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每月总结汇编№ 1 9
2023年5月
目 录
一、X委
许昌市委办公室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综述 1
安阳市人才工作综述 5
范县白衣阁乡“五星”支部创建工作综述 10
新宁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13
安阳市“五星”支部创建工作综述 15
6.2022 年开封市组织工作综述 21
酒泉市推动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25
陕西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28
杭锦后旗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31
汤阴县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34
千阳县扎实推进清廉建设工作综述 37
各地X员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情况综述 40
四川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综述 45
定西市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综述 51
桃源县全面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综述 54
长春国家农高区全力打造人才高地综述 56
平顶山市、县X委换届以来全市组织工作综述 60
临夏州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综述 65
二、人大
魏都区人大常委会 2022 年工作综述 69
安阳县人大常委会 2022 年工作综述 72
三、政府
佳县教育事业发展综述 75
乌海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综述 79
菏泽市工业重点项目现场观摩综述 82
港城科技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综述 88
浚县持续创新服务机制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综述 91
台州市农业农村工作综述 94
马龙撤县设区五周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100
石嘴山市全面深化“六权”改革工作综述 104
兵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109
兵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112
珲春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综述 115
忻州考察团长三角“双招双引”综述 119
浪卡子县教育事业发展综述 123
延安市 2023 年二季度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观摩活动综述 125
浚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综述 129
拉萨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综述 132
乌海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综述 134
辽宁对口援疆工作综述
海勃湾区农区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综述 140
范县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143
来宾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146
宝清县纵深推进河湖长制综述 148
高新区推进政务服务高效便民综述 150
甘肃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综述 152
成县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156
茅箭区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招商引资工作综述 158
四、政协
魏都区政协常委会 2022 年工作综述 161
五、政法
集贤县检察院工作综述 164
台前县合力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综述 167
盘锦市夯实基层治理体系工作综述 169
河南省委政法委机关全面加强X的建设工作综述 171
建安区人民法院工作综述 175
八、群团
五年来共青团推进全面从严治团工作综述 180
许昌市工会六次代表大会以来工作综述 185
许昌市工商联 2022 年以来工作综述 192
五年来深化共青团基层建设和改革工作综述 195
兵团共青团五年工作综述 200
共青团鹤壁市委投身高质量发展五年工作综述 204
鹤壁市妇联助力高质量发展五年工作综述 208
甘南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综述 212
五年来学联学生会改革发展工作综述 215
大同市总工会工作综述 220
铜仁市工会五年工作综述 222
云南共青团五年工作综述 227
黑龙江共青团五年工作综述 230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做好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综述 234
日喀则市少先队工作综述 236
张家口市总工会工作综述 239
五年来吉林共青团工作综述 243
九、企业
来宾市大力推进清廉国企建设工作综述 251
珲春市金融机构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综述 254
中国石化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述 256
建行十堰分行绿色金融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综述 262
省属国有企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综述 265
西固区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综述 268
“调”出实情 “研”出真招
许昌市委办公室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综述
(2023 年 5 月 26 日)
大兴调查研究
3月份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大兴调查研究部署要求,市委办公室由县级干部牵头组成10个调研组,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形成了一大批务实管用的调研报告。对此,市委书记史根治专门作出批示:“市委办公室率先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积极咨政建言,应予充分肯定。调研报告涉及全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营商环境、开发区改革等,有现状分析、有问题梳理、有对策建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各地各单位可结合实际参阅、借鉴,在全市大兴调查研究,并强化成果运用、推动工作开展,助推我市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现将市委办公室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综述予以刊登,为各级各部门大兴调查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X的传家宝。
不走出办公室,见不到大天地;“一心只读圣贤书”,也永远写不出大文章。
连日来,市委办公室由县级干部牵头组成10个调研组,围绕市委中心工作, 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走访“第一现场”、直指“痛点难点”,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调研推进工作,形成了一大批务实管用的调研报告,向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决策部署交上了彰显X办担当、体现X办作为的答卷。
谋在先行在前 开局之时抓调研
作为市委的参谋部、智囊团,市委办公室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就是“参谋有道”。市委书记史根治明确指出:办公室的服务要在“深”“实”“准” 上下功夫,为市委提供高质量的参谋服务,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优质高效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立足职责定位,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海峰提出了“高标定位、打牢基础、提升质效、优化作风、走在前列,由事务型机关向业务型机关转变”的总体思路,强调指出,参谋服务直接反映了办公室工作的层次和水平,要坚持站位高、谋事早、思虑深,有计划、有重点地走
出去,掌握情况、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提出更多有价值、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为X委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方向明,则道路清”“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2023年是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的开局之年。如何在开局之年展现开局之力、开局之势、开局之为?重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质量当高参、做智囊。2月27日,市委办公室印发《“调研月”活动工作方案》,对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作出部署,办公室调研工作迅速展开。方兴未艾之际,3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X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4月初,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市委办公室既将工作做在了前面,又与中央在全X大兴调查研究的重大部署高度契合。
在吃透上情的基础上,市委办公室立足许昌实际,高质量起草了我市《关于大兴调查研究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的实施方案》。同时, 市委办公室结合中央和省委、市委大兴调查研究部署要求,进一步细化完善了“调研月”活动开展的形式和内容,由县级干部带队,聚焦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和“五个强市”,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确定了10个方面的调研选题,以响鼓重槌、满弓上弦的奋进之势, 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带着问题去思考,俯下身子去探寻,在全市率先拉开了大兴调查研究的序幕。
问民生察实情 脚底板下探究竟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调研活动中,市委办公室10名县级干部带领各调研组动起来、沉下去,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深调细研,摸实情、探根源、寻对策,形成了深入研究抓调研、刨根问底抓调研、盯住问题抓调研、小处着手抓调研的浓厚氛围:
——深入研究,寻计问策。市委书记史根治10余次对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工作作出指示。第一调研组对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走访调研, 对市委书记史根治指示交办的相关事项进行了现场查看督导,与城管部门、绿化企业、协会等单位代表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特别是注重征求了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两次征求市园林主管部门尤其是市园林中心技术人员的意见,同时查阅借鉴外地市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分析研判、探寻
对策。
——下沉一线,刨根问底。围绕落实市委书记史根治关于整治乡镇镇区广告标牌的指示精神,第二调研组以一杆子插到底的劲头,深入6个县(市、区) 10个乡镇实地察看,到沿街门店与商户交谈,到乡镇X委、政府与班子座谈, 问相关制度机制的建立实施、问工作推进中的问题难题、问下步工作的良方良策。
——盯住问题,找准症结。围绕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三调研组联合工信、统计等市直部门,通过座谈交流等形式,逐一了解主要经济指标现状,与兄弟省辖市比对分析,发现我市工业经济的短板不足,找出找准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症结。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服务“心无旁骛抓发展、全力以赴拼经济” 工作大局,第四调研组结合“国内文化旅游业强劲复苏”大势,选取“三国文化旅游周活动”这个“小切口”着手,充分征求市文广旅局、市城管局等职能部门的意见,通过新媒体渠道了解掌握网民、游客的声音,在一线探实情、问发展。
献良策出真招 深调细研见实效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市委办公室如火如荼的调查研究活动,推出了一批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调研成果,“调”出了实情,“研”出了真招:
围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针对中心城区园林绿化问题,提出了高标规划、项目带动、精细管理、发动群众等建议,特别提出了探索建立园林绿化奖惩资金池、在绿量较密行人进不去的绿化带建设口袋公园、探索绿地认养认建认管模式等实招;针对乡镇镇区广告标牌治理中存在的标牌设置不规范、安全隐患不重视等问题,提出了更新规范标准、明确执法权限、完善管理机制等对策。
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提出了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激活制造业发展动能、瞄准“单项冠军”目标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数字赋能产业等努力方向;特别是针对后疫情时代加快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提出了大力发展直播经济、拓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开展夜经济系列活动等建议。
围绕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针对进一步办好三国文化旅游周,提出了在
时间上,紧扣最美许昌,从“旅游周”延伸为“旅游月”;在主题上,紧扣最亮文化,从“观光游”拓展为“体验游”;在流量上,紧扣最优服务,从“过境地”转变为“目的地”等破题之策。
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招商引资工作,指出了质效不高、环境不优、方式滞后等问题,提出了把好质量关、布局关、落地关,推进基金招商、第三方专业机构招商、网络招商,减少对企业干扰等具体措施
“调以促研、研以致用,调研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服务大局。”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杨喜照表示,下一步,市委办公室将用好调查研究这个“制胜法宝”,根据调研报告反映的问题,制定重点问题督办清单,持续跟踪问效,确保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举措, 更好地服务市委决策,为许昌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和“五个强市”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洹泉涌流”聚才 “引智”创新兴安
安阳市人才工作综述
(2023年5月29日)
一个是深居中原的七朝古都,一个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安阳与深圳相隔千里,却在不久前紧密联系在一起。
5月18日,安阳市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智推介大会在深圳举行,现场发布了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有关优惠政策。这是安阳将人才工作触角再次前移的一次尝试,彰显了这座三千年古城的爱才之心、待才之诚、求才之切。
近年,安阳市深入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升级“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构建起了聚才“强磁场”、引才“黄金台”、留才“生态圈”,全力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
政策先行,力构聚才“强磁场”
5月27日,安阳市2023年使用人才专项编制为开发区(示范区)引进人才笔试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12名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报考者参加考试。这是我市又一引才的创新举措,探索“编制在市里、工作在县(市、区)” 引才新模式,使用市直人才专项编制统一为开发区(示范区)引进人才,在全省尚属首次。
这也是“洹泉涌流”人才政策特色品牌叫得越来越响的秘诀,源于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升级,不断契合市场、不断贴近人才:
——构筑政策体系提质。我市全面聚焦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发展,精心构筑“洹泉涌流”“3+N”人才政策体系,在鼓励就业、支持创业、安居乐业等方面为人才发展提供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全方位政策支持,形成更加灵活、更具区域竞争优势的政策体系,持续增强聚才引力。近三年,吸引近3万名各类人才来安留安创新创业。
借助人才政策优势,光远新材延揽203名科研人才,京能滑州热电引进急需人才63名,在关键技术及应用领域取得多项行业领先科技成果;翔宇医疗研发人员超过员工总数的20%,所获专利1300余项,成为康复医疗产业龙头企业;三强医疗器械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出色完成12个新项目设计与研发,取得18项专
利,并使年销售额从6000万元提高到1.3亿元。
——支持科技创新提能。我市围绕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平台、机构、项目等认定和实施的奖励力度等,出台支持科技创新“金十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科创之翼”。财政科技投入5年增长10倍,2022年备案研发经费投入预算达到47.26亿元,同比增长13.69%。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由年初的25.4%提升至72.8%;高新技术企业新增95家,总量突破300家,增速位列全省第二,创新创造活跃度位居全省前列。
——盘活人才编制提效。优化引进人才使用编制办法,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资源聚集人才的基础性作用,在全市事业编制总量内,为市科创中心核定600名人才专项编制,实行“政企双聘、政聘企用”,为重点企业引进急需人才。启动开发区引才行动,使用24名人才专项编制为全市9个开发区(示范区)引进紧缺人才,汇聚更多智慧和力量推动我市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使用28名人才专项编制,引进急需紧缺的文博类高层次人才,助力打造“中华字都”。创新事业单位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拓展人才引进范围,简化人才引进方式和程序,向用人单位充分下放自主权,实现企业和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政策双轮驱动。
——推动市场运营提速。我市创新推出促进人才服务集聚发展、支持引进知名人才服务品牌、建立招才引智奖励机制、鼓励创办经营性人才服务机构等10项政策,鼓励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开发、引进使用和激励保障制度,推动市场发挥在人才引育中的决定性作用。依托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点行业领域人才需求和人力资源优势,我市正在加快推进安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打造专业化引才育才平台,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核心竞争力。
一岗一房,筑牢引才“黄金台”此心安处是吾乡。人才引进来,有合适的岗位、温馨的居所,才能筑牢引才“黄金台”。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一岗一房”引才新举措,让各类人才实现有岗也有房、乐业又安居。
一方面,我市精准开发“好岗位”,为企业汇聚英才。我市通过建立动态更新的“全市人才岗位供给库”,以岗位类型、专业要求、薪资待遇等为标准, 精细分类开发,形成全市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岗位开发工作合力,为各类人才量身打造岗位;全力打造“集成性”线下线上引才服务平台,线下开展“优秀学子家乡行”“校企对接”“安阳人才月”等系列特色活动,线上搭建“云端桥梁”,举办直播带岗活动,全国首家书记、市长网上直播带岗。
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开发岗位8.1万个,引进各类人才2.9万余名。其中,
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其他特殊人才、青年储备人才6633人。
另一方面,我市精细开发“好房子”,让人才安居乐业。目前,全市已建成人才公寓5776套,实现各县(市、区)全覆盖,累计为2000余名人才解决长期住房问题。“十四五”期间,每年将新增5000套人才公寓,2025年年底达到2.2万套,解决不同层次人才住房问题,形成长效可循环住房保障模式。
我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围绕产业园区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通过政府筹建、企业自建、园区配建、市场运作以及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统一管理等多种形式,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全市人才公寓均按照室内装修、外观风格、物品配置、物业管理“四统一”标准打造,拎包入住,免费使用3年。同时,做优配套配建,公寓内配置图书室、健身房、洗衣房、餐厅、会议室、咖啡吧等共享空间,公寓周边配套餐饮店、超市、卫生服务站、公交站等,力求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生活便利。
依托线上服务平台,我市实现住房申请“一站式”办结,当天申请即可入住。根据学历、职称、发展贡献度等,实行“一人一档”清单式服务。设置高品质物业、“人才管家”等,为入住人才提供精细服务。此外,对引进人才首次在市内购房的,一次性给予最高12万元的购房补贴。
倾情服务,优化留才“生态圈”
“安阳的人才服务,让我有了一种家的感觉。”这是许多引进人才的心声。优质高效的“店小二”式贴心服务,不断涵养留才生态,吸引大批人才留安创业发展。安阳的人才服务有多贴心,体现在3个“一”上:
首先是“一窗办”。高标准设置“洹泉涌流”人才服务窗口,在市、县两级设置综合引才服务平台10家,对人才服务事项实行一窗接件、专员办理、集中反馈、统一建档。同时,建强1200人的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充分发挥其在企业、高校、政府部门、人才四方联动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用心、用情、用力精准服务人才。
其次是“一卡通”。创新推出“人才服务一卡通”,推动网、微、端、窗线上线下业务联动、数据联通、部门联办,实现人才认定、购房补贴、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30余项服务“一次不用跑”,公共出行、文化旅游、医疗保健等服务事项“一卡通行”,各类待遇“免申即享”。3年来,4.1万人次通过“人才服务一卡通”享受各类优惠待遇2900余万元。
最后是“一支笔”。实行“企业家一支笔”制度,根据企业家的申请,打
破人才学历、职称、技能等级限制,向企业下放用人自主权,使人才充分享受到各类优惠政策。
此外,我市构建定期探访、电话回访、慰问走访的联系人才机制,及时全面了解引进人才及团队的发展及需求,精准施策、精准赋能;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业人群,开设求职登记、面试洽谈、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等特色专项服务,提升就业率和留安率;常态化开展青年人才联谊活动,帮助解决婚恋交友问题;积极帮助各类人才协调解决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健等生活实际困难,解决后顾之忧,让各类人才更加安心留安发展。
今年,我市还推出《既来之择安之》《我们,来啦》人才形象片,充分向全社会释放安阳“聚天下英才”的强烈信号和真挚诚意;开展“洹泉涌流”十佳最美人才评选,与全社会一起发现最美人才、遇见最美安阳,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爱才敬才氛围。
聚焦产业,厚植人才“新沃土”
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抢人大战”,吸引力、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内陆小城,该如何破局?我市走了“两手棋”:强化外联,打造飞地,辐射资源; 强化内引,汇聚高端,撬动发展。
安阳的“飞地”在哪儿?
我市成立安阳产学研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创新在京津、智造在安阳”产学研转化模式,高标准建设“安阳创新大脑”,整合创新资源数据库21个,为企业提供科技资源共享和“一站式”精准服务。
我市组建安阳市科创院,打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平台、技术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吸纳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平台、对外科技合作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展示平台。依托市科创院建设启迪(安阳)科创中心和安阳(北京)离岸创新中心,形成互相连通的双中心运营模式,汇聚以北京为中心、清华大学为重点,辐射环渤海地区的创新资源,将人才与项目精准对接,首批征集技术需求150项,调动更多技术、人才、创新资源促进安阳高质量发展。仅半年时间, 已组织企业开展技术需求对接会40余场,促成13家企业与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成功签约,在动力电池、催化材料、生物质能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技术交易、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引进、项目孵化及落地。
我市抢抓发展机遇,主动融入河南省和京津冀科创发展。我市积极与张锁
江、刘嘉麒、邓中翰、张改平等院士团队以及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组建大数据研究院、新材料(精品钢)研究院、邓中翰院士工作中心、首家市厅共建类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亚临界高效萃取重点实验室”等,构建以重点研发平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平台群;与北京中科老专家技术中心合作成立安阳国际院士专家产业创新中心,特聘9位高层次人才为安阳市产业创新专家,发挥科研机构与科学家的作用,推动科技成果向安阳转移转化,已交接首批20个科技项目, 同时促进安阳与北欧最大产学研平台——芬兰Demoa建立联系,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
安阳汇聚了哪些高端项目?
近年,我市持续深化高层次人才引进,以此推动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国家级专家柯克博士团队在我市创立的河南克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年产值达400亿元,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巨大效益。刘嘉麒院士团队与安阳嘉和机械有限公司签约玄武岩纤维产业项目并投产,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元。我市深入实施博士后招引培育“双提”行动,全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到9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达到16家;选派111名博士科技特派员深入98家企业,提供产业发展咨询、科技项目攻关等服务,帮助企业建立研发平台、解决技术难题和发展瓶颈。
2022年,我市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5家,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4家。同时,我市科技研发硕果累累,中国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亚洲棉的生物学贡献及其在我国的传播途径”项目获河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市农业科学院的“广适、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豫谷18选育及应用” 项目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丰航空植保的“无人飞行器多源感知与自主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是贯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安阳,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人才,比任何时候都更能够成就人才。下一步,我市将着力创建一流的人才集聚福地、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构筑一流的产才融合平台,全力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 为创新引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以“人才出彩”成就“安阳精彩”!
“五星”闪耀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范县白衣阁乡“五星”支部创建工作综述
(2023年5月24日)
今年以来,范县白衣阁乡高度重视“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坚持“12345” 工作思路,即一个组织架构(成立“五星”支部创建专班)、两个工作关键(把握“创”和“治”两个关键)、三级联动联创(乡X委、管区、村X支部)、四支创建队伍(业务专班、督导专班、“五星”支部创建指导员、村X支部书记)、五项工作机制(乡X委工作例会、工作安排机制、常态化督导、观摩评比、年终评定),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初步形成了“五星”成点, “四星”成线,“三星”“二星”成面的工作局面。
夯实责任凝聚创星合力
一是完善组织架构。白衣阁乡成立创建“五星”支部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工作专班,分别组建“一办八组”,进一步细化量化“五星”创建标准,各专班推进组由分管班子成员牵头,列出时间表、路线图。着力构建“乡干部—村干部—X员”三级包联责任链条,“五星”“四星”支部创建均由科级干部分包, 全程对“五星”“四星”支部创建工作进行督促指导。二是建立调度机制。采取月例会、季观摩、半年点评、年终考核机制,先后召开6次推进会对创建工作进行调度,协商解决问题,优化工作流程,谋划下一步工作,形成工作闭环, 确保“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三是严格督导检查。组织X建办、纪委等部门工作人员,采取入村指导、跟踪了解等方式,不定期对各X支部创建工作进行督查,发布督查通报5期,发现问题37条,立即整改28条,长期坚持9条,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换挡提速。做实做细创建规划,确定585 条创建措施,绘制“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作战图39张,列出时间表,稳步创“星”。
摸清底数明确创星目标
一是村自审自查。各行政村通过召开村“两委”干部会、X员座谈会、群众代表会等方式,对照创星标准,逐项分析创建基础、创建困难、创建打算、创建措施,自查创建问题83条,管区分类整理后分别报送至创建工作专班。二是乡分析研判。聚焦建强基层X组织、选准做强特色产业、聚力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三零”平安创建、强化为民服务等重点工作,专题X委会分析研判“五星”支部创建工作3次,逐村研判、逐村分析、逐村划策,指导各村X支部从实
从细制订2023年村“五星”支部创建计划表、一村一方案,精准确定目标任务、创“星”时限。三是强化理论学习。以科级干部领学、包村干部跟学、村“两委”干部必学、X员全覆盖学的方式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应知必会》学习活动5次,学习结束后对“五星”支部应知必会进行专项测试,全乡1056名干部职工参加了专项测试。通过以考促学、查缺补漏,干部职工对“五星”支部创建具体内容有了更明确、更清晰的理解,为科学创“星”增添了动能。
明确任务把准创星重点
一是推行“三资盘活”“三权分置”“村社合一”“飞地共建”“合作共赢”“三产融合”等六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培育“一村一品”“一乡一业”, 实施远景种禽、牧良牧业、宏达苗木等特色农业产业11个,辐射带动39个村, 点亮“产业兴旺星”。二是深入实施“生态强乡”战略,投资2000万元,实施城乡雨污水分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村坑塘整治等工程,投资800万元, 大力推进“四水同治”,打造“水美乡村”14个,整治废旧坑塘1300亩,点亮“生态宜居星”。三是投资500万元打造范县综治中心教育基地,投资350万元对乡综治中心提档升级。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宣传栏等媒介推送信息,举办各类安全教育课堂9次,举行消防演练6次,发放宣传页3000余份,为群众营造了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点亮“平安法治星”。四是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开展“乡村光荣榜”“星级文明户”“五星农户”等评选活动,评选出先进典型50余人(户)。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疫情防控、反诈骗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活动50余次。打造村级养老服务中心,提供老年人日间照料、老年食堂等服务,点亮“文明幸福星”。五是建立“乡+管区+村”三级网格化管理,用好问题承办单,各村填报在创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由管区分类上报乡创建工作专班统筹解决。目前,该乡已解决村报告问题6条。高标准打造X群服务中心6个,加强阵地建设,发挥好X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举办“千名X员进X校”培训班4期,培训X员1236人次。成建制派选干部到西陈楼村任职,在派任X支部的领导下,该村创新“两委”成员片区联络机制,成立村级志愿服务队,荣获濮阳市2022年度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队称号。高质量开展X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斥资300万元打造X群服务中心1个,完善X群活动中心功能,点亮“支部过硬星”。
统筹融合确保创星实效
一是统筹融合创星。以“五星”支部创建为统领,统筹“三零”平安创建、“六防六促”、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当前重点工作,以“逐村观摩、整乡推进”为抓手,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带强X支部、带优村X支部书记、带好X员、带富群众,统筹融合创星。二是引领带动争星。充分利用“水美白衣” 公众号、村群、村平安大喇叭等媒介进行全面宣传,刷写墙体标语76 条、制作宣传图版400余平方米,做到人人知晓“五星”支部创建、全员参与“五星”支部创建。选树标杆示范,推广先进经验做法,组织各村X支部书记到西孙庄村、临黄集南街村参观学习“五星”支部创建、举办“创五星·论发展” 农村X支部书记大论坛8次,村X支部书记讲成绩、晒不足、谈打算,推动“五星”带“四星”、“四星”带“三星”,营造用实干争星的浓厚氛围。三是标准实效固星。各创建专班每月对各村各星创建实行量化制管理,对目前已达到的星级标准进行稳固,对未达标的帮助分析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将“五星”支部创建与惠民生紧密结合,聚焦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顺利完成西赵村、柳北村回迁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认同感。
持之以恒抓创建 文明城市展新姿
新宁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2023年5月19日)
近年来,新宁县委、县政府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 不断拓展文明创建的深度和广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现在,该县城市精致精美,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文明新风深入人心,文明创建硕果累累。
一、X建引领抓创建文明实践成风尚
新宁县于2004年第一次创成省级文明城市。2022年第四次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并开始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
启动创文工作以来,新宁县坚持高位推动,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每月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形成了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文明乡镇创建为纽带,文明村创建为基础的全域创文工作格局。
该县将“X建+文明创建”的工作模式融入日常,以创建服务型机关为载体, 积极推进“5个到户”,强化X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形成服务型X组织建设长效机制,推动文明创建走深走实。
新宁县强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建设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16个,组建志愿服务队457支。并常态化组织开展文明交通、文艺文化、科普宣传、法律服务、助学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实践蔚然成风。
二、优化环境抓创建强基固本促提升
新宁县坚持文明创建硬件、软件一起抓,有力推动文明创建持续升级。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成了县城解放路、大兴路、春风路、舜皇路等主要交通道路的提质改造,拉通园艺南路、广场路延伸段等道路。建成县人民医院外科大楼、中医医院新院区、城区智能停车场、芙蓉学校等一批惠民项目。
以优化政务服务为主线,建成一流的县级市民服务中心,拓展乡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便民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同时,积极推动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并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新宁县强化公益广告宣传,传播文明理念,引领文明风尚。以塑造文明乡风为目标,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村民居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居民自治组织,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遵德守礼、向上向善。
三、产业带动抓创建融合发展迈新路
新宁县坚持以产业发展促进文明创建,把文明创建融入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文明城市创建与特色产业发展互融互促、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新宁县不断丰富城市旅游业态,持续举办中国崀山脐橙文化旅游节、潇湘
100越野赛、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环球旅游小姐大赛等重大活动,提升了旅游县城的品位和形象。
该县把脐橙集成产业发展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抓手,促进脐橙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脐橙品质产量和产值不断提高。充分结合产业园区、文明村镇、美丽乡村建设,精心打造农旅融合整体旅游线路,让果园变景区,“橙道”变“游道”,形成了一幅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优美画卷。
四、典型示范抓创建成风化人润无声
新宁县把典型示范作为文明创建的主抓手,坚持以文化人,让文明之花处处盛开。
目前,新宁共有全国文明单位、文明村镇6个,全国文明家庭2户,省级文明单位系列15个,市级文明单位系列52个,县级以上文明村220个。1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2人获评湖南省道德模范,1人荣获湖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12人入选邵阳市道德模范。好人系列中,新宁县有4人入选中国好人,29人上榜湖南好人,47人获评邵阳好人。文明家庭系列,新宁县有1户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2户家庭评为湖南省文明家庭。全县获市级以上精神文明系列表彰奖励200 多人次,好人现象已成为新宁的文明标杆。
文明创建结硕果,踔厉奋发向未来。下一步,新宁县将以全域创文为统筹, 全面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X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 基层治理成效持续攀升
安阳市“五星”支部创建工作综述
(2023年5月29日)
在安阳,为啥“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备受欢迎,基层X支部争先恐后创建、比学赶超,群众支持踊跃参与,X员干部积极带头干劲足?这是因为“五星” 支部创建让每一个乡村、社区搭上了现代化发展的“高铁”,实现了人居环境有改善、产业兴旺有发展、基层治理有成效、群众幸福享实惠。
自2022年5月省委启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以来,安阳市把创建工作作为构建X建引领乡村振兴、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主线,以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为重点,以增强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不断强化组织引领,完善制度机制,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2022年,全市创成农村“五星”支部36个,“四星”支部187个;创成社区“五星”支部5 个,“四星”支部15个,打造了一批叫得响的“X建品牌”。
孟夏时节,绿意盎然。一家家忙碌的村集体企业、一个个整洁美丽的村庄、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描绘着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X建引领打造过硬支部
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X组织来落实。基层之基,魂在X建。
安阳市聚焦X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X员4支队伍, 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各基层X组织紧紧围绕争星晋级,以过硬支部建设引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三零”创建等重点工作落细、落实,有效实现基层X建、基层治理、基层发展融会贯通、互促共进。
“我以前长期在外从事建筑业,当得知家乡发展需要我时,就毫不犹豫选择回来。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咱也要出一份力。”林州市临淇镇社书村X支部书记常海拴说。
常海拴回到社书村后,迅速理清发展思路,带领村“两委”干部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发展产业,形成“三厂一社”的产业发展格局;投资硬化道路、埋设排污管道,背街小巷路面硬化率达到100%,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0%,社书村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改变。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我市对村(社区)X组织书记“选育管用调”实行全链条、全过程备案管理,以“70后”“80后”“90后”分层次组建97人的“头雁”队伍,进行重点培养,形成示范效应;坚持村(社区)X组织书记动态调整机制,选优配强村(社区)X组织书记,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中培养选拔村(社区)X组织书记,以对X忠诚、服务群众、务实担当、作风民主、公道正派、廉洁自律为选拔标准, 村X组织带头人队伍不断优化。
我市结合乡村换届“回头看”调研,分类梳理驻村第一书记需求情况,择优选派808名驻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为“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注入新活力; 及时修订《安阳市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提出到任期结束时所驻村要达到“三星”支部以上的目标任务;建立选派单位和派驻村支部共建和X员结对制度,推动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发挥;培优育强村“两委”干部,将村“两委”干部作为创建工作骨干力量精准培育。市、县两级按照“一星一专题”模式,集中2个月时间开办24期“五星”支部创建专题培训班,实现对全市村“两委”干部轮训全覆盖。
内黄县繁阳街道东长固村建立“内黄民声”X员服务群,实现小矛盾不出群、大纠纷不出村;龙安区龙泉镇东上庄村充分利用联户X员优势,做通11户群众思想工作,主动拆除废旧宅院,建成6处游乐园、晨读园等文化休闲场所;汤阴县将X员积分管理拓展到群众积分,制作了农村干部和X员群众参与创建操作手册,细化14类示范村、13类示范户具体标准,打造“五星”村民小程序,引导群众支持创建、参与创建。我市充分发挥X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推进农村X员联户、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组织8.2万余名X员成立3000多支X员志愿服务队,聚焦防汛防灾、安全生产、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发挥作用。
围绕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我市提出29条工作措施,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共享创建成果。各基层X组织通过编写顺口溜、快板书、制作知识问答视频等方式,积极宣传创建要求,将“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向群众进一步延伸, 营造出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夯实发展根基加速乡村振兴
这两天,文峰区宝莲寺镇花果飘香,西瓜翘首待摘,玫瑰花含苞待放,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何官屯万盛果蔬采摘园,前来采摘的群众络绎不绝,种植的西瓜预计亩产量可达到3500公斤,预计收入能达到每亩3.5万元。黎元村梨园春乐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百亩玫瑰花绽放,刚烘干出炉的玫瑰干花芳香四溢。
“今年是合作社种植玫瑰的第一年,明年玫瑰将进入盛花期,预计亩产鲜花500斤以上。目前,宝莲寺镇已将我们的玫瑰种植加工纳入镇乡村建设项目库。未来,我们力争把玫瑰产业做成黎元村的一张亮丽名片。”合作社负责人马鹏卫说。
宝莲寺镇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特色驱动效应,深度挖掘农业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带动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稳步提升,这是我市谱写产业兴、农民富新篇章的一个缩影。内黄县梁庄镇冯庄村积极推进“三变”改革,以温棚瓜菜和小米椒为主攻方向,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安阳县白璧镇西裴村采用“村集体+企业+运营公司+ 村民”发展模式,依托数字化分红系统,实现村民与村集体收益实时捆绑,极大调动了村民参与村集体发展的积极性 我市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亮点纷呈。
我市聚焦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难点,着力强化“双绑”机制,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统筹推进力度,推动村集体经济全面提档升级;发挥市域内216 家农业龙头企业作用,组织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9家、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6个,申报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98个, 不断发挥“双绑”示范作用。
结合我市平原地区多、农业生产以粮食种植为主的特色,充分发挥X组织引领作用、企业纽带作用、农民主体作用,大力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利用河南滑丰种业、河南丰鑫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优势,通过订单收购、土地流转、生产托管、就业务工等方式,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滑县枣村乡姜庄村567户农户合作社为依托与河南滑丰种业签订绑定协议,将393公顷耕地用于发展小麦良种繁育, 农户每亩夏粮增收1560元。内黄县梁庄镇冯庄村将全村93.33公顷土地全部流转到合作社,以“X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的模式建成剁椒生产线2条, 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0万元。针对产业发展各自为战、规模小、收益低的问
题,我市优化政策资源推动抱团发展,出台了《关于推进“双绑”机制试点建立乡镇集体经济联合社的通知》,鼓励以乡镇为单位将各个村的集体经济合作社资源进行整合,依托联合社体系承接外部市场要素、金融资本和社会性资源, 推动集体经济效益最大化。殷都区安丰乡施家河村、英烈村、蔡村对西红柿种植项目进行整合,结合市场需求统一购买种苗、肥料、农药,降低生产成本, 形成规模发展优势;安阳县瓦店乡师良村、王贵庄村、瓦店集村联合建立农机合作社,为周边群众提供价格更低的机耕、机收等服务,使村集体和群众都受益。
产业发展既要坚持实事求是,又要探索多元模式,不断创新。我市制定《扶持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流程清单》,要求每年由县级领导牵头,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逐村确定主导产业和经营模式,形成了林州市黄华镇旅游康养连片发展、滑县枣村乡姜庄村良种繁育、安阳县瓦店乡东路村农机合作社等一批典型经验。
通过《安阳市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清五跃十”行动计划(2022~ 2025年)》,我市对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进行集中攻坚。目前,全市年收入10 万元以上的村达52%,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同比明显提升。
增强群众幸福指数
改善人居环境移风易俗宜居
如果说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是一个村的“里子”,那么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改善就是村的“面子”。
我市坚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努力抓好集镇建设、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等工作,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帮扶“双百”行动和“全民清扫”活动,发动引导广大X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乡村“面子”的改变令人欣喜,观念的改变更令人振奋。
针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婚丧陋习,市委宣传部联合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婚丧习俗改革工作的通知》《婚嫁“新事新办好家庭”选树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创新制定了包括限定宴席成本、烟酒规格、婚丧礼仪、彩礼总数上限、治丧费用上限等《安阳市红白事操办参考标准》,为基层发挥X建引领作用、促进移风易俗提供了实践支撑; 把婚丧习俗改革工作列入各级X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市、县、乡、村建
立四级移风易俗工作体系,市、县成立了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街道) 成立了工作专班,村(社区)成立了工作小组,不断完善部门协同机制和政策措施,加强目标管理,强化责任落实,经常性研究安排部署工作。农村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恶性攀比的风气得到有效遏制,为广大群众减轻了生活和心理负担。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建设“平安安阳”完善工作机制
今年,市委以“大抓基层年”为契机,明确提出“整体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创建数量、质量大幅提升,农村‘三星’以上支部要达到60%,社区‘三星’以上支部要达到75%”的目标。
市厅级领导带头联系“五星”支部和软弱涣散村X组织。市委组织部总牵头,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农业农村局分牵头,采取“牵头+联席”模式运转,推动上采取“六机制+双全程”(市厅级领导联系、常委会定期研究、强村帮带弱村、定期通报排名、负面清单预警、激励奖惩机制,督促指导贯穿全程、宣传报道贯穿全程)。各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层层示范带动,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坚持把创建“五星”支部与抓好基层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紧密结合,与各部门行业系统工作安排紧密结合,推动创建内容清单化、项目化和基层X建工作具体化、实体化。
聚焦平安创建,筑牢稳定根基。全市深入推进“三零”平安创建和“双提双知”活动;创新研发了安阳市“三零”平安创建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实时掌握创建进展情况、分析预警、评定验收,统计汇总等功能,对全面提升我市乡村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安阳县韩陵镇“三不五到我来管”工作法被广泛宣传推广,切实解决了群众家门口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常态化开展的“六防六促”专项活动, 充分调动基层X支部、网格员、驻村民警、村(社区)人员力量,全面动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共投入排查人员42.8
万人次,排查矛盾纠纷5884起,化解矛盾纠纷5574起,化解率94.73%。 大力培育的“金牌调解员”“品牌调解室”备受群众欢迎。我市选任熟悉
法律、热心调解、掌握一定技巧的人员担任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努力实现即来即调、精准调解。医疗、物业、劳动、妇联、交通、金融、教育等各行业
部门轮驻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对调解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全市已命名61名金牌调解员和37个品牌调解室。今年年底前,各县(市、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将全部建成,每个乡镇至少配备一名“金牌调解员”,实现“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
聚焦干事动力,完善激励机制。我市从ZZ荣誉、经济奖励、项目奖补、政策倾斜等方面综合发力,充分调动村“两委”干部的内生动力,推动创建工作可持续发展;对争创“四星”支部成效较好的村和X组织书记优先列入“两优一先”评选计划,为晋级“五星”支部创造条件。市委组织部等5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行村“两委”干部奖励报酬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挂钩的指导意见》,允许各村从当年度村集体收益增量中核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用来奖励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村“两委”干部,以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市财政列支1000万元专项预算用于“四星”支部创建奖励,市委组织部下拨市管X费525万元支持“五星”支部创建,市农业农村部门整合财政资金2.78亿元撬动社会资金9000余万元,为925个村硬化背街小巷28573条。
聚焦氛围营造,推广典型经验。我市以全面提升整体创建水平为导向,大力营造氛围,及时总结推广创建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营造出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林州市陵阳镇X员联户服务群众、滑县乡村话“五星”、汤阴县用好“零花钱”开展常态化走访慰问等一批典型经验得到推广。新华社、《组织人事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先后以《创建“五星”支部助推乡村振兴》等为题刊载我市工作做法45条,省级以上媒体刊发我市各类“五星”支部创建做法达到401条。
通过“五星”支部创建,我市找到了新时期加强基层治理的有效抓手,将“五星”支部创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为民造福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了基层X员干部争先创优的内生动力,切实提升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下一步,我市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推动各级各部门同向发力、深入推进,紧密结合群众需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发动群众成为创建的主体力量,真正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创建成效的重要标准,使“五星”支部创建成为做实基层X建工作的“好载体”、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引擎”。
笃行实干担使命 踔厉奋发谱新篇
2022年开封市组织工作综述
(2023 年 5 月 24 日)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
2022年,X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号角。
这一年,在市委正确领导和省委组织部有力指导下,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 忠实践行新时代X的组织路线,聚焦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推动组织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入融合,理论武装凝心铸魂、选人用人导向鲜明、基层堡垒固若磐石、引才育才成效显著,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砥砺奋进的绚丽华章。
思想引领培根铸魂ZZ功能充分彰显理论固初心,信仰铸忠诚。
一年来,市委组织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牢牢守住“讲ZZ”组织工作生命线。
——ZZ建设走深走实。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级X组织学习“第一议题”,第一时间学习领会、对标对表、贯彻落实。组织全市X组织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等专题组织生活会,坚持“兰考标准”开好民主生活会,ZZ生态持续优化。
——X员干部培训见行见效。组织开展专题学习培训,认真筹备县处级干部集中轮训,推动学习X的二十大精神走心走实。规范市县X校班次学制,指导市委X校办好主体班次,确保X的创新理论学习入心入脑。高质量办好各类专题培训,打造我市干部培训特色品牌“宋都创新大讲堂”,领导干部专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全面提升。
——阵地建设出彩出新。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和开封X员ZZ生活馆特色教育阵地建设有声有色,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反响巨大,编纂的《焦裕禄精神》一书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好教材。“互联网+智慧X建”融平台线上阵地优势充分发挥,《与开封,向未来》《力量》《声音》等新媒体作品广受欢迎。
服务大局担当作为聚焦中心共谋发展大战大考挑重担,善作善成立新功。
一年来,市委组织部立足职能定位,积极融入全市大局,实现组织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集中换届工作顺利圆满。坚持“三个导向”“五个标准”“六个优先” “两个不用”原则,统筹优化县(区)领导班子年龄、学历、经历结构,圆满完成市县乡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重要指标全部实现或超过配备目标,换出了同心奋进新气象、换出了锐意进取新活力。
——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效显著。大力推动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广泛开展X员干部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提升行动,深化实施“十大战略”四进活动,建立能力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开封市在全省读书会上作典型发言。
——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积极推进制造立市暨“万人助万企”工作,选派优秀干部精准帮扶企业纾困,持续调度加快推进制造立市战略实施。接续推动X建引领城市有机更新,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切入口,建立健全“基础分+提升分”督导评分体系,实施老旧小区改造333个,X建引领工作推进机制被评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第四批可复制经验,相关案例被评为全国第六届基层X建创新典型案例。
强基固本久久为功基层X建全面提升根本固者,华实必茂。
市委组织部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乡镇工作“三结合”和“五星” 支部创建为抓手,着力实现基层基础工作全面规范、基层力量全面过硬。
——X员队伍战斗力凝聚力不断提升。把好入口关,精准下达X员发展计划,着力提高农村年轻X员比例,X员结构不断优化。为X龄达到50周年的老X员颁发“光荣在X50年”纪念章,通报表扬优秀基层X组织和共产X员,奋勇争先、共谋出彩的氛围愈加浓厚。
——战斗堡垒持续巩固。全面摸排软弱涣散村(社区)情况,选派定向帮扶干部,“一村一策”、挂图作战,有力扭转落后局面。建强“领头雁”队伍, 先后举办15期专题培训班,轮训750余名乡镇(街道)X(工)委书记、村(社区)X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录(聘)用优秀村(社区)X组织书记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基层干事创业动力更加充沛。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探索谋划打造“五星”支部创建示范带,重点打造城市中心区和沿黄生态廊道及开港大道产城融合示范区。扎实开展2022年驻
村干部轮换工作,选优配强驻村队伍。聚力“一村一品”,建立“双绑”机制, 因地制宜选准做强特色产业,成功创建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9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个。
——基层治理有效提升。X建引领唱响“三红工程”,成立市级物业服务行业X委,推进红色项目、红色业主委员会、红色物业建设,构建多元化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格局。探索X建引领“一中心四平台”基层治理模式,获评全省唯一“2022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积极开展“暖蜂行动”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X建质效显著提升。
瞻山识璞精准选材实绩导向扎实树立为政之要,首在得人。
一年来,市委组织部以干部实绩记分管理为突破,以精准考核、精准运用进一步树立鲜明导向,全市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得到显著提振。
——实绩用人导向更加鲜明。科学设置记分标准,把干部现实表现转化为科学可比的实绩数据,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职级晋升、交流轮岗的重要参考。研究制定市直单位、市管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办法等,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水平。
——年轻干部培育力度持续加大。以年轻干部“六个一批”计划为支撑, 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练兵场”。抽调“六个重大”实践锻炼人员,分包“四个50”企业和“三个一批”项目;选派优秀金融机构干部到县区挂职锻炼,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常态化推进“墩苗育苗”,让更多年轻干部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
——严管厚爱之风兼济并行。精心抓好中央巡视及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严肃开展十二届市委第二、三轮巡察选人用人专项检查, 深入开展“带病提拔”倒查工作。全面开展市管干部人事档案清查工作,建立红黄蓝三色管理名册,巩固提升档案审核结果。及时有力对优秀集体和个人实施记功奖励,营造担当有为、奋斗进取浓厚氛围。
——公务员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探索“考试+要素”积分方式,择优选调事业身份人员登记公务员,进一步畅通调任渠道。严密组织、规范操作,圆满完成4批次公务员录用。成功推荐市应急管理局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
招才引智赋能发展人才活力深度释放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
一年来,市委人才办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理念,以实施“东京英才计划”
为统领,为开封高质量发展汇聚厚实智力资源,《中国组织人事报》1个月内连续3次予以关注报道。
——“全面开放”引才渠道愈加畅通。持续强化X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实行人才引进链长制,统筹开展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专项、青年人才倍增计划等8个“人才工程”。召开全市教育科技创新大会暨人才工作会议,高质量举行省内外线上线下人才引进系列活动,“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持续深化推进,高层次人才、省级科研团队、外国专家人才引进数质齐升。
——“筑巢引凤”育才办法硕果累累。同步编制“产业图谱”和“人才图谱”,支持建强开封市科学院、市种业实验室、省级心脏电生理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获批省靶向抗癌药物外籍科学家工作室,全省首个完成并提交“智慧岛”双创载体方案编制,与河南大学共建开封研究院,科研舞台越拓越宽。
——“弹性柔性”用才机制日臻完善。完善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机制,进一步简化编制使用手续,深度激活用人主体积极性。探索揭榜挂帅机制,吸引领军人才、科研团队前来揭榜。设立人才伯乐奖,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市场化作用,改变依靠行政资源引才单一模式。
——“近悦远来”留才生态逐步成熟。高质量建成人才“一站式”服务专窗,优化整合分散在组织、人社等部门的12项事项,为人才提供便捷精准高效服务,经验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刊发推介。出台人才住房管理办法, 创新五种建设模式,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高标准打造新宋风人才公寓,让人才留得下、留得好。
潮涌千帆竞,奋楫正当时。2023年,全市组织系统和组工干部以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新时代X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X的组织路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全国争先进、全省创一流、系统出经验”三个目标,突出“六化”建设,持续推进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勇做全省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开封绚丽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奋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酒泉市推动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3年5月30日)
近年来,酒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积极融入“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河西走廊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全力推进实施凝心铸魂、精神家园、共同富裕、互融共促、依法治理、联创共建六项行动,培塑“飞天红石榴”创建品牌,为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贡献酒泉智慧和力量。
一、坚持经济发展同步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2022年底,肃北县、阿克塞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286元和
47862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750元和36420元。
二、坚持中华文化同享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更加绚丽多姿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窗口。三是着力完善甘青新蒙旅游环线公路、铁路及机场布局建设,培育打造阿克塞县博罗转井影视基地等旅游消费集聚区,成功举办第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第十三届金塔胡杨文化旅游节、第六届丝绸之路那达慕大会等品牌节会,联动周边市县打造互惠共赢精品旅游线路,有力提升大敦煌旅游经济圈文化品位、文化个性。
三、坚持法治保障同权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四、坚持民族团结同心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
五、坚持社会和谐同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环境更加融洽
一是启动《酒泉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集》《酒泉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案例汇编》《酒泉市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典型案例汇编》编纂工作。组织申报全省“三项计划”试点项目16个,积极谋划举办青少年夏令
营、飞天红石榴就业培训、飞天红石榴讲解员培训等活动。二是全域推进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培育打造肃州区民主街社区、金塔县西北街社区、瓜州县县府街社区等15个“飞天红石榴”家园服务驿站,健全生活救助、服务保障、就学就业等社会救助制度,定期举办“春风”送岗、“直播”带岗等招聘会,开展中式烹饪、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职业技能培训,为各族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顺应人口“大流动、大融居”的特点,不断放宽进城落户条件,优化办理流程,不断强化空间布局。始终坚持文化引领,有序组织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送书送戏送演、传统民族节庆等文化活动,着力营造互嵌共融社会环境。
共建网络家园 共享网络文明
陕西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2023年5月30日)
5月30日,首届陕西省网络文明大会在渭南市举办,大会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共建共享网络文明”为主题,推动全省网络文明建设再上台阶,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网络环境。
近年来,陕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着力建设清朗网络空间、美好网上家园。
一、坚持思想引领网络空间主旋律高昂
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的精神家园。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
旗帜高举,秦声嘹亮。
近年来,我省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组织开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等专题专栏,开展“殷殷嘱托催奋进乘势而上开新局”“母亲河畔的中国——勇立潮头涌动三秦” “百年初心映百城·追赶超越看三秦”等大型网络主题活动,坚决唱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唱响陕西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让X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大力弘扬伟大建X精神和延安精神,我省先后开展“黄河安澜·津润三秦” “追忆百年岁月续写伟业新章”“赓续红色基因再走转战陕北路”等主题宣传活动,弘扬伟大建X精神,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发挥网络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我省开设“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专题专栏、组织开展“智绘数字链·数启新陕西”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高质量发展看陕西”“献礼二十大美丽新陕西” 等重大主题网络传播活动,通过媒体行进式采访报道、主题摄影赛等形式,聚焦X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网络文明建设工作及数字化发展建设的重要成果,讲
述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的精彩故事。
二、坚持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生态持续向好
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互联网已全面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维护网络文明也成为大家义不容辞的一项使命。
依法治网,天朗气清。我省加快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统筹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广泛开展网络文明宣传活动,不断加大网络辟谣和打击网络谣言力度,坚决清除网上负面有害信息。
开展专项行动,加强网络执法。深入推进规范管理、乱象整治、打击处置、环境治理、排查清理、协同共治等6大类60余项专项行动,重点查处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传播虚假谣言信息、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教唆网络赌博犯罪、仿冒机构侵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10类典型网络违法违规案件。
近三年来,依法关闭各类违法违规网站平台、账号等4000多个,受理处置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200余万件,网络乱象得到有效遏制。依法管网治网能力不断提升,网络文明建设的生态基础持续向好。
三、坚持成风化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创新开展
2022年8月28日,以“弘扬时代新风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天津开幕,新时代中国网络文明建设成果展同步举行。陕西以“谱三秦精彩华章建网上文明家园”为主题参加此次成果展示活动,集中展现全省开展网络文明建设的突出成就。
文明如风,拂面无声。我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委网信办、省委教育工委等7部门组织实施“陕西省网络公益工程”等活动,广泛开展劳动模范、道德模范、三秦楷模等典型事迹网上宣传,策划主题活动1500余项。成功举办“网聚诚信力量共创信用中国”2019中国网络诚信大会、
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国家级重要活动,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网络文明环境。近三年来,全省各级网络媒体开设活动专题专栏6000余个,创作发布融媒体产品超11万件(部),阅读量超14亿。连续两年组织开展“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推选活动,征集各地各部门运用政务账号强化沟通、服务大众的典型案例400余个,吸引超过1000万网民参与评选。通过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吸引网民参与网络文明建设全过程,推动网络文明进群入圈、深入人心。
坚持素质养成网络空间行为更加规范青春力量,文明共建。
近年来,我省重点关注青少年网民群体,统筹推进校园网络文明建设,培育网络文明肥沃土壤和茁壮根苗。制定印发《2022年陕西省高校网络文明建设重点工作》,组织全省高校开展网络文明建设“四个一”活动,创新发展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提升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全省网信系统、教育系统、共青团系统共同开展“高校青年网络战‘疫’”活动,百万青年师生以读、写、拍、画、创等多种形式,创作网络文化作品1万余件,通过微博、、B站等网络平台讨论传播各类话题5000多万次。
省委网信办、团省委、省妇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防范青少年网络沉迷专项行动的通知》,开展防范青少年网络沉迷专项行动,大力推进防范青少年网络沉迷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省委网信办联合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等14部门举办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系列活动,吸引直接参与人数超3000万,活动话题阅读量超1.2亿人次。
赓续红色血脉,激扬奋进力量。清明节前,我省开展“承志·追梦2023网上祭英烈”主题活动。广大未成年人登录网上祭奠平台,通过献花、签名寄语寄托哀思,缅怀先烈。同时,我省策划开展了“云端清明祭扫”“线上清明诗朗诵”等清明主题网络文化活动,让青少年继承先辈遗志,传承革命精神,不负韶华,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坚持常态长效网络文明制度保障有力制度强基,奋楫笃行。
省委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建设,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印发《陕西省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绘就了全省网络文明建设的蓝图。《方案》明确了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实施措施,并对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落实重点任务进行督促指导。
网络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各市(区)委网信办、文明办结合各地实际,牵头细化网络文明建设措施, 扎实推进网络文明建设。榆林、铜川、安康、杨凌等市区制定了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工作方案,宝鸡制定了网络文明准则,韩城发布了文明上网倡议书。省级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围绕网络文明建设6个方面23项重点目标任务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省委文明办将网络文明建设纳入文明城市考核评比,进一步推动网络文明建设纳入各地各部门重要工作日程。网络文明建设在全省上下迅速掀起热潮,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共建文明精神家园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弘扬文明“主旋律” 奏响实践“大合唱”
杭锦后旗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2023年5月25日)
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一次次有温度、有深度的惠民服务, 一个个增颜值、提气质的实践举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犹如阵阵清风,吹拂着杭锦后旗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着人心,传播着文明,浸润着百姓的生活,扮靓了这座自治区县级文明城市。
近年来,杭锦后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目标,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五联”工作法,重点在阵地、队伍、项目、活动等方面下大力气,推动形成旗、镇、村三级贯通,中心、所、站密切联动的工作格局,努力走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杭后之路”。
上下联建
绘就文明实践“同心圆”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守正创新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举措。只有建好文明实践阵地,才能让文明实践活动生根发芽。
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杭锦后旗高度重视,提早谋篇布局,迅速研究部署, 印发了《杭锦后旗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机关单位与社会团体联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通知》等文件,按照“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三级体系架构,建立了“1+9+N”三级文明实践网络架构,实行旗、镇、村(社区)“三级书记负责制”。2019年建成了陕坝镇、头道桥镇、三道桥镇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所,陕坝镇北环社区、春光村、中南渠村、头道桥镇挪一村、联增村、三道桥镇和平村等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站。经过三年的努力,
2021年全旗以三所六站试点为样板,逐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全覆盖。目前,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0个站均有固定活动阵地,并全部加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牌匾,覆盖率达到100%。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加强村(社区)文明实践联络员队伍建设,努力把文明实践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个角落,画好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同心圆”。
聚焦为民服务,全力完善文明实践体系。杭锦后旗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建设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专项巡察,纳入X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纳入镇、部门X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职、实绩考核,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测评,树立争先创优鲜明导向。同时, 建立联席会议、挂点联系、旗领导包片抓点等制度,推动文明实践遍地开花, 阵地建设提质增效。
多方联动
拓展文明实践“服务圈”
崭新的平台,创新的阵地,鲜活的载体,杭锦后旗有效融合各方资源同向发力,为文明实践活动正常开展和传播提供了丰富的渠道,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明实践中来。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杭锦后旗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统筹整合基层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爱国教育基地、农家书屋、少年宫、文化馆、图书馆等各类阵地资源,按照“五有五到位”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设立了旗委X校、卫健委等18个文明实践点,检察院、总工会、爱心志愿者协会等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建成蒙海镇西渠口村和陕坝镇北环社区等28个示范站、“文明团结超市”46个,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让广大居民随时随地受教育受熏陶。依托陕坝镇北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已经成功孵化15个,让每个群众都能在“家门口”找到精神家园、服务平台,形成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文明实践“服务圈”,做到“一个中心、N点辐射、全域覆盖、多重功能、共建共享”。
积极整合资源,推动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X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四中心”融合创新发展,实现文明实践各类平台信息联通,线上线下智能互动,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国有企业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推动各级优质资源注入文明实践,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成为基层欢迎、群众满意、志愿者认可的工作平台和服务形式。
全面联合
奏响文明实践“最强音”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 近年来,杭锦后旗志愿服务总队共招募志愿者00多人,旗级层面建立了
理论宣讲、文艺文化、教育、医疗、科普、环保、扶贫帮困等10支志愿服务队,
组建了“七彩虹”X员志愿服务队、“瓜蔓蔓”X员志愿服务队等343个志愿服务小分队。将陕坝镇彩虹群众文化艺术团、头道桥镇三角城村文化大院二人台演唱队和沙海镇刘干妈民间艺术协会等3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团体和民间艺术团等纳入监督管理体系中,推动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公益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各类民间艺术团体的服务性、公益性。
群众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受益者。围绕弘扬时代新风,培育践行主流价值,该旗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唱响文明实践时代“最强音”。112个旗直单位与113个村(分场)、130个企事业单位与15个社区结对共建,3506名在职X员就地转化为X员志愿者,1232名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8077人,切实推动了X员干部工作重心下移。
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有机融入到乡村振兴、基层X建和城乡经济发展之中。近年来,该旗累计开展助学支教、扶贫济困、帮老助幼、疫情防控、文明创建、文化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3000多场次,解决各类民生问题1500余件,汇聚了为民服务新力量,奏响了文明实践新旋律,焕发出文明实践新风采。
坚持因地制宜,“一队一品”,通过一系列举措,培育了一批志愿服务工作品牌,精准设计和实施了“陕坝大妈”“小服务,微治理”、蒙海镇玉米科技小院志愿服务等23个特色鲜明的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着力构建志愿服务常态长效机制,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文明实践春风化雨,时代新风浸润人心。如今,杭锦后旗正不断从队伍、阵地、活动等方面深化文明实践活动,树立文明新风,提升市民素养,持续夯实城市软实力,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紧扣时代脉搏 奏响奋斗华章
汤阴县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2023年5月24日)
打开一年来汤阴县宣传思想工作的卷轴:一场场热气腾腾的理论宣讲,让X的“好声音”润泽民心;一批批特色亮点工作,叫响了汤阴品牌;一篇篇生动鲜活的宣传报道,讲述着岳乡高质量发展的奋斗故事;一道道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给群众带来无穷的精神享受;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让这座千年古县格外绚丽耀眼这些都鼓舞人心、汇聚力量、催人奋进,成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宣传是聚力的号角。一年来,汤阴县宣传思想工作紧紧围绕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忠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健全完善机制, 创新方法载体,强化责任落实,打通新闻宣传“最后一公里”。
一、夯实理论武装“压舱石”
汤阴县委坚持以示范促引领,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至少每月都开展集中学习,并围绕相关专题开展理论研讨。县委常委会扎实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近的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参会常委根据学习内容进行交流研讨。2022年,汤阴县委常委会被评选为我市落实“第一议题”示范点。同时,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常态化巡听旁听基础上,汤阴县每月开展市、县示范班观摩学习制度,学先进找差距、查弱项补短板,推动理论学习提质增效,并建立督查通报制度,不定期对相关单位“第一议题”、中心组学习情况进行抽查,对浮于表面、学而不研等现象予以通报,使理论学习逐步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唱响创新理论“主旋律”
汤阴县聚焦基层关注,整合宣讲资源,使基层理论宣讲更加有温度、有深度。该县围绕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实现学思悟结合和知信行统一;组织X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群众增收致富员、榜样模范和青年宣讲骨干组建百姓宣讲团和政策宣讲轻骑兵,分行业、分领域、分重点宣讲,使X的创新理论覆盖所有行政村;县委书记、各乡镇和县直单位X委(X组)书记、各行政村X支部
书记也积极在本单位或联系村开展“三级书记讲第一课”活动。同时,根据受众不同,灵活设定场景,开展板凳宣讲、庭院宣讲、长廊宣讲、车间宣讲等, 将理论融入快板说唱、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中,讲活讲透理论政策; 录制宣讲视频,利用“两微一端”等平台,开展点单式宣讲。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线上线下宣讲3500余场,录制宣讲视频300余个。
三、筑牢风险防控“防火墙”
汤阴县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将“扫黄打非”融入X建、精神文明、平安建设等工作。韩庄镇部落村实行“X建网格+X员联户+量化积分管理”模式,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白营镇北陈王村创建了“网格员、志愿者—‘扫黄打非’ 工作站—执法部门”三级联动监督管理模式。部落村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 进基层示范点,北陈王村被评为全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该县还扎实开展全民阅读,新建甲骨文书屋6座,成立“1+9+N”阅读俱乐部,结合“4·23 世界读书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学习正当时、阅读助成长”和“寻找最美读书人”等全民阅读活动,营造书香汤阴浓厚氛围。
四、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
打好思政教育“红色牌”。该县开展精品思政课评优活动,尝试将思政教育和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融合,使各学科思政元素同向发力;开展“红旗渠精神进课堂”精品思政课大赛,推选出的20个精品思政课案例在融媒平台展播;各中小学校开展“红色育人”品牌创建活动,推动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育人格局。
打好舆论宣传“安全牌”。汤阴县融媒体中心加强内容监管,全流程落实“三审三校”制度,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县融媒体中心全平台粉丝量突破50万人,连续15次荣获县级融媒省级平台稿件采用量第一名,在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验收中被评定为优秀等次。今年年初以来,已在主要央媒发稿281篇,在市级以上媒体发稿1859篇。
打好文旅融合“文化牌”。汤阴县举办了纪念岳飞诞辰920周年暨岳飞文化节、“周易杯”马拉松比赛、“文化盛宴、陪您过年”、“欢乐五一·潮玩汤阴”等系列活动,充分满足了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1月至5月,全县各景区共接待游客110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144%;旅游收入2257万元,较2019年增长69%。
打好文明实践“服务牌”。目前,汤阴县已打造“保护母亲河”“义务理发”“冬日送温暖”等精品志愿服务项目13个、常规项目30个,志愿服务由县
城向乡镇、村延伸。今年4月,县城11家理发店成为新时代文明示范点,每周四免费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理发服务,各乡镇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 组织开展义务理发、义诊、送课下乡、普法等志愿服务。天天都有志愿红,日日都有文明事。汤阴志愿服务已经实现了不间断、全过程、常态化。
廉洁之风拂大地
千阳县扎实推进清廉建设工作综述
(2023年5月18日)
强化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对工作落实不力、搞形式走过场的及时督促整改、追责问责;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实行清单式管理,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去年以来,千阳县坚持全局观念、系统思维,聚焦清廉建设,统筹各方力量,守正创新,坚持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同向发力,不断推动清廉千阳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一、高点定位 绘就清廉建设蓝图
清廉建设是关系人心向背的ZZ工程、系统工程,更是纪检监察队伍坚持全面从严治X的根本要求。
清廉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千阳县委牢牢扛起主体责任,将清廉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X的重要抓手和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载体,全域谋划、系统部署,及时成立工作专班,形成合力、同向发力,压实压细清廉千阳建设各项任务。
“我们结合千阳县第十六次X代会确立的实现‘一城三区四基地’大发展, 全面建设‘关天生态区、宝鸡后花园、幸福新千阳’的高质量发展蓝图,制定印发《关于推进清廉千阳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6个方面24项重点任务。”千阳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县纪委监委加强统筹协调,牵头召开部署推进会,明确了各级X组织、各职能部门清廉建设工作具体目标任务,确保步调一致、整体推进,迅速形成“一盘棋”格局。
与此同时,千阳县牢固树立全局观念、系统思维,做到标本兼治、统筹推进。“我们坚持县镇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坚持以点带面、抓纲带目,根据各镇、各社区创建的基础、特色和效果,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点,培育创建‘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点,将清正廉洁理念覆盖到各行各业。” 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
二、因地制宜 细化清廉建设举措
正风肃纪不停歇,清风正气扑面来。监督执纪是纪检监察系统的主责主业, 也是其落实全面从严治X的有力抓手。在清廉千阳建设中,该县纪委监委坚持
因地制宜,不断细化举措,为清廉建设“舒筋活络”。
国有资产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资产配置重大事项是否经可行性研究和集体决策,各单位是否严格按照标准真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千阳县审计局结合职能紧盯国有资产管理、配置、使用、处置、收入管理等五个方面工作,扎实推进清廉法治政府建设;
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实行清单式管理,划分社区工作依法履行职责主要事项10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主要事项23项,拟取消社区考核评比事项21项, 千阳县民政局在推进清廉建设过程中,结合自身职能,聚焦减轻基层负担给出“答卷”“全县各清廉建设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深入研究清廉建设工作方案, 结合各系统各单位职能,将清廉千阳建设任务嵌入到具体业务开展中,既丰富了清廉建设工作载体,又为各项职能发挥提供了创新思路。”千阳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
与此同时,千阳县纪委监委突出重点导向,围绕群众反映强烈、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杜绝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违规违纪行为,坚决清除群众的“肉中刺”“眼中钉”“心头痛”,持续以优良X风带动政风民风,让廉洁之风吹遍千阳大地。
三、突出特色 擦亮清廉建设名片
“只要真正为老百姓谋事做事,老百姓总会记住的”日前,千阳县某单位组织X员干部前往张家塬镇柳家塬村,参观建成的“村史家风馆”。
将清廉文化建设作为持续筑牢“不想腐”思想堤坝的重要抓手,夯实阵地基础,丰富表现形式,细化工作举措,不断擦亮“省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县” 荣誉名片。“县纪委监委全面调研、系统谋划,组织改造县城望鲁台‘家风家训’广场等8处廉洁教育基地。”千阳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通过整合镇村家风家训馆、村史馆、廉政文化长廊、X性教育基地等设施,提升打造覆盖全县镇村的16处“勤廉文化建设示范点”,夯实“县上有重点、镇上有亮点、村上有特色”的廉洁文化建设阵地体系。
文化润廉沁人心。千阳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做好清廉文化建设这篇文章, 以文化人,以文促建。“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剪纸艺人以‘清正廉洁’为主题, 创作《为民务实》《一路清廉》等剪纸精品30余幅。”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同时还组织千阳刺绣产业园、闫家村刺绣园制作廉洁文化刺绣作品参加省市级非遗作品大赛,并通过快手、抖音等平台将部分文创产品销往外省市。
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实现社会风气向上、向善、向廉。“我们组织编排廉政主题小品《送礼》、小戏《三打油葫芦》等优秀剧目,参加陕西省第九届小戏小品展演活动。”千阳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创排的廉政秦腔历史剧《金麒麟》,已在全县演出10场次,清廉文化正不断融入千阳干群的生活当中。
学好用好权威教材 凝心铸魂汇聚力量
各地X员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情况综述
(2023年5月22日)
在全X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在全国出版发行,这是X和国家ZZ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这部选读,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至2022年10月这段时间内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是全X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
X中央专门发出通知,对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提出明确要求。广大X员干部群众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更加深刻体悟真理的味道、思想的力量,更加坚定地沿着科学理论指引的正确方向,积极投身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
一、原著领引,把握原理感悟真理
走进北京图书大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图书”专区前,《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摆放在显眼位置,吸引了许多读者驻足阅读。
时间回到一年前。2022年5月,X中央作出编辑出版《习近平著作选读》的重大决定。编辑出版选读,旨在引导读者深入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思想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坚持精选精编原则,注重选编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各领域各方面提出重要思想观点的文稿,选编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的文稿,选编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X和国家事业根本方向和长远发展重要论述的文稿,充分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时代课题、引领实践发展、推动伟大变革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一位编辑组成员介绍道。
选读以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X的二十大报告为开卷篇,其他著作按时间顺序编排,共收入147篇重要著作。这些著作是从习近平总书记大量文稿中精心选编出来的,都是富有原创性、代表性、标志性的重要文献。
选读在时间上贯通新时代10年,内容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X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发展的基本脉络及其完整的科学体系,能够帮助读者更好从整体上、体系上学习掌握X的创新理论。
“学习X的创新理论,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读原著、学原文。选读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原文呈现,这样可以帮助广大X员干部群众更准确、更直接地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理原义。”一位编辑组成员表示,编辑过程中,坚持尊重历史、忠实于原著,充分展现X的创新理论的丰富内涵和鲜明风格。
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编辑,《习近平著作选读》于2023年4月3日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第一次以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名义编辑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重大ZZ任务。”X中央发出的通知强调。认真学习选读,对于全X全国各族人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ZZ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奋力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深学细悟,武装头脑铸魂增智
4月2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微讲座”在天津大学附属中学开讲。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X的二十大精神,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宇讲得深入浅出,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
“我们把理论学习融入主题教育,把《习近平著作选读》融入日常教学, 不断推动X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张宇说,作为思政课教师, 更要学好用好这一权威著作,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努力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精学深研、结合实际,才能让理论武装走深走实。
北京大学校园内,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掀起学习热潮。学校通过《习近平著作选读》读书班、“同人民一起开拓同祖国一起奋进”主题展览、专题座谈会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推动理论学习覆盖面更广、效果更实。
“我们在学习中密切联系高等教育工作和北大实际,逐句研读选读中《培
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与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关的重要篇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对高校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北京大学X委宣传部部长任羽中说。
坚持以学为基,广大X员干部群众在潜心学习中把握精髓要义。
拿到《习近平著作选读》后,辽宁省沈阳市发改委政策法规处处长李春华第一时间进行了学习。
“总书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体会这些重要论述不仅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也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等立场观点方法。学习选读,我们不仅要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掌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李春华说。
ZZ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广大X员干部群众以学铸魂,不断夯实思想根基。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广州白云机场三期安置区项目职工书屋里, 一场读书会正热烈进行。
“只有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才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读书会上,中建四局一公司X委副书记朱羽将理论学习与专题X课相结合,带领30余名X员团员一同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
在现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白思敏作为代表分享了学习心得: “理想信念是立X兴X之基。通过学习我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强调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我们要在学习过程中,把坚定的理想信念植入灵魂、融入实践、嵌入岗位,以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诠释对理想信念的坚定。”
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中原腹地到雪域高原,广大X员干部群众将《习近平著作选读》作为必读书,在学习中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和崇高风范。
“我们邀请社区干部群众一起阅读学习,在读到《使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这篇时,更是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青和居社区X委书记桂小妹说。
2020年,在抗疫关键时期,桂小妹和同事们在一线连续奋战,在武汉保卫战中构筑起社区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我深深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强烈的历史担当和深厚的人民情怀,体会到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也愈发深刻感悟到‘人民’二字的根本性意义。”桂小妹说,社区干部是基层X员群众的连心桥,我们要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导向, 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
三、坚信笃行,以学促干推动实践
武陵山下,雨后的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云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这个曾经的穷山沟,如今已蜕变为村寨美、产业旺、旅游火的“小康村”。
9年多前,正是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开启了这座深山苗寨的巨变。“选读中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我们致富路上的‘金钥匙’。”十八洞村村委会副主任龙书优说,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大X员干部群众在学习中坚定理想、奋发进取。“选读收入的《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
篇目高屋建瓴,细细读来感触良多。”44岁的刘世萱,是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环境智能监测技术院士创新中心的学术带头人。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海洋仪器装备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刘世萱表示,将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融于心、铸于魂,把自身工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提高海洋仪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作出应有贡献。
聚焦主责、立足主业,广大X员干部群众在学习中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石钟山下,鄱阳湖与长江交汇,由此向上下游延伸,江西省九江市境内152
公里的长江岸线,宛如蓄势之弓。
连日来,九江市生态环境局忙着调研排污口整治工作。“通过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我不仅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学习到总书记在调查研究中如何坚持问题导向,如何‘解剖麻雀’,如何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谈太煌说。
“相对容易的整治工作都已完成,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谈太煌表示,接下来将加快完成排污口整治工作,筑牢长江生态屏障,让一江碧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汲取力量、锤炼品格,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本领。 “X校是领导干部加强X性锻炼的大熔炉、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的大学校,
肩负着以学促干提升干部能力的重任。”河南省委X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李涛表示,作为X校工作者,将自觉把学习成果运用到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中,运用到研究问题、咨政建言中,引导学员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指导工作。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为民服务的岗位上,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在基层实践的第一线广大X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X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两个健康”引领四川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川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综述
(2023年5月30日)
5月26日上午,2023年第3次四川省委统战部部长与民营企业家沟通协商“面对面+键对键”活动在蓉举行。在持续5个小时的活动中,10位民营企业家代表畅所欲言,反映困难诉求,提出意见建议。省委统战部主要负责人及省级部门
(单位)相关负责人现场答疑解惑,积极协调解决,引导企业家们坚定良好的预期和信心。
这只是四川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系列举措的一个缩影。
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四川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X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非公经济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以“两个健康”引领四川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胜利作贡献。
A 加强X的领导构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大格局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是全X的重要工作,要把加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X委统一领导下,形成各方面既明确分工又高效协同的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格局。
按照中央部署要求,我省积极推动构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格局,依托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四川省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规范了相关议事规则,由省委统战部负责牵头协调,定期研究部署、统筹推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
目前,在省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各地各级X委均逐步成立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全省已初步形成各有关单位齐抓共管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良好局面。
B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五月的广安,春和景明。在岳池县吴雪艺术中心多功能厅,一场县委统战部部长与民营企业家沟通协商的“面对面+键对键”活动暨商贸企业座谈会正在举行。
座谈会上,六脉物流、家宏其利电子商务、海业直播传媒等20位商贸企业家代表围绕生产经营情况、需要协调解决的困难问题和建议先后发言。岳池县商务局、县人社局、县交通运输局等20个部门(单位)负责人围绕民营企业家所提问题介绍相关政策、现场答疑解惑,活动现场氛围亲切热烈。
一流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省各级统战系统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助企纾困难点堵点集中攻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信心贵如金。各级统战系统聚焦提振发展信心,以加强形势政策教育为重点,引导民营企业家稳定预期、抢抓机遇。3月27日至31日,四川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暨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坚定理想信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此次参训的40名学员来自全省18个市(州),既有民营企业“接班人”,又有“专精特新”掌门人;既有实体经济、数字经济代言人,也有中介组织负责人和社会组织联络人。不同行业、职业的学员们在五天的学习中不断碰撞发展思路、提振发展信心,体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共渡发展难关、共破发展难题、共谋发展大计,省委统战部创新开展统战部部长与民营企业家沟通协商“面对面+键对键”活动, 旨在纾困解难、提振民企发展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面对面+键对键”活动通常每月举行一次,每次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同步进行。线下由省委统战部相关部门领导、省政府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10— 15名民营企业家“面对面”参加;线上由企业所在地市(州)X委统战部部长及相关部门领导参加,数家行业商协会网上“键对键”观摩。仅2022年省级层面就开展6次,示范带动全省市(州)、县(市、区)开展活动666场次。
共有7727家民营企业参与,收集问题和建议4737个,现已推动解决3558个, 涉及办理部门(单位)2849个,回访满意度为98%。2023年省级层面已开展3次, 共有32家民营企业参与,收集问题和建议75个,商标受到侵权、平台推广难、原材料(天然气)供应不够充足等问题,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现场答复,企业问题件件有回音。一位参加活动的民营企业代表感慨:这个活动真正为民营企业解难题、渡难关、增信心,切实提升了民营企业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坚定了“拼”的信心、鼓足了“干”的勇气。
厘清政商关系,净化民营经济发展“生态圈”成为护航民营经济发展的重
要举措。遂宁出台《遂宁市园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规范(试行)》,组建园区X工委统战委员、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专员、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联络员为主体的“三员队伍”,构建从“执行”到“落地”的全方位统战工作服务体系,有效打通园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最后一公里”;攀枝花市委统战部以建立完善市领导联系服务民营重点企业和商(协)会为抓手,通过建立“挂包帮”服务机制、问题动态解决机制、督办保障机制“三项机制”,全力助企纾困。宜宾市开展民营企业诉求服务“直通车”专场活动,点对点听诉求、实打实解难题。
优化营商环境还要以纪以法促行。达州市副市长、市工商联主席刘政介绍, 达州市通过开展重大项目落地投产专项监督、“进园区、护千企”等专项行动, 帮助民企解决问题658个;开通民营企业诉讼“绿色通道”,排查化解涉企重大矛盾纠纷3852件,为民企挽回经济损失3.9亿元。
广安市武胜县2022年以来共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11件,给予X纪政务处分10人。该县还成立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非公有制经济维权中心,指导民营企业维护合法权益。
数据体现成效。据统计,全省营商环境水平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评价优秀市数量从3个增加至7个。2022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0467.9亿元、同比增长1.2%,占全省DP比重为53.7%;全省实有民营市场主体804.07万户、同比增长6.98%,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4%。
C 坚持服务中心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由四川省委统战部、重庆市委统战部、四川省工商联、重庆市工商联共同主办的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峰会顺利举行。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川渝两地X政领导、工商联有关负责人、商协会负责人及民营企业家代表共400余人,围绕“创新融合·共赢未来”主题,共话发展、共享机遇、共创未来,携手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
民营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前提。为推动民营经济人士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省委统战部在持续加强思想ZZ引领的同时,还通过建言献策、搭建平台、为民企纾困解难等多种方式,助力四川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巴山蜀水,双城一体。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围绕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川渝统一战线在凝聚共识、调查研究、建
言献策、引资引智、产业协作等方面协同发力,不断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
50余项重大活动,持续为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集聚统战资源。举办川渝民营企业家合作峰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会合作峰会等, 签约项目73个,投资金额达416.15亿元;举办专题研讨会、“海科杯”全球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发起成立海内外川渝涉侨商协会合作联盟、川渝—粤港澳企业家合作联盟等;邀请20余家媒体组成联合采访团报道“双城故事”两年多来,川渝两地统一战线举办系列重大活动、搭建系列合作平台、推动系列合作项目,用实际行动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
近年来,四川省围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打造“1+8”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布体系。“1”即编制出版《四川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报告》蓝皮书,“8”即四川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研发投入、利税收入、绿色发展、品牌建设、吸纳就业、社会贡献、专精特新等8个榜单,通过发布“1+8”强力引导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铁骑力士集团执行总裁李全看来,《四川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报告》蓝皮书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和评价了四川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是一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专业指南。而“1+8”发布体系为民营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中的转型升级指明方向,“从民营企业角度看,‘1+8’发布体系通过各项指标排序,让企业发现自身优势和劣势,看到了自身发展差距,帮助企业在宏观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定位,从而更好地探索今后的成长之路。”
在市(州)和县(市、区)层面,南充市以惠企之策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他们配套出台扎实稳住经济增长34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16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企业项目孵化、初创培育、做大做强、上市融资等方面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撑;遂宁市建设“遂商大讲堂”“遂商大讨论”“遂商大调研” 三大建言献策平台,同步建立由60多名民营企业家组成的参政议政智库,围绕遂宁打造“东方气都”“世界锂都”等重点工作,撰写建议意见,提案议案120 余篇,直接推动20多个项目成功落地;内江市组织民主X派各界别技术专家58 名,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出谋划策,建成博士流动站等专家工作室5个,破解天冬育种繁育、机械汽配领域方面技术难题10个,协助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和低碳产品认证6个。
D 加强教育培训培养优秀民营企业家队伍
2022年4月,由省工商联主办的“川商云课堂”在线教育平台正式上线运营, 为全省民营企业家搭建起一个线上学习公益平台。该平台在培训内容上创新打造了ZZ教育、企业发展、服务能力三大体系,为市州、直属商协会组建42个班级,开设912门免费课程,全省1129名学员上线学习。截至2023年4月26日, 累计学习时长近3万小时,人均学习时长达2678分钟,持续提升学习能力。
在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我省各级统战系统认识到,加强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理想信念和能力素质教育培训,旨在培养和造就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具有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民营企业家队伍。通过培训,切实增强广大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X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由此,我省着力建立健全非公经济人士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纳入人才和干部队伍总体规划,结合行业协会、乡镇商会、地域商会成立推进教育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从而提高民营经济代表人士ZZ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
思想引领上,依托“1+8”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百强民营企业X建联盟等载体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业,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坚定不移听X话、感X恩、跟X走。
能力提升上,围绕民营经济领域形势任务,以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现代化治理、风险应对为重点的高质量发展系列课程,转换和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智提能。培训载体上,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目前, “川商云课堂”已成为全国民营经济领域教育培训线上创新的一个响亮品牌, 被全国工商联评选为2022年度“创新中国”最佳案例。在线下,近期创新举办的“四川省民营企业家能力提升培训班”,从全省21市州民营企业“接班人” “专精特新”负责人中遴选60名中青年企业家,赴上海财经大学开展为期一周的封闭式集中教学,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引导学员准确认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民营经济发展机遇,学习东部地区企业先进管理模式,共同探讨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共商破解思路办法。
“在我省大力实施的四川民营企业雁阵培育五年行动计划中,统战系统必将发挥应有的作用。”省委统战部相关人士表示,省委统战部将与相关部门一道,加强民营企业家梯队建设,健全培育企业个性化辅导和服务机制,打造优
质企业雁阵集群。
E 弘扬光彩精神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5月25日,万企兴万村·知名浙商四川行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产业投资推介会在成都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浙商、商协会负责人等2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产业振兴新路径,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在现场举行的项目签约仪式上,共有34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金额138亿元。
引导民营企业家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四川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一大亮点。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两个健康”主题,以“万企兴万村”行动、“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为抓手,引导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服务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四川把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发布作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布体系的重要品牌, 连续两年向社会公开发布《四川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和四川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从X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万企兴万村”行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推动力量。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投身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踊跃参与公益慈善,促进共同富裕。全省各级统战部门通过联系服务,推动被联系民营企业家更加积极地投身“万企兴万村”和光彩事业等公益慈善活动,民营企业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在泸州市开展的“万企兴万村”行动中,该市统战部门引导266家商会企业结对帮扶217个行政村,实施项目289个,投入资金19.8 亿元。
据四川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台账系统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省累计发动9971家民营企业(商协会)结对帮扶7762个村,实施“兴村”项目11748个, 投资1010.4亿元,捐款捐物19.9亿元,解决就业56608人,培训人才88054人, 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促进就业方面,企业积极参与“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民企招聘月”“荣耀归蜀”等活动,助力稳就业保就业,63.9%的企业主动解决本地人员就业,49.1%的企业多渠道创造灵活就业岗位,29.9%的企业参与吸纳残疾人、复转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
以高质效考核为高质量追赶发展蓄势赋能
定西市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综述
(2023年5月22日)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考核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功过的鲜明导向,突出ZZ属性,聚焦中心大局, 不断细化考核指标内容、优化考核方式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考”出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考”出了戮力同心的正能量,“考”出了高质量追赶发展的加速度。
一、把牢ZZ属性考准考实ZZ表现
坚持干部考核的ZZ属性,将ZZ标准放在首位、贯穿始终。在考核内容上突出ZZ建设,按照新修订的《甘肃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ZZ素质考察办法》,对市管领导班子ZZ素质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完善,新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X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落实“四个服从”要求、遵守ZZ纪律和ZZ规矩的情况等内容,强化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ZZ素质的考核,ZZ标准得到充分体现和有力落实。制定完善分别有20项具体指标的干部ZZ素质正、反向测评表,将ZZ素质“大概念”实化为干部考核“微操作”,确保可识别、可判断。突出个别谈话听其言、日常了解观其行、民主测评察其表、综合研判析其里,全方位考察识别干部的ZZ表现,精准刻画干部ZZ素质“全息影像”。对ZZ上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2020年以来,市委先后对ZZ素质专项测评低于90 分的1个领导班子和10名领导干部取消评优资格。坚持科学精准优化完善考核体系考核体系和方式,是保证考核结果准确的基础和前提,体系健全才能保证过程科学,方式精准才能保证结果精确。着眼破解以往考核区分度不高、精准度不够、“一锤定绩”等问题,不断完善考核体系、优化考核方式,确保全面、客观、准确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画像”。强化差异化考核,把领导班子和班子正职分县区、市直部门(综合部门、经济工作部门、社会发展部门、人大政协群团及其他单位)、市属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业4个类型,进行精准量化评价,对班子正职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进行测评,班子副职只在单位内部考核。2022年度首次对县区X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常务副县区长、组织部长、常委副县区长进行了单独考核、横向比较,以往“一把手”和关键岗位干部全
揽“优秀”名额的情况得到根本改变,2022年考核中“一把手”和县区“五个关键”岗位干部优秀比例分别为60.8%和64.7%,考核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增强。
二、突出实干实绩鲜明树立干事导向
考核是“指挥棒”,也是“风向标”,考核导向引领着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方向。始终聚焦全市中心工作、重点任务、重大行动,科学设置、动态调整、不断优化考核指标,确保市委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考核重点就跟进到哪里, 做到重点更加突出、指标更加清晰、导向更加鲜明。坚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与X政履责管理考核“两条腿走路”,年度考核的工作实绩得分直接采用X政履责管理考核成绩,且赋分权重占班子年度考核得分的60%、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得分的40%,2022年度X政履责管理考核前8名的市直部门领导班子直接确定为优秀等次。在结果评定上,坚决不搞平均主义、“大锅饭”,对一些成绩靠后、实绩平平的单位没有评定优秀等次,对一些排名靠前、实绩突出的单位突破指标给了优秀名额,特别是将一些改任职级但考核成绩依然靠前,且一贯表现优异的干部评定为优秀等次,真正做到了“考得怎样”真实反映“干得怎样”,“平时怎样”具体体现“年终怎样”,切实以考核导向树正干事导向。
三、强化结果运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推动考核工作落地见效,关键在于做好结果运用“后半篇”文章,做到区分优劣、奖优罚劣、激励担当、促进发展,着眼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对领导班子评定为优秀等次的,单位干部职工年度绩效奖金上浮一定比例;对领导干部评定为优秀等次的,个人年度绩效奖金上浮一定比例,并在提拔任用、职级晋升、评优选先等方面优先考虑。2020年以来,提拔使用年度考核优秀等次的干部168名,晋升职级239名。发挥年度考核与平时考核、专项考核、任前考察的“叠加效应”,通过纵向对比历年考核情况看干部发展趋势,横向对比同类别岗位干部情况看差距短板,对履职能力不强、精神状态欠佳、作用发挥弱的4个班子和7名干部及时调整。把干部考核作为日常监督管理的重要途径,系统分析每个领导班子、每名领导干部考核情况, 对考核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由市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采取逐一提醒谈话的方式,“点对点”精准反馈。2020年以来,先后对8个领导班子和26名领导干部进行提醒谈话,督促整改提升。
风正帆满再起航,砥砺奋进正当时。在全市上下蓄势待发、追赶进位的关键时期,组织部门将围绕服务保障追赶发展大局,进一步提升考核工作精准化、科学化水平,以高质效干部考核促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定西实践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引领时代新风尚 奏响文明新乐章
桃源县全面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综述
(2023年5月18日)
5月10日至11日,桃源县浔阳街道天子岗社区举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人体检活动,为辖区内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体检现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积极帮助老年人填写个人信息,引导前来体检的老年人排队候检,对于有特殊状况的老人进行爱心帮扶,整个现场秩序井然。在桃源,像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化身文明的传播者与引导者,自觉融入群众中,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共同书写着文明桃源新篇章。
2022年以来,桃源县全面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守正创新、奋力作为,在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平台上用力用情。该县按照中央、省、市文件精神,利用县融媒体的阵地资源,建好了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时在县级融媒体矩阵开辟了桃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专栏,全面展示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各项工作。
该县提炼独特的工作思路,搭建了“123456”基本构架。具体来说,就是围绕“1个目标”,即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明确“2个主体”,即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各级X组织,活动的主体方式是志愿服务活动;做好“3个到位”,即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到位;打造“4个示范”,即打造东南西北4个示范点;聚焦“5项工作”,即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X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形成“6 大文明”,即齐心“讲”文明、模范“选”文明、帮扶“助”文明、文化“促” 文明、爱心“育”文明、网络“联”文明。
县里锻造了过硬的志愿者队伍,按照“1+13+N”的组建模式,组建了县级中心志愿服务总队,形成了育英队、振兴队、蓝天队、文艺队、弘法队、天使队、守望队、星火队、阳光队、巾帼队、应急救援队、助残队、科技队13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各乡镇(街道)纷纷吸纳本地优秀人才,组建了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小队,累计900余支。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也迅速集结,形成了有规模、
有亮点、有口碑的5支社会志愿服务团队。目前,全县注册志愿者人数有12万余人,形成了志愿服务队伍“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工作格局。
全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暖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围绕守护一方碧水、造福一方百姓、深耕一方沃土、培育一方英才、弘扬一方文化、引领一方文明、促进一方发展“七个一”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融合,强化理论宣讲、文化活动和舆论引导的联动,致力打造“星火微宣讲”“桃子姐姐”“乐善公益”“红石榴”等志愿服务品牌,切实彰显“新时代雷锋在桃源”的风采。春节以来,县文明办统筹开展了“新年微心愿我来帮你圆”“文明交通行”等志愿服务活动,解决了特殊家庭急难愁盼的小事300 多件。各乡镇(街道)创新性地开展理论宣讲、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既为群众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也为群众送上“精神食粮”。
目前,全县形成了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桃源县下发了《桃源县全面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工作方案》,为28个实践所、413个实践站结对子、找“靠山”,形成了结对共建的整体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凝聚各职能部门合力,推动全县中心、所、站建设顺利进行;建立了考核制度、奖励制度,提升各实践所、站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探索建立服务制度、保障制度,致力摸索一条全力发挥阵地最大效能的工作模式。
智“荟”黑土地 逐梦向未来
长春国家农高区全力打造人才高地综述
(2023年5月26日)
李玉、赵春江、荣廷昭、王秋举、李穆、李淑芳、陈国双 这些听起来陌生且普通的名字,在长春国家农高区却个个是宝。他们之中有院士、有学者、有工程师,都是一顶一的学术泰斗、技术“大拿”。
这些人来自中科院、吉林省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中科院东北地理与产业生态研究所等单位。在科研岗位上,他们是攻坚克难的技术派;大学课堂上, 他们是传道解惑的教师;在工作上,他们又身先士卒的业务带头人。
如今,这些平时难遇的高端技术人才,集聚在长春国家农高区,智“荟” 于黑土地的田间地头,以科技带动农业发展,以技术引领增产增收,让长春国家农高区打造人才高地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提高站位,突出人才支撑作用发展的关键在人才。
近日,记者走进公主岭市南崴子村蓝谷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远远望去,一株株翠绿的水稻幼苗正在温暖的育苗大棚里茁壮成长,静静等待着插秧时刻的到来。
“传统种植方式产出的大米,市场价每斤2.6元左右。”合作社理事长赵春雨介绍说:“自打和吉林农业大学教师王秋举在这片试验田里研究‘稻渔种养结合技术’,并成立稻渔科技小院后,田里产的蟹田米因少用农药、少施肥, 品质得到大大提高,市场价每斤能卖到5元。同时,每亩地还能产出30斤左右稻田蟹,大大增加收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王秋举的技术推广,农民们知道了如何在稻田里养殖螃蟹,每公顷能增收1300元左右,真正见识到了“一地两用、一水双收”的科技种田威力。
“希望可以在两到三年内,将这项技术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王秋举充满憧憬地说。
吸引人才,吸引高端人才,尤其是现代农业人才,这是公主岭市在谋划长春国家农高区发展之初就定下的原则。
为打造人才高地,公主岭市相关部门出台《加快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人才集聚若干政策》,打造“1+3”人才政策体系。他们围绕扶持创新创业、提高待
遇保障、发挥市场作用、优化服务环境四个方面,谋划制定了10条政策,进一步激发了人才创新创业热情,大大凸显了对人才支撑作用重要性的认知。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引进院士4名,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67人,面向社会招录10人、机关内遴选4人长春国家农区全力以赴引进院士、世界级水平科学家等7类高层次人才, 力争3年引进1000名高层次人才。
如今,在公主岭市的不懈努力下,长春国家农高区的人才引进工作成绩斐然,为农高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搭建平台,助力人才就业创业人才的发展在平台。
在吉林省农科院有一个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近日,在负责人李淑芳的带领下,记者来这里开了眼界。
“这里有的‘老种子'达几百年历史了,全是我们入农户家收来的,我们启动了保护种子的行动。”一打开低温种子库的大门,一股冷空气让记者有点猝不及防,不禁打了个寒战。“屋内常年零下4度,我们都习惯了,还有超低温库, 零下十几度。”李淑芳说:“夏季的时候,要随时换工作服进入,忙起来的时候啥都顾不上,就想把种子研究透。”
目前,为满足发展需要,吉林省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新址的基建项目已完成,新库正在调试运行。建成后,可利用机器人达到自动存取种质资源,新库存储种质资源数量可达到20万份。
独特的资源和地理优势,使吉林省农科院这个省级科研单位一直扎根公主岭。“这里有我想要的平台,这里有我施展抱负的机会!”吉林省农科院已经成为农业高端人才的汇聚地,为长春农高区农业的发展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这仅是一个缩影。长春国家农高区高度重视人才创业平台的搭建,吸引人才集聚,积蓄更强发展动能。
为实现人才双向交融的效果,长春国家农高区大力实施“农高人才战略引进工程”。
“我们推出了人才集聚政策、乡村振兴人才政策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政策3 个人才政策,分量实足,诚意满满。”公主岭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长春国家农高区有科技人才大展才华的广阔平台。通过招商引资、科研合作、柔性引进等多种方式,围绕扶持创新创业、提高待遇保障、发挥市场作用、优化服务环境等四个方面,制定了“黄金十条”,在落实省和长春市政策待遇基础上,进
一步给予配套优惠,释放政策“叠加效应”和“倍增效应”。
长春国家农高区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也直接影响到了企业自身。 “我们很舍得投入科研经费,每年都会拿出30%的费用去搞科研,希望通过
科研人才的力量,将种业发展得更好。”当下,吉林省鸿翔农业集团正在全力推进鸿翔种业高新技术园一期项目建设,项目负责人程永奇表示:“先进的生产线建设完毕,需要优秀的人才去操控,我们愿意招聘更多的人才。”他说,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吸引科技人才就业创业的优秀平台,让其服务公主岭、服务长春、服务吉林。
优化政策,推动人才引育留用。
好的政策,加上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是人才“引、育、留、用”的关键。在增强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上,公主岭市在长春国家农高区的发展谋划上
也是竭力彰显求贤若渴、招贤纳士的诚恳姿态,用真金白银揽凤入巢。据介绍, 来这里的人才,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博士、硕士最高可享受50万元、40万元、25万元补贴。同时,为调动企业和中介组织引才积极性,对引才工作贡献突出的企业和中介组织,给予5万元至10万元奖励;对引进世界级水平科学家的企业和中介组织,每引进1人,给予50万元奖励。
为建设一流人才集聚地,优化人才服务环境上,公主岭市十分关注人才的“家乡情结”,注重以情引才、感情留人,让人才暖心、安心、舒心,并开展了服务人才“四项行动”。
——政策上门行动。常态化开展人才政策“进园区、进企业、进中介、进高校”,让人才政策及时送达到各类人才手中。
——服务升级行动。成立产业人才服务专班和科技成果转化跟踪服务专班, 密切与科研人才及团队的沟通联系,力争科技转化成果在农高区实现落地、推广和产业化。
——人才走访行动。成立人才走访专班,编制域内外专家人才目录200人, 通过招商引资、领导干部对接包保等方式实地拜访、网络沟通,真心实意为人才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就业助力行动。加大优质岗位开发力度,吸引高校毕业生前来创业就业。探索“事业编制企业用”,满足企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
暖心的服务,让人才有了用武之地的同时,还深受感动。
“我切实扎根到了田间地头,一年的时间要在‘智慧农场’工作200多天。”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国双对记者说:“农高区为我们提供的住宿条件非常好,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就是专心搞科研。”
都说人往高处走,要将“高人”引入发展中的长春国家农高区,需要的是非同一般的魄力和决心。
“在企业打拼靠的是实力,可是发展中的企业如何有份就业保障?这让人才有点望而却步。”面对引才遇到的实际问题,长春农高区也是毫不避讳,抓住问题深度分析,推出就业助力行动,加大优质岗位开发力度,吸引高校毕业生来长春农高区创业就业。探索“事业编制企业用”,满足企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
“聚农高,德行天下;纳人才,九凤来仪”。长春国家农高区需要人才、渴望人才、有条件成就人才,正用实际行动,努力与人才进行着双向奔赴。
重塑变革 守正创新 以高质量“组工答卷”赋能高质量转型发展
平顶山市、县X委换届以来全市组织工作综述
(2023年5月26日)
牵头组织“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创新实施历史遗留问题“减仓清仓” 大行动,推动市、县两级3966个遗留问题、3247件省交办重复信访积案清仓见底
以“五星”支部创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2022年成功创建“五星”支部35 个、“四星”支部308个,农村、社区创建工作分别位居全省第四、第二位;
圆满完成县、乡领导班子换届,省管领导班子考核中,我市选人用人“一报告两评议”好评率连续两年为100%;
创新实施在外优秀人才“归根”工程,累计掌握在外优秀人才11.4万名, 吸引平顶山籍在外优秀人才在平投资项目568个,该做法被省委书记楼阳生专门批示。
时间无言,足迹有声。按下市、县X委换届后全市组织工作的回放键,一项项荣誉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串起一年多以来全市组工系统扎实践行新时代X的组织路线,以创新谋突破、以担当促实干、以实效强动能的精彩乐章。
一、突出X建统领,以ZZ之责抓实全局之要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市委组织部深入研究组织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召开高质量推进换届后组织工作座谈会,系统提出推进“五个重塑”、构建“六大体系”、明确“五新要求”思路布局,把X建统领作为切入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抓手,努力构建以中心工作为指引、以组织要素为支撑、以创新实践为手段的大组工格局。
——“五体一带”答好抓X建促乡村振兴“考卷”。2022年初谋划启动抓X建促乡村振兴融合赋能行动,提出“五体一带”(X建联合体、资源融合体、产业聚合体、治理耦合体、城乡结合体、振兴示范带)新思路,实施龙头优强、内核锻造等“六大工程”,把X建融合形成的“红色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红色能量”。截至目前,全市打造“X委(支部)+企业”“X委+支部”等各类X建联建组织71个,建成X建联合体示范点26个、示范线6条,整顿软弱涣散村104个,组建乡镇孵化中心55个、村级示范基地个,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
元以上村达到2550个,占比97.7%。
——“六张清单”构建X建统领问题管控工作体系。牵头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搭建季度擂台赛等六大平台,开展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不力等四个专项治理,创新“七聚七新”总牵引、历史遗留问题“减仓清仓”大行动总驱动,推动市、县两级3966个遗留问题、3247件省交办重复信访积案清仓见底, 有效解决了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湖滨路街道井营村群众多年吃水难、宝丰县不动产登记难等一大批制约发展、困扰群众的突出问题,活动经验先后3次在全省推介。同时,推动历史遗留问题“减仓清仓”大行动迭代升级为“五个三”X建统领问题管控工作体系,以抓实“六张问题清单”为牵引,以提升问题管控力为目标,变问题集中整改为常态化查改、条块查摆为X建统领下的整体管控。
——“七个引领”探索X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路径模式。抓项目就是抓发展, 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去年,继省委、市委作出“项目为王”“大抓项目”部署后,市委组织部谋划实施了“三领三助”X建引领项目攻坚工作机制,通过组织领航助推、干部领跑助效、人才领衔助力,市、县两级在重大项目一线建立临时X组织146个,选派526名年轻干部、872名人才和金融专员领办项目难题, 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041个。今年以来,围绕贯彻市委“拼经济”决策部署,总结提升“三领三助”经验成果,开展X建引领“拼经济、抓发展”行动,提出“七个引领”工作体系,明确为16件实事,探索抓X建、稳经济、促转型的平顶山模式。
二、突出大抓基层,以组织之能夯实善治之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X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我市始终把大抓基层作为长远之计,提出以“融合X建”新理念固本强基,拿出持续抓、抓具体的韧劲,不断提升基层X建质效。
——以“五星”支部创建壮根基。省委作出“五星”支部创建部署后,市委组织部对照“五星”标准,制定了我市农村、社区创建的113条、65条细则, 明晰任务书和路线图;实行周会商、月观摩、季点评制度,建立各级干部联系点1654个,组建帮扶对子821个,建立“X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双绑”等五项机制,7.1万名X员联系农户95.8万户,553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53.8万户、“绑定”龙头企业415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4万件。2022
年全市成功创建“五星”支部35个、“四星”支部308个,农村创建工作位居全省第四,社区创建工作位居全省第二。今年以来,针对乡村产业不强、创建合力不足等问题,我市谋划开展了“五星”支部创建八大助力行动和“五星工坊” 建设,力争3年内打造1000个“五星工坊”,以X建之力为乡村振兴赋能增势。
——以“头雁”引领带动强动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市把提升村X组织书记经营农村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实施“学历+能力”双提升计划,与平顶山学院联合办班,先后组织430名村X组织书记参加学历教育。实施“红鹰先锋培训计划”,深入开展“万名X员进X校”活动,县、乡两级X校培训X员14.1万人次。发挥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尖兵”作用,开展“争星晋级当先锋”活动,注重实绩考核。近两年来,引导驻村干部为派驻村协调各类资金1.09亿元、培育产业项目160个,创办专业合作社97个。
——以“规范”达标提升促长效。制定“标准+特色+若干任务”的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体系,坚持分类评定、分级管理,推动农村、城市、机关、国企、学校、“两新”等各领域X组织规范提升。在农村,对2819个X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站)进行提档升级。在城市,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推动市直1420个机关X组织与社区结对共建、领办共建项目5200多个,X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做法在全省推介。在机关,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深化提质行动,评选21家模范机关。在国企,及时捋顺X组织班子配备和组织体系规范,推动国企X建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等严起来、实起来。在“两新”,牵头成立市互联网行业X委等10家行业X委,推进新就业群体、新业态、新经济组织等“两个覆盖”, 打造“两新”X建示范点188个。
三、突出系统重塑,以干部之变激发出彩之力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一年多来,全市组织系统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事相宜,重塑干部选育管用工作体系, 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加速锻造“鹰城干将”。
——凝心铸魂强化思想引领。把思想领先作为最重要的领先,通过鹰城大讲堂、X校大课堂、支部大学习、干部大研讨、网络大平台等形式,教育引导X员干部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级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全覆盖学习、全维度轮训,坚持理论学习与对标学习结合,实施菁英博才赋能、战略帅才领航等“五大行动”。截至目前,17个乡级X校被省委组织部授予省级示范X校,为市、县两级培训X员干部15万人次。
——激励担当激发敢为动力。围绕营造干事创业好生态,我市同步出台了
《关于大力锻造发展有我奋斗忘我追求无我干部队伍、加快形成活力充盈干事创业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浓厚氛围的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三个担当”良性互动机制的意见》,旗帜鲜明为好干部叫好、让有为者敢为、向不为者叫板, 引导广大干部以“无我”的境界、“忘我”的工作,彰显“有我”的作为。这些强烈信号和导向,在全市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干部备受鼓舞。
——知事识人从严管理考核。坚持“考评指标重塑、考核流程重塑、结果运用重塑”,探索差别化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注重在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一线识别干部,探索推行市管领导班子“红黄蓝”三色监测预警机制。今年以来, 把研究“人”和研究“事”统筹起来,聚焦干部“该干什么事、干了什么事、干成什么事”,探索建立“知事识人、序事辨材”干部工作体系,推动“人、事、能、岗”精准匹配。
——体悟实训锻造青锐尖兵。着眼百年大计育苗,把优结构、提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实施年轻干部“双百”体悟实训计划,首批选派40多名干部到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开展跟岗实训,先后召开7轮年轻干部座谈会,统一命题、随机点题、集体面试,比学历更比能力、看想法更看办法,23名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其中硕士、博士占三分之二以上。市、县两级先后组织1500多名年轻干部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一大批年轻干部得到了历练。
四、突出创新驱动,以人才之智厚植赶超之势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市强化“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理念, 以“抓人才、强创新、促发展”攻坚突破行动为统领,推动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积厚成势。
——抓实在外人才“归根”工程。我市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优势在资源、短板在产业、瓶颈在创新。市委组织部把人才引领支撑转型发展作为重要课题, 于2021年底启动实施“归根”工程,建立人才、项目两个信息库,开展拜访、回乡、建言三大活动,构建“系统+跑道”的体系架构,开通“归根”服务热线, 设立杭州“归根”人才工作站。一年多来,累计掌握在外优秀人才11.4万名, 吸引平顶山籍在外优秀人才在平投资项目568个,累计投资金额达1927.71亿元。省委书记楼阳生对这一做法作出专门批示。
——扩大高端人才资源总量。编制产业人才“紧缺目录”,设立杭州“归根”人才工作站,聘任20名“鹰城英才大使”,拓展“以才引才”新模式,推
动高端人才引育、优秀人才返乡、本土人才提质,2021年、2022年全市引进人才3.2万人(本科及以上1.5万人)。目前,全市院士领衔的领军人才有2200多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6.8万人。柔性引进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的14个院士或专家团队开展合作研究。
——优化人才创新发展生态。落实X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支持各层次各领域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团队来平创新创业;积极搭建地方与高校“联姻” 平台,推动清华大学、郑州大学、大连理工等知名高校与我市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拓展“高校院所+技术平台+产业基地”模式,吸引12个博士服务团到我市开展挂职服务锻炼。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一项项扎实举措、一串串坚实脚印、一组组鲜活数字,无不凝结着全市组工干部的辛勤汗水,展现着组织工作的累累硕果。
再接再厉,继往开来。站在2023年的新赛道上,全市组织系统正以归零心态全力冲刺,铆足干劲大力践行新时代X的组织路线,以高质量的“组工答卷”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奏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代乐章
临夏州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综述
(2023年5月16日)
这里,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42个民族不分你我、相亲相爱,齐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山川秀美” 的新时代临夏形象。
这里,240万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共同守护幸福美好家园,弘扬“爱国爱X爱家乡、团结奋进创一流”的新时代临夏精神。
这里,山河壮美、风景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这里,就是享有“中国彩陶之乡”“大禹治水的源头”“中国花儿之乡” “中国砖雕文化之乡”等诸多美誉的地方——临夏。
临夏州成立于1956年,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有着“十有临夏”资源禀赋, 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甘肃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这里的东乡族和保安族是以临夏为主要聚居区的甘肃特有少数民族。近年来,我州认真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沿洮沿黄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区”创建为抓手,以把临夏州打造成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我国宗教中国化示范区为目标,大力实施思想铸魂、文化引领、品牌提升、聚力发展、依法治理“五大工程”,创新举办“石榴花开大讲堂”, 纵深推进国家、省、州、县四级联创,探索形成“五嵌入六推进”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模式,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高站位谋划部署展现新作为
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元文化和谐共存、民族关系和谐稳定 民族团结释放的红利,让临夏实现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我州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始终站在夯实X在民族地区执政根基的战略高度,摆在关乎临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角度,精心谋划和部署推动, 制定出台一系列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X委领导、X政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推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州级抓谋划督导、县市抓
创新落实、基层单位出亮点树典型的创建工作格局和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10个单位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80个单位创建为省级示范区示范单位,打造了6处国家、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
二、全方位宣传教育呈现新模式
去年初,州上向全社会发出捐赠藏品倡议书,一时间,全州广大企业家、文物爱好者等怀揣对文博事业和家乡的热爱之情,纷纷将珍藏多年的藏品无偿捐献给博物馆;
康乐县在打造“绿色、生态、山水、宜居”的新型县城时,各族干部群众纷纷把家里长得最好的牡丹捐出来,共同建成康乐县古树名木植物园;
广河县康家易地搬迁安置点将“民族团结”纳入村规民约,各族群众珍视民族团结,成为远近闻名的和谐社区,民族团结之花在这里绚丽绽放;
像这样一个个民族团结故事,在我州还有很多,都道出一个朴素的真理: 民族团结是各族群众的生命线,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凝心聚力, 唱响心手相连、亲如一家的赞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根基深植于各族群众,生命蕴藏于各族群众。为此,我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X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创新举办“石榴花开大讲堂”,持续开展X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等,用X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创新开展“石榴杯”有奖征文、“石榴籽”交流研学、特色课间操展演等活动,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族青少年心灵深处;结合“X亲国好法大”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说变化·感X恩、听X话、跟X走”、送书画进宗教场所、美好(丽)宗教场所等系列活动,通过“学思、知感、言传、身教” 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进一步夯实宗教界拥X爱国守法文明的思想根基;抓实搞活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街区、主题公园、文化广场等,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的宣传教育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我州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宗教界人士代表开展“走亲戚、话团结、促和谐”慰问走访、体验冰雪运动、体悟中华传统文化、共建同心林等活动,空前开创了各民族、各宗教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局面。
三、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取得新进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我州着力打造ZZ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保护文化多样性中增强时代性、包容性、共同性。
“我觉得临夏是个很美丽的地方,也是文物古迹非常丰富的地方。临夏以前叫‘河州’,天下只有一个‘河州’,就是以黄河命名的州,所以我觉得这一点是值得临夏人骄傲的。我们现在研究黄河文化、史前文化,都离不开临夏。” 5月8日,文明汇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临夏论坛在我州开幕,省政府文史馆资深馆员、兰州大学教授汪受宽说。
近年来,我州坚持文化浸润,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史前文化、花儿文化、红色文化等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积极申报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精心打造了一批主题公园、文化长廊等,建设的村史家珍馆、乡愁记忆馆、农耕文化展示馆等乡村文化阵地,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地标。举办“花儿临夏·在河之州”文化旅游节、黄河三峡文化旅游节、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节会活动,积极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和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讲好临夏的历史故事、脱贫故事、发展故事、团结故事,引导各民族在文化上互鉴交融,形成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
四、多载体示范创建迸发新亮点
民族团结主题公园里,民族团结宣传标语的景观灯、提示牌格外醒目;各中小学校里,民族团结主题板报、绘画作品遍布校园走廊;各大景区景点里, 民间刺绣、掐丝珐琅、麦秆画等民族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打造多元创建载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我州按照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要求,着力在丰富内涵、创新载体、巩固提升上下功夫、出实招,打响叫亮“创建+乡村振兴”“创建+精神文明”“创建+基层治理”“创建+示范带动”“创建+美好临夏”5个品牌,纵深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创新开展“四个十”示范样板建设,使改革发展方方面面充分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元素。
同时,精心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组织开展“游家乡、知家乡、爱临夏”主题研学活动、红石榴就业创业行动、创建进景区活动等,评聘了20名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形象代言人。如今的临夏,在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学校医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如雨后春笋争相涌现,形成了以点带面、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创建局面。
五、各民族共同发展迈出新步伐
2013年至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55.3亿元增加到408.6亿元。这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就是全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同心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的最好印证。
团结是发展的基石,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州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着力点,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三新一高” 要求,主动融入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围绕打造“五个区”、建设“六个临夏”奋斗目标,全力以赴抓项目、育产业、招大商、优生态,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先后荣获省长金融奖和全省市州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奖、进步奖。
特别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项目建设,临大高速、临康广高速、安临一级公路等项目即将建成通车,兰合铁路、兰永临高速、永大高速进入建设高峰期。同时,谋划实施了一批生态项目,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最强大的力量,是齐心协力;最有力的举措,是凝心聚力。因为民族团结, 临夏各项事业进步更有保障,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站在新的起点,临夏将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各族儿女将在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描绘出更加壮美的新画卷。
潮平岸阔风正劲 奋楫扬帆谱新篇
魏都区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综述
(2023 年 5 月 24 日)
春华秋实,硕果盈枝。
回眸2022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X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魏都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履职的起始之年。一年来,魏都区人大共召开常委会会议11次、主任会会议20次,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7项,开展执法检查8次,作出决定决议14项,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3人次一组组数据映照着初心底色,一次次履职折射出家国情怀,一项项决定彰显了实干担当。
奋楫扬帆,赓续前行。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产业兴区、创新强区、富民安区”建设的新征程上,魏都区人大步履铿锵、朝气蓬勃。
旗帜鲜明
把牢ZZ方向
始终不渝地坚持X的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这一年,中共魏都区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始终坚持重大事项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重大会议、重点工作均报请区委同意后实施;圆满完成新一届人大、政府、监察委、法检人事的选举任免工作,以及出席许昌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任务,将X的人事安排意图转化为人民意志。
理论上清醒,ZZ上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魏都区人大主动从X的新思想中坚定方向、汲取智慧、寻找方法,认真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和重要著作,实现“第一议题”制度全覆盖;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先后5次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X课辅导,并以“学习强国”“魏都人大学堂”为平台,组织人大机关X员干部、人大代表举行线上学习8次,不断涵养为国履职之心、为民尽责之能。
X旗所指,就是人大工作行动所向。魏都区人大紧紧围绕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区、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等区委重点决策部署开展调研视察,依法审议相关事项并作出决议,推动重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努力为X委、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参考,真正做到“X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围绕中心
尽显忠诚担当
大局所在,就是人大履职重心所在。
时时聚焦中心,处处服务大局,依法履职尽责。魏都区人大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创新开展为期3个月的“优化营商环境魏都人大在行动”专项活动,以实干实绩助力全区、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围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要求,深入帮扶企业开展工作11次,为企业纾困解难;全力助推“红色治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全区中心任务,取得了明显实效。
大事难事看担当,齐心战疫见真章。面对严峻复杂的多轮疫情大考,魏都区人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动员全区各级人大代表投身一线、慷慨解囊,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660余万元,用热情和奉献唱响了“济世泽民民所盼,民有所盼我必行”的战“疫”之歌。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魏都区人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围绕疫情防控、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食品安全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开展监督问效,打好监督“组合拳”,推动解决群众生活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小小示范点,民主大舞台。魏都区人大扎实用好魏都人大“1310”工作机制,着力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魏都实践。常委会班子成员走遍全区14 个街道人大工委(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以“颁证赠书”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创设6个人大代表个人工作室,打造魏都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前沿阵地”; 全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建设,民主渠道更加广阔,全过程人民民主魏都实践之路越走越宽广。
守正创新
锻造“四个机关”
打铁还需自身硬,百炼才能出精钢。加强自身建设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保证。魏都区人大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与定力,在强基固本中加强自身建设, 在守正创新中开拓前行,努力锻造让X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四个机关”。
制度固根本、管方向、谋长远。魏都区人大不断健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议和主任会议议事规则,确保人大监督权、任免权、决定权有效规范行
使。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出新者进。魏都区人大用好用活魏都人大“1310”工作机制,全面升华代表履职活力,动员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积极投身全区中心工作,凝心聚力助推“三区”建设。
讲出更精彩的人大故事,传递更响亮的魏都声音。魏都区人大创办的《魏都人大》内部刊物累计出刊26期,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传播魏都声音;连续六年荣获全省人大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先后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人大建设》《河南人大工作信息》《许昌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转载稿件127篇, 充分彰显了魏都人大在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已见繁花结硕果,更立壮志开新篇。魏都区人大将在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在探索中完善、在创新中提升、在变革中重塑,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改革同频率、与实践同发展,为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高地、谱写“产业兴区、创新强区、富民安区”建设新篇章凝聚人大智慧、贡献人大力量!
书写高水平履职的时代答卷
安阳县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综述
(2023 年 5 月 16 日)
牢牢把握正确ZZ方向、依法决定重大事项、不断提升监督实效、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实践品牌、持续加强自身建设站在时间的节点上回望,2022年,安阳县人大常委会召开常委会会议12次,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2个,作出决议决定7项,开展专题询问2次,工作评议职能部门3个,发出审议、监督意见书15份;开展视察、执法检查等12次,形成调研报告7个,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3人次,共收到176件代表建议,答复率、满意率均为100%。
一个个紧跟时代脉搏、奋楫争先的动人故事,一件件民生实事,一组组民生数据,无不记录着履职尽责的点点滴滴;一次次审议监督、一场场视察调研, 无不承载着群众的期盼和关切;一份份建议和意见、一项项代表活动,无不体现着人大代表的为民初心,奏响了安阳县人大常委会高水平为民履职的时代强音。
2022年,安阳县人大常委会以X的创新理论定向领航,把坚持X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ZZ原则,在坚持X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找准职责定位,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ZZ方向坚定前行。全面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和重要著作, 实现X组会议、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全覆盖。同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向县委请示报告制度,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点工作主动向县委报告,落实全面从严治X主体责任,切实做到县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大局之所在,就是人大工作重心之所在。一年来,安阳县人大常委会聚焦中心大局,依法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围绕建设产业示范新高地、宜居活力新安东、幸福美好新家园谋划人大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担任产业指挥部指挥
长、副指挥长,积极投身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拆迁安置、问题楼盘处置、疫情防控、信访稳定等重点工作。围绕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等中心工作,广泛开展人大代表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对经济运行重点监督,到克能锂电、旭阳光电等重点企业开展视察,组织召开落实惠企政策、稳定经济发展问政会,集中听取县政府关于经济运行、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万人助万企”活动、落实惠企政策等情况的报告,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对财政预算执行全过程监管,规范管理资金1.8亿元;对优化营商环境跟踪监督、国有资产管理常态化监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监督,寓支持和服务于监督之中,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何让人大工作更好深入群众,根植于民,真正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一年来,安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多次实地视察341与S502交叉口安全隐患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题询问,对代表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学校建设、垃圾中转站建设、公园管养等问题跟踪监督,对汤河、洪河灾后重建项目及胡官屯沟、瓦亭沟河道治理项目进行视察,对农村垃圾集中清运、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污水集中处理项目持续监督,对城区中小学校、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棚改安置房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对促进充分就业、养老事业进行调研, 助推民生实事办在老百姓心坎上。
眼睛向下、脚步下行、重心下沉,这就是安阳县人大常委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真实写照。
一年来,通过制定《关于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意见》,积极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创建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点20个,形成以由民选举、与民协商、由民决策、为民管理、为民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乡镇实践模式,以村官民选、村事民议、村务民决、村财民管、村廉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实践模式,着力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安阳县实践。
聚焦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一年来,安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四化五有”工作模式,9个乡镇代表联络站全部被评为市“五星级”代表联络站。全面推广“站—室—点”联络模式,探索开展以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晒成效为主要内容的“代表亮身份”、代表督事活动,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一年来,安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和完善人大常委会
X组全面系统学、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议题学、人大代表聚焦提高履职能力学、机关X员干部融入日常学的联动学习机制,抓好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坚持主任接待日、常委会组成人员“双联系”及述职制度,强化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深入人心。通过修订规则、制定办法,推动人大工作依法、有序、规范、高效开展。以“打基础、抓规范、强履职、促发展”为主线,一体推进县乡人大工作。
昂扬奋进新征程,安阳县人大常委会步履铿锵有力。承载着人民的期待, 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安阳县人大常委会将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目标,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创新进取的精神状态,高质量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人大答卷”!
办好“家门口”的教育
佳县教育事业发展综述
(2023年5月26日)
最近,张中梅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越来越有信心。作为佳县第一中学的副校长和高三年级的代课教师,每一次模考后的成绩都让她不由感叹:佳县教育这几年的变化真大。
张中梅的感慨源自佳县教育的改变。2021年以来,佳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把教育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在政策、资金方面优先保障,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全方位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一栋栋崭新的校舍拔地而起、一个个现代化教学设备投入使用、一项项助学优惠政策纷纷落地 几年来,佳县教育改革的每一步前行,教育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带给全县人民更真切的获得感和自信心。
顶层设计彰显改革气象
曾经,佳县教育也有过辉煌的历史,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教育投入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生源大量外出就读,让佳县的教育事业面临严峻挑战。
2021年9月,在庆祝第37个教师节暨教育表彰大会上,佳县有关负责人表示: “佳县将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把家门口的教育办出水平、办出成效,努力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掷地有声的话语让现场全体教师职工信心倍增。
新气象来了,是从“格局”调整开始的。
佳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学校第一书记,定期深入学校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存在问题逐步成为常态。同时,充分发挥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定期召开协调会推进解决教育领域重大问题。
首先就是实行大学区制改革,将原来的20所中心小学按乡镇管辖模式,形成“12+1”大学区管理体制,每个大学区配备一名校长、一套班子,强化了资源整合,使乡镇小学小而美、小而优。
其次,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在现有教育经费支出的基础上,县财政每年预算内新增1000万元专项教育资金,用于考核奖励。
此外,佳县与榆林高新区签订了《合作办学框架协议》,佳县第一中学中
层管理者分5批次赴高新一中进行跟岗培训。佳县中学与华栋中学建立了合作办学长效机制,引入华栋中学优秀管理方式和先进教育理念,分批次派出骨干教师赴华栋中学进行跟岗学习,计划在三年内选拔培养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骨干教师队伍。
有了这些新气象,更多佳县教育改革的新作为也接踵而至。
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地基”
解决学位供需矛盾是打造优质教育生态的头等大事,佳县通过聚焦“扩增量”“调结构”“优服务”等举措,化解各种上学难题,力促学生在家门口“好上学、上好学”。
初夏,生机盎然,美丽的校园书声琅琅。走进佳县第二小学,感受到的是浓厚的现代气息——外部环境色彩丰富,活动教室宽敞明亮,教学设施配备齐全。结合“双减”及课后服务,目前,学校开设了舞蹈、电子琴、绘画、围棋、书法、架子鼓、机器人等13个社团。“在机器人社团中,我学会了编程,思维得到了开拓,也增加了今后学习新知识的信心。”该校四年级一班学生高千说。
作为2022年秋季投用的新学校,佳县第二小学完全按照标准化学校建设, 可开设24个教学班,容纳学生0名;配有多功能教室、科学实验室、语音室、美术室、舞蹈室、录播室等20多个现代化功能部室。同时,学校严把教师入口关,按照“第一学历必须是本科毕业,省市县教学能手优先”的高标准,在全县范围内遴选了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
佳县第二小学校长乔张军说:“搬迁到新校区后,我们的教学设备更加完善,第二课堂活动更加丰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德育工作从课上延伸到了课下,开展得得心应手。”
佳县积极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去年,累计投资4980万元,重点完成了佳县第二小学的建成投运、榆佳经开区学校学生宿舍楼建设,升级改造了全县29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幼儿园所数量增加至22所,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
同时,佳县还投入2400多万元,重点完成了“一场两馆”的建设任务,全县标准体育场馆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年内将投入运营。这些举措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了佳县体育教育的发展水平。
有了这些厚实坚硬的“地基”,接下来,焦点就转移到教育活力身上。
改革创新激发教育活力
教师职称评定是“敏感”问题。受在校时间、教龄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多一线老师评职称困难重重,严重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2022年10月14日,在深入调研、反复摸底、科学论证、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参照国家教育改革政策、在试点改革成功的基础上,《佳县教育改革十条措施》等一系列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相继出台,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破冰前行。
《佳县教育改革十条措施》包括教育改革综合方案、校长选聘制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办法、校长末位淘汰制、教师竞聘上岗改革、绩效考核奖惩办法、职称评聘办法等措施。重点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评价导向、绩效分配、校长教师队伍建设、资金保障方面的核心和关键问题,采取反向倒逼施加压力、正向奖励激发动力、强化保障凝聚合力的办法,有效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机制活则满盘活。自此,职称评定办法变成业绩量化标准,教师不努力肯定评不上职称;末位淘汰制下,校长不努力有可能“下台”;如此一来,教师、校长的激情再次被点燃,他们愿意为了佳县教育更有情感、更有温度、更有品质付出努力。
“在改革过程中,作为一名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我感触很深,教师的教学激励奖落实到位、中层领导的成功竞聘、引进高校‘7+1’课堂和德育‘六四’ 模式等一系列具体的举措,让教师的教风和教学质量都有了质的提升。”张中梅说,如今教师都争着多上课、当班主任,大家都对佳县教育充满信心。
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教育的根本要落在教学上,优秀的教师队伍正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 佳县聚力启智润心,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深入开展教研活动,扎实提升教
学水平。去年,该县举办全县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评选县级教学能手45 名,遴选12人参加省市评选活动,2人获评市级教学能手,1人获评省级教学能手;举办成语大赛、汉字听写大赛,佳县荣获榆林市第六届成语大赛三等奖; 组织科研课题申报评选工作,县级微课题立项41个,市级微课题立项39个;召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动员会,累计培训1400人次。
同时,聚焦德才兼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2人被评为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佳州小学被评为“榆林市德育先进工作集体”。有效补充教师队伍新鲜血液,招聘特岗教师15名、幼教辅导员32名,校园招聘6名。全面落实教师待遇,发放乡村教
师生活补助413.52万元。深入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交流校长、教师45 人,符合交流比例高达16.48%,位居全市前列。
如今,佳县通过教育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抓手,让教育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县委、县政府高屋建瓴有谋划,教体部门协同作战有默契,县里为了教育舍得投入,这样的态度我们很放心!”这是众多家长的心声。
教育的土壤有厚度,才能结出累累硕果。2022年,佳县中学本科上线率同比增长34.9%,留佳返佳学生数量日渐增多,全县教育事业步入健康发展新轨道。佳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苗少林表示:“下一步,佳县将总结推广改革经验,进一步扩大学习办学自主权,优化人事制度,激发办学活力,加强教育合作交流,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不负青山不负民
乌海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综述
(2023年5月24日)
初夏的乌海,绿意盎然,风景如画。从甘德尔山麓到乌海湖畔,从口袋公园到美丽乡村,一幅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生态和美的“高颜值”画卷铺展开来,人们尽情享受美好风光。
赏心悦目的景色背后,映照出乌海人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拼搏干劲,更见证了我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
回望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着力抓好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
殷殷嘱托,重任在肩。对乌海而言,抓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必须肩负起的重大ZZ任务,也是必须完成好的重大民生工作。如何做好这道“必答题”, 考验着乌海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毅力。
近年来,我市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心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之大者”,始终把抓好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头等大事,深入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一体推进“治矿、治企、治水、治车、治路、治气、治场”的“七治”举措,坚持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凝心聚力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乌海力量。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5天,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黄河乌海段水质持续保持Ⅱ类,水质状况优;完成大气污染治理项目51个,电力行业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清理“小配煤”等散乱污企业34家,“小配煤”基本杜绝;水土保持工作连续三年位列全区优秀等次, 完成矿区集中连片治理11 平方公里
这是2022年我市交出的一份“绿色答卷”。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近三年,我市累计投入资金42.78亿元,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364个,全力解决环保突出问题,下决心把污染治理好、把生态建设好。
以“治企”为抓手,积极响应“双碳”战略,落实“双控”目标,坚决遏
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稳步推进焦化产业整合重组升级,严把企业准入关, 着力打造现代煤化工、硅基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精细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现代能源、可降解材料5个超百亿级全产业链群,力促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以“治矿”为抓手,建立矿山治理“双责双长制”,坚定不移推进矿权整合,狠抓矿区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强化生产作业扬尘智慧管控,排土场火点实现“动态清零”,最大限度降低扬尘污染。
以“治路”“治车”为抓手,加强矿区园区公共道路养护,从严治理货运车辆超载、超高、不盖苫布等违法行为,完成矿区道路两侧封闭管理,加快推广公转铁、散改集、油改电等绿色运输方式。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