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目 录
1.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1
“共产X员献爱心”捐献活动十五周年调研课题组成员闫磊:
北京市“共产X员献爱心”捐献活动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6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打造“两山论”的广西实践样板“龙脊模式”的经验及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8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对提高人民银行专项监督工作质效的实践与思考 12
郭守斌、魏域斌、魏玉杰:
对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16
川观智库联合调研组: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研报告 21
安徽省总工会经审会调研组:
关于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4
南阳市农业农村局方拓锦、陈自龙:
关于加快南阳市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融合的调研报告 28
辽宁省兴城市委X校曹志琴:
关于锦州民营企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33
天津市税务局税收科研所课题组:
关于天津台资企业税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36
新余市教育局张晓明:
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43
中共天津市委X校第7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课题组:
国有企业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的成效、问题和对策 46
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荆州探索” 50
华宇佳、马晓旭:
江苏省乡村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55
市委X校64期处干班学员孙云国:
将服务群众寓于城市管理工作之中我市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调研报告 60
中国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中心支行联合课题组:
金融支持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62
天津市委宣传部调研组: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弘扬典型精神引领改革发展工作纪实 70
留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张建红:
留坝县扶贫互助合作社财务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74
杨艳玲、刘国廷、李佃胜:
濮阳建设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调研与思考 78
北京联合大学“城市休闲和旅游竞争力绿皮书”课题组:
全面提升城市休闲和旅游水平 84
锦州小东农工商有限责任公司李铁东:
全面提升垦区基层X组织组织力的调研与思考 88
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谢梦莹:
全球战“疫”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与建议 9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纪委监委课题组:
如何统筹衔接“四项监督” 95
四川省邛崃监狱课题组:
四川省监狱系统一体化综合评估系统的实践与思考 98
杨晓军、钟欣、陈恒、白月:
北京三中院关于刑事财产刑案件强制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106
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提升金融标准实施效果重要举措研究 110
湖北省委巡视办课题组:
推进巡视巡察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 118
“贵州深度贫困县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课题组: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贵州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研究 122
邯郸市委研究室、邯郸市民政局联合调研组:
邯郸以“两约”为抓手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 129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东、马京鹏:
新时代加强X史宣传教育的若干思考 132
许昌市第35期县级干部进修班第三调研组:
以产业兴旺助力镇域经济腾飞 141
宜宾市委X校、市委X校课题组:
以地方红色资源为载体积极开展X史学习教育 144
张家界市委X校第64期处干班学员李本周:
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 146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调研组:
湖北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148
基于河南省小微企业调查数据:
疫情冲击下小微企业金融纾困效果研究 154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青年课题组:
疫情影响下的投入产出网络、风险传导与政策应对 164
课题组:
宜宾“三农”工作重心历史转移调查与建议 179
第57期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营商环境课题组:
优化深化政务服务全力打造营商环境“金名片” 185
中共重庆市委X校课题组执笔人李英:
在学史知史中提高“ZZ三力” 190
许昌市第38期正科级干部进修班第四调研组:
找准服务定位 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效能 192
俞可平:
中国城市治理创新的若干重要问题 基于特大型城市的思考 196
西南民族大学姜怡卓: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思考 212
许昌市第8期公务员进修班第三调研组:
做强乡村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17
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021年5月7日)
一、农民工规模、分布及流向
2020年,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X中央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各项稳就业政策不断落实落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农民工就业保持总体稳定。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比上年减少517万人,下降1.8%,规模为上年的98.2%。其中,外出农民工16959万人,比上年减少466万人,下降2.7%; 本地农民工11601万人,比上年减少51万人,下降0.4%。在外出农民工中,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101万人,比上年减少399万人,下降3.0%。
在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农民工7052万人,比上年减少456万人,下降6.1%;在省内就业的外出农民工9907万人,比上年减少10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省内就业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比重为58.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省内就业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1.6、1.3、1.8和1.0个百分点。
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输出农民工10124万人,比上年减少292万人,下降2.8%,占农民工总量的35.4%;中部地区输出农民工9447万人,比上年减少172 万人,下降1.8%,占农民工总量的33.1%;西部地区输出农民工8034万人,比上 年减少17万人,下降0.2%,占农民工总量的28.1%;东北地区输出农民工955万 人,比上年减少36万人,下降3.6%,占农民工总量的3.3%。东部地区农民工减少量占到全国农民工减少总量的56.5%。
增加
从输入地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15132万人,比上年减少568万人, 下降3.6%,占农民工总量的53%。其中,在京津冀地区就业的农民工2076万人, 比上年减少132万人,下降6.0%;在江浙沪地区就业的农民工5179万人,比上年减少212万人,下降3.9%;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农民工4223万人,比上年减少195 万人,下降4.4%。在中部地区就业农民工6227万人,比上年增加4万人,与上年
基本持平,占农民工总量的21.8%。在西部地区就业农民工6279万人,比上年增加106万人,增长1.7%,占农民工总量的22.0%。在东北地区就业农民工853万人, 比上年减少42万人,下降4.7%,占农民工总量的3.0%。
二、农民工基本特征
在全部农民工中,男性占65.2%,女性占34.8%。女性占比比上年下降0.3个 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中女性占30.1%,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中女性占39.2%,下降0.2个百分点。
在全部农民工中,未婚的占17.0%,有配偶的占79.9%,丧偶或离婚的占3.1%; 有配偶的占比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有配偶的占68.1%, 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有配偶的占91.1%,下降0.2个百分点。
农民工平均年龄为41.4岁,比上年提高0.6岁。从年龄结构看,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49.4%,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6.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占比继续提高。从农民工的就业地看,本地农民工平均年龄46.1岁,其中40岁及以下所占比重为32.9%,50岁以上所占比重为38.1%;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6.6岁,其中40岁及以下所占比重为66.8%, 50岁以上所占比重为14.2%。
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4.7%,初中文化程度 占55.4%,高中文化程度占16.7%,大专及以上占12.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 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在外出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6.5%,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在本地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1%,提高0.5个百分点。
三、农民工就业状况
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51.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2.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从事住宿餐饮业的农民工比重均为6.5%,下降0.4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其他行业中,从事 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比重有所增加。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48.1%,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从事制造业的农
民工比重为27.3%,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8.3%, 下降0.4个百分点。
农民工月均收入4072元,比上年增加110元,增长2.8%。其中,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4549元,比上年增加122元,增长2.7%;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3606元, 比上年增加106元,增长3.0%,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
分地区看,在各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均有增长。其中,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4351元,比上年增加129元,增长3.1%;在中部地区就业 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866元,比上年增加72元,增长1.9%;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808元,比上年增加85元,增长2.3%;在东北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574元,比上年增加105元,增长3.0%。
分行业看,农民工就业集中的六大主要行业月均收入继续增长。其中,从事制造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096元,比上年增加138元,增长3.5%;从事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814元,比上年增加147元,增长3.1%;从事建筑 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699元,比上年增加132元,增长2.9%;从事住宿餐饮业农民 工月均收入3358元,比上年增加69元,增长2.1%;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532元,比上年增加60元,增长1.7%;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387元,比上年增加50元,增长1.5%。
四、进城农民工居住状况
进城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21.5平方米,比上年提高1.1平方米,在不同规模城市的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均有增加。分城市规模看,农民工所在城市规模越小,人均居住面积越高。2020年,进城农民工在500万人以上城市居住的人均居住面积为16.9平方米,在500万人以下城市居住的人均居住面积均超过20平方米。
进城农民工户中,居住住房中有电冰箱的占67.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有洗衣机的占68.1%,提高2.0个百分点;有洗澡设施的占85.4%,提高1.7 个百分点;有独用厕所的占71.5%,提高1.9个百分点;能上网的占94.8%,与上
年持平。拥有汽车(包括经营用车)的进城农民工户占30.8%,比上年提高2.6 个百分点。
五、进城农民工随迁儿童教育情况
3-5岁随迁儿童入园率(含学前班)为86.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入 园儿童中,28.9%在公办幼儿园,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37.2%在普惠性民办 幼儿园,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义务教育年龄段随迁儿童的在校率为99.4%,与上年基本持平。从就读的学校类型看,小学年龄段随迁儿童81.5%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12.4%在有政府资助的民办学校就读,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初中年龄段随迁儿童87.0%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7.1%在有政府资助的民办学校就读,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儿童,47.5%的农民工家长反映在城市上学面临一些问题,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本地升学难、费用高、孩子没人照顾是农民工家长认同度最高的三个主要问题,认同率分别为29.6%、26.4%和21.5%。其中, 本地升学难和费用高认同率较上年分别下降了4.6和2.5个百分点,孩子没人照顾的认同率较上年提高了6.0个百分点。回答学校师资条件不好的农民工所占比重增加较快,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
六、进城农民工社会融合情况
进城农民工中,41.4%认为自己是所居住城市的“本地人”,比上年提高1.4 个百分点。从进城农民工对本地生活的适应情况看,83.3%表示对本地生活非常适应和比较适应,其中,23.8%表示非常适应,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仅有1.2%表示不太适应和非常不适应。进城农民工在不同规模城市生活的归属感较上年均有提高,城市规模越小,农民工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越强。在100万-300 万人城市农民工归属感提高最多,在50万人以下城市农民工对本地生活非常适应的比重提高最多。
从进城农民工对业余生活的满意度看,60.5%表示对业余生活非常满意和比
较满意,比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36.1%表示一般,下降6.2个百分点;3.4%表 示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下降1.4个百分点。
在进城农民工中,29.3%参加过所在社区组织的活动,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3.9%经常参加,25.4%偶尔参加。加入工会组织的进城农民工占已 就业进城农民工的比重为14.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在已加入工会的农民工中,参加过工会活动的占85.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北京市“共产X员献爱心”捐献活动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共产X员献爱心”捐献活动十五周年调研课题组成员 闫磊
(2021年5月31日)
从2005年起,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慈善协会每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共产X员献爱心”捐献活动(以下简称捐献活动)。参加捐献活动的X员、群众和单位数量从2005年的103808人、1909人、1059家,分别增加到2020年的1203762人、253461人、6886家;捐款金额从2005年的680.62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11093.52万元。善款使用始终聚焦帮扶困难群众,持续在助医、助学、助老、助残、助困等项目上精准发力,着力提高精准性、及时性、有效性,受益人数从2005年的4596人增加到2019年的36983人,切实发挥了救急解难、 雪中送炭的作用。2014年,捐献活动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 2020年再次荣获“中华慈善品牌”项目奖。
与一般慈善活动相比,捐献活动除了具有自愿性、民间性、社会性等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这为“十四五”时期立足新发展格局推进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是捐献活动体现出强烈的ZZ担当意识。在当年的活动倡议中,发起者明确写道:“我们深刻认识到密切保持X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模范是保持共产X员先进性的关键所在,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捐献活动不仅建立起了X员与困难群众联系帮扶的渠道,密切了X群关系,更是成为汇聚X员力量、带动社会参与、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捐献活动历年设定的主题都与当年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重大事件紧密关联。例如:2019年的主题是“不忘初心、与爱同行”, 既体现了X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ZZ责任,也体现了胸怀大爱的慈善精神;2020年的主题是“全面小康,与爱同行”,既体现了广大X员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的责任担当,也体现了慈善事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应发挥的作用。
二是捐献活动是首善标准下的工作创新。捐献活动作为首都慈善的品牌活 动,其重要性在多个领域不断强化:在X的建设方面,捐献活动成为展示X员形象、增强X内凝聚力、密切X群关系、引导社会力量的重要载体;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捐献活动传播了慈善文化,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方面,捐献活动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
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民生保障和慈善事业发展方面,捐献活动成为慈善北京的品牌项目,与民生政策对接,精准救助,精准帮扶,完善了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三是捐献活动以X的组织体系作为强大依托。依托各级X的组织,实现对 X员的广泛宣传动员和后续精准帮扶的有效落实。由于X在全市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和X员在各领域的模范带头作用,X组织和X员的捐献活动对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带动作用,面向X员的捐献活动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X在捐献活动中的领导作用,也极大克服了一般慈善活动中存在的公信力不足、组织和执行力不够等问题。坚持X的领导,依托X的组织体系是捐献活动取得成功并与其他慈善活动相区别的一个明显特征。
四是捐献活动具有鲜明的思想和价值引领。捐献活动在思想和价值引领方 面旗帜鲜明,那就是用X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捐献活动首先强调了中国共产X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每年的捐献主题,又进一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强化了对学习贯彻X的创新理论、落实X的路线方针政策、投身具体发展实践的教育引导。X员干部、特别是活动中涌现出的大量先进典型,通过捐献活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各界群众通过参与捐献活动增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五是捐献活动具有使命驱动下的可持续性。捐献活动具有远大的愿景和目 标追求,这种追求根植于X“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X确定了不同的具体奋斗目标,捐献活动根据X的方针政策,也提出了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任务,例如投身精准扶贫、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等。捐献活动是X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行动, 历经多年仍然朝气蓬勃。这是捐献活动与其他一般慈善活动在驱动力方面的重大区别,也是捐献活动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持续推进的根本原因。
打造“两山论”的广西实践样板“龙脊模式”的经验及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
(2021年5月5日)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80%,山地面积占87.2%,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龙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展生态扶贫,推动“生态+文化+旅游+扶贫” 四位一体融合发展,成功走出一条资源变资产、文化变资本、农家变旅馆的乡村振兴之路,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和乡村治理新机制,形成了独特的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辩证统一的“龙脊模式”。全县35%以上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9.9%降至0.26%,5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8年整县顺利摘帽。其经验为各地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龙脊模式”的“三变”
龙脊梯田景区占地面积约为70.16平方公里,范围涉及10个行政村,境内居民2700多户、1万多人,是以梯田景观资源为核心,集自然生态观光、民族文化体验、山地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4A景区,是广西旅游的一张响亮名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
梯田入股,资源变资产。龙脊梯田是“天上洒落的人间仙境”,如何“不让群众守着金碗讨饭吃”?2001年龙胜县引入旅游公司开发龙脊梯田。2003年大寨村与旅游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村民采取梯田入股参与旅游开发,旅游公司负责景区的统一运营管理,每年将景区门票收入的7%返还村里给村民分红,村民按要求维护梯田,获取分红收益、劳务收益、耕种补贴等。随后平安村、古壮寨也通过梯田入股形式与公司合作开发梯田。随着景区旅游快速发展,群众收入年年大涨。到2019年,大寨村年人均收入达到15000多元,村集体分红由2003 年的2.5万元增长为2019的720万元,村民最多可分到5.8万元,最少可以分到3000多元。
歌舞表演,文化变资本。“如果连梯田都没有,怎么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龙脊梯田山脚下的金江村黄洛瑶寨,依托地处景区旅游线的优势, 在政府的引导下,改编瑶族歌舞,引入旅游公司合作开发民族文化。村民以歌舞入股,负责排练和演出,旅游公司做好宣传营销引入团队游客,门票收入的
60%归村民所有。2019年接待游客82万人次,仅歌舞表演分红就达到659.42万元。 通过旅游开发,黄洛瑶寨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成为旅游脱贫的典范。
木楼整修,农家变旅馆。在梯田旅游的带动下,企业承租农民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农民将自家房屋改造成旅馆。金竹壮寨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 引入旅游开发公司承建烧毁的木楼,之后交由公司统一管理运营,每年每栋楼屋主收益租金1万元,年底户主与全寨村民均享受分红,30年后房屋返回给村民。当地通过引入公司,破解了木楼重建的资金难题,盘活了闲置的房屋资源,村民通过出租房屋、在景区务工、参与民俗表演等形式获得租金收益和劳务收益。
龙脊景区村寨通过梯田入股、歌舞表演、木楼出租等合理设置分红比例, 农民实现一“地”收四金(劳务收入、耕种补贴、分红、农产品销售收入), 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让贫困群众由旅游发展的旁观者、局外人变为参与者和受益者,让乡村旅游真正成为农民共同富裕的“造血工程”。
二、“龙脊模式”的“三新”
龙脊景区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变化,充分运用“旅游+”思维,推进旅游与文化、与生态、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和乡村治理的新机制。
农旅文旅融合催生产业新业态。龙脊景区在做好梯田休闲、观光游产品基础上,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和民族文化,推进农旅、文旅融合。根据不同村寨、时段、民族等元素,因地制宜策划、举办“龙脊梯田文化节”“开耕节”“红衣节”“晒衣节”“辣椒节”等系列民族节庆活动,推动金竹壮寨、黄洛瑶寨等一批特色村寨建设,引导群众发展辣椒、罗汉果、百香果等特色种养业,开发插秧摸鱼、瓜果采摘等农耕体验活动,推出凤鸡、翠鸭、龙脊茶、龙脊辣椒、地灵花猪、红糯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皇金菊等有机食品,打造功能多样的文化旅游新业态、新产品。龙脊围绕旅游需求,通过业态创新、文旅融合,带动形成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催生了新产品、新服务,推动旅游全面提档升级, 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的扩容和商贸物流、生活服务的提质,实现了乡村的全面振兴。
全产业链发展形成产业新模式。围绕旅游“吃住行游娱购”等六方面要素, 不断改善产业供给体系,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实施龙脊景区循环路、全县生态旅游扶贫大环线、龙脊创5A工程等重大项目,新建一批高标准的观景平台、停车场、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标识标牌等,推动旅游环境提质升级;
出台系列免贴息贷款政策,鼓励当地群众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引导村民参与民俗表演、售卖特色商品;开展厨师、导游、蜡染、刺绣等各类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引入企业、社会资本打造高端民宿,培育旅游服务新业态,促进形成较为成熟的“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配套发展体系,让更多群众搭上“旅游车”、吃上生态饭。目前,仅龙脊景区内的金江、平安、大寨等村寨就有民宿和农家旅馆400多家,床位超过1万张,其中大寨村70%以上的村民都开办有民宿、酒店和农家乐,最高的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万元,每年吸引游客就地消费6亿多元,致富效应明显。
共建共管催生乡村治理新机制。依托旅游开发,龙脊景区走出一条各利益主体齐抓共治共建共享的乡村善治之路。龙脊管理局代表政府负责景区的规划建设,制定梯田景观保护、民宿规范、建房管理等方面管理办法,并与村寨签订村规民约,实现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龙脊旅游公司负责景区的统一运营和管理、宣传营销,以门票的10%分红村民,同时对村民保持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特别是对传统建筑风貌、梯田农耕方式、生活习俗等的保护,给予一定的奖励; 村委会成立梯田维护管理小组、组建房屋建筑保护委员会,发挥寨老制的作用, 对破坏梯田、违建行为进行约束,并要求村民按照规范管理梯田;村民则根据要求采用传统的农耕手段保持对梯田的耕种,严格保护生态水源涵养林,各项日常生活服务于旅游开发。通过治理创新,龙脊景区形成了旅游兴则大家兴、旅游衰则大家衰的命运共同体。
三、“龙脊模式”的经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龙脊模式”为各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要在推动市场化运作激活乡村资源上下功夫。龙脊经验表明,必须依靠市场才能打通资源资本化道路。“十四五”农村发展潜力巨大,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激活农村“沉睡”资源是关键。当前,广西一些地方政府对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不够重视,缺乏市场主体进入,导致农村资源得不到充分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基础不牢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核心,资源激活是关键。为此,在下一阶段的乡村振兴中,应高度重视市场化在乡村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引导更多市场主体进入农村,通过创新市场机制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集聚,搭建城与乡、工与农、集体与农户、财政与社会等多方资源高效融合推动乡村发展的渠道;要突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市场功能发
挥,推动小农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在融合创新培育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上下功夫。龙脊经验表明,只有围绕
市场需求进行融合创新培育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才能形成持久的经济发展动力。当前,广西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但乡村产业振兴基础仍不牢固, 一些地方扶贫产业缺乏特色,一些地方产业发展链条不长、竞争力不强。因此, 各地要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着眼于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功能拓展,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电子商务等多产业跨界融合;要以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促进农业“接二连三”或“隔二连三”,实现产业链相加;要以休闲旅游、产销直供、消费体验和个人定制等为方向,实现供应链相通,形成前后相连、上下衔接的庞大产业集群;要以信息技术和电商平台为手段,打通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实现一二三产业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要在创新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利益联结机制上下功夫。龙脊旅游开发中,通过机制创新推动价值链分配的重心向上游农户倾斜,将产业链条主体打造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极大地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群众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治理主体和受益主体。“十四五” 广西要始终将群众受益摆在乡村全面振兴的突出位置,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强化扶志扶智,推动物质脱贫和能力脱贫双提升。要探索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确保脱贫后能发展、可持续;还要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有效衔接,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和民生短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形成可持续的脱贫机制和致富动力。
对提高人民银行专项监督工作质效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一、开展专项监督工作的实践与效应
近三年来,人民银行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依据《中国共产XX章》等X内法规赋予的职责,按照上级工作安排部署,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一是在ZZ站位上,突出聚焦“两个维护”。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人 民银行纪检监察组、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纪委自2018年以来每年都制定印发了
《关于做好专项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辖内纪委(纪检组)要充分认识开展专项监督工作的重大意义,将践行“两个维护”作为专项监督工作最根本任务, 监督检查各级X委(X组)是否认真扎实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中央纪委历次全会精神,督促X员领导干部必须将“两个维护”融入ZZ血脉,见诸行动。二是在监督内容上,因时因势把握监督重点。 紧紧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纠治“四风”、金融扶贫专项治理、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开展了系列专项监督检查。三是在监督方式上,着眼X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上级行工作安排的落实, 实现专项监督具体化、精准化。近三年来先后组织一系列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具体详见表1)。四是在监督抓手上,注重抓常抓长,提升专项监督实效性。将专项监督融入到业务工作中,开展“融合式”监督,督查各单位把抓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和业务工作紧密融合、相互促进。同时将专项监督与跟进新要求相结合, 及时跟进各级行X委(X组)对落实全面从严治X主体责任的新要求,确保专项监督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一是ZZ站位效应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使落实 全面从严治X和X风廉政建设工作成为一项硬任务、硬指标,加大了X委(X组)的压力,进而能变压力为动力,增强了抓全面从严治X和X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较好地纠正了人民银行一些单位或部门在履行“一岗双责” 上的“一手硬、一手软”问题。二是权力运行监督效应得到进一步强化。通过 开展专项监督,各级X组织积极主动地完善了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民
主集中制,公开议事规则,对涉及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等内容,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运作,推进了X风廉政建设和案件防范工作的有效落实。三是作风建设效应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开展专项监督,有 效地整治了在金融扶贫工作、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落实情况、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等方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四是X员干部素质效应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开展专项监督,强化了对X员干部的教育、管理 和监督,营造了风清气正、团结共事、务实进取、力争上游的良好工作氛围, 为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履行各项职责、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ZZ保障。
二、专项监督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从近三年来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实践看,还存在着一些应当进一步探索、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总、分行纪委每年都制定印发了专项监督工作要点和意见,但在中支这一级纪检监察部门依然存在畏难情绪和退缩心理,不想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有的主动监督意识不够,开展专项监督工作习惯于“坐、等、靠”,指望上级出个“意见”和“明确规定”,有了“尚方宝剑”,下面好“照单”执行。
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中,存在抓手不多,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有的监督过度依赖听汇报、调阅材料等传统办法,对如何做到常态化、近距离、可视化的专项监督,缺乏更深入有效的办法;有的监督重视发现问题,而轻视问题的整改,忽视监督的效果;有的面对监督难点避重就轻,缺乏结合实际创新性地开展工作的能力。
目前人民银行系统内部组织开展的监督项目很多,如X委部门开展的巡察监督、纪委开展的X风廉政建设监督、审计部门开展的内控管理监督、业务部门开展的专项业务监督;这几个方面的监督由于信息交流共享没有很好地进行勾通,很大程度上都存在方式相同、内容相同、结论相同的交叉现象,如此就产生了监督者都负责,结果都负不了责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目前,在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中,依然是以查错纠偏、查漏补缺的真实性检查和对照制度执行为手段的合规性、合法性检查为主,提出的整改建议或措施常常就事论事,限于操作层面的多,机制建设的少,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缺乏必要的预警,监督成果运用渠道窄,使监督的效能和价值难以得到提升。
专项监督内涵丰富、ZZ性、政策性强,对监督主体的能力素质提出较高要求。纪检干部年龄结构老化、知识储备不足、开展专项监督的实践经验和工作积累欠缺、本领恐慌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从而影响专项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执纪问责准确度。
三、提高专项监督工作质效的建议举措
当前,人民银行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善于从ZZ角度认识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准确把握专项监督和日常监督的关系,结合上级纪委专项监督工作部署和本单位X委工作中心,从实际出发,主动拓展专项监督工作思路,从专项监督中发现和分析落实全面从严治学和X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推动ZZ监督、专项监督和日常监督贯通协同、有机统一。
一方面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在《中国人民银行风险监督管理系统》中增加专项监督信息平台,在平台中设计事前、事中、事后等3个模块。主要是用于分行对中支安排工作任务以及中支开展专项监察项目,便于上级机关实时了解专项监察工作开展情况;另一方面在实务中,可探索建立专项监督“三层级”评估机制。通过引入量化分析,构建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促使专项监督工作方式和手段更加科学、可续,最终能够直观反映每项监督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
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修订“大监督”工作机制,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 对相关监督检查内容实施资源整合,既可以解决检查项目多、任务重、监督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又有利于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岗位力量和检查特长,使监督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岗位人员在检查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同时还克服了多部门在同一时间对同一项目及内容的重复检查次数
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又减轻了被查单位(部门)应对检查的过重负担。
在专项监督工作中,要把握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新思路。一是要做到“两兼顾”,既兼顾上级行安排的专项监督工作安排,也要兼顾与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力求抓住本单位中心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选择专项监督重点,从而使专项监督项目选题准确,成效明显。二是要运用资料分析法、直接参与法、 调查取证法、专题研究等多种方式方法,对监督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全面衡量, 让事实和数据说话,找出制约工作的因素,做出恰如其分的结论与评价,提出具有一定份量和价值的问题和建议。三是建立考评机制。专项监督是人民银行纪委的一项基本工作任务,也是一项融入全面从严治X、X风廉政建设、内部管理、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促进这一系列工作方面的手段。因此,对每个专项监督的成效及每次开展的专项监督工作情况要进行量化考评。
针对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监察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和实践经验不足的现状,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适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一是积极派人参加上级行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学习;二是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新老知识互补,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三是组织形式多样的交叉监督检查, 以交叉监督检查的方式来锻炼监察人员,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四是每年将纪检干部抽出一段时间派遣到重要部门和要害岗位进行跟班学习;五是平时有计划地组织监察干部系统地学习经济、金融、法律、科技、管理及纪检监察相关业务知识,学习政策法规、制度及业务制度、操作规程;六是重视系统X建, 通过支部“三会一课”、主题X日活动等,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开展ZZ理论学习,加强X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ZZ素质。
对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郭守斌、魏域斌、魏玉杰
农业的兴衰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我国农业取得显著成效,各类粮食作物、蔬菜、水果、肉等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同质化严重、产业不强、产业不适宜等问题,使传统农业生产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普遍应用,智慧农业将会为现代农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18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标志着智慧农业快速发展。利用高新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智慧农业,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与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1]。
智慧农业的概念
根据《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农业主要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传感技术,利用其技术可远距离操作、诊断、灾变预警等,之后根据出现的情况,结合专家库进行会诊,建立可视化通讯以及农业服务模式,对农业达到精准监控,改善设施农业建设水平,扩充农业专家知识库,并进行合理的分析等,实现农业生态的绿色化、标准化、网络化以及全智能化发展。相比传统农业,智慧农业包括物联网、农业信息服务、遥感技术、电子商务、农业休闲旅游等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以互联网、云计算为载体,实现精准、智能化决策和远程控制,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2]。
智慧农业技术特征
智慧农业是包括智能化的监控、监测、实时图像和视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可以运用智能监控录像等设备和智能报警系统对农产品生产环境和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如土壤养分、光照强度、温度、植物营养成分等,而且能精准获取作物生长的实时数据,为作物生长提供精准调控依据,提高作物产量
和品质[3]。利用决策系统中农产品的具体信息(物流和农产品的生长信息), 可以提高农产品过程管理和控制的精细化、高效化、专业化、数字化。
智慧农业主要应用领域
农产品生产智能管理
农产品智慧生产管理主要体现在种植、养殖等环节,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结合环境生产要素,如水、肥、气、热等作物生长环境,而且结合专家系统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农业生产过程更加精细化、可视化、智能化、简单化、现代化,是逐步将农业生产升级为工业生产的关键步骤,通过监测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提供理论依据[4],改变传统农业模式现代化程度低的问题,如智能化温室、水肥一体化系统、工厂化育苗等。在养殖方面有智能孵化器、智能养殖场, 均是智慧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体现,逐步由智能化替代人工化,在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人工成本方面意义非凡。
农业基础资源管理和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农业基础资源管理和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主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技术和新型通信技术对农产品资源进行追踪及质量监督管理。精准获取农业基础数据和质量监管信息,通过可视化汇总和分类,实时有效了解数据的变化和农业形势,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指标,为做出决策和及时了解关键信息提供了可靠、精准的数据信息,并实时反馈,为农产品质量监管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撑及技术支撑,实现食用农产品生产、收购、销售、消费全链条可追溯。
农产品物流销售管理及经营服务
农产品物流销售管理使经营者不仅能实时监控农产品的物流信息、物流环境和物流损耗,而且能借助云计算、5等先进信息技术建立销售系统,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科学决策和分析消费者的需求,根据物流与消费者需求情况,精准匹配,快速地应用于农产品物流销售决策中,提高效率,避免资源浪费。打破了传统的市场关系,解决由于空间、时间信息造成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特别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农产品宣传以及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互联网+”等模式,带动乡村消费、乡村旅游,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差异化的营销方式,并科学运用,对打通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5-8]。
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智慧农业的发展在我国得到了充分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智慧农业发展。未来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低成本、智能化、简便化、协作化、可视化、整体化、经营开放化等方面。智慧农业不仅能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促进农业全面升级,推动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而且可实现智能生产差异化以及服务领域综合信息服务应用,促进了农业的全面升级;以国家宏观信息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对农业活动进行决策,通过帮助农民把握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对农产品市场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引导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推动农业不断发展。例如:种植生产过程中根据种子位置等运用自动高精度播种,根据作物生长耗水规律及营养规律等运用自动灌溉系统、施肥系统等,均实现全程自动控制,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实现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便捷化控制。无人植保机的运用,实现了绿色防治病虫害及精准喷施,大大减低了生产成本及人工成本。在养殖业中,环境监控、定时定量投食、智能化除粪、疾病预防、安全屠宰和质量溯源均通过智慧农业平台轻松实现。因此,要从关键技术的突破、社会共识的达成以及整体规划等方面入手, 推动智慧农业的长远发展[9-14]。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受政府的支持。
从国家层面到省市级层面,从省市级到乡(镇)级层面,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到西北内陆欠发达地区,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我国智慧农业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特点,进行了区域化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精准农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5技术等正在应用于各个农业生产管理及经营领域。但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起步较晚,整体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经营者普遍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不足, 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过高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解决这些不利因素制约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15]。
主要存在的问题
缺乏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管理人才
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生产规模偏小,经营范围单一且分散,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者水平偏低,高学历人才在农业领域严重匮乏,
但智慧农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人才素质、专业领域、设备、信息等均有较高要求,而我国主要的农业从业者老龄化严重,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不断流出[16]。农村留守人口基本上以老年人和儿童、妇女为主,受教育程度较低,特别是农业信息化接受度低,互联网普及率偏低,思想认识不足,农业生产模式落后,内生动力严重不足,这是导致智慧农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现代农业科研体系不健全,推广能力不足
我国现代农业科研体系处于发展中,研发投入不够,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能力不足,政府、科研院所、高校、农户、企业、合作社等未能建立统一的体系, 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落地转化[17-19]。一方面,农业需大量长期投入,农业科研进展相对缓慢,无法在短期内运用到实践中;另一方面,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不大,地域差异明显,没有形成高效分类的运行体系,在实际推广中没有统一标准,致使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受到限制。
农业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
自然信息和市场信息是其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一是农户之前由于信息传播时效慢,来源单一,传播链条长,无法精准、及时、准确获取多方农业信息, 导致盲目种植农作物,无法与市场同步,并作出科学决策,导致农产品产值偏低。二是政府与农户之间信息的传播层级多、链条长,农户与政府、专家、市场等互动信息少,系统建立缓慢,无法有效对接[20]。近年来,农村电商平台迅速发展,但农村交通设施、网络服务以及物流条件、加工储藏等环节依然较弱,制约了农业信息化程度的高效利用和发展。
智慧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低 目 前很多农村农业耕地设备相对落后,仍然采取以往的耕地方式,小型机械、大型现代化农业机械设施较少,且我国传统农业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 耕地类型多复杂样,如分割的农田、坡地、梯田等导致大型机械无法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另外,农业机械市场投放量少,价格昂贵,农户无力购买,在灌溉实施方面仍然主要依靠水渠,采用传统的漫灌,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对高效节水的喷灌、滴灌等仅在局部地域建成。因此,我国智慧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
加快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建议
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高素质的专业农民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动力,应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大农
业科研投入,建设农业科研高层次人才队伍,确保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政府要加大政策指导、资金投入、物资的集成、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支持智慧农业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全方位、多渠道加大智慧农业宣传力度,出台奖励政策, 进而鼓励农民主动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同时,加强农业院校与产业间的无缝衔接,定期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逐步完善农民的专业教育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化农业高素质人才队伍, 并带动企业及相关人员加入到现代农业发展队伍中,为智慧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21]。
建立现代农业科研体系,提升影响力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组建高素质的农业科研队伍,建立现代农业科研体系,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内生动力。同时,建立以龙头企业为重点,科研院所、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为单元的现代农业科研体系,推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吸纳优势科技资源,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加快产业对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现代智慧农业发展。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需要多学科合作,更需要统筹规划。
必须通过现代信息媒介,创建智能农业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互连和共享,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及时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通过大数据以及云运算等技术, 深度挖掘信息资源,提高农业产业化建设质量。政府应加大投入,提升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促使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2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机械设备升级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主要包括引水、蓄水、灌溉等方面,进一步实现数字化、绿色灌溉。加快农业机械设备的生产及成果转化,增加市场投入,加强农业机械设备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户积极使用现代化农机设备,实现精准化、智能化和科学化的远程控制农业生产管理。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研报告
川观智库联合调研组
(2021年5月31日)
三天前,四川省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四川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农业大省,与全国一样,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既事关四川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深度,更事关四川“十四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度。
可以说,乡村振兴局一出生就要担当重任,也必然会遭遇不少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怎么看已经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怎么巩固和拓展这些成果?如何在此基础上确保脱贫地区持续发展和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如何确保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看,怎样的衔接才有效?推动有效衔接已经进行了哪些有益探索?遇到哪些困难问题?下一步应该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这些新问题需要包括乡村振兴局在内的方方面面合力思考研究,共同在理论和实践上给出答案。
为此,川观智库联合省社科院中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中心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此次联合调研分两个环节:一是深度调研,我们在全省筛 选了三个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代表性的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我们认为,这从一个侧面证明衔接工作难度不小。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虽然都聚焦乡村发展,但也差异明显——脱贫攻坚是特殊性、局部性和紧迫性的战略安排,而乡村振兴是综合性、整体性和长期性的战略选择。两者在政策目标、作用对象、施策方式等方面有显著不同,这必然导致衔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现实挑战。应对挑战,既不能仅靠简单的战略递进或政策并轨,把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后直接照搬照抄, 也不能忽视相关政策的延续性,导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出现政策断层。在此背景下具体该怎么看、怎么干,直接推进衔接工作的各级各部门,都迫切需要能解决现实问题、具有操作价值的科学建议。
在实地调研和《报告》撰写时,我们选择了“人”“产”“村”三个维度切入,在筠连县侧重调研“人”如何衔接,在石棉县侧重调研“产”如何衔接, 在利州区侧重调研“村”如何衔接。在过渡期背景下这三个维度各有其特定含义:这里的“人”不止于村民,还包括帮扶队伍、基层干部、下乡投资的城里人等,涵盖方方面面参与乡村振兴的力量。“产”不等于农业,而是指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乡村经济产业体系,以及越来越精细的乡村经济组织方式。“村”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村,而是承载着更多功能的新空间新社区。我们认为,“人”“产”“村”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点——“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是干好工作的基础;“产”的勃兴是保障脱贫地区持续发展和群众生活持续改善的关键;“村”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资源配置的载体,是吸引“人”聚集“产”的保障。“人”“产”“村” 也是推动有效衔接工作的难点所在。比如,乡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迁徙是短期不可逆的趋势,脱贫攻坚阶段的外部支援又不可持续,在此背景下如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长久稳定的人才支持?比如,脱贫攻坚阶段产业扶贫虽取得巨大成绩,但也出现产业低质同构等挑战,该如何应对挑战、逐步建立起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再比如,经过脱贫攻坚战的洗礼,已脱贫的村面貌焕然一新,其他村特别是与之相邻的村改善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愿望特别强烈,有限的资源如何更好配置以发挥更大作用等。
《报告》始终坚持“跳出来”这一原则,将一个村的问题放在乡、县、市乃至更大的空间维度和更长的时间维度来拓展认识,将乡村振兴放在新型城镇化进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系统思考,进而更加开放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比如,针对帮扶力量的问题,《报告》建议学习广东、浙江等地经验,推动帮扶力量从“行政主导”转向“行政和社会力量并重”,积极引导社
会化、市场化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比如,针对种养业向深加工延伸的问题,《报告》建议由市县从“区域”而非“乡村”层面谋划,立足跨区域视角布局深加工企业,避免各自为政导致的工厂“吃不饱”、加工环节同质化竞争。再比如,针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报告》建议至少以县域为单位,在包含县城、若干个乡镇和广大乡村的整体范围内,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梯次布局,进一步推动实现有限资源的高效配置等。“跳出来”其实也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方法论,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并进一步思考和完善不同阶段“跳出来”的不同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其它调研相比,川观智库与省社科院中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中心的此次联合调研,更加注重“调”和“研”的多元视角和无缝衔接, 专家学者、地方X政领导和媒体智库各自发挥优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用不同的思路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精准地发现问题、筛选问题,更加有效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在样本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不代表相关市县乡村在衔接工作中存在什么疏漏或失误。可以说,这些问题是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迈进历史进程中很多地方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也可以说,这些问题是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迈进的阶梯,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
关于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安徽省总工会经审会调研组
为有效推进工会常态化经审监督体系建设,2020年6月至8月,安徽省总工会经审会主任带领专题调研组深入安庆、马鞍山、六安、铜陵、芜湖等地调研, 通过召开市(县、区)工会工作座谈会、深入基层工会走访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摸清底数、掌握实情,全方位了解各地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情况, 针对经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之策。
一、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安徽省各级工会经审会坚持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在服务工会改革发展大局、促进工会系统X风廉政建设、保障工运事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工会经审工作的“保驾护航”作用。组织基础不断夯实。全省各级工会领导高度重视经审工作,支持经审会独立开展审查监督,省总工会X组会和主席办公会定期听取经审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经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经审组织建设方面,各市级工会经审会主任全部按工会同级副职配备,经审办列入机关编制;在105家县级工会中有77家建立健全了经审组织,配备了专兼职经审干部。
制度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工会按照《中国工会审计条例》《关于加强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的意见》《安徽省市级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等要求,着力推进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审计人员行为准则、审计操作基本规范、审计整改落实、社会力量参与工会审计等相关制度,工会经审监督制度体系日趋完善,有力推进了工会经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审查审计延伸覆盖。各级工会经审组织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原则,充分发挥经审组织的“治已病、防未病”作用,提高了资金使用绩效。2019年,全省市、县两级工会经审组织开展同级审计,提出审计意见建议379条;延伸审计下一级工会637家,提出审计意见建议2233条;对29家工会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情况实施审计,提出审计意见建议157条;开展工会经费计拨审计,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欠缴、漏缴单位及时补缴入库工会经费181.18万元; 对20个工会建设项目实施审计,核减建设资金43.55万元。
经审工作创新发展。全省各级工会经审组织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挑战,积极探索新时代经审工作创新发展的路径、模式。合肥、芜湖、蚌埠等市总工会出
台了特邀审计员管理办法,宿州、马鞍山等市总工会结合实际配套出台了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工会审计实施办法。淮北市总工会在全市工会系统组织开展基层工会经费使用情况专项清查,并在市纪委监委的支持下将清查工作纳入市委巡察范围。六安市总工会与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合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经费收支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提高了工会经审监督的权威性。黟县、霍山、泗县等县级工会主动加强与同级纪委监委、审计和财政等部门的联合联动,通过采取联合审计、联合检查等方式,指导基层工会管好用好经费。
二、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安徽省各级工会在推进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新时代工会经审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审计力量有待进一步充实。调查结果显示,全省16家市级工会经审办中仅有5家配备了2名以上专职经审干部,市级工会专兼职经审干部中具有审计、财会初级以上职称的占比为57.14%,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仅为28.57%。105家 县级工会经审办中仅有56家配备了1名以上专兼职经审干部,县级工会专兼职经审干部中具有审计、财会初级以上职称的占比为21.33%,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仅为5.33%。各级工会兼职经审干部较多,部分兼职经审干部身兼数职、精力有限,且专业水平不高,工会审计力量还需进一步充实。
审计手段有待进一步更新。随着税务代收工会经费的全面推广,工会经费总量稳步增长,工会开展活动日益丰富多样,工会经费审计监督呈现出体量大、项目多、内容杂等特点,审计监督覆盖面需再扩大,审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调查发现,有的基层工会在审计工作中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一直沿用传统的以查错纠弊为主的财务收支审计,审计手段仍停留在“看凭证、翻账本”等传统方法上,不能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审计手段实施审计,动态跟踪工会经费收管用情况,导致审计质量和效率不高。
审计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调研发现,在基层工会审计实务中,有的经审干部因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不强,对审计发现问题提不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建议,使审计效果大打折扣;少数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压得不紧不实,存在重审计、轻整改等问题,对审计成果运用不够重视,审计发现问题未能及时有效整改,导致一些问题屡审屡犯现象时有发生。
三、加强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强化政策宣传,提高工会经审工作重要性认识。各级工会要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工会经审工作的性质、职能和作用,提高对经审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使各级工会领导充分认识到经审工作是《工会法》赋予工会组织的法定职责,是工会服务广大职工群众的有力保证,是工会开展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X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从而大力支持工会经审会依法独立开展工会经费审查审计工作。同时通过政策宣传,增强工会领导自觉接受审查监督意识,纠正经审工作可有可无、经审工作就是专门挑毛病的错误认识,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经审部门履行审查审计监督职责是加强工会X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措施,是对工会干部的最大爱护和保护。
优化资源配置,夯实工会经审组织建设基础。一是健全完善工会经审组织。 各级工会要认真落实《中国工会审计条例》对工会经审组织建设、机构设置、干部配备的要求,按照“三同时”原则建立工会经审组织,配齐配强专兼职工会经审干部。二是优化经审干部队伍结构。采取按需录用、科学调配、强化培训、岗位交流等方式优化工会经审干部队伍结构,着力提高财务和审计专业人员在工会经审组织中的比例。三是充实工会经审力量。针对基层工会经审力量薄弱的现状,各级工会要借鉴兄弟省市工会聘请特邀审计员、设立专业审计人才库、选聘社会化工作者等好的经验和做法,吸纳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工会经审力量,夯实工会经审组织建设基础。
提高审计质量,推动工会经审工作提档升级。一是提高审计能力。各级工会要鼓励经审干部加强学习,科学制定经审干部培训规划,采取集中培训、以审代训、业务交流、网络学习等方式,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提高经审干部的ZZ素养和专业能力;搭建经审工作交流平台,通过上下联审、同级互审、内外同审等方式,在审计实务中培养锻炼经审干部,使其掌握审计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手段,增强依法依规开展审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二是转变审计方式。各级工会经审组织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工会经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更新审计观念,注重审计实效,从原来传统的以查错纠弊为主的财务收支审计向以风险防范为导向、内部控制为重点、完善监管机制建设为目标的管理审计、绩效审计并重转变,履行好审查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工会经审工作的“卫士与谋士”作用。三要突出审计重点。各级工会要积极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重点关注“三重一大” 项目、“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津贴补贴等管理使用情况,强化审计
效能,促进工会系统X风廉政建设;加大工会经费预算审计力度,指导基层工会科学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强化从资金源头到使用终端的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促进工会经费管理使用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加大对重大政策落实、重点资金保障、重大活动组织、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审计监督力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对工会基本建设和维修改造工程的竣工结算、决算审计,促进建设资金规范使用和效益最大化;加强对劳模慰问资金、困难职工帮扶资金、送温暖资金、扶贫资金等专项资金的审计,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加强对工会企事业单位财务和资产管理审计,确保工会资金安全和资产保值增值。
创新经审模式,探索实施规范审计的新路径。各级工会要在现代信息技术与经审业务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加快工会经审信息化建设步伐,创新工会经审工作技术、手段和方法,探索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实施审计的新路径,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和宏观分析问题能力,使审计监督的链条更长、范围更广、更具长效性。同时,省总工会经审会要在构建全省工会经审工作交流平台、指导基层工会加强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上出实招求实效,充分发挥工会经审组织的“免疫系统”作用,提高经审工作为工会发展全局“保驾护航”和服务能力。
推动整改落实,持续深化审计成果运用。各级工会要坚持问题导向,健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机制,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明确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审计整改的第一责任人,采取有效措施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整改到位;深化审计成果在加强工会干部管理、推进X风廉政建设和重大政策落实等方面的运用,将审计意见整改落实情况作为上级工会对被审计单位工作业绩考核、评先评优、推荐表彰、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重点督查基层工会财务审查审计结果向职工公开,切实发挥职工民主监督作用。同时,注重审计效能的发挥,加强审计成果综合分析与有效运用,针对审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找准“症结”,开出“良方”,精准施策,从源头堵塞漏洞,提升工会经审工作整体水平。
关于加快南阳市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融合的调研报告
南阳市农业农村局 方拓锦、陈自龙
一、南阳市现代农业有关情况
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河南省南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河南省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四优四化”为重点,合理优化农业布局,科学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培育特色产业,积极推进高效种养业、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基础产业不断提升。即提升粮、油、菜、畜四大基础产业。在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的基础上,发展优质花生450万亩,蔬菜稳定在350万亩,牛、猪、羊、禽饲养量分别居河南省第一、二、三、四位,肉蛋奶总产130万吨。牧原生猪养殖在南阳辖区内已突破1000万头。二是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即壮大菌、花、果、药四大特色产业。对于花卉苗木,重点培育月季花、玉兰花、栀子花“三花”产业;对于优质水果,重点培育猕猴桃、软籽石榴、薄壳核桃“三果”产业;对于中药材,重点培育山茱萸、裕丹参、宛艾草“三药”产业。目前,南阳市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达3.5亿袋、出口额78.2亿元,月季11万亩、玉兰24万亩、栀子花17万亩、猕猴桃15万亩、山茱萸45万亩、宛艾草24万亩,规模均位居河南省第一。
全市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为6家、71家、287家。一是以想念食品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产业。全市粮食加工企业150多家,年加工能力400万吨以上,其中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上的18家。二是以新纺、南纺为龙头的棉纺加工产业。全市拥有棉纺企业238家,纱锭总数达280万锭,全市纺织工业销售收入345.73亿元,其中新纺是南阳第一家上市企业。三是以河南三源粮油、 南阳瑞丰粮油为龙头的油脂加工产业。三源油脂有限公司一期20万吨生产能力, 可带动200万亩花生生产基地种植。四是以仲景宛西制药、河南福森药业为龙头的中药材加工产业。全市较大的中药材加工企业56家,年加工能力12.5万吨, 年产值20亿元。其中,宛西制药实现销售收入8.4亿元。五是以仲景大厨房为龙
头的果蔬加工产业。西峡县香菇加工企业达家,香菇自营出口从2005年出口额不足350万美元,到2018年达8.4亿美元,13年增加了242倍,自营出口企业40 多家,产品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仲景大厨房公司具有年产8000万瓶香菇酱的生产能力。六是以镇平华新地毯集团、南召东方茧丝绸公司为龙头的桑蚕加工产业。带动全市发展桑园万亩,柞坡220万亩, 年产茧16000吨,占河南的70%。七是以牧原、科尔沁、三色鸽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产业。培育了科尔沁牛业、牧原、三色鸽乳业等龙头企业。以年出栏1000万头生猪的牧原公司为主导,集产品加工、生猪饲养、种猪生产、饲料加工、沼气发电、科研开发于一体的牧原生猪产业集群;以年加工屠宰10万头肉牛的科尔沁牛业南阳有限公司为主导,百、千、万头规模化肉牛育肥场、南阳黄牛科技中心等配套服务组织、相关联企业的肉牛产业化集群;以年加工鲜奶14万吨的南阳三色鸽乳业为龙头,带动全市奶牛养殖7万头。
一是发展产业化集群。想念食品等19个联合体被认定为省级产业化联合体。实施了牧原国际食品城、想念食品产业园、中以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等重点项目。二是发展新业态。深入挖掘农业功能,积极培育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耕文化体验、康养农业、农村电商、创意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着力构建“经济+生态+社会”多业态复合式农业。2018年,全市100个都市生态农业重点园区完成投资额3.6亿元,接待游客583万人次,园区一二三产业收入35.6 亿元。三是搞活产品流通。实施南阳市“智慧农业11239工程”,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全市已建成3106个益农信息社,农业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31.8%。四是培育了科尔沁一二三产业融合典型。科尔沁肉牛产业化集群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引进龙头企业到建设示范园区,从集群发展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四个阶段性跨越。2018年,集群实现产值50.03亿元,拉动新野及周边地区新增肉牛10万头,新增就业1万人,人均增收
8000元,吸纳3万多人从事相关产业。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一是农产品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依然突出。从质量情况看,大路货多,中高 端农产品供给不足,真正优质农产品相对较少。从市场消费看,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农产品发展相对滞后,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不足,已成为全社会普
遍关注的问题。二是现有生产经营方式制约的问题依然明显。从土地经营看,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仍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据调查,全市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22.74万人,其中97.1%的人员从事种植业。农业生产还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小农经济的特征,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三是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小。南阳是粮食生产大市、小麦生产大市,粮食加工企业结构雷同,规模小而散, 缺乏“航母”级企业。全市日加工小麦能力1000吨以上的仅有想念1家,以面粉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更少。
一是加工链条短。南阳绝大部分产品处在产业链前端,精深加工不够,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最突出的问题是精深加工不够,大多停留在“小麦磨成面,花生榨成油”的初级阶段。都只做产业链前面的一部分,真正附加值高的终端产品缺乏。二是高技术、高科技产品少。农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很多, 如瞬间高温杀菌、微生物发酵、微波、真空冷冻干燥、无菌贮存与包装、超微粉碎、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已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得到应用。南阳仅有南阳泰瑞生物科技公司、华邦等少数企业采用。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建立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实验室4个,省级研发中心5个。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没有建立研发机构,配备专业研发人员。四是品牌培育不够。南阳虽有7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4个河南著名商标、15个省名牌产品,但总体数量少、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
一是农产品源头供应质量不高。大宗农产品生产上,上游生产主体总体较 为分散,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上下游主体的联结方式较为松散,在生产组织、质量监控、信息传输、价格协商等方面难度较大,因此很难保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二是供给效率不高。农产品从收获、加工到消费者手中, 所经历渠道环节众多,储藏、保鲜、温控等技术应用不够,农产品流转主体繁杂,流通供应链不连续;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薄弱,全程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难以实现田间地头到餐桌零距离对接,难以形成高效畅通、全程冷链、安全规范的区域农产品流通体系。三是缺乏进入大市场的能力。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多 分布在乡镇,如粮食、油脂加工等都是简单的再生产,很多还是传统工艺,耗能高、产出低,生产出来的产品多在本地销售,难以进入域外大市场。四是市
场营销方式落后。大多数企业还没有采用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现代市场营销方式, 如电子商务、连锁代理、产销直挂等还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市场营销网络不健全、信息不对称。
三、加快“三链”融合的对策
一是着力推进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认真落实《河南省绿色食品业转型升 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南阳市绿色食品产业专题工作方案》,重点围绕肉、面、油、乳、果蔬五大行业,以构建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和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为核心,以绿色、有机、优质、安全为引领,以孵育壮大优势行业和重点企业为主线,坚持项目支撑、科技引领、转型升级、优化服务,培育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南阳食品品牌,不断提升食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二是着力发展产业化集群和联合体。要把提升效益放在优先位置,通过降 低生产成本、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功能等多种途径提高农业效益。以新野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为抓手,以20个产业化集群、19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载体,注重产业链建设、高标准基地建设、连接机制建设,提升建设水平。推进牧原国际食品城、想念食品产业园、中以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等重大项目建设。三是着力统筹农业内部产业协调发展。依托 种养业,提升种养业,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精端,推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循环、产加销一体、农文旅结合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一批集标准原料基地、精深加工转化、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和农业产业园,实现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多模式推进的融合格局。
一是强化创新引领。一要借才引智。借助京宛协作战略机遇和载体,挂靠 北京国家高层科研院所,利用北京全国独一无二、最先进、最集中、最丰厚、最优质的现代农业人才、技术、成果、研发、市场等资源和优势,嫁接南阳农业农村,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以企 业为主体、以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大力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积极引导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加强对农产品有效成分的提取研究和农产品加工设施设备的设计、研制。对重大研发成果、专利要给予奖励。二是强化精深加工。要激发产业技术创新活力,促进新
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成长,加快推动南阳农产品加工业以精深加工为方向,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提高转变迈向中高端水平。如,在高品质粮油制品方面,增加专用粉、功能性淀粉等食品以及保健、医药等方面研发, 开发谷朊粉、小麦胚芽片、小麦膳食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玉米油、花生油、专用油等新品种,扩大精炼油和专用油比重,开发提取蛋白产品,发展高附加值MM豆、花生巧克力、鱼皮花生等休闲食品、高端西点食品配料、餐饮食品佐料、调味品等,不断拉长加工链条。三是强化品牌培育。着力打响西峡香 菇、猕猴桃,新野蔬菜,桐柏茶叶、香椿,方城黄金梨,淅川软籽石榴,内乡薄壳核桃等一批高效特色产业品牌。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等模式,推进品牌培育和整合。
一是提升源头供应质量。围绕“四优四化”,认真落实《河南省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南阳市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以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为重点, 通过调结构、提品质、转动能、促融合、强带动、创品牌,推进南阳市种养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提升三次产业融合水平。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以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经营为融合点,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元素,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推进规模种植与林牧渔融合,发展林下种养、稻渔共生等业态。推进农业与加工流通融合,发展中央厨房、直供直销、会员农业等业态。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意农业、亲子体验、功能农业等业态。推进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农业等业态。三是提升供给效率。首先,要规范生产、加工流程。推进育种、种植、管理、采摘等生产环节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品采后的商品化处理流程,如仓储、分级、包装、预冷、检测、质量追溯等流通环节,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生产主体推广。其次,要培育新型流通业态。着力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物流、农产品跨区域配送中心等信息平台建设,拓展销售渠道。
关于锦州民营企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辽宁省兴城市委X校 曹志琴
(2021年5月31日)
为了解辽宁省锦州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民营企业家成长状况,5月初,锦州市委统战部、锦州市工商联联合市检察院、税务局、锦州市市社会主义学院、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农发行等组成调研组,对锦州市7个县(市)区开展民营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活动。本文在此次调研基础上提出当前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从五个方面分析当前地方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
关于人才问题。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无论是规模以上民营企业, 还是中小民营企业,都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有些民营企业想扩大生产,引入企业发展所需人才,但是没有门路找到相应引入人才的机构。企业面临着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调研过程中,一些民营企业家谈到,即使引进了人才,因为薪资、环境和自身发展等问题也无法留住人才。另外,加强人才中心的建设问题。部分民营企业家反映,县市区人才中心只负责档案的寄存与管理,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服务。而且,部分行业劳动力缺乏,集中反映在建筑行业和制造业。
在资金问题方面,我们认识到,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但是在调研中,大部分民营企业家都谈到因为缺少资金或者资金周转不灵,导致企业无法继续扩大生产,影响到了企业的直接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缺少资金的主要是中小微企业。同时,金融贷款机构仍注重以抵押物和担保的方式进行放贷,导致中小微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从金融机构得到所需资金。部分中小微企业对金融机构放贷的政策程序不是非常了解,影响到了企业的融资。
对于营商环境问题,历经全面深化改革和“重、强、抓”专项行动,锦州市对营商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软环境已经大为改观,之前企业反映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不良作风老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企业办事的难易程度确有很大不同,具体反映在规模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起来, 熟人、熟路办事有基础,小微企业由于政策和操作的不熟悉,办事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说到商会、协会问题,不得不提到目前基层工商联人员少的问题。除了日常工作外,其它作用基本没有发挥;商会、协会也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成立门槛低、运行不规范、基本无监管、基本没有X组织等。
企业自身的发展问题。民营企业家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初、高中学历占比很大。家族式企业居多,用人唯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造成一些高级人才难以引进,导致民营企业缺乏现代管理、科学决策和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发展受限;民营企业中,中小企业居多,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对外合作交流不够,缺乏市场竞争力。
对于这些问题,笔者对锦州民营企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首先,短期建议方面,集中组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针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进行政策宣讲。编办应对地方机构调整和相关部门职能变更的情况,及时在当地政府网站进行系统公示——方便民营企业到政府职能部门办事;税务部门应对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做系统讲解,重点放在如何操作实施——方便民营企业能够及时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另外,地方政府应落实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兑现招商时答应而没有落实的承诺,加强政府与民营企业的“亲清建设”,建设诚信政府。
其次,中长期建议方面,一是完善政企关系,做好“亲”字文章。总结县
(市)区好的做法,如“1+12”工作模式的经验,加之精炼和完善,使之在全市推广;市委、市政府在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之前,充分征求民营企业家及相关学者意见,使政策能够有的放矢;职能部门真正转变工作作风,主动为企业服务,建立长期机制。
二是政府协调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需要长期抓牢。金融机构要尝试为中小微企业建立标准信用制度,使之适应各类型企业,以利于中小微企业能够方便及时地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尝试开展多种融资考察标准,如真实有效订单、企业应收账款等;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平台综合考核企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融资;建议财政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基金,鼓励担保机构积极为中小企业服务。同时扩大专项建设基金的投向,建议安排部分专项建设基金, 对产业带动性强、技术含量高或市场前景好的民间资本投资项目予以大力支持。
三是落实人才政策。加强政府对人才的服务;加强人才服务中心建设,逐步建立各级人才库和人才流动网,及时为企业提供全省乃至全国各类人才信息; 建设锦州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平台,方便企业寻找自己所需人才;人事和劳动部门要深入企业,真正了解企业所需。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提高民营企业家自身素质。多开展教育实践方面活动, 组织民营企业家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实施民营经济“培训计划”, 加大对民营企业家和大学生创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建议设立企业家培训基金。聘请省内外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和各行业技术人才,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培训;鼓励企业与院校结对子,引导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建立联系,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和选派优秀人员到大专院校接受系统深造,努力提高管理者科学管理的能力。
关于天津台资企业税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天津市税务局税收科研所课题组
为深入了解国家及天津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在天津台资企业的贯彻执行情 况,以及台资企业对天津税收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为企业排忧解难,市税务局税收科研所联合台盟市委会,在市政协港澳台侨专委会和市台办的具体指导下,开展了台资企业税收工作专项调研。
一、开展台资企业税收调研的背景
海峡两岸是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深化融合发展是两岸同胞心之所向, 利之所系。多年来,天津为台商台胞投资兴业、创业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优越宽松的政策环境,截至2020年7月底,天津市共批准设立台资企业2483家, 合同投资总额176.66亿美元,合同台资额119.39亿美元。2020年初,天津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津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具体措施》。国庆节前夕, 第十三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暨2020年天津␎台湾商品博览会成功举办,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很多市场主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境。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 任务,国家和天津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天津税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并在全市税务系统开展了以“护苗促发展,税收在行动”的集中行动,面向广大市场主体讲政策、问需求、解难题、听意见。
二、开展调研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市税务局税收科研所与台盟市委会共同商定调研提纲,确定调研主要内容是:了解国家及天津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在本市台资企业的贯彻执行情况,了解台资企业对天津税收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为台资企业排忧解难。
市台办及相关区台办综合分析台资企业情况,初步筛选21家中小微台资企业为建议调研对象。市税务局有关部门运用税收大数据综合分析企业生产经营
和纳税情况,最终确定其中18家企业为调研对象。
市税务局税收科研所联合6家区税务局,一对一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5 家台资企业。组织召开税务部门代表、台资企业代表、财税专家代表参加的专题税收调研座谈会,台盟市委会、市台办、市税务局、市台联、市政协港澳台侨专委会负责同志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人民网—天津频道”“网易天津”对座谈会进行了报道。
三、开展台资企业税收调研的主要成效
从目前我们开展调研的情况看,大部分在天津投资的台资企业,2020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如原材料采购受阻、海外订单减少、用工困难、资金周转不畅等,在企业自身努力和各政府职能部门的帮助支持下, 普遍享受到了国家和天津市给予的减税降费红利,生产销售逐步恢复正常,企业经营者对天津今后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对本市营商环境非常满意。就税收工作而言,众多台资企业一致对税务部门的工作表示满意和认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各级税务局通过公众号、税企群及短信平台等方式宣传税收政策及时到位。有的税务局制作视频培训课程,通过钉钉等新媒体平台举办纳税人网络“云课堂”,围绕企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出台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办税操作方式等进行深入解读并开展线上互动交流答疑, 做到线上线下培训紧密结合,让企业“少跑路、线上问、随时办”,灵活多样的方式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截至2020年10月,市税务局已发布各类专题视频88期,实际操作类136期,直播类培训1000余场,8万余名纳税人接受了远程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一致赞誉。
一是大力推动“非接触式”办税。积极推进“非接触式”办税,不断扩大“网上办”,持续推进“线上办”,深化应用“码上办”,大力拓展“掌上办”。截至2020年9月底,全市有8000多名纳税人通过预约办理了预约办税业务。不断优化增值税发票“票e到家”业务,积极引导纳税人通过网络申领发票,6 万余户纳税人通过“票e到家”申领发票17万余次,累计申领发票2亿多份。
二是打通退税流程的“最后一公里”。市税务局下大力气用足用好各项出
口退税政策,采取精简退税流程,提高退税速度等措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为小微企业开通退税绿色通道,内部加强部门协调及时调整退税流程,对外积极协调国库部门畅通“直退”渠道,由纳税人“申请退”变为税务部门“主动退”。如河东区税务局针对某台资企业提出的出口退税办理速度较慢的问题, 通过快速审批,简化退税流程,以“直退”的方式完成退税,扶持了企业发展, 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三是体验“智能办税”的“加速度”。市税务部门从纳税人与缴费人的需 求出发,推行对外支付税务备案电子化,办理时限从过去的两三天缩短至现在的几分钟;推行新办企业涉税业务综合办理套餐,实现新设立企业涉税业务0.5 个工作日内办结;推出网上办理出口退税服务,平均退税进度控制在5个工作日以内。积极拓展电子税务局功能,在国家税务总局承诺的185项网上办税清单基础上,实现了纳税人轻点鼠标即可在线办结262项涉税事项。
一是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市税务部门以务实有效的举措,暖 心贴心的服务,确保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地,帮助企业渡过发展难关,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2020年前三季度,天津市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达438.80亿元。其中,2020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288.6亿元,2019年年中出台政策在2020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150.2亿元。各基层税务局主动作为,积极问需,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如滨海高新区税务局对某台资企业捐赠的税收优惠进行一对一政策和申报操作辅 导,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地享受个人所得税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开发区税务局积极向辖区内的台资企业宣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点对点”推送税收优惠政策要点与办理流程,确保企业能够及时享受国家的减税红利。
二是税款延期缴纳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困难。市税务局积极落实相关政策, 将本应2020年二、三季度缴纳的税款延缓至2021年一月份缴纳,极大缓解了企业经营的资金压力。为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应知尽知,各级税务部门实时关注小微企业享受缓缴政策情况,调取1.5万余户相关企业名单,通过手机短信形式及时向企业法人、财务负责人及办税人员发送政策提示短信6万余条,指导纳税人及时享受政策,各区税务部门采取“一对一”政策辅导方式,帮助企业打消顾虑,确保企业应享尽享。2020年上半年,全市税务部门已为2.24万户小微企
业缓缴企业所得税款1.47亿元。
本着“份内事情精心办、份外事情尽力帮”的原则,内外兼顾,合力帮扶。对于税务部门职责范围的问题,本着办成事、促成事的责任心认真研究解决; 对税务部门职责范围外的问题,主动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联络,牵线搭桥,促进沟通,帮助解决;对涉及市场主体之间诸如供销断链、资金短缺等问题,在尊重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等平台的优势,多措并举共克时艰,合力护好市场主体之苗。
一是开展银税互动。在帮扶企业过程中,税务部门紧紧抓住现金流这个企 业发展的“生命线”,与金融部“联合开方”,充分利用线上银税互动服务平台,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额度,以“信”换“贷”,助力企业稳开新局。通过数据共享、征信互认,实现“银税互动”产品申请、审批、授信、放贷的“线上一站式”办理,最快用时约五分钟,为企业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2020年上半年已累计为各类企业授信101亿元。如河北区某台资企业曾向辖区税务部门反映,其经营资金存在一定程度的周转困难,税务部门立即通过相关渠道告知企业可以通过银税互动平台等方式,并协调区金融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
二是助力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针对企业当前普遍存在的用工难问题,有 的税务部门主动联系人力社保部门和人才市场,由企业提出用工需求和意向, 免费在“北方人力微招聘”公众号中刊登招聘广告,借助天津北方人才市场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用工企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收到了多名求职者的简历和应聘意向,为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招工难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获得了企业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三是搭建信息沟通平台。有的税务部门出面邀请市场监管等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各类中介机构,与辖区内企业不定期举办座谈会、通气会等多种交流平台, 倾听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源,有效帮助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和空间,提升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优势,精准梳理企业需求,主动筛选大数据促成供需双方对接合作。2020年以来,税务部门利用税收大数据帮助企业接链补链,累计实现购销成交额已达2.5亿元。
四、台资企业税收调研中发现的几个问题
在台资企业税收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各类税费优惠政策对于企业财务和办税人员的宣传是比较充分的,也达到了预期的成效。但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宣传的渠道和力度还不够充分,加之企业内部沟通不畅,部分企业经营者对各类税费优惠政策的了解和知晓程度不够深入和全面,对于减税降费的获得感不够明显。
“票e到家”本身是税务部门为方便企业购领发票,推出的一项便民办税措施,受到了纳税人的广泛好评。由于尚未明确邮寄费用的支付主体,有的区税务部门用自有经费或政府支持经费支付,对企业而言是免费的;有的区税务部门由于经费不足,而由企业支付费用。有的纳税人对这一情况了解不够全面, 因此产生疑义,甚至误认为个别税务部门落实政策不到位。
由于税务软件受税收政策更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系统升级频次相对比较频繁,操作不够便利。有企业办税人员反映,升级频次较多,有时遇到系统升级时,一些涉税服务无法及时办理,在线等待的时间相对较长。
在召开的台资企业税收调研座谈会上,有的专家学者提出,目前税务部门、市场主体与金融机构三方的联动机制取得明显成效,还可以再更深层次开展金融和税收创新,开发更多的有关税企贷方面的金融产品,充分发挥税务和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
有台资企业办税人员反映,台籍人员取得劳务报酬后,在办理代开发票业务时政策不够明确、流程和手续比较繁琐。
五、进一步优化天津税收营商环境的建议
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形势的发展对税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重要政府职能部门之一的税务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总结“十三五”税收工作、谋划“十四五”税收发展紧密结合,在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依
法依规组织税费收入、持续改进办税缴费服务、进一步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以及不断优化税收执法方式和税收营商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提质增效。坚持“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当好企业的“服务员”,注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厚植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税收营商环境,为更好服务“六稳”“六保”工作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中体现天津税务之为。
一是加大对企业经营者的税收政策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形式,精准宣传国 家和天津市颁布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使企业经营者在规划整体生产经营活动 时,通盘考虑国家税费政策的因素和影响,增加企业经营者的获得感。二是关 于“票e到家”服务邮寄费用的问题,建议开展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统一费用 支付渠道,加强宣传,消除误解。三是关于台籍人员代开发票不够便利问题, 建议与市台办等政府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完善相关办税政策,优化流程,方便 办税。四是关于税务软件升级频次问题,建议软件升级之前做好预案,通过多 种形式和渠道提前告知办税人员,尽可能减少软件升级频次及对业务办理的影 响。
(三)发挥税务部门的优势,加强税务部门与对台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
税务部门具有联系市场主体直接广泛的优势。对台相关部门具有联系台商台资的独特优势。部门间可以充分发挥各自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和特点,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在充分用足用好各类税收政策的同时,助推税收帮扶措施由“护苗”向“育林”层次拓展,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宽的视角,深入分析台资企业共性问题,研究推出惠及面更为广泛的帮扶和助力措施,精准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推动实现金融和税收创新,运用税务部门的纳税信用等级评级系统,结合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等级评价机制,为金融机构提供优质的客户群体,帮助在生产经营中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提供金融扶持,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遇到的实际困难。从长远角度看,金融机构可以向有资金需求、纳税信用优良的企业提供专项用于税款支付的金融产品(如“稳税贷”),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 实现财、税、企、银共赢合作,促进包括台资企业在内的各种市场主体快速健
康发展和成长。
还责于纳税人是国家税务总局征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但这不意味着放任不管,税务部门要强化风险管理,降低纳税人的“纳税过错成本”。首先是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强化事中事后管理,从纳税人的日常纳税申报到年终汇算清缴;从企业的日常办税行为到与纳税有关的经济指标进行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其次,建立纳税人年度税(费)风险自主应对制度,将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 实现风险管理由税务部门单纯事后纠错到纳税人事先预防和税务部门事后纠错相结合的转变,促进征纳双方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共治共享。最后是利用大数据分析,对不同的税收风险分类提醒和集中推送,提醒纳税人及时发现和应对涉税风险,及时改正纳税错误,减少因非主观因素而犯错,采取“首违不罚”, 从轻处理原则,最大程度降低纳税人非主观纳税过错成本。
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新余市教育局 张晓明
(2021年5月31日)
一、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优势与瓶颈
新余职业教育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小城市办大职教” 的成功之路,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40万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新余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全市共有职业院校13所,其中本科院校1所、高职院校3所、中职学校9所,在校生达7.5万人(较2016年增加3万余人,增幅达66%),教职工3400余人,各职业院校累计开设专业160余个。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新余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品牌响。全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曾在我市召开,我市职业教育被教育部誉为“新余现象”。二是基础好。我市职业教育起步早,从中职、高职到应用型本科, 从技工学校到技师学院,学科门类较全,初步形成以应用型本科为龙头、高职为骨干、中职为基础的办学新格局,积淀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三是机制活。我市职业教育以民办教育为主体,民办职业院校数量多,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办学机制灵活。四是支撑强。作为“工小美”城市,我市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独特的工业基础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需求和产业支撑。五是政策优。《国家教育部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赣府发〔2020〕16号)明确提出“在南昌市、赣江新区、共青城市、新余市、赣南地区和其他产业聚集度较高的区域规划建设职教园区、省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示范区、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园区和公共实训中心。”未来一段时期尤其是三至五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在全国上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热潮中,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存在许多瓶颈,主要有用地瓶颈、投入瓶颈、师资瓶颈、生源瓶颈、专业瓶颈等。
二、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成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应抓住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省部共建职业教育高地的机遇,集中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同时参照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的做法,全面重启省职教园区运行,在全市范围内选派精干力量推进省职教园区各项工作。
二是加大职业教育发展资金支持。参照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的做法, 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我市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主要用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双高”院校和专业奖励、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奖励、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引进、技能大赛、毕业生本地就业创业补助等方面。
三是加快推进职教园区建设步伐。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采取向上级争取 用地指标、将省职教园区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将省职教园区规划纳入城区总规划等三种方式争取用地指标。同时,在省职教园区难以保证职业院校发展壮大土地需求的前提下,在仙女湖区和高新区组团打造职教园区,积极引导职业院校入驻高新区,建立我市职业教育发展东部和西部两大职业教育组团,形成两翼齐飞的职教发展布局。
四是全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摆在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 位置,以职教高考制度改革为契机,打破职业教育上升的“天花板”,畅通中职到高职、本科上升的“阶梯”,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中职学校与我市高职院校开展“3+2”合作培养和中职学校与新余学院、江西工程学院等本科高校“3+4”分段培养模式,扩大我市高职和本科招生规模。此外,以省职教园区列入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项目为契机,通过整体打包方式立项积极争取专项债等资金支持。
五是扎实推进“双高院校”创建。全力支持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 实施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创建国家级、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和特色优势专业;支持赣西学院、江西新能源学院等高职院校申报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全力支持市职教中心等学校创建江西省优质中职学校和江西省高水平中职学校,支持参与组建江西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分院,支持申办高等职业院校。
六是切实加大招院引校力度。支持现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大职业 院校退城进园和引校入园力度,推动赣西学院、江西新能源学院、新余司法警官学校、新余新兴产业工程学校等院校进驻省职教园区。积极引进外市高校来余办学或设立分校,鼓励外来企业来余投资建校。
七是全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围绕我市支柱产业,组建校企产教融合 战略联盟,联合开展重点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企业职工培训等,促进优质资源整合、流动和共享,积极打造产教融合型城市。推动企业根据生产要求与职业院校联合举办各种订单班、培训班,为本地企事业单位培养技术技能型
人才,充分利用人社部门等的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扶持等专项资金,吸引更多毕业生留余就业创业。深化产教融合,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更多文库:dadawk01免费领取 】
国有企业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的成效、问题和对策
以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中共天津市委X校第7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课题组
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提出“两个一以贯之”重要要求,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按照中央、市委和市国资委部署要求,2019年下半年,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面启动以职业经理人改革为核心的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需要不断创新思路予以解决。
一、主要成效
一是坚持制度先行,优化顶层设计。共修订补充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工 资总额、用工管理等各项制度235项,修改完善条款1000余条。
二是坚持应改尽改,早改革早主动。17户二级企业、56户三级企业全面实 施了职业经理人改革,通过市场化招聘和聘任制方式选聘职业经理人222人,走在了国资系统前列。
三是坚持求真务实,落实“三能机制”。全面深化薪酬分配、全员考核和 劳动用工改革,加大企业内部分配和绩效考核权重,畅通员工系统内流动和依法退出渠道,探索强化中长期激励机制,出台《超额利润奖励办法》,实现了经济效益与工资总额同向增减、挂钩联动,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四是坚持结果导向,提高发展质量。2020年天津渤海化工集团主业利润完 成17.12亿元,比年初下达的16.3亿元主业利润指标超额5%。2021年1月,营业收入40.94亿元,同比增长30.41%,利润总额0.77亿元,同比增长10倍。
二、存在问题
通过围绕“改革效益、改革效力、改革效能、改革效率”对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成效进行评估,发现部分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市场意识不够强、容错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思想认识不到位,改革创新招法不多。一是存在“狼来了”的惯性思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从放开企业生产经营权, 到实施厂长负责制,从探索实施股份制改革,到掀起以“破三铁”(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为中心的企业内部机制改革,可以说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一直不断,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导致一些国有企业“改革操盘手”习以为
常。二是存在内涵把握不准、“旧瓶装新酒”问题。1992年推行实施的“破三 铁”,其核心内容与此次推行的“三项制度”改革一致,但市场经济下的“新三铁”和计划经济下的“旧三铁”在成因、形式和内涵上差别都很大,不能用老思路解决新问题。
市场意识不够强,改革成效仍有差距。一是市场化程度不高。评估结果显示,企业的失分点普遍在“市场化对标指标、市场化引进外部中高层管理人员占比和员工通过考核进行降职、降级、降档或调整乃至市场化退出”等几个方面。由于企业性质、工艺设备、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原因,企业与市场中同行业、同规模先进企业对标对表主动性不强,习惯于自己与自己对比,市场化意识欠缺,有时不能客观看待改革要求。二是改革深度不平衡、不充分。由于企业产业背景、经营效益、员工认识等差距,导致企业在推动“三项制度”改革中力度深度不一,改革效果不平衡。例如,有的企业改革下属企业改得快,但改革本级改得慢;有的企业劳动用工机制较灵活,但薪酬机制没有跟上;有的企业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很健全,但退出机制不配套。三是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例如,在选聘职业经理人时,仅满足市场化是不够的,选聘的人选应既能为企业带来新思想、新理念,同样要对企业有感情、有情怀;既要与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匹配,也要与管理能力匹配。
容错机制不健全,勇于担当底气不足。一是缺乏“试错”机制。国有企业在改革初期享受到了改革“试错”机制的红利,如在实施股份制资产评估中对企业专利等无形资产未计价、员工可向企业借款入股等。当前,国有企业在实施改革时既要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又要考虑社会民生信访稳定,“试错”机制不足,造成企业在研究改革思路时,有求稳怕乱思想,心有顾虑,不敢创新。二是放权力度不够。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企业要完成自身生产经营任务,也要完成上级要求的各项工作任务,企业法人和董事会的经营自主权受到一定影响,企业希望在“干部选拔、薪酬考核”等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
三、对策建议
强化“四个结合”,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坚持“三项制度”改革与企业 思想ZZ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X委领导作用,强化X组织对改革的ZZ 引领,确保改革朝着正确方向推进。企业宣传部门要在发挥X员先锋模范作用
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三项制度”改革专项学习答卷或有奖征集等活动进行广泛宣传,获得广大职工理解支持,营造人人争当改革先锋的氛围。二是坚持“三项制度”改革与健全改革责任体系相结合。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领导责任,将“三项制度”改革工作纳入对二级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中,科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建立分工明确、环环相扣、层层传递的责任链条,确保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坚持“三项制度”改革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三项制度” 改革不仅是一个完善用人和分配制度、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更是一个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更新理念的过程。工会与生产管理紧密结合,通过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评比、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引导构建员工共同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通过深层次的文化支持,使员工在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取得根本改变,真正获得职工对改革的认同感、奉献度、忠诚度。四是坚持“三项制度”改革与企业其他改革任务和提质增效相结合。“三项制度”改革最终落脚点还是要体现在通过改革带来的效益上,而企业盈利能力涉及企业管理、生产经营、外部市场等诸多因素,新的“三项制度”改革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人事、薪酬和劳动用工改革,要将“三项制度”改革与企业其他改革工作统筹考虑,协同推进,通过改革带动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生产经营的稳定、市场的开拓、品牌的做大,进而让企业行稳致远长久发展。
强化X的领导,健全治理体系。一是全面完成X建入章程,将X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立完善“1+3”权责清单,明确“三重一大”X委会前置审核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的前提,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二是加强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完善董事会运作办法,探索董事会评价办法,建立健全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进一步提升“审计、战略投资、提名和薪酬考核”等方面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建立健全外部董事选聘和管理制度,拓宽外部董事来源渠道,逐步实现外部董事原则上占多数,规范董事会运作,全面依法落实董事会各项权利,发挥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作用。三是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坚持国有企业领导干部“20字”标准,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始终与X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打造一批又红又专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 依法明确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授权原则、管理机制、事项范围、权限条件等主要内容,充分发挥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职责。严格落实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报告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监督,为经理层开展工作创造条
件。进一步简化实施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改革的国有企业选拔干部程序,为赋予职业经理人更大经营决策权、人事任命权提供政策依据。
强化对标先进,突出市场化方向。一是推动企业建立市场对标机制。全面对照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要求,对标行业龙头企业,对企业发展战略、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调整和完善,逐步建立符合市场化的考核体系,加快形成反应灵敏、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二是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三项制度”改革年度评价机制, 以问题为导向,推动企业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个性化深化改革方案,将“三项制度”改革做深、做细、做实。以完善企业领导班子薪酬与考核体系为抓手, 建立以经营业绩考核为核心,企业综合管理与企业X建考核为两翼,科学、完整、高效、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加大考核中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可量化的指标比例,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三是不断深化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实行经理层任期制管理,签订聘用协议和业绩合同,按照约定严格考核、实施聘任和解聘、兑现薪酬,逐步实现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四是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市场化招聘制度,实行有利于吸引和留住关键岗位核心骨干人才的政策。推动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平台,将各级企业用工集中管理, 为通过考核需要转岗或进入待岗的职工提供就业平台,盘活集团内部人才资源, 优化人工成本,促进人才高效有序流转。五是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在全面实施工资总额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基础上,不断推动企业深化内部分配机制改革,在健全完善按市场化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形成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实行全员绩效考核,一岗一薪、易岗易薪。推动企业建立对急需的核心关键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协议工资制度,不断推动薪酬分配向作出突出贡献人才和一线岗位倾斜。六是探索实施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机制改革。制定中长期激励机制改革方案,通过明确改革指导思想、方案内容、遴选确定试点企业、建立工作保障机制等方式,重点推动、总结推广、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实施中长期激励机制改革,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聚焦关键岗位核心人才,探索在工资总额范围内建立超额利润分享机制,探索在具有较高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创新业务领域国有企业,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跟投机制。
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荆州探索”
来自省应急管理厅调研组的调研报告
3月8日至10日,省应急管理厅组织调研组,赴荆州市公安县、松滋市两地, 开展了以乡镇(街道)、村(社区)为重点的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调研。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初步总结了荆州市近年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有益探索,收集了基层意见建议,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初步对策建议。
一、荆州市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荆州市应急管理局突出乡镇机构、救援队伍、物资装备“三大件”, 坚持向内挖潜与争取支持相结合,主动作为,奋力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呈现质的提升。
优化顶层设计,推动乡镇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破局。鉴于公安县在机构改革前已有建设乡镇安监站、派驻执法人员的先行探索,2018年机构改革后,荆州市因势利导,继续以公安县为样本,推进乡镇应急管理机构建设。2019年5月, 荆州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加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各乡镇(街道)在安监站基础上组建应急管理站,与乡镇(街道) 安委办合署办公。在应急站人员配备构成上,实行三个一批的“2+1+X”的模式, 即:县级派驻一批,县级安全生产执法大队向每个乡镇(街道)派驻不少于2名执法人员;从原有灾害信息员队伍中转隶一批,确保每个乡镇(街道)充实1名原灾害信息员;乡镇落实一批,在上级派驻执法人员、转隶灾害信息员基础上, 乡镇(街道)再落实2名以上工作人员。目前,全市乡镇应急管理站普遍配备工作人员4—6人,全市131个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应急管理站(办)人员总数达534人。在应急站建设运行标准方面,《意见》提出了“六有”指导标准(有机构、有人员、有牌子、有印章、有独立办公场所、有工作经费)。目前,全市大部分乡镇(街道)均按照“六有”标准建设了应急管理站。市应急管理局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办全市乡镇应急管理站站长业务培训班。2021 年松滋市启动乡镇应急管理站及配套建设提档升级,安排专项资金,多渠道整合房产等资源,首批已建成4个示范站。每个应急站办公面积为200-500平方米, 配齐办公设施,同步建设乡镇应急物资仓库,组建2-3支应急救援队。如,八宝镇投入100余万元资金改造原税务办公场所,交给镇应急站使用,实现独门独院办公。
整合各方资源,建设多元化应急救援队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盘 活体制内外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地方救援力量。一是整合力量建队伍。松滋 市通过签订协议、整合编组、资金扶持等方式,打造了打造了矿山、水上、森林消防、危化、地灾(地震)、防汛抗旱6支准专业队伍。其中,防汛抗旱救援队系与市武装部协作,依托民兵力量组建,地灾(地震)应急救援队系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组建,水上救援队系与市游泳协会合作成立,30人的森林消防救援队系与松滋保安服务总公司协议组建,危化品应急救援队在工业园区消防站基础上组建。沙市区汲纳社区干部、小区保安、复退伍军人、游泳爱好者等志愿者,在10个乡镇(街道)建成了18—3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区镇财政为每支队伍配备了10万元装备,区应急管理局开展应急专项培训。目前,荆州市共建有社会化应急队伍77支3294人。二是多方筹资保运转。荆州市应急管理局投入300多万元,为荆州市蓝天救援队配备专业救援装备,并承担主管部门职责,为其提供办公场所,支持其在民政部门办理登记,使其有充分的归属感。松滋市探索了“1+1+1”的经费保障模式,即市财政在每支救援队伍成立之初给 予3万—5万元开办经费,之后每年再列支一定经费用于设备维修及其他保障, 同时鼓励企业出资、爱心人士捐资。动员队伍发挥特长自筹,如松滋市水上救援队将在洈水风景区开展水上节目表演的收入作为经费来源之一。防汛抗旱救援队利用民兵训练经费,组织应急救援培训。公安县、荆州区财政出资为救援队伍统一服装、添置救援器材。三是共训实战提能力。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 门加强与消防、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为应急救援队伍日常训练、应急实战提供舞台。以松滋市为例,防汛抗旱救援队把防汛抗旱纳入民兵训练科目。水上救援队利用洈水旅游景点水上课目表演的机会,广泛开展潜水、驾驶冲锋舟、救生等训练。松滋市公安局将“110”报警与市应急管理局对接,将相关突发事 件救援任务交给应急救援队伍。2020年,松滋市6支准专业救援队伍先后6次组织参与抢救群众溺水、90多次处理群众呼救事件,凭借过硬能力获得了社会认可。
坚持高点定位,抓好物资装备硬件建设。一是配强救援装备。荆州市应急 管理局争取500余万元资金购置了一批应急救援装备、应急通信车和应急通讯装备,投资3500万元购置应急救援船舶及其他装备的工作也在加快推进中;公安县高标准配置应急救援指挥车、应急救援运输车,添置冲锋舟22艘。松滋市为每个乡镇配备了80万元的综合应急救援车。石首市配备了气垫船、卫星通讯设
施和排涝抢险设备。二是建强基础设施。荆州市应急指挥中心已于去年建成投用,与气象、水文、水利、公安、住建、地震、地质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松滋市、公安县在荆州市率先建设了应急物资储备库,其中松滋市应急物资储备库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2831平方米)已于去年底投入使用,储备了90个品种、价值近千万元的救援救灾物资。石首市引进民营资本4000万元建设了荆州市首个应急救援综合训练基地暨中小学生安全体验馆,可承担水上救援、森林火灾
(芦苇)、防汛、城市排涝等救援训练,能同时容纳1000人左右训练。三是加强科技手段。荆州市应急管理局将2021年确定为全市信息化建设年,正在建设“1338”工程,即:建设1个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监管、感知、应急救援三大网络,健全网上监管、会商研判、应急救援三大机制,覆盖危化企业、非煤矿山、工贸企业、防汛抗旱、防震减灾、城市排渍、气象水文、应急救援八大板块。公安县率先建成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并将视频会议系统延伸了到乡镇。洪湖市、沙市区、荆州开发区建成了化工园区智慧信息平台,目前已上线运行。
二、荆州市创新探索的主要启示
近年来,荆州市应急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等单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体现了“三牛”精神。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为例,我们感到,荆州探索对全省有几点可资借鉴的启示:
一是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是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乡镇(街道) 应急管理机构及保障缺失的问题,基层反映多年,属典型的老大难问题。2017 年,原省安监局推动省编委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市县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体制的意见》(鄂编文〔2017〕42号),对加强乡镇安监机构建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机构改革后,荆州市抓住机遇,推动乡镇应急站建设,打造了安监站的升级版。它启示我们,解决类似老大难问题,既要主动抓好顶层设计,又要积极引导地方因地制宜,先行先试,营造小气候,再逐步推广,选择时机倒逼大气候形成。
二是应急管理部门主动作为是推动问题解决的不二法门。荆州市应急管理局抓准机构改革方案酝酿、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等各种机会,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争取重视与支持。同时多次到组织、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汇报,寻求支持。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两次专题听取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汇报,常务副市长多次带队深入一线调研,最终不仅促成了《意见》出台,而且为增配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力量埋下了好的伏笔。目前,荆州市辖县
级应急管理局干部编制最少的有50人,多的超过100人;全市灾害信息员全部调整到位,从市、县、乡民政部门转隶人(其中原乡镇民政办127人)。
三是科学规划逐步推进是确保取得成效的务实之举。从2018年开始,荆州 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一年一个主攻方向,先后规划实施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乡镇应急管理站建设、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科技信息化建设等几项重点工程, 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实现了积小胜为大胜。
三、以荆州为例剖析当前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瓶颈
从调研的情况看,荆州市探索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精神可贵、经验可学。但是,站位全省安全发展大局,综合荆州和省内外其他地区的探索实践看, 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进展还只是阶段性的、成效也是初步的,还需正视以下薄弱环节:一是在机构设置方面,受乡镇内设机构设置限额的限制,乡镇应急管理站不是正式单设的内设机构,属于“地方粮票”,其正规程度与水利、城建等其他资深部门尚有差距,乡镇应急站人员和派驻执法人员感到底气不足、 “腰杆不硬”。二是在实际执行方面,应急站、救援队伍、物资装备“三大件” 建设推进不够平衡。乡镇应急站有的挂在经发办,有的挂在政法办,有的仍在探索之中。救援队伍建设方面,目前荆州只有松滋、石首等少数几个县市区专业相对比较齐全,只有沙市区实现了乡镇(街道)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全覆盖。三是在履职保障方面,乡镇应急管理执法车辆没有保障,派驻执法人员或私车公用,或“蹭”乡镇安办干部的车辆,缺乏应有的职业尊崇。派驻执法人员身份是事业编制,开展行政执法面临政策障碍。经费保障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只能一事一批(结),不利于前瞻性谋划工作。另外,调研普遍反映,县市区应急管理局随着编制大幅扩充、人员逐步到位,安全生产执法培训取证需求不断加大。四是不确定因素较多。乡镇今年面临换届,应急站人员可能面临调整。全省乡镇机构改革尚未实施,应急站的设置及职责、性质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四、对策建议
适时推介荆州经验。采取适当形式,继续总结荆州市有效做法,同步调研总结其他市州(如随州、宜昌等地)的有益探索,梳理若干可供各地借鉴的模式。今年适当时候在荆州召开全省基层基础建设现场推进会,重点推介荆州经验。
推动出台政策意见。争取省有关部门支持,组成联合调研组,赴省内省外开展调研,进一步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探索加强基层能力建设的有效路径。在
此基础上,跟踪国家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和乡镇机构改革进展,推动出台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指导意见。
开展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创建。立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应急救援职能,从机构名称、职能配置、人员队伍、物资装备、基础设施、经费保障、制度规范等方面,研究制定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指导标准及考核办法。
积极回应基层关切诉求。针对安全生产执法取证培训问题,充分掌握相关政策,加强全省需求调研,根据执法证培训取证相关规定,及时增列经费预算, 从速安排培训班。针对乡镇应急站车辆、经费等问题,加强与省相关部门沟通, 在省级事权范围内,推动问题解决。针对基层反映的部分泵站、涵闸等防汛设施年久失修的问题,建议举一反三,结合防汛备汛工作,加强隐患排查治理。
江苏省乡村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华宇佳、马晓旭
当前乡村经济正处于进一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更是促进“三农”繁荣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江苏省乡村生态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从而影响乡村振兴进程。因此,促进江苏省乡村生态振兴刻不容缓。本文探究江苏省乡村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原因,提出相关具体对策建议。
一、江苏省乡村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乡村经济包括一二三产业,对于农业来说,其生产造成的污染对于乡村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主要包括农业投入品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秸秆燃烧污染等。虽然目前江苏省对于农业生产正在不断进行规范和污染治理,但长期以来的农业生产已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农药化肥使用量还有待进一步减量化,2018年江苏省平均每公顷使用农药15.23k,远高于全国生态示范 区建设试点标准(<3k/hm2),平均每公顷施用化肥639.77k,也高于发达国家认定的安全上限(225k/hm2)。随着畜禽养殖的规模化程度提高,江苏省不 少地区都存在畜禽粪便露天堆放问题,且尽管近些年来,江苏省畜禽产品产量下降,但仍存在畜禽废弃物污染治理率、综合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在水产养殖方面,江苏省近年来未加大水产养殖强度,但仍需认识到部分地区渔民存在不科学、不规范用药行为。在秸秆利用方面,部分地区还存在露天焚烧行为,污染大气环境,尚未实现全面科学还田。此外,江苏省农膜使用量居高不下,维持在11万吨以上,农膜的回收利用率较低,与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随意丢弃一样,不断造成土壤、水环境的“白色污染”。
除了农业生产污染,乡村地区的乡镇企业,有不少属于污染排放性的工业企业,由于管制较为疏松,不少企业会不加处理排污,造成空气、水资源的污染,影响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此外,逐渐发展的第三产业,如乡村物流业、旅游业等,交通尾气的增多、外来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江苏省乡村人居生态环境还有很多不足,尤其是苏北地区,主要表现在生
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厕所革命”部分地区不彻底、乡村绿化率较低等问题。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由于江苏省乡村经济在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其产生的生活垃圾却不断增多。总体而言,江苏省乡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较高,但仍有少部分地区缺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部分地区存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陈旧垃圾无人处理的情况,同时,在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离做到有机、无害处理仍有一定距离。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存在较大不足。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生活污水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的村仅占36.5%,苏南情况较好,达73.4%,苏中、苏北情况较差,分别为32.4%、23.6%, 尽管政府已经开始整治,但2018年总体水平仍低于70%。在“厕所革命”方面, 户厕改造的较为完善,但苏北地区仍较为落后。且整体而言,对于公厕改造部分比较缓慢,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流动人口较多,公厕的改造应当重视。在乡村绿化方面,部分地区还未完善整体的规划布局,绿化覆盖较为缓慢,目前村庄的绿化覆盖率低于30%,远低于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
二、江苏省乡村生态振兴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生态环境具有外部性和准公共物品特征。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对于乡村生态环境来说,外部经济便是有一方维护了生态环境,但受益群众并不需要付费,因此从外部经济角度来说,村民作为“理性人”是不太可能做出牺牲自身利益而维护公众利益的。而外部不经济, 则是部分群体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使得其他群体利益受损且得不到补偿的情况,这便解释了在市场环境下部分群众为谋私利破坏生态环境而不需要付出代价,造成环境的不断恶化。乡村生态环境是准公共物品,既可以有市场提供又可以由政府提供,而对于乡村生态环境来说,市场机制不完善,当缺乏政府管制时,就很可能出现资源过度使用的情况,造成环境恶化。
法规、制度体系不完善
从法律法规建设角度来看,江苏省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条例主要针对的是整个社会环境。而乡村不同于城市,具有多方面的特殊性,乡村相关法律的缺失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执法部门也会因缺乏执法依据而存在执法无力感。在制度体系方面,部分地区存在“照搬照抄”的情况,导致政策效果不明显。同时,在管理和监督机制方面也有待加强。
环保资金投入不充分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主要由政府主导,对于农村这个环境治理较为落后的地区,治理乡村环境的资金需求是巨大的,各项生活设施、农业设施都需要政府的投入,江苏省大部分苏中、苏北以及部分苏南的乡村集体经济并不强大,因而更需要政府资金的支持。但相比较城市而言,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资金投入仍是较少的,尤其是苏中、苏北部分地区。
“重经济、轻环境”思想的影响
一个地区的发展状态,与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有着极大的关联。目前部分基层政府仍存在“重经济、轻环境”的思想,想着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西方国家的老路,为了完成业绩、提高政府收入,盲目引进企业工厂,而其中不乏有一些污染性企业,对此少数基层政府愿意先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而对其产生的污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生态文明理念宣传教育不到位
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也要依靠群众的力量。然而江苏省政府在进行乡村生态文明理念宣传教育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基层政府在进行宣传教育时往往流于形式,且宣传活动过于单一化,不利于发挥村民的积极性。同时,当出现生态环境破坏行为时,相关工作人员也常常仅进行形式上的教育,缺乏有力的规劝措施,从而较难起到明令禁止的作用。
经济发展压力
江苏省乡村经济依然以农业为主,为提高农业产量,不少农民就选择多使用化肥、农药、鱼药,提高种养强度,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为节约成本, 露天焚烧秸秆、随意堆放畜禽废弃物,减少环保投入,不断导致空气、水、土壤的污染。
村民群体特征影响
村民群体的特征,例如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等,都会对村民的环保行为以及积极程度造成影响。一般而言,中青年的受教育程度高于老年群体,而受教育程度越高,思想道德素质水平越高,越会主动规范自身行为,积极参与环保。根据江苏省第三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全省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老年人居多且教育程度偏低。
生态保护和维权意识薄弱
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是较为薄弱的,一方面,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认为大自然是“无所不能”的,即使不断使用农药化肥、向河道排污,自然环境也能够自我消化,不用特意保护环境;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明知故犯” 的农业生产者,为谋取私利不顾后果。
村民的生态维权意识也较为薄弱,村民为了不破坏邻里关系,对于一些危害乡村生态环境的行为往往会选择忍受。同时,农村缺乏有效的维权组织与机构,久而久之,村民生态维权意识不断削弱。
三、促进江苏省乡村生态振兴的建议
就农业而言,应当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绿色循环农业是一种高利用、低开采的农业发展模式,节约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产生并提高废弃物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发展无公害生态农业生产。除了农业以外,乡村应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如特色食品产业、传统手工艺、乡村旅游等,在江苏经济发达、交通畅通的有力背景下,加快形成乡村特色品牌,在引进相关加工业、物流业的同时,逐渐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带领乡村居民以及城市创业者创造新的财富点。对于以往一些乡镇企业,要引导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新苏南模式”不断完善的同时,支持向苏中、苏北地区拓展。
针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和准公共物品特征,政府应当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由政府补偿逐步实现在区域和群体之间进行生态补偿,即由受益方向付出方或由破坏方向受损方提供利益补偿。同时,政府要加强生态保护引导, 引入市场机制,让广大群体自觉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对于地方基层政府,要转变以DP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将生态保护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并提高比重。同时完善有关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避免出现管理漏洞。
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在广泛且有听取群众及基层工作人员意见的基础上, 针对乡村特性,从省级到各地方应因地制宜制定乡村生态环境保护规章条例, 保障村民的生态参与权、知情权、诉讼权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
乡村环保投入必不可少,从污染治理到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首先,政府应当合理提高乡村环保支出,同时应当根据乡村人口以及占地面积,以及生态环境情况,进行合理投入。其次,政府应引导社会多元化投
入,一方面,可以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鼓励国内外企业参与乡村环境治理于开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舆论引导吸引民间资本投入,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配合、个人自愿的多元投入机制。最后,政府应严格资金专款专用制度,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政府应当通过多渠道、有效且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式来发扬绿色发展理念,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措施:第一,在实现宣传范围广的同时提高宣传深度,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通过公众号、小视频、科普活动等方式实现群众的环保以及有关法律认知,让村民真正理解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第二,实现有重点的宣传教育,针对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 基层应专门派相关专员进行专访,确保其正确理解环保知识与措施,同时加强奖惩措施实施力度,对于不配合人群进行有效的教育监督。第三,加强校园生态环保教育,从长远看更能为未来实现绿色美丽乡村打好基础。第四,将保护生态环境记入乡规民约,以共同促进村民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无论是各类污染的治理,还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基础设施的完善等,科学技术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乡村科技水平:首先,提高现有相关科学技术水准,江苏省应充分利用各类科技公司、研发单位以及高等院校资源,鼓励其研究开发适合乡村应用的环保科技,让乡村“用得上”也“用得起”。其次,要加强科技推广,一方面要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 包括国内外交流;另一方面,由技术推广人员走往乡村实现技术的推广。在此同时,政府应以适当补贴的方式鼓励运用新技术。最后,需加强人才支撑,政府应促进各类高校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管理、技术人才并鼓励其服务于乡村,这些人才对新科技更易接纳也更易理解,有利于乡村提高科技水平。
将服务群众寓于城市管理工作之中 我市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调研报告
市委X校64期处干班学员 孙云国
(2021年5月13日)
近年来,随着城管执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委、市政府以“为人民服务” 的城市管理宗旨和理念,提出了充实基层城管执法力量的工作要求。市城管局积极响应,指导两区两县城管部门建立了城管执法服务进社区制度,取得了较好效果。社区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停乱摆、乱牵乱挂、乱堆乱放等“十乱” 顽疾得到了有效解决,市容市貌显著改善。但是,城管执法服务进社区相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仍稍显不足。为此,市城管局提出了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行动。
一、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的必要性
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是构建城市和谐发展的需要。小区是城市最基本的聚居,居民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整洁优美、居民生活方便、服务功能齐全的小区,是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的需要,是发展经济的需要,是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一项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
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是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需要。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 能有效克服部门之间职权交叉和扯皮现象,填补目前小区管理中的交叉点和空白点,避免多头管理,重复执法或无人管理的现象,使城市管理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
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是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的需要。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将进一步充实基层城管执法力量,创造一个高效、廉洁、优质的城管行政执法环境,通过构建优美、舒适、和谐的小区环境,进而打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品位和形象。
二、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的优越性
践行为民服务理念。我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一直难以深入基层,导致城市管理与市民需求脱节,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城管为民服务的实际范围。随着我市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小区工作的需要,有必要把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主动为小区提供服务,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形成一个覆盖面广、运转通畅、监管到位、便民利民的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网络。
提高社区管理效能。目前,我市的行政处罚职能绝大多数与群众的日常生
【更多文库: dadawk01免费领取】
活密切相关。由于市、区两级城管和市直其他部门及社区居委会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多头管理、重复执法、职责不明等问题,对城市精细化管理影响很大。执法服务进小区后,可以避免这些弊端,寓管理于服务中,更有利于宣传教育群众,宣传普及各种法律法规,树立行政执法新形象, 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提升小区宜居水平。在我市现有小区中,乱停乱摆、乱牵乱挂等问题比较突出,车辆乱停、违规养犬、乱牵电线等问题反响强烈,小区物业和居民都希望城市管理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能够入驻小区,优化小区居住环境。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后,将及时回应这一要求,对小区和谐发展起到协调、规范、宣传、预防等促进作用,变间接执法为直接执法,提高小区宜居水平。
三、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的工作设想
立足小区,与小区居民、小区委员会、小区物业紧密联系。执法进小区, 与小区居民紧密联系、相互依靠,是执法服务进小区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工作中急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之所想,对他们提出的要求、遇到的困难及时处理和解决,才能真正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小区委员会的功能,促进执法人员与小区委员会的配合,不断完善执法人员在小区内的工作方式,提高执法人员在小区的地位和威信。
加强横向联系,理顺各种关系。城管进小区,要加强与小区X支部、物业、小区委员会等机构的联系,充分发挥这些机构在小区内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其中,要处理好小区执法人员与物业及小区委员会的关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提高执法效率,为小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系列化服务。
加强社区投诉体系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小区行政执法系统要高度重视投诉受理工作,以机构网络化、装备现代化、管理制度化、运行高效化为目标,形成小区行政执法系统与各小区投诉中心、与相关部门之间上下畅通的投诉受理网络体系,积极受理网上投诉,形成快速联动机制。同时,要充分依靠小区的力量,在小区内建立一支执法动态协查员队伍,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从而加快小区执法规范化的步伐。
金融支持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中心支行联合课题组
一、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多次对黄河流域进行考察,亲自谋划部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8月31日,中央ZZ局会议审议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2014年3月,习近平前往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考察,此处也是焦裕禄同志当年找到防风沙良策的地方。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赴甘肃考察,专门调研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情况,了解祁连山生态修复工作,到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了解沿黄河地区百姓生活情况。2019年8月26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5次会议上强调,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2019年9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20年8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ZZ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和任务,包括:第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充分考虑各地区差异,因地制宜, 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第二,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完善黄河水沙调控机制,解决黄河水少沙多问题,减缓黄河淤积。第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推进农业节水,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第四,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各地区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构建高质量发
展的动力系统。生态功能区就应重点保护生产,涵养水源,河套灌区等粮食主产区应侧重发展现代农业,区域中心城市重点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承载能力。第五,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内蒙古沿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内蒙古位于黄河“几”字湾的上半部分,在整个黄河流域处于承西启东、北开南联的重要地位。黄河流经内蒙古843千米,贯穿中西部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海和阿拉善7个盟市共19个旗县区,流域面积15.2万平方千米,占黄河总流域面积的19.1%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地跨西北和华北地区,受京津冀城市圈辐射,流经呼包鄂榆经济圈大部分地区(见图1)。
从生态功能看,内蒙古沿黄流域是自治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拥有5个国家地质公园、6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经济发展看,沿黄地区能源丰富,工业基础扎实,农牧产业兴旺。内蒙古沿黄地区聚集了全区79%的炼钢、50%的有色金属和大部分煤化工行业,生产了全区69%电力装机容量,天然气保有储量超7000亿立方米。一些企业享誉海内外,包头稀土储量占全国84%,世界55%。西部的河套平原是全国有名的粮食主产区,全区23%的粮食生产于沿黄地区,还有60%的牛奶和34%的肉类也集中于此,创造了全区69%的经济总量、75%的工业增加值和71%的财政收入。
推动内蒙古沿黄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一是顺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 求。内蒙古自治区已经走到了“经济转型看沿黄”的关键时期。沿黄地区的发展对内蒙古经济转型升级起到主导性作用。沿黄地区集聚了内蒙古50%的人口, 85%以上的重型工业,创造了全区69%的生产总值。沿黄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流域段、不同地区经济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二是构建生态文明的现实选择。沿黄地区土壤沙漠化、盐碱化严重,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内蒙古生态最脆弱的地区。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黄河生态环境,推动沿黄经济带绿色发展,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三是凝聚沿黄盟市发展聚力的重要举措。沿黄盟市经济发展不 均衡,呼包鄂三市凭借矿产资源等优势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均占沿黄地区的80%以上。沿黄地区结合自身地理位置特点和经济发展禀赋,积极探索
高质量发展新道路,既有利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缩小地域贫富差距,促进自治区协同发展。
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进展情况。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现状。当前黄河内蒙古段,环境承载压力大,生态保护还处于比较脆弱的状态。内蒙古沿黄七盟市土地荒漠化面积占全区土地荒漠化面积的60.1%,土地沙化面积占全区土地沙化面积的72.1%。此外,沿黄地区能源、冶金、化工等重型产业集中,导致沿黄水污染隐患明显,部分地区水质量不达标,治理压力大。
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一是推进上游地区实施 一批重大生态保护工程,推动中游地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如乌梁素海 水环境综合治理、库布其沙漠治理等。二是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 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三是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例如乌海、鄂尔多斯、包头等重工业城市积 极探索新技术,发展现代能源;河套平原地带着重高质量农业发展等。四是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自治区文化资源富集, 其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屈指可数,发挥民族文化、草原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五是做好自治区是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和民族工作。黄河流域生态保 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将进一步改善、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内蒙古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推进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自治区政府及各盟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自治区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水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计划》、《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等;沿黄各盟市也相应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包括《呼和浩特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鄂尔多斯市级河流湖泊水域岸线利用规划》、《巴彦淖尔生态文明体制实施方案》、《乌海市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方案》等。(见图2)。
二、金融支持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现状及问题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金融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不同,金融提供的发展条件也不同。金融只有为经济发展服务,才有坚实的基础和持久的动力,在促进经济
发展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健康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金融支持,同时又反过来促进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积极开展绿色贷款,绿色金融覆盖面平稳增加。自治区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政策规划,开展绿色贷款支持节能环保、生态治理等新兴经济发展。截至2020 年,自治区黄河流域七盟市绿色贷款余额1527.70亿元,占全区绿色贷款总额的75%。其中,支持节能环保产业贷款180.42亿元,支持清洁生产产业贷款82.58 亿元,支持清洁能源产业贷款510.72亿元,支持生态环境产业贷款124.52亿元, 支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628.12亿元,支持绿色服务贷款1.34亿元。全区绿色金融覆盖面逐年增加,绿色贷款占比逐渐提高。从2018年一季度的7.18%,增至2020年二季度的8.57%。相对而言,黄河流域七盟市绿色贷款占比增长缓慢, 从2018年的8.1%增加至2020年上半年的8.5%。
创新绿色贷款产品,支持规模力度不断加大。由于绿色项目的公益性强、建设周期长、融资需求大、经济效益见效慢、收益少,目前支持力度较大的主要是实力雄厚的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占比较少。截至
2020年上半年,政策性银行及国开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绿色贷款占沿黄七盟市绿色贷款总额的比重达到85.42%。除商业银行发放绿色贷款外,金融机构还创建了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债券和绿色碳汇等,多方面促进自治区绿色发展(见图3)。
三、金融支持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政策建议
国内经验:绿色金融试验区发展经验。
2017年6月,将广东、浙江、江西、贵州和新疆五省(区)设立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其成功运行带来一些启示。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试验省区先后组建了省市区多层次的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建立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明确了试验区绿色金融支持的绿色企业及绿色项目范围,将绿色信贷业绩纳入考核。三是构建地方性银行监管评价体系。浙江银监部门建立了地方性绿色信贷检测机制,设置绿色信贷、绿色运营、绿色领域、绿色风险4个维度308个指标, 定期对银行机构支持绿色项目情况进行评估。四是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包括茶园贷、猕猴桃贷、毛尖贷,专利权、商标权、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抵质押贷款,还有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产品。
【更多文库 :dadawk01免费领取】
国内经验:金融支持长江流域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长江经济带也曾一度出现环境破坏、生态恶化、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积极作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加强政银合作,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互相协调配合,打破原有按行政区划各自为政的局面,统一调配全省信贷力量,对不同地区根据地域特色和优势进行导向性金融支持。二是创建绿色金融产品,保障长江流域绿色发展的资金需求。 如长江污水治理PPP项目、创建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长江大保护专项基金等。三是制定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在全国层面对绿色金融发展作出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长江流域各沿线城市也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做出相应具体部署,加强绿色金融支持落实。四是结合区域优势,统筹协调发展。上游区域拥有煤矿、水能等优势资源,适合建立绿色发展理念,引导资金向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倾斜。中游地区交通便利,人力成本较低,应注重发挥人力成本优势,搭建平台,吸收下游区域产业调整转移。下游地区经济金融水平相对发达,着力推动金融创新,整合金融资源,探索建设专业化金融体系,发挥引领作用。
国外经验:政策支持绿色金融相关情况。为了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各个国家政府也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政策或者法律手段打造自己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国家采取的是创新与法律规范双管齐下的方式来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美国模式:美国上世纪80年代推出《超级基金法案》,明确了银行的环境责任,银行应承担借款人造成的环境污染责任。法律法规规定, 购买绿色节能产品的消费者可以享受税收减免。对环保项目进行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层面推动环保型项目的债券融资成本低于市场融资成本,同时建立财政环保专项基金资助环保企业的绿色项目,并建立绿色小额信贷制度来提供绿色贷款。英国模式:对环保示范型的中小企业给予最高金额不超过7.5万英磅的借款提供政府担保。英国政府针对环保的法律法规在经过不断的实践修改后已经成为一个完善的体系,通过对污染企业的高额罚金惩罚增加了该类企业的运营成本以及坏账风险,银行也相应地把衡量环境风险作为信贷的准入条件。德国模式:国家产业政策对绿色项目的要求十分明确,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