海红帆》公众号等媒体对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激励广大X员干部担当作为。深入挖掘开发北大荒事迹,制作优秀X员教育片《追忆》在中组部“共产X员网”展播。
三、核心词:创品牌、求实效、铸根基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X治X,重在基层。
创建品牌强引领。全市各级X组织不断丰富X建工作载体,着力打造一批基层X建“精品”。四方台区积极探索“X建+田长制”新模式,建立“五级共治”责任体系,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饶河县立足边疆实际,打造具有饶河特色的“船歌向X”X建品牌,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巩固边疆繁荣稳定。宝清县打造全省首个“第一书记之家”,开创“蓄能充电、资源整
合、互进互促、抱团发展”的驻村帮扶新局面,精心设计“宝清好物我推荐” 系列产品,通过驻村第一书记、“村播达人”直播带货助农增收100余万元。友 谊县突出县场融合,开展“五色X建”,引领县场各级X组织和广大X员在ZZ、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开展一系列深度融合、合作共建。
统筹谋划求实效。深入实施抓X建促乡村振兴“六项专项行动”,《X的生活》杂志社到我市进行专访。深入实施“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公开招聘大学生到村(社区)任职615名。持续深化社区“五方共议”联动服务机制, 引导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基层治理,经验做法先后在央广网、共产X员网、刊发。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领域攻坚破难,在快递行业组织开展“暖蜂行动”, 建立“爱心驿站”20余个。宝清县连续13年开展“头雁”农村X支部评选工作, 累计选育“头雁”X支部27个、书记29名,发放奖励资金110余万元,不断放大“头雁领飞、雁阵齐飞”效应。全市选派了39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友谊县乡镇X政领导班子任职,坚持“用垦区人办垦区事”推动场县融合,友谊县46个村X组织书记全部实现“一肩挑”。集贤县采取“X费拨一点、民政拿一点、乡镇出一点、村里筹一点”的方式,在升昌镇治安村投入资金130万元建设300平方米的“X爱公寓”,打造关心关爱困难X员和群众新样板。
主动担当做表率。在急难险重任务前,全市各级X组织和X员事不避难, 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强的斗志投入到战斗中去,深入开展“X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X员冲在一线”行动。市公安局创新开展“微米工程”,在全市新建11台全窗口功能“流动服务(车)大厅”,为群众办理各类证照200余件次。宝清县组织开展“迎旅发·魅力宝清”主题X日等系列活动,发动3000余名X员志愿者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宝山区探索国企退休X员管理新模式, 发挥国企退休X员ZZ觉悟好、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高等优势,打造“七彩志愿服务队”8个,为矿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500余件。
四、核心词:做表率、勇争先、铸旗帜
一次次涤荡心灵的深入学习和研讨,一场场人气满满、热气腾腾的红色宣讲,一桩桩筑初心、解民忧、聚民心的民生实事。
无论在机关、社区、学校,还是在农家炕头、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双鸭山市基层X组织和广大X员牢记初心使命、强化担当作为,建起一座座坚强的战斗堡垒,树立起一面面高扬的X员旗帜。
领导干部率先,实施“书记抓X建项目”。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组
织县(区)、市直部门、国有企业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申报“书记抓X建”项目75个。创新打造区域融合X建联盟,积极探索双矿、农垦等X组织与地方融合共建的X建工作新方法、新途径,召开市区域融合X建联盟启动会议暨签约仪式,推动县场融合、地企共建。集贤县依托红色抗联精神实施“红色文化X建示范带”项目,福利镇安邦村驻村工作队挖掘推广“一米菜园”庭院经济模式,实现助农增收10余万元。尖山区开展“凝‘新’聚力X建赋能”行动,通过组建X建联盟,采取“一对一”帮建、联建、合建模式,助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
基层X组织争先,点燃助推发展红色引擎。全市各级X组织聚焦经济建设主战场,市委组建非公企业X建工作专班9个,跟踪四川鸿展30万吨燃料乙醇、万里润达350万吨粮食仓储等11个省“百大项目”开复工建设。宝山区新安街道办事处积极构建六级网格服务体系,打造七彩志愿服务,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岭东区中山街道通达社区积极创新“点亮微心愿”“网格化管理”等载体,打造为民“服务先锋”。
X员示范在先,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统筹推进机关、国企、公立医院等其他领域X建工作提质增效,让“X旗红”带动事业兴。深入挖掘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优秀X员代表,发挥X员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X员先进典型影响人、鼓舞人、激励人,让X员群众学有目标、干有榜样。全市各级X组织先后选树了全国优秀共产X员冷菊贞、全省“百名好支书”杨学凯、X的二十大代表卢艳华等一批先进典型。同时,我市基层X建“三铸工程”经验做法先后在省级以上各类媒体刊发20篇。其中,有9篇在《中国组织人事报》
《乡村干部报》等国家级媒体刊发。
在建设现代化美丽多彩双鸭山的征程中,全市9.78万余名X员犹如一面面旗帜,4800余个基层X组织犹如一个个战斗堡垒,以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鼓舞和激励着煤城儿女立足岗位争优秀、攻坚克难当先锋,展示着双鸭山基层X建工作从起步到发展再到飞跃的成长历程。
时间见证非凡,奋斗续写华章。在全市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群体中, 记录着全市各级X组织推进基层X建“三铸工程”的坚实步伐。在鲜红的X旗引领下,双鸭山这座被誉为“黑土湿地之都、绿色生态之城”的北疆明珠之城, 将随着基层X组织建设的不断创新与实践,谱写出更加强劲的转型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春潮涌动涪江畔 改革风劲逐浪高
绵阳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2023年3月15日)
改革,一场继往开来的深刻变革,一条永不停歇的进取之路。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绵阳锚定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的目标,以改革开新局、以创新求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全方位深层次“大变革”,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谱写出华丽乐章。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29.94亿元、同比增长5%,总量、增速居全省第2位,在全国DP百强城市中较上年度上升6位。
这一年,“绵阳让‘撂荒地’变‘金土地’”改革经验得到国务院领导肯定性批示,并入选2022年度四川改革典型案例;深化园区综合体制改革、创新营商环境“三度服务”2项改革经验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入选数居全省第一;“两引三推”“一院所一平台一产业”等50余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140余条典型做法被央省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一项项改革措施,一条条惠民政策,在绵阳大地上描绘出大潮涌动、千帆竞发的壮美画卷,书写出一份亮丽的改革答卷。
一、对标中央不偏离
改革方向更明确、步伐更坚定
谋在深处,干在实处。
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绵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坚定改革方向、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以实际行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这一年,坚持对标看齐,把牢方向。筹备市委深改委会议3次、全市改革办主任会议1次,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深改委会议精神,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做到对“改什么、怎么改”心中有数、手中有招,确保绵阳改革部署与中央、省委改革决策方向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
这一年,坚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2022年春节刚过,省委常委、市委书
记曹立军就深入一线专题调研片区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并安排部署“三项微改革”试点。15位市领导直接抓27项重点改革任务,市委改革办领导联系8 项重大改革试点,全力推动重点改革攻坚突破。全市上下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强大改革合力。
这一年,坚持系统谋划,狠抓落实。市委深改委充分发挥统筹谋划、牵头抓总作用,谋划年度改革任务194项,其中国省改革试点69项,推出实施乡镇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市域医疗结果互认等一批首创性、集成性改革创新举措, 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全市上下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 坚持“闭环思维”,用好专项督察机制,推动重大改革协调联动、走深走实。
二、重点突破见成效
发展动力更强劲、活力更澎湃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绵阳以改革为“帆”、以开放作“桨”,大力实施“五市战略”,向改革开放要动力要活力要竞争力,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改革,激活科技创新“动力源”。
探索建设院士专家担任“科技顾问”“科技助理”等制度,从院所、高校、企业遴选53名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人才担任科技助理,收集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715项,解决需求150余项。
创新建设“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中科大、哈工大等20所高校签约入驻,推动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10件大事”,一批高价值、标志性成果在绵转化落地。
推出“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活动,开镇运营科创基金小镇,挂牌“天府科创贷”第一个分中心,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239.5亿元, 研发投入强度达7.15%,保持全国领先、全省首位。
绵阳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价值,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为牵引,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让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驱力, 持续擦亮中国科技城的金字招牌。
改革,锻强产业发展“主引擎”。
2022年,绵阳高新区进入全国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游仙高新区、绵阳工业园区等3个开发区进入全省开发区“优秀”名单;全省首个健康食品产业园落户绵阳。
抓园区就是抓发展、谋园区就是谋未来!一年来,绵阳聚焦园区综合体制改革,启动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大力实施承载能力提升、优势产业集聚等“七大攻坚”,设立50亿元园区产业发展基金,每年安排2亿元园区奖励补贴资金,绵阳园区特色化、集约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正逐渐引领带动整个绵阳的高质量发展。
改革,下好开放合作“先手棋”。
2022年11月,第十届科博会如期举办。首邀南美国家阿根廷担任主宾国, 首站展出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首创“科技城人才日”新品牌“众多首次”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生机勃发、自信开放的绵阳。
在全国找坐标、争位次。一年来,绵阳一手塑造“走出去”的竞争力,一手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对内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对外创新开展“两引三推”活动,全市招商引资总投资金额突破2000亿元、项目个均投资额首破10亿元级,绵阳已经成为海内外客商青睐的投资热土,2022年成功创建四川省开放发展示范市。
改革,构建人才聚集“强磁场”。
绵阳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始终把招贤纳才作为长远大计, 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的经费投入,形成了一方引与育的人才热土。
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一年来,绵阳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按照“引才门槛不高于同类地区,政策待遇不低于同类地区”原则,创新发布“人才十条”新政,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组建全省首家人才发展集团;探索建设“院士小镇”全年引进海内外人才超2万名,兑现政策资金1.6亿元。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正在加速集结。
改革,打造城乡环境“升级版”。
现代城镇风姿绰丽,美丽乡村星罗棋布,行走绵阳大地,新风扑面,处处可以感受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优化环境的干劲和激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年来,绵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采取每季度评选“十佳十差”乡镇方式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提质,建立“林长+检察长” “林长+警长”协作机制,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9.3%,森林覆盖率达到56.13%,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绵阳大地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
三、提升福祉有温度
人民获得感更多、幸福感更强
“爷爷奶奶在乡镇上看了病,需要到城里综合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后,查过的项目就不用重复检查了,这大大缓解了我们就医的负担。” 市民彭先生感慨地说。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绵阳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扎实推进科教文卫和社会体制改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守护健康绵阳。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出台《支持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八条措施》,持续推进全科基地建设,加大全科医生引进力度;印发《加快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实现互认检查检验项目107项。
教育综合改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推进学区制管理改革,形成办学集团或共同体25个。
制定《绵阳市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实施方案》,“一校一策”完成5所学校“民转公”。“双减”政策有效落地,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从517家规范至26 家、压减比达94.97%。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让群众更安心。投入资金3540.3万元,开展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 将1222名“快递小哥”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深化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制定出台全国地级市首部关于平安建设的地方政府规章。
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让民生事项改革举措升华为制度成果、转化为改革红利。扎扎实实的改革成效,给绵阳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变化,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绵阳现代化建设,绵阳始终秉持“一切皆可创新、创新创造一切”的理念, 紧紧围绕“五市战略”,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一批牵引性、创造性、标志性改革,努力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上实现新突破,为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多绵阳力量。
踔厉奋发新征程 笃行实干谱新篇
二 二二年榆林市组织工作综述
(2023年3月10日)
风雨洗征程,回眸满堂春。
2022年,X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省第十四次X代会奏响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时代强音。市第五次X代会紧跟核心,响应号召,发出了“牢记嘱托、实干奋进”的总动员令。
这一年,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把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作为工作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践行新时代X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交上了一份高质量的“组工答卷”。
一、凝心铸魂筑牢“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ZZ是根,思想是魂。
2022年,全市组织部门坚持以ZZ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X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引导广大X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ZZ建设走深走实。按照X中央和省委、市委统一部署,从严把好人选ZZ关,圆满完成X的二十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提名、省第十四次X代会代表等选举工作,指导推选产生市第五次X代会代表。严肃X内ZZ生活, 严明X内ZZ纪律和ZZ规矩,X员干部ZZ判断力、ZZ领悟力、ZZ执行力不断增强。
——学习贯彻入心入脑。在X的二十大召开时,组织全市X员干部集中收看大会盛况、聆听大会报告。大会胜利闭幕后,迅速制定方案,系统安排学习贯彻工作,召开部机关、组织系统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会、座谈交流会,编印X的二十大“口袋读本”,开设每日一学一讲一测“三个一”专栏, 对标开展重点课题调研,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干部培训见行见效。创新实施干部教育精准性提升行动,依托各级X校先后举办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等主体班次240期,培训
干部近8万人次,科级以上干部应训尽训。持续巩固拓展X史学习教育成果,围绕西北革命策源地、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等丰富红色资源,研究开发出《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等32个X性教育课程,精心设计6条精品培训路线,重点扶持郝家桥、杨家沟、高西沟等5个创新教学示范点,辐射带动10个创新示范群,达标创建现场教学点83个。
二、选贤任能锻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为政之要,首在用人。
2022年,全市组织部门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以健全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为关键,锻造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坚持正确导向。及时完成换届后39个市级政府职能部门正职配备和12 个县市区领导班子补配。派出4个调研组深入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全覆盖开展“班子ZZ建设和服务高质量发展专业能力”调研,形成3份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参考。
——蓄足源头活水。紧抓源头培养,加大省考统一招录公务员力度,2批次为X群系统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组织开展2批次市级机关遴选(选调)工作, 有效畅通基层公务员上升渠道。
——强化实践锻炼。统筹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墩苗育苗”工程,先后动员1.3万名X员干部下沉参与保障省十七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选派39名年轻干部到信访、巡察、招商等一线岗位历练,选派23名优秀年轻干部外出挂职任职。
——激励担当作为。持续健全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5次召开省考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指标分析会、专班会研究激励措施,2轮次跟进专项督查,倒逼各单位把工作重心向高质量发展聚焦。认真落实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稳慎推进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严格监督管理。严格“凡提四必”强化干部任前审查。综合离任审计、离任交接、“一报告两评议”“带病提拔”倒查等强化日常监管。从严从实开展五届市委第一轮巡察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深化干部八小时内外融合监管体系建设,探索制定领导干部与民营经济人士交往负面清单,持续上紧从严管理干部“发条”。从严从实、动真碰硬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创新开展“四比四争当”活动,被省简报第21期选用刊发;推动各级X组织和X员紧扣“六个聚焦”,集中排查整改“十二个方面”具体问题,强化干部激励和惩戒,推动“勤
快严实精细廉”在全市蔚然成风。
三、强基固本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2022年,全市组织部门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眼增强X组织ZZ功能和组织功能,出台推进新时代基层X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基层X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持续抓X建促乡村振兴。集中打造涉及120个村的“X建+休闲旅游” “X建+红色文化”“X建+合作社”3条X建红旗集群示范带。对1155个“五种类型村”的3185名驻村干部逐一开展面对面培训。大力实施集体经济“清零消薄”行动,174个无集体经济村实现“清零”。实施源头培养村干部后备力量“341” 工程,储备各类后备力量6385名。进一步提高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和村干部补贴。派出3个专班5轮次排查农村X建风险隐患,及时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抢抓绥德县建设X建引领乡村治理省级试点县契机,努力探索符合榆林实际的X建引领乡村治理路径。
——深化X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明确24个街道、187 个社区权责清单,22个街道“五项权力”下放到位。全面推行X建引领基层治理“五级五长制”,择优选派“五级五长”17.38万名,充分发挥“六员”作用。加强新时代小区X建,推动479个“三无小区”、平房片区、城中村等薄弱点小区X建工作,设立小区X支部1916个,下派小区X建指导员1529名。
——提升各领域基层X建质效。开展模范机关创建和国企X建工作。推进建立中小学校X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公立医院X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工作。全面提升“两新”组织“两个覆盖”质效,成立市快递行业X委、市交通运输行业X委,建设90多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X建服务中心、130余个“红榆驿站”,其中4个被表彰为全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X建品牌“红色驿站”。
——加强X员教育管理。实施222个二星级以下村级X组织标准化创建行动,全市所有行政村创建达标。完成农村发展X员违规违纪问题排查整顿,狠抓X员教育,落实X员“三类五星”评定管理。加快X代表工作室示范点建设, 探索建立X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三室合一”工作室700个。
——筑牢疫情防控堡垒。聚焦疫情防控大局,充分发挥基层X组织和X员“两个作用”,创新按单位集中报到、急难险重任务按居住地报到“双轨并行” 模式,动员24名确定下沉人员、7337名后备人员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心
四、招才引智打造人才聚集的战略高地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功以才成,业以才兴。
2022年,市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出台高素质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系统部署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人才工作各项任务。
其间,全市组织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全方位做好“引育用留”人才工作,致力将“第一资源”转化为“第一动力”, 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建好平台引才。实施融入秦创原人才引领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建成秦创原榆林创新促进中心、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林分院等平台,引进19位院士专家服务秦创原建设。首批启动神木煤化工等5个“两链”融合试验区, 创新布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30多个“人才飞地”,全力招引人才。
——围绕产业聚才。发布榆林市2022年度《重点产业链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重点产业链项目合作需求目录》“招贤令”,帮助19条重点产业链261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等,招引1285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和62个有合作需求的项目。
——倾心育才留人。首批25个人才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评选完成。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学历素质提升工程,2批次培训412人。持续加强“驼城之光”专技人才培养,支持榆林职业经理人协会等社会第三方服务机构招收MBA学员350人, 举办职业经理人才培训4期、培训453人;
选派100名专业技术人才赴扬州交流学习。建成1664套人才公寓,营造更加暖心留人良好环境。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踏上新征程,全市组织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开展“三个年”活动,凝心聚力、守正创新,牢记嘱托、勇毅前行,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笃行实干担使命 踔厉奋发谱新篇
2022 年咸阳市组织工作综述
(2023 年 3 月 10 日)
历史的画卷翻开新的篇章,岁月的年轮镌刻奋斗足迹。
2022年,是X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是咸阳发展殊不寻常、极具意义的一年,也是咸阳组织工作扎实推进、成果丰硕的一年。
回眸这一年,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聚力“四要三出”目标要求,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得到新提升、取得新成效,为咸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被《陕西工作交流》刊发,“X建引领、法融网格、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荣获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全省县域“小个专”X建工作会、全省定点帮扶和驻村帮扶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咸阳召开,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全省公务员工作推进会、全省城市基层X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等会议上交流发言7次,新华社《内部参考》《人民日报》《X建研究》《中国组织人事报》《陕西日报》等中省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我市组织工作经验做法150余次。
一组组数据,记录着组工干部拼搏进取、砥砺奋进的坚实脚步!一项项成绩,印证着组织部门真抓实干、勇毅前行的奋斗成果!
一、凝心铸魂思想根基更加牢靠
理论滋养初心,信仰铸就忠诚。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把X的ZZ建设摆在首位,以迎接X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为主题主线, 持续用X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广大X员干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我们品味到了真理的味道!”走出全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一位学员发自肺腑地说道。X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各级X员干部纷纷走进课堂,深学细悟、开展研讨,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热潮。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分级分类举办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六中全会、X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学习班,扎实推进干部集中轮训和X员培训,教育培训X员干
部4.5万余人次,X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充电赋能增强信心。周末时间,来自县市区和市级部门的“一把手”齐聚市委X校,津津有味地聆听着省级部门领导和专家教授的精彩授课。一年来, 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和全市工作大局,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举办秦创原建设、财政政策与金融工具应用、自然资源领域政策、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班12期,培训县级以上干部1300余人,着力提升各级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轮训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1.7万多人次,基层X员干部推动乡村振兴的信心更大、本领更强、底气更足。
红色资源浸润初心。将马栏、安吴、爷台山等红色资源作为加强X员干部X性教育的鲜活教材,一体推进陕西马栏干部学院建设、马栏革命纪念馆园区整体保护和布展提升,开发干部教育培训星级课程30多门,建设提升现场教学点26个,陕西马栏干部学院入选中组部省级X性教育干部学院目录,《X的利益在第一位》马栏革命故事文艺演讲网络直播观看人数突破10万,红色精神在咸阳大地焕发新的活力。
二、育选并重干部队伍更加过硬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 持续优化选育管用体系,以干部队伍高素质保障发展高质量。
鲜明导向立标尺。坚持把ZZ标准放在首位,完善领导干部ZZ体检制度, 推行干部ZZ表现正向评价和负面清单测评、ZZ表现鉴定等制度,把好把严ZZ关这个首要之关。注重在重大任务一线、艰苦复杂环境、关键吃劲岗位磨砺和考察识别干部,强化重品德、重才干、重担当、重实绩、重公认的鲜明用人导向,引导广大X员干部在加快高质量发展实践中出实招、下实功、干实事。
优化结构强队伍。对换届后县市区X政领导班子运行进行“回头望”、市级部门和平台公司领导班子全覆盖综合研判,走出去了解干部、逐班子深入分析,着力优结构、强功能、增活力。出台后备力量培养“三百工程”《实施意见》,加强年轻干部配备监测预警,推进干部队伍梯队建设。统筹做好公务员考录、调任、遴选等工作,推荐表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1名,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4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2个。
严管厚爱增干劲。制定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具体措施》,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西安—咸阳一体化、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等重点工作考核
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紧密结合,一批表现优秀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干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推行不足提醒谈话制度,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范化水平。全市选人用人、从严监督管理干部满意度测评位于全省前列。
三、强基固本基层基础更加坚实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一年来,全市各级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建立“管理项目化、落实清单化、推进节点化”机制,确定基层X建工作10大重点项目、58项重点任务和46项创新项目,纵深推进各领域基层X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X建引领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创新开展“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健全县镇村抓农村X建“567”目标体系和责任体系,以镇村X组织全面过硬引领乡村振兴。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165名村干部入学杨凌和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深造充电”。开展驻村干部“五治”强作风提素质、乡村振兴“村官大叫板”活动,评选表彰“担当作为好支书”、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147名,让乡村振兴的“车头”更有力。
共建联建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面对疫情大考,扎实开展“双报到·为民行”活动,全市各级X组织和广大X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帮助解决各类问题1.5万多个,让X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加强社区物业X建联建,构建X组织领导的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出台“1+3”文件,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薪酬体系、管理和考核办法进一步健全。新建或改扩建社区X群服务中心205个,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红色阵地”。培育形成“心心秦家”“为民渭城”“星火槐里”“同心三原”“马栏·X旗红” 等X建工作品牌,实现了“一县一品牌”、市域全覆盖。
扩面提质构建全域X建“新格局”。拓展百名领导干部包联百户国有企业助力纾困办实事“双百”行动,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全面落实X组织领导的校长、院长负责制,持续推动国企X建“提质”、机关X建“创先”、事业单位X建“培优”。坚持“两个覆盖”并重,全面加强“小个专”X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X建工作,X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精准施策注入X员队伍“新活力”。出台发展X员联审、票决、责任追究等制度,举办全市X务干部发展X员工作专题培训班,开展发展X员违规违纪问题排查整顿,进一步规范发展X员程序、提升发展X员质量,X员队伍整体
活力有效激发,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增强。市县联动开发X员远程教育精品课程, 拍摄的《新中国外交家王炳南》荣获第十六届全国X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二等奖。
四、育才聚才创新引擎更加强劲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一年来,全市各级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扣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
实施更具实效的揽才举措。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招才引智工作推动咸阳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创新系列政策措施,打开人才引进新局面。聘请院士担任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首席科学家,在69所高校院所选聘149名“科技大使”,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纽带。以“慧聚秦创原·赋能先行区”为主题, 筹办第二届“人才兴咸”大会,目前已举办论坛2期、征集项目172个。
打造更富活力的创新平台。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构建产业创新联盟+高校+专家团队“3+”人才共享模式,荣获全国人才工作最佳案例奖、中国改革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建成34个省级以上双创载体、10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科学家+工程师”队伍32支,建成“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133个,命名市级工作站13个,加快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秦创原咸阳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建设,为各类人才创业创新创造建平台、搭舞台。
涵养更有温度的尚贤氛围。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评选表彰第十一批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咸阳工匠”等77人,爱才、敬才、用才氛围愈加浓厚。出台《咸阳市优化人才服务激发创新活力若干措施》,建立市级服务团队,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对来咸人才提供购房、租房补贴,完善医疗保障、子女教育、配偶随调等政策措施,不断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已成为咸阳发展新名片、新优势。
五、常抓不懈作风建设更加有力
作风优,干劲足。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认真履行牵头职责,精心组织开展“解放思想谋发展、转变作风办实事”教育活动和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以作风大提升推动发展大提质,全市上下人心思齐、人心思进蔚然成风。
思想开关越拧越紧。各级领导班子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采取“专题辅导+互动研讨+集体学习”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学习中央和省委重大部署、重要会议精
神,提高ZZ站位、破除思想藩篱、提升能力素质。各级X组织结合实际,创新载体、灵活方式,通过举办夜校、开设“小讲堂”、理论知识测试、岗位练兵等,引导X员干部深化学思践悟,明方向、找差距、抓改进,将“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落实到岗位上、工作中。
问题查摆动真动硬。扎实开展“线上线下听意见”“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解难题”“七必谈”等活动,广开言路听意见。组织开展“严守纪律规矩、加强作风建设”专题组织生活会,深入查摆问题,分类抓好整改。全市各级X组织共查摆整改作风重点问题7300多个,X风政风持续向好,X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顽疾治理从严从细。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基层负担、营商环境、重点民生领域4个方面13项专项治理,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用好作风践初心、暖民心、聚人心。深化“放管服”改革,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压减办理时限78.31%,“互联网+监管”工作机制在全国推广;解决了房产证办理等一批“老大难”问题,“双减”工作入选全国新时代十年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案例。
经济发展提质提速。坚持以优良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展“千名X员干部暖千企”行动,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累计退税减税降费82.7亿元,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6万户,相关做法受到国务院专项督查组充分肯定。狠抓高质量项目建设,实行“月开工、季观摩、晒比评”制度,推行领导包抓、全产业链推进,强化项目策划、招引、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发展动能加速蓄积。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每周调度、专班运作,十大示范性工程进展顺利,摁下了一体化发展“快进键”。2022年全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省委主要领导来咸调研时对我市干部作风能力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新征程风帆正劲,新使命重任在肩。2023年,全市组织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和市委八届三次全会、全市开展“三个年”活动推进大会部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奋力开创全市组织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奋楫新时代逐梦新征程
南明区2022年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2023 年 3 月 10 日)
回眸2022年,南明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宣传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强省会”行动,深入开展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农村“五治”、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等重点工作,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全情投入、全面发力,坚定不移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宣传思想工作ZZ性、导向性、群众性、创新性、融合性、专业性进一步强化,为“强省会”“强南明”凝聚了广泛共识、汇聚了磅礴力量。
一、以奋发心态
推进常规工作有声有色
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ZZ安全。
以理论武装铸魂立心,巩固团结奋斗思想之基。统筹指导全区各级X委(X组)扎实抓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22年共开展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4次、日常理论学习33次,开展宣讲2400余场次,覆盖10万余人次,其中X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480余场次,收听人数26000余人。同时,不断创新宣讲方式,开展退役老兵红色宣讲、“理论宣传二人讲”等特色宣讲,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把X的二十大精神讲明白、讲透彻,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等。
以督查巡查强基固本,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对标市委6个方面52项任务清单,常态化开展督查、提醒和指导,组织开展全区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 工作专项督查,切实维护全区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统筹抓好X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网络舆情巡查管控,全面排查清理全区各类新媒体平台,妥善处置网络舆情533起。
以宣传平台放歌立言,唱响鼓劲提气高昂旋律。全年围绕主题主线、中心工作,强策划、广发声,累计在中央、省、市媒体发布稿件9800余条,其中, 在央级媒体发布稿件1500余条,新华社图片通稿《贵阳老市集升级赋能“夜经济”复苏》,重点报道青云市集夜经济发展,被国内外多家媒体转发、采用;
南明区融媒体中心被评为新华网贵州频道2022年度“网群供稿先进单位”;策划推出《农村“五治”》《重生之桶》《救赎》等短视频,组织拍摄《信仰》
《南明乡村变奏曲》《南明告白式》《青云》等宣传片,多角度展示南明风貌及各项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其中《南明乡村变奏曲》被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人居环境公众号采用。
二、以奋进姿态
推进重点工作可圈可点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所在、职责所在。
聚焦应急处突服务大局,战疫一线彰显宣传担当。面对“8·31疫情”,宣传思想战线闻令而动、倾力而为,以“笔”为战刀、以“纸”作战旗,共刊发疫情防控稿件约8700条,可统计阅读量超8000万;共发放宣传资料43万余份, 发送防疫相关短信提醒1286万余条;共组织5万余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达320 万小时;开展网络辟谣5起,处置涉疫相关舆情220余条,清理有害信息79条, 协调发布警情通报4篇。
聚焦网上网下协同联动,文化阵地筑牢安全屏障。深入开展“净网”专项行动,查获侵犯著作权影视作品3万余部、非法传播淫秽电影400余部;扎实开展出版物市场整治,共出动检查人员500余人次,检查各类店档摊790个、复印打印店1337个,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5000余件,开展宣传教育3万人次;大力开展“护苗”专项行动,对辖区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文化市场进行专项整治。
聚焦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精品活动提升惠民效能。精心策划开展六大系列特色精品活动、五大文化体育活动、六大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带动辖区干部群众通过参与活动重温时代变迁、感受幸福生活、展望美好未来。其中,“我们的中国梦”快闪精品活动,以连续转场串联起贵阳市地标、南明区20个乡(街道)以及先进人物、各行各业代表,绘就了一幅奋斗拼搏新时代“南明画卷”,在全区上下引发热议,体现了南明人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三、以奋斗状态
推进特色工作出新出彩
文以化人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所在、情结所在。
以“正能量”树人立德。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全区3个乡13个村均获评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加强文明乡风培育,实现全区13个村及177个社区村规民约(居
民公约)、红白理事会全覆盖;做好先进典型选树,选树第八届贵州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王玉、2022年第三季度“贵州好人”马凤云、第七届贵州省见义勇为模范王金鸿等先进典型;打造“南明文明之窗”,实现一中心统筹、多平台互联、多部门协同处置,自该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处理市民反映问题3410条; 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全年共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3122次,志愿服务时长达10万余小时,受益群众达59万余人次。
以“强文化”厚植底蕴。深入挖掘南明文化,全年基本完成南明区80处地名遗产、52处文物历史、23位历史名人、9处红色文化、10处书院名校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以南明文化内涵为核心,全年共组织创作话剧《王阳明》《烟火人间》等14部文艺精品,举办书香南明系列阅读活动70余场;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年完成15个“15分钟生活圈”、114个文化建设项目、 3个提升型“壹刻宝”文化驿站、1个示范型“壹刻宝”文化驿站建设,共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活动220余场,覆盖28万余人次,极大程度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
以“塑品牌”推介南明。以南明河为依托,以甲秀楼为核心,规划建设集人文展示、美食休闲、主题演艺、文创体验、文体娱乐、茶文化交流等多业态融合的文化街区,再现南明历史、文化和风景;成功举办第15届南明“黔茶飘
香·品茗健康”暨“国际茶日”茶文化系列活动、第三届“李端棻思想全国学
术研讨会”,持续打造南明区特色文化品牌;甲秀楼和青云路步行街成功入选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培育名单,青云路步行街入选省级第一批“流光溢彩夜贵州”示范创建项目。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2023年,南明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继续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紧扣“强南明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奋斗核心,抓好重点工作,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从ZZ大局、发展时局、社会全局、国际变局、科技格局“五个维度”深刻把握新使命新任务,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切实做到履行职责不懈怠、服务大局不动摇、狠抓落实不放松,在新起点、新征程上作出新贡献。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奋力书写新征程上高质量“组工答卷”
2022年度台州市组织工作综述
(2023 年 3 月 10 日)
X建引领“共富工坊”奏响农村共同富裕协奏曲,“邻聚力”工程激发城市X建引领基层治理内生动力,“万名干部助万企”送服务、促发展,X员干部进网入格守小门、保平安。
按下2022年的回放键,全市组织系统坚持“强ZZ、防风险,勇变革、走前列”,紧紧围绕台州发展大局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聚才引智,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组工答卷”。
一、凝心铸魂筑牢奋进新征程思想根基
理论滋养初心,思想引领使命。一年来,全市组织部门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ZZ任务,推动广大X员干部真学、真信、真用,凝聚奋进“三高三新”磅礴力量。
聆听报告、分组讨论、认真自学一期期精心准备的培训班,一堂堂深入透彻的宣讲课,一次次鲜活生动的互动交流,让X的二十大精神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我市充分发挥各类培训主阵地和网络学院等平台作用,深入实施X员教育“三百计划”,分领域、分专题、分层次开展集中培训,教育引导广大X员干部把X的创新理论转化为锤炼X性、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二、X建赋能彰显护航中心硬核担当
中心大局在哪里,组织保障就跟进到哪里。一年来,全市组织部门始终坚持组织路线服务ZZ路线,自觉把组织工作放在大局中谋划推进,切实强化担当力,有效提升贡献度。
聚焦稳进提质,牵头开展“万名干部助万企”精准服务活动,发动全市1153 名干部下沉一线、扶工助企。一个个困难的解决,一件件实事的帮办,进一步拉近了X委政府和企业的距离,提振了台州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聚焦助跑共富,在全省率先探索X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建成工坊1015 家,吸纳从业人员3.4万人,发放报酬2.7亿元,助力村集体增收超4000万元, 有力推动农民增收、集体增富、企业增效,“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共富效应不断放大。
聚焦疫情防控,深化落实“十力大考”专项行动,快响激活平战转换组织动员体系,出台暖心服务和关心关爱“双十条”,组建9375支小分队进网入格送服务,牵头推动落实关心关爱一线医护人员财政专项资金1.79亿元。
三、选贤任能锻造堪当重任高素质干部队伍
X的事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一年来,全市组织部门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领导班子建设需要,不断推进干部队伍干部工作系统性重塑扎实推进,持续提升各级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和活力。
坚持把考察识别干部的功夫下在平时,将考人考事深度结合,把践行“两个先行”、奋进“三高三新”主战场作为干部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大考场。深化公务员平时考核提质增效行动,加强专项考核、一线考核,真正达到“考准、考实、考严”。
深化实施“薪火工程”,不断健全完善推动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成长成才机制。加强干部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市县联动新选派1000多名年轻干部参与“五线历练”,首次探索实施县(市、区)之间互派挂职,持续把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和艰苦复杂地方、关键吃劲岗位磨练。
聚焦激励与约束并举,深化“两个担当”良性互动,严格落实《台州市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责处理实施办法(试行)》,加大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力度,市县联动开展纠“躺平”治“佛系”工作,让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更加鲜明、更得人心。
X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柯伟力、陈优林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7 名个人获评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3个集体获评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这是对担当实干者的充分肯定和最好褒奖。
四、强基固本推进基层X建全面提质增效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 分领域统筹推进、分类别具体指导,推动各领域基层X建互联互动、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基层X组织的ZZ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
精准谋划,强势推进现代社区建设。成立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的现代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纵深推进7大改革、13项行动落地见效,融合型大社区基层治理改革等163项工作列入省级以上试点,16个省级以上现场会在我市召开,19 项工作在省级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夯基垒台,持续夯实城乡治理基础。大力推进X建统领网格智治,优化设
置网格10421个、微网格4.1万个。开展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接续干、理旧账、破难题”专项行动,持续做好乡镇换届“后半篇文章”。全面开展“X员进社区、幸福进家门”服务行动,深化“社区吹哨·X员报到”活动,全市在职X员累计服务14.1万余人次,线上线下认领微心愿21.7万余个,帮助解决各类问题2.79万余个。
红色引领,有效加强两新组织作用发挥。实施ZZ铸魂领航工程,全市两新X组织全覆盖建立“第一议题”制度,省双管企业X组织全覆盖建立“三联三会”制度。扎实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X建,市县全覆盖建立交通运输行业X委,新兴领域X的建设“两个覆盖”有效提升。深入开展两新组织X组织“为企办实事、服务当先锋”活动和“支部定议题、X员找问题、X群破难题”主题X日活动,合力破解涉企难题1879个,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五、聚才引智夯实高质量发展智力支撑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一年来,全市组织部门深入实施人才强市首位战略, 扎实推进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多项引才数量创历史新高。
我市制定实施2批次《台州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系统重构“500精英计划”工作体系,出台《高质量实施“引人留人”三年行动计划》16条措施,探索打造长三角人才服务“数字广场”,人才引育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引才用才,关键在于事业和平台。聚焦台州“五大城”产业新布局和台州湾科技走廊建设,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一区一谷一带一圈”核心“首建区”,与浙江大学合作推进浙江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启动建设长三角(台州)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持续放大温岭机电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和天台汽车零部件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省级试点运行效能,努力打造工程师之城。
留住人才,还要在“关键小事”上下功夫。紧盯解决人才关心的签证落户、子女入学、住房医疗等急事难事,发放政策兑现经费4.8亿元,首批人才公寓完成出售。建立市县重点人才工作推进例会制度,一事一专班协调解决重点问题92项。深化人才创新创业“一件事”改革,迭代升级“台智汇”网上人才服务综合体,持续拓展人才码服务场景,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正加快形成。
高举旗帜凝心聚力 踔厉奋发谱写新篇
2022年襄阳市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2023 年 3 月 10 日)
2022年,是襄阳极不平凡、极具考验的一年。
这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市上下团结一心、踔厉奋发,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提出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不折不扣落实省第十二次X代会部署要求,勇担大力发展襄阳都市圈的重大历史使命,交出一份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答卷。
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举旗帜、勇担使命,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壮大主力军,凝聚起广大干部群众克难奋进、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一、高举思想旗帜
X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X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全市广大X员干部集中收听收看开幕会盛况,在机关单位、企业车间、乡村基层,热议报告、学习精神、交流心得的声音处处可闻。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思想的领航。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迎接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有机结合,高举思想旗帜、夯实理论基础,让X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引领实践, 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
紧盯“关键少数”,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X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省第十二次X代会报告等内容开展集中研学17次,举办“襄阳论坛”3期,示范带动各级X委(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逾千次, 持续掀起“读原文、悟原理”的学习热潮。
市委领导以上率下,深入基层开展X的二十大精神宣讲74场,结合X中央部署与襄阳实际,指明团结奋进的方向路径,也为各级宣讲团作出良好示范。
公交车厢内,X的二十大代表熊会萍与一线工作者畅谈如何弘扬劳动精神; 打谷场上,市妇联“向阳花”巾帼宣讲团成员赵青向农户描述X的二十大报告擘画出的乡村振兴蓝图;南漳县长坪镇长坪社区文化广场,文艺工作者用快板、
“三句半”、湖北渔鼓等文艺表演向群众阐释X的二十大精神实质随着“两团多队”“十讲十进”“五路大军进基层”宣讲1.8万余场,X的理论被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让120余万群众“学得会、记得住”。
除了发挥“特色宣讲员”的身份优势,我市还在宣讲形式上大胆创新。X员教育大篷车、“襄理襄情”理论微宣讲视频、“书香溢襄阳·理论进基层” 活动活泼新颖、互动性强的“花样宣讲”让更多群众了解理论、爱上学习。
围绕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X代会部署,召开多次会议, 梳理推动襄阳发展的具体思路、明确路径;开展作风建设“奋进年”大调研, 甄选调研文章50篇,为推动上级部署落实落地提供建议;举办“加快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发动3.5万干部群众, 征集“金点子”1200余个。
一堂堂课程中,思想火花碰撞迸发;一场场宣讲中,X的声音入脑入心; 一次次实践中,学用相长融会贯通在X的创新理论引领下,全市X员群众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实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更加牢固,奋力打造汉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的动力更加充盈。
二、坚守舆论阵地 “襄阳声音”引领奋进征程
花灯投壶、汉服游园,枣阳古石雕大观园内游人如织、喜气盈盈;舞龙舞狮、民俗锣鼓,襄州区双沟镇双南广场上摩肩接踵、热闹欢腾今年春节,襄阳的浓浓年味,“飘”进了央视《新闻联播》和《新闻直播间》,让全国人民能够近距离感受到魅力古城的祥和与幸福。
彰显城市形象、奏响奋进之音。过去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借势借力加强内外宣传,聚焦时政热点、突出重要节点、打造本地亮点,讲好百姓故事,传递襄阳声音。
以“喜迎、宣传、贯彻二十大”为主线,策划组织主题宣传20余项,中省主流媒体刊播涉襄稿件2958篇,其中,襄阳日报社参与的《百年奋斗路·百城访初心——庆祝中国共产X成立100周年“红色百城”大型全媒体报道》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去年夏天,我市以政协“一线协商”解决夏收农机调配难题的典型做法, 获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政协报等多家中央媒体持续关注;郑渝高铁开通之际,我市举办“乘坐高铁看襄阳”大型融媒体集中采访活动,邀请70多名中省媒体记者感受“米”字形高铁网络建成后襄阳日新月异的变化;去年9月,我市邀请湖北日报“非凡十年看湖北”直播节目组走进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襄阳工厂,向全国网友展示领跑业内的4级无人驾驶车辆。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设立“防疫襄助”服务平台,收集社情民意1508条, 线上答疑1248件,线下解困260件,并依托平台发布权威消息和相关新闻报道5 万篇(条、次),及时组织刊发“汉水襄评”系列评论文章,有力稳定军心、鼓舞士气;结合全市作风建设“奋进年”活动和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组织“奋进襄阳一线行”襄阳日报社全媒体采访活动、“X风政风热线走基层”系列活动等一批蹲点基层、纾困解难的新闻报道活动,促进新闻工作者增强
“四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群众、反馈民声。沟通内外、展示形象—— 去年春节,“虎年城市家书”登上纽约、北京、上海等国内外都市户外大
屏;与中新社联合举办的“中省媒体看襄阳绿色崛起”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刊发涉襄稿件60余篇,在瑞典、新加坡、美国等多国媒体专版报道;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洲非洲语言节目中心联合拍摄的纪录片《襄阳四季》在7个国家的近20家主流电视台播出,全球观看量超1亿次。
除了积极做好正面宣传引导,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全市宣传思想战线还着力推动内部体制机制改革, 从源头上筑牢舆论阵地。
通过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外宣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创新“四个一”新闻舆论工作机制、构建扁平化新闻宣传指挥调度体系等方式提升机制效能;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打造“汉水襄阳”编辑部,从体制层面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深入开展“对照伟大建X精神、坚决做到‘四个严格’”抓X建强基础活动, 用好“统筹+落实+放大正面效应”的工作方法,全力强教育、转作风、提质效 随着一支ZZ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铁军锻造成型, 举旗定向、催人奋进的“襄阳声音”也更加响亮。
三、厚植文明底色
崇文尚义精神薪火相传
“能兑换物品我很开心,但更开心的是能为社区作出贡献,就算以后‘银行’关门了,我也不会改变做志愿服务的习惯。”近日,在南漳县清河管理区王家坡社区“爱心银行”,村民童雪松拎着刚刚兑换的生活物资笑着说。
将志愿服务时长折算成储蓄积分,作为评优评先、享受服务、兑换物资的衡量标准,这样一本存储善行义举的“存折”成为我市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营造友爱互助文明氛围的“金钥匙”。
千年古城,尚义崇文。近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坚持从细节入手、用典型引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厚植文明底色, 让“有情有义”的城市精神薪火相传。
发掘红色资源、依托文化场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1000余场,帮助40余万群众领悟家国情怀、传承革命精神;通过百姓宣讲、红色书籍阅读、道德讲堂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崇德向善的风尚潜移默化、浸润人心;结合特殊时间节点,开展祭英烈、敬劳模等主题活动,促进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进一步加强广泛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让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收留聋哑流浪汉12载,花光积蓄为其治病的“大爱辅警”陈小峰;2000个日夜隐于深山,30载青春献于军工的“兵器神医”孟繁胜;坚持18年捐资50余万元,帮助150多名留守儿童和孤儿的“爱心妈妈”吕玉坤持续不断的典型选树宣传,让温暖无处不在。
发放60余万本“时间存折”,带动志愿服务近500万小时;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累计注册志愿者逾百万人,让“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成为现实;通过构建领导包保、多方监督、定期通报的管理机制,推动500余个文明城市创建短板问题得到解决 走深走实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让文明之花开遍城乡。
随着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群众自觉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激活,制约城市发展和群众生活的盲点、漏点、堵点问题得到解决,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文明城市的实践者、志愿者、拥护者。
2022年,我市2人入选“全国最美人物”、1人入选“中国好人”、8人(组) 入选“荆楚楷模”、3人入选“湖北好人”,“有情有义襄阳城”的美名响彻荆楚。
四、深挖资源禀赋
文化繁荣助推城市提质
春节期间,在老河口市袁冲乡夏诗荷雨村的广场上,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原老河口市豫剧团)表演的节目“名剧串烧”引得台下观众叫好连连。然而正是这备受欢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越调,短短十年前,曾濒临失传。
地方戏曲作为传统文化、人文风俗的重要载体,却因众多客观因素,导致传承发展受到严重限制。以原老河口市豫剧团为例,由于人才青黄不接、剧目陈旧过时、市场渠道不畅,让受到过原文化部表彰的“明星剧团”也难以为继。
“好在近些年,有关部门主动帮我们联系生源、安排演出、申请项目,在大家的努力下,剧团起死回生。”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负责人王新民说,现在,年均参加惠民演出160余场,编排剧目频获省、市及以上荣誉。2022年3月,新剧《良知作证》荣获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打通堵点鼓励创作,让地方戏曲重现荣光,是我市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
与发展现实有机结合,深挖资源禀赋、推动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 我市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过硬的文化产品、优质的文化服务、发达的文旅经济,加快提升襄阳都市圈综合实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实施襄阳文艺精品质量提升工程,围绕襄阳人文历史和新时代新作为,重点策划了襄阳花鼓戏《醉美莺河》、襄河道坠子《暖心》、湖北越调《百里丹渠》等一批文艺精品,收获了业界人士盛赞和当地群众喜爱。
组织策划“文化惠民艺暖人心”“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等大型文化惠民活动,在扎实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戏曲进校园、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传统活动的同时,依托新兴文化旅游景区优势,融入特色文化元素,开展赏月游园会、奇幻烟火秀等创新型爆款活动,在丰富群众生活的同时,吸引省内省外游客来襄。
召开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诚邀各地专家、企业为襄阳文旅发展聚力献策;持续推进《襄阳古城保护与发展三年提升计划(2021—2023)》,
统筹推进古城文物保护、功能完善、旅游设施配套,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新增5家3A级以上景区,并推动原有热门景区的个性化升级,不断壮大优势互补的文旅产业集群。
文化文艺领域百花齐放,文化旅游格局日趋完善。如今的襄阳,城市软实力持续增强,辐射带动力不断彰显,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中竞进提速、奋勇争先。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2023年,是充满希望、充满机遇、充满力量的一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将继续高举旗帜、踔厉奋发,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襄阳篇章的征程中勇担重任、阔步前行。
攻坚克难抓改革 守正创新谱新篇
2022年四川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2023 年 3 月 9 日)
四川16项上榜,全国第一。1月,“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发布,四川改革再次迎来丰收。特别是“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等2项改革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特别案例,四川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三年上榜省份。
以一隅观全貌。2022年,四川推进现代化建设关键之年。四川坚定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锚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用全面深化改革激活全省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一、把稳统筹推进“方向盘”
纵观四川2022年的改革历程,一条主线清晰可见:改革的方向、路线、方针、政策,与X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
去年4月25日,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刚3天,省委书记王晓晖就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强调,要健全责任落实、协调联动、改革督察等工作运行机制,加强改革进展跟踪调度,确保X中央重大改革决策部署在四川落地见效。
随后,通过中央专项改革方案对接盯跟机制,四川累计完成中央深改委(组) 会议审议通过、需要四川对接的改革方案370个。
摆位要高。去年起,省委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指挥调度重大改革就成为四川定制。随后,省级层面明确省领导领题推动20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高位推动之下,改革专项小组、牵头单位、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一盘棋”改革工作格局加速形成。
措施要硬。去年初,省委深改委便出台工作要点、落实台账,明确“年初建账、按季对账、半年盘点、年终销账”。对标“任务书”,省级逐一细化205 项年度改革任务完成“时间表”。接着,聚焦科技成果转化、自贸试验区建设、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等改革重点领域启动全面督察。对进度效果低于预期者,坚决亮“红黄牌”。
机制要活。从一开始,四川就明确全面深化改革要“鼓励先行先试、尊重
基层首创”,不断激活各级创新创造的主动性、积极性。去年,四川评选省级改革典型案例10个、市县级改革典型案例20个。
高位推动、紧盯落实、鼓励创新,2022年,四川全面深化改革交出高分答卷:全年新增中央、国家部委部署在川改革试点26项,累计完成中央和国家部委部署在川的改革试点201项。
二、找准定向发力“突破口”
办税只用10分钟。3月4日上午,四川方鑫科技有限公司在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体验到了川渝统一税收标准的便利。
快,来自于四川坚定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机制体制的主动作为。一年来, 以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为重点,四川主动谋划实施一批支撑性、引领性改革举措,用改革的主动性赢得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
向最关键处发力。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共同勾勒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等改革的“新蓝图”。去年,川渝联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方案、揭牌成渝金融法院,“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扩展至311项。同时,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改革试验全面起步,166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同标准办理。新量身定制75项省级支持事项,纵深推进县域集成改革试点,首批布局9个园区启动集成授权改革试点。
从最核心处突破。县级X校分类改革三年任务全面完成,省级重大人才计划前置改革全面启动。抢抓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落实落地契机,实施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10项重点任务,揭牌西部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同步实施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全年登记科技成果2754项、同比增长17.8%。
改革的魅力有多大?一组数据被反复提及:去年,借助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改革试点,全省完成成果确权1446项、孵化企业587家。
从最迫切处入手。着眼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全局,出台省级实施意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出台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办法,加快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去年,全省新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0个。
数据是客观的记录者。去年,全省146项重点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在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改革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不断彰显。
三、拿出真心诚意“解民忧”
“一片又降了一毛。”3月2日,眉山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村民李学军在购
买糖尿病药物时,与新的政策红利“不期而遇”。
红利,也是四川民生领域“急难愁盼”问题改革“攻坚战”的具体成效。一年来,四川始终把群众福祉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尺,不断用改革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共同富裕正式破题。兼顾“做蛋糕”和“分蛋糕”,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探索不断深化,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四梁八柱”全面构建。聚焦农村这个重点难点,农村集体经济、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试点等联农带农新机制、新模式加快涌现。去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672元、同比增长6.2%,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下降。
民生改革全面深化。聚焦教育和医疗两个民生领域,持续改模式、提质量。印发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剑指推动民办义务教育规范发展。“三医”联动暨系统集成改革加快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提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等试点纵深推进。
精神文明持续跃升。一年来,从省级出台“十四五”文化发展和改革规划, 到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单位)“一企一策”改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试点,再到文旅融合发展机制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不断打出的“组合拳”,不断筑牢四川文化强省的扎实底座。
“鼓腰包”“好生活”“富精神”2022年,民生事项改革蹄疾步稳,四川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更加名副其实。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四川将继续突出抓好科技创新体集群改革、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等重大牵引性改革,为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注入更多澎湃动能。
共赴文明之约 共建文明之城
通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2023年3月8日)
一、高举旗帜,筑牢信仰之基
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想要打造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文明高地,不仅要提升城市“外在颜值”,更要修炼“坚强内核”。
过去一年,通辽市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X的创新理论武装X员干部、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汇聚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合力的重要思想保障。
强化思想引领。坚持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推广“晨读学习一刻钟”“八点半课堂”等学习模式。目前,全市干部群众在“学习强国”用户数突破16万;实施重点宣讲、示范宣讲、全面宣讲、常态宣讲“四讲联动”, 深化“马上学习”“聆听”“光影铸魂”“科尔沁大讲堂”品牌打造,组建近8000人宣讲团,开展宣讲6.5万场,让X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以伟大建X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X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举办了“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歌咏大赛、农牧民文艺汇演等,制作“红色记忆——口述通辽故事”微纪录片,举办“红色印记·信仰之路”学习体验活动,深入开展《中国共产X在内蒙古的历史》研读学习,不断完善X史教育常态化机制。
凝聚社会共识。标准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所站2554个、实践点
(基地)417个,深化市、旗县两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培育“通辽在线”“通辽手机台”客户端,开展“擦亮双子星座”异地采访、《闪星光挺脊梁》系列直播活动,倡树爱X爱国爱家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春风化雨,培育道德之魂
“创城工作开展这么多年,变化我都看在眼里,现在闯红灯、扔烟头、插队、随地吐痰等等现象基本上看不到了,大家的素质有明显提高,我觉得这还是得益于市里这些年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科尔沁区永清社区居民张海燕说道。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素质的高低代表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提升
市民素质对推动城市文明进步有着决定性作用。所谓欲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近年来,通辽市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全民参与创建平台,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养成良好文明习惯,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质内涵。
持续组织开展培育核心价值观系列行动。完善市民公约,推行社区居民公约,推进自治区首部《移风易俗条例》立法,广泛开展“文明健康、生态环保” 等主题公益广告宣传,累计制作发放手提袋、文明礼仪宣传折页等30余万份。
持续组织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十大行动”。推动模范典型事迹进公园、广场、社区、小区、文明实践站(所)等700余处,开展模范典型宣讲报告会120 余场次,组织诚信之星典型选树、诚信故事演讲视频比赛,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活动。
持续组织宣教“文明有我”系列行动。以“情暖通辽”志愿服务为主题, 常态化开展“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6万余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00多个。以“通辽有礼”为主题,开展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服务、文明交通系列行动,累计参与人数超过20万人次;以“镜鉴文明” 为主题,刊播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专栏稿件700余篇,全民志愿服务、践行文明礼仪蔚然成风。
三、突出内涵,厚植文化之根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精神基因,有着文化传承的城市文化,才能有恒久的生命力。
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通辽市注重突出重点工作,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群众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创城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组织乌兰牧骑开展X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活动260场、基层惠民演出835场、放映公益电影2万场,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擦亮“书香通辽”名片。不断推动“两个打造”。举办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系列版画展、蒙古马精神主题摄影展、通辽红色历史诗文书画百米长卷展、宣传普及西辽河文明研究成果学术研讨会,拍摄专题片《巡礼西辽河》,出版图书《图说西辽河文明》,开展从西辽河到大中华文物数字馆巡展,推动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深入人心。
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实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带动
战略,开展非遗微精品伴手礼展,努力让群众共享“文化大餐”。
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四、改善民生,夯实和谐之本
走进河西街道亲水人家社区亲水人家小区一期,小区内新铺设的沥青路上划好了停车位标线,车辆停放井然有序,平坦干净的道路让居民出行更加顺畅, 这个交付17年的老旧小区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71岁的居民张博生在这个小区里居住了16年,随着小区供热管网、污水管网、消防设施、建筑节能与屋面防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等项目逐步建设完成,他和家人的生活变得更便利、心情更舒畅。“最满意的是小区外墙保温, 外墙保温做完了以后我们这屋增加了将近6℃。去年下水道全都做完了,现在基本没有积水了,原来我们小区院里基本进不来车,现在硬化以后小区交通特别方便。”
近年来,通辽市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努力让文明城市创建成为民心工程,办成了许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好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创建工作成果。
聚焦改善民生。坚守节用裕民之道,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0.3%,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年度任务,新改建中小学、幼儿园16所,新增学位1705个、园位2190个,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类保障、二类管理”,建成居家社区和农村牧区养老服务机构98所,公租房政策惠及2.7万户住房困难群众,颁布施行全国首部极端天气地方性法规《通辽市极端天气应对条例》。
聚焦急难愁盼。实施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72个,改造老旧小区127个、棚户区1270户,新改建供热管网104公里。完成中心城区市政园林管护市场化、环卫保洁一体化改革,全市1167个无物业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集中开展乱拉乱设空中线缆、宠物管理、交通秩序等整治行动。
聚焦服务提升。力促政务服务“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您办”,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行动,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招投标实现全流程“一网通办”“不见面开标”,依法依规兑现优惠政策资金1.8亿元。
五、完善机制,练就长效之功
要想让文明恒久流传,保持常态长效,健全完善常态化工作机制至关重要。通辽市坚持实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X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将文明城
市创建整改工作置于高位、全力驱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不断完善加强领导机制。坚持“三个层级”包联机制,即厅级领导包片包街道办事处、部门单位包社区、X员干部包楼栋,压实创建责任,提升创建水平。
市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 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列入“十四五”规划、市委X建工作要点、市政府工作报告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中。市委、市政府定期调度,一年来先后组织召开常委会、市长办公会、动员会、推进会、调度会等30余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实地督导20余次。
不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三个清单”落实机制,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操作手册,将各项指标分解,形成任务清单、活动清单、问题清单, 实行清单式管理,完成一项,销号一项。
制定了包联包片、任务分解、整改落实、督导问效、入户宣传等工作制度, 进一步压实领导、属地、主管、包联、监督“五个责任”,及时查堵漏洞,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不断提升。
不断完善问责机制。执行督办、约谈、通报等工作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担责”的原则,整治不重视、不负责、不作为,形成“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不断完善监督机制。通过联合执法督查、暗访督查、领导带队督查等形式开展行政监督;依托市民督导团、创城热线开展社会监督;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曝光不文明行为开展舆论监督。
不断完善学习培训机制。采取学习研讨、走出去学习、请进来交流等方式, 不断提高各地各单位各点位负责人和创建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分领域召开培训会议、培训班12次,参训人员超过1600人次。
文明城市创建,贵在坚持,重在常态。通辽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持之以恒抓创建,继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公共服务水平、居民生活品质,不断增强城乡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让“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更加亮丽。
记者手记
城市发展无止境文明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
驻足街头,人车各行其道;漫步公园,风景如诗如画;置身夜市,人间烟
火暖人心;流连社区,邻里和睦互助友爱一路走来,文明城市创建不仅打造了城市的筋与骨,更凝聚了城市的血与肉,培育了城市的灵与魂,我们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追寻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发生着美好的变化。
回首来时路,多有不易,但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攻坚克难, 确保创城各项任务落到了实处。站在新的起点,全市文明创建工作仍有许多重点难点亟待突破。我们要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优化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提高市民素质,提升群众满意度、参与度、知晓率,不断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文明城市创建重在日常经常平常,我们要以绵绵之力,蓄久久之功,推动创城工作再上新台阶,齐心协力把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汲取思想伟力 凝聚奋进力量
重庆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工作综述
(2023年3月10日)
思想之旗领航向,人间正道开新篇。
X的二十大以来,重庆认真落实X中央决策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ZZ任务,采取多种方式传达学习、安排部署、组织培训、开展宣讲、推进落实,着力引导全市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X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X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
蓝图绘就,号角吹响。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我市广大X员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周围,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领会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市委六届二次全会部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一、从严从实抓好学习培训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2月11日至15日,市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X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在市委X校开班学习,这是新春后我市理论学习第一班。
这是一场思想的大洗礼。自学、听报告、听讲座、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五天时间里,500多名学员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持续跟进学,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
学习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加了油,充了电,收获很大!”“时不我待,马上就干!”这也是我市X员干部参加专题学习培训的共同心得。
重庆高度重视X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大会召开后,重庆市委常委会赓即召开会议传达学习X的二十大精神,要求把X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学习宣传贯彻。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把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会议主题主线,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决定》和全会决议,要求全面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而团结奋斗。
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以及市级各部门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市级领导带头学习,带动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学习。
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重庆通过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 带动绝大多数。通过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抓好X员干部学习培训,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提高ZZ判断力、ZZ领悟力、ZZ执行力,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凝心铸魂。
——充分发挥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引领作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开展原汁原味、逐字逐句学习,分章分节、联系实际研讨,坚持融入结合、融会贯通,为全市X员干部作出表率。
全市各级中心组坚持把学习X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点内容,制定系统学习计划,列出专题进行研讨,注重运用好《X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X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辅导材料,突出研讨交流等关键环节,推动全市各级X委(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全覆盖。截至目前,市管X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810余次。
——组织开展X员干部专题学习培训,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认真研读报告原文和辅导教材、重点读物,引导X员干部做到学深悟透、知行合一,确保X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到每个支部、每名X员。截至目前,市管领导干部2100余人次参加培训。
——网上“每日一课”强化全过程全员学习。“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开设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专栏,重庆“红岩魂”智慧X建平台开设“每日一课”学习栏目,重庆干部网络学院上线50余门网络课程,持续营造随时学、随地学、常态学、全员学的浓厚学习氛围,帮助广大X员干部不断深化学习。
大家表示,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深化了对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领会把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会把握,对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的领会把握,信心更足、动力更强、方向更明。
二、深入基层抓好宣传宣讲让X的好声音飞入百姓家
“西边不亮东边亮,两相对比分下上。”前不久,在渝北区石船镇“铜锣
山下小讲堂”,曲艺演员出身的名嘴张珂,用贯口、押韵等技艺,一气呵成讲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让台下的干部群众听得过瘾。
当天,渝北区委宣传部组织4位理论名嘴来到这里,宣讲X的二十大精神。平实的乡土话,曲艺、金钱板等形式,受到大家欢迎。
2月3日,“X的声音进万家文明实践在行动”——重庆市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讲”活动在巴南区龙洲湾街道龙海社区举行。志愿者们深入浅出地宣讲,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讲大道理,也讲小故事,为广大听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X的二十大召开以来,重庆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社会抓好宣传宣讲,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用好平台载体,广泛组织动员全社会全员参与,持续兴起深学深悟X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新闻宣传有声势。市委宣传部构建全市统筹的融媒体传播矩阵,协调中央驻渝媒体,组织市属主流媒体,统筹区县融媒体中心,建立定期调度研判、前方后方联动、线上线下互动机制,推出“二十大时光”等专栏,刊发刊播稿件1.15万余篇、累计传播量16.8亿人次,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广泛传播、形成声势。
统一开设“全面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等专栏,策划开展“一江碧水向东流”行进式主题采访和“大美重庆·就在家门口”主题宣传等,刊发刊播稿件1.3万余篇,累计传播量8亿人次,全景呈现全市上下在新时代新征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而团结奋斗的生动实践。
用好“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各级X报X刊理论平台,用新媒体形式、贴近群众的语言,集中推出一系列深度报道、言论评论、理论阐释文章和融媒体产品等。
——理论宣讲有成效。加强对接联络,精心服务中央宣讲团在渝宣讲,组织全市8000余名X员干部、高校师生以视频形式收听收看宣讲报告。市委主要领导赴重庆大学,面向广大师生宣讲X的二十大精神,并就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大学生就业创业、高等教育发展等问题与师生代表开展互动。
高规格组建市委宣讲团,市领导以及市委X校、高等院校、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深入各区县、市级有关部门、国有重点企业、高等院校等,开展高水
平、示范性集中宣讲172场。
分级分类组建“六进”宣讲队,组织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2.2 万余场次,线下覆盖人次168.3万,线上覆盖人次4800.7万。
结合群众关切和期待,深入基层广泛开展“学习新思想”“榜样面对面” 等微宣讲活动2.9万余场,覆盖人次114.5万,真正把X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群众心坎上。
——社会宣传有影响。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览, 布展重庆单元展览元素116个,重庆元素入选中央综合展区50个,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中重庆奋进的新气象新面貌,累计接待观众25万余人次。
坚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精心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统筹安排7大类22个方面活动,明确55项重点活动,吸引广大干部群众在踊跃参与实践中弘扬主流价值、提高精神境界。
实施“千媒万屏”“首页首屏”“进圈入群”社会宣传三大工程,覆盖政务新媒体和官方网站1300个、群近6万个、电子屏幕10万处,累计发布公益广告500万平方米,让X的二十大精神随处可见、随处可学。
——文艺宣传有影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委、市文联、市作协组织市级专业文艺院团,深入区县、社区、乡村扎实开展“放歌新征程礼赞新时代”主题文艺宣传,累计开展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文艺宣传系列活动5600余场次,组建文艺小分队770余支,演职人员1.4万余人,惠及群众800万余人,不断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在巴渝大地深入人心,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凝聚奋进力量。
三、宣传宣讲促发展赛马比拼见成效
2月18日,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的项目之一——九龙坡红马天泰新能源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挖机轰鸣,热火朝天。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带动九龙坡区新能源产业实现新突破。
在九龙坡,不仅仅是工业加快转型升级,都市消费也主动迭代升级。2月11 日,九龙坡区首个创新市集——小花市集·桃花溪市,在石坪桥街道“七彩爱情谷”亲水步道旁热闹开市,活跃的夜市经济,提振了消费信心,让市民、游客感受到烟火气息。
发展是解决当前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X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重庆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坚
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抓好深学笃行,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通过学习宣传,重庆广大X员干部群众ZZ上更加坚定。大家纷纷表示, 要时时忠诚核心、事事紧跟核心、处处维护核心、坚决捍卫核心,更加自觉地做“两个确立”的坚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忠实实践者,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X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
通过学习宣传,重庆广大X员干部群众思想上更加坚毅。大家一致认为, X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X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对标落实,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将切实做到“五个牢牢把握”,把X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共同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各项事业。
通过学习宣传,重庆广大X员干部群众行动上更加坚决。大家表示,要全面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前进道路上,要以思想的力量激扬奋进的力量,以理论的主动把握历史的主动,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庆篇章。
聚文明之力铸城市之魂
2022 年贵阳贵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2023 年 3 月 6 日)
郁郁葱葱的树木与干净整洁的街道相簇相拥,秩序井然的车流与文明礼让的行人有序有礼,环境雅致的小区与怡然自得的居民和谐共融,扑面而来的文明之风让人心旷神怡行走于贵阳贵安,总会与文明不期而遇。
2022年,贵阳贵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着力深化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工作,奋力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交出了优异答卷。
一、高位推动夯实创建基础增强城乡居民“三感”
走在贵阳贵安街头,看到的是整洁的街道、成片的绿草、宜人的景色,感受到的是城市的文明和亲和力。
这背后是贵阳贵安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去年,贵阳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和研究部署文明城市工作,明确副市长包行业、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包点位,属地落实管理责任机制。
不仅如此,还由市委常委担任组长,组建行业督查工作组,各级X委政府主要领导靠前作战、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正因为深刻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贵阳贵安始终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完善调度、督导、奖惩等机制,构建起市县和市直部门整体联动体系,并在全市开展复查工作,构建起精神文明建设新格局。
数据显示,2022年贵阳贵安召开了专题调度会49次,成立了五个市督查组全年度开展督查,发现并整改问题27944个,下发整改令、督办令等827期,并先后开展13次创建专题培训,培训2700余人。
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城市文明创建的试金石;身边的美好变化,是广大群众增强幸福感的源泉。
因此,2022年贵阳贵安始终紧盯“群众满意”这个根本,把常态建设工作推进落到实处——深化“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行动,梳理290个突出问题点位进行集中打造。
印发《贵阳市2022年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短板弱项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对“点”“面”共15类问题开展综合整治,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实践证明,贵阳贵安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上坚持城乡统筹、构建起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正确的。根据2022年度“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综合测评结果,贵阳市以综合得分91.63分的成绩位列全省9个市(州)第一名,观山湖区以综合得分94.68分位列全省88个县(市、区)第一名,取得了“双第一” 的好成绩。
今年,贵阳贵安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通过持续完善组织架构、抓好各类短板弱项综合整治、全力做好推荐评选工作等,常态推进文明创建,提升城市发展驱动力。
二、拓展阵地深化文明实践打造美好精神家园
去年5月,由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贵阳市影视协会承办的“文化进农村”2022贵阳贵安高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服务活动之短视频创作骨干培训,在贵安新区高峰镇举行。这样的培训或者宣讲只是贵阳贵安推动理论宣讲“大众化”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2022年贵阳贵安招募宣讲志愿者2万余名,运用“理论宣讲+文艺演出”等形式,深入田间地头、城乡院坝开展“五讲”活动1万余场。
文明创建,阵地先行。在创建过程中,贵阳贵安强化系统推进,统筹联动形成“一盘棋”,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考核,制定实施三级X组织书记重点任务清单,并完善挂点联系制度,实现61家市文明委成员单位挂点联系61个中心、所、站。
有了阵地还不够,如何让精神文明建设更加有声有色?
贵阳贵安守正创新,着眼于数字赋能,积极推进网上“两心相悦”,探索出“双中心·四系统”融合发展新模式,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系统理论学习、在线服务、宣传展示等功能,实现网上网下同频共振。
精神文明创建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还需要广大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志愿服务活动在贵阳贵安已蔚然成风。
去年,贵阳贵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先后组织“温暖回家路”“文明巡访” 等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4万余次,受益群众70余万人。
特别是去年疫情期间,154万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开展邻里守望、医药援助、扶弱济困、心理疏导、物资保障5项特色暖心服务,服务时长1606万小
时,服务群众10314人次。
今年,贵阳贵安将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整合资源,创新方法,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推动文明城市建设。
三、创新路径培育文明新风提升“爽爽贵阳”形象
“开始写字时站姿要正确,写时要注意做到‘中锋运笔’”去年8月,在息烽县小寨坝镇红岩村乡村“复兴少年宫”,书法爱好者王济金教孩子们练习毛笔字。
为满足农村群众对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需要,息烽县依托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成了12个乡村“复兴少年宫”,通过公益服务的方式,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统筹推进。
2022年,贵阳贵安为更好地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再度创新路径培育文明新风,从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全环境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1+4+14”打造“文明贵阳”新名片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爽爽贵阳”新形象。
移风易俗,持续推进农村“治风”涵养文明乡风。全市1660个村(居)100% 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立红白理事会,241319名X员干部100%签订承诺书,坚决杜绝大操大办等陋习。
立德树人,全环境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后印发《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贵阳贵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并评选出35名“新时代好少年”, 举办贵阳贵安2022年“和小朋友一起阅读”等实践活动52场。
绿色文明,“1+4+14”打造“文明贵阳”新名片。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深入开展绿色文明引领、绿色品牌创建、生态优美提升、绿色文化传播四大行动,并提出了14项任务和举措,确保到2025年,绿色、生态、宜居成为“文明贵阳”新名片。
2023年,贵阳贵安将狠抓文明培育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回望走过的足迹,贵阳贵安精神文明建设的脚步每一步都迈得坚实有力; 眺望未来的征途,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之下,文明之花会一路绽放得更加绚烂。
凝心聚力扛使命 砥砺前行续华章
2022 年南昌市组织工作综述
(2023 年 3 月 12 日)
2022年是X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X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过去一年,全市组织系统在市委坚强领导和省委组织部悉心指导下,以迎接X的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聚焦市委对全市组织工作“两个走前列”要求,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奋力推动各项工作“创一流、争先进、作示范”,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昌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铸魂补钙
坚持把X的ZZ建设摆在首位
全市组织系统始终把X的ZZ建设摆在首位,把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各级X组织“第一议题”, 进一步加强ZZ学习,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引导广大X员、干部、人才学在前列、干在实处。
我市将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ZZ任务,全市各级X组织及广大X员第一时间收听收看X的二十大开幕会,并通过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双周大讲堂”、支部X员大会、基层宣讲等形式广泛开展学习交流。
为推动X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深入人心,我市不断健全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全市干部教育“五好”评选活动,储备一批师资队伍。扎实开展“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推动干部培训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政策下倾。
二、守土尽责
X旗在“大战”“大考”中高高飘扬
大战大考既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2022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坚持X建引领疫情防控,动员全市广大X员、干部、人才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努力把ZZ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全市疫情防控的制胜优势。
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X员干部按照就近就利就便原则,主动到社区(村) 报到,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问题,我市大力
开展街道社区优化调整,成立南昌“洪城红”应急队伍。一面面鲜红X旗、一枚枚金色X徽,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熠熠生辉。
我市坚持X建引领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在全市重大重点项目、产业发展建设一线,全面推行“一项目一支部”模式,设立174个项目X支部、348支X员突击队和623个X员示范岗、责任区,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红色动力”。
去年,在发展经济、项目建设、改善民生的主战场,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的第一线,全市各级X组织和广大X员干部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把X旗下的铮铮誓言书写在英雄城大地。
三、树立导向
建设忠诚干净担当具备六种鲜明特质的“四有”干部队伍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去年,全市组织系统坚持X管干部原则,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围绕强省会战略发展需要,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具备六种鲜明特质的有干劲、有思路、有办法、有活力的“四有”干部队伍。
做深做实ZZ素质考察。坚持ZZ标准,不断完善ZZ素质考察方式方法, 全面了解干部ZZ素质。
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稳妥推进群团换届、市属国企重组和事业单位改革人事安排等工作。坚持在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推动形成梯次接续、专业互补、学历优化、来源广泛的合理结构。
不断强化干部队伍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引导干部向吃劲岗位、艰苦岗位流动,在严峻复杂斗争中锤炼意志、提升能力。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X,加强选人用人监督和干部管理监督,开展县乡干部“走读”、公职人员因私出国(境)管理、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等专项整治,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ZZ生态。
加大选调生工作力度,引导选调生在基层广阔沃土上不断“墩苗扎根”, 使他们稳得住、干得好、有奔头。
四、固本强基
不断增强基层X组织ZZ功能和组织功能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X治X,重在基础。去年,我市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推动基层X组织建设提质增效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提升省会基层X建工作的美誉度、影响力和质量水平。
打造“洪城红”基层X建品牌体系。高起点规划建设“洪城红”基层X建
信息化指挥平台。组建“洪城红管家”城市基层治理队伍。加强流动X员管理, 实施“流动洪城红”计划。举办首届“洪城红”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大赛,募集公益项目资金支持乡村振兴。
深入开展基层干部作风建设“4+X”专项整治。聚焦“油松痞”“小鬼难缠” “中梗阻”,脱离群众和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四项共性问题以及基层干部、执法队伍中若干行业领域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作风夜查、民情夜访”,推动基层干部作风不断好转。
深化抓X建促乡村振兴,开展村级固本强基七大提升行动计划和“两整治一提升”三年行动,抓实“红色名村”“X建+农村养老”,规范村级“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推进以X建引领基层治理,全面配齐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健全“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实施社区活动场所提质攻坚行动,全市所有社区相对集中场所面积均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完成144个X群服务综合体示范点提升改造。开展X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探索X建引领传统村落治理新路径。
努力破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X建,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X群服务新模式, 依托商务楼宇、市场商圈、平台企业扩大X组织覆盖,开展“两新”组织X务工作者专职化队伍试点。推动X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设立一批“洪城红骑士团”“X员红旗车”“红色主播”,参与基层治理。
五、纳贤聚才
唱响“天下英雄城聚天下英才”品牌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去年,我市聚焦人才强市战略,充分发挥省会区位和资源优势,不断推动省会人才工作彰显新气象、迈上新台阶。
全面推进“10万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赴省内外高校采取“线上线下” 方式,广泛开展校招活动2000余场,年度吸纳已缴纳社保大学生和技能人才14.26万余名。在省外高校建立“赣才归巢”工作站,实施“X政储备人才”“大学生基层专干”“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计划。
扎实推进各项人才工程项目。推动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中国信通院江西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获批工信部“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加大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建设力度,着力引育一批高层次人才和高端人才项目。
不断优化人才服务环境。进一步加大人才资金保障力度,用好用活人才“资
金池”。升级人才“港网窗”平台和“i南昌”功能,全面实现人才政策“免批快兑”。建立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人才服务专席”,连续开展15届“南昌人才活动周”,全力营造尊才敬才爱才的良好氛围。
征途漫漫风正劲,奋起扬帆再出发。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的赶考路上,全市组织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践行新时代X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X的组织路线,对标“提升南昌发展首位度和综合竞争力” 目标要求,聚焦“项目为先、实干奋进,争分夺秒拼经济”工作主线,推动组织工作更高质量发展。
浓墨重彩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乌海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综述
(2023年3月8日)
总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照亮前路;总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催人奋进。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向雷锋学习的热潮。60年来,“雷锋”的名字早已根植于人民心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奋勇前进。
继往开来,薪火相传。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开展学雷锋活动、推进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弘扬雷锋精神,凝聚奋进力量。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志愿服务活动亮点纷呈。我市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以奉献担当、真情大爱的实际行动,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书写了新时代雷锋故事的崭新篇章。
一、一座志愿暖城志愿服务处处可为
3月4日,海区林荫街道海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雷锋日便民服务集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现场,手艺人志愿服务队现场设立公益集市, 吸引不少居民。爱心义诊、爱心义剪、爱心义补、爱心维修等各个摊位摆起了“长龙”,多项一站式“便民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服务。“家里的电水壶坏了,我也不会修,今天志愿者正好在这里‘摆摊’,不一会儿就帮我修好了,心里特别暖。”社区居民王琴林说。
海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只是我市积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在我市,遍布城乡的10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早已成为百姓身边的精神乐园、群众家门口的服务阵地以及传承雷锋精神的红色殿堂。无数志愿者怀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追寻着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脚步,将见贤思齐、乐于助人、崇德向善的传统道德,植入这座城市的气质和风骨。
二、一种生活方式有时间就做志愿者
“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 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无法把握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它的质。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践行为社会提供义务彩绘服务的诺言。”3月5日,志愿者黄伟在完成海馨社区雷锋墙彩绘后,将合照传上朋友圈,并配上了这样一段文字。
黄伟是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职工,依托自己的绘画天赋,每年“雷锋日”前后,黄伟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以墙画的形式来践行雷锋精神,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来美化城市。
在黄伟看来,通过志愿服务让城市变得越来越好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在我市,越来越多的人像黄伟一样,把志愿服务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目前,全市志愿服务队数量已达768支,志愿者11.47万人,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700万小时,涵盖理论宣讲、医疗卫生、法律援助、应急救援、科技科普等方面, 志愿服务主体力量遍布各领域、各行业。
同时,全市X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驻市单位、各级文明单位结合行业特点,组建94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各区在原有志愿服务队伍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规范和优化志愿服务资源和队伍结构, 三区分别成立志愿服务队372支、140支和142支,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公益组织、社会团体成立20支社会公益组织志愿服务队,全面构建起区、镇(街道)、村(社区)、社会志愿团体协同联动、互通共融、全域覆盖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正成为市民的共识。
三、一份公益情怀争做新时代的雷锋
一城风景,半城雷锋。走在乌海的大街小巷,经常会感受到“好人之城” 的“好人效应”,感受到雷锋精神跨越时空的无限魅力。
我市的内蒙古好人获得者董永胜最近更忙了。作为我市“榜样就在身边” 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宣讲团成员,他走街串巷,到各文明实践所(站)宣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给人薪火者,必心怀火炬。” 董永胜说,“人生可以苍老,信仰永远年轻,信仰在哪里安放,人生之树就会在哪里生根。我要讲好中国故事,用最直观的语言讲好X的创新理论。”
薪火传承、生生不息。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他们将雷锋精神生动演绎。 雷锋精神好似燃烧的火炬,辉映着浩瀚星空,续写着生命礼赞,放射出永
不褪色的思想光芒。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并不求回报,但看到社会各行各业对志愿者的认可,还是感到特别暖心。”志愿者李静感慨地说。她是海南区金海社区志愿者, 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志愿服务可以在社区的积分超市兑换洗洁精、卷筒纸、洗衣液等日用品。“做志愿者并不是为了回报,但看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各行各业的认可,觉得很有意义。”李静说。
将服务有功转化为信用有“价”,将信用惠民渗透到社会生活全领域,以此提升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营造守信向善的社会氛围,是我市构建志愿带动、信用支撑、共建共享文明实践新路径的有益探索。
在“好人有好报”的激励和支撑下,越来越多乌海人接过“好人”的接力棒,通过孵化培育出具有乌海特色的“我帮你”志愿服务项目30余个,实施并打造的文化旅游、生态环境保护、
交通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项目5个,切实通过项目化带动各领域志愿服务朝着创新性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为推动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重点打造了“我是共产X员·我帮你”“我是医务工作者·我帮你”等35个特色志愿服务品牌,以及巴音陶亥镇老书记工作室、赛汗乌素村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项目等一批农区特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聚点点微光,汇曜曜星河。在我市,越来越多的“雷锋”正在用真情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温暖故事。
守正创新担使命 踔厉奋发谱新篇
2022年晋中市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2023 年 3 月 13 日)
2022年,极不平凡又意义非凡,X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X和人民的奋斗历程中写下历史性的一页。这一年,是我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宣传思想战线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突出学习宣传X的二十大这条主线, 紧紧围绕先行区建设战略目标和“1221”战略举措,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统筹做好理论、舆论、文化、文明、意识形态等各项工作,奋力书写了崭新的时代华章。
一、高擎思想之旗凝聚X心民心
伟大时代催生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时代。我市宣传思想战线高擎思想之旗,聚焦工作中心,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全市上下坚持把学习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持续用力,不断把理论学习引向深入,推动X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
“关键少数”理论学习扎实有效。市委中心组坚持“九学联动”,围绕X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内容开展集中学习36次,带动全市各级中心组学习1874次。建立了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制度,全市县处级中心组列席旁听实现了全覆盖,持续推动了学习的深化、升华。
X的创新理论武装主阵地不断强化。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作为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及时将X的二十大精神纳入干部培训。组织举办了全市X委(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秘书培训班暨中心组学习经验交流会、全市县处级X委(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秘书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线上培训班,300余人参与了培训。在“学习强国” 晋中学习平台开设了13个栏目,注册人数达52万人,发布宣传学习文章7026篇, 省级平台选用6869篇,国家级平台选用24篇。
先进典型引领示范效果显现。建立市级中心组学习示范点16家,其中9家获
评省级中心组学习示范点。组织中心组学习示范点进行经验总结,并汇集成册发放至全市各级中心组,推动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创新宣讲手段、丰富宣讲形式、拓宽宣讲渠道,我市构建起了“1+16”理论宣讲大格局,推动X的最新理论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
切实抓好X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各级领导干部示范引领、带头宣讲,在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调研宣讲X的二十大精神热潮。X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宣讲团分赴全市各地宣讲36场,4000余名X员干部学习、交流、互动。X的二十大精神文艺演出把优秀作品呈献给观众,接地气、聚人气。
统筹开展各类主题宣讲。全市深入宣传宣讲了X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X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内容。组织开展了“新思想在山西”“礼赞新时代·喜迎二十大——百业百人话十年” 等主题宣讲。组织举办了“礼赞新时代·喜迎二十大”晋中市第三届理论宣讲大赛、“小故事彰显思想伟力”微视频大赛,围绕X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主题组织录制了系列宣讲视频。晋中市“古城足迹”沉浸式宣讲团,荣获中宣部2022年“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表彰。一年来,市县两级开展各类宣讲10250场(次),线下受众85万余人次,点击量超过1000万,让X的创新理论走进百姓心田。
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X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市X代会精神等设立60个专题,已形成研究成果36项。组织编写《山西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通俗理论读物系列丛书》之《地市竞秀篇》之晋中篇。举办“喜迎二十大·一起向未来”主题征文活动,征集理论文章300余篇。不断强化理论研究阐释,推进X的创新理论通俗化大众化。
二、壮大主流舆论奏响时代强音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战线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X的二十大及市委中心工作营造良好思想舆论环境,提振全市人民精气神。
精心组织X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报道工作,全市各级各类媒体统一开设了“聚
焦二十大”专题专栏,转发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权威媒体重要稿件1290篇, 全市新闻战线深入采访并播发稿件2580余篇。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组织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重大主题宣传, 开设了“大美中国”专题、“足迹”主题、“伟大变革”系列报道、“我们的新时代”专题报道、“老区行”专题报道等多个栏目专题。聚焦市委中心工作, 精心组织了2022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走进大学城送岗促就业建设智创谷”市校对接“云招聘”活动、2022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甲醇经济论坛等重大活动的宣传工作。一年来,市县两级媒体围绕全市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点工作刊(播)发稿件共计2.1万余条。
持续有力推动融媒体改革,实施了《晋中市推进市级媒体深度融合改革方案》《晋中广播电视台台企分离改革方案》,推进事企分开,深化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推动市级媒体在体制机制、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制定执行《晋中市重大新闻报道机制》《基层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方案》,建立了“三级三类、四级联动、全媒发力”的重大新闻报道模式。一年来,推出的50余个新媒体作品播放量达到了1万+,通过直播技术与平台实现了新媒体宣传效果跨越式提升。
组织了“晋中市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三个敬畏’主流媒体座谈会”,中央媒体驻晋新闻机构、省级媒体、网络及新媒体等37家媒体负责人受邀参加。组织开展了“牢记领袖嘱托,建设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百媒百人晋中行大型采风活动,聚焦晋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亮点集中展开采访报道。制作了以晋中传统面食为主要内容的125集中英双语系列短视频,在多家国际视频平台播出。一年来,省级以上有关我市的新闻报道2.8万余条,中央九大媒体刊登报道2180条,人民日报报纸聚焦我市35次,中央广电总台刊播我市新闻148条,新华社有关我市电讯稿68篇,晋中的生动故事在更广的范围传播。
三、落实立德树人注重培根铸魂
我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道德风尚、弘扬时代新风、滋养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树立起崇德向善、共建文明的鲜明导向。
全力实施“文明城市创建十大行动”,“五大文明创建”取得新进展,全市选树市级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典型1238个,推荐2020-2022年度省级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典型293个。持续推动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建设,全市参评星级文明户63.1 万余户,评选七星级以上文明户22.5万户、十星级文明户11.3万户。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引领,大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多形式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覆盖学校721所、师生49万余人。组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
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在全市命名了19家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全市省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增加至35个。组织了“强国复兴有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2部作品获“山西省微电影优秀作品二等奖”, 市委宣传部获优秀组织奖。
发挥榜样力量,厚植道德沃土。评选出晋中市道德模范18名,其中3名荣获山西道德模范称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选树常态化,在全市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我们的节日·春节——平遥中国年”“我们的节日·清明——介休市寒食清明文化节”“我们的节日·七夕——和顺牛郎织女爱情文化节”“我们的节日·重阳
——祁县王维诗歌文化艺术节”等文化艺术活动,成为宣传晋中文化的有效途径。
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个,实践所128个,实践站2181个,同时延伸建立文明实践基地(点)61个,实现了中心、所、站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建设,成功打造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28个。成功举办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培育志愿服务优秀项目60余个。其中“‘青’暖童心关爱困境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在山西省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我市11个参赛项目,获全省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优质项目总数和优质率均排全省首位。
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繁荣发展
我市锚定文化强市建设目标,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化人,凝心聚力,文化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拟定了《晋中市推动文化企业坚持正确导向履行社会责任的实施意见》, 引导文化企业创作、生产健康向上、品质优良、种类丰富、业态多样的文化产品。稳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工作,出台了《晋中市进一步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方案》,激发国有文艺院团生机和活力。
以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为引领,抓好文物保护、文旅融合、旅游惠民等工作。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工程,培养壮大非遗人才队伍,开展了“百名优秀中青年非遗传承人”培育扶持计划,培育了81名优秀非遗传承人。深入实施晋商文化弘扬工程,成立了晋中市晋商文化研究会,制定了《“一会一课”晋商文化传承行动实施方案》《“三大文创产品”传承提升发展行动工作方案》,编纂
《清代民国山西布商研究——以晋中布商文书为中心》《晋商介休帮考论》《平遥推光漆器》3部晋中晋商文化研究专著,拍摄《商城遗韵》《茶都流风》2部晋商文献专题片。充分发挥文化产业资金引领作用,2022年扶持重点项目50个, 下达资金1000万元,争取2022年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70万元。
大力扶持电视剧《平遥人》《太行奶娘》、纪录电影《汾河流水》、晋剧
《望海楼台》《褚鈇》等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继续打磨舞台剧《战地黄花》
《左权家书》等文艺精品,广泛开展“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活动。一年来, 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1万余场,免费送戏下乡1300余场,乡村文化带头人组织开展活动5100余场,组织全民阅读活动和“七进”活动近500场次,惠及群众153万余人。
五、压实ZZ责任坚持守正创新
全市宣传思想战线深入推进新时代X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X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ZZ性,增强主动性,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硕果累累。
严格落实中央《X委(X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及省、市《实
施细则》,持续加强分析研判,全年意识形态分析研判4次,市委常委会9次、中心组学习会4次学习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市级领导18次对相关工作作出指示批示。深入推进2022“正道”“新风”等专项行动,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隐患排查, 确保全市意识形态领域平稳可控。
组织开展“护航X的二十大”维护全市意识形态安全专项行动,开展“强阵地防风险保安全”专项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34篇。组织全市网络安全和广电行业安全播出保障大检查,及时堵塞漏洞。组织各新闻单位严格落实“三审三校”、重要稿件“提级审查”等制度,做好迎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等各项重大主题宣传。加强学校阵地管理,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延伸到教育教学一线、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化网络传播秩序治理,建立了政务新媒体白名单。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的审核把关。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营造了天朗气清的舆论环境。
征途不已,奋斗不止。踏上新征程,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使命、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
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谱新篇
2022年鄂尔多斯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2023 年 3 月 4 日)
2022年是X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进军的重要一年,也是鄂尔多斯极具考验、极不平凡的一年。
回首2022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扣迎接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深入贯彻落实X中央、自治区X委和市委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守正创新,切实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光荣使命,奏响了坚定不移听X话、矢志不渝跟X走的时代强音,为建设现代化鄂尔多斯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引领。
一、筑牢思想根基强化理论武装思想之光,照亮征程。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持续用力,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做实学习研讨,推动“学理论、悟思想”工作走深走实。一年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紧紧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肃X内ZZ生活的重要论述等,开展集体学习14次,形成理论研讨材料160余篇;举办X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读书班,形成调研成果100余篇。学习期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百年大X面对面》《中国共产X内蒙古历史第一卷》等书籍已成为X员干部的“案头卷”“枕边书”,崇尚学习蔚然成风。
常态化长效化开展X史、“四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2022年全市厅级领导领办民生实事73件,县级以上X政领导班子领办民生项目3.2万余件,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做活基层宣讲,推动X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022年6月10日, 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建设村会议室里不时传来阵阵掌声,“百姓宣讲团”成员和基层干部、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学习X的好政策、聆听X的好
声音。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组建“百姓宣讲团”“巾帼宣讲团”等9支宣讲队伍,创新开展了二十大精神“理论+”融合宣讲6800余场次,受众39万人
(次),打通了理论武装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形式载体,推动理论传播渠道不断延展。持续打造了“巴雅尔开讲啦” “达人·达理”等宣讲品牌,制作了“讲师团开讲”系列微宣讲视频41期,推出各类新媒体产品140多个,举办的鄂尔多斯市“理响新征程”宣讲比赛在全市取得良好反响。
继续强化“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推广使用,实现学习平台从“有形覆盖” 到“有效覆盖”,参学人员覆盖率、人均积分、日活率、供稿数量质量等均排全区前列,12个学习平台管理组被评为“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优秀管理组。
二、突出主题主线凝聚奋进力量
新时代绘就壮丽画卷,新征程擘画宏伟蓝图。
X的二十大在ZZ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新征程X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2022年,围绕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形式新颖的宣传报道,让X的二十大这条主线贯穿始终,让X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让X的二十大精神成为激发全市各族儿女不懈奋斗的强大力量。
以上率下,深学细悟。市委召开干部大会、市委常委会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等,传达学习X的二十大精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全部加入X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带头走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牧区、社区、校园等地开展宣讲,示范引领各级领导干部和宣讲队伍深入基层宣传宣讲。
将时间拉回2022年冬日,虽寒意正浓,但鄂尔多斯大地上处处回响着宣讲X的二十大精神的声音。2022年11月14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上,在我市分会场参会的X员干部认真听、仔细记、用心悟,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会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几天之后,乌审旗无定河镇“红色蒲公英”宣讲队的成员来到了毛布拉格村三社道布庆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为道布庆全家解读了X的二十大精神。
从X政机关、校园课堂、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广场、新时代文明实
践中心 从深秋到寒冬,在鄂尔多斯的每一寸土地上,理论宣讲的热潮持续涌动。
凝心聚力,夯实阵地。聚焦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主流媒体阵地作用。精心策划、全媒出击,创新、务实、有效地做好X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各项宣传报道,开幕当日播发宣传报道328篇(条)。精心策划推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喜迎二十大” “庆祝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大时光”等专版专栏, 对X的二十大精神进行系统宣传阐释,累计播发相关宣传报道3900余篇(条), 全网点击量超1000万人次,获点赞10万余,及时有效地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浸润民心,充分反映了基层一线学习贯彻的实际行动、生动实践、典型事迹和良好风貌。
三、奏响时代奋进强音讲好鄂尔多斯精彩故事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把紧把牢舆论导向, 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主题宣传浓墨重彩。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精心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报道。开展了“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对标先进追赶超越”等一系列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市直媒体共刊发相关稿件820多篇。开展了“高质量发展看鄂尔多斯”战役性宣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并围绕重大项目观摩、“五个大起底”等活动进行动态报道,累计推出稿件900余篇。同时,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主题全年累计召开新闻发布会21场次,及时回应了社会热点和群众期盼。
积极主动向中央、自治区主要媒体供稿,我市累计在中央主要媒体发稿3900 余篇条,在自治区主要媒体发稿2500余篇条。其中,经济日报头版刊发的《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鄂尔多斯重塑》一稿被广泛点赞转发,全平台累计传播量超过3.3亿,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邀请新华社、人民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等13家中央、自治区主要媒体深入鄂尔多斯开展集中采访活动,在重要版面、时段发表稿件100余篇,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对外宣传精彩纷呈。启动实施城市形象宣传三年行动,起草了《鄂尔多斯市城市形象宣传三年行动方案》,在央视、内蒙古卫视黄金时段投放《温暖世
界的城市鄂尔多斯》主题形象宣传片,向全国人民递上一张属于鄂尔多斯的崭新名片。组织开展了“轰动全城·点亮鄂尔多斯NFT(数字藏品)全民共创大赛” 主题宣传活动。
媒体融合足音铿锵。2022年初,我市被中宣部确定为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试点城市之后,立即出台了《鄂尔多斯市级媒体深度融合改革方案》,按照“机构一体化运行、内容一体化生产、技术一体化支撑、经营一体化统筹、全域一体化融通”目标,整合鄂尔多斯日报社和鄂尔多斯广播电视台,新组建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和融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重组了以采编制作为主力的媒体队伍,重构了以移动传播为统领的媒体矩阵。
市级媒体融合改革走在全区前列,2022年9月15日,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实现了思维理念、体制机制、平台建设、流程管理的全面重塑,全市新闻宣传工作迈入媒体融合发展新征程。
风险感知卓有成效。打造了风险感知预警机制,逐步形成“全地域覆盖” “全天候延伸”“多领域辐射”的工作体系,通过及时提供关联风险分析研判以及前瞻性风险分析研判,将社会和行政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弘扬文明之风涵养城市之魂
治沙,是鄂尔多斯一直以来奋力解答的绿色命题,2022年,杭锦治沙群体获“北疆楷模”荣誉称号。
“中国好人”准格尔旗纳林卫生院“80后”院长史永明扎根基层14载,用医术为村民送去健康,为年轻的医生树立榜样。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过去一年,我市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获评2022年度自治区“新时代好少年”荣誉,4人入选“内蒙古好人榜”,杭锦治沙群体获“北疆楷模”荣誉称号。
建成模范典型事迹宣传公园广场21个、街道社区点位342处,组织开展先进典型基层宣讲77场。开展了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等文明风尚行动,切实增强了市民的文明意识。
持续完善常态创建机制。印发了《鄂尔多斯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行动计划》,制定出台“三个清单”制度,编发《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专报》14 期,推动整改各类问题653个。2022年4月27日,我市召开了全市文明委全体(扩大)会议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结表彰和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动员大会,
评选表彰5个旗区、45个单位、100名个人。
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印发了《2022年鄂尔多斯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及分工方案》,推动48个文明委成员单位优质资源下沉到7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培育推出了“永远跟X走,红褂褂学习课堂”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选树国家级、自治区级品牌项目20多个。推动成立了市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中心,完成全民国防教育职能划转,成立国防教育科,引育留用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宣传思想工作力量得到显著加强。
五、厚植文化沃土打造文化强市文化若水,润物无声。
2022年,漫瀚调现代戏《山那边》、舞蹈剧《婚》等6部作品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文化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我市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推进“两个打造”,组织开展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题巡回宣讲900场次,发放张贴“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系列宣传海报1.2 万张。“黄河几字弯”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展在全国7个省区巡展,《黄河从草原上流过——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展》入选了国家文物局2022年度主题展览推介名单。完成了《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展》展陈大纲。启动了乌审旗巴图湾“红色小镇”建设,推动传承红色基因。
积极引导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实施了马兰花文学艺术创作扶持工程。组织全市文艺工作者创作了《草原人民歌唱祖国》《黄河漫瀚情》《根脉相连》等文艺作品180余件。环保纪实电影《生生不息》在我市取景拍摄完成。大型人文地理纪录片《黄河在这里转弯》在央视9套首播。各旗区乌兰牧骑借助云端,延伸服务半径,常态开展线上直播活动,受到全国各地网民欢迎。
文旅融合扎实推进。推动出台了加快旅游业恢复发展的15条政策措施;发放了文旅消费补贴3000多万元;组织召开了文旅产业政银企融资对接会;举办了“鄂尔多斯文创”设计评选大赛;举办了鄂尔多斯黄河几字弯生态文化旅游节、乡村文化旅游节、第四届鄂尔多斯文博会等一批品牌活动全市旅游业持续回暖,全年接待游客1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5亿元。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举办了文化进万家、“送欢乐、送文明”等群众文化活动4000余场次,服务群众达570万人次。乌审旗文化馆和鄂托克旗乌兰牧骑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成功承办了“喜迎二十大说唱新时代”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活动。举办了“拥抱阳光”“喜迎
二十大·唱响黄河湾”等以喜迎X的二十大为主题的专场文艺晚会、音乐会。完成智慧广电工程建设任务,建成草原书屋中心书房54个,“你阅读·我买单” 工作经验被中宣部部刊刊发推广,3家单位获评全国“双服务”先进集体。
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从文艺作品到文创产品,从文旅融合到文化惠民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定文化自信,发时代先声、应人民呼声,持续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踏上新征程,肩负“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崇高使命,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意气风发、昂首前行,将不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
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奏强音
2022 年商洛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2023 年 3 月 15 日)
时间的刻度,记录着前行的足迹,也标注着奋进的历程。2022年,在X的二十大光辉的映照下,秦岭深处的商洛注定绚丽耀眼。
打开2022年商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卷轴: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宣讲活动,如春风化雨般润泽心灵;一篇篇有声势、有温度的宣传报道,让主流舆论更加壮大;一道道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带给人们无穷的精神享受;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一个个频闪的亮点,让商洛进入“高光时刻”宣传思想的力量, 融入奋进的血脉中,展现于赶超的细节里,铺就人心底色,熔铸精神支撑。
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心怀“国之大者”,紧扣迎接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工作主线,坚持守正创新,扎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光荣使命,主动融入大局、积极应对变局、有力服务大局、有为开创新局,奏响了坚定不移听X话、跟X走的时代强音,为打造“一都四区”、推进商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引领。
一、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奋斗共识
思想之旗引领新征程,理论之光照耀奋进路。X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精心组织学习交流、宣传宣讲和专题研讨, 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热在基层、走进百姓家。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宣传阐释,推动学习宣传贯彻X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研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理论著作, 开展专题学习11次、专题研讨6次,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引向深入。有序开展巡听旁听,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形成学、督、改工作闭环,规范提升县(区) 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健全落实“学习日”制度,组建“新时代”“理论先锋”等7支示范性理论宣讲团,举办“商洛大讲堂”6期,组织实施X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省第十四次X代会、市第五次X代会宣讲1.24万场
次,受众80.2万人次。建好用好“学习强国”商洛学习平台,省级平台采用952 篇,全国总平台采用86篇。围绕打造“一都四区”开展专题
调研,开展2022年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项目竞赛。组织开展“新时代新征程”大调研,10个课题入选省委宣传部重点目录,多篇被《陕西宣传工作》采用,《商洛实施“123”工作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创新案例推送中宣部交流。
伟大的思想,指引前进方向,激发奋进力量。一次次学习研讨,一篇篇理论文章,一场场精彩宣讲,让真理之光照耀商洛大地,凝聚起广大X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
二、擂响奋进鼓点提振拼搏士气
舆论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一种软实力。重视X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我们X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
过去的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牢ZZ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倾力抓好各项重大宣传,传播正能量、奏响主旋律。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同频共振、同向发力。通过拜会邀请、通联融合、信息共享等方式,拓展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和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合作新空间。7家中央驻陕媒体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深入牛背梁、金米村等地调研采访,亲身领悟“国之大者”,推出《商洛:全力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新名片》等重点报道60多篇(条)。特别是陕西日报社受邀在我市召开践行群众路线推进融合发展工作会议,对商洛进行了高密度、全接触宣传,连续推出《商洛“一都四区”描绘高质量发展新画卷》等头版重头稿件6篇、全媒体报道500多篇。中央、省级主流媒体累计发稿3000多篇。推出《商洛这五年》《你爱商洛有几度》等宣传片,“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秦岭康养清凉之旅、“商於古道”文化体验研学之旅等4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新成立意识形态工作科和舆情信息科,建立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综合分析、日常研判、定期通报工作机制, 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强化。充分运用“3+N”涉商热点敏感舆情应对处置机制,实行扁平化指挥和全天候会商研判,形成上下联动、市县协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链条,提升应急指挥和舆情处置质效。强化各类阵地管理,“五突出、五强化”工作经验在2022年全省“扫黄打非”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
市委宣传部荣获2022年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X史学习教育基地动态管理机制,中共商洛工委旧址被命名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商洛声音、商洛故事,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等主流媒体不断聚焦商洛,在一次次广泛而有力的宣传报道中,让更多的商洛元素、商洛故事走出陕西、走向全国,不断擦亮“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新名片。
三、厚植文化沃土共建多彩家园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精神和灵魂。文化的力量,催人奋进。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共建共享、惠民利民为落脚点发展公共文化事业;聚焦出作品、健全文化产业体系,繁荣发展文化文艺,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制定《商洛市推动文艺大创作大繁荣的实施意见》,评选商洛市第二届文学艺术奖优秀作品37件。商洛花鼓《情怀》荣获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特别推荐剧目奖”,散文集《月光不是光》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纪录片《仓颉》、长篇小说《征途望北斗》、纪实文学《商洛作家群探究》分获全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和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纪录片《丹江》开拍。先后组织陕西文艺界走进商洛和中国作协来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采访采风实践活动,丹凤棣花古镇和洛南音乐小镇采风创作基地挂牌运行。组织开展2022年全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策划组织“喜迎X的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文明新风进万家”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千余场次。出台《“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推进“三馆一站”及镇村文化示范点建设,建成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站点2491个。启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三年攻坚行动,侏罗纪梦幻世界等4家3A级景区创建通过验收,商南县、山阳县入围第二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行列。积极创建文化产业园区,推荐2个园区为第五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包装文化产品33个,入选全省“十百千”骨干文化企业7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
一部部精品,一方方阵地,一个个项目,汇聚成一束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