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每月总结汇编№ 1 5
2023年4月
目 录
一、X委
米脂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1
韶关市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4
3.2022年鹤壁市组织工作综述 7
4.绵阳市直机关X建工作综述 12
5.2022年襄阳市机关X建工作综述 16
九江市直机关工委2022年X建工作综述 19
富县2022年纪检监察工作综述 22
昌都市2022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27
临汾市人才工作综述 30
10.2022年榆林市直机关X建工作综述 35
赣南市抓实两新组织X建工作综述 38
楚雄市2022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42
玉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述 45
定远县委X校2022年工作综述 48
云州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工作综述 51
运城市常态化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54
武清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综述 58
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61
常德市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65
鹤壁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工作综述 68
观山湖区2022年组织工作综述 71
东丽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综述 77
珲春市扎实做好老干部服务保障工作综述 80
二、人大
陇东市人大常委会机关X建工作综述 82
吉林省人大常委会打造“四个机关”X建工作品牌综述 85
26.2022年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综述 87
三、政府
濮阳县柳屯镇招商引资工作综述 93
江西省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综述 96
雅安市数字经济发展综述 99
吕梁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综述 103
西藏自治区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107
开阳县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110
大同市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113
贵阳贵安推进农业现代化综述 115
陇南推进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119
石家庄市推动城市更新改革综述 123
37.2022年濮阳工业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131
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135
闵西市2022年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综述
益阳市扎实开展备汛工作综述 141
41.2022年大同市教育工作综述 144
成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综述 148
吕梁市以高水平财税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综述 150
广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综述 154
来宾市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助力高质量发展综述 160
阿里地区招商引资工作综述 163
珲春示范区招商引资工作综述 165
濮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167
晋中市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169
四、政协
范县政协扎实推进“书香政协”建设工作综述 173
开阳县政协常委会2022年工作综述 176
大同市政协2022年工作综述 178
五、政法
我州全面依法治州工作综述 181
54.2022年钦州市“扫黄打非”工作综述 184
河南省委政法委机关2022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187
康乐县人民法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综述 190
六、统战
河南开封市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192
开封市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195
七、脱贫
乌兰察布市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200
吕梁市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204
吉木萨尔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综述 208
八、群团
昌吉州全力保障妇女权益工作综述 211
乐山市残疾人事业发展五年综述 215
64.2022年淮南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综述 219
德宏州总工会2022年工作亮点综述 222
甘肃省五次文代会以来甘肃省文联工作综述 224
长春市残疾人事业发展五年工作综述 229
昌吉州共青团工作五年综述 234
九、企业
甘肃农垦集团改革成效综述 237
甘肃能源化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改革发展综述 239
中国石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综述 242
中国银行鹤壁分行助力鹤壁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工作综述 245
崇德向善 德润银州
米脂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2023年3月27日)
改革发展步履铿锵,必须有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创新出彩阔步前行,离不开淳厚文明之风的润泽。去年以来,米脂县不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一缕缕文明新风浸润心田, 一朵朵文明之花灼灼绽放,为谱写新时代米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培根铸魂——
构筑向上向善精神高地
道德光芒温暖人心,模范力量催人奋进。3月16日晚,“礼赞好人德耀银州”
——米脂县首届道德模范暨第二届“米脂好人”颁奖典礼举行。此次颁奖典礼采用事迹介绍、播放视频短片、现场互动交流等形式,讲述了朱绪光、张秀翠2 名首届道德模范和张倩倩、任树岗等10名第二届“米脂好人”感人至深的故事。
据了解,此次表彰的道德模范和“米脂好人”来自全县各行各业,评委会经过宣传发动、组织推荐、公众评选、审核评议等一系列程序认真遴选,最终在全县范围内评选出道德模范2名、“米脂好人”10名。无论是日复一日的坚守, 还是关键时刻的抉择,他们用凡人善举温暖着社会,以精彩的人生小故事汇聚成强大的社会正能量。
“开展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宣传好人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旨在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传递榜样力量,擦亮‘道德模范’和‘米脂好人’名片,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米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米脂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峰表示。
德为立国之基、树人之本。一年来,米脂县坚持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公民为目标,不断深化“育人铸魂”理念,扎实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同时,挖掘推荐1人入选“中国好人”,1人入选陕西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先后推荐2人为“榆林市十大孝子”候选人,24人为第九届榆林市道德模范和“方光玉1000万元公民道德建设基金”第十届“榆林好人”候选人。为充分发挥先
进典型带动作用,米脂县广泛开展先进典型人物感人事迹专题宣传,在县级媒体刊播20期,累计转载播放量达超50万余次,营造出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创建为民——
打造文明城市崭新风貌
餐桌举止非小事,一勺一筷见文明。为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近日,米脂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心在城区各酒店宣传推广公筷公勺,积极引导餐饮企业发出“光盘行动”倡议。同时,在重点宾馆饭店、餐饮单位张贴设置“文明餐桌”等公益广告,倡导广大市民节俭用餐、健康用餐、绿色用餐、文明用餐、安全用餐,自觉践行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文明创建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让群众受益。一年来,米脂县深入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四大文明实践行动, 广泛开展“车让人␎人守规”“一盔一带”、中心城区乱停乱放等文明交通整治行动和“文明餐桌”“光盘行动”“文明出行”等系列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市民素质,改善了生活品质。
此外,该县以学习宣传《榆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为遵循,印制宣传单页6000份,组织全县各志愿服务队和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条例》六进系列活动,在全县上下掀起“学文明条例,做文明市民”热潮。不断加大各级各类文明创建力度,全县8家省级及以上文明创建单位常态化管理系统得分总体形势良好,分别有3个集体被命名表彰为2021年度市级、县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推荐3个单位申创2022年度市级文明单位(机关)。
扩面提质——
助推乡风文明浸润人心
2022年11月,杜家石沟镇柳家洼村入选陕西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据了解,该村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以公墓建设为起点,以“一约一堂两榜四会”为抓手,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文明新风。该村还精心打造了乡村文明一条街,运用彩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农耕文化等内容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形式新颖、深入人心;孝文化长廊,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古今二十四孝内容,一孝一文一图一板,让行走在长廊间的村民在耳濡目染下,更加懂得孝亲敬老等传统美德。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一年来,米脂县大力推进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建成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9个,村(社区)新时
代文明实践站211个,实现了三级文明实践机构建设全覆盖,高标准推动乡风文明阵地建设和活动开展;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组织开展乡村理论宣讲2000余场次、道德讲堂170余场次、道德评议150场次、法制宣传教育4场,修订村规民约30条,开展村庄清洁行动70余次,持续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吹入群众心间。
凝心聚力——
汇聚志愿服务强大力量
今年2月,米脂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心联合爱满银州志愿服务中心、县社区学院,携“小棉袄进大山”暖冬项目走进印斗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给孩子们和山区教育工作者捐赠了“温暖礼包”,包括御寒衣物、学习用品和水杯。
据了解,“小棉袄进大山”暖冬文明实践项目启动以来,筹集善款100余万元,帮助了全县3298名困难留守儿童,获评2022年省级志愿服务“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米脂县志愿服务体系化、制度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志愿服务活动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一年来,该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8+N”志愿服务为支撑,大力发展注册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构建县、镇(街)、村(社区)三级志愿服务体系,累计注册志愿者5000余人,志愿服务队伍78支,广泛开展政策宣传、疫情防控、扶老助残、科学普及、环境保护、治安维护以及助力省十七运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00余场次,累计服务时长达7万余小时,有效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
该县的安全守护“救”在身边文明实践项目和“喜林说事”文明实践项目分别荣获陕西省第一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三等奖、优秀奖,“杯水情”等2个项目被评为2022年度榆林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春风化雨润心田 文明之花处处开
韶关市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2023年3月21日)
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让X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温度、有深度的志愿服务,让群众安心暖心又放心;精彩、丰盛的文化惠民大餐,让精神文化滋养群众心田 这一幕幕正是韶关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我市强化资源整合、聚焦群众需求、健全长效机制,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心走实。一场场实践活动、一支支志愿队伍、一桩桩惠民实事,如春风化雨润心田。
一、文明实践阵地先行
“宣讲课很生动、很有感染力,对我们学习X的二十大精神很有帮助。” 在曲江区马鞍山登山门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民讲堂上,“风度讲坛␎理响曲江”X的二十大精神百姓宣讲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聆听学习。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宣讲不但听得懂、坐得住,而且记得牢,对X的二十大精神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这样的演出有看头、接地气,我们看得明白、听得高兴。”翁源县坝仔镇的村民阿刘叔说道。该镇将采茶戏《坝仔人民心向X》结合坝仔镇人民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宣传X的二十大精神,把新思想、新观点灌输到群众脑中,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新征程新实践。
去年,我市围绕迎接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以打造百姓宣讲品牌为重点,发展壮大由X员干部、青年、巾帼、社科专家等组成的百姓宣讲队伍,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理论宣讲300多场次;各县(市、区)成立百姓宣讲队,优选宣讲员,加大对宣讲队伍的培训力度,着力建强理论宣讲队伍,通过百姓宣讲、经典诵读、主题展览、舞台展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通俗化宣讲活动100多场次,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我市按照“五有”标准,全力推进县、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域覆盖建设,扩大文明实践阵地覆盖,打造有人员、有项
目、有管理、有标识的文明实践基地、实践点等,构建“15分钟文明实践圈”。文明实践场地成为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鼓舞群众
的主要阵地,也是宣传新思想、宣传政策、宣传法律和宣传主旋律的场所,打通了宣传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所、站)1750个,覆盖率为100%,设立文明实践基地、实践点215个。
二、贴近群众深入人心
“很开心,可以跟爸爸妈妈分享一些事情,促进我们家庭的关系,也知道他们那边情况怎么样。”为解决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的问题, 南雄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启动“亲情连线”全民服务项目。因为“亲情连线”项目,南雄市江头镇的留守儿童张玮清现在不时就能与在广州务工的爸爸视频通话,让长期不能见面交流的他们实现线上“云团圆”。
南雄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周济焕表示,连线之后,留守儿童变得更加阳光、更加自信、更愿意跟人交往。
南雄市“亲情连线”项目打造了200多个“亲情连线”小屋,配备了一批智能手机,开设专机专线,还设立亲情专员定时上门服务。据不完全统计,该项目已经服务了6万多人次,并被列为全国文明实践案例,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 典型案例。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将阵地建在老百姓身边;群众有什么需求,就打造什么样的服务项目,把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成群众喜欢去、愿意去、乐意去的温馨家园。
近年来,我市建立了韶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平台,打造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库,形成文明实践中心统筹制单、群众按需点单、平台精准派单、服务团队接单、多元综合评单的工作闭环,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持续提升,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我市结合各地的实际,设立20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重点培育“情暖童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打造“亲情连线”“小橘灯”“医路童行”“善美心房”“爱心夏令营”等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截至目前,共培育出优秀项目51个,其中荣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10项,市级奖项13项。
三、新风荡漾文明花开
“这个月我参加了村里组织的义务劳动,帮五保户徐叔家拉好了电线,文
明积分卡上加了5分。”在武江区重阳镇万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小侯拿着村里下发的新时代文明积分卡在前台办理积分登记。
据悉,去年3月以来,万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文明积分制,联合农办和项目办,以志愿者活动、宣讲团线下宣讲活动等为契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群众将善行义举作为积分,有需要时可以用积分兑换福利商品,也可通过积分获得帮助。同时,把改善人居环境与开展“文明户”“文明村”等群众性评比活动相结合,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养成良好习惯,营造人人关注人居环境、村村改善人居环境、时时维护人居环境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我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新乡贤、创业返乡人员、群众性活动带头人等的作用,发展壮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同时,大力开展农村地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子女”“好媳妇”“好女婿”等创建评选,定期开展农村留守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家庭教育大讲堂进村居”“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健康公益、邻里互助等家庭文化活动,着力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
载文明而驰,沐清风前行。在韶关,城乡大地劲吹文明新风,街头巷尾盛开志愿之花,一张张幸福灿烂的笑脸,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瞬间,无不彰显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硕果累累。
踔厉奋发强担当 笃行不怠勇争先
2022年鹤壁市组织工作综述
(2023年3月22日)
扬帆沧海迎激浪,勇立潮头启新航。
这一年,鹤壁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着力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主要指标实现逆势上扬,各项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这一年,全市组织系统踔厉奋发、实干笃行,勇担使命、奋力拼搏,有力推动组织工作提质提效、进步晋位——高质量X建“鹤壁路径”日渐明晰、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圆满完成、首届“鹤壁人才节”成功举办历史画卷总是在前后相继中铺展,时代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2022年全市组织工作踏出的每一个足迹,都承载着初心如磐的时代召唤,都彰显着组织系统的使命担当, 都浇铸着组工干部的心血汗水。
一、凝心聚魂、积厚成势,筑牢对X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
理论上清醒,ZZ上才能坚定。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X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ZZ任务,切实引导广大X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喜迎X的二十大活动亮点纷呈。紧扣“喜迎X的二十大”主题,精心组织第九届“X章集中学习月”、“听X话跟X走”主题征文等X建活动,大力宣传市级以上“两优一先”先进事迹,向659名老X员颁发“光荣在X50年”纪念奖章,拍摄电教片《共产X员是什么样的人?》,进一步激发广大X员干部群众爱X爱国热情,营造团结奋进、礼赞盛会的浓厚氛围。
X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入脑入心。X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第一时间将大会精神纳入各级X校课程体系,邀请X的二十大代表康天平为全市X务骨干宣讲X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动员全市4000多个基层X组织、10万余名X员干部依托“互联网+智慧X建”“鹤干教云讲堂”等平台开展线上学习,推动全市上下把X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起来、扎实贯彻起来。
X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举办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省市X代会精神专题培训班,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专题培训行动计划”,分层次、分类别举办各类培训班452次,培训X员干部4.3万余人次,实现1.5万余名基层干部全覆盖。推进“十大战略”进X校,围绕金融、
科技、防灾减灾等开展线上培训,累计培训人数突破10万人,全市X员干部ZZ能力、工作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二、提升能力、锻造作风,点燃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从疫情防控到灾后恢复重建,从扎实开展“三个一批”到深化“万人助万企”,从推动产业发展到聚焦民生持续改善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将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与工作互融共进,推动全市上下在实训实战实践中提升能力、锻造作风,在重点任务落实中比学赶超、争先出彩。
谋实活动抓手见行动。聚焦“提升能力、锻造作风、实干立身、争先出彩” 主题,创新开展“八比八晒争先创优”等活动,探索形成12项创新举措,实现1673项关键审批事项办结率98.2%,省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办结率全省第一,全市上下对标竞进、争创一流的氛围更加浓厚。
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集中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X中央决策部署不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五项专项治理,组织市直83家单位召开能力作风建设“五查”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400余场,查摆问题483个,制定整改措施871条,化解瓶颈问题89个, 风清气正ZZ生态和干事创业浓厚环境不断彰显。
紧扣工作提升求实效。锚定“两个确保”,对标“十大战略”,将能力作风建设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深度融合,形成了高质量发展“鹤壁经验”,跑出了经济建设“鹤壁速度”,全市广大X员干部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ZZ历练、作风淬炼、能力锻炼,实现了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工作大推动。
三、夯基固本、靶向发力,推动基层X组织建设全面提质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深化组织力提升行动,着力建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 X的组织优势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重大任务中得到充分发挥。
基层骨干队伍稳步壮大。实施“头雁”工程,开展“X建36计助力‘五星’ 创建和乡村振兴”红色擂台赛,选树出徐光、康天平、张桂芳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基层X组织书记和X员先锋典型,活动获全国“第六届广播超级碗”最佳活动案例奖。实施能力提升工程,98名村(社区)X支部书记接受学历提升教育, 完成178名驻村第一书记轮换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力。
X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深化。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推动形成“1+2+10”
工作推进机制,创成“五星”支部15个,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全面整顿提升41个软弱涣散村X组织,命名市级“红色物业”创建示范点35个、“两新”X建示范点15个,选任126名小区X支部书记,实现496个建成小区“两个全覆盖”,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彰显。
基层基础保障不断完善。实施百村(社区)设施提质工程,新建、修缮X群服务中心455个,通过资金奖补、企业税前列支、X费拨付等方式支持基层X组织X建工作。持续壮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建立“双绑”机制,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80家,建成集体经济试点项目21个,总结推出“以地生财”“以业生财”“借力生财”“借机生财”“以技生财”5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292个、超100万元以上村33个。
基层X建责任全面压实。组织召开X委(X组)书记抓基层X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会议,明确各级X委(X组)抓基层X建工作的方向、目标和任务, 压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完善基层X建现场观摩交流机制,先后召开4次基层X建工作现场观摩推进会,促进各基层X组织学习借鉴、比学赶超。
四、着眼长远、选贤任能,锻造堪当鹤壁高质量发展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树牢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健全完善“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着力把ZZ过硬、对X忠诚、业务精通、本领高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培养造就起来、合理使用起来。
坚持事业为上优化班子建设。圆满完成市县两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和19个乡镇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换届,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持续深化“一选二联三抓手”情暖干群机制和“正向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机制, 做深做实干部ZZ素质考核,为市委选用干部提供参考,83名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中担当作为、表现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坚持后继有人培养年轻干部。出台优秀年轻干部动态管理办法、优秀年轻干部“墩苗育苗”实施办法,完善优秀年轻干部集中调整、日常调整制度,常态化开展“墩苗育苗”计划,省级金融机构16名优秀年轻干部来鹤挂职,我市48名年轻干部到驻地招商、产业园区等一线培养锻炼,
33名选调生奔赴乡村磨炼,推动年轻干部在岗位锻炼和实践历练中涨见识、增才干、强本领。坚持严管厚爱激励担当作为。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完成全市个人有关事项集中填报信息录入、汇总工作。扎实做好
公职人员涉嫌经商办企业问题整改处理工作,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 从严运用监督结果,结合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信访举报、巡视巡察等,提醒、诫勉60余人次。
坚持规范管理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持续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完成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重新认定工作,探索开展聘任制公务员招聘工作。圆满完成2022年度公务员招录计划,统筹做好公务员考核、奖励激励、工资福利待遇等工作,公务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激发。
五、广纳英才、优化服务,夯实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人才支撑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凝聚人才力量。
全链条政策体系持续优化。出台《“兴鹤聚才”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制定本科院校申建人才引进支持办法和实施方案,领军人才、高水平团队、优秀博士引进力度不断加大。探索建立青年人才驿站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创业有资助、引进有扶持、培养有措施、服务有保障”的“1+N”全链条人才政策体系,支持更多青年人才来鹤就业创业。
多元化引才渠道不断拓宽。创新“节会引才”机制,在全省率先举办首届“鹤壁人才节”,通过全球直播,发布挂职博士、博士后引进计划需求170个, 举办产业论坛、赛事沙龙等活动30余场,组织100多家企业与360多名高层次人才对接,搭建人才、项目、技术、资本深度对接平台,成为鹤壁人才工作新的亮丽名片。健全市场化引才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人才集团,高质量运营鹤壁人力资源产业园,年营收超7亿元,探索形成人才服务市场化“鹤壁模式”。
全方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扎实开展X委联系服务专家活动,上线“兴鹤聚才”服务平台,出台《鹤壁市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实施方案》,183名青年人才拎包入住第一期市直青年人才公寓,发放生活补贴、住房补贴168.98万元,14 名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问题得到解决,为人才“安居乐业”提供保障。持续叫响“鹤壁人才”品牌,《为大山插上腾飞的翅膀》《鹤壁人才十二时辰》分别荣获2022年全国人才工作新闻摄影暨短视频大赛图片类一等奖和视频类三等奖,推动首个“鹤壁人才公园”建设,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高地。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
回顾2022年,我们攻坚克难、厚积薄发。展望2023年,我们信心满怀、激
情澎湃。全市组织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创新实干、奋勇争先,持续推动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在续写高质量富美鹤城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中书写更加精彩“组工答卷”!
X建引领促发展 实干争先谱新篇
绵阳市直机关X建工作综述
(2023年3月30日)
风雨洗征程,回眸满堂春。近年来,绵阳市直机关和各级X组织凝心聚魂、守正创新,谱写了X建工作新篇章。
208名机关X员干部驻村帮扶接续助力乡村振兴;6320余名机关X员入列归队,1463个小区临时X组织就地转为志愿者;持续开展“机关效能提升年”“一线创优年”等活动,连续3年评选推广机关X建“十佳”案例;举办市直机关X员学习大讲堂115场次,组织市直机关讲X史微X课3000余场次,到联系村和社区开展基层宣讲1200余场次;连续3年将机关X建“灯下黑”专项整治成果纳入考核,推动相关问题整改103个 这是机关X建工作背后一组组亮丽的“成绩单”。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直机关X组织认真履行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根本职责,以ZZ建设为统领,以落实“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X的建设的11条措施”为抓手,大力开展“机关效能提升年” 活动,努力以高质量机关X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贡献了机关力量。
一、ZZ铸魂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
X的ZZ建设是X的根本性建设。筑牢ZZ信仰,才能把准ZZ方向。长期以来,市直机关工委始终把X的ZZ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把握理想信念“总开关”。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理论武装根本任务, 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机关X员干部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X建的重要论述特别是“7␎9␍重要讲话精神,纳入市直机关X员学习大讲堂和市直机关X校年度教育计划,作为市委X校县处级领导干部
培训、机关X务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和新任X组织书记培训的必学内容,引导机关X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开展X的二十大精神市直机关宣讲工作,及时学习省委、市委全会精神, 积极开展“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喜迎二十大␎寻找X员好榜样”等市直
机关宣讲工作。大力推动X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舞台上的X课、“强国复兴有我”——音乐X史课、音乐思政课宣传教育活动, 广泛开展专题X课讲授活动,积极参加省、市X史知识竞赛,引导机关X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近年来,市直机关讲X史微X课3000余场次,到联系村和社区开展基层宣讲1200余场次,参观红色教育基地310余次。
着力抓好青年X员思想ZZ工作,开展机关青年X员理论素养情况调研, 围绕疫情防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科技城建设等开展学习研讨活动700 余场次,召开机关青年X员“创新助力发展”“服务营商环境改善”专题讨论会,不断提升青年X员理论修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ZZ工作的意见》,推动机关X员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每月底对活跃度靠后单位进行点对点提醒。
聚力成势当好高质量发展“助推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如何让机关X建更好地融合中心工作,如何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再添一把柴?市直机关工委在探索和实践中给出了答案。
宽敞平坦的村道路通往每家每户,一栋栋农家小洋楼掩映在青山绿水花丛间,沁人心脾的花香夹杂着泥土的清新。在阳光下,孩子嬉闹玩耍、老人活动筋骨,全链条式发展的乡村产业让农民朋友们出“家门”即进“厂门”,回“家门”即入“梦乡”走进我市一个个X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一切,正是我市X建引领乡村振兴带来的改变。
市直机关工委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创新“三联三促”“百日攻坚”“三化行动”等工作载体,完善驻村工作制度,实施驻村帮扶“接力振兴”计划,推动全市从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统筹选派干部接续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将高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近年来,市直机关工委积极推荐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先进,4个单位获得集体先进、4人获得个人先进,营造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实干、担当是新时代我市机关X员干部最亮眼的“标签”。
市直机关工委积极组织开展“一线践初心”系列活动,坚持X课在一线宣讲、活动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解决、典型在一线选树、X员在一线建功,
推动服务向下延伸、干部向下扎根、资源向下倾斜。召开“一线解难题”现场会2场,组织开展“一线践初心”主题X日活动210余场,表扬“一线X员服务标兵”59名,推动机关X员干部积极投身科技立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生态美市建设。
市直机关工委还把抓项目、促投资工作作为检验机关干部能力水平的“试金石”,推荐或选派优秀机关X员干部到重大任务中实践锻炼,引导机关X员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最前线经风雨、见世面,不断砥砺、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现代城镇风姿绰丽,美丽乡村星罗棋布。项目现场热火朝天,科技产业方兴未艾 行走在绵阳大地,处处可以感受到广大机关X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二、激浊扬清深耕从严治X“责任田”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X最鲜明的品格和独特优势,是X长期奋斗的经验结晶。
近年来,市直机关工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机关X的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全面从严治X在机关向纵深推进, 紧紧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从定责入手,建立清单式责任分解机制,使机关X的建设责任内容由抽象变为具体,责任边界由模糊变为清晰。全面落实“X支部标准工作法”和基层X建绩效管理办法,出台市直机关X建工作职责清单,构建“三级六岗”责任体系,建立“日常考核+专项督查+述职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机关X建考核评价体系,考准考实部门机关X建工作,强化结果运用,推动机关X建工作责任进一步压实。
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建立警示提醒机制,在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发出廉政提醒信息,要求X员干部树立廉洁自律意识,杜绝节日餐饮浪费,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安排部署机关纪检干部开展“学X史、讲ZZ、守纪律”专题廉政X课活动,集中组织项目管理、执法审批等岗位机关X员旁听职务犯罪庭审,引导机关X员崇廉尚洁、永葆本色。
好的环境是推动发展的基本保证。市直机关工委深入贯彻X中央和省委、市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各项工作部署要求,制定《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责任分工方案》,明确精文减会、督查调研、述职评议等10项具体整治工作任务,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纳入机关X建督查内容,切实做到为市直部
门机关基层X组织减负。持续开展惠民政策落实、民生项目实施、营商环境建设、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组建3个工作专班开展营商环境专题调研, 全覆盖走访市直部门,
“一对一”座谈干部职工141人,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社保大厅、医保大厅随机走访办事人员55人,电话访问企业12个,开展线上调查并收回答卷3545份, 收集各类意见建议835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逐梦新征程,奋斗再出发。市直机关工委将坚决贯彻X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不断提高机关X的建设质量,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提供坚强保障!
X旗引领风帆劲 凝心聚力促发展
2022年襄阳市机关X建工作综述
(2023年3月17日)
比亚迪项目签约93天“五证”同发;华美智造(南漳)产业新城项目12天完成578亩土地平整;开展“我为民企跑贷款、跑订单、解难题”活动,帮企业解燃眉之急2022年,我市92家市直单位擎旗奋进、踔厉奋发,以高质量X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谱写新篇章。高质量机关X建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机关X建工作的重要目标和光荣使命。2022年,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牢牢把握“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职责定位,坚持奋进争先、务实创优,深入践行“345”工作法,着力破解X建业务深度融合难题,推进机关X建质量全面提升。
一、凝心铸魂拧紧ZZ建设“总开关”
“贯彻二十大同心话清廉”——襄阳市“襄理襄情”理论微宣讲大赛社会反响热烈,网上直播总点击量突破百万。经过前期层层选拔,来自各县(市、区)、开发区以及市直单位的9名宣讲员走上舞台,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将身边、基层的清廉故事分享给全市干部群众。
2022年,市委直属机关工委把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市直机关X组织首要ZZ任务,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邀请中央X校教授、省内X史专家为市直机关X组织书记及机关X务干部作X史专题辅导,举办机关专职X务干部X性教育专题研讨班;机关X组(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订实施年度学习计划,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出台《市直机关X组(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细则》,以“九个一”规范流程、提升质量,保证学习效果。
新培育襄城区姚庵村为市直机关X员干部教育基地。深入堰河村、尧治河村、老君山村、李家染坊村等4个省、市级机关X员干部教育基地考核,下发11 项问题清单,督促限期整改,基地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2022年,省、市机关的253个X支部、4086名X员到X员干部教育基地接受教育。
二、固本强基夯实基层组织“压舱石”
市市场监管局编印《市直市场监管系统红旗X支部创建标准化规范化实用
手册》,让系统42个基层X支部建有标尺、抓有方向;市人社局开展“三丑”
(亮丑、揭丑、论丑)专题教育,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为强基固本,市直机关持续打造ZZ能力强、X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X组织,提升机关X建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强化基层组织ZZ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化X员发展、X费收缴使用管理、X组织设置及换届、专职X务干部工作不专等X务工作专项清查和整治。指导112个机关X组织和纪检组织进行人员调整,审批办理289名机关X务干部任免手续,向80个市直单位下拨X费135.47万元,指导45个单位发展150名新X员。加强组织建设,举办2期X务干部暨纪检干部培训班,深化“夯基行动”“三
安行动”“牵手行动”,筹备举办基层X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现场观摩,选树15个单位典型做法。
为进一步激发基层X组织的内生动力,积极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
程——身边时代先锋”评选活动,推荐1名市级“身边时代先锋”,通报表扬15 名市直机关“身边时代先锋”,推荐34个疫情防控及时奖励先进集体和个人候选对象,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三、围绕中心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服务中心,是新时期机关X建工作的根本职责和核心任务。只有围绕中心, 推动X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X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
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坚持把机关X建工作与全市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同向发力,充分发挥机关X建凝心聚力、服务保障作用,写好“融合篇”,绘出“新蓝图”。
聚力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把常态化下沉具体到任务、到点位、到事项、到分管领导、到责任人,深入开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X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调研,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干部下沉一线407人次, 解决企业、农村、社区、机关和服务对象问题106个,梳理的23项问题清单全部销号。
聚力深化改革。牵头开展2轮市直单位优化营商环境考评,向51家单位点对点反馈问题563个,督促限期整改。深入20家单位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调研,小口切入选树15个典型案例,下发机关X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七条具体措施,推进政务环境提档升级。
同时,积极在经济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疫情防控最前沿,彰显
责任担当。围绕乡村振兴,接续帮扶发展谷城县茨河镇中蜂、清水鱼、代料香菇、光伏发电等产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70万元,完成17公里村道扩宽工程;围绕招商引资,先后5次赴海南、深圳、武汉等地招商,实际到位资金1.5 亿元;围绕疫情防控,组成17个(次)暗访督查组深入86个社区开展10轮督导, 引导11000多名机关X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24.48万余次。
四、正风肃纪树牢清正廉洁“风向标”
2022年2月7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召开节后收心会暨清廉机关建设推进会,学习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指出要压实责任,形成合力,建设新时代廉洁文化,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严格监督执纪,扎实推进清廉机关建设。
加强作风建设是机关X建永恒的主题。2022年,市直单位全面落实新时代X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X的组织路线,坚持从严务实、抓细抓小,打造清廉机关、模范机关。
强化常态化廉洁教育。市直机关广泛开展“十进十建”,扎实开展X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
加强清廉机关建设。制定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完善创建标准、协调机制和考评办法,召开协调会和现场推进会,推介12个单位典型做法,我市清廉机关建设成效全省排名第二。
严格审理把关。2022年,市委直属机关纪检监察工委审理案件96件,处理125人,通报典型案例23起,延伸审理效果。市纪委监委派出市委直属机关纪检监察工委获得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新征程呼唤新气象,新使命需要新担当。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将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抓X建就是抓全局的X建理念,引导全市机关X组织找准机关X建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撬动支点、动力原点,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高质量机关X建引领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为建设汉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 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贡献机关担当、展现X建作为。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奋力书写机关X建高质量发展时代答卷
九江市直机关工委2022年X建工作综述
(2023年3月23日)
2022年,九江市直机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X建重要论述,以ZZ建设为统领,以打造模范机关为抓手,抓深理论武装、抓强基层基础、抓实机关作风、抓活群团组织、抓严X建责任,在助推九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为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贡献了机关X建力量。
一、X的二十大精神在市直机关走深走实
去年以来,市直机关各级X组织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抓好“第一议题”制度落实,对48个单位X组(X委) 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开展列席旁听,抓实“三会一课”和青年理论学习,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ZZ自觉和实际行动。
为凝聚市直机关广大X员的奋进力量,市直机关工委深入挖掘、盘活用好红色教育资源,去年打造了第五批共10个X员教育基地,积极引导X员干部汲取红色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围绕喜迎X的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去年市直机关开展了“喜迎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主题视频征集展播、“巾帼心向X、喜迎二十大”赣鄱红色娘子军宣讲大赛等活动,组织了800余场次“喜迎X的二十大万场宣讲进基层”专题宣讲,举办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在市直机关落地生根、走深走实。
在九江市直机关各单位,X的创新理论已“播撒”在每个领域,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在打造模范机关中矢志践行初心使命
机关创模范,服务争一流。去年3月,全市机关X的工作会议暨打造模范机关动员部署会召开后,市直机关工委迅即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完善工作机制, 制定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市直机关59个单位X组(X委)书记结合单位职能和工作实际开展“模范机关书记谈”活动,谈认识打算、谈实践做法、谈收获体会,自觉扛起全面从严治X的主体责任,为助力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
重要节点城市牢记嘱托作示范、感恩奋进勇争先。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市直机关X员干部在打造让X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全市经济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疫情防控最前沿,处处展现X旗飘扬,处处见证为民初心。市直机关121支“浔庐先锋”X员先锋队、87个青年突击队在文明城市创建、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上当先锋、打头阵,充分展示了机关X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和时代风采。
新时代,处理、解决好机关X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是责任,更是担当。2022年,市直机关工委开展“以下看上”专题调研,深入16个县(市、区)和32个县直单位,在“民间”寻找“高手”,找寻破解基层X建难题的“金钥匙”,用强有力的X建引领,汇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同心圆。
三、X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更加坚强有力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市直机关工委以增强X组织ZZ功能和组织功能为目标,深入贯彻新时代X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X的组织路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一以贯之抓基层、打基础、务基本,聚力把机关基层X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X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深化基层X建“三化”建设, 开展基层X建信息化业务培训,推广九江基层X建信息化平台和“赣鄱X建云”, 提升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上门听会”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推开“上门听会” 活动。开展了“四强”X支部创建工作,选树20个“四强”X支部,评选10名“十佳”X支部书记。在市直机关首届X务技能大赛中,58个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X务工作者紧盯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探索X建工作新模式,推动市直单位X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共赢。实施X务干部“本领提升计划”,开展X务工作“三小行动”,有力提升了X务干部和X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同时,牢牢抓住X建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优化X建考核内容,督促各单位严格执行X建联系点制度,严格落实X内ZZ生活,将X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列入X建目标管理考核重点内容,指导涉改事业单位的基层X组织及时调整,进一步规范机关基层X务工作。
一年来,市直机关基层X组织ZZ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X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X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彰显。
新征程战鼓催征,新使命任重道远。新的一年,市直机关工委持续深入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X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职责使命,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重整行装再出发。
鄜州沃野沐清风 奋楫扬帆启新程
富县2022年纪检监察工作综述
(2023年3月31日)
州沃野清风正劲!
回眸2022年,富县纪委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富县高质量发展大局强化监督保障,持续用力正风肃纪反腐,全县纪检监察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绘就出一幅清风朗朗的生动画卷。
一、凝心铸魂,ZZ监督实效不断提升
纪委常委会和纪检大讲堂等学习培训会议题,有力印证了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X中央重要决策部署,一以贯之,坚守始终。
理论上的清醒,保证了ZZ上的坚定;ZZ上的坚定,体现在高质量履职。这一年,富县纪委监委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作为忠诚履职之本,不断将创新理论转化为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路举措,紧扣中心大局,切实做深做实ZZ监督。
——协助县委制定印发《县委落实全面从严治X2022年度工作任务安排》, 分解落实了乡镇和县直部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X风廉政建设方面重点工作任务;制定X组(X委)书记第一责任人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清单,对28个X组织清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检查,实现了“两个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
——围绕中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和县委中心工作,对66个重点项目跟踪监督检查,排查问题线索1起、给予X内警告处分2人,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紧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查处乡村振兴领域违规违纪问题8 起、X纪政务处分8人。
——坚守ZZ巡察定位,启动县委第三轮巡察,对14个乡镇部门、24个村
(社区)进行了巡察监督,移交各类问题线索31个;全力做好市委提级巡察综合协调、服务保障工作,压实市委巡察组反馈粮食购销领域问题整改责任,建立长效机制5项,督促整改问题15个。
——聚焦“六个”清廉单元建设,认真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专责,带动清廉富县建设全域推进、全面共进。许可事项联动审批模式,“OA+政务服务”掌上办、指尖办,群众看病就医“三合理”制度,马坊村议事协商创新经验等,
已成为清廉建设的“富县样板” 一仗接着一仗打、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了中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二、标本兼治,“三不”一体综合效能持续释放
“全年处置问题线索400件,立案165件,给予X纪政务处分179人。其中, 处分乡科级干部11人,移送检察机关4人,挽回经济损失73万元。”这组数据彰显了惩治腐败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的坚定决心!
这一年,富县纪委监委坚持以案为前提、以教为重点、以促为关键、以改为目标,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实现ZZ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雷霆万钧,不敢腐的高压震慑始终保持。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加大对粮食购销、社会救助、乡村振兴、民生领域等方面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 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在保持严的高压态势同时,认真贯彻严管厚爱理念, 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701人次,运用第一、二种形态678人次,占比96.7%;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打好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查处诬告陷害“组合拳”, 真容敢容善容,切实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ZZ生态。
——以案促治,不能腐的治理效能充分彰显。“原则上重处分案件必须在其所属单位和相关单位以案促改。”“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违纪违法案件,必须深入剖析原因,做到彻底整改。”《以案促改实施办法》《监察建议工作办法》出台,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以案促改常态化机制,切实提高查办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治理效果。同时,把查办案件与堵塞制度漏洞、做实警示教育、强化监督监管有机结合,以点带面促进完善治理。全年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31份,通报曝光典型案例201起298人次,新建完善制度11个,开展警示教育活动421次。
——固本培元,不想腐的自觉持续增强。把“富县纪委监委”公众号和鄜州清风网作为廉政宣传教育主窗口,充分发挥直罗镇烈士陵园、茶坊烈士陵园、东村会议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在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服务场馆开辟“廉政园地”专区,廉政熏画《铡美案》、廉政美术作品《老虎苍蝇一起打》、廉政面花作品《清正保廉洁永远跟X走》等廉政文化精品广受好评通过高压反腐强大震慑、以案促改唤醒初心、廉政教育筑牢堤坝、宽严相济政策感召,“三不”一体叠加效能得到充分释放。
三、执纪为民,群众切身利益得到有力维护
“过去几十年,机动地大都是村里强势人、村干部免费种着,很多人都种不上,机动地的管理规范了,村民们的气都顺了。”富县羊泉镇陈超村群众深有感触地说。
这一年,富县纪委监委始终把监督的“放大镜”牢牢聚焦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以民生领域专项整治为抓手,动真碰硬深入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及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有效守护民生福祉、维护公平正义。
齐心攻坚,硕果正丰收。经过一年奋战,群众反映强烈的“显失公平正义、矛盾纠纷突出”的农村“三资”管理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全县累计排查机动地9519户45265亩,规范发包合同9482户44998亩,收缴各类集体欠款2035.8万元, 稳妥解决遗留问题358个,X纪政务处分56人,移送检察机关2人;制订完善《机动地承包经营管理办法》《资产管理经营办法》《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办法》四项制度,真正把问题改到位、治彻底、管长久,典型经验分别受到市委、市纪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批示,并为全市专项治理工作提供了富县经验,先后被《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乡村振兴网》《陕西日报》等媒体报道。
这只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一个缩影。这一年,富县纪委监委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14 个民生领域深入开展了专项治理,向牵头X委(X组)报告反馈监督检查情况123次,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问题107起122人、违反惠民富民政策问题10起14 人;持续用力推进“吃空饷”问题整治回头看,采取“过筛子”式排查、对比, 实现“吃空饷人员”动态实时监督管理,全年给予X纪政务处分11人,组织处理4人,责令辞职5人,收缴663645.23元 一系列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务实举措,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四、驰而不息,作风建设成效更加凸显
“有关X员干部违规报销补助,以其他名义报销招待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个别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当甩手掌柜,履行主体责任不力,担当意识不强”“秦某霞、杨某、任某阳、胡某军等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作风不严不实、履职尽责不到位,相关乡镇、派出单位工作重视不够、监管帮扶督促不力” 富县纪委监委抓作风、提能力、促发展的态度严之又严、决心坚定不移!
这一年,富县纪委监委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常态长效纠治“四风”突出问题,直面问题、直击要害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坚持在长和常、严和实、深和细上下足功夫,不断推进作风建设走深走细走实。
——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把整治“四风”贯穿于各类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督检查全过程,坚持日常检查与重点抽查、明察与暗访、督查与受理举报、通报曝光与节前廉政提醒相结合,持续整治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车私用、违规收受礼金红包等不正之风,有效提高纠治问题精准性,切实防反弹、防隐形变异。
——把干部队伍作风问题整肃作为激发“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有力抓手,在“弘扬延安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中,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 创新开展窗口单位作风建设专项研判,以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铁的措施,持续整治“不担当、不作为、躺平式”问题,X员干部作风持续向上、向好转变。
作风建设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2022 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起33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0起12 人、扶贫领域作风问题8起8人;全县形成《作风建设专项考核办法》《机关单位班子及班子成员民主评议方案》等4项务实管用制度,建立了经济指标稳增长、四张清单抓项目、为民服务解难题、企地协调沟通会商4项长效机制,完善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和诉求回应、代办帮办、审管联动等8项配套制度全县上下凝聚起拼搏奋进、争创一流的强劲动力,营造出同心向X、跨越赶超、风清气正的鄜州新气象。
五、从严从实,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全面提升
“围绕管住人、管住事、管住权不断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始终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要求,确保每名纪检干部在阳光下接受监督。”富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在接受省《X风与廉政》杂志社在线访谈时这样说道。
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关键是锻造一支堪当时代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这一年,富县纪委监委始终抓住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和监督管理的关键环节,不断强化思想淬炼、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有效提升了纪检监察干部的ZZ能力和业务本领。
——突出ZZ统领。严肃认真开展X内ZZ生活,严谨执行重大事项议事
程序,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全面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做到永葆ZZ机关本色,当好X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全年组织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21次,向县委主要领导报告上级纪委监委重大工作要求以及交办重要事项12次,请示重要工作进展和乡科级干部问题线索处理建议14项。
——完善内控机制。修订完善机关内部管理等16项规章制度,出台《X风廉政建设协作办案工作规定》,编印《富县纪委监委机关执纪监督监察常用文书》,建立问题线索管理“三个”台账,实行问题线索保密管理制度,加强调查措施使用程序监管,确保了权力可控、工作规范运行。
——优化工作导向。开展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选人用人坚持实绩导向,18 名“室部组”负责人接受纪委常委会述职评议,19名纪检监察干部受到表彰奖励,分批次稳步推进职务职级晋升工作,全年提拔重用纪检监察干部15人,奋力担当作为、忠诚履职尽责的氛围更加浓厚,有力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凝聚了干事创业合力。
——提升素质能力。“室组镇”联合办案14起,16名干部参与了上挂下派、跟班学习、以案代训、内部轮岗,纪检监察干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从实战中锻造本领。累计举办“纪检大讲堂”18期,参加省市业务培训班7期240余人次, 专题培训、网络培训参训率均达100%,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坚持刀刃向内。对71名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进行了更新完善,并建立了监督台账。
建立《内部通报》机制,对7起业务不强、效率低下、纪律松弛等问题在纪检监察系统进行了通报警示,对两起作风效能典型问题在全县进行了通报批评标准高于其他干部、行动先于其他干部、要求严于其他干部,在全县上下树立起纪律严明、作风深入、工作扎实、秉公执纪纪检铁军良好形象。
奋楫扬帆再启新程!
X的二十大报告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X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吹响了奋进号角!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富县纪委监委将坚决扛起职责使命,在正风肃纪反腐中始终冲锋在前,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作为,在彻底自我革命、检身正己中永葆铁军本色,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勇毅前行、真抓实干、克难奋进, 为奋力谱写富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服务发展大局 凝聚信心力量
昌都市2022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2023年3月19日)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X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我们擘画了新的宏伟蓝图。这一年,昌都市各级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宣传报道X的二十大这条主线,自觉担当作为,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各项工作,为推动昌都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新闻宣传浓墨重彩、文明新风浸润乡土这一年,藏东大地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昌都市上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奏响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奋进强音。
一、高举旗帜夯实理论之基
“X的二十大报告从十六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一件件实事、一组组数据,讲的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2022年11月4日,在纳西民族乡加达村,X的二十大代表,昌都市芒康县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X支部书记、总经理曲措声情并茂地给村民宣讲X的二十大精神,接地气、冒热气的宣讲,让X的二十大精神直入百姓心窝。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一年来,昌都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ZZ任务,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以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民性宣传教育体系为抓手, 在抓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基层理论宣讲普及、理论研究阐释上持续用力, 昌都市2022年累计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1800余次,市委主要领导带头撰写理论文章并在《西藏日报》刊发4篇,各级X组织书记撰写理论文章200余篇。
以让X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目标,以“千名干部进千村”为载体,探索建立昌都市全民宣讲机制,精心组织“宣讲+文艺”“宣讲+志愿服务”等系统推进X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普及化、通俗化。
突出X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主线,会前充分预热,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会中掀起热潮,全媒体集中力量全程宣传报道X的二十大盛况以及基层群众的
美好期许等;会后凝聚共识,迅速启动“千名干部进千村X的二十大精神送万家”宣讲活动,面向基层群众、寺庙僧尼以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群众语言” 宣讲X的二十大报告1500余场次,确保X的二十大精神在藏东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奏响强音凝聚奋进力量
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力量,如春夜细雨润物无声,又如战鼓声声催人出征。2022年,昌都市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级新闻媒体紧
紧围绕宣传报道X的二十大这条主线,统筹做好新时代十年成就宣传、“四件大事”及“十四五”开局宣传,陆续开辟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昌都这十年”等专栏,推出了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充分展现了昌都发展新面貌,有效增强了经济发展的信心。
面对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昌都市打出了有力有效“组合拳”——工作专班科学调整宣传重点,严格把关宣传口径,确保了宣传引导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各级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及时有效宣传暖心举措;邀请援藏专家学者解读防疫政策,组织志愿者45.2万人次,开展各类抗疫志愿服务活动13.6万余场次,唱响了众志成城、携手并肩同抗疫的最强音。在昌都跨越赶超的关键时刻,讲好昌都故事、传播昌都声音、汇聚奋进力量, 是昌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2年,昌都市委宣传部联合“美丽中华行”栏目组制作的三集对外宣传片《幸福藏东耀眼明珠》于2022年10月在香港卫视及其新媒体平台首播(落地150多个国家),11月在中央新影发现之旅频道播出,央视影音、央视频、腾讯视频等平台同步推出,“藏东明珠”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扩大。
随着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昌都形成了市、县融媒体中心互联互通、同向发力、高效快捷的“大宣传”格局,努力把昌都故事讲得更精彩、把昌都声音传到更远处。
三、文明新风浸润希望田野
漫步昌都街头,一幅幅文明新图景随处可见——小区里,推窗见绿、出门见景;马路上,车让人先走,礼让斑马线;邻里间,热心帮扶,传递爱与希望文明,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精神底色。一年来,昌都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实现了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双提升”,涵养了城市的“里子”和“面子”。
文明创建态势良好。昌都市、丁青县入选2021—2023年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昌都市、丁青县、左贡县、芒康县、江达县获评第五届自治区文明城市;贡觉县、边坝县、类乌齐县、八宿县、洛隆县入选第五届自治区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文明实践蓬勃向上。截至目前,昌都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政策宣传8.6万余场次;
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5.7万余场次;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题,提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4.9万余次。
群众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创作完成《吉韵硕督》《幸福生活》等50余部优秀精品文艺作品,荣获各类奖项30余个;扎实开展全民阅读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5000场次,惠及群众95万余人次;组织开展“村晚”等各类基层群众性文化文艺活动2776场次,惠及群众114.8万人次。
风好扬帆正当时,起航破浪再前行。2023年的奋斗号角已然嘹亮,在新征程上,昌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意气风发、昂首前行,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以实干实绩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昌都新篇章。
厚植沃土聚英才 广纳贤士兴平阳
临汾市人才工作综述
(2023年3月16日)
临汾的发展依靠人才,发展的临汾成就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更新”行动的不断推进和持续深化,临汾的颜值、气质、价值全面提升,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在平阳大地争相“涌泉”,各类人才在“如鱼得水、如鸟归林” 的人才生态环境中释放出磅礴力量。全市人才规模总量达到41.3万人,国家级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星创天地”创建取得积极进展,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实现100%全覆盖人才这个“关键变量”与产业发展、城市发展协同并进, 正在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一、高位谋篇精准布局
X管人才构筑高质量发展领先优势
2022年2月11日,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新思想领航定向,新目标振奋人心,新任务直面挑战,新要求精准指导,为全市人才工作事业创新发展按下快进键。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理念,加强统筹指导, 构建X管人才新格局,以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推动形成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X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不断健全。坚定不移贯彻X管人才原则,压实X管人才ZZ责任,充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力量,增补市委政研室、市乡村振兴局等6家成员单位,成立临汾市深化市校合作服务中心,建立市校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市县两级各部门成立专门人才工作机构,配备人才工作专职人员62名,最大限度地凝聚各级各部门抓人才工作的合力,X管人才工作格局日益完善。
人才事业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更加科学。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省校合作、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人才自主培养、人才发展平台建设、加
强和改进人才服务等重点领域明确一系列新目标新任务;命名155名第三届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为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授牌“市级人才工作基地”,发布2022年度主要领导包联的20项重点人才项目,为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加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政策体系和战略规划愈加明晰。牢固树立“敢为人先”的工作理念,研究制定人才一揽子政策,不断以政策制度创新激起人才发展“一池活水”,先后出台了《临汾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规划》《临汾市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等“含金量”较高的人才新政,推动全市人才制度政策更加健全、培养体系更加完善,激励保障更加有力。
加强X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坚持正确方向、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临汾这片改革沃土,已然成为群英荟萃之地,“智力引擎”动能澎湃。
二、高标推进精确定位
市校合作增强高质量发展创新优势
“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就像一场‘及时雨’, 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卡脖子’问题,为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提高产品附加值提供了广阔空间。”这是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国朋的心声, 享受到市校合作红利的不止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一家着眼引领带动全市引才规模、质量、结构全方位大幅度提升,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深化市校合作“双千工程”,旨在用三年时间,引进10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落地1000个以上市校合作项目,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我市大力度、多领域、深层次推进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签约推进基地项目706项,引进博士390名(全职14名)、硕士749名;吸纳接收实习实训大学生3100 余人,就业创业大学生3870人,柔性引进高校科研专家400余人,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重点实验室1家,实现了“12大基地”建设全覆盖和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全覆盖。
聚焦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新升级。企业渴望最前沿科技成果,却囿于人才匮乏,这是横亘在高新技术企业面前的一座大山;空有“十八般武艺”, 却难以大展拳脚,这是高校科研人员面临的“科研成果转化难”的现实境地。为有效解决这个难题,2022年7月,我市组织开展“博士专家企业行”活动,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出题、高校攻关”的政校企产学研平台,促进山西电子科
技学院(筹)专家人才走访对接企业68家,收集认领问题175个。同时,充分发挥《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作用,鼓励高校将科技成果在平台发布,及时牵线搭桥,为实现区域经济、产业企业、院校建设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聚焦校友资源,激发双招双引新动能。为了着力推进招才引智、招商引资, 使“校友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我市建立了重点高校信息库、校友企业家信息库以及在临校友信息库3个数据库,确定在临汾经济开发区甘亭新型工业园区、侯马经济开发区、霍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校友招商引才特色园区,并被省商务厅确定为首批校友招商引才特色园区。同时,积极对接高校,重点联系校友,一大批校友招商引才基地在我市挂牌落地。
聚焦重点项目,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人才工作紧紧嵌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大战略部署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到哪里。我市选取17 个县(市、区)和28个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特色亮点、有深远意义、有重大社会价值的重点人才工作,制定临汾市2022年度重点人才项目清单, 有效带动各级各部门形成狠抓人才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高质引进精心培育
壮大规模厚植高质量发展竞争优势
“临汾点燃了我创新创业的热情,在临汾市科技局挂职锻炼一年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这段经历将永远激励我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全省首批科技博士服务团临汾团团长、中国矿业大学电力学院教授、市科技局副局长马草原告诉记者。
“我是全省科技博士服务团成员,挂职在临汾经济开发区,为企业发展运营谋划有效发展路径。”“我是今年新考录的大学生社区工作者,在基层社区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我是大学生村官,我要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在平阳大地,总能听到各类优秀人才充满活力的自我介绍。
2022年,我市紧扣抓X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的目标要求,着力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动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
随着我市不断传递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的强烈信号,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关注临汾、选择临汾。2022年,全市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514场, 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引进各类人才2.72万个。招聘大学生社区工作者874名,推
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为乡村学校补充特岗教师406名。加快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全市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规模达3600个。深挖中小微企业用工潜力,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岗位14290个。
引进人才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对接,吹好紧缺人才“集结号”,才能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我市积极引进12名中央及省科技博士服务团成员到临汾挂职,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作用,支持鼓励博士服务团成员深入基层一线、发挥专业所长,为临汾经济社会发展“把脉问诊”。推动建立各类科研平台11个,编制各类规划、建议书、课题研究15项,对接合作高校(医院、企业、科研机构等)32所,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22个,提出合理化建议50多条, 在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城市建设等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善借“东风”,巧借外力,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不断提升人才整体素质。2022年新招聘1189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到村和社区等基层一线工作,引导更多年轻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全覆盖。围绕全市“三区”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向10个山区县选派11批科技特派团,派出1200余名科技特派员,实现科技人才服务全覆盖,推动科技赋能、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在平阳大地上,一支支人才队伍走进广袤乡村,用真情实意、真抓实干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奉献之歌。
四、高效落实精细服务
优化发展环境塑造高质量发展品牌优势
“在这里不仅有生活补贴,还能享受免费食宿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感受到了临汾对人才的深深渴望和满满诚意。”我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宇轩如是说。
好政策引人才,优服务留人才。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硬环境与软环境并重,着力整合各类资源优势,不断完善保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人才开创茁壮成长的天地,创造温暖如春的生态。
真心实意服务,实现感情留人。完善X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组织市县两级领导深入生产、教学、科研一线走访慰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为全市350余名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和C类以上高层次人才发放慰问品,为全市5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提供健康体检服务,进一步推动问候、问情、问需、问策常态化。开
设“人才云课堂”,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网络平台举办临汾市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组织全市市委联系高级专家、D类以上高层次人才2148人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
真金白银激励,实现待遇留人。在全省率先实现高层次人才线上申报认定工作,认定高层次人才43771名,为符合条件的983名高学历人才发放各类津补贴金额1196.4万元,其中学费补贴201万元、生活津贴844.4万元、购房补贴151 万元,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全市高层次人才大数据库,为人才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提升了人才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真招实措保障,实现制度留人。推动人才服务联盟高效运行,投入使用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制定高层次人才服务事项清单,优化服务流程, 在市县两级设立人才服务联盟窗口,在医疗保健、交通出行、文旅休闲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集中统一受理人才业务,发放“临汾英才卡”3260余张, 建立健全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体系。加快打造人才公寓和人才周转房相互配套的安居保障体系,全市建成人才公寓827套、人才周转房330余套,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拎包入住”的居住服务,不断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发展的临汾,渴望人才;开放的临汾,呼唤人才;奋进的临汾,亟需人才。我市将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培育更加优良的人才生态,以更加贴心的服务保障,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优势,助推临汾高质量发展,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临汾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X建引领 创建模范机关
2022年榆林市直机关X建工作综述
(2023年3月27日)
紧扣工作职责,努力创建让X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开展“一系统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机关X建品牌建设行动,形成了一批叫得响、有影响的X建工作品牌;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引领广大X员干部实干奋进寥寥数语,勾勒出了榆林市直机关各级X组织奋力书写的新时代合格答卷, 处处闪耀着务实的光辉和实干的魅力。
去年以来,市直机关各级X组织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 的职责定位,对标“五个过硬”标准要求,全力推动模范机关创建,在助推榆林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展现新气象。
一、聚焦拥护“两个确立”推动ZZ过硬
从《国际歌》的火种承继,到《松花江上》的愤怒呐喊;从《十送红军》的鱼水情深,到《没有共产X就没有新中国》的铿锵前行2022年6月27日,一场由市直工委举办的“践行嘱托谱新篇献礼X的二十大”音乐X史课,让在场的每一位X员干部在经典音乐中追寻X的诞生、发展和壮大足迹,感受中国共产X人的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
去年以来,市直机关各级X组织坚决把X的ZZ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市直机关广大X员干部自觉做“两个确立”的拥护者、“两个维护”的践行者。突出理论学习,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X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第一议题”,以X委(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X日、X员集中轮训等形式,推动市直机关广大X员干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举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微X课大赛,讲述榆林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红色资源以及进入新时代以来展现出的崭新精神风貌,着力打造理论学习新平台、新模式、新品牌,教育引导X员干部筑牢思想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二、聚焦“有效实现X的领导”推动组织过硬
去年以来,市直机关各级X组织全面开展“一系统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 机关X建品牌建设行动,积极探索既符合时代要求和X建规律,又体现机关职能和部门特色的机关X建工作新模式、新举措,形成了以市执法局“塞上蓝盾
驼城管家”、市市场监管局“市场铁军服务先锋”、市政府办“X旗领航辅政尖兵”等为代表的X建工作品牌52个。
聚焦落实主责、健全组织生活、教育管理、群团工作等方面工作的具体要求,组织编写《实用手册》,市直机关X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创新建立“月督查、季汇报、半年讲评、年终评定、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全力推动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和创模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聚焦弘扬“奋斗精神”推动作风过硬
作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转变的是干部思想行动,集聚的是奋进力量。
去年以来,市直工委围绕干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在全面落实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举办“四比四争当喜迎二十大”主题演讲比赛,组织X员干部讲述榆林各行业各领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先进事迹;举办市直机关历届“十大杰出青年”座谈会,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实干奋进;举办市直机关首届篮球赛,着力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机关文化,进一步激励市直机关X组织和X员干部提振精气神、建功新时代;开展“树家风正X风转作风”主题活动,收集“我的家风故事”204件,努力让好家风成为守护干部廉洁从政和家庭幸福的重要力量,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正能量进一步凝聚。
四、聚焦坚持“严的基调”推动纪律过硬
去年以来,市直机关各级X组织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教育引导广大X员干部在遵规守纪、清廉担当、务实重行中走在前、作表率,把全面从严治X要求贯穿于机关X建的全过程、各方面。
市直工委统筹制定清廉机关建设实施方案,从机关纪委建设、组织生活制度落实、X规X纪教育等方面明确10条具体举措。开展“机关X组织书记谈创模、说作风、话清廉”专题访谈,邀请机关X组织书记介绍各级机关X组织在创建模范机关、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和清廉机关建设过程中的典型做法与经验积累,得到上级X组织的充分肯定。
五、聚焦增强“斗争本领”推动能力过硬
如何让机关X建和业务工作更好地相融互促、共同提升?如何让机关X建更好地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市直机关各级X组织在探索和实践中给出了答案。
市科技局的“优秀X员话科技”、市税务局的“千名书记进万企”、市农
业农村局的“千人帮千村”、市财政局的“联学共建”、移动公司的“书记委员项目”、邮政公司的“领题破题”、电信公司的“X小翼来了”、榆神管委会的“X建问题池”等一大批“X建+”特色行动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市直工委坚持示范引领带动, 狠抓典型培树,指导各级X组织开展联学联建活动60余场(次),组织评选6个创模标杆单位和21名市直机关好干部,推动形成学有标杆、做有榜样、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X的二十大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X、深入推进新时代X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新的部署,对‘全面提高机关X建质量’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将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深学细悟、笃行实干,扎实推动市直机关X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我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榆林市直工委书记张万华说。
凝“新”聚力向未来
赣南市抓实两新组织X建工作综述
(2023年3月28日)
在全省第三届X务技能大赛中包揽两新领域一等奖,获奖质量和数量全省第一;在首届全省两新组织X建工作创新案例评选中3个案例获奖,并获优秀组织奖这是我市两新组织X建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累累硕果,也是我市X建质量过硬行动走深走实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狠抓基层X建各项重点任务,紧盯短板弱项、着力巩固提升、努力创建品牌,积极引导两新组织服务中心大局, 以高质量X建推动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
一、“新”组织迎来新气象
两新组织构成复杂、群体多元,健全完善两新工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至关重要。我市一面推动应建尽建,一面强化巩固提升。
理顺运行机制,推动应建尽建。推动18个县(市、区)配齐两新工委书记、专职副书记,强化工作力量。制定《市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及其主要职责任务》, 明确成员单位两新X建职责承接科室,并配备2名工作人员;1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均规范建立“开发区X工委—非公企业(综合)X委—非公企业X组织”三级组织架构;成立市县两级“小个专”综合X委和物业行业综合X委,并推动各地建立“小个专”X建工作指导站个。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X组织就跟进到哪里。一面面X旗在我市两新组织中飘扬起来,两新X组织覆盖率进一步提升。
推动市县两新工委直接联系和指导重点两新组织213个,深入基层督导调研推动工作、发现解决问题。推动21个市属社会组织行业综合X组织实体化运作, 有效解决脱钩后社会组织X建工作缺位缺管问题。至此,两新组织X建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巩固提升,两新组织的运行更加有序、顺畅、高效。
思想引领,是两新组织X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市通过强化ZZ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全面加强对两新组织X建工作的领导,X在两新组织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组织1.5万两新领域X员收听收看X的二十大开幕大会,举办全市两新组织代表人士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和座谈会,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为两新组织人士培训重点内容,进一步深化了两新组织人士的ZZ认同和对X建工作支持度。同时,举办全市两新X组织书记培训示范班,带动各级举办两新X务工作者培训班74期,共培训5931人次。与此同时,广泛宣传两新领域“两优一先”“新时代赣鄱先锋”先进事迹,大力发展业主X员,把X的领导、X的力量、X的主张传递到两新“神经末梢”。
通过全力推进X建各项任务落实,全市两新组织X建迎来新气象。仅2022 年,全市两新组织新发展X员664名,其中业主X员156名,业主X员、业主X组织书记占比分别提升至51.20%、44.72%,保持在全省前列。
二、“新”标杆带来新突破
“持证上岗、赋能成长,今后我将认真工作,让X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助力企业跑出加速度。”江西佰盈体育科技有限公司X支部X务工作专干谢惠芳是该县获得我市首批两新组织X务工作者专业资格证书的两新组织X务工作者。在她的提议下,公司X支部率先创建“红色领跑”X建品牌,通过让X组织在丰富企业文化、履行社会责任中领跑,引导X员在生产经营、技术创新中领跑,以高质量X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12月,经过系统培训、能力认证测试、专家评审等层层审核,石城县16名两新组织X务工作人才最终获得我市首批两新组织X务工作者专业资格证书,实现“持证上岗”,并现场领取资质津贴8万元。为深化专职X建指导员队伍建设,石城县先行先试,开展“引、育、评、留”全链条式专职化认证工作, 目前已储备后备X务人才86名,推动两新组织X务工作者队伍专职化试点工作有形有效,得到省委组织部肯定和认可。
加强X建品牌化建设是推进两新组织X建创新、扩大X建影响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深化X建品牌创建,有效促进了两新组织健康、创新发展。
“过去我们开展主题X日活动,人都很难叫齐。现在整栋楼的X员聚在一起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仪式感强。很多X员都盼望着参加组织生活! 活动正常了,人心就聚齐了。我们顺势联合楼宇、社区、辖区单位X群组织, 成立X建联盟,广泛开展X史知识竞赛、红歌会、文艺汇演等活动,磁吸了一大批有志青年向X组织靠拢。”永信广场第三联合X支书记刘娟对“主题X日轮值”赞不绝口。
章贡区楼宇经济占全区税收总额四成以上,成为拉动该区经济快速发展的
新引擎。该区在楼宇X建中融合构建常态化服务平台,推行长效化活动机制, 实施精准化治理举措,让X组织成为楼宇企业认可的红管家、运管楼宇活动的好能手、楼宇健康发展的掌舵人。推行“三融合”X建工作机制以来,楼宇X组织为企业、员工办实事1382件,清除企业发展隐患36个,出台扶持政策41项, 破解发展难题326件。磁吸人递交入X申请,6名X员被推选为区“两代表一委员”。
通过X建加分,楼宇企业获评省级、国家级资质、奖项132项。楼宇X建成为引领楼宇健康发展、优化城市基层治理的有效抓手。“三融合”X建工作机制获评全省首届两新X建工作创新案例优秀案例,并获全省第三届X务技能大赛二等奖。
我市在两新组织X建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有特色、有亮点的创新做法,有力提升了全市两新X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这里有空调、无线网络、应急医药箱卫生间等,设施齐全,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饮水、累可歇脚、急可如厕,现在工作起来更舒心了。”近日, 在安远县新城区“饿了么”爱心驿点休息的外卖小哥欧阳进向记者说起驿点的好处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提升X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我市创新思路,探索X建与服务新就业群体融合发展,打造集X务、学习、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驿站,主要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如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网络货运、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以及交警、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和其他有需求的社会公众。
一个个驿站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筑起温馨港湾。目前,全市共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X组织131个,打造“红色驿站”“骑手暖心驿站”等326个,组建“先锋骑手”服务队76支。一批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两新”X建好经验好做法得到推广。
“X建引领、品牌赋能”,放眼赣南红土地,一项项两新组织X建工作方面的创新之举正成为强大“红色引擎”,将X的ZZ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推赣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新”力量汇聚新动能
近日,在信丰县城市社区贵源新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现场,领到603.5元手
工编织费的社区居民张阿姨难掩心中的喜悦。信丰县女企业家商(协)会和贵源社区伟胜物业作为两新妇联组织的代表,搭建平台引进巾帼产业编织项目, 带动居家妇女灵活就业,释放了两新组织X建新活力,激发了两新组织发展新动能。
为将X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我市积极搭建平台,引领两新组织围绕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自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如今,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城市建设、志愿服务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处处都有两新组织的身影。
在疫情防控的紧急关头,科睿特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支部第一时间发出号召,组建由X员、入X积极分子带领的科研攻关小组,陆续研发“赣通码” 平台、防控卫士小程序、扫码测温一体机、江西省疫情防控管理平台、章贡区隔离排查转运系统等平台系统和科技产品,用科技助力疫情防控,为全省疫情防控提供了“硬核”支撑。
以X建红为引领,全市两新组织发挥各自行业、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 聚沙成塔,握指成拳,汇聚成赣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以“万企兴万村”为依托,通过产业、就业、公益、消费、技能等多种帮扶方式,全市477家民营企业与444个乡村振兴重点村开展实质性帮扶行动, 实施项目566个,实际投入资金56.48亿元。推动全市616个社会组织参与“百社解百难”行动,共投入资金1573万元,帮扶群众约63万人。
——指导市非公X委充分发挥北京、珠三角、长三角等地流动X组织作用, 助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助力赣商回归、赣才回归。2022年,全市引进赣商返乡投资项目147个,签约金额1321.43亿元。赣州市在京流动X委建强基层X组织经验做法在中组部《X建研究》刊发。
鲜红的X旗,飘扬在两新领域,更飘扬在广大两新组织X员的心中。我市还大力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X员到社区报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X员立足岗位发挥主动性,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发挥“流动哨兵”“移动探头”作用,参与基层治理、平安建设等工作。
凝聚思想伟力 奏响时代强音
楚雄市2022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2023年3月28日)
2022年,历史之笔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时间的刻度,记录着前行的足迹, 也标注着奋进的历程。
翻开2022年楚雄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出彩画卷,理论武装走深走实、新闻宣传浓墨重彩、网络空间清朗有序、文明创建浸润人心、文艺精品好戏连台、文化强市步履铿锵 一个个频闪的亮点,让楚雄市进入“高光时刻”,宣传思想的伟力,融入奋进的历程中,展现于赶超的细节里,铺就人心底色,熔铸精神支撑。
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这条主线,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实干为笔,书写精彩答卷,唱响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强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谱写好中国梦的楚雄市篇章提供有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凝聚思想伟力筑牢理论根基
去年10月26日,X的二十大刚刚闭幕,市委就组织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传达学习X的二十大精神,以上率下,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宣讲,市委宣讲团成员走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校园、“两新”组织,带头组织开展宣传宣讲。“威楚鹿鸣”“最美夕阳红”“小邱法治课堂”“段丽萍普法讲堂”“红扇子␎小挎包宣讲队”“彝汉双语宣讲”“彝歌乡音”“火塘
夜话”等宣讲团队多种形式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350余场次,受众
2.98万余人次,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X的声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响彻威楚大地。
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中心组学习旁听”等机制,采取“实地调研+专家辅导+座谈交流+集中研讨”等方式, 深入研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高质量组织开展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1次,全市各级X组织开展学习960余场次,集中培训X员干部8万余人次。组织开展“X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宣讲2300多场次,受众达10万余人次,有力地推动了X的创新理论“飞入
寻常百姓家”。
二、壮大主流舆论唱响时代强音
去年8月10日,“楚雄这十年”楚雄市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非凡十年” 主题采访活动开展,十年非凡征程,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一项项非凡的成果,勾勒出X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人民团结奋进的壮美画卷。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楚雄巨变,凝聚起全市人民奋进新征程的思想伟力,为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与央媒、省媒一体联动策划,在国家、省级媒体刊播稿件2501条(篇)次,新媒体产品浏览量突破100万+的达38条,1件优秀新闻作品获第38届云南新闻奖。CCTV-17频道《“三农”群英汇》栏目、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和《寻百强看中国》栏目聚焦楚雄市,楚雄市在央视频频出圈,创下全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楚雄市外宣内容时长96分钟的新高,融媒体改革发展经验在全省交流。国际传播工作迈出了新步伐,“楚雄市城市形象IP”视频登录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楚雄彝族火把节”在环球网海外频道播出,让楚雄“彝族火把节”品牌走向世界。
三、强化ZZ引领夯实安全之基
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四个责任”落实更加具体,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巡察、专项检查、分析研判落实有力有效。持续加强舆论阵地建设,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不断创新,建成“威楚网络媒体矩阵”,网络空间更加清朗有序,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更加牢固。楚雄市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入选楚雄州“十大改革试点”,做法经验在全省交流,并被写入中央网信办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报告中,向全国推广。固本强基扬优势,70个宣传思想工作领航项目以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实起来,出新出彩。
四、浇灌文明之花涵养新风正气
一座城市的繁荣,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文明楚雄”创建品牌取得新突破, 持续开展以“提升城市品质擦亮文明底色”为主题的创建活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提升,常态长效创建机制有力推进,高质量完成年度国家级、省级实地测评。“新时代文明实践接单‘微心愿’,有难我来帮”志愿服务品牌的经验做法在《半月谈》刊出,得到省文明办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火韵” 实践品牌、“威楚鹿鸣”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品牌和“威楚志愿汇”品牌让志愿精神温暖楚雄,形成常态。全覆盖建设以中心、所、站、点四级为主的525个实
践阵地,组建志愿服务队573支,10.8万志愿者共开展文明实践活动2.6万场次, 服务群众超过110万人次,走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楚雄路径”。聚焦乡风文明,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大过口乡文明新风获《光明日报》点赞。
五、厚植文化沃土彰显文化力量
全市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艺术团改革从公益一类改为公益二类, 活力持续增强。楚雄彝人古镇成功申报为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实现省级文化产业园区“零”突破。完成了首部人文风光纪录片《哀牢秘境》拍摄制作。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傻娘阿红》获《散文百家》首届全国优秀散文大赛优秀奖,长篇小说《天雨流芳》被云南省上报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作品。栗子园彝绣车间建设模式,以点带面,在全市15个乡镇打造彝绣车间(绣坊),挖掘“楚雄彝绣”特色文化产业链,推动彝绣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家门口的“幸福产业”“温暖产业”。推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诗歌小镇建设探索出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时代华章,总在砥砺前行中续篇。踏上新征程,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谱写好中国梦的楚雄市篇章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全民共建唱响文明歌
玉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述
(2023年3月29日)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ZZ、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X的建设综合发展成果的最高荣誉,也是城市竞争中最具价值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玉林市积极引导全民共建,推进文明创建工程,人民群众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徐徐文明之风吹拂千家万户,朵朵文明之花开遍玉林大地,为加快“四强两区一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一、常态长效创建为民
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凝聚精神、助推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之举,加强统筹谋划和推进,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列入“十四五”规划,制定三年行动方案。
目标既定,重在行动。我市不断强化“X委统一领导、文明委组织协调、X政军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创建机制,增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推动力度,建立了4项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围绕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建设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等“十个重点建设任务”,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5+12” 重点行动,实施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程、城市秩序集中整治工程、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公园城市建设工程、市民素质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开展“清洁家园、喜迎新春”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共建共享、移风易俗”文明村镇创建提升行动等12项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我市创城工作的短板和弱项,努力打造干净、有序、安全、美观、舒适、宜居的美丽玉林。
玉林,正在通过这些举措让环境更优美,交通更顺畅,设施更完善,生活更幸福。
二、同心聚力创建靠民持续深化铸就文明新风
人,是文明的主体。提高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关键在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键也在人。我市有注册志愿者119万人,注册志愿者总数全区排名第二, 涌现了全国“最美志愿者”邹明广、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潘超等一批学雷
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打造了“玉事我帮您”“川流不息”等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关爱特殊群体、乡村振兴、社区和谐等工作,他们积极参与到“扮靓玉城”“社会秩序文明劝导”“社区邻里守望”等主题志愿服务行动中。
同时,我市还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争当文明市民”“文明交通绿色出行”“文明旅游”“垃圾分类进校园”“文明创建我在现场”“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等活动,引导人们将文明内化于心、践之于行,使市民真正成为创建主体,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唱响了全民共建的文明之歌。
目前,我市已获评各级文明村镇444个、文明单位291个、文明家庭63个、文明校园839个。4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30人荣获自治区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人荣获“八桂楷模”,53人荣获玉林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文明赢得尊重”这一理念在700多万市民中生根、发芽,推动着玉林追求文明的脚步加速前行。
三、共建共享创建惠民
打造一座幸福美好的文明城市
“你到泉塘巷打卡了吗?”最近,玉林城区泉塘巷成为了广大市民争相“打卡”网红点。小巷利用老旧墙体制作了独具玉林发展历史变迁的“年代记忆墙” “中国共产X光辉历程墙”“玉林剪影墙”等,同时还精心雕琢了“古巷记忆” “民俗风情”等群众喜闻乐见主题的3D彩绘,让原本单一沉闷的围墙以全新面孔展示出丰富多彩的一面,成为玉林市一道文化新景,吸引了大量市民争相“打卡”拍照。
泉塘巷只是玉林城区众多背街小巷建设的一个缩影。2021年以来,玉林市持续推进背街小巷、口袋公园的改造建设工作,背街小巷、口袋公园“焕新记” 仍继续在上演,“城中村”村貌有了较大改善。
如今,我市环卫市场一体化项目落地实施,通过机械化+工人作业,主次干道、公共广场、街面的保洁水平明显提升。小区管理再上新台阶,106个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市博物馆等10 多个市、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开放,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书房”建设大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实现100%覆盖,全市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
“创城的实惠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文明的好处我们切身体会到了,城市就是我的家,为自己的家出点力,让子孙后代过得更舒适,这力出得值。”玉州区名山街道五里桥社区X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滕敏说,在创城行动中,该社区通过发挥社区X委引领作用,协调辖区单位、志愿者、辖区业务部门等协同作战,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文明创城活动。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做到了我们百姓的心坎里。”五里桥社区居民王莉感慨道。
矢志不渝地打造一流红色学府
定远县委X校2022年工作综述
(2023年3月28日)
本报讯2022年,定远县委X校立足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和决策咨询功能定位,以创示范、优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把X校打造成为干部培训的阵地、理论学习的园地、X性锻炼的熔炉、服务中心的智库。2022年被评为全市第八批学习型X组织建设工作示范点。
突出主业主课,以新理念锻造好干部。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线,以丰富的教学形式,突出理论教育与X性教育主业主课。积极探索红色、实践、流动三大课堂,不断活化干部教育培训形式;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和学员“两带来”问题成果转化应用,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大力推行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互动式教改,引领学员求思求变,拓展学员战略眼光。2022年举办主体培训班5期,各类专题培训班19期,培训学员2000人次。
注重师资培养,以新机制打造好队伍。规范了X校学科建设,在学术委员会指导下,以X小组为基础,建立X史X建、ZZ法律、经济社会三个学科组, 突出X建引领,形成“X建+学科组”教研模式。同时,继续深化中青年教师三年培养计划,着力实施“育苗工程”。整合好线上线下资源,按照学科分类开展好师资培训。分期分批选派青年教师参加省市委X校师资培训18人次。全年共举办各类教研活动30余场。青年教师周沫授课专题《中原局三次会议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在全市X校系统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聚焦理论宣讲,以红色声音唱响主旋律。组建了县委X校“星火”理论宣讲队,积极主动融入全县理论宣讲主战场。探索线上宣传模式,在县委组织部统筹下、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将红色现场教学搬进县融媒体中心“三色定远” 直播间,实现了教育培训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云课堂新模式,同步观看人数达6000人。延伸线下流动触角,结合“举旗帜␎送理论”活动,组织理论宣讲队
成员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部队开展理论宣讲42场次,
受众人数达2800人次。
探索联动发展,以新思路满足新需求。加强县乡X校一体化协同推进,拓展延伸了干部培训阵地。全县乡镇X校建设以来,举办各类培训班次139期,培训基层X员干部14830人次。通过县乡X校共同挖掘、打造现场教学点17个,其
中,藕塘烈士陵园、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现场教学点被评为滁州市委X校第一批现场教学基地。2022年新开发的安徽滁州国家农业科技园现场教学基地, 以“以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为主题,涵盖5个教学点,顺利进入了滁州市委X校、蚌埠干部学校主体班,在教学质量上实现了质的提升。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秉持教、研、咨一体化推进的工作思路,以提升科研咨政档次水平为手段,以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为目标,加大实用对策性研究,助力全校科研咨政工作再次跃上新的台阶。
精准发力,层层推动,理论文章量质并举。出台《中共定远县委X校(行政学校)2022年度教研工作计划》,明确了年度科研任务,课题分解到人,跟踪问效,共发表理论文章26篇。专著参编1位,4篇征文获奖。
围绕短板,突出重点,立结项水平明显增强。靶向发力,成立3个课题组, 实行团队攻关,跨科室协作。成功立项省委X校系统重点课题1项,市委X校系统重点课题5项,结项市级以上课题8项。
围绕创新,狠抓特色,咨政建言频频获肯。出台《中共定远县委X校(行政学校)关于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工作方案》,成立6个调研组分赴乡镇、村(社区)、企业及部分县直单位进行专题调研,形成多篇优秀咨政报告,其中4篇获得县主要领导肯定性签批。全年累计获得县领导签批11篇(含学员参与4篇)。面向社会,共担共享,精益合作成果不断。与县委宣传部建立资源共享、
任务共担的合作共赢机制,先后向县委宣传部上报各类征文28篇,开展社科名家大巡讲8个专题讲座。与县纪委监委合作共建廉政研究工作平台,打造包青天廉政文化园现场教学基地,承领并完成县纪委监委科研课题《新时代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实现路径研究》,共同打造服务县委、县政府发展大局的新型智库。努力改善提升后勤保障能力,以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优质的科研教学环境为重点,为培训班的学员提供优质的培训场所,构建维护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管理有序的校园环境。
立足本职,务实一线,服务X校中心工作。全年接待培训班、会议、军事集训以及运动赛事等,共40次,培训人数超过3000人次。
整章建制,规范管理,保障工作廉洁高效。根据X校食堂菜品采购流程, 参考机关食堂有关规定,制订了《定远县委X校食材验菜制度(试行)》和《定远县委X校食材询价制度(试行)》。此外,对X校资产进行了一次摸底清查, 所有资产全部登记、建卡,管理日趋完善。
改善环境,提升素质,整体推进“五园同创”。协助有关单位推进前龙湖环湖步道、亲水平台等景观湖附属设施建设,让校园环境更优美。顺利完成X校物业管理服务政府采购合同到期公开招标采购工作。加强对物业管理公司的合同履约日常监管,督促物业公司定期开展消防、制度学习、技能提升等培训课程,共开展培训学习6次。监督保安队定期进行校园巡检,做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守护“平安”校园;“智慧校园”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宿舍楼电力设施网络化管理,打造“智慧校园”。在校园内张贴垃圾分类标识牌,向教职工及学员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做到四类垃圾分桶摆放,提升校园环保意识,创建“文明”校园。
文明,永不停歇的追求
云州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工作综述
(2023年3月28日)
漫步云州区街头,道路干净整洁,老旧小区改造一新,交通秩序井然有序, X员志愿者随处可见,文明风尚正激发云州区无限活力。自我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云州区吹响了向全国文明城市进军的号角,“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探索全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管理的新路径。
一、高位推动凝聚文明城市创建合力
“针对乡村、企业垃圾清运问题要拿出具体专项整治方案,完善提升管理水平,对随意倾倒垃圾的企业、商户要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依法依规处罚。”日前,在云州区于家寨到乌龙峡环湖公路沿路,区委书记宁文鑫就创城统领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实地调研,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现场负责人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交流。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千头万绪。为此,云州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第一副组长的云州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创建工作。云州区创城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周一碰头、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讲评、半年一小结、年终大总结”的机制,调度、协调、推进有关重点、难点工作。
云州区四套班子领导全都参与创城工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好示范引领和表率。建立领导干部“分片示范、联点共建”机制,压实责任,凝聚合力抓创建,实行区领导牵头,各单位、乡镇联点共建、分片示范的方法,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共创文明城的良好格局。
二、市民齐心协力绘就文明新画卷
城市之美,美在文明。文明城市创建,离不开市民的踊跃参与。当文明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一座城市才真正拥有文明底色。
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云州区注重发挥“四类群体”作用,引导X员、志愿者、群众、未成年人4类群体主动参与创城,真正做到创城为民、创城利民、创城惠民。云州区制定了《云州区文明手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和促进文明行为,提升巿民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促进
市民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连日来,云州区吉祥里社区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小喇叭”广播活动, “争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不说粗话脏话。”一条条创建文明城市的公益宣传信息通过一个个小喇叭,响彻在各个小区、街头巷尾。
去年7月初,吉祥里社区发起“小喇叭”广播员志愿招募活动,小学生们在家长的带领下踊跃报名,个个争当“小喇叭”志愿者,乐做文明宣传员。从机关到社区、从干部到群众、从城市到乡村,人人参与创建,个个奋勇争先,凝聚了全民创建文明城市的磅礴力量。云州区逐步探索建立起了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形成了共建共享的创城格局,奏响了和谐的创城乐章。
三、聚焦民生打造和谐宜居云州区
小小厕所,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社会文明。厕所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文明窗口。
“只看外观,根本想不到这里居然是公厕。”今年3月初,从北京来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游玩的外地游客赵敏,看到西坪镇临街公厕时,反复确认, 才相信这确实是一座公厕。
文明城市创建如何真正惠及民生,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是文明城市创建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云州区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集中有限资金精准聚焦民生“微实事”, 以问题为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围绕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农贸市场、城市“断头路”、园林增绿等市民关注的热点,常态化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改善中心城市发展环境。
去年,云州区建成区完成了三条道路及管网改造项目;完成了三条道路建设项目;完成水头风貌区整治项目;新建了便民市场,建成商铺1356平米,优化了永业便民市场布局,新建彩钢商铺60间1200平方米;新建停车场2处停车位155个;新建五座水冲式公厕,建筑面积320平方米。今年,计划投资1800万元, 年内完成12个老旧小区院落整治及二次管网改造。此外,计划年内实现西坪建成区无公共旱厕,背街小巷无土路。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举措生动体现了创城为民的理念,犹如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大礼包”,共同擦亮了城市文明底色。文明城市创建,已经成为云州区百姓迈向美好生活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
文明无止境,创建不停歇。云州区将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继续奔跑,秉持创
城为民、惠民、利民、靠民的理念,坚持全域创建、全面创建、全民创建,X政领导齐上阵,软件硬件一起抓,补短板、强弱项、出特色、创品牌,努力将云州区建设成为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文明新风拂面来
运城市常态化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2023年3月27日)
清晨,当人们走出家门,映入眼帘的是环境优美的小区;傍晚,和家人在美丽的小游园散步,怡然自得;夜晚,治安防控设备实时监控着小区里的一切, 保障人们的安全 不经意间,河东大地又变美了。探究其中的奥秘,不难发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坚实步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全程创建,将文明融入城市肌理, 不断提升着这座城市的幸福指数和文明内涵。
一、高位推动
共赴“文明之约”
文明城市建设,关键在顶层设计;落实落细工作,上下“一盘棋”是根本。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高ZZ站位,坚决扛
起城市建设ZZ责任。市委书记丁小强、市长储祥好分别实地调研督导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查看城市道路、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公园广场、学校、医院、公共文化场馆、社区小区等点位,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广大X员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形成全市“一盘棋”、全域“一体化”推进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强大合力。
文明创建为了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我市出台《运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坚持理想信念、促进文明行为、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水平纳入法治轨道,推动文明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常态长效开展。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各类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培育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创建工作整体提升、遍地开花。
如今,从机关到社区、从干部到群众、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学校,人人参与创建,个个奋勇争先,凝聚起全民创建的磅礴力量。
二、持之以恒成果人人共享
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文明创建如何真正惠及民生,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是文明创建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我市坚持人民至上的创建理念, 各单位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每一条街巷、每一个小区、每一块绿地,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变化。
城市治理,重在共建共享,贵在通过科学施策、综合治理,将精神文明建设之“虚”外化为市政建设之“实”。市城市管理局围绕环境“治脏”,持续开展主次干道深度保洁、背街小巷深度清理“两深度”行动;突出城市“治乱”, 持续开展农贸市场、商业街区及校园周边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坚持铁腕“治违”, 持续开展违法建设和把式车辆乱停乱放专项整治。立足城市更新,持续开展“株圆叶亮、色彩纷呈”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和“路平水畅、城亮民安”市政基础完善行动。倡导文明出行,积极督促共享单车运营公司引导市民文明安全骑行。截至目前,累计施划非机动车停车线2.1万余米,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及人行道以上停车位2100余处;规范整治店外经营、流动摊点、乱堆乱放、不规范门头牌匾930余处,规范把式车辆停放800余次;修复城市道路问题517处;抢修主次干道路灯电缆及城市夜景亮化设施故障20余处,更换维修路灯70余盏;提升改造禹西路全段路灯,更换新型ED路灯170余盏;巡回清洁及维修更换垃圾桶、果皮箱、公交站台护栏等“城市家具”4000余处;全方位清洗绿化防护栏3万余米,清除落叶杂草4.8万平方米,修剪大树约1018株,修剪绿篱约21万平方米; 补植补栽苗木1800余株、3300余平方米。
一项项民生清单、一个个具体数字的背后,是全市上下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是深入践行“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理念的生动写照。
三、聚焦民需提升幸福指数
古语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同样如此。城市治理点多面广,要让每一处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彰显治理成效。
“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大家戴上头盔,这样更安全”近段时间以来,我市开展“警邮联合”行动,在主城区17家邮政网点增设电动车牌照办理点,盐湖交警大队深入社区、村庄,利用节假日和晚上休息时间办理电动车上牌业务。
同时,在市文明委统一部署下,市直230家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和盐湖区40家机关单位的志愿者继续在中心城区24个主要交通路口轮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对行人不走斑马线、不走人行道、过街不遵守交通信号和骑电动车不戴头盔、逆行、闯红灯等行为进行劝导,目前头盔佩戴率已达85%。
群众满意率是检验创城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针对新建、改建道路导致红绿灯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恢复7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组织警力进行实地调研,优化交通组织;新增违法停车抓拍点位14处,新增行人过街智能斑马线系统3处;在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交通智能违法抓拍系统20处;排查停车乱点73处,施划停车位1544个。
同时,积极推进停车场建设工作,目前停车场共有50个,其中新建5个,增加582个泊位,整合45个泊位,盘活4290个泊位。
我市用点点滴滴的“小治理”,凝聚起城市文明的“大气象”,让市民的获得感“实打实”,创建成果有目共睹。
四、长效推进绘就文明画卷
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是城市文明创建的“试金石”,身边的美好变化是广大群众增强幸福感的源泉。
文明城市创建,最重要的是为市民营造更美好的生活空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把集贸市场内及周边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重中之重,对全市农贸市场周边环境卫生、流动摊点等进行全面排查,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在各农贸市场规划停车位,划定禁止店外经营警示线,有效解决了占道经营、车辆占用消防通道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为东湖、绿元等部分农贸市场免费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基本杜绝了非机动车飞线充电的乱象。全面规范市场秩序,积极指导市场开办者全面落实经营者挂星经营要求,组织市场开展“诚信运城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督促市场开办者加强对市场内经营者的文明经营与教育管理;强化消费维权,在各农贸市场设立消费维权站点10个;开展广告整治,规范门头牌匾、广告牌93处,统一制作公益广告牌63块;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指导食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健全进销货台账,落实索票索证、溯源管理制度;规范明码标价、公平计量行为,帮助检定计量器具千余台,明码标价和公平秤复秤台做到全覆盖。
一系列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切实解决了市民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打
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五、守正创新
打造“民生品牌”
多年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常态长效机制落细落实,注重共建共享, 突破重点难点,创新载体形式,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发展活力竞相迸发、颜值内涵不断提升盐湖区全面摸排路面坑洼不平、楼体破损污损等问题,迅速开展市容环境、社区小区、包街包巷(村镇)环境等提升行动,动员辖区各级干部群众,集中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乱贴乱画等突出问题,改善人居环境。目前,全区共张贴垃圾桶分类标识1.25万余个,清理背街小巷小广告13万余处,清理楼道广告等19.6万余处,清理杂物2.5万余处,拆除飞线9000余处。及时更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精神文明建设四大宣传栏和卫生健康宣传栏,排查更换内容错误、破损、遮挡的公益广告1万余块。开展“一盔一带”主体宣传教育活动,对电动车进行集中挂牌,教育劝导乱停乱放车辆,整治不戴头盔、违法停车等交通乱象。开展“门前四包”工作,凝聚各职能部门、物业公司和社区等多方力量, 规范城市秩序,助推“门前四包”落到实处,保持常态长效;开展问卷宣传行动,启用“社区吹哨、单位报到”机制,发动包联单位和辖区X员干部登门入户,组织宣传辅导问卷调查。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动,动员家长参与,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 的目标。
一路春色满目新,满城文明处处景。民生改善的浓浓暖意、幸福指数的步步提升,是我市创城路上最贴心、最实在的收获。全市将继续常态化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动城市环境面貌、形象品位实现新的更大提升,让城市因文明更美丽,让群众的生活因城市文明更美好。
文明新风润雍阳 运河两岸沁脾香
武清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综述
(2023年3月29日)
雍阳大地,新风拂面,运河两岸,文明飘香。
在绿色与发展中集聚美丽与富饶,在智慧与激情中见证历史与变迁。
X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数万武清儿女,正以饱满的热情、迸发的姿态、坚定的步伐,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雍阳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吹响了催人奋进的时代号角。武清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按照市委部署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武清,共同奏响新时代的文明乐章。
如今,城乡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一、以人民幸福为根本,打造宜居家园
三月的武清,树木葱茏,花瓣飘香。漫步在武清城区,文化公园里、主干道路旁、居民社区里 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彰显着文明,孕育着变化。
“几个月没回来,小区的变化可太大了,真是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长期在外的张永荣回到家所在的杏林公寓小区,情不自禁感慨道。
杏林公寓是杨村街道的老旧小区,建成于2000年,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规划不完备。去年,武清区投入专项资金,对杏林公寓等一批老旧小区进行集中提升,使2217户居民直接受益。
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文明城区创建,最重要的是为居民营造更美好的生活空间,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
武清区始终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紧盯短板弱项和关键环节,把群众满意、人民幸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城乡主次干道、社区小区、建筑工地、交通路口、背街小巷等点位进行全覆盖督查检查,建立问题台账,发现并推动各单位解决公共设施、卫生环境、文明交通等各类问题3200余个。
2022年以来,区财政拨付资金1500万元,用于各社区小区、背街小巷、点位周边硬件设施建设。全区累计建设社区充电车棚300余座;改造主次干道缘石坡道445处;增设环卫设施185个,清整死角垃圾220余吨;拆除破旧灯箱、道旗及宣传牌263组,更新建筑围挡公益广告12880平方米,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愈加便利。
二、以崇德向善为导向,厚植文明沃土
“雷锋这个名字,我们都太熟悉了,他爱学习、爱助人,令我印象最深的雷锋故事,是他坐火车出差途中,帮大娘找座位,帮大嫂补车票,还帮列车员擦玻璃,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在“3␎5␍学雷锋
纪念日到来之际,下朱庄街道静湖花园社区老X员王庆田为年轻的社区工作者们讲述了雷锋的故事。
分享会后,静湖花园社区、碧溪园第二社区和越秀园社区还组织开展了义务理发、医院义诊、慰问老X员和入户打扫卫生等爱老活动,把雷锋精神与弘扬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相结合,切实提升了辖区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社会的昂扬前行,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百姓的生生不息,离不开丰润的道德滋养。
武清区着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贯彻《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不断提升市民的道德素养。着力推选身边道德模范、天津好人、武清好人等典型人物,组建“金色榜样”志愿宣讲团,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 引导X员干部群众用心用情办好事,为加快建设京津明珠、幸福武清贡献力量。
2022年以来,区内李文梅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王紫硕当选天津市“新时代好少年”,20人荣登“天津好人榜”,3人获评天津市“五爱”教育阵地优秀辅导员,23人入选“武清好人”素材库,“剪报老人”丁俊岩、“绿色农田卫士”肖建中等榜样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发挥,好婆媳、好邻里、好街坊等基层典型不断涌现。
围绕“X的二十大精神润心田、文明实践谱新篇”“谁不说咱家乡好”等鲜明主题,灵活运用田间地头宣讲、便民服务宣讲、歌舞戏曲宣讲、书画摄影宣讲、网络直播宣讲等“N+宣讲”形式,广泛开展宣讲活动830余场,将X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的“乡音土语”,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以共建共享为引领,凝聚磅礴力量
“文明是一个幸福的微笑,是一次温暖的搀扶,也是一句礼貌的问候文明是我们在日常点滴间塑造出的美丽,来吧,让我们共同参与到‘文明+’系列活动中,一起为建设开放包容的文明武清尽责出力!”
自3月初起,《文明+有你有我》宣传片在武清区各个媒体、电子屏等火热播出,引发全区“文明+”大行动,全民携手,共赴文明之约。
近年来,武清区坚持广大群众的创建主体地位,搭好让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创建舞台,让群众当演员、唱主角。
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文化节,设立每周六为文明共建志愿服务日,启动“文明+”“武清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等文明行动,助推城市文明、助力乡村振兴。其中,119个区直单位(镇街)与98个社区结成对子,组织机关干部及志愿者8600 余人,深入社区开展垃圾大清扫、卫生大清整等志愿服务活动。
拓展志愿服务新型阵地,建成全市首个实体“文明银行”,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信息互通,成为全区志愿服务的“枢纽站”“加油站”。全区注册志愿者已逾16.9万人,志愿服务指数长期处于全市“第一梯队”。
创特色、搭平台、建队伍、促实践,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深化拓展“百村百站讲X史”接力宣讲、文明实践“站长宣讲会”等区级工作品牌,培育扶持曹子里镇“花乡宣讲”、梅厂镇郝庄村“郝人郝事”等88个优质宣讲项目, 打造“益暖武清”“一个人的剧场”等一大批深受群众欢迎的“金牌”活动, 涌现“星火”“巾帼”“晨曦”等一批品牌队伍。
千年流淌的京杭大运河,赋予了武清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这片生机勃勃的发展热土。如今,武清区正沿着悠悠运河齐心协力、奋楫扬帆, 驶向文明宜居、崇德向善、人民满意的幸福彼岸!
文明之花开遍江源大地
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2023年3月28日)
道德模范引领风尚,文明创建热潮涌动,志愿服务情暖人心 从机关单位到田间地头,从城镇社区到乡村牧场,从三江源头到河湟谷地,从雪域高原到柴达木盆地,文明的力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有力传播了社会主流价值,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形成了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文明之花开遍江源大地。
一、强化思想引领 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我们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传播正能量,做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在西宁市城中区仓门街办事处石坡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亲子活动正在开展,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方式让大家在参与的同时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近年来,青海省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来抓。研究制定《青海省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行动方案》《青海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实施办法》,将公民道德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先进典型选树工作中。出台倡树文明新风的移风易俗促进条例、市民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引导人们积极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 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泉。
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一个个新时代的“活雷锋”,一抹抹暖心的“志愿红”, X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医疗志愿者、文艺志愿者、退役军人志愿者等携起手来,汇聚成战“疫”的磅礴力量,点亮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
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一次次有温度、有深度的惠民服务, 一条条增颜值、提气质的实践举措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犹如阵阵清风,温暖着人心,传播着文明,浸润着百姓的生活,成为大美青海最鲜亮的底色。青海省
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作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高度重视、稳步推进,努力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省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566万元,成立文明实践中心45个、占县(市、区、行委)总数的100%,文明实践所406个、占乡镇(街道)总数的100%,文明实践站4664个、占村(社区)总数的100%,拓展阵地建设,建设文明实践点、岗位、基地、长廊等2673个。建设县一级志愿服务总队45支,各级志愿服务队15097支,注册志愿者达63万人。
二、厚植道德沃土发挥榜样力量
“在青海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始终有一群人,他们扎根高原大地,心怀忠诚,行有方向,奋勇前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海榜样。”在“青海榜样”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用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鲜活的故事,深情讲述了“青海榜样”为民造福、夙夜在公、心怀大爱、履职尽责的感人事迹,台下观众眼含热泪掌声不断。
高原医学事业开拓者吴天一、高原生态建设践行者张锦梅、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尼都塔生、用艺术匠心传递道德力量的完德尖措、倾情甘为孺子牛的尹发旺、忘我付出的索拉、真情奉献的援青干部陈水芳、守护黑河源头的生态管护员叶金俄日一个个闪亮的名字,犹如一盏盏精神明灯,引领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通过群众推、群众评、群众选,近年来,全省先后推荐选树了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青海省道德模范、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新时代好少年等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 他们如同灯塔,闪亮着精神光芒,传递着无穷的道德力量。
先进典型就是鲜活的价值观,也是有形的正能量。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顶层设计,充分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榜样引领作用,凡人善举、草根英雄、平民英雄大量涌现,“学习好人、崇尚好人、争当好人、关爱好人”在江源大地深入人心。各地区各部门持之以恒地关心关爱道德模范,积极落实礼遇关爱道德模范措施,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三、推进文明创建
擦亮各族群众幸福底色
“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 铺张浪费的现象少了,群众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文明健康 ”近年来,青海各地把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热情拥护和广泛支持,社会风气愈加良好。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到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从“一处美”到“一片美”,青海省坚持为民惠民理念,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让城市更文明,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心愿和追求。全省各地按照重在建设、贵在坚持、利民惠民的要求,把城市治理重在精细、农村治理重在精美、牧区治理重在精进的要求融入文明创建全过程。西宁市、玉树市先后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了青海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突破,互助县等29个城市获评省级文明城市称号,文明城市创建使得城市品位实现大幅提高,生活质量取得明显改善,市民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为城市赋能的同时,也让乡村旧貌换新颜。文明村镇创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突出抓好乡风民风、人居环境和文化生活建设,扎实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行动,集中治理红白事大操大办、高价彩礼、人情债负担重等突出问题,形成崇尚文明、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有效引领乡风文明。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县级及以上文明
村镇2968个,其中全国文明村镇59个、省级文明村镇326个。全省县级以上文明乡镇创建率达77%,文明村创建率达62%。
以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职业道德素质为目的,在全省机关、单位、企业等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修订完善《青海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创建质量和水平,165个单位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868个单位获评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创建文明单位,6个非公组织入选全国文明单位,41个非共组织入选省级文明单位(标兵),通过争创文明单位,引导各行各业加强道德建设、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履行社会责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青海持续深化文明家庭创建,组织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家风建设
中,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睦邻友善等家庭美德。截至目前,79户家庭获评省级文明家庭称号,其中13户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已创建“五星级文明户”81.1万余户,创建率达到49.4%。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青海围绕全面贯彻X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文明校园创建作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75所学校获评省级文明校园称号,其中10所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累计投入资金7805 万元,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420所,覆盖全省8个市州,受益未成年人近20万。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高原好少年选树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鲜明价值取向、养成良好品德、提升综合素质,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园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将紧紧围绕X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X代会确定的目标,坚持不懈用X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结合新时代十年X和国家特别是青海发生的历史性变化, 深化X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着力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凝聚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向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文明之美塑城市之魂
常德市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2023年3月27日)
马路上,红灯停,绿灯行,车辆礼让行人;餐馆里,顾客自觉打包,拒绝浪费,“光盘行动”成为新风尚 春日里的常德,文明之花处处绽放,美入眼帘,润人心田。
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常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全市上下群策群力、担当实干,迈开追求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铿锵步伐。凝聚合力,扛起人民期盼的担子;补齐短板, 打牢民生幸福的“里子”。以润物细无声的文明情怀改变着一座城,赋予了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一、凝心聚力文明有方
文明城市创建,关键在顶层设计;落实落细工作,上下一盘棋是根本。 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和下设工作组的成立,搭建起了统一高
效的指挥调度体系,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理念,形成了履职尽责更加有为、条块协作更加有序、压力传导更加有效的工作局面。
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个个农贸市场得以改造升级, 强化了民生关怀;一条条道路更加畅通和谐,便利了市民出行;一件件“红马甲”活跃在大街小巷,传递了文明新风从硬环境的改善到软服务的提升,这一系列可喜变化的背后,X建引领、联动联创是重要法宝。
——延伸X建“触角”。制定了全市抓小区X建促创建工作方案,建立小区X组织,健全业主委员会和业主监督委员会,建立小区“邻里互助群”,完善小区管理体系建设,集中处理小区治理突出问题,提升小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联”出干群合力。大力开展“干群齐参与共创文明城”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市城区193家市直和中央、省驻常单位与109个社区结对,在城区范围内开展实行“门前三包”、联包带创、X员干部带头、开办市民学校、发动市民参与的五大主题教育活动。
——创新宣传方式。设计并推广常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问答系统, 向市民宣传创建知识,对创建工作人员组织线上测试,提升市民对创建工作的
知晓率、支持率,也帮助一线创建人员准确掌握工作标准。
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在全市营造了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创建的浓厚氛围,凝聚起万众一心、合力创建的磅礴力量,使文明城市创建成为一场社会参与面广、社会动员程度深、社会影响力大的“幸福接力”。
二、惠民利民文明有效
“不到3个月的时间,道路修好了,楼道干净了,化粪池通畅了,我们这个老小区又充满了新活力。”说起小区提质改造后的变化,家住武陵区吉利小区的居民林杏旭满脸幸福。
自吹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以来,常德牢记“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初心使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实事办理加速,群众呼声有所应。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着力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停车难、就厕难、充电难等7类民生实事。市城区新增机动车停车位20156个,停车收费免费时间延长、收费时间间隔缩小,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免费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在市城区新建公厕12座,配齐无障碍设施设备等,为市民找厕、就厕提供便利;在市民聚集区新建城市书房,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引入社会资本,在小区安装集中充电设施,为居民提供便捷、实惠的充电服务。
——城市更新提质,市民生活更加便捷。结合城镇更新提质专项行动,利用市城区零散用地,推进城市微改造,建设小型停车场40个,打造“15分钟生活圈”;按照一市场一方案的原则,对市城区25家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秩序开展集中整治;开展文明街巷建设,打造文明示范街41条,推动背街小巷环境秩序好转、居民素质提升;先后完成了98个社区、169个小区的“飞线”整治。
一项项创建行动在时间的生动注脚里、在市民的美好期待中落实落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让变化“看得见”,还让幸福“摸得到”,它渗透于常德的发展中,更融合在老百姓的生活里。
三、立德铸魂文明有向
“在配电箱上彩绘公益广告,不仅扮靓了城市,还传递了正能量。”在鼎城区临沅路沿线,老旧配电箱旧貌换新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风尚融入了街头巷尾,赢得了市民称赞。如今,走在常德的大街小巷,设计精美、主题突出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引导市民在细小处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将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随着城市环境越来越美、文明氛围越来越浓,居民们
也自觉加入文明宣传员的队伍。
53岁的唐基翔在市城区北正街巷开了一间杂货店。他主动找到社区,想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出一份力。社区给他发了一个喇叭,喇叭里录制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相关内容。每天8时和18时,他都穿好红马甲,拿着喇叭到社区内巡逻。
当文明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一座城市才真正拥有文明底色。满城跃动的“志愿红”,正是这座城市文明画卷中亮眼的一笔。
在路口,举着小红旗,劝导不文明现象;在街道,清理楼栋小广告,慰问困难家庭;在社区,关爱留守儿童,陪伴空巢老人;在疫情防控中冲锋在前, 在解难帮困中奉献力量 他们如同漫天繁星,在沅澧大地各个角落发挥光和热, 掀起了一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民生改善的浓浓暖意,幸福指数的步步提升,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路上最贴心、最实在的收获。启航新征程, 常德将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让城市因文明更美丽,让生活因文明更美好。
宜居宜业宜游 为民便民利民
鹤壁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工作综述
(2023年3月29日)
整洁的街道、环境幽雅的小区、标准化的农贸市场、随处可见的休闲健身人群 生活在这座城里,人们移步见绿、抬头见景,处处干净有序。
2017年,鹤壁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2020年,鹤壁迎来首次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并高分通过;2021年,鹤壁以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为抓手,深入实施五大专项行动,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2022年1月,全国爱卫会下发《关于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镇复审结果的通报》,我市榜上有名,再次擦亮国家卫生城市金字招牌。
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变化。多年来,我市巩固创卫成果的脚步从未停歇:全面落实各项举措、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我市用一幅幅“畅、洁、绿、美”的蝶变画卷,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让百姓生活更加健康快乐幸福。
一、高位推动,层层压实“巩卫”责任
国家卫生城市是城市卫生工作的最高荣誉,是评价和反映一个地方整体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只是起点,不是终点。
我市及各县区均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爱卫会。市卫生健康委挂市爱卫办牌子,市卫生健康委内设爱国卫生科,下设市爱国卫生技术指导中心。各县区卫生健康委均设爱国卫生股,由专人负责爱国卫生日常工作。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配备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积极按要求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各级财政把爱国卫生经费纳入预算,足额保证工作需要。
市委市政府还将健康城市建设纳入考核目标,列入全市城市创建工作重要内容,通过全域全面全员全程开展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健康细胞建设,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中注重健康管理理念。
二、同心同向,营造浓厚“巩卫”氛围
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需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聚集民众的力量,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浚县在县融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定期向群众推送“巩卫”内容和健康常识。在单位、小区、学校、医院、市场、公园,随处可见健康知识宣传栏和宣传展
板,帮助群众增长健康知识,引导群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树立健康卫生理念。“每天接孩子放学,我都会看看学校旁边的健康知识宣传展板,还真学到
了不少知识。”浚县居民李先生说,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大家都应该好好学一下。
走进淇滨区大辛庄社区,一条环绕社区广场的健康文化长廊映入眼帘。长廊内是用石子铺设、约300米长的健康步道,不少老人在这里悠闲踱步。不远处的健身器材区域,几个年轻人在锻炼身体。社区广场中央的大屏幕播放着疾病预防、科学饮食等宣传片,吸引不少居民驻足观看。
大辛庄社区是“村改居”社区,这里曾经环境脏乱、设施落后。2019年开始,该社区积极开展健康社区创建工作,一方面大力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社区健康品位;另一方面着力改变居民生产生活习惯,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的大辛庄社区已成为一个环境优美、充满生机、崇尚健康的现代化社区,并入选全国“爱卫网红打卡点”。
三年来,全市共开展健康教育活动2000余次,印制各类健康知识手册、折页150万余份,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40万余次,建成“两场三馆”18个,打造了环淇河自行车赛、徒步淇河、牟山登山节、朝阳山群众健身登山大会等健身品牌赛事。2021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8.48%。
三、协同发力,建管并举提升“巩卫”成果
目标不变、思想不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
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强化举措,持续发力,扎实推进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携手共建美丽家园。
为巩固创卫成果,我市创新实施“12355”工程。“1条主线”,即全面落实《鹤壁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办法》;“2大工程”,即开展健康城市创建工程和卫生城市创建工程;“3个全”,即全面全域全员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5 个机制”,即评比竞赛机制、网格化管理机制、周末卫生日机制、问题台账和销号机制、平时督导机制;“5大专项行动”,即开展物业服务质量大提升、集贸市场提升、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公厕改造提质、老旧小区治理等五个专项行动。
成效斐然,“巩卫”成果催人奋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见证了这座城的日新月异和澎湃活力,见证了鹤城儿女的勠力同心和辛勤付出。
2021年12月31日,全国爱卫办发布《关于2020年度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评价结果的通报》,鹤壁以全国第三的好成绩,跻身“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进步最快十大城市(地级及以上城市)”,并连续两年以全省唯一身份入选“河南省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地级市)”。
2022年,市爱卫办被全国爱卫会表彰为“全国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先进集体”。
同年,健康中原推进办公布第一批全省典型案例,鹤壁《坚持创新探索、深入推进全国健康城市建设》名列其中。
2023年2月,鹤壁健康城市建设案例入选《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
(2022)》,全国仅有3个城市案例入选,鹤壁是北方地区唯一的入选城市。 据统计,近三年,鹤壁共取得卫生创建荣誉2635个,国家及省级荣誉称号
1253个,市级荣誉称号1382个。所辖两县浚县、淇县全部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2020年已通过省级评估和公示,近三年共有10个乡镇通过国家级卫生乡镇省级评审和公示,进入待命名阶段。我市国家卫生乡镇创建率位居全省前列,省级卫生乡镇覆盖率全省第一。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完善长效管理举措、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健康城市建设力度,进一步贯彻落实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方针,强力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助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作出新贡献。”市卫健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以实干“组织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力”
观山湖区2022年组织工作综述
(2023年3月28日)
砥砺前行,首在把舵领航;攻坚克难,更需力量引领。
回眸2022年,观山湖区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X的二十大和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高度ZZ自觉和强烈使命担当,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X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X的组织路线,勇当擎旗手、争当排头兵,为“黔中会客厅␎美美观山湖”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交出了一份提神提气的“组工答卷”。
A凝心铸魂
理论武装入脑入心
2022年底,观山湖区在区委X校报告厅举行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讲座中,专家以“牢牢把握X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主题,围绕X的二十大基本情况、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等方面,对X的二十大精神作了全面系统的宣讲解读。
“讲座加深了我对X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和认识。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把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世纪城街道X工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霞听完讲座后说。
2022年,观山湖区组织系统把X的ZZ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广大X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迎接X的二十大、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贯穿全年的工作主线,高质量完成X的二十大代表推荐提名,顺利选举产生1名X的二十大代表。同时,迅速掀起组织系统学习贯彻热潮,系统部署X员干部轮训培训,推动各级X组织、广大X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X的二十大精神上来。
一年来,观山湖区紧紧围绕“四主四市”工作思路,聚焦“强省会”行动、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着眼“一圈两场三改”、农村“五治”等中心工作,突出问题导向、实践导向,举办了主体班、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班160余期,培训干部10000余人次,组织全区干部参加新时代学习大讲堂专题讲座30余期10000余人次,X员干部的思想素质、ZZ素养、专业素能不断提升。
思想就是力量。X的创新理论是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全区X员干部越学越有信心、越学越有力量、越学越有方向。同时,该区还加大教育培训保障能力,对辖区相关场所、机构进行全面排查,按照“一个机构一个方案”的原则,制定规范提升工作方案,并出台X性教育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工作有关文件,完善相关制度机制。
精神在,血脉在,力量就在。在一次次“知”与“行”的实践中,观山湖区各级X组织把贯彻落实X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及服务保障重大任务落实作为试金石、磨刀石,引导X员干部自觉投身经济发展主战场、为民服务第一线、攻坚克难最前沿,在基层实践中建功立业。
B选育管用
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我们村涉及征拆的土地比较多,我选了《土地征收政策解读及工作技巧》培训课程,学到很多实用知识。”2022年,朱昌镇麦乃村X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祖尧参加了观山湖区组织的村(社区)X组织书记培训,受益匪浅。
坚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观山湖区委组织部在开展新任村(社区)X组织书记培训前,通过走访、电话、问卷等方式,广泛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并组织司法、民政、农业农村、公安等多部门结合自身实际,自行认领12门课程内容,鼓励村(社区)X组织书记根据自身需求,有重点、分类别地开展学习。
“村(社区)X组织书记肩上的担子一头连着X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责任大、任务重。选拔村(社区)X组织书记,不仅要‘挑’,更要‘挑好’。”观山湖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一年来,观山湖区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健全完善“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着力把ZZ强、本领高、敢担当、作风硬、律己严的高素质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坚持“用事实说话”。观山湖区在重大任务、关键时刻中考察识别干部, 立足优化班子结构、提升整体功能,确保为“强省会”行动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注重在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一线发现和使用干部,大力选拔拼字当头、实绩突出的干部到经济发展主战场,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更加鲜明、更得人心。
着眼“后继有人”。观山湖区坚持“一二三”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思路, 建好用好“两库”,储备干部超200余名。同时,选派100余名干部到信访、招商、防疫卡点等一线锻炼服务;统筹选派32名选调生到基层“墩苗”成长,组织招录26名公务员充实干部队伍。
强化“严管厚爱”。观山湖区把ZZ素质考察作为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察人与察事相结合、一时评价与一贯表现相结合的方式,考准考实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ZZ素质。
C强基固本
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走进世纪城街道龙禧苑菜鸟驿站,只见快递小车进进出出,一片繁忙景象。站长吴小亮说:“世纪城街道成立‘骑手红蜂’新就业群体流动X员X支部后, 我主动亮身份成为X支部的一员,参加了不少志愿服务活动。不但和社区居民很快熟悉起来,更重要的是,X组织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职业尊荣感也更强了。”
经世纪城街道工作人员初步摸排,世纪城街道共有外卖配送企业3家、外卖从业者141人,快递站点74个、快递从业者262人。该街道设立功能型商圈X委, 建设世纪金源商圈X群服务中心,并组建了“骑手红蜂”新就业群体流动X员X支部。
“外卖、快递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商圈X委通过聚焦其个性化需求,帮助解决孩子暑期托管难、商场配送饮水难、电动车充电难等有关问题16个;通过举行云端X员线上交流大会,开展看红色电影、读红色经典、上专题X课等活动,加强思想引领;成立‘红领公益␎红蜂骑手’ 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32次。”世纪城街道有关负责人
说。
数据显示,2022年,观山湖区600余个X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 其中有4个X组织和36个X组织分别获省级、市级示范命名。同时,该区在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建立了10个区域性X群服务中心,梳理完善可下沉镇(街道)、村(社区)办理的服务事项189项,并按照省市要求做好社工职业体系建设,纳
入社工职业体系管理1098人。
努力实现X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断推动基层X建全面过硬,是观山湖区坚持以“五个一”行动总揽基层X建,深入实施“筑固工程”,统筹推动各领域X组织建设的一个缩影。
2022年,观山湖区紧扣X组织ZZ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四力”提升,推动全区各级X组织抓实X情社情民情调研,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一圈两场三改”、农村“五治”、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和民生期盼中抓重点、破难题、作示范。紧扣“强省会”行动确立的目标任务, 把X建工作融入抓发展、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方面,抓好资源统筹,实现了部门联动、工作协同、资源集聚,推动X建与业务紧密结合。
针对基层队伍能力弱项,该区围绕需求导向精准化开展培训,实施“点单式”“必修+选修+实训”培训,成立区委X校社区治理学校,开发现场教学点14个,对1200余名村(社区)“两委”成员、370余名社工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培训;按照“X建带动、一体共建、互促互进”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X建带群建项目库清单,共建立项目32个,打造各类阵地10余个,开展系列服务活动项目18个,投入资金160余万元。
在推进“双报到”工作中,实行“一+双121”工作机制。该工作机制为: “一”即每年梳理一份社区需求清单,确定志愿服务岗位。“双121”即报到X组织每年签订1份共建协议书,至少参与2次X建联席会议,为群众领办1件实事; 报到X员每年签订1份志愿服务承诺书,至少参与2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向组织关系所属X组织反馈1次报到工作开展情况。2022年,92个社区梳理出需求清单491条、确定志愿服务岗位415个;报到X组织签订共建协议书534份、参与X建联席会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