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 调研荟” 系列№ 37
2023年12月
目 录
南通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调研报告 1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
2023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 7
姚璐:百年X史融入中职学校思想ZZ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基于对30所
中职学校的调研分析 10
光明日报调研组:打造温暖社区,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上海建设
“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探索实践 18
谢俊丽:
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6
厦门市思明区财政审核中心张云霞:
地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1
周瑞芳:
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38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岳斌:
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44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宋臣: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51
陕西省社监事会:
关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调研报告 以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为例……57 11.中共吉林市委宣传部调研组:
关于加强和改进全民国防教育的调研报告 61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课题组:
关于上海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研究 67
深圳市深业航天食品与环境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赖志勇:
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0
中国远洋海运X校课题组:
国有航运企业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研究 88
国有中牟县林场韩爱兰:
国有林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3
《完善国有制造类企业数字化运营体系研究》课题组:
国有制造类企业数字化运营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98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王承启:
河南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103
华国清:
基层X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11
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郑培钰:
基于游客体验的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吉木萨尔县为例…117 20.山西焦煤人力资源公司董事长杜鹏程:
加速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的调研与思考 123
21.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史鹏飞:
建设高标准农田端牢中国人饭碗基于安徽省怀远县的调研与思考……128 22.凌鉴宇:
江苏农村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132
海南智源就业创业研究院调研组:
江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增强促进就业动能调研情况报告
陈科:紧密协作相向而行唱响“双城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
发展调研报告 144
吕梁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李艳珍:
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148
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伏祥乾:
江苏省民营建企求生存求发展调研报告(上) 153
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伏祥乾:
江苏省民营建企求生存求发展调研报告(下) 159
宁波市委X校2023年第二期中青班“民营经济”调研组:
宁波民营企业“创二代”传承与发展问题研究 164
中共三明市委X校陈毓铝:农村基层X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基于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X建实践的调研 168
河南工业大学康涌泉: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改革成效、问题与对策 173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徐建萍: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78
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柯丹霞:
浅论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86
淄博双信志远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董振:
浅谈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192
国家能源集团焦作电厂有限公司阴忆汝:
浅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9
秦鹏魁:
陕西省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对策 206
深圳市广汇源环境水务有限公司朱璇浩:
深圳龙华区山洪成灾调研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211
光明日报调研组:生态修复山水相融科技驱动产业升级 江苏徐州探索
资源型城市转型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215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李卫东:
省级媒体融合发展问题及对策探析 222
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赵杏:
施工企业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27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查巧贞:
“时代新人”视阈下高职思政课教学实践探究 基于高职学习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况的调研分析 233
中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康琳芳:
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240
北京首都机场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苑绍鹏:
市政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46
光明日报调研组:守“望闻问切”之术谋惠及群众之方 河南南阳中医
药的传承创新发展 250
中共四川省委X校周攀:
四川“夹心层”农户发展困境的调研报告 258
刘薇:
四个老小区物业改变的调查报告 264
保定市徐水区水利局王慧:
探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70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喻红阳:
我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原因、问题及对策 277
钟晓萌:我国县域老年人的养老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基于29个省份
320个县域的问卷调查 282
广州商学院叶晓东: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88
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庄慧敏:
乡村振兴过程中我国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95
程兴瑞:
乡村振兴“松江模式” 上海市松江区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302
张宁、文慧子: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16
冯宏图:
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以榆林学院为例……324 54.王丽姝:新时代乡村青年特岗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以永吉
县乡村青年特岗教师队伍建设为例 331
北京邮电大学杜伟:
新形势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338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龚亦敏:
新形势下企业财会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43
重庆四川贵州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以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 348
石家庄市委研究室:由原料药企业转型为创新药企业 关于石药集团研
发创新推动发展的调研报告 352
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周超:
云南农垦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调研报告 355
光明日报调研组:
扎实创新驰而不息 福建福州坚持以创新引领未来的实践和启示……365 61.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靳丽芳:
浙江省铁路运营现状、问题与对策 372
62.重庆社会科学院丁忠兵:
重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效、问题及对策 377
“建管用养”一体化,蹚出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之路
南通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3年11月24日)
X的二十大要求“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南通市自2016年起深化农田建设改革,亮点频现:作为唯一地级市代表在全国农田建设工作现场会交流做法成效;先后被确定为江苏省唯一的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试点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化整体推进示范区,获省政府督查激励3次;今年5 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全国仅6个地级市入选; “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等好经验好做法获农业农村部向全国推介, 被省政府向全省推广。
南通经验的内核是什么?有哪些创新之处?11月上旬,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调研组深入南通各地农村,探寻答案。
一、坚持“建管用养”系统化集成理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规划设计、建设,到后期使用、管护, 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有闪失,否则就难以达到“建好、管好、用好”的目的, 从而影响“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目标的实现。实践中,南通坚持“建管用养”系统化集成理念,以“吨粮田”为核心目标,坚持开放式建设,把农业现代化对农产品产加销的基础设施需求,坚持系统化集成,把生态、智慧、美丽等元素,最大限度纳入进来,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ZZ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举解决了高标准农田“建管用养”中存在相互脱节的问题。
——抓规划。规划引领方向。南通注重规划统筹,以村为单元、镇为片区, 成片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把高标准农田作为普惠性民生项目来实施,努力做到农业行政村全覆盖。从2023年度项目规划选项开始,严格对接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城镇化规划、村庄规划,做好与“三区三线”衔接,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十四五”全市计划新建和提档改造200万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美丽宜耕的高标准农田,到“十四五”末,建成高标准农田500万亩,基本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抓标准。把年亩产1000公斤以上粮食产能作为核心建设标准,围绕“选
好、建好、管好、用好”四好要求,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行“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通过拆除复耕田间零星建(构)筑物,整治废沟呆塘、推平田埂等措施,加大零散地整治,“小田变大田”,促进农田集中连片,灌排水系连通、田间道路畅通。严把项目设计关,既力求新颖实用,又确保质量安全。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由过去1000元—2000元/亩不等,全部按高于省定标准实施,亩均投入增加到3000—4000元/亩。
——抓建设。把高标准农田作为战略性强基工程来建设。大力实施模式创新、耕地提质、优质精品、生态优先、田美乡村、高效节水、智慧农业、宜机化改造、精准管护、效益提升“十项工程”。实施“十百千”示范方工程,围绕高标准农田示范方建设,运用遥感技术、IS、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 打造一批智慧农田。全面推进宜机化改造,配套建设农机下田坡道等附属设施, 合理建设农机仓库以及仓储等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一批无人农场。积极申报“先建后补”省级试点,紧紧围绕“当年项目、当年建成、当年发挥效益”的建设目标,严把选项设计关、建设工期关、质量管理关,全市项目建设进度一直位居全省前列。从调研情况来看,南通高标准农田建设从传统“沟渠田林路”综合配套逐步向“精品化、智能化、生态化、田园化”科学治理转变,建设质效有了显著提升。
——抓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了土地流转率,提高了土地规模化程度, 涌现了大批家庭农场和村集体农场。据南通市农业农村局统计,该市拥有家庭农场21002个,其中,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911个。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4051个, 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示范社388个。粮食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超过七成。规模化经营普遍实现了“吨粮田”目标。海安区域农业服务中心技术指导梅丛友告诉调研组,海安开发区高标准农田覆盖面达到90%以上,今年参加粮油高产竞赛主体有 4家,小麦单产最高647公斤,水稻单产最高867公斤,他们的技术目标是从目前全年单产1.1吨向1.5吨跨越。
——抓管养。探索建立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合格证制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管用衔接。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建立健全“县负总责、乡镇落实、村为主体、所有者管护、受益者参与”的工程管护机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纳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统一管理。制定出台了南通市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试行办法,落实管护责任。建立了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和标准,县乡两级财政要每年安排不少于20元/亩的专项资金用于高标准农田
建后管护。
二、乡村振兴“龙头工程”效应显现
南通立足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德政工程、实施乡村振兴的龙头工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示范工程,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齐头并进的喜人效果。
粮食增产高产明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截至今年10月,南通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8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3%,有力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省农调总队数据显示,今年南通市夏粮总产121.18万吨, 占全省8.6%,比上年增加0.24万吨;夏粮面积358.28万亩,比上年增加0.48万亩;夏粮单产338.23公斤,比上年增加0.2公斤。在全国夏粮“一增两减”、全省“两增一平”的情况下,南通市夏粮生产仍稳中有进。10月下旬,南通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扬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5个专家组分赴海安、如东、如皋、
启东、海门对当地秋粮进行实收测产,结果捷报频传,多个参赛主体水稻单产突破800公斤、大豆单产超300公斤,令专家们赞叹不已。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后,普遍达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项目建设目标,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大多数项目区所在村成为“水美乡村”“乡村振兴示范村”或示范培育村。按照《南通市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
—2025年)》确定的目标,到2025年,南通全市将如期完成“十百千”示范方工程,即:建成10个连片规模万亩以上、100个连片规模千亩以上、1000个连片规模百亩以上,且区位条件好、设施配套齐、生态环境优、综合效益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方。海门区悦来镇保民村自2018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后,村容村貌发生巨变,村里依托优美的人居环境推进农旅融合,今年先后举办了稻田音乐节、灯光秀、亲子互动等活动,社会反响好。
强村富民效应凸显。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后,不仅土地身价大涨,各路包地种粮的积极性高涨,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还溢出大量土地,给村集体带来绝佳的创收机会。如东县城中街道丁杨村仅此溢出土地面积700多亩,土地租金由每亩五六百元猛涨至900元,村民开心,村集体也因此每年新增经营性收入近70万元,加上土地管理费,村集体每年从土地里“刨”出收入100多万元, 对一个纯农业村来说,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海门区悦来镇35个行政村有26个
村创办集体农场,土地经营面积少则三五百亩,多则2000亩,其中千亩以上的有4家。包地产生的收益成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该镇的土地流转率达到70%以上。从调研反馈情况来看,南通各地对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热情高、干劲足,不少地方已经进入提质改造阶段,高标准农田流转率达到70%以上, 有的镇甚至超过90%。
三、敢为善为注入项目建设澎湃动能
南通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不断探索、整市推进,成功创成全国试点、全省示范,带给人们以下几点启示:
领导高度重视,敢为善为是根本。2016年以来,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成立了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统一管理。各县(市、区)也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强化组织推进。全市形成齐抓共管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局面。2022年12月,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通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决定,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年专题研究部署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并将高标准农田纳入纪委监委巡察范围,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列为乡村振兴考核重要内容,建立市、县、乡、村监督考核机制,形成了月通报、季点评、年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今年,南通市农业农村局结合主题教育,聚焦工程质量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双百日行动,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以专项整治实际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解决筹资来源,敢于创新显担当。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及后期管护,都需要大笔资金支撑。南通市为解决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资金和管护经费来源,健全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用好用足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地方政府债券、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土地出让收入等。构建市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蓄水池”机制和市域内交易机制,要求各县(市、区)增加不少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优先用于市域内指标交易,交易资金专款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安排用地指标,保障设施农业用地和社会化服务项目建设。积极安排新增耕地,用于农田设施建设占用耕地“进出平衡”和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据统计,近十年,全市共调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2 万多亩、拨付资金50多亿元,其中30多亿元直接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农
业建设的最大投入。
地方敢为人先,敢闯敢拼是关键。高标准农田建得好不好、用得好不好、管得好不好、养得好不好,事关高标准农田作用发挥。经过几年的探索,南通在项目的建、管、用、养方面形成了有特色、有亮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走出了具有南通特色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之路,充分展现了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敢为人先的闯劲拼劲。在今年主题教育中,南通市农业农村局不断深化以学促干,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突破创新,先后承接了农业农村部高标准农田遥感监测试点、省农业农村厅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建管系统试点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保险试点。调研组发现,南通各地对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都高看一眼,优先安排,即使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仍辟出一块强力推进这一农业基础性工程。近些年农业大县如东县高标准农田项目每年实施面积均在10万亩左右,“十三五”以来已投入近30亿元,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118.35万亩, 占比81.16%;海安市高标准农田建成面积已达到64.5万亩,占比达到80%以上。企业敢想敢干,敢走新路是核心。高标准农田建设属于政府主导、企业参
与型项目,政府确定建设规划、建设目标,企业投标参与建设、具体完成建设任务,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主要依靠企业的技术水平。近年来,南通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装备得到充分应用,这与企业自身敢想敢干、大胆转型,勇于追求高效率、高效益息息相关。南通锚定高标准农田项目20年使用寿命扎实推进,不仅效率高、质量过硬,而且大部分工程做到“当年项目当年完工当年发挥效益”,政府满意,群众点赞。2023年新建高标准农田7.91万亩,改造提升建设高标准农田22.22万亩,截至11月10日,全市项目进度达到80%,位居全省第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程机械替代小打小敲。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施工现场,无论是开挖沟渠还是铺建道路,全部采用机械装备,沟渠开挖达到300米/天,道路铺建达到500米/天,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均获得极大提升。其次,智能设备大显身手。今年新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智能泵站、智能灌溉设备成为主流标配,只要事先把基座浇筑好,智能泵站机房直接安装即可投入使用,实现了电脑、手机一键可视灌水、排水,大大节约泵站建设成本、灌溉用工成本和水资源成本。此外,预制施工代替了现场人工浇筑作业,大幅提升了工程质量和建设效率。
调研手记
精心做好高标准农田“后半篇文章”丁亚鹏
南通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建管用养”系统化集成理念,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项目的作用,促进地方农业高产高质高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义重大。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重在使用,充分发挥其农业基础性工程的作用,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到“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此,高标准农田项目关键要精心做好“后半篇文章”,即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项目管养,坚持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民智,把花大财力和精力实施的德政工程、利民工程维护好,努力使其发挥长期作用、产生持久效益。一手抓土地的规模化适度化流转,坚持高标准农田姓“农”,守牢粮食生产这个底线, 扎实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让先进生产力充分释放,从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加快乡村振兴。
今年10月,全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指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强化现代产业发展理念,突出集群集聚、项目驱动、融合发展、科技引领和改革创新,在打造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特色链条,在培优品种、提升品质、做强品牌,在增项目、增规模、增收入上下功夫。因此,联系rcjubi9,各地要抓住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带给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善作善为, 结合实际,挖掘资源,放大优势,凝聚各方合力,努力把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成为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经济建设的助推器。惟此,高标准农田“高” 的内涵才能得到完美呈现。
2023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 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
(2023年11月18日)
百强县市、百强区勇挑大梁做示范,分别贡献了全国经济总量的9.64%和11.22%
中小城市综合实力指数为75.7,东部依旧领先
中小城市绿色发展指数为68.3,较上年提高3.8,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小城市科技创新指数为63.4,创新发展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为客观评价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总结城市一般性发展规律,探索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小城市发展理论体系,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和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倾力构建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系统体系,持续19年对中小城市发展指数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并逐年推出阶段性研究成果。
19年来,课题组坚持前瞻引领,不断丰富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坚持每年邀请专家学者以及各级领导等参与指标体系的优化调整,系统构建了囊括县市、市辖区、建制镇3个子体系,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质量、建制镇综合实力6大指数,系统、全面评价了我国中小城市及镇域发展水平,树立了全国百强县市、百强区、千强镇3大品牌。现将2023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公布如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评价对象界定为:县级市、县以及空间相对独立的市辖区,以及发展基础较好、具备“建市”条件的镇。百强县市:县级市、县、自治县、旗。百强区:含有乡镇、相对独立发展的市辖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大直辖市的市辖区除外)。
二、评价体系及测评结果
综合实力指数指标体系立足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的要求,结合新时期中小城市发展特点,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生态环境、民生福祉、城乡治理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下设15个二级指标(见表1)。
2022年中小城市综合实力指数为75.7,较上年提高1.6点。分区域来看,东
部地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指数达到82.9,东北地区指数较上年提高1.2点,达到68.8。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中小城市绿色发展指数设置资源节约、绿色消费、污染治理和环境质量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见表4)。2022年中小城市绿色发展指数达到68.3,与上年相比提高3.8点。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仍处于领先地位,指数为74.6;中部、西部地区指数分别为65.3、58.1,较上年分别提高3.5点和3.2 点;东北地区指数较上年大幅提升4.3点,达到61.8。这是因为近年来东北3省积极探索新的发展动能和更为合理的产业体系,为其绿色转型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城市投资潜力是一种复合潜力,是城市基础设施、经济活力、社会环境、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因此,中小城市投资潜力指数研究下设人口和人力资源、基础设施、交通区位、生态环境、行政效率等5个一级指标,共涉及20个二级指标(见表6)。2022年中小城市投资潜力指数达到86.1,较上年提高
点。分区域来看,中部地区投资潜力指数为88.9点,西部地区指数为83.0, 较上
年提高1.3点。东北地区提高0.2点,达到81.6。
科技创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重要支撑力、重要引领力、重要承载力,是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技术和产业升级、资源节约的动力源泉。课题组结合创新资源和发展基础,重点从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潜力、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成效4个方面对中小城市科技创新力进行评价。2022年中小城市科技创新指数为63.4,与上年相比提高1.8点。分区域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中小城市科技创新指数分别为70.9、57.8、56.4、55.4。
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从城镇发展、公共服务、城市更新、环境质量4个方面进行评价。2022年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为50.8,比上年提高1.2点。分区域来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较上年分别提高1.7点、1.5点、0.5点和0.7点。
2023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名单、2023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名单、
2023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名单及各指数指标体系详情见《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23)》绿皮书和中小城市指数网。
百年X史融入中职学校思想ZZ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基于对30所中职学校的调研分析
姚璐
一、研究背景
百年X史是指建X以来,能促进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厚植爱X、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的典型X史材料,主要内容包括X的科学理论、X的发展历程和优秀共产X员事迹。中职思想ZZ教育是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X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英雄模范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ZZ觉悟、道德品质、职业精神, 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指出: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X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1]为深入学习X的二十大精神和贯彻落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深入了解当前中职学校开展百年X史教育现状,课题组选取了四川省及其他省30所中职学校开展百年X史教育调研,以中职学校教师和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对X建工作者和不同学科教师开展了实地访谈,以期为中职学校开展百年X史教育,将百年X史融入思想ZZ教育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问卷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年龄、学历、专业背景和ZZ面貌等;第二部分为对百年X史认知层面的调查,包括中职学校开展百年X史教育尤其是将百年X史融入思想ZZ教育的原因、意义及内容等;第三部分是实践层面的调查,涵盖中职学校开展百年X史教育,尤其是百年X史融入思想ZZ教育的情况、路径、方式和困惑;第四部分主要为中职学校开展百年X史教育尤其是百年X史融入思想ZZ教育效果的调查;第五部分为中职学校开展百年X史教育尤其是百年X史融入思想ZZ教育评价的调查。
(二)调查问卷的投放反馈和访谈情况
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了2029份有效问卷。参与问卷调查的老师共185人,有市、区和学校X建部门人员,以及中职思政课、历史课、语文课和专业课等学科教师;参与问卷调查的中职学生共1844人,其中一年级1099 人、二年级507人、三年级238人,共青团员占比13.99%,文科类806人、理工类645人、艺体类393人。
访谈对象主要包括X建部门人员、市委X校教师、X建与思政教育领域专家和中职科任教师,覆盖类别较广。访谈主要从对百年X史融入思想ZZ教育的价值意义、内容方式、主要困难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展开。
三、中职学校开展百年X史教育的总体情况分析
在“您对百年X史了解多少”的调查中,“充分了解”的师生占比19.46%, “大致了解”的师生占比65.95.%,“略微了解”的师生占比14.59%。为了了解学生对X史掌握的真实情况,课题组分别从X的知识理论、X的革命人物事迹和X的发展历程方面做了重点调查。其中,仅有56%的学生知道X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59%的学生知道“在敌人的监狱中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共产X员,66%的学生知道“在生死攸关时刻,挽救了X、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会议是什么”。数据显示,师生对于百年X史的了解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大概知道或了解一部分的层面,他们对中国共产X的发展历程和重大成就略知一二,但对X的理论成果和精神谱系等内容的理解把握欠缺,近半数学生对X史理论知识不够了解熟悉,对X史人物了解较少,部分学生对X的奋斗历程了解较少。
关于“百年X史的学习对思想ZZ教育是否有帮助”这一问题,99%的学生认为学习百年X史对思想ZZ教育很有帮助或较有帮助,且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将百年X史融入思想ZZ教育有助于了解X的先进理论、增强爱国情感、坚定理想信念和培养美好品德。对于百年X史融入思想ZZ教育的原因,大多数教师认为一些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缺乏必要的X史知识储备和吃苦耐劳精神等,需要加强百年X史教育。关于中职学生学习百年X史的意义,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有利于引导中职学生树立“四个自信”,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爱X、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有利于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养,增强中职学生的使命担
当意识。在问及开展百年X史教育的主阵地时,73.53%的教师和70.71%的学生选择了“思政课”。数据表明,绝大部分中职师生对于中职学校开展百年X史教育,对于百年X史教育融入中职学生思想ZZ教育持积极的态度。
在调查学生通过哪些课程了解到百年X史内容时,选择“思政课”和“历史课”的学生分别占比93.38%和74.84%,仅有26.3%的学生选择了“专业课”。在将百年X史融入思想ZZ教育的效果方面,认为效果“很好”的教师仅有44.32%,认为效果“一般”“有点”的教师占到了55.14%。在将百年X史融入思想ZZ教育的困惑上,不知道怎样把X史内容与教材内容融合的教师占52.8%,不知道怎样选取合适X史内容的教师占52%,知道应该采取何种教学方式的教师占49.6%。在问及当前百年X史学习存在的问题时,认为“学习机会少, 课程安排不够”的学生占66.5%、选择“学习形式单一,实践活动少”的学生占60.98%。在开展百年X史进课堂比赛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况,一是X史融入比较牵强;二是未引用最新文件,对新政策新思想学习不足;三是教学目标未能与思政目标结合;四是部分课堂没有融入X史。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职学校开展百年X史教育的情况并不理想,取得的成绩也很不乐观,主要体现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形式方面的问题:学生学习百年X史的课程主要是思政课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其他课程在百年X史学习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较少; 不少教师在将百年X史融入教学和活动的过程中,缺乏对X史内容的系统把握。
在问及“您会主动学习X史吗”时,会经常主动学习X史的学生仅占38.31%, 偶尔主动学习X史的学生占58.07%,还有不会主动学习X史的学生占3.61%。在“您愿意以何种方式学习百年X史”问题上,排在第一位的是课堂教学,其次是主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最后是影音作品和书籍杂志。数据表明,学生对百年X史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待提升。此外,学生认可课堂教学这一学习百年X史的主渠道,同时也希望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突出实践取向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与X校老师、X建部门干部和中职教师访谈了解到,他们认为可以从以下路径来推动百年X史融入中职学生思想ZZ教育:以案例分析、视频解读、课堂情景剧、微电影、辩论赛等形式,注重对学生的ZZ引导;通过话剧表演的方式呈现历史,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和体验感;从X建带群团的角度,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如专题讲座、参观学习、观看影片、文艺汇演、知
识竞赛、绘画比赛、征文比赛等;利用学校“两微一端”等线上渠道潜移默化地将百年X史融入思想ZZ教育。
四、思考与建议
目前,部分中职师生对百年X史教育与思想ZZ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楚、不准确,X史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观念虽然得到广泛认同,但多数师生对X史教育的主阵地是思政课并不明晰。
思想ZZ教育与百年X史教育目标一致,内容相容。在目标方面,百年X史教育与思想ZZ教育具有一致性,都旨在培养学生爱X、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意识;在内容方面,百年X史教育与思想ZZ教育具有相容性,百年X史所包含的X的百年奋斗历程、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精神谱系等都是思想ZZ教育的生动教材。百年X史是思想ZZ教育的关键内容,将其融入思想ZZ教育是提升思想ZZ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思想ZZ教育必须包含X史教育,通过发掘丰厚底蕴的百年X史,开展关系梳理, 可以明晰思想ZZ教育的理论遵循。同时,思想ZZ教育能够丰富百年X史教育的实践载体和实践方法,要引导中职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深刻认识自身的使命任务,成为适应新时期国家发展新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能人才。
百年X史是中职思想ZZ教育的关键内容。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中职师生对于百年X史的基本脉络和基础知识了解不够,缺乏对X史理论的系统建构。因此,不少教师在将百年X史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出现X史与课程内容联系性不强、X史素材缺乏、融入内容不明确和融入X史内容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情况。在调研访谈中,受访者认为百年X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中共X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样可以让中职学生更加全方位了解X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同时,在百年X史的学习教育中,应注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段X史,使中职学生从学习中认识到人民和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X;同时还要特别突出新时代新要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使中职学生在学习中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结合中职学生特点,选择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X史内容。中职学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中职学生因注重技能培养和实习实训,学习基础薄弱,对于理解理论性的知识有一定困难,比较偏向于通俗易懂和互动体验式的学习内容;
二是中职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往往有着“为什么学习,学习是为了什么,怎么树立自信”等困惑,将X和国家的发展目标、措施、支持保障等与解决学生的困惑结合起来,能解答其困惑,引导其树立理想目标;三是中职学生的情感很容易被激发,可运用情感丰富的事例来引发其情感共鸣,如以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成就以及这一过程中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自豪之情,坚定“投身祖国建设,必须有我”的信念。因此,在融入内容的选取上可采取纵横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即纵向上选取能够系统呈现百年X史的基本脉络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理论,横向上选取百年X史中深刻鲜活的人物事迹,可以是信仰、理想、思维、生活、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同时注意点与面的结合,即找准融入点和培养面,如通过百年X史中典型故事的选取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品质。课题组在研究的推进中初步形成学校X史通俗读本、百年X史融入思政的辅助参考资料集,包括《百年X史的基本脉络及重要事件》《百年X史中的几个重要关头》《“二十大”中的关键词——新时代百年X史的延伸学习》
《X史小故事》等,样例如表1~4。
中职学校要德技并修,一方面要守牢思政课这一百年X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另一方面还要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ZZ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价值遵循。教师要更新课程思政意识,提升课程思政能力,根据所教专业的内容、教学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掘百年X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点”,并将之融入教学过程,实现X史育人的培养目标。
思政课贯穿百年X史教育
贯穿全程,突出重点。新课标对中职思政课的课程名称和模块进行了较大调整,突出了思政课在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新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该模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为主要内容,与百年X史教育内容高度相通,应格外注重融入X史教育。中职思政课不仅要看学生“知不知”,还要看学生“信不信”。从X史发展角度分析问题, 而不是直接让学生接受已有的结论,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现代中国的发展脉络, 引导学生建立对中国共产X执政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认同和ZZ认同。比如“坚持中国共产X的领导”这一内容要求学生认同中国共产X的
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就需要教师从X史角度,组织学生学习X的成立和发展,引用X创立初期伟大革命人物如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遭受酷刑仍严守秘密、无产阶级革命家夏明翰用生命捍卫信仰的英烈故事来深刻体会X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从内心坚决拥护X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这一部分,要求理解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认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和明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则需要教师深刻把握X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施改革开放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成就和经验,准确而又深刻地将道理讲明白。在讲授其他内容模块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适当融入X的奋斗历程、精神谱系和优秀共产X员事迹等X史内容,采取引入案例分享、互动游戏、观看短片、项目讨论、情景剧表演等形式,提升学生学习X史的兴趣和热情。
历史课强化百年X史教育
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树立正确X史观。对“史实”的错误把握会导致错误的价值判断,甚至会产生价值立场的根本性错误[3]。把好X史教育的ZZ方向,树立正确X史观,事关X、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学生时期是形成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学生在没有足够经验和判断力的条件下,很容易被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念影响,不能正确看待和客观评价一些X史人物、事件。因此, 中职历史课要注重运用唯物史观加强X史教育。例如,教师讲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时,不能因为成就而忽视失误,也不能因为失误而无视成就,同时抓住发展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引导学生用全面、辩证的立场看问题。
突出精神教育,培养爱国爱X爱社会主义情怀。“一百年来,中国共产X弘扬伟大建X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X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ZZ品格。”[4]在中职历史教材中X史内容多是过程表述,缺少对红色精神的概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可能忽略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无法激发学生的ZZ认同。教师要分析课标、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习和弘扬X的红色精神和革命文化,让学生对X和国家产生深厚的情感认同。比如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专题中,教材内容是通过了解十四年抗战的基本史实来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此处若不对学生总结“抗战精神”,很多学生就不能理解中国共产X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就不能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所打动,就不能
理解抗战精神的伟大力量。
其他公共课专业课渗透百年X史教育
协同多学科、多专业教学推进。坚持德技并修、育训结合,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实习实训等环节,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衔接,提高思想ZZ教育的实效性[5]。分析梳理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及教育活动的特点,结合公共基础课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专业课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实训课所蕴含的职业精神等特点,推进X史内容与不同课程、活动自然融合。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协同思政课教师提升其他教师的思政素养,协同科研室借助内外数字资源推送X史思政素材成果,协同职教处、德育处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四)拓宽百年X史融入思想ZZ教育的实施路径
采用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X史热情的关键所在。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百年X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参观革命遗址等实践活动开展频次较少,学习内容相对乏味,学生积极性较低。一般来说,课堂讲授是老师进行X史教育的常态形式,其优点是能使学习者用较短时间接触学习内容,但由于这种形式通常是单向的,即学习者并不能自主建构知识,而只是被动接受,因此单纯的课堂渠道会削弱百年X史学习的效果,也降低了学习者的体验性。
拓宽百年X史学习教育渠道,增强X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X史教育不仅
打造温暖社区,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上海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探索实践
光明日报调研组
(2023年11月10日)
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虹口区考察时指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社区是X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
步行15分钟,在你生活工作的社区可以去到哪里?做些什么?
可以到社区食堂,品尝一份实惠美味的午餐,也可以到城市书房,一杯咖啡伴书香;可以到社区体育场跑个大汗淋漓,也可以到高架桥下的风雨球场打一场篮球;可以在街角的口袋公园散步,也可以约上友人骑行滨江绿道、徜徉苏河步道。
在上海,15分钟不只是一个时间尺度,更是衡量生活便捷度与幸福感的标尺。人间百味,皆可浓缩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中。生活其间的人们,能够在以15分钟为半径画出的一个个“圈”里,收获“稳稳的幸福”,也能时常转角遇见“小惊喜”。
2014年,上海率先提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概念;2016年,制定发布全国首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并纳入“上海2035”总体规划。经过多年持续建设,上海逐步将便捷的社区生活“圈”在了慢行15分钟可至的范围内,不断完善“圈”的内涵,努力让居民的幸福“近在咫尺”。
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虹口区考察时指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社区是X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2019年11 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是落实“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生动实践。2022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15分钟
社区生活圈”行动的指导意见》。2023年,“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被列入上海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在全市层面全面推进。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的《2023年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方案》中,划定1600个社区生活圈基本单元,其中城镇地区860个,乡村地区740 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全面铺开。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来到上海,就此展开调研。
一、科学规划,小空间改出烟火气
11月的苏州河畔,秋意正浓。慢行步道旁,一幢五层楼的临河建筑闯入记者的视线。绿树掩映之下,白绿黄色系相间的独特风格,让整栋建筑生机勃勃, 不仅和苏州河沿岸环境融为一体,也成为一处社区更新的示范之地。路过的居民介绍,这幢小楼原是一家旧宾馆,改造后成了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零距离家园X群服务中心,大家亲切地叫它“苏河之眸”。
步入“苏河之眸”一楼,入眼是装饰典雅的中医卫生服务区。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X建办工作人员金天介绍,除了看病拿药、提供健康检测,这里还会提供针灸、按摩、推拿等服务,很多附近写字楼的白领会在午休时间来这里体验中医诊疗项目,放松身心。
中午时分,二楼的社区食堂已有老年人在取餐窗口前排起了队。80多岁的李爷爷刚打完一份“一荤两素”餐。“我就住这附近,走几步路就到了。这里食堂的饭菜干净卫生,老年人还有优惠套餐,我和老伴儿都来这里吃饭!”
“家门口的食堂”不仅仅是老年人的“心头好”,也让年轻人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这天是工作日,临近中午12点,在附近上班的年轻人陆续走进食堂。“食堂50个座位,每天人流量可达300人左右。我们将10:15-11:45设为长者食堂用餐时间,11:45-13:00是社区食堂用餐时间。通过分时段,希望让附近的老人与上班族都能有优质的用餐体验。”金天说。除此之外,“苏河之眸”里还有看得到河景的咖啡馆、日托照料中心、长者照护之家、社区图书馆、共享健身房每个楼层不同的功能分区,为辖区白领职工、青年、妇女儿童、老人等各类人群提供高品质服务。超大城市面临人口密度大、开发强度高、空间资源紧的难点。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中,上海因地制宜、协同联动, 统筹谋划基础保障类和品质提升类服务,打造了不少这样充满活力和张力的社区空间,初步构建“1+N”灵活空间模式。小小空间,“圈”出了满满烟火气, “圈”住了浓浓邻里情,不断提升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例如,徐汇区依托X群服务阵地,在群众最方便的地方建设了30多处“生活盒子”,每个盒子必配卫生服务站、社区食堂、社区文体、为老助浴共四项基本功能,并根据地区需求选配托育、养老、就业、生活服务等功能,提供集约、开放、共享的一站式生活服务。
今年7月向市民开放的徐汇滨江市民食堂,一上线就成为新晋“网红”,吸引周边居民和不少外区市民前来打卡。食堂所处的徐汇滨江X群服务中心也成为黄浦江畔的“宝藏盒子”,供来往市民休息、用餐、学习、办事,参与各类X群活动。
徐汇区徐家汇街道土山湾社区,高楼密布、教育商业资源集中、交通发达, 可在周边居民看来,社区虽然紧邻徐家汇商圈,但缺乏医疗服务、价廉物美的社区食堂和基础维修服务。于是,在市民的期盼中,土山湾“生活盒子”落成。今年8月,徐汇区发布“生活盒子”便民地图,预计到今年年底徐汇将建成40个“生活盒子”,满足居民“15分钟社区生活圈”内的日常所需。
在浦东滨江岸线,每隔一公里就设置了一座“望江驿”。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小木屋里,集合了公共休息室、公共卫生间、自动售卖机、医疗急救包等便民设施。沿江散步的居民可以在这里歇歇脚,看看书,将江边美景尽收眼底。“望江驿”便是小体量、多功能服务设施的代表。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详规处负责人介绍,上海城区空间资源较为紧缺, 综合性公共服务设施一般以街镇为单元进行配置,如果街镇管辖面积太大,或是形状狭长不规整,就可能会出现设施布局不均衡、出行距离较长等情况,造成居民使用不便、出行太远的情况。“我们希望实现‘十全十美’的社区生活服务,既能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均衡布局,又要提升品质、塑造特色, 满足老百姓交往互动、精神文化等‘软需求’,这就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空间, 构建灵活空间模式,通过建设功能整合、空间复合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结合社区内的生活性街道等灵活布局小体量、多功能服务设施或场所,不断完善社区功能配置,让社区服务更加温暖。”该负责人说。
二、人民至上,多元主体共建美好家园
在描绘、夯实一个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过程中,上海也在着力推动以自下而上为主、以社会治理牵引的重大规划创新举措、空间治理模式转变和资源配置方式改革。
调研组来到杨浦区长白228街坊。午后,在社区内开张不久的“阳普邻里·228
街坊”,阳光洒落在地面,映照在百年老树上,让人仿佛置身巨大的城市花园。老人们或围坐在一起打牌、下棋,或坐在中央草坪边晒太阳。傍晚时分的草坪露天电影最受欢迎,老老小小披着晚霞而归,个个心满意足。
曾经的228街坊,是远近闻名的“两万户”工人新村。20世纪50年代,上海建造大批工人住宅,供两万户家庭居住,“两万户”由此得名。作为上海首批城市更新示范项目之一,转型后的老街区最大程度还原了工人新村历史风貌, 成为便捷、开放的新型社区。这背后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参与。
杨浦区创设的社区规划师制度,引入同济大学规划、建筑、景观方面的专家作为社区规划师,与街道、居民、科创集团、入驻企业等共同协商,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在杨浦区社区规划师李彦伯看来,长白228街坊不只是城市更新和“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交叉点、结合点,更是多方合作治理理念的全新尝试。
“228街坊不是‘高大上’的项目,但它顺应了需求,满足了需要,也就自然有了流量。”228街坊项目负责人、上海创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军说。今年上半年,杨浦区以街道为主体、以社区规划师团队为编制力量,完成了12 个街道社区行动蓝图的编制,落实“15分钟社区生活圈”基本单元全覆盖。
坚持问需于民、求计于民,让上海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始终充满活力。
不久前落幕的陆家嘴金融城国际咖啡文化节,一张《陆家嘴咖啡节地图》火出了“圈”。这张地图将插画与地图导览相结合,详细标注咖啡节各会场间的步行路线、品牌展位、活动区域,乃至厕所、医疗站、周边交通等实用信息, 以独特的地图语言展现陆家嘴的艺术人文内涵。
这张地图是陆家嘴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系列地图之一。“《生活圈地图》的设计,一开始就确定了以居民生活方方面面的实际需求为重要索引。” 陆家嘴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根据点位位置、居住形态和人口情况等要素, 在辖区内开展了多次调研走访和交流座谈,了解居民需求,使地图从设计、开发到使用,充分汇聚民意、吸收民智,居民也通过全过程参与,亲身体验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长宁区新华路345号社区公共空间“社区营造中心”,一块“社区生活圈提案墙”成了常设的人民建议征集点。居民有什么个性化的建议,只需填写一张提案卡夹到墙上,过一阵子也许就会变成现实。“社区玩具交换屋”“一平
方米保供菜地”“老人兴趣工作坊”“特色分享旅行屋”大量市民提案刷新了社区管理者的想象力,一些建议已落地转化:在“社区营造中心”门口空地的一角,木制的“新华玩具交换屋”已经开始运作。
据了解,今年以来,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结合主题教育开展“问需求计”调研活动,以专业设计联盟为班底,组织千余名设计师下沉到1600个社区生活圈基本单元,采取线上征询、线下座谈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梳理街镇资源,形成社区现状画像,精准排摸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需求和基层工作的棘手问题,整理形成需求清单。
三、X建引领,推进绿色空间开放共享
步入长宁区新华社区凯旋绿地,满眼都是绿意。不大的口袋公园,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上下两层绿化空间,站在不同的高度可以看见不一样的风景。与绿植结合的台阶,带给游人律动的新鲜感;自动扶梯旁的大面积立体绿化,恰似跃动的琴键,演绎着城市的旋律。这个家门口的微缩“天然氧吧”,深受居民喜爱。
2019年1月,长宁区新华路街道在上海市率先开展“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试点,以城市微更新拓展居民的活动边界。“过去,沿着淮海西路到凯田路有很多围墙和隔断,要想从这经过,要多绕很多路。”上海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城市微更新提速,围墙陆续被拆除,城市脉络不断打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口袋公园、“生活盒子”点缀在城市各个角落。
在这个过程中,按照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为人民群众营造最佳的人居环境的总体要求,上海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急难愁盼”“老小旧远” 问题,全力攻坚,积极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的存量资源挖潜和向社会开放。
打破围墙空间,提升绿化景观——作为上海地标的上海展览中心如今成了一个面向市民的大花园。从延安西路主入口步入喷水池广场,可以看到原来的封闭铁门已替换成了低矮可移动的铁艺电动移门,同时,沿街植被增加了精致修剪的模纹草,沿街围栏则巧妙地隐匿于沿街植被中。从南京西路7号门进入, 友谊会堂东西两侧花园新引入了多处园林小品,草坡花境、阶梯式水景等景观令人眼前一亮。
2022年年底,华东政法大学将万航渡路沿线围墙拆除,保留原有的古梅亭榭和叠石流泉,与道路一侧的中山公园实现视线通透,“百年校园”和“百年
公园”融合开放。无隔阂的区域慢行空间网络,让市民舒适便捷地感受历史风貌,畅享公共空间,体验水绿景观。
上海音乐学院沿淮海中路数百米长的围墙拆除后,直连街区,历史风貌保护进一步加强。原是学校图书馆的老洋房,成了惊艳路人的“音乐城堡”。当大学校园与街区融为一体,教师与学子、市民和游客,在这里共同构筑了一片音乐街区。
位于衡复风貌保护区内的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也积极响应“拆墙透绿”行动,采用镂空硬隔离与植被软隔离相结合的方式,消除原有建筑围墙与街区的阻隔。经过围墙退让,释放出的约1600平方米的附属空间,被纳入街区口袋公园整体设计建设,成了市民游客可步入的公共空间,盘活了市中心稀缺的绿化资源。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上海已完成新建、改建口袋公园390座,其中172座口袋公园纳入城乡公园体系。今后每年计划完成新建改建口袋公园80座, 为居民创造更多可达、可享的绿色空间。
坚持X建引领,注重联动协同,带动破题创新,是上海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要做法之一。以普陀区桂巷坊为例,在完成环境整治、建筑改造、菜场更新升级后,为进一步巩固改造成果,街道牵头成立“桂巷坊·街联社” 联合X委,把政府各管理部门和沿街商户一起拉进“朋友圈”,共同管理桂巷坊这条“烟火气”甚浓的步行街,打造文明示范街区。
借助“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统筹“X群服务阵地体系”“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5分钟体育生活圈”“15分钟就业服务圈”“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完整社区”“附属空间开放”等工作上海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已形成市区协调联动有力、各方广泛参与、整体建设成效凸显的积极态势。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力量齐心参与,共同营造有吸引力、有归属感的“美好家园”。
经验与启示
上海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重要抓手,探索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新路,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坚持规划引领,优化体制机制,构建上下联动“一盘棋”工作局面。建立健全市、区两级“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各项行动, 共同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完善区级统筹协调机制,明确区
牵头部门和街镇责任分工,形成市、区“上下联动、左右贯通”工作机制。同时,整合街镇相关资源,吸引社会各方协同参与,形成开放、共享、共建、共治格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汇集民意民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整体策划、方案研究、宣传推广、评估成效等全过程、全周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助推项目落实落地。各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建立形式多样的参与机制。例如,黄浦、静安、徐汇、普陀、虹口等区依托“人民建议征集”平台,开展“我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献一计”征集活动,聚焦完善设施功能、优化空间品质、创新社区治理、提升服务水平等,共收到反馈问卷5600余份、意见建议200余条;浦东新区陆家嘴建立“楼事会”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形成“需求、资源、项目”清单。又如,静安区延武胶街区举行社区开放日和参与式设计工坊,收集居民对于街区的空间感受和未来愿景,形成符合群众需求、让群众满意的方案,增强群众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高品质标准,专业化设计,打造各具特色的空间模式。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提升社区品质。上海市规划资源局牵头召集规划、建筑、景观、艺术等专业设计团队家,组建成多元化专业设计联盟,服务1600 个生活圈,确保生活圈项目设计布局合理、系统科学。创设市级、区级、街镇、居村四级“人民城市大课堂”,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推进实施、经验案例、亮点特点等开展宣讲交流和技术培训,提升社区规划师、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等参与者对“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工作理念、内容要求和推进方法的理解认识,打造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社区空间。“璀璨陆家嘴”“耀华上钢”“大道潍坊”“美好周家渡”“锦绣花木”“品质洋泾” “幸福金杨”“七彩南码头”“美丽浦兴”“人文沪东”百花齐放、特色鲜明。
坚持高效能管理,数字化赋能,全面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1+N”的灵活空间模式,集生活、养老、托育、就业等“十全十美”服务功能于一体,满足群众物质和精神多种需求。上海建设用地面临紧约束,中心城区空间资源尤为紧缺,要注入更多功能配套,就需要精准谋划、精细管理、统筹资源、提升效能。各地区根据实际需求,采取调整规划、增加公共服务要素、挖潜存量空间资源、分时共享、空间整合、弹性转换等方式,构建体验舒适、融合自然、延续人文、兼具烟火气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生活圈。同时,依托大数据、互联
共享等智慧技术,赋能社区生活,提供远程医疗、线上教育、智慧养老、智能零售、智能末端配送等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和治理水平。
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谢俊丽
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高度重视思想ZZ教育工作。X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ZZ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ZZ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X和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学术界和思政课教师围绕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已开展了大量工作。然而,随着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许多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基于此,要从着力构建一体化工作格局、创新工作载体、健全完善相关机制等方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
一、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阶段,许多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
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工作格局不够完善。一是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环境构建欠缺,衔接不密切,链接上存在断层现象。上下贯通、共同行动的纵向指导机制还未建立,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横向联动机制尚未健全,校际联动、
家校联动、校地联动的制度建设和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二是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协同设计欠缺。大中小学各学段内部的组织管理部门还没有构建统一的协同育人机制,在制度层面存在分工不明确和责任认定模糊的问题。三是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欠缺。当前,围绕各学段教育目标, 整体规划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目标、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建设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各地教育部门、各高校目前开展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有初步实践探索,但对思想ZZ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特别是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深入研究还比较少。
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统筹协同创新不够完善。一是各学段思想ZZ教育内容梯次性不够。部分教师对其他学段的思想ZZ教育内容缺乏整体认识,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没有完全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不同学段的特点,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产生一定程度的脱节。二是各学段思
想ZZ教育方法匹配性不够。各学段思想ZZ教育对一些重要内容有由浅入深的阐述,由于不同学段交流不够,部分教师对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性的了解还不充分,对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特点的掌握还不全面,导致思想ZZ
教育的内容有重叠,学生产生精神疲劳。三是多学科思政育人协同性不够。有的专业课教师习惯于“就专业谈专业”,没有深入挖掘专业教育中的思想ZZ教育资源,也不愿意在专业课与思想ZZ教育结合上下功夫。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建设的研究成果还不丰富,思政课教学的学科交叉融合不够。
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一是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当前,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体系的制度建设还不完善,虽然部分地区和大中小学已经形成了一体化建设联盟或者“手拉手”机制,但切实可行的全省性、区域性长效机制还有待完善。二是教育效果有待提升。课程建设一体化、课外活动一体化、资源共享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等思想ZZ教育资源没有完全有效聚集,从而导致“两层皮”“脱节”的情况仍然存在,影响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效果。三是综合评价有待改进。目前,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的评价机制比较单一,多依托于德育评价和课程考试,评价方式形式化,评价内容缺乏发展性、全面性和整体性。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推动都需要依靠健全的制度体系。
二、推进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X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ZZ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展思想ZZ教育,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必须牢固树立系统观念,综合运用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
以系统思维构建一体化格局。系统思维是以系统论为逻辑遵循,把对象相互联系的,系统认识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思维方法。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思维方法的核心。这一原则要求加强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顶层设计,推进其在实践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有机结合。
一方面,分层设计促进纵向衔接。坚持大中小学纵向主线贯穿、循序渐进, 各类课程横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原则,确保教材的ZZ性、科学性、时代性、可读性。结合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规律,在仔细甄别每个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特点的基础上设计符合不同年龄层学生的思
想ZZ教育内容、课程内容和教育方式,体现出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另一方面,系统推进促进全向贯通。加强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全部思想ZZ工作者的共同职责。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方力量实现协同共进。[1]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既要靠思想ZZ工作部门负责推动,还要发挥组织部、宣传部等学校各个部门的作用。既是思政课教师的工作职责,也是X政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人员的职责。此外,要打破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在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合作沟通中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以创新思维优化工作载体。创新思维是指在深刻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勇于突破原有思维的束缚,探寻解决问题新方案的思维方法。创新思维要求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突破常规思路,抓住“人”这一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统筹相关教育资源,以育人主体间的有效联络联合联动提升协同育人实效。
创新主渠道教学。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抓好思政课这个关键课程。思政课在小学阶段重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强化思想意识。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ZZ素养,形成ZZ认同。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引导学生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鉴于各学段课程侧重点的不同,应有效整合地方教育资源, 强化顶层设计,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规范化、常态化。例如,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平台,定期开展“手拉手”活动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推广优秀的教学案例、教案、课件、示范“金课”,开展有各个学段教师参加的交流研讨,精准提炼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使得大中小学思政课在发挥主渠道作用的过程中呈现连续性,避免重复。
善用社会大课堂。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用好社会大课堂,加强校地共建,推进校企合作,强化家校社协同,深度整合社会实践教学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让青少年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坚定信仰。为了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更具成效,教育主管部门或各级学校可以组织大中小学的学生共同参与社会实践。让高学段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充当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加深他们对红色精神、先进
文化、伟大成就的理解和认同,培养他们在带领低学段学生的过程中主动承担责任的优良品质。在高学段同学的带领和示范下,低学段的同学也会获得ZZ社会化的直接经验,在共同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培养集体主义情感和团结协作精神,这对他们提升思想ZZ素养和道德认知水平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搭建大资源平台。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学校要打破界限,为邻学段、同学段、跨学段相互听课、集体备课、集体攻关及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搭建平台;梳理各类校内外教育资源、场馆资源、文化资源等,培育适合大中小学协同育人的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在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积极构建覆盖大中小学的信息发布平台、教学研究体系平台、智慧教育系统和平台、网络思想ZZ教育平台。在功能日益完备的强大的智慧教育平台的赋能下,为一线教师提供更加强大的信息化教学功能。
以战略思维健全一体化制度机制。战略思维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法,体现的是看问题的高度和深度。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离不开多元主体、多种资源的协同配合,需要通过各种机制来推动。构建合理、有效的机制体系是推动工作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
巩固共谋机制。要推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平台。完善X政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建立X员教师家校协同常态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X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群团组织在学生思想ZZ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强化X委领导、政府搭台、社会支持、学校对接、师生参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强化学生自我教育引领,坚持X建、管理、教育、服务力量下沉到学生一线,参与思想ZZ教育的过程和成果管理,推动教育数字化建设,积极探索推动资源、服务、平台向基层学校下沉的工作机制。
完善共评机制。思想ZZ教育成效评价体系以建设意愿是否共同征集、建设内容是否共同商议、建设方案是否共同研究、建设过程是否共同管理、建设效果是否共同评议、建设成果是否共同享有为评价标准,建立多元主体的评价体系,强化科学全面的评价导向,促进提能增效的评价运用。对各学段思政课考核标准进行细化和分类,探索符合一体化管理且具有整体性、协同性的考核标准;构建合理有效的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增强评价指标的延展性、反馈的有效性;完善一体化质量评价制度,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评,设立各学段质量考
核评价小组,实行各学段交叉监督,加强各学段思政课建设的沟通与反馈。 健全共享机制。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打破限制建设成果合理流动的地
域、学校、行业壁垒,注重成果转化、复制推广、品牌示范,形成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建设,建设惠及社会各方的良性循环,塑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思想ZZ教育新生态。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首要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就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是由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内在本质所决定的,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德性教育的价值回归。
地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厦门市思明区财政审核中心 张云霞
一、引言
地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是评估和激励企业运营绩效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具有更充沛的资源,这可能导致国有企业的市场压力和竞争意识相对较弱,加上相当多的国有企业存在内部人情关系较为浓厚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绩效考核的效果,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本文旨在对地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首先, 本文将分析当前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如指标选择不科学、考核方式单一、信息反馈不及时等。其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改善绩效考核的实施效果,推动地方国有企业更好地发展。通过对地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部门、企业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绩效考核中的挑战。最后, 本研究也有助于推动绩效考核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促进地方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地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
地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是评估和衡量地方国有企业绩效表现的一种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对企业目标的设定、绩效指标的选择和绩效评估的实施,促进企业的改进和发展。地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设定
在地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目标的设定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这些目标应该与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相契合,并且能够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例如,企业的战略目标可能是成为行业领先者或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需要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可量化、可衡量的目标。这可以通过设定具体的指标和指标达成率来实现。例如,对于财务目标, 可以设定年度利润增长率或销售额增长率的目标;对于市场份额,可以设定市场份额的目标百分比;对于客户满意度,可以设定调查得分或投诉率的目标; 对于员工培训,可以设定培训时数或培训覆盖率的目标。目标的设定应尽量具体、明确和可衡量。这样可以为绩效考核提供明确的依据,使评估更加客观和
公正。同时,目标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平衡性,避免过于片面追求某一个指标而忽视其他重要因素。此外,目标设定还应综合考虑企业的内外环境因素,包括行业竞争状况、市场需求、政策法规等,以及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总之,地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目标设定需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可量化、可衡量的具体目标。这有助于指导企业发展, 提供明确的评估依据,并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
绩效指标选择
在选择绩效指标时,需要根据地方国有企业的特点和目标,综合考虑财务和非财务指标。首先,财务指标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利润、收入、成本控制、资产回报率等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稳定性和资产运营效率。例如,利润增长率可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销售额增长率可以反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非财务指标对于全面评估企业的表现同样重要。客户满意度指标可以衡量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及顾客体验; 员工满意度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内部的工作环境和员工福利;产品质量指标可以评估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水平。此外,还可以考虑市场份额、员工培训投入和创新能力等指标。在选择绩效指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指标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能够直接反映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第二,指标应该具备可量化和可衡量性,以便进行客观的评估和比较。此外,指标之间应该具备协同性和平衡性,避免过于侧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重要因素。第三,需要根据地方国有企业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和内外环境因素进行灵活选择。不同行业和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重点和关注领域,因此选择适合的绩效指标是灵活而个性化的过程。总之,选择适合的绩效指标是地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关键。在选择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确保指标与企业目标一致,并具备可量化和可衡量性。灵活选择适合的指标有助于全面评估企业表现,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是对企业在各项绩效指标表现的全面评估过程,旨在客观、准确地衡量企业的绩效水平。评估的方法可以采用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以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权重和重要性。在定量评估方面,可以通过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指标计算来量化企业的表现。这可能涉及财务报表的分析、市场调研数据的获取、员工满意度调查等。通过分析数据,可以获得具体的数
值指标,如利润增长率、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得分等。这些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企业在各项绩效方面的表现,并提供定量的依据进行评估和比较。在定性评估方面,可以运用专家评估、综合评价等方法,对一些无法直接量化的指标进行评估。这可能包括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形象和品牌影响力、员工团队合作精神等。通过采用专家评分、问卷调研等方式,将主观评价转化为相对客观的定性数据,从而对这些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在绩效评估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项指标的权重和重要性。这可以通过制定评估指标的权重比例或打分方式来体现。不同指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平衡,以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绩效评估的结果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参考和反馈,帮助企业发现问题、优化管理、改进业务。同时,也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依据,指导资源分配和制订战略规划。总之,绩效评估需要采用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全面、客观地衡量企业的绩效水平。通过合理的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和评估方法,可以获得准确的评估结果,并为企业的改进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反馈与改进
在绩效评估后,反馈和改进是关键的环节,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问题、提升绩效。首先,将绩效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层和相关人员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详细的报告和清晰的数据展示,向管理层传达绩效评估的结果和分析,让他们全面了解企业在各项绩效指标上的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加深管理层对企业现状的认识,促使他们意识到需要改进的领域。其次,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是关键的一步。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确定企业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并结合管理层和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制订具体可行的改进方案。改进措施可能涉及流程优化、资源调整、培训提升等方面,旨在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提升绩效水平。同时,监督和跟踪改进的执行情况也是至关重要的。确保制定的改进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进行适时的检查和评估。此外,及时收集员工和客户的反馈意见,了解改进措施的实际效果和反响,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绩效评估的反馈与改进并非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反馈,及时进行改进,不断迭代和完善,有助于企业持续改进和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之,将绩效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管理层和相关人员,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并监督和跟踪改进的执行情况,是提升企业绩效的关键步骤。通过持续的改进和优化,企
业可以不断提升绩效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绩效、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提升创新能力。通过科学合理地设定目标、选择指标并进行评估,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和投入工作,推动企业的持续改进和发展。同时,绩效考核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帮助管理层制定战略和管理策略。
三、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地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指标设置不科学
有些地方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联系rcjubi9, 过于简单粗暴,往往只关注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种情况下,员工可能会追求表面的指标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利益。
缺乏考核的全面性
一些地方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中只注重业绩表现,而忽视了其他重要因素, 如员工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等。这样会导致员工片面追求业绩,而忽略了个人和组织的全面发展。
评价标准不透明
一些地方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不够明确和透明,导致员工对评价依据和流程产生疑虑,影响了公平性和公正性。这可能引发员工的不满情绪, 产生“躺平”心态,降低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缺乏激励机制
一些地方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无法将员工的努力与绩效奖励相连接。这样容易导致员工对考核失去兴趣,影响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反馈及时性不足
有些地方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反馈机制不够及时,员工往往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得到评价结果和改进建议。这样会影响员工对自身表现的认知和调整能力。
四、对策研究
针对地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地方国有企业应进一步明确绩效考核管理原则,原则应包括“战略导向、全员考核、强化激励、规范管理”等,并靶向施策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改进,包括以下几点。
科学设置指标
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是确保绩效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步骤。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应综合考虑企业的短期经济效益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首先,需要确定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对应的关键绩效指标,包括财务指标、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等。这些指标能够客观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力。其次,要注重员工的贡献和发展,设置能够衡量员工业绩及个人能力提升、技能培训、团队协作等经济、非经济指标,如关键绩效指标、重点工作任务指标和加减分奖罚等明细指标。这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整体团队的绩效水平。此外,还可以考虑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以全面评估企业的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表现。在指标设置过程中,应该遵循SMART原则,即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和时间限定。这样可以确保指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使其更好地引导和激励员工追求全面的绩效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绩效和发展情况, 为员工提供全面成长的机会,推动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绩效考核应该综合考虑员工的多方面因素,以全面评估其能力、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首先,要考虑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包括专业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可以通过评估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参与培训和学习等方式进行评估。其次,要考虑员工的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包括沟通技巧、合作能力、领导力等。这些因素对于团队的协作和高效运作至关重要,应该通过360度评估、团队反馈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此外,还应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为其提供发展机会、培训计划、晋升通道等,促进其在个人和组织层面的成长。绩效考核还应考虑员工的工作贡献和实际业绩,但不应仅以此为唯一衡量标准。对员工实际工作中的贡献应进行详细评估,同时也需要关注其在协作中的表现和对整体团队目标的贡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员工的绩效,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发展和激励措施。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多写作资料+:nuo114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还能够促进团队的协作和整体绩效的提升,实现员工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建立透明公正的评价标准
建立透明公正的评价标准是绩效考核的重要原则之一。为了确保评价标准的透明性,应该明确员工被评估的依据和流程,并向员工充分沟通和解释。可
以通过制定明确的评估指标和权重分配、公开评估标准和流程、向员工提供反馈和解释等方式实现。评价标准应该客观、公正,并能够量化或可衡量。要避免主观性和随意性,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和数据来源,如自评、直接上级评估、同事评估、客户评估等,形成全面而客观的评估结果。评价过程中应注重记录和留痕,确保评估过程可追溯。同时,应建立申诉机制,给员工提供申诉渠道, 并对申诉进行公正处理。此外,还应加强评估者的专业培训,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评估者应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在评估过程中做到公平客观,避免个人偏见或歧视行为的影响。通过建立透明公正的评价标准,能够增加绩效考核的可信度和公信力,提高员工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认可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动力,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
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激励机制应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企业可以在对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科学确定激励手段,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效结合,这可以激发员工的努力和投入,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促进员工拥有和企业共进退的价值观。此外,还可以设立团队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例如,设置团队目标,并给予团队达成目标的奖励,激发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另外,提供给员工个人发展机会和培训计划也是一种激励措施。员工有机会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技能, 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从而激发其对工作的热情和投入,同时也促进了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成长。激励机制应该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根据不同员工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激励,以提高激励效果。同时,激励机制应该公平公正,避免偏袒或歧视,确保激励的公信力和可持续性。通过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责任感,提升整体绩效和团队合作,实现员工和组织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及时反馈和改进
及时的反馈和改进是设计有效激励机制的关键。建立绩效考核反馈机制, 包括定期面谈、工作总结和评估,可以帮助员工及时了解自己的表现,发现问题并改进。在反馈过程中,向员工提供明确、具体和实质性的反馈,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给予建设性的改进建议。同时,充分倾听员工的意见,以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困难和需求,尽可能提供支持和帮助。及时反馈和改进可以帮助员工修正错误、提升技能,调整工作方向和目标。这样的机制有助于员工不断
成长和进步,同时也鼓励积极反思和自我调整,促进个人和团队的持续改进。通过建立及时的反馈和改进机制,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提高绩效和业务成果。同时,这也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工作氛围和学习文化,推动组织的持续发展。
绩效考核体系的改进需要根据地方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计,并重视员工参与和沟通,以提高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五、结论
在地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目标应该与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阶段相匹配, 并能够被转化为明确的行动计划。其次,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可以为评估和改进提供有力的支持。此外,还可以引入先进的评估方法和工具,如平衡计分卡、360度反馈等,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绩效表现。同时,绩效考核的过程应该是持续的和动态的。不仅仅是定期的评估,还应该有日常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与此同时,要鼓励员工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反馈,让他们成为绩效改进的主体。最后,要加强绩效考核的文化建设。通过宣传和培训,加深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绩效观念。同时,要强调公平和公正,确保绩效考核体系的透明性和公开性。只有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文化,才能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并提高绩效水平。地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是提高企业绩效和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指标,全面考虑员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确保评价标准透明公正,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及时反馈和改进, 可以帮助地方国有企业实现持续改进和创新发展。
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周瑞芳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长期困扰、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系统性问题。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扶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及分支机构积极传导货币政策,充分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努力增加信贷总量供给;各级银监部门紧紧把握服务实体经济原则,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切实提升金融服务与监管水平;各金融机构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货币政策,千方百计加大对实体经济扶持力度,金融支持企业发展一盘棋的局面正在形成。
一、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解决社会就业的主力军。据了解, 中小企业提供了70%的新技术、80%的新产品、拥有65%的专利、解决了80%的就业。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小企业底子薄、资金少,特别是资金密集型行业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产业链长、终端产品成型周期长等特点,流动资金占用比例高、需求大,周转期也长,如不能形成持续、良性的资金流循环,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产业的发展壮大。
当前,各级政府都在强调转型发展,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而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又以企业增长方式的转换为基础。企业增长方式的转换,又必须增加投资,更新技术装备、更新环保设备,排污减耗,无不需要加大投入。如果没有必要的金融支持,很多中小企业难以为继[2]。
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要想得到好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增加技术力量,向高新、精、特、尖技术领域进
行拓展;同时,新市场的开发和新客户源的发掘,也要求企业不断地增加投入, 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保障。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受传统经营文化的影响及内陆经济环境的 制约,山西省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融资仍依赖于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难以提供以土地、房产为主的有效抵押,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因。有的小微企业的财务手续不规范、缺乏核心竞争力、业绩不够稳定、发展前景较难评估等因素,也在客观上增加了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难度。此外,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企业对银行传统产品有所了解,而对一些政策性产品和特色产品了解较少,与银行融资对接的成功率不高。
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偏高。一是中小微企业多数处制造业低端,利润不 稳定,订单数量浮动明显。银行出于风险防控和成本效益的压力,通过提高风险溢价覆盖潜在损失,使得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升高。二是贷款担保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由于企业无法提供有效抵押需要担保公司来介入,银行也希望担保公司能分担一部分风险,因此,中小微企业在希望提高融资额的情况下,也增加了融资成本。三是中小微企业在“倒贷”过程中背上了高成本负担。小微企业在银行贷款到期需续期时,往往需要提前筹措足额的资金,用于归还老贷款,贷出新贷款。企业在筹不到足额资金的情况下,就不得不去资金市场拆借高息的资金。
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较大。一是小微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风险较高,小微 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变化快、无形资产难以量化、厂房设备不足以作为贷款抵押物等问题。二是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特别是初创期的小微企业,底子薄、自有资本少、产品技术含量低、现金流不足,达不到金融机构授信标准。三是部分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资信状况较差。
资金拖欠和库存积压大大增加了中小微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一是资金拖欠方面。小微企业在销售时,购买方要求先发货后付款形成,使应收货款逐年增加。以阴极炭素企业为例,目前下游电解铝行业整体资金紧张,从产品交付验收、设备安装到投入使用,铝厂大多采用5:4:1的比例结算货款,结算方式为多为承兑汇票,付款周期长,导致炭素企业大部分销售资金不能及时回流;
与销售相反,原材料供应属于卖方市场,通常要求货到付款,且为现金结算。二是产品库存方面。企业本身需要生产一定的库存量来保证客户的供货期,加上有些客户交纳部分保证金后不按时提货等因素,形成库存的积压。因此,各金融机构虽然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但依然跟不上企业流动资金需求的增长。也以阴极炭素企业为例,为满足下游电解铝企业“随用随供”的要求,加上铝厂长期采用“一次性下单、分月提货”的做法,炭素企业库存越积越多,占用大量资金,企业去库存压力增大。
中小微企业贷款管理成本较高。一方面中小微企业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生产的不确定性大,且小微企业经营透明度低,缺乏规范的会计制度,银行不好固定跟踪;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贷前走访和审批的流程和大企业一样,但单笔贷款的数额却比大企业小很多,拉高了小微企业融资的成本。
金融资源配置低下。受行业分布不均衡、区域分布不平衡、政银企信息不对称、不良贷款持续攀升等多种因素影响,银行在提供贷款时,仍倾向于规模以上企业和成熟稳定的企业,对新兴企业在评级和授信上都有诸多限制,因此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和服务力度不够[3]。
中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与贷款需求的契合度有差距。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流信贷产品基本上源于大中型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尤其是近年来各金融机构纷纷上收信贷审批权限,小微企业即使满足条件的贷款也要经过层层上报、审批,流程时间少则半个月,多则数月,与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小、急、频、快”的要求不相适应。
企业抵质押物不足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额度。目前中小微企业融资基本上依赖于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并且企业的融资额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扩大,但是企业的抵质押物或可提供的反风险手段基本恒定,这就造成企业在银行融资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陷入瓶颈。
三、加强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建议
完善政策体系。地方各级政府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组织招商引资, 引进一批投资公司、基金公司、担保公司、银行等中介机构,逐步形成多层次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健全工作机制。政府、银行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通过联席会议制度、信贷政策导向评估等多种方式,形成推动经济金融稳定发展的合力。建立对支持小微企业贷款的银行的财政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银行降低向小微企业贷款门槛。加大对各银行机构贷款增长,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长的考核力度。
优化资源配置。各级财政都应加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额度,特别是增加财政对创业型、就业型小微企业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加大对融资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将中小企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依法解决好中小企业土地、房产等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对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
扩大信贷总量。各金融机构要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积极主动帮助项目和企业,向上级行争取更大的信贷额度,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特别向有市场、有效益、有前量的转型项目和优势企业倾斜。
创新金融产品。要针对中小微企业整体信用等级低、资金需求大、获得担保难等问题,根据转型项目、优势企业贷款的特点和实际业务情况,改善信贷管理和服务,客观评价企业资信状况、信用等级,创新产品抵押、联保贷款等抵押方式,扩大有效担保物的范围,探索“一企一策”“量身定做”等符合中小企业发展资金需求特点的信贷策略和产品,简化办事手续,减少审批环节, 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
加快小金融机构建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投资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强化小金融机构重点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针对小企业客户资金需求小、急、快的特点,设计和提供新的融资产品。金融机构不足,对中小企业融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金融机构的建设与完善,要结合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需求,建立信息发布、金融信息共享、网络化、制度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对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综合水平有现实意义。例如,建立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主要负责对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息、低息贷款,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商业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 充分发挥地方性的非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加强对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在国家法规的框架内,应给与中小型金融机构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如实行弹性利率等,以调动其贷款的积极性[4]。
构建担保体系。坚持把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作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扩大对小微企业的担保能力, 同时积极尝试小微企业互保制度;充分发挥各级财政出资的担保机构的政策性扶持作用,降低反担保条件,增加风险承担意识,重点解决小微企业反担保能力不足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要从社会信用环境的角度, 对信用担保体系进行完善与优化,在利用《担保法》的基础上,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为中小企业融资行为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在筹建、开办、运行担保体系中,可在融资模式调控的基础上,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水平。利用规范的担保机制,实现中小企业融资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信用环境视角下,信用关系、信用秩序等,对中小企业融资活动的不确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 在中小企业融资信用管控下,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防控以及融资服务水平。
规范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严格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以优秀的企业素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吸引信贷资金流入。同时,要建立完善内部融资管理机制,在提高资金运营效率上下功夫,切实用好银行贷款,增强金融部门信贷资金投放信心。
坚持诚信经营。企业对银行要坦诚相待,主动接受信用调查和信贷评估,真实反映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要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按时还本付息,构筑信任、合作、互利的银企关系。突出经营特色和产品优势,合理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走集约化道路。尤其乡镇企业是短缺经济的产物,大多生产与国有企业结构趋同的低档、配套产品。当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之后,这些产品根本不具有市场竞争力,这也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当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依靠科学技术,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推动企业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以银行为代表的债权融资只能向企业提供短期流动性资金,不支持企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新设备的采购以及技术研发。股权投资看重的是企业的投资价值。可本着专业的事情由专业人员来办的原则,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平台运营模式,引导和帮助中小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拓展融资渠道。
鼓励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企业经营的不规范导致金融机构创新产品难 以实施,且只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才能实现真正的质押,从银行获取贷款。当前我
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趋于成熟,中小企业有对应的新三板市场及区域股权市场,以区域股权市场为例,企业挂牌后可以进行定向增发、可以进行可转债、可以进行股权质押,可以得到更多投资人的关注,多渠道增加企业融资的途径,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要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通过融资方式及金融服务的拓展,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进行优化,可极大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对融资方式、融资过程等进行优化,通过融资资源整合与管控,实现中小企业的融资管控水平提升。
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岳斌
引言
新时代为我们研究和探索正处于成熟期的大学生心理变化提出了崭新的课题。对于处在职业生涯准备期的大学生来说,即将走向社会的他们对社会变革的应对和准备应该是多方面的,但心理的准备是基础。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进而顺利完成学业和身份转变。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索。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大学生个体角度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角度,探寻、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知识,把握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存在的心理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一、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
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的心理系统及其机能处于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状态。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其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与一般人群的评价标准是基本一致的,都要着眼于发展性目标。由于心理健康缺少像生理健康那样较精准的标准和方法,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的标准也在不断升级,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与落实应与时俱进。
目前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从方法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主观感受法
如果个人自身觉得痛苦、抑郁等,则可以被认为是心理不健康。
社会适应法
善于学习、生活和适应工作的人,我们可以认为他是健康的。在学习、生活和适应工作上有困难的人,则可以认为他是不健康的。
常态分析法
根据统计学正态分布的思想可以判断,大多数人具有的心理健康状态是正常的,偏离大多数人的状态视为异常。这种异常实际上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心理健康程度高于大多数人,即我们所说的智力超常;另一种是心理健康程度低于大多数人。运用统计学标准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标准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的,有些行为的分配并不一定是正态曲线。有些行为虽然是正态
分布,但仅有一端是异常,另一端是较好的状态,比如说智力水平,一端是低能,另一端则是超长。
临床诊断法
在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上,对各种心理问题的典型症状作出归纳和概括,用来作为参考依据划分心理健康的一种评价方法。临床诊断标准比较客观、准确, 但是运用的范围较窄。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作先行判断,只有症状比较严重才会真正地应用临床诊断标准。
社会规范法
以每个人的行为是否能够被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所接受作为前提去评价判断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运用社会规范标准时要充分考虑个体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划分。
大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对其评价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全面分析,不能单凭一种方法下定论。同时,心理健康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它是变化和流动的,因而在具体运用以上方法时要考虑到个体的各种情况和周围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高考成绩较低,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会有失落感和挫败感。相关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所就读的学校、专业与学生个体意愿、志向不相符的情况较多,高职院校不是他们理想的人生目标。因此,有些学生从入学起就处于抑郁状态,有的甚至会长时间沉浸在悲观、失望、苦闷、后悔、自卑等负面情绪体验之中,失去了学习动力和生活情趣,没有兴趣参加班级学校和社会活动,与他人交往也没有了热情,个别学生还萌生“躺平”“混日子” 的想法。
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而且学生个体对就业的岗位、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期望过高,许多学生期望或选择在大城市就业,回乡就业意向不明显, 而大城市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方面的需求与现实差距较大,因此有些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前都有一种潜在的危机感,心理压力较大。特别是那些性格偏内向、不愿与人主动交往、学习成绩一般、个人兴趣贫乏、家庭贫困的学生,更会感到就业无门、压力较大,且越临近毕业压力越大。长
期处在这种状态下,就容易患上焦虑症。
高职院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与中学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某高职院校对新生的学习状况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仍沿用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不会有效利用课余时间,近一半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掌握相关技能。这就要求他们要改变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主动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然而,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学习方法,大学与中学相比都有较大差别,面对如此大的反差,不少学生虽然主观上想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现实中却又感到无所适从,从而产生焦虑心理。
埃里克森关于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20—25岁属于成年早期,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需要。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中有过恋爱经历的达71.5%。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 更多写作资料+:nuo114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因而会产生强烈的与异性交往的需求。大学期间恋爱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些学生会出现单相思、多角恋、网恋等问题,一些人会因单相思而自闭,因热恋而影响学习,因多角恋而内心焦虑,况且爱情本身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情侣双方难免会有一些小的冲突,有时会出现分手的状况。但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而言,冲突及失恋都是他们生活中的大事,失恋甚至会成为其大学生活中最为严重的心理挫折,会给恋爱中的一方或双方带来心理上的创伤,甚至会引起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高职院校心理问题高发人群及其表现
环境适应问题
大一新生面临的是一个陌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从中学到大学的重要转折中,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包括生活、学习条件和环境的变化等, 都会使很多学生感到不适应,进而给心理带来较大的影响。
自我适应问题
大学阶段处于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并趋于稳定的时期。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认为,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是大学新生确立自我同一性必然要经历
的过程。如果在此阶段不能协调好“主观我”和“客观我”、“理想我”和“现实我”、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矛盾,在寻求自我发展与自我追寻中,不能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这些自我适应不良等问题会给大一新生带来诸多烦恼。
人际关系问题
大一新生离开家乡、离开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刚刚进入大学会感到很不适应,缺少知心朋友,情绪失落,这是大一新生在人际交往中缺少社会支持的表现。很多大一新生都有交往的愿望,但在交往过程中因缺乏技巧和能力会出现各种障碍。还有少部分学生一方面因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而渴望得到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另一方面又因社交恐惧,对人际交往特别敏感、害怕而常常会陷入焦虑、痛苦、自卑当中难以自拔,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还有极少数学生个性发展不完善,以自我为中心,与班级同学和寝室室友关系紧张,陷入情绪低落状态。
学习目标模糊问题
大一新生刚刚从高考的紧张状态中走出来,心理上仿佛有一种轻松感,认为上大学后可以好好放松一下,因而进入大学之初没有很快地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不能及时树立新的学习目标。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唯一的学习目标就是上大学。进入大学后这个目标已经实现,初入大学的新鲜感过后转瞬就会感到迷茫、困惑,失去了方向感和奋斗目标,学习动机缺乏。即使树立了新的目标,由于角色定位不准,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兴趣淡化,常常感到徘徊和迷茫。
毕业生经常思考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又涉及方方面面,比如说到什么地方工作,是回到家乡还是远走他乡?是到国企工作还是到私企工作?是自己创业还是当职员?有时就业问题还和爱情、婚姻问题纠缠在一起,因此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毕业生极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
贫困的家庭条件使一些学生感到一切都无能为力,认为自己是被社会抛弃的人,他们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自卑
自卑是贫困生最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大一新生,他们还没有完全
确立完善的价值体系,往往对自我持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过分敏感和性格孤僻内向
贫困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贫困生,性格大多比较内向、敏感。个别学生的学费、生活费是靠借贷支付的,将来要靠自己偿还,因此其内心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加之就业竞争激烈,极易使其产生焦虑情绪,害怕找不到工作或工作不理想、收入水平低,对未来前景失去信心。
不良的自我意识
由家庭经济贫困导致学生个体在心理体验上的“贫困”,缺乏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心理无力,容易产生偏执人格。
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学习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心理健康是一门专业知识,不能仅凭经验去调节心理健康和管理心理问题。作为学生个体也需要学习专门的心理健康,主动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做自己健康的守护人。可以通过课程进行专门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还可以通过参与相关活动或者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学生个体而言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做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会极大地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娱乐消费习惯、作息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确保身体健康,而健康的心灵一定孕育在一个健康的身体里。因此,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正如英国作家萨克雷所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自我教育。大学生要培养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比如以下几种情况是心理问题的高危因素:经济困难、父母离异、家庭成员不和、悲观抑郁的气质、生活自理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差、期望过高、兴趣贫乏、没有挫折经历等。学生在充分了解可能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基础上,应积极主动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以此促进自我健康发展。
多途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大量研究证明,社会支持、家庭教育对于心理健康维护具有正向的积极作用。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三方要通力协作,构建多途径、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首先,学校不仅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建立“家校融合”学生心理健康防御体系,共同培育学生的健康心理。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学校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讲座,并及时把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告知家长, 使家长能够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改进教育子女的方式,使子女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寻求
父母的支持。其次,学校还要与社区合作,引导大学生主动去社区做义工, 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社区的支持。
多层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促进、预防与治疗三个层次开展。
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治疗那些具有心理疾患的学生,而是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处于心理健康状态。学校要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有的学生都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旨在使其成为乐观向上、悦纳自己、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人格完善的人。
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做好预防工作。大一新生、毕业生和贫困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对于这类人群要做好预防工作。对于新生,要在入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对他们进行心理测查,通过建档立卡摸清新生整体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环境适应教育、人际交往训练,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各院系也要根据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避免由于学业问题而影响心理健康。对于贫困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给予特殊的课程安排,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改变他们对于自身的认识。对于毕业生,要通过心理咨询及时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
最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通过建立心理档案追踪所有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一旦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要立即进行诊断、咨询,对于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或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转介治疗。
多角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构建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独特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征。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除符合一般的标准外,还应符合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独特标准,具体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健全、自我意识明确、人际关系和谐、行为反应适度、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等七个方面。因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涉及内容较多,所以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也会涉及多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就不能是单一的,应该具有完备的课程体系,包括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人格、认知等诸多方面。
结语
健康的心理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涯及人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要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其存在的心理困扰、心理问题,利用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和技术,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品质,使其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在凸显心理健康教育助人自助本质属性的同时,不断完善学生人格,助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增强学生心理承受力和挫折忍受力,使之成长为身心健康、人格完整,有梦想、敢担当的有志青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宋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在X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质量得以稳步提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面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新形势、新任务与新要求,地方高校教师管理依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管理。
一、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师组织认同指的是教师基于自身与所在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发展规划等核心要素的心理联结水平,而形成的对所在高校的认同程度,是高校教师对其所在高校的一种态度、看法以及归属感。地方高校教师的组织认同是各地方高校教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升高校教师管理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普遍存在教师组织认同度低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涉及组织内部因素和组织外部因素两方面。一方面,从组织内部层面看,高校教师之间尤其是普通教师与领导之间的沟通机制未能有效建立,人际关系淡薄;学校忽视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有效引导与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被迫自力更生”和“单打独斗”的样态;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与决策,教师的真实意愿和需求未能得以回应。另一方面,从组织外部层面看,高校的社会声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在较大程度上影响高校教师对学校的组织认同度。通常情况下,学校的声誉度越高,教师的自豪感就越强,进而其组织认同度也越高。高校教师认同度低是导致教师教学效率低、合作氛围差、敬业精神缺失,甚至产生教师流失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需引起地方高校管理者的重视。
首先,招聘规则存在未严格执行的情况。虽然各地方高校都制定了详细的诸如《教师岗位设置与聘任实施细则》等文件,但在具体教师招聘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存在文件并未认真贯彻执行的情况,使得招聘过程流于形式。其次,部分地方高校招聘范围过窄。受传统观念,加之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在
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些地方高校更多倾向于从本校或本省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选拔范围的过窄化,也直接导致并加剧了学术“近亲繁殖”现象的凸显, 不利于地方高校的学术繁荣及良性竞争环境的形成。再次,地方高校招聘过程中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聘任过程的公平性。最后,地方高校教师聘任过程中行政权力泛化,行政管控模式依然普遍存在,高校教师聘任过程中学术价值取向迷失。
一方面,我国地方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重科研、轻教学”的顽疾长期存在。部分地方高校相关考核评价文件中依然呈现出显著的“重科研”倾向, 对于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远高于教学相关成果;部分地方高校虽力图解决“轻教学”问题,如在相关文件中对教师实施分类分层管理,设置教学为主岗、教学科研岗、科研为主岗等不同系列,但在考核环节,如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职称评审中,并未严格落实分类分层评价,科研成果依然发挥着关键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部分地方高校所制定的评价标准过多地表现出忽视成果质量、单纯追求数量的情形。许多地方高校都要求教师每年完成一定数量的科研任务,但忽视了成果本身的价值。这必然导致部分教师急功近利,将精力投入到那些短、平、快的工作中,那些需要长期研究的科研工作却因此少有教师问津。而事实上,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无一不是长期潜心科研的结果。这必将影响我国地方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由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部分地方高校重教师引进、轻教师发展的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地方高校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甚至不惜重金吸引优秀人才。但却忽视现有教师的发展, 在教师进修原则、条件、待遇等方面设置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大大减少了现有教师学习进修的机会,而当前地方高校教师为了实现自身发展,进行多类型、多渠道的高级别进修学习已成为必然趋势。广大中青年教师一方面要完成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一方面还要挤出时间来学习进修,同时又背负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其负担可想而知。地方高校“重引进、轻培养”的教师发展政策严重影响了现有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致使大量地方高校优秀教师外流,这一现象应引起地方高校管理者的重视与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数字技术应用于管理服务工作中。毋庸置疑,基于大数据开展地方高校教师管理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教师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推进高校由传统管理模式向服务智能化和教育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型,实现教师管理现代化。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教师管理过程中数据化管理水平较低,主要体现为:一是数据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缺失,高校管理者以及高校教师缺乏基本的数字化意识,对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二是缺乏专业人才的支持,相关人员数据化管理能力不足。高校中相关管理人员不具备基本的数据化管理的知识和能力;专业的数据项目管理与分析人员则更为稀缺,相关研究表明,我国一般院校中全校师生和专业信息技术支撑人员的比例高于500:1的接近60%,加大专业化数据人才培养力度已然迫在眉睫。三是高校教师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有待完善。目前,大部分高校均已建有多个数据化管理平台,但平台通常由校内不同的部门分别建设, 呈现出多而散、各自为政、互不联通,甚至相互掣肘的情形,学校大数据管理系统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亦没有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
首先,教师的民主参与度不够。各地方高校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充分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做到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 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缺乏与广大教师的沟通交流。其次, 学术权力参与管理度不够。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冲突与协调贯穿于地方高校运行和发展的全过程。近些年,随着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学术权力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但行政权力过多介入学术事务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学术权力参与管理的面依旧十分狭窄。这些都迫切要求地方高校管理者进一步加大力度,营造地方高校民主管理氛围。
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师管理的应对策略
首先,加强地方高校组织文化建设。优秀的组织文化是地方高校软实力的体现,对于增强高校教师凝聚力、提高高校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教师组织认同度均有重要作用。培育优秀的高校组织文化,应注重确立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明确组织使命;提升高校领导者的文化意识和管理水平;培养教师参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决策的意识和能力;激发高校组织的创新能力,创建“学习型”组织。其次,畅通沟通渠道,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组织的沟通方式对于
成员的组织认同度具有重要影响,由于高校教师工作本身具有的“相对独立性” 和“自主性”特征,高校教师之间沟通较少,“同校共事十数年不相识”的情况并不鲜见。高校管理者可借鉴企业团建等方式,创新、丰富教师沟通渠道, 促进教师间以及教师与领导间的深入了解。第三,提供有效的组织支持。充分发挥组织资源优势,帮助教师解决个人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卡脖子”难题, 提供团队、资金等支持;关注教师个人生活状态,必要时提供相应物质与精神层面支持;及时疏导工作及生活过程中教师产生的负面情绪,助力教师心理健康。最后,提高学校社会声誉度和影响力。地方高校应着力避免“大而全”的组织发展模式,应凸显自身特色,回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提升区域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校美誉度,真正让教师“以校为荣”。
首先,严格贯彻执行地方高校制定的有关教师岗位设置与聘任的系列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教师聘任流程。为此,地方高校管理者有必要进一步认清规范教师聘任过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紧迫性。其次,要力避地方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现象的产生。“近亲繁殖”不利于学校的学术繁荣,容易出现小团体现象,招聘过程中不能因人情关系而一味降低要求,要避免留任本校毕业生,更大限度的规避“近亲繁殖”现象。要敢于启用那些能够认同学校发展理念,善于沟通与合作,具有相当理论知识水准,具有创新精神的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优秀人才。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三,多渠道深入了解教师的发展需求,注重激发教师主体性,培养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责任感。第四,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创新型教师是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保障, 创新型教师的引进有利于高校教师队伍的优化,更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创新和科研创新。第五,在选拔人才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大考核过程的透明度,畅通教师监督渠道,着力引进社会监督机制,力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最后,构建高校行政部门、教师、学术组织等多主体共同参与治理模式,明晰各主体权责关系,相向并进,助推教师聘任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首先,地方高校应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在制定教师考核标准时,进一步细化、量化、科学化教师考核标准。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师岗位分别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为改变长期以来“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培养一批乐于教学、善于教学的教师,各地方高校应因“岗”制宜,重点关注“教学为主型”教师
考核体系的构建与精准落实。其次,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应基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利用新的教育和技能评价工具,发挥定性与定量评价、自我评价与同行评价等混合式评价优势,弥补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扭转更多关注成果数量而忽略质量的现状。第三,在教师考核标准的设置过程中,要注意体现适切原则。考核评价标准的设置应紧密贴合地方高校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绝不可脱离地方高校实际情况,盲目追求高而精、大而全。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考核结果需及时反馈。地方高校管理者应充分重视考核结果的反馈与沟通,通过访谈、观察等多种方式深入教师所处的真实教学与生活情境,洞察隐藏于表象之后的深层原因。在沟通过程中,让教师明确自身的优势所在,从而激发其争取更大进步的决心;但与此同时,更应让教师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明确改进工作的方向及方法,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成绩,在促进自我发展的同时,助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首先,各地方高校应树立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对本校教师及整个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职后专业发展不仅可以拓展教师专业成长空间,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现有教师队伍,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其次,建立高质量的教师职后专业发展制度体系,出台相应政策,在培训费用、进修津贴、工作量减免等方面给予教师适当支持,从而更为充分的调动教师自我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好的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高质量开展。第三,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科学性及合理性,提升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成效,扩大影响力,多方面助力教师发展。需要强调的是,针对大多数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高校教师职后专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构建产教协同联盟,理实交融,培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及能力,多措并举打造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
首先,转变高校管理理念,树立科学的数据化教育管理理念。应通过专业培训、实践操作等多方式,以及“引进来、走出去”等多路径,培育高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数字化管理新理念、新思路,改变“等级化、经验化”的传统管理思维,强调管理过程的“联通与共享、人技相融”。其次,打造专业化的大数据人才队伍,全方位提升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大数据素养。应加大对专业化的数据项目管理和分析人才的引进力度;注重对现有信息技术人员数据素养的培
育,尤其要关注相关人员理论与实践融合应用能力的生成;消除教师对数据化管理的排斥、畏难心理,全面提升教师运用数据分析结果助力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最后,加强高校教师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应强化教师数据化管理的顶层设计,坚持统筹推进、协同发展,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体系,整合现有平台资源,构建数据共享机制,打造数据融通的现代化智慧育人服务平台。
首先,地方高校应树立科学的民主管理理念,认识到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紧迫性及重要性。强化教师参与民主管理,既可以使所制定的政策得到广泛认可,各项措施的贯彻执行更加畅通、高效,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激发教师作为主人翁的参与热情。其次,构建教师借助自身“权利”来制约行政权力的管理模式,通过完善教师代表大会、基层教学组织年度会议等一系列制度,畅通教师民主参与管理渠道,从制度上和组织上给予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保障。使相关组织及会议真正成为广大教师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民主监督职责,维护自身权益的基本渠道,鼓励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最后,要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地方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学术组织的优势所在,创造条件, 拓展渠道,发挥学术组织的力量,助推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
关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调研报告 以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为例
陕西省社监事会
(2023年11月28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今年上半年,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监事会成立专题调研工作组,围绕“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课题,先后赴延安、宝鸡、汉中、安康、商洛等5市12县实地考察走访,切实了解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实际情况。
主要做法
(一)发挥体系优势,筑牢产业发展基础。走访发现,各地供销合作社注重发挥体系优势,不断建强县镇村三级流通销售网络,探索农产品销售新模式, 筑牢产业发展基础。延安黄龙、洛川等地供销合作社立足苹果等优势产业,依托社有企业吸纳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个人组建特色产业农合联,从选种育苗到种植养护,再到采摘建立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形成了包括标准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和监管服务体系等在内的一整套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发挥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作用,通过联合合作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二)协调各方资源,拓展销售渠道。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与农业农村、商务、邮政、金融、保险等部门沟通,发挥供销合作社流通网络优势,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签订“供销+金融”“供销+物流”等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洛川、柞水等地不断健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网络,助力特色农产品外销,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在线上建设“百镇千村”网上供销平台,以“政府主导、经贸主建、供销主营、市场主体”模式, 通过联合合作、项目带动等方式成立供销电商运营中心,孵化发展电商企业。此外,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组织有关企业参加茶博会、农展会,推介名优特农产品。
(三)打造特色品牌,助推产业健康发展。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各地供销合作社大力推进“地理标志品牌+龙头企业品牌”工作, 让更多的供销品牌农特产品走向市场。延安市社参与打造了“延安苹果”“洛川苹果”特色品牌,一手抓产品质量、一手抓品牌营销,并借助主流媒体、短视频平台进行推介,进一步扩大延安果品的市场影响力。平利县社完善品牌建
设,推进富硒茶产业向区域品牌集群发展,形成“女娲银峰”为代表的绿茶、“金陕红”为代表的红茶、“叶叶金花”为代表的黑茶、“秦汉古茶”为代表的古茶竞相发展局面。
(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向全方位、综合性服务转型升级,持续推动服务体系向农产品生产环节延伸拓展。宝鸡市社做强农资供应主渠道,推动供销农资经营企业加强同上游生产厂商和下游生产主体的业务对接,广泛联合农资经营网点,深入推进“有机农资进百园”行动,保障农产品生产需要。平利县社探索了区域农资直供配送模式,通过完善区有配送中心、镇有服务站、村有服务点的三级配送体系,形成了统一资金、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管理“五个统一”模式。商洛市社针对当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大量土地闲置的情况,因地制宜拓展生产托管、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采取“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
+联合社+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发展生产托管服务主体114个、组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87个、兴办庄稼医院402个、延伸托管茶叶及食用菌等作物近30万亩,年开展社会化服务超过48万亩次,有效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五)加强联合合作,形成发展聚合优势。各地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联合合作优势,围绕果业、茶业、食用菌等乡村特色产业,在大力领办特色产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推动“再联合”,创新打造“三联”(产业联合社、产业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促进农产品经营主体联合合作、资源共享、抱团发展,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高质量发展。安康市社系统共参与组建产业联合社83个、产业联盟51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3个,联合产业经营服务主体近500家;发展控股及参股农业产业化企业77家,落地建成安康富硒茶城、宁陕农副产品产供销基地等项目,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链水平有待提升。调研中的几个区县社对供销合作社系统网络体系资源的利用率还比较低,还未形成集群效应。社有企业科技研发能力不足, 原创性的深加工技术相对缺乏,产业链条较短,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循环体系尚不健全。
(二)服务链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各地尚未建成统一规范的农作物生产管理、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受自然条件、技术实
力、营销手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各地供销合作社系统存在产业发展不稳定、不均衡的问题。一些基层社缺少在市场化平台中打造品牌、多渠道销售的经验,没有成熟的市场运营机制作保障,影响和制约着基层社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和效果。
(三)群众参与产业发展意愿不强。乡村特色产业带动效果不明显,基层群众在产业链运转过程中参与度不高。从调研情况来看,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农业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另一方面基层社影响力弱,导致农户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农户和市场之间的信息壁垒进一步加大, 农户利益进一步被压减、参与特色产业发展的意愿也相应降低。
(四)社有企业带动能力不足。各地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影响力有限。系统现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链条较短,发展规模较小, 深加工产品较少,品牌宣传滞后,全产业链服务不均衡。多数市县社在特色产业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社有企业带动能力不足。
对策建议
(一)健全农业流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联合合作优势,通过控股、参股、联营等方式,统筹推进流通主体建设,着力培育以农产品市场为主体、以连锁超市为支撑、以加工企业为配套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统筹农村地区寄递物流资源,健全农产品双向流通体系,做好邮政、商务、供销网点共享,鼓励物流平台采取多方式合作共用末端配送网络,支持做好货源组织、储备和对接调运,有效降低农村末端寄递成本。依托供销合作社系统现有冷链物流网络,打造冷链骨干网模式、产地冷链物流模式、区域冷链物流模式、集散地冷链物流模式及新业态下的冷链物流模式。推动县级社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产地市场、农贸市场的建设改造、运营管理,并逐步建立起“产地市场—冷链物流—销售地市场”的农贸流通模式,打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围绕当地主导产业, 鼓励支持基层社、农民合作社、社有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 推动农产品从初加工走向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二)搭建农产品信息平台。联合农产品流通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 借助“数字供销”打造高效的系统农产品信息平台。依托农村网格化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手段,分地域分层次摸清农产品生产底数、分类精准施策,为供销网络赋能。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网上现代流通新模式、新业态。适应新形势,积极发展无接触消费、网红带货、直播营销等销
售模式。基于“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发展大宗特色农产品加工和购销业务, 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三)培育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围绕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全产业链,重点扶持做强一批“领军型”龙头企业,整合提升壮大一批“成长型”龙头企业,培植引进一批创新型“小巨人”和“单打冠军”型龙头企业。积极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发展,在大中城市开拓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业务,在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冷链物流设施,降低农产品损耗。引导并为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产业主体组成战略联盟创造条件,实现优势互补;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向前端延伸建设种苗、生产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设深加工、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 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参与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
(四)培养全产业链人才队伍。加强与院校、研究所合作,培养全产业链高层次科技人才。进一步优化系统产业发展高层次人才政策,形成留得住、能发挥、出成果的人才机制。完善系统省、市、县、镇、村五级产业服务体系, 建强组织机构、配置专业人才、开展专业服务。大力培养乡村产业经纪人队伍, 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对特色农产品营销和产业发展的连接、引导、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加强社有企业负责人培训,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五)延伸农产品产业服务链。积极争取X委政府支持,发挥供销合作社市场优势、流通优势,着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社有企业和各类合作社参与特色田园乡村、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带动农民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通过与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大型电商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为产销对接搭建服务平台。在系统主导的大型农产品市场设立专区、在大型连锁企业设立专柜、在大型电商企业设立特色馆, 帮助底子薄、实力弱的基层社打开市场。放大城乡民众怀旧效应,建设打卡点, 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在天然、精品、原生态上做文章,在观赏、休闲、旅游上下功夫。
关于加强和改进全民国防教育的调研报告
中共吉林市委宣传部调研组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是X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意见》精神,切实肩负起加强和改进全市全民国防教育的重任,结合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题调研活动要求,吉林市委宣传部组成调研组, 深入各县(市、区)、吉林军分区、市直相关部门开展调研,旨在进一步理清吉林市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底数,梳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切实推动全民国防教育深入普及。
一、当前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
吉林市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丰富载体,在机关X员干部国防教育、爱国强军类艺术创作、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创建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
X员干部国防教育已纳入日常学习教育培训。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关X员学习教育和主题X日活动中,认真组织学习国防有关内容。每到重要时间节点、重要纪念日,各单位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到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等进行参观学习,增强X员干部的国防意识。市委X校还专门开设了国际关系与ZZ专题课程,将《反恐形势与社会安全》《统筹安全与发展》等课程纳入到此专题中,在培训中教育引导广大X员干部了解国际安全形势,提高国防观念,增强国防意识。
2020年至今,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修班” 第三期至第九期、市直机关公务员初任培训班中纳入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课程,累计培训学员1271人次。
青少年校园国防教育形式丰富。吉林市积极探索校园军事文化改革,丰富学校国防教育方式方法,将国防教育纳入学生综合实践考核,通过开展新生入学军事训练、选派优秀体育教师参加“全国军事骨干教师培训班”、定期普查学生国防军事训练情况、组织学校参加国家级国防教育特色校及示范校评选等
形式,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一是严格落实高中阶段学生军事训练工作,推动学校国防教育工作普及深化。二是充分发挥特色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国家级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加快国防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融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引导学校加强国防教育,引领带动全市中小学校提升国防教育工作水平。截至2022年,吉林市共有16所中小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有5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三是积极开展每年春季、秋季征兵宣传工作,组织高三毕业生观看征兵政策网络直播宣讲及吉林市适龄青年国防教育活动,通过“人人讲”网络直播平台为全市所有高三在读学生进行网络授课和国防教育,提高适龄学生参军意愿。四是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及军警院校报考指导工作。每年通过网络组织全市高三毕业年级参加国防教育暨报考军警院校指导、参军入伍政策网络直播宣传活动,力求提高军警院校报考率。五是严格落实吉林市高中适龄学生兵役登记制度,将兵役登记要求及流程传达给每名男性适龄学生,确保吉林市各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中专、职高、技校)符合条件的青年顺利完成兵役登记任务。六是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国防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通过思政课、新闻时事课、公众号等平台普及宣传国防基础知识,广泛开展“八一”建军节、“一二·九” 运动纪念日、国防教育日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
正面宣传引导氛围浓厚。组织媒体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将习近平强军思想融入全民国防教育各领域、全过程, 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做好深化教育引导。一是围绕全民国防教育相关主题开设专栏。组织松花江网、吉林雾凇台、吉林乌拉圈等吉林市重点新闻网站及新闻客户端开设“重温红色经典”“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周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强国复兴有我”“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今天,鲜花献给英烈”“再走抗联路”等专题专栏17个,及时转载集纳中央、省直媒体重要新闻稿件,把全民国防教育融入重大主题宣传、形势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提高全民国防教育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优势,高频次、广覆盖,力求达到良好推广效果。累计刊发全民国防教育方面稿件2900余篇,阅读量超过1149万次。引导民众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全民爱X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崇军尚武的思想观念、强国强军的责任担当,以正面声音引领多元多样多变的网络
舆论。三是广泛开展网络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创作一批优秀新媒体作品并适时协调新浪吉林、网易吉林、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二三里资讯、中国吉林网等域内外重点网站和平台转发推送,持续扩大宣传影响力。持续推动宣传形式创新,加强图文和短视频相结合的新媒体宣传方式,拓展手机APP客户端、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和快手等多种新媒体平台,不断壮大网上爱我国防、建设国防的理性声音和主流价值,为吉林市国防教育工作形成更好的网络宣传效果及网络舆论氛围提供坚实保障。
《百团大战》《金刚川》《太行山上》《七七事变》等爱国主义电影100余场, 使国防意识和拥军情怀更加深入人心;开展“文化砺兵志,书香溢军营”活动, 为驻吉某部送去X史、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图书500余种、1000余册;走进森林消防队开展送演出进基层活动,以精彩的演出丰富官兵精神文化生活;举办“寻访老兵足迹,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文艺作品征集活动,用丹青妙笔表达出军民的鱼水情深。二是坚持精品标准,突出时代特征,大力创作推出大型现代舞剧《红旗》、话剧《吉林·1948》《魂系长白》、儿童剧《
草的故事》等一大批质量高、影响深、传播广的体现爱国强军精品力作,彰显时代精神,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爱X爱国爱军情怀。
经费保障和有关人员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一是市财政始终支持市直机关开展国防教育工作,3年来,累计拨付国防教育相关经费125.25万元,其中军事国 防教育经费30万元,人防教育宣传经费17.75万元,国防园人防主题园区项目建 设经费77.5万元。二是积极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市图书馆、市各博物馆和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场馆为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提供免费开放和免费讲解服务,松花湖景区等全市收费景区为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提供免门票服务,不折不扣落实各项优抚政策;积极动员组织全市各宾馆、影院、景点等企业参与社会化拥军活动。
二、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吉林市在全民国防教育方面已经做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在全民普及程度和开展质量方面与新时代新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是没有把国防教育摆上应有位置。心无压力“一身轻”。长期的和平环
境使一些X员干部沾染了“和平积习”,安享太平盛世,有的把主体责任当成了次要责任,本来应该主抓的份内事当成了协助军分区、人武部抓的份外事。有的把国防教育当软指标,认为抓多不出政绩、抓少没人问责,没有像抓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环境治理那样下狠劲真功。有的把重视体现在口头上,没有脚踏实地去做,工作走过场或者临时抱佛脚。
二是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持久性和规划性。对各类人员应该学习什么、培训什么、掌握什么规范不明确,往往干部、群众、学生“一锅煮”,公民的国防知识和素养始终停留在初级阶段。内容缺乏“时代性”“抓不住眼球”, 缺乏震撼力、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不易让人产生共鸣。总体上传统手段多、现代化手段少,课堂教育多、实地教育少,理论教育多、实践教育少,强制灌输多、主动参与少。由于宣传平台比较少,导致群众关注度不高。
三是没有形成抓国防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常抓不懈。多是靠重大节日、重要时段抓,有的把国防教育当作临时性、阶段性工作,采取突击式的工作方式, 常常是上级来了抓一抓、上级走了放一放,形势紧张抓一抓、形势缓和放一放, 闲暇时候抓一抓、忙碌时候放一放,检查考核抓一抓、考核过去放一放。调研发现,多数单位在征兵期、节日、纪念日和全民国防教育日等“任务期”开展的教育占全年的八成以上,日常学习工作期间的“常态化”教育不足20%,还有个别单位以征兵宣传、学生军训等单项工作代替国防教育全部内容,导致国防教育缺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长劲,起不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加强和改进吉林市全民国防教育的意见建议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形成合力。一是在健全领导机构上下功夫。结合国防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和委员工作调整变动,及时调整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成员,细化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明确国防教育年度工作目标,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办法,配齐配强国防教育办公室成员,形成国防教育领导小组运行和日常工作落实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强化X对全民国防教育的ZZ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切实增强抓好全民国防教育的ZZ敏感性和实践担当力,确保全民国防教育的正确方向。推动市、县、乡三级X委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把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大事大抓、长事常抓。明确X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二是在落实基本制度上下功夫。全市X、政、军系统要认真组织学习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以及上级关于国教工作的文件规定,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办法。明确国教小组成员单位岗位责任,
建立和完善组织计划、检查指导、报告工作和表彰奖励制度,促进各成员单位发挥优势,履职尽责。加大对全民国防教育理论研究、课程教材、人才队伍、技术手段等薄弱环节的建设力度,构建要素完整、结构完善、运转顺畅的全民国防教育体系,提高全民国防教育的科学化、体系化水平。修订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规,制定领导干部、青少年、城乡居民等重点对象国防教育细则,构建系统完善、结构合理的全民国防教育法规体系,树立正确的建设发展方向,规范全民国防教育有序健康发展。有计划地组织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参加学习调研和议军习武活动,增强抓好国防教育工作的责任感,提高相关业务能力。创新发展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网络体系,指导县(市、区)建立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各地实际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督导检查制度等,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内外联动、前后衔接的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强化执行力、协同力、推动力,确保全民国防教育工作顺畅运行、高效开展,以扎实有力的组织领导将X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到位。三是在切实形成合力上下功夫。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路,开展军政军民团结教育,引导全民树立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国防观,不断增强ZZ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切实筑牢全民的“国防观念长城”。各成员单位依据岗位责任,进一步发挥行业优势,聚集领导力量,切实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市、县两级要理顺指导关系,实现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对上加强请示汇报,横向好协调沟通,对乡(镇)、街道及企业加强指导,推动全市国防教育工作均衡发展。推动构建全民国防教育宣讲教育体系,建立建强全民国防教育专家库、人才库、素材库,组织战斗英模、现役军人、优秀退役军人等组成全民国防教育宣讲团,走出全民国防教育宣讲专业化、常态化、大众化、生活化的新路子。进一步明晰全民国防教育相关部门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坚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军地协同配合,构建形成齐抓共管的生动格局。
突出重点对象,带动深化普及。坚持重点教育与普及教育相结合,加速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全域化发展,坚持突出重点、全面覆盖、分类施教,分层次、体系化抓实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军队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国防教育,加大对民族聚集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在抓好重点对象的同时,确保全民国防教育不漏一人、不留死角, 确保国防教育普及深入。一是抓好领导干部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纳入各级X
校培训计划,完善相关培训制度,提高培训质量。积极组织领导干部在职学习国防知识和参加议军习武活动,增强国防观念和抓国防教育工作意识。各县(市、区)要充分挖掘资源,积极组织X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相关活动。二是抓好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落实《吉林市中小学校国防教育实施细则》,深入研究和改进学校国防教育的措施办法, 促进学校国防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要继续抓好国防教育示范校建设, 推动学校国防教育工作整体跃升。三是抓好民兵预备役人员国防教育。结合编兵整组、民兵训练、遂行任务和征兵宣传等活动,扎实搞好民兵预备役人员国防教育。充分发挥民兵分布广的优势,结合开展军民共建和谐社区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等活动,开展国防教育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屯、进家庭活动,扩大教育覆盖面,促进国防教育深化普及。紧贴形势任务,实现创新发展。一是结合重大纪念日开展活动。在全市广泛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国防观念,形成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生动局面。二是建好用好国防教育基地。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国防园等国防教育基地和各县(市、区)烈士纪念设施的管理维护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开发教育功能。教育基地主管部门要积极研究提高基地使用效能的办法,为群众接受国防教育最大限度地提供保障。三是打造全民国防教育舆论媒体宣传矩阵。把主流媒体、新媒体统筹整合起来,设计打造亲民、爆款、多样的全民国防教育文化产品,多层次、多渠道宣传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先进典型、感人事迹、理性声音、主流价值,牢牢把控全民国防教育的舆论媒体主导权、引导权,大力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实现全民国防教育的全域普及、全维覆盖。要将国防教育内容纳入各级新闻媒体年度宣传计划, 加强对国防建设和部队典型的集中宣传和动态报道。积极探索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手机移动终端、户外ED显示屏等开展国防教育的有效途径,增强国防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要加强对与全民国防教育有关的影视创作、出版发行、教育培训等文化产业的整合引导,打造全民国防教育的“航母龙头”,把国防效应、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关于上海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研究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课题组
X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上海作为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理应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探索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发展规律的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谱写新时代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乐章。
一、上海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情况
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官方统计数据、行业公开资料和全国权威测评结果显示,上海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一直在全国处于“排头兵”地位。
2016-2020年,受农业农村部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根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每年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进行测评,2020年上海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分为84.37分,位居全国第一。2017年起,受农业农村部委托,上海交通大学持续研究并发布《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覆盖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27个省会等36个大中城市,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连续5年位居第一。
总体上看,上海农业现代化建设呈现出“三个稳定、三个提升、三个领先” 的鲜明特点。
地产农产品生产能力保持稳定。严格落实151.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和202万亩耕地保护任务,锁定农业基本生产用地空间格局。地产农产品产量基本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0万亩以上,常年菜田面积稳定在34万亩以上,粮食自给率约15%,蔬菜自给率约40%,牛奶自给率约30%,猪肉自给率约8%,水产品自给率约2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持稳定。累计建成172.5万亩高标准农田,构建了集中统一高效的农田建设管理体制。累计建设14万亩设施菜田(含高标准设施菜田约9万亩),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蔬菜生产基地。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占比达97%,已建设标准化水产养殖场18.6万亩。粮食烘干处理能力达2.97万吨/批次,区域性粮食烘干中心、农机库房和维修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保持稳定。在国内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共建立78个农村土地流转公开交易市场,土地流转合同全部实现网签备案和用途管理。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队伍,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5万余人,年龄和教育结构持续改善。
农业科技水平持续提升。大力发展种源农业,开展优势特色种源创新和种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2015-2021年农业科技成果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 项,其中“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成果在国内已累计推广11.9亿亩,经济效益达1680.6亿元。191项农业科技成果实现转化交易;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0%,居全国前列。在国内率先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无人农机作业研究与试验,基本建成近万亩水稻无人农场示范区;全市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大力推进蔬果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累计创建27家蔬菜生产“机器换人”示范基地,综合机械化率达64.5%。
农业规模化生产持续提升。全市农村承包地流转率达90%以上,位居全国第一,为农业规模化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培育区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90 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6家),2021年销售收入858.88亿元;共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538家(国家级示范社90家),带动农户13.31万户;共有各类家庭农场3813家,户均经营规模154.99亩。以规模化生产为纽带,组建各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65家,有效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休闲农业发展持续提升。以扩大假日经济消费为导向,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市已建成513个各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区(点)、39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80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企业(园区)、397家获得证照的乡村民宿,涌现出浦东新区“宿予”、崇明区“顾伯伯”、金山区“青檐”版画民宿等诸多市场美誉度高的乡村民宿品牌。通过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推介、海派农家菜大擂台、农事节庆活动等,提升了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农业投入力度领先。完善市区两级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实施“支农专项+任务清单”,采取项目制与“以奖代补”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支农政策的实效性,单位耕地面积财政资金投入水平在国内各省市名列前茅。持续加大农业保险力度,全市已有22项险种享受政策保费补贴政策,实现“应保尽保”,
农业保险覆盖率居全国首位,农业保险深度达9.71%,远高于全国0.9%的水平。8.农业信息化水平领先。积极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开发建设服务于生产
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的系列专业性功能服务平台,基本建成“1+N+X+数字底座” 的数字农业架构,实现“一图知三农、一库汇所有、一网管全程”,农业信息化走在全国前列,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肯定。全市规模以上的8100多家经营主体均已实现入网直报,经营面积180多万亩,占比超过80%,基本实现农业生产信息动态实时更新。建成长江禁捕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多部门联合的24小时“空天海陆”一体化监控全覆盖。
9.农业绿色生态发展领先。实施农业投入品减量行动,化肥农药实际施用量分别为5.77万吨和0.22万吨,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4.6%和8.3%。积极推进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快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示范基地,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地产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率达到30%,居全国首位。
经过多年实践与努力,上海农业已初步探索出具有超大城市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三个明显特征。
农业体量虽小,但基础作用日益凸显。上海现有耕地24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2亩,不足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1/12。尽管如此,农业对上海城市保供的基础性作用不可替代,特别是在抗击疫情的“大上海保卫战”中,地产农产品特别是绿叶菜的有效供应,切实发挥了“子弟兵”和“稳定器”作用。
同时,上海积极推动国有农业企业和域外农场建设,为保障超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运行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满足市民需求,农业功能多元化日益凸显。夯实农业的生产功能,加快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培育20个农产品知名品牌,组织开展地产优质农产品品鉴评优,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者与新型零售企业建立产销对接合作机制,更好地满足了市民对“吃得好、吃得健康”的追求。据测评,上海农产品品牌发展指数从2020年的452提升到2022年的710,瓜果和畜牧水产品牌建设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同时,拓展农业的生态和生活功能,通过加强农业的绿地、湿地等生态服务,传承弘扬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打造成可供市民享受休闲旅游、踏青度假、劳动研学等美好生活的国际大都市“后花园”。
农业产值虽低,但示范引领性日益凸显。上海农业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
(DP)中的比重越来越低(由2015年的0.4%下降到2021年的0.23%),但在推动农业产业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方面,为全国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比如,加强农业招商引资,2020-2021年实际到位资金约128.75亿元(2022上半年新增社会投资122.17亿元,同比增长17.34%),引进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领军企业,建设了一批现代化农业项目。又如,松江区在国内首创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模式,成功经验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推广,成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收入的典范。
由于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上海城区边界不断向郊区农村拓展,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造成了一定的制约,主要瓶颈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资源要素持续紧缩,产业规模提升受限。受土地、劳动力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农业生产的规模难有提升空间。近十年来,水稻生产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茬口布局由麦(油)稻两季改成单季稻,播种面积减少了约40%; 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关停了一批生猪小散养殖户,猪肉产量减少了约60%。从农产品保供情况看,据第三方测算,上海在四个直辖市中排名第三,与天津和重庆的差距较大(天津、重庆的农产品综合保供能力在80%左右,上海在30%左右,北京在20%左右)。同时,各类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数量不多,农村本地青壮年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不高,种粮农民平均年龄近60岁,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的老龄化现象更为突出,且外地雇工也多在50-60岁之间,农业生产仍未摆脱后继乏人的困境。
二是质量效益不够显现,产业融合水平不强。尽管市民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但供需信息对接渠道还不够通畅,农民反映优质不优价,市民反映好产品买不到的情况时有发生。农业品牌体系建设、品牌标准制定、品牌营销策略等还不适应都市现代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叫得响的大品牌相对缺乏,农产品品牌“多散小”的情况较为普遍,品牌溢价有限。农业“接二连三”的实力还不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数量、规模均有待提升,“农业+” 文化、健康、教育等产业融合的培育还不够充分,难以满足市民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三是经营服务有待完善,创新活力仍需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国家级经营主体数量还不多,大企业、大项目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没有形成产业集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小农户
的服务覆盖面还不广;优化供应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等方面亟待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水平还不高,种业创新与产业链融合深度仍不够,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城市定位不相称。农业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设施装备能力不足,智能温室运营水平需提高。
总之,形成上述三大主要瓶颈的原因在于上海城市的虹吸效应强大,各类要素单向流动的持续惯性较难改变,农业农村为城市综合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自身发展面临难以克服的瓶颈。
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借鉴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有三种模式:
北美模式。又称为“劳动节约型”模式,代表国家有美国、加拿大等国 。这些国家土地广袤,地多人少,耕地充足,实行的是大农场经营模式,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一般是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然后探寻农作物品种改良,实现生物化及信息化。
日韩模式。这些国家人多地少,可耕地面积少而分散,且有盐碱化的趋势,农产品普遍供给不足,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一般是先探寻农作物的品种改良,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强调精耕细作,然后转入农业机械化,这种模式下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较多。
欧洲模式。英国、法国、荷兰是其代表,这些国家的可耕地面积介于美国、加拿大和日本、韩国之间,农户经营规模中等,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 欧洲国家将机械化、生物化、化学化及信息化置于同等地位。
对标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情况,荷兰、日本的发展模式值得上海学习借
鉴。
荷兰、日本的农业最大特征是优质高效。荷兰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2%,农业增加值却占DP的4%,农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25%;全国农业劳均产值4万多欧元,劳均出口3.3万美元,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均高于第二、第三产业,农业大批出口、大把赚钱和大量缴税,成为国民经济的支
柱产业之一。日本的农产品品优质佳,是精致农业的典范。日本都市农业仅占全国2%的农地,却贡献了8%的农业产值,农业的生产生态、抗灾防灾、文化传承、休闲体验等多元化功能在东京都表现得非常充分。两国的主要做法:
一是依托高科技支撑。日本十分重视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实行农业全自动化管理;利用手机APP操控,实现农田灌排水自动化。荷兰大力发展种源农业, 利用基因技术在蔬菜、园艺新品种育种方面走在世界前沿,温室蔬菜彩椒单位产量高达50公斤/平米,1公斤番茄种子价格远远高于1公斤黄金。
二是实现全产业链增效。始终贯彻大食物观的理念,实行农林牧副渔结合, 坚持农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做到产学研一体,通过延伸产业链不断提升价值链。比如,荷兰绿港模式,从种子、育苗、生产到加工、贸易、物流、金融,农业关联产业高度集聚,形成了上下游紧密联系和一、二、三产业贯通的全产业链。同样,日本大力倡导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六次产业发展,2017 年六次产业总额达3.9万亿日元(约2500亿人民币),年均增幅4%。
三是培育高素质职业化农民。在荷兰,农业生产是一个体面的工作,有较高的从业门槛,职业农民普遍具有较高素质,教授、博士当农民并不少见,只有取得农业大学毕业证书即绿色证书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农民。日本农业就业的最低门槛是大专毕业,农民的来源面向全社会,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当农民。此外,日本还注重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通过组建各类产业联合体,把广大小农户联结起来,带动小农户实现农业现代化,接轨农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催生了农业中介机构,使农业产前、生产过程及流通能够有效地衔接起来并连为一体。农业中介机构为农民提供了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类社会化服务,包括技术、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业资金的支持、保险及信贷等各种服务。日本的农协就是这种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标志性机构,这些机构为农民在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的储存、加工及
运输、出口贸易中提供了完整而有效的服务。
对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包含的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科技支撑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质量效益水平、绿色发展水平和支持保护水平六类指标,上海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同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应吸收荷兰、日本农业发展共同经验:发展设施装备农业,突破资源瓶颈;专注优势领域,打造产业精品;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打造利益共同体;依托地缘优势,拓展农业功能。
三、上海农业现代化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上海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放在”的殷殷嘱托(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放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的总体部署中),进一步突出三大优势:一是市场优势。上海坐拥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是我国构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心城市,农产品及其前端、后端产品的消费需求旺盛, 流通渠道畅通。二是要素优势。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和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资金、人才、物资、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充沛,可以为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重大战略优势。上海作为世界观察我国的窗口,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X的十九大以来,承担了中央交办的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进口博览会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政策和体制机制红利巨大。
基于这些优势,上海要围绕提升四大功能做好农业现代化这篇大文章。 1.提升生产保障功能。随着市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对鲜活农产品的品种、
数量、质量、新鲜度、营养等方面的要求在提高,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在增强,郊区农村要为超大城市提供必要的且难以由外地提供的高品质农产品。特别是在节假日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特殊时间,农业保供给的任务更重,更要发挥对超大城市安全运行的保障作用。
提升生态涵养功能。农业生产既提供鲜活农产品,也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一大片稻田就是一大片湿地,是上海生态涵养、生态净化的主体,是提升城市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改善城市生态循环系统的关键。农林牧渔生产所依托的自然空间,发挥了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是城市的“绿肺”。同时,随着郊野露营等生活方式的兴起,农业发展所带来的
“美丽环境”,也为带动“美丽经济”的崛起搭建了优质平台。
提升创新服务功能。通过科技为农业赋能,走高科技农业之路,使上海成为农业科学新发现、农业技术新发明、农业产业新方向、农业发展新理念的策源地,形成一批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原创性成果,成为全球农业科技研发的高地。强化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在空间上的叠加作用,加速产业融合发展, 培育精深加工、教育科研、新型零售、会展交易、康养旅游、设计创意等生产型、生活型现代服务业,在服务的辐射度上下功夫,为“上海服务”品牌增光添彩。
提升文化传承功能。上海是江南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广大乡村地区蕴含着许多优秀的传统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和农耕文明,承载着家乡味道、故土情结和精神寄托。要把这些承载上海历史、维系文化根脉的特色农耕文化遗产资源保留、保护好,使传统农耕文明的优秀遗存与国际大都市海派文化结合得更为紧密,让乡村成为市民群众了解上海历史、体验农耕文化的载体,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成为记得住乡愁、留得下乡情的美丽家园和广大市民向往、舒心游憩的“后花园”。
上海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是都市现代农业,最具优势的潜力是农业多功能拓展。上海农业的发展目标是:以绿色发展为引领, 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质量效益为根本,以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彰显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为路径,把增加绿色农产品供应放在突出位置,强化要素、市场、主体配置,聚焦打造一批绿色田园先行片区,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管理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努力走出一条产品绿色、产出高效、产业融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在完成国家农业现代化目标任务的基础上,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应对标国际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对照实现农业强国目标,充分利用超大城市人才、技术、资本等综合优势,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主要标志为“五高一强”,即高投入、高科技、高品质、高产出、高效益、强主体。
到2025年的具体目标是:
——高投入。农业保险深度达到10%,农业财政投入资金与农业增加值之比达0.3。
——高科技。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60%,设施菜田绿叶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达60%,全国种业企业50强占2-3个。
——高品质。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率达30%以上,地产绿色优质品牌农产品占比达70%。
——高产出。农业劳动生产率、单位土地产出率逐年提高。
——高效益。打造3-5个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休闲农业旅游营业收入与农业增加值比达0.5,主要农作物固碳(碳汇)保持稳定。
——强主体。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率达9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占比达70%,高素质农民占比达86%。
四、上海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
上海要通过实施五大行动,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1.实施绿色循环发展行动。一是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积极推广绿色循环生
产技术,建设一批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不断提高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率。巩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成果,推进蔬菜绿色防控集成示范基地和蔬菜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建成12家美丽生态牧场,建设100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二是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增加财政投入,引入社会资本,提升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技术、经济双循环。加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顶层设计,提高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的变现能力。
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业薄膜回收处置,支持种养结合与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以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为抓手,集中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镇和示范基地,形成生产清洁、资源循环、产品绿色、产业融合的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实施科技装备提升行动。一是建设农业智能化生产基地。探索基于5通信的农业物联集成应用模式,以区、镇为单位建设一批基于数字化管理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打造10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打造一批智能化菜(果)园, 建设2万亩高标准蔬菜绿色生产基地。积极探索植物工厂生产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蔬菜种苗、花卉园艺等工厂化生产,加强自主创新,降低使用成本,全面提升都市农业设施装备水平。二是夯实数字农业发展基础。加快数字农业云平台建设,增强农业数据汇集和治理能力,推进农业数据资源库、网络平台与农业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编好“一张网”、建好“一个库”、画好
“一张图”,提高“一张网”的质量,利用好“一个库”的数据,让“一张图” 更具有美感、布局更合理、更科学、更高效。三是提升现代种业发展能力。提高种业策源能力和原创能力,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相结合,努力建成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集生物育种实验室、资源安全实验室和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于一体的种业创新中心和节水抗旱稻国际种源策源中心,扎实推进种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优势特色种质创新及品种选育联合攻关,育成15个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新品系、配套系),作物品种在全国年推广面积超过1000 万亩。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全产业链品牌种业企业; 培育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种业头部企业,参照先正达招商引资模式,发挥上海人才资本优势,引进1-2家世界级种业企业在沪设立总部,打造1家全国20强种业企业、2-3家全国50强种业企业以及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专精特新”种业企业,使上海逐步成为种业企业集聚地。
实施经营主体培育行动。一是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围绕蔬菜、肉蛋、水产品等鲜活“菜篮子”产品供应,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和重大投资项目,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带动能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推动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互惠合作。二是提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重点培养100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200家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三是发展区域性农业服务组织。以蔬果产业为重点,打造区域性集约化育苗中心,提升种苗社会化服务能力。布局一批规模适度的农产品预冷、贮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农业生产经营,开展区域性农业服务,支持帮扶资金用于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现代农业。四是培育高素质农民。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强化政策激励,引导有志青年投身现代农业,加入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农业经营主体注入新鲜血液。
到2025年,全市累计培育农业经理人500名、新型职业农民2.5万名,形成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实施特色品牌建设行动。一是加强地产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优质稻米品牌,调优水稻品种和茬口布局,筛选和推广一批品优味佳的食味稻米品种。完善稻米品质评价以及生产、加工、保鲜贮藏标准体系。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引导建立优粮优
价的市场运行机制,集中打造优质食味稻米区域公用品牌。提升特色产业
品牌优势,聚焦蔬菜、瓜果、生猪、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力度,挖掘地理标志产品资源,集成良种良法、统一产品标准、做优分级分类,发展壮大“区”字号优势产业。二是培育有全国影响力的上海特色农业品牌。坚持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发展理念,培育上海特有农业品牌,带动地产农产品生产经营和销售,培育一批在全国叫得响、产值高的特色农业企业品牌。依托上海的市场科技资金人才优势,辐射带动周边省市农产品销售,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预制菜等新兴产业业态,实现上海农业走出去服务全国。
三是做强休闲农业品牌。加强农事节庆文化活动建设,进一步挖掘和培育乡村农耕文化,各涉农区重点培育和提升1-2个休闲农业品牌。重点打造10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围绕旅游古镇、特色村落、乡村民宿、郊野公园、科普基地等,打造一批特色休闲农业精品景点,力争到2025年年接待游客量2500万人次,农民就业岗位数超过3万个。
实施产业融合增效行动。一是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围绕食味稻米、绿色蔬菜、特色瓜果、都市花卉、优质畜禽、生鲜乳业、健康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一批涵盖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做优做强,促进产业深度融合。二是建设产业融合发展平台。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集聚优势资源和产业特色, 推进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产业特色镇(村)等。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农村电商主体,引导各类电商到乡村布局,构建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推动电商企业在村镇建设服务网点, 发展订单农业产销对接模式及电商直播等在线新经济。三是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延伸拓展传统农业的功能边界,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开发:对纯农地区,结合特色产品打造田园休闲农业, 发展林下经济、亲子教育、体育赛事等产业;对城乡过渡地区,聚焦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田园综合体、乡村民宿、文化创意等特色文旅休闲农业发展;对城市化周边地区,开展城市公园等绿化建设,探索健康养生、总部经济等特色产业发展。
组织保障。加强市、区职能部门联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项目推进中的问题。按照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强化政策体系
改革。锁定目标、锁定内容,采取目标管理的方式对工作推进进度实施“挂图作战”。
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市对区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绿色农业发展的力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支农比例,确保到“十四五”末全市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不低于8%。推动涉农资金跨领域、跨部门统筹整合,统筹各级各类财政支农资金。按照现代产业发展要求,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优化乡村地区营商环境,广泛吸引外资、民资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开展郊区农户、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银保担”风险共担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支持农业企业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优化农业保险财政支持政策,加强农业保险与相关财政补贴政策的统筹衔接。
用地保障。进一步修订完善本市的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针对设施农业用地临时用地的特点,实事求是设计备案要求,细化操作细则,明确实操流程,满足先进设施装备对农业用地的需求。加大建设
用地保障力度,更多写作资料+:nuo114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实行单列,新编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应预留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乡村振兴,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利用全域土地整治,做好规划布局,在农业生产区域里布局一些加工提升的建设用地,在纯农地区布局农业建设用地。落实建设用地周转指标制度,盘活的建设用地指标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休闲体验等乡村产业发展,尤其是用于支持发展“从田头到餐桌”的预制菜产业等新业态。有序盘活乡村房地资源,鼓励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房屋等农村建设用地房屋进行复合利用,发展乡村民宿、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
人才保障。围绕种源农业、数字农业、装备农业等重点方向,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力度。比照本市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加快人才集聚的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的评价、引进和扶持力度。建立公共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将农业农村人才开发经费纳入政府年度预算。
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人员通过专职、兼职、入股等形式,创办科技型企业或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专业人才和技能劳动力投身农业领域,在住房保障、创业发展、职称评定、落户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对
农业招商引资企业给予落户政策支持,根据投资金额和带动就业人数确定落户指标,确保指标用好用实。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民首席技师和技能大师等技能带头人的培养资助力度,加大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力度, 不断提高科技特派员的数量和质量,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完善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政策措施。
监测评估保障。制定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标准,定期开展监测评估,形成牵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鲜明导向,并在共性指标基础上,针对各区不同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设置个性化指标,引导优势做优、特色更特。
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深圳市深业航天食品与环境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赖志勇
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关系到国计民生,如何凸显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科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是关键。但在实践中,国企在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国企的长期发展战略,也会导致内部各项预算管理措施难以有效落实到位,员工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国企资源浪费和管理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国企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如何优化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体系是目前我国国企所面对的重要课题,国有企业要做好对外部市场的管理,也要提升内部管理的规范性, 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高效的绩效评价,对企业内部成本做到全面控制, 保障企业内部资源高效分配,在良好的内部管理下,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性、安全稳定性,为各类企业发挥带头模范作用。文章重点研究了我国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我国企业预算和绩效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全球经济一体化大环境下,我国国企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在国内市场中,国有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重大,带动经济持续有效增长,在国际市场中,国有企业代表国家形象,这要求国有企业不断提升对自身的要求,规范内部管理,提高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将国企全面预算与绩效评价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我国国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国企内部控制,优化国企各项资源配置,实现国企发展战略目标。但就现状而言,一些国企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方面缺乏实践经验,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且部分国企管理者对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企业发展受阻,只有妥善解决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才能维护国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推动企业在新时代快速持续发展。
一、相关基础理论
全面预算管理定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的经营目标、战略规划为依据,层层解析并下达至企业内部各单元,进行一系列的协调、预算、控制和评价,构建的一整套科学、
完备的指标管理体系,开始就把企业内部各部门责任工作目标与战略规划联系在一起,对企业职能部门各自所承担的经营活动实施全面的管理和控制,并对所完成的业绩进行评价和奖励。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以“权力分享为基础的分权”的经营理念,它可以通过“划分权责、集中监管”的方式,有效地分配企业的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效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基本流程
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流程是建立预算目标、编制预算、预算控制、预算分析和评价、预算调整。(1)确定预算目标。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策略计划,通过对市场进行预测和分析,配置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通过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及内部各职能部门协调,最终确定预算目标。(2)编制预算。编制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企业制定的战略规划能否贯彻落实、年度经营目标能否实现、预算目标能否顺利实施等都取决于预算的编制和实施是否得当。(3)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执行是以预算为基准,对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活动进行管理的一种行为。通过过程监督、信息反馈和调整预算等手段来保证预算的执行依照预算标准。(4)预算考核与监督。对企业进行全面预算实施的监督考核,可以增强企业的预算管理能力,促使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实现各项预算目标,为企业在下一阶段的预算目标积累经验,是编制下一年度预算目标的基础和依据。(5)预算调整。根据预算执行环境与市场环境的变化,编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预算目标调整计划,并将其上报并提交综合预算管理部门进行汇总、审核、讨论,最后提交预算组织的管理层做出最终的调整和预算决定。
绩效评价的定义
绩效评价是一种客观、公正、准确地衡量和评价企业在某一特定的运营时期内的经营业绩和职工的表现方式。通过建立具体的指标体系,参考一定的科学规范,根据既定的评价流程,对企业的业绩进行量化与定性的比较,从而达到企业绩效管理的目的,企业绩效评价综合应用数理统计与运筹学的基本理论, 其实质上是一种管理控制方法,它通过比较已经发生的结果与既定的标准来判定企业的发展境况,从而为管理者制定下一步的决策提供依据。
绩效评价常用方法
指标选取方法。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和成效进行综合分析,从
预算的制定、实施、控制、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评价的重点在于综合预算管理和实施两方面内容。
层次分析法。将复杂问题划分为不同的要素,并将它们按照支配关系进行分类,形成一个有序的分层结构,并利用综合比较来确定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AHP法可以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与推理紧密结合,定量地描述决策过程, AHP具有分解、判断、综合等基本特性,是一种很有特色和优势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二、国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分析
企业预算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当前的总体发展趋势和战略目标,对今后的各项业务和所需要的资金进行全面而深刻地预测和统筹,将其与实际成效进行比较,并进行合理分析和规划,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地调整和改进已有的业务活动, 有利于企业正常开展经营活动和企业内部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基本战略目标,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全面预算管理是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控制和区分的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在确保资金不断注入情况下,更好地完成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它具有明显的现代化特征,最突出的优点是:经济效益良好、市场适应性强,可以实现企业主动经营和综合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管理和运营方式,是企业不断前进的阶梯, 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与交流。
绩效评价是指企业对职工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观察、记录、分析与评估, 以反映个人在企业中的实际价值,并根据具体情况,评价其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业绩成果。通过对各部门的业绩目标进行细化和量化,使各部门的业绩指标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为以后的预算编制和管理提供依据。绩效评价从企业的发展目标入手,通过对职工薪酬制度的评价,让职工和企业达成共同的目标,以促进企业长足发展。企业通过建立和实施绩效评价机制,可以形成良好的激励氛围,让每位职工都有良好的表现,才能切实、有效地完成企业绩效指标。
三、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经济大环境下,国企的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是加强国企内部
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从当前一些国企的运行和发展状况来看,部分国企对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的认知还很薄弱,缺乏对国企全面预算与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管理者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发展业务上,认为只有扩大经营规模,才能有效地提升国企的经济效益,推动国企持续、健康、稳步地发展。但是,其并没有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在国企资源优化、降低成本、提高国企效益方面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也没有意识到, 在实现国企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绩效评估工作的价值。由于国有企业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在绩效管理环节也缺乏相应的研究与考量, 因而不能充分地支持和关注这两个方面的改革与优化,从而使国企的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难以得到有效落实,无法推动国企的健康发展。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必然要与绩效评价相结合。为了充分发挥国企职工的工作热情,提升职工的工作能力,必须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但是,有些国企的管理者却忽略了激励措施的重要性,仅仅采取了表面化、象征性的措施,使其激励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甚至有些国企在工作中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不但不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还会降低他们的工作热情。此外,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得到上级的同意,相关部门没有对职工的心理需求进行调查,在物质、精神激励方面存在众多不足,员工的工作热情难以有效调动,心理上无法获得相应的满足感,在工作中也会缺失相应的动力,长期来看,职工会产生对工作的厌倦心理,乃至对国企的战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国企在实施或发展特定的项目或工作时,必须事先制订一个完善的、明确的工作目标,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但是,有些国企并没有针对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制订有效的、明确的发展目标,这就给国企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使得其在未来的发展中无法掌握行业发展态势。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工作目标,未能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员工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信心不足,抱有懈怠、懒惰、麻木的工作态度,难以为国企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而且,有些领导不能一视同仁地对待职工,导致潜规则、不平衡等现象时有发生。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如果缺少明确的目标及核心价值,那么,晋升和奖励体制就会变成空壳,对国企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此外,国企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未能有效衔接企业发展战略,会导致更多的企业内
部冲突。如果不加强对国企的管理,就会使矛盾加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长期如此,没有工作目标支持的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体系就会产生数据偏差, 从而丧失其应有的价值。因此,不仅无法指导国企的发展,反而会给国企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有效的、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企的经营体制也日趋健全,但目前我国国企的全面预算管理仍有许多问题,根源在于国企预算管理工作的广泛性,国企管理者对预算信息的管控不科学往往会导致决策的失误,从而影响到国企的发展和经营产生的利润。另外,由于预算管理体系无法与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相结合, 使其工作成为一种表象,其实施成果缺乏时效性。此外,全面预算是衡量国企发展成本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国企的真实经济实力、执行力、组织力等综合水平的体现。如果国企不能有效地补充预算管理体系内部因素,将会妨碍相关管理,甚至对国企的经济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国企亟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建立和完善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经济保持动态化发展。企业要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 指导各个环节工作的开展。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情况下,与企业的发展实际结合,才能推动国企全面发展。但在实践中,有的国企的绩效评价机制还不健全,有的甚至还处在初级状态,无法真正地适应国企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此基础上,由于绩效评价机制的作用发挥受限,导致了国企的内部环境发展不平衡, 使预算和绩效管理工作偏离正常轨道,对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产生束缚。此外, 通过绩效评价,能够有效衡量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若企业不考量战略目标、不结合企业实际工作,就会导致绩效评价缺乏时效性, 无法协调国企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导致其难以承担起国企经济发展的任务。
四、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优化策略
在国企经营活动中,国企管理者要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认识, 必须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提高国企的整体预算管理水平。企业开展实际业务工作中要意识到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的必要性,以保证实施的成效。绩效评价不仅是对职工的评价,也是对企业在各
层面实现战略目标的综合性考量。例如,华夏银行全面预算管理以全面性为首要出发点,通过企业内部资源优化整合,综合协调、稳定企业各经营环节。同时,推动企业全员共同参与,提高相关认知,努力完成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各项指标。国企要充分利用内部凝聚力强、思想觉悟高的特点,通过专题培训、座谈会等方式,在国企内营造一种全民参与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普通职工,都要保持对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深刻认识。此外, 要让职工全面了解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制度在国企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然要对内部发展环境进行优化,扩宽领导者的思维与眼界,落实好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工作。在绩效评价系统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并不断发挥其工作效能,以保证国企及职工的持续利益。首先,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激励和惩罚机制,以完善考核制度。国企要坚持“一视同仁” 的原则,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职工,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让职工以发展为己任,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素养,为国企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其次, 要结合国企发展的实际情况,要调整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价工作之间的关系。落实好企业各项激励措施,保障员工的各项福利,全面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再次,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培养职工的专业技能、思想素质、职业操守等方面,提高职工的工作意识和能力,为国企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管理者要遵守预算管理规则与企业内部绩效管理机制,合理安排员工岗位。为员工设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有效激励员工,激发内部竞争意识,充分利用好奖惩机制,发挥奖惩机制的辅助作用,让国企职工在和谐、平等的环境中工作, 充分挖掘其潜力。
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国企总体经营规划,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在国企绩效评价、全面预算管理等方面,必须建立清晰的预算与绩效指标。例如,华夏银行在编制全面预算之前,会结合企业经营情况树立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并细化至每一期,对预算的流程进行严格的管理,遵循逐级汇总原则, 从而形成企业小步快走的发展格局。全面预算作为国企经营活动的重要先决条件,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和管理。首先,国有企业管理者要充分了解企业内部发展水平,规划好内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制订科学的工作目标,对职工的工作职责和内容进行规范,并对相关工作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价。围绕企业业务发
展目标,创新工作开展方式,从根本上对国企的运作进行全面规划,确保国企经济可持续发展。其次,国企的管理者要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要把预算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在国企发展战略中,将预算与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国企和职工的关系得到持续的协调。在岗位工作中,要实现国企发展目标, 激发职工工作动力,在激励机制的引导下,实现更大的工作价值。再次,国企管理者要根据既定的目标建立专业的监管与管理部门。通过监督管理部门对员工进行激励,不断细化国企内部的经营目标,使得各个部门可以齐心协力,为国企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最后,要做好目标优化工作,明确内部各项工作内容。在各部门共同配合下,减少人力资源浪费、资金浪费,提高国企的核心市场竞争能力,使国企有效完成各项目标。
要全面优化国企预算管理体系,实现企业内部各项资源的合理分配,服务于战略目标。国企管理者必须加强管理,建立健全预算制度,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能。首先,国有企业管理者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发展计划及后期预算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优化内部岗位职责,保障员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聘请专业人员进行预算管理,利用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等工作方法,使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其次, 要严格控制国企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对职工的个人理念、行为进行规范,以保证职工对企业安排的服从,从而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最后,相关部门要对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加强人员培训,对5、大数据技术加强应用,逐步淘汰传统、落后的预算管理方式,摸索出符合国企自身发展的预算管理模式,从本质上提升国企的发展动能。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要根据国企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现有预算方案,明确企业自身发展特性,在规范化的预算管理制度下,透明化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增加国有企业内部发展动力。
国企管理者应当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通过制订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案, 打造适宜企业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提升员工工作热情,完善绩效评价机制, 对职工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激励,使国企职工的工作意识能够得到持续提高。通过对职工进行更为专业化的培训,使其专业素质得到不断提高。首先, 国企管理者要坚持“一视同仁”的管理方式,持续维护国企内部的公正性和公
平性,要给予职工公平的晋升机会,使其个人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其次,要将相关绩效评价体系明晰化、细致化,在激励机制的引导下,通过职工对奖励、绩效方式的认可,促进职工的专业技术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国企管理者要利用分级评价、分项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持续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优化绩效评价结果,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五、结语
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是一种全方位综合性的管理工具。国有企业要转变对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认识,规范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绩效评价中加强多方面的考量;加强应用激励制度,保障员工利益,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在预算与绩效评价中,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在长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对流程环节的管控;要打造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对内部岗位职责进行有效划分,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完善各项预算管理规章制度, 在实践过程中严格执行;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在精神、物质层面实现对员工的有效激励。此外,落实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切实加强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有效性。不断对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才能使其产生更多的价值,从而为国企实现战略目标提供有效保障。
国有航运企业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远洋海运X校课题组
中国共产X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不同时期,一直关注和加强国民经济体系建设,发展产业体系,不断深化对产业体系的认识和理论创新。X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目标,产业体系认识探索和理论创新由此肇始。X的二十大报告坚持、发展了X的十七大以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创新理论成果,突出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任务和路径,为国有航运企业全面建设现代化航运产业体系,助力国家产业体系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国有航运企业要深入学习、全面把握和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不懈用X的二十大精神和创新理论,武装X员干部职工思想, 指导航运产业体系建设实践,更积极主动投入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以不断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内生动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航运企业。
航运产业与现代产业体系完备密不可分
航运业以船舶为载运工具、以水运为主要运输介质、以提单/运单及合同等商务、法律载体为运输凭证,为客户提供综合运输服务或全程供应链服务的产业体系。按照我国产业体系门类惯例划分,它属于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 紧密连接第一、二产业,融入了各产业体系(门类),发挥了产业基础安全、支撑保障和战略协同等功能。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融合发展,航运产业与国家产业体系及国民经济体系的依存度、相关性会更趋加强,不断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能。
系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速,船舶、航线、港口及其集疏运系统等航运市场和产业体系的重要“硬件”资源要素集聚水平和配置效率在市场和政府引导等多因素驱动下,获得了更强的发展实力和综合效果。但受制于结构性矛盾、战略性短板、创新驱动不足和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因素,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和战略安全权益构成威胁。抓住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现代化产业变革和新政策机遇,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大势、积极应对俄乌冲突和美欧国家制裁及贸易
壁垒,将深刻影响国有航运企业的战略选择和未来发展。
运用SWOT研究方法,把我国航运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等4类因素汇集为SWOT矩阵图:
航运企业产业结构及发展战略比较
以中远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为航运央企代表和马士基航运等航运领先企业为比较研究样本,分析其产业结构与发展战略。
中远海运集团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球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生态的愿景, 构建了包括航运、港口、物流等基础和核心产业集群,以及航运金融、装备制造、增值服务、数字化创新等赋能和增值产业集群,并在集装箱运输、干散货运输、油品运输(原油、N等)、特种货物运输和全球综合物流等航运产业领域保持了船队规模、运力/运量等全球领先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未来发展战略目标是以航运、港口、物流等为基础和核心产业,以航运金融、装备制造、增值服务、数字化创新为赋能和增值产业,全力打造“3+4”产业生态,致力于构建世界一流的全球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生态。
招商局集团产业体系综合性、多元化,以招商轮船、中外运集运、长航等为航运产业主体;产业架构主要以交通物流、综合金融、城市与园区综合开发, 以及新兴产业(大健康、检测等)为主。其航运产业布局、船队结构及运力等集中配置于国家基础性原材料和能源产业领域,是国家原材料和能源运输及供应链“国家队”,发挥了骨干、核心作用。
招商局集团航运产业以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航运企业为战略目标,构建“油、散、气、特、管、网”全业态、要素优势互补、功能协同的航运产业新格局,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马士基航运仍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班轮承运人,保持其行业领先,以集装箱运输为核心产业,兼营港口码头、造船、物流等上下游紧密关联产业,构建起航运产业体系和管理体系。
综合比较,马士基在产业协同、战略布局、供应链提升及创新基因等方面存在独特优势。坚持以单船规模效应保持其航线竞争优势,以集装箱船队总规模效应保持其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等,保持其行业竞争优势;推出
开发大客户和保持远期约价等一系列超前性经营决策,提升市场主体交易效率, 巩固市场地位;通过加快整合海运业务和供应链管理服务,重新合并航运和物流业务到同一部门,提升航运供应链整体水平;依靠稳健造船计划、独立运营船队和航线及持续性规模效应、资金优势,坚持独立开发航线和布置运力,支撑其国际集运市场领先性地位。
国有航运企业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机制内涵

国有航运企业的产业属性和市场地位及社会角色共同决定其物流业、流通
产业的基本属性,多维度历史性形成、巩固、延续了产业体系发展格局,即国有航运企业是我国现代化航运产业体系的核心、骨干企业,也是我国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和组成,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有航运企业依托产业规模优势,拓展和提升供应链服务韧性和保障水平; 以数字化和绿色转型等多路径、多策略,继续巩固、强化其产业综合实力,提升其全面保障国家产业体系的能力。反之,则没有我国产业体系的基本安全和发展,也就谈不上国家强大、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这已得到了历史充分验证。
航运产业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以航运央企为主体的国有航运企业的地位、使命和责任决定了它们必须履行、担当战略使命,为我国产业体系提供全面战略支撑和保障。国有航运企业必须履行、担当战略使命,学习马士基航运等国际产业标杆企业经验及理念,保持战略定力,厚植战略支撑和创新文化基因。
国有航运企业是建设航运产业体系核心、骨干,多以航运核心产品(集装箱运输、干散货运输、特种运输、港口、综合物流等)和企业投资、所有制隶属等为纽带、载体聚集产业,兼有区域产业集聚功能。航运产业聚集以关键产业要素为根本驱动力,蕴含新赛道,创造新模式,更支撑起了区域和国家产业体系。
产业引领是产业建设能力的高层级形态和核心评价指标。国有航运企业产
业引领应继续坚持基础保障、战略支撑、产业集聚和引领发展为主要发展机制, 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强与民营航运物流企业产业融合、协同,汇聚民族航运产业之力之智,共同助力国家产业体系建设和民族复兴。
国有航运企业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一系列时代、实践和世界命题,是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国有航运企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国有航运企业必须自觉学习和深刻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在世界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变化中,科学分析研判,提前谋划,系统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更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国有航运企业建设现代化航运产业体系应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并重, 实施“双轮”驱动,全面创新。管理思想、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也是国有航运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第一动力”和核心软实力,凝聚航运企业和行业智慧,持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体制、行业标准、企业文化,提升中国航运业的国际话语权,贡献中国方案、智慧,这是推进现代化航运产业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航运产业链“链长”是具有航运产业规模、发展实力、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国际领军型企业,是航运产业聚集力强、领先全球航运产业链供应链、全面保障和支撑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的核心企业,具有全球领先创新发展、引领航运数字化和绿色低碳转型特质。国有航运企业应以打造产业链“链长”企业为战略目标,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产业、新业态;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进一步增强航运产业系统性或整体领先实力,更好融入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比较优势。
国有航运企业既要适应全球航运绿色低碳硬约束性要求,加快绿色能源转型,更要支撑、保障国家“双碳”战略规划,提前谋划、参与建设甲醇、N和
绿氨、绿氢等低零碳燃料及能源等具有规模优势和商业化前景的新能源产业链, 积极参与航运新能源技术标准、法律规则及市场监管等领域的国内、国际建制立法活动。顺应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大势,以参与全球“数智化”标准和“规则”制定为航运产业领先、成熟的“标杆”和领先目标,坚持数字化生态系统理念,线上与线下、单品与系统、实体与虚拟等融合,以创造更大价值。
国有航运企业应坚持系统观念,把握矛盾运动规律,科学运用产业生态系统理论,以航运核心或基础产业为生态系统或生态链中心,围绕核心产业聚集具有产业紧密关联关系的产业要素,构建航运要素相互联系、产业相互支撑的产业生态系统。以科技创新为产业体系建设的“第一动力”,以构建航运产业生态链为功能目标,加快国有航运企业向科创、生态型企业转变。此外,还要注重以现代金融与航运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发展方向,发挥航运金融的产业支撑、创新作用,提高航运企业服务能力和水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航运强国提供了理论、思想和方法论指导;X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规划了路径和实施策略。国有航运企业应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进对X的创新理论的思想认同,坚定不移把X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以谱写我国航运产业发展新篇章。
国有林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中牟县林场 韩爱兰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也象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自X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至关重要的战略位置,并将生态发展理念贯穿于ZZ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但是,国有林场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很多体制性问题、机制性问题甚至是发展路径的问题,基于此,我国正在实施国有林场改革,旨在通过改革,解决国有林场长期存在的“功能定位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畅、经营机制不活、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并把保持和改善森林资源生态功能作为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针对国有林场发展经营和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分析国有林场改革后如何进行发展和经营管理。
一、我国森林资源概况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森林覆盖率从12.00%增加到22.96%。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30年间,中国的森林面积和蓄积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说明中国的森林资源在数量上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升,功能不断增强。然而,目前中国森林资源总量仍存在数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均和生态相对脆弱等问题,远未形成完备的生态安全屏障,且生态产品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这说明中国森林资源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森林经营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二、我国国有林场及改革情况
国有林场是我国宝贵的森林资源,也是保护生态安全的重要防线。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森林资源,改善民生生态,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国有林场改革于2015年3月正式启动。经过各部门和地区的积极支持和贯彻落实有关政策的努力,改革已取得了丰硕成果。改革后,74%的林场成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1% 成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5%成为公益性企业。国有林场改革大获成功,林场发展迎来明显改观。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各地的改革进展不平衡,部分林场未能按照批准的改革方案兑现,林场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发展活力不足等。当前,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时期,面临新的需求和挑战,迫切需要探索和完善对国有林场的后期发展和经营管理。
三、国有林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理念相对比较陈旧,管理人员对市场经营模式缺少了解, 部分国有林场与现代管理模式脱节,存在经营机制不活,经营方式单一等问题。国有林场改革后,大部分林场被定为公益类事业单位,林场自主经营权有限, 缺乏创新意识,经济效益不高,导致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发展应用不充分。加上森林资源管护制度落后且不健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督与管理机制,工作人员在森林资源管护中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创新精神。
我国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防护林和经济林的面积相对较小。国有林场的林分结构比较单一,纯林的比重相对较高, 生态公益林的比重相对较低。此外,林龄结构存在中龄林所占比例较少,人工林数量较多,天然林数量较少,森林质量下降,这对发挥森林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作用都不利。
国有林场森林管护面积较大,管护人员较少,且林业管理设施设备落后, 位于山区的国有林场,受经济发展制约,当地群众法律观念淡薄,缺乏森林资源保护意识,部分群众通过盗伐林木增加经济收入;位于平原地区的国有林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周边群众对土地依赖性和占有性日益增强,粮林争地矛盾日益突出,在林地与农地相邻接壤处,群众小片开荒、侵地边、拱地头等蚕食国有林地现象仍有发生;个别村民的法律观念淡薄, 部分乡村干部认识模糊,缺乏大局意识,制造争议,公然或暗中组织侵占林地。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国有林场的规模和范围往往相对较大,且大部分国有林场位于偏远地区,水电、网络、道路等基础设施设备十分落后。国有林场改革后,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有限的财政资金支持,使受损后的管护设备不能得到及时更新和维护,更无法将先进技术手段或先进设备应用到林场建设中,导致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护与发展受限。
在技术应用方面,由于林场地偏远,科研机构也相对不完善,难以吸引技术人员参与其管理建设。现有管护人员的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学习和适应
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不熟练,导致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存在较多漏洞,影响了管理质量的提升,限制了林场在高层次领域的建设发展。
四、国有林场经营管理对策及建议
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经营体制。要合理利用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休闲度假、亲子游玩、动植物科普等度假旅游基地,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产业,有效盘活国有森林资源,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改革后国有林场健康有序发展。
合理制定森林资源管护制度,有效促进森林管护工作质量提高。国有林场应根据实际管护需求,以“林长制”为统领,不断健全完善森林资源管护制度, 围绕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为核心工作,扎实开展森林防火、公益林管护、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有关工作,不断完善科学监管体系和管护机制,积极探索设立“林长+警长”“林长+乡镇长”等“林长+”工作机制,多方合作、联防联控,形成管护森林资源的强大合力,确保森林资源不受损害。
林种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提高了林质,保证了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有利于林分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持续优化林分结构、商品林与生态公益林的关系,分类施策,兼顾多重效益,加快林分质量提升;完善森林生态保护和开发机制,实施有利于提高森林质量的各项政策;从经营管理实际出发,进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落实低质低效林转型,合理高效经营森林资源,推动林业产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用适宜树种, 如,优质乡土树种配置,选用抗病虫、抗旱、耐低温、速生等优势树种,有效地改善森林质量和生态效益。
提高全民自觉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严格执行林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一是加强森林管护人员培训,提升业务技能;二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和相关知识普及工作,鼓励广大群众基层自治组织、 新闻媒体、林业单位等积极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充分认识到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的重要性;三是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力度。以“林长制”工作为抓手,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做到守林有责、管林担责、护林尽责;相关执法部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依法收回被群众抢
占的国有林地,对“有争议地块”明确产权,切实保证国有林场在林权证规定范围内能够开展正常生产经营,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优化森林资源的监管制度,坚守生态保护的红线,加强林地使用管理,严格控制林地转为非林地和建设用地,严格落实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加强公益林管护,确保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
国有林场更好地发展,需要各级政府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一是建立健全国有林场改革后续扶持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国有林场的投资力度, 进一步巩固国有林场改革成果;二是对国有林场造林抚育、退化林修复、森林防火等生产性项目,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三是增加对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的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强国有林场林区道路建设维护、管护用房维修建设、森林防火等项目建设的投资力度。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要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技术的引进,在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中引入“智慧林业”理念,发展森林科学和技术支助系统,建设智慧林场。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航、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感知、物联、智能等手段,创建立体感知、协同高效、生态价值凸显、内部服务融合的森林开发新模式,并积极推动数字林业建设。进一步完善应用管理,推广林业技术应用。构建“天空地人”动态监测一体化系统,实现森林资源监测“一标”“一图”“一数”,大力推广使用“防火码”“熊猫护林员APP”等,利用新型技术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使林区内林木资源和动物资源类型清晰明了,及时精准地把握林区生态系统变化情况,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科学性。
在招聘新员工时,对应聘者的专业技能、法律理念和职业素养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估,确保人才质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在职职工技能培训,注重提升职工的创新能力,让职业技能培训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做到真正掌握专业技能,全面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
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地方人才的针对性培养,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国有林场人才培养和联合孵化,培养一批智慧林业领军人才,应用新成果、新技术,推进造林绿化提质增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森林综合效能。
结语
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生态组成部分,是我国林业和农业的生态屏障。要认
清国有林场发展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意识进行创新和改革,使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林业部门要最大限度地开发森林资源的内在价值,通过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切实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为国有林场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生态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国有制造类企业数字化运营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完善国有制造类企业数字化运营体系研究》课题组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国有制造类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争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国有制造类企业数字化运营水平逐步提高,呈现出“建章立制”“技术先行”和“生态牵引”三种不同典型模式, 但仍面临数字化理念变革不到位、数字化人才供需错位、数据采集挖掘利用不足、标准壁垒制约严重、数字生态协同不足五大困境,建议将强化思想认识、加强人才培养、创新考核机制、激活数据价值、创制技术标准、构筑协同生态作为政策发力点,进一步促进国有制造类企业数字化运营体系建设和完善。
国有制造类企业数字化运营发展呈现三种典型模式
大多数国有制造类企业已开启数字化转型进程,企业管理决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和供应链管理数字化水平日益提高。据公开数据显示,90% 以上的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处于从深化场景应用向企业级主营业务的全面集成、柔性协同、一体化运行转变,数字化转型基础已较为夯实。从业界最佳实践看,组织机制变革、技术创新、生态协同是国有制造类企业数字化运营的关键抓手,鉴于侧重点、切入点有一定差异,当前国有制造类企业数字化运营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模式。
“建章立制”模式:注重组织机制变革,体系化推进数字化运营。该模式将组织协作机制创新作为核心发力点,以与数字化运营相匹配的企业组织流程变革为切入口,驱动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是一种规范化、体系化的数字化运营模式。组织机制变革包括适配数字化运营的组织架构及数字化运营过程中的组织调整,通过对内部各要素进行适配性调整和重塑,实现企业数字化要素与组织流程的高度契合,助力疏通数字化技术创新路径,实现与外部创新资源的条线对接,加速数字化生态供需协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围绕数字化转型进行顶层设计,在中油瑞飞和凌怡科技的基础上组建昆仑数智公司,全力推进业务孪生、信创、数字平台、工业互联网四大科研方向,其自主研发的勘探开发“梦想云”已成为国内油气行业最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依托昆仑数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联合5家央企共同建设中央石油化工企业数字化转型协同创新平台,为石油化工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过程一体化服务。
“技术先行”模式:由点到面全面渗透,显性化推进数字化运营。该模式
以数字化改造为切入点,驱动组织机制变革与生态构建,是一种价值化、显性化的数字化运营模式。通过数字技术对企业全链条的改造,促使企业生产流程再造、资源要素重组。数字技术的应用渗透不断提升企业生产、运营和资源配置效率,促使生产流程、组织方式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加速组织机制创新衍变。通过数字技术平台实现企业信息流、业务流、工作流等与外部环境融合互动发展,加速企业生态协同共建,助力生态协同创新发展。攀钢集团一体化推进软硬件和云平台建设,通过打造重轨数字化产线,实现检修周期优化4.16%, 调整效率提高2.6%,年设备突发故障时间降低9.5%,借助第三方数字产业平台与供应商、客户、投资者、员工等形成数字化智能生态圈,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牵引”模式:龙头带动多方协同,平台化推进数字化运营。该模式将数字生态协同发展作为核心发力点,以与数字化运营相匹配的多方协同创新为切入口,驱动组织机制变革与技术创新,是一种间接化、平台化的数字化运营模式。企业通过搭建数字生态协同平台,打通企业内部与上下游数据资源, 实现企业之间深度协同。在数字生态协同发展模式下,组织的边界被打破,信息可在不同层级之间流畅传递和共享,推动组织扁平化。在数字生态协同平台的赋能下,创新要素可突破地理界限,助力企业快速获取丰富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水平。上汽大通通过“我行MAXUS”平台,打通企业内部及上下游数据流, 推动逐级汇报的科层结构组织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并实现客户、设计师、工程师共创,极大提升新车开发效率。
制约国有制造类企业数字化运营体系完善的五大难题
国有制造类企业数字化运营实践虽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制约国有制造类企业数字化运营能力提升的关键共性问题亟需解决。数字化理念变革不到位,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难落地。当前国有制造类企业“一把手”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逐渐增强,但高层管理理念、中层工作思路和基层工作方法等还没有完全适应数字化发展要求,数字化运营理念还没能在企业深入推行。虽然已有不少企业从集团层面编制并发布数字化相关战略规划,但受限于国有企业多层级的组织架构,下属子公司、三级公司等在落实时往往存在理解不到位、结合不紧密、实施不积极等问题,导致数字化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难落地。
数字化人才供需错位,薪酬体系制约数字化人才引进。据调研显示,民机制造、汽车、轨道交通、建材等行业国有制造类企业均提出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且无法通过外聘来解决的问题。另据数据显示,制造业招聘数字化岗位与
期望在制造业从事数字化工作的人才之间缺口接近6个百分点。一方面复合型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另一方面国有制造类企业薪酬水平与金融、科技、互联网等行业企业相比不具备竞争力,导致国有制造类企业复合型数字化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明显错位。
标准“隐形壁垒”制约技术创新能力供给质量的提升。我国工业软件、高端装备较大程度依赖进口,各类接口和格式标准高度封闭且不统一,标准繁杂封闭增加了企业数字化成本,也带来企业自主提取数据困难、数字化改造难度大等问题。此外,国有制造类企业在数字化标准制定与协同方面存在不足,企业并未实现基础通用数字化标准规范与企业自身管理、技术、作业标准等的有机融合,而且制造类企业相对更加注重专利布局,在行业标准制定方面积极性欠缺。
数字生态协同赋能不足,协同效应发挥不充分。大多数国企数字技术、知识沉淀与迭代创新不足,导致较少企业能在生态构建方面承担主导方,2022年仅有21.9%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试点示范由国企建设。同时, 受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不足、数字化生态资金支持不够等因素影响,数字化协同创新所需的核心数据、关键算法模型缺失,导致数字化协同创新环境不完善, 协同效应并未充分发挥,据调研,2021年仅有23.9%的规上国企与外部开展过创新合作。
完善国有制造类企业数字化运营体系的六方面对策建议
一是强化思想认识,形成纵横贯通的协同组织架构。加强内部联动与业务拉通,在推动各项国企改革的工作中,将数字化运营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贯穿其中,如在国企考核、标准研制、技术创新、企业治理等重点工作领域将数字化运营作为重点任务。联合工信部探索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开展关键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培育数字生态等工作,协调制定重点领
域规划和政策,统筹推动重大工程和试点示范。
二是完善人才机制,提升复合型人才的数字化技能。支持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制定高端复合型人才认定标准,支持电信运营商等数字化服务商开展相关评估与认定,围绕管理、应用、专业等人才需求建设国企“高端数字化人才数据库”,为人才引培提供数据库支撑。探索数字化领先企业的对口帮扶机制, 鼓励复合型领军人才跨行业、跨领域挂职交流;针对紧缺需求,鼓励通过新型柔性引才方式吸收互联网行业外溢优秀人才。
三是创新考核机制,建立长期主义数字化考核体系。在做实考核“一把手” 责任制的同时,将数字化运营成效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参考指标。梯次化、分阶段设计考核指标,在“一利五率”考核要求基础上,以“先期重效率、远期重效益”的原则,弹性设计差异化、特性化考核目标和考察期限。建立长期主义的考核体系,逐步强化数字化投入及成效考核权重,增加数字化投资力度、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和国有数据资产保值增值等指标。
四是鼓励国企践行“国之大者”担当,投身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大局。建立与国家数据局对接合作机制,推进国有制造类企业在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数据运营等方面率先开展相关试点工作。鼓励国有制造类企业积极融入国资央企大数据体系,推动数据共享开放和数据融合创新应用。积极培育行业数据运营服务商龙头,支持电信运营商等国有企业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推进行业数据资源整合、数据对接和数据治理,创新数据治理、数据应用和数据安全服务模式,为X为国当好数据资产看门人。
五是创制技术标准,助推企业数字化运营降本增效。鼓励头部企业联合细分行业协会针对制造类研发设计软件、数控系统、工控系统等平台工具,制定工业资源数据、通信协议、系统接口等标准规范。鼓励国有制造类企业围绕数字化过程中基础性强、约束性高、协调面广的工作推进标准制定,加强数字化发展中行业标准协同,推进数字化产品供给与应用场景的标准化,通过商用推广、规模效应降低技术成本。开展特定行业数字化运营评估以及标杆遴选工作, 并以此推广技术标准、分享建设经验。
六是构筑协同生态,营造科学可持续的数字化发展环境。支持打造数字生态共同体,引导完善协同创新平台内部的考核评价、成果共享、收益分配、风险共担等资源共享利益分配机制,健全多主体创新联动协同保障机制。引导国有资本设立和完善数字化服务投资基金,重点投资一批生产性数字化服务企业,
创新基金管理、重视投后赋能。加强国有制造类企业数字化运营资金支持,探索投资补助、无偿资助、奖励、资本金注入等多种方式融合的专项资金支持体系。
河南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王承启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2022年全省肉蛋奶总产量达1333万t, 占全国的1/12,牧业产值2832.3亿元,居全国第3位。X的二十大作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重大决策部署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围绕“三强两高”目标(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乡村产业竞争能力强、农民收入水平高、农村现代化水平高), 正在抓紧研究编制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规划。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进程中,肩负着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为探索加快建设畜牧业强省的方法路径,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组成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组,自2023年3月份开始,历时2个多月,先后赴驻马店、南阳等14个省辖市进行了实地调研,组织召开畜牧企业和基层部门参加的座谈会10余次,深入走访不同畜种、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畜牧企业68家,系统梳理了全省畜牧业发展的特点亮点、面临的突出问题,初步找到了建设畜牧业强省的切入点、着力点,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河南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X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积极克服疫情灾情、“猪周期”、成本上涨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冲击, 努力“调结构、提品质、转方式”,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供应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产业发展呈现出8大转变,正加速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迈进。
由“调活畜禽”向“调肉”转变,链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牧原公司作为全球生猪养殖头部企业,积极发展生猪屠宰,其在内乡县建设的210万头肉食产业综合体项目已投产运营,2022年出栏生猪123万头,最终可实现“进来的是粮食,出场的是猪肉”。泌阳恒都公司年肉牛屠宰能力达30万头,进口牛肉深加工能力达30万t,2022年实现产值48亿元,带动泌阳县夏南牛产业实现全口径产值165亿元。全省“调肉”与“调猪”比例由2020年0.8:1提高到2022年上半年的1.8:1,实现反转飞跃。
由传统设施向现代装备转变,生产效率显著提升河南家禽养殖由单
层到4层,最高提升至12层;生猪养殖由单层到3层,最高提升至6层;挤奶、巡检、诱情、清粪等各类机器人得到广泛应用,畜牧业工业化、设施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双汇禽业2021年新建的3500万只肉鸡养殖项目全部采用了4层笼养,比平层养殖节约用地800亩①以上。新乡卓一牧业100万只蛋鸡场采用了12层笼养, 单栋16万只鸡舍仅需工人2个。光山福牛牧业通过配备全混合日粮搅拌机、撒料车、清粪车等现代化设施装备,3000头育肥牛舍仅需8个工人。牧原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备覆盖了饲料生产、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等全流程,1名饲养员年饲养商品猪出栏量可达10000头。
由圈舍防疫向全过程防控转变,生物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通过积极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全省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全面升级,基本实现了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控制。目前,全省所有县和以农业为主的区级疫控机构实验室均达到P2实验室等级标准,移动监测采样车达24台,备案畜禽运输车辆14393辆,全部实现大数据监控,监测的灵活性、精准性大幅提升。牧原公司研发的新型智能生猪运输车,通过空气过滤和环境自动控制,实现了防疫病、防应激、防渗漏,最大限度减少了运输应激疫病损失。2022年, 全省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和生猪出栏分别位居全国第1、2、3位,养殖规模已恢复至正常年份水平。
由粗放型生产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质量效益显著提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畜牧龙头企业积极修炼“内功”,推进精细化管理,实现节本增效。据调研,非洲猪瘟和饲料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养猪成本每千克增加1~2元。牧原公司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高猪舍智能化水平,将育肥猪料肉比降至2.8:1 左右,每千克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4.9元,2022年逆势盈利149亿元,同比增长96%;正阳乐源牧业通过严控青贮质量、优化饲料配方、使用国产苜蓿、淘汰低产奶牛等措施,奶牛单产达到11.5t,每吨综合成本降低500元,每头增加收益5000多元。全省规模奶牛场全混合日粮、优质苜蓿使用率以及测料养牛、精准饲喂技术普及率已达到90%以上,奶牛发情鉴定系统、环境自动化控制系统使用率分别达到80%、60%,有效提高了奶牛生产效率和生鲜乳质量。目前,全省生鲜乳质量优于欧盟标准,处于历史最好水平,2022年全省参测奶牛单产提升至9.7t,超出全国平均水平0.4t。
由小型散养向集聚集约转变,产业素质显著提升过去几乎农村家家户户都养几头猪、几只鸡,本次调研发现农村散养已很少见到,形成鲜明对比
的是,规模养注①:1亩=0.0667hm2。下同。
殖蓬勃发展。如沈丘县通过推广“村集体建场、养殖经营主体租赁”模式, 近几年发展规模化牛羊养殖场36个,减少牛羊散养户521个,带动全县肉牛、羊规模养殖比重分别提升至57%、79%。全省规模以下养殖场户数量由2016年的499 万户减少至2022年的263万户,降幅达47%。区域布局更加集中,大型养殖场加快发展。2022年驻马店市、南阳市生猪出栏量达到1736万头,占全省总量的30%。伊利优然西平县2.4万头牧场已存栏奶牛1.6万头,单体规模全国第一;郏县雪花红牛2万头肉牛场已存栏肉牛1万多头。目前,全省畜禽综合规模化率达到了73.3%,其中生猪80%、蛋鸡73%、肉鸡81%,部分畜种已基本实现现代化。
由就近采购销售向“买全球”“卖全球”转变,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过去,畜牧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以就近就地为主。调研发现,随着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对外交流合作已融入产业各环节、全链条。在进口方面,全省普通奶牛场60%以上苜蓿来自进口,牧原、新航道等龙头企业用的豆粕和玉米从省外、国外购买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据海关统计,2022年全国苜蓿干草累计进口179万t,是2012年(44万t)的4倍,主要来自美国、西班牙、南非;玉米进口量达2062万t,主要来自美国、乌克兰,同时从缅甸、保加利亚、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量也在逐年增加。在出口方面,全省由过去高端牧业装备基本完全依赖进口,向目前部分牧业机械开始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转变。如驻马店金凤生产的家禽养殖和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已远销至德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家。
由传统繁引向现代育种转变,制种供种能力显著提升畜禽种业振兴深入推进,现代育种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自主培育的“黄淮肉羊”于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填补了全省肉羊育种领域空白。皮南牛、德南牛、豫东肉山羊等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新品种培育也取得实质性进展,有望通过新品种审定。河南鼎元公司通过基因编辑、基因组测序、胚胎移植、性别控制等现代育种技术, 使优质种公牛数量提升至260多头,年产冻精600万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种牛冻精生产企业,目前正积极在新疆、云南、甘肃等省份布局生产基地。牧原、丰源和普、谊发等生猪核心育种场育种水平国内领先。全省祖代种猪核心种源自给率提升至94%,基础母猪基本100%采用人工授精配种,95%以上的基础母牛采用冷配技术。
由技术引进向自主研发引领转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河南省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2件、国家二级核酸标准物质证书3 件,研发的猪塞内卡病毒疫苗已经完成了临床试验,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重组鸡α干扰素2个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2023年第九届中国兽药大会上 科技成果转让签约数量第一。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对标国际,牵头制订了多项行业标准和规程,服务范围覆盖8个省份,综合服务平台涵盖48万头奶牛近1000万条数据,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服务能力最强的生鲜乳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普莱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发明专利申请500余项、授权277项, 其中国际专利29项,行业科研实力国内领先,目前公司正全力推进P3实验室项目建设,建成后将成为中部省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高能级创新平台。郏县红牛成功培育出雪花牛肉,每千克售价可达800~1500元,带动每头红牛市场售价由2万元提升至7万元左右。
存在问题
虽然河南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畜牧业强省建设要求相比,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短板、弱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资金压力大调研反馈问题的45家畜牧企业中,有19家企业反映融资难、资金压力大,占比达42%。调研发现,中小畜牧企业主要从农商行、邮储银行、村镇银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年利率普遍为4%~6%,部分畜牧企业从民间借贷,年利率高达12%。虽然近2年金融部门围绕畜牧业发展开发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在破解活体抵押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目前还未全面推开,产品覆盖面还不够高。
人才缺口多调研反馈问题的45家畜牧企业中,有12家企业反映招人难、留人难,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缺乏,占比达27%。据某肉牛屠宰龙头企业反映,2022年以来为优化人才队伍,加快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升级,公司计划招聘985院校硕士及以上专业技术人才50人左右,除绩效工资外,硕士年薪15万元、博士30万元,但由于工作地点在县城,仅招到3名,且工作一段时间后均已离职,想留住高端复合型人才很难。基层技术推广机构也反映队伍力量薄弱。畜牧行业缺少吸引力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高。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5237 元,而农、林、牧、渔业为42605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3%,在18个行业门类中排倒数第1位,较最高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3894元) 低65.6%。
用地落实难调研反馈问题的45家畜牧企业中,有7家企业反映用地落实难,占比达16%。一是新建养殖项目落地难。作为农业大省,全省基本农田占比超过90%,且从调研情况看,各地基本农田保护率还在不断提升,如中部一平原县基本农田保护率由2017年的85%提高至目前的92%,全县一般耕地减少7万多亩。另一县虽然拥有3万多亩一般耕地,但连片超过5亩的很少,规模养殖项目难以落地。二是闲置养殖用地未盘活。如豫北某地共有各类畜禽养殖小区321个、处于停养状态49个,规模以上养殖场136个、停养17个,总养殖户数7525户、停养4146户,大量养殖小区荒废闲置,且圈舍未拆除,土地未得到有效利用。三是优质饲草种植流转土地难。土地政策的持续收紧使黄河滩区草业带建设步伐放慢,滩区县对滩区种草心存疑虑,现有饲草基地在滩内建设青贮加工场地、草棚、农机棚舍等配套生产设施困难重重,已建成的也被要求拆除,正常生产受到较大影响。
设施装备弱调研反馈问题的45家畜牧企业中,有5家企业反映需要升 级设施装备,占比11%。调研发现,当前全省畜牧业发展还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现代化生产方式与几乎原始生产方式并存,智能化大型龙头企业与小散养殖户并存。虽然河南大型龙头企业设施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国内领先,但数量众多的中小型畜牧企业还普遍存在设施设备简陋、硬件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如一家常年存栏百头左右的肉牛育肥场,仅拌料时使用机械操作,撒料、清粪等全部依靠人工;一家母牛规模养殖场牛舍和运动场地面未硬化,一到雨天, 场内泥泞不堪。
知名品牌缺全省畜牧企业普遍产品创新不够、品牌意识不强,除生猪产业外,本土家禽、牛肉、乳品、牧草企业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市场占有率不高,缺少像伊利、蒙牛、正大、晓鸣、皓月、田园牧歌这样的全国知名品牌。全省肉牛企业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有1家;34家乳制品企业年产值约170亿元,不足伊利一家企业产值的15%。
对策建议
放眼全球,畜牧业已经进入了全球化、工业化和资本化时代。纵观全国, 畜牧业正在由北方牧区向农业优势地区转移,种养加销一体化格局已初步形成。就河南省而言,建设畜牧业强省既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省农业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更是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要求。下一步,河南省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牢牢抓住全国畜牧业布局优化调整的重大历史机遇,将全面提升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做强生猪产业、做大牛羊产业、做优家禽产业、做精特色养殖,努力在“用地、治污、装备、业态、科技、结构、人才”7个方面寻求突破,在“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畜产品质量安全、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畜牧业安全生产”4个方面守牢底线,力争做到“七突破四守牢”。
用地上,向“空中”突破 河南省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大省小农的现实起点,决定着产业用地落实难问题将长期存在。目前国内生猪养殖最高发展到26层,南阳市卧龙区凯丰农场3层立体牛舍、南阳市内乡县牧原210万头肉食产业综合体6层楼房养猪、漯河市晖源蛋鸡8层笼养等也在楼房养殖、立体养殖上先行先试,取得了良好成效。因此,为突破土地瓶颈制约,河南省必须打破畜牧业“横向平面”扩张传统,向“纵向立体”布局转变,全面贯彻落实《现代设施畜牧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因地制宜发展楼房养猪、叠层高效养禽等立体养殖,在更好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不与粮争地的同时,实现畜牧业的转型发展。
治污上,向“零排放”突破生态绿色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鲜明底色和必然要求。牧原公司探索出“零排放—无隐患—无臭气—减雾霾—碳减排” 环保发展五台阶,构建了“养殖—沼肥—绿色农业”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每头生猪全程用水1.27t,仅相当于国家水冲粪标准的1/4;累计铺设支农管网1970万m,实现了“猪养田、田养猪、农田变良田”,仅2022年就替代化肥约6万t,亩均节本增收295元,在减少养殖污染的同时,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因此,为实现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河南省必须在养殖污染治理上实现突破,重点通过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等方式,实现畜禽养殖污染“零排放”, 筑牢畜牧业发展绿色生态屏障。
装备上,向“设施化”突破 当前,畜牧业正在向装备化、智能化方向快速迈进,5、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智能化装备加速应用于畜牧业。据调研,使用挤奶机器人,人均养殖奶牛数量可由30~50头提高到400头左右;使用智能化养禽设施装备,人均蛋鸡养殖数量可由5000~10000只提高到10万只左右,在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还无需更多人工干预,保障了产品质量。因此,为增强产业竞争力,河南省必须加快推进畜牧业设施装备改造升级,大幅提高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加速提升畜牧业生产效率效能,助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业态上,向“多极化”突破 一方面,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两强带多极”,发挥双汇、牧原2个千亿级畜牧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雨轩、花花牛、新航道、国润、启明等一批企业发展壮大、走向全国,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另一方面,改造升级中小养殖场户,支持中小养殖场户采取“五个” 途径,即“小地块找出一批、空心村整理一批、大庭院发展一批、老场房改造一批、调小块为大块整合一批”等方式,突破土地制约瓶颈,实现小地块、小规模遍地开花,由小做精,做出特色。同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2个市场、2种资源,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科技上,向“畜禽种业”突破 2021 年底我国能繁母猪存栏4329万头,2022年我国生猪出栏7亿头,平均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
(PSY)为16.2头,河南省仅为15头;丹麦的PSY达到了34头,是我国的1倍还多。 全省奶牛平均单产为9.7t,低于美国的10.9t,更低于以色列的12t,肉羊投入产出率仅为澳大利亚、新西兰的1/5。因此,为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河南省必须在提高畜禽种业质量水平上寻求突破,重点打造以河南鼎元为核心的种牛育种龙头,以牧原、谊发、丰源和普为核心的种猪育种龙头,培育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畜禽种业企业,加快建设全国畜禽种业高地。
畜种上,向“牛羊产业”突破从现实需求看,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羊肉及乳品消费量大幅提升,市场生产供应处于紧平衡。2022 年,全国进口牛肉269万t、羊肉35.8万t、乳品327万t,分别较2016年增长465%、163%、146%,即使这样,我国人均牛羊肉和乳品消费量仍远低于发达国家。从资源条件看,河南省牛羊产业基础良好、秸秆数量充裕(全省年产可饲用秸秆6500万t,目前饲料化利用率仅26%),是农区的“大草原”,同时牛羊种质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发展“天时、地利、人和”齐备。因此,河南应聚焦秸秆变肉换奶、增加农民收入、消费结构升级,将发展牛羊产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以实施秸秆饲料化利用等“十大行动”为主要抓手,通过建大县、育体系,全力推进牛羊产业成为全省农业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品牌产业。
人才上,向“新型职业农民”上突破 2022年,河南省申报参评通过的农业系列高级职称人数,创历史新高,但新型职业农民占比偏小,社会团体、个体经营者参评较少,与河南省农业大省地位、与农业强省人才队伍建设需求极不相衬。为加快打造高质量、实用型“三农”人才队伍,河南省必须
在乡土人才培育上进行突破,探索在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上打破学历、年限、业绩条件等限制,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对业绩特别优秀、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创建有特色品牌的“田秀才、土专家”等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实行直接申报评审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战略。
管理上,守牢“四条底线”一是畜产品安全供给底线。生猪产业要在稳定的基础上持续做强,重点落实好生猪产能逆周期调控机制和省负总责及“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向高效、环保、低成本、绿色方向转变;家禽产业向鲜供、特色、品牌、精深加工方向转变。二是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坚持质量兴牧,强化源头治理、过程管控、全链追溯,积极实施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和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严厉打击违法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质行为。三是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底线。重点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人兽共患病防控和防疫体系建设3项重点工作,突出抓好无疫小区和净化场区建设,切实保障畜牧产业发展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三个”安全。四是畜牧业安全生产底线。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抓好重点环节安全生产工作,实现重点区域、重点对象的安全监管全覆盖。建立健全屠宰环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机制,特别要强化以沼气池、化粪池、青贮池、房屋圈舍、用电线路为主的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切实做好雨、雪、风等突发情况预警监测工作,确保全省畜牧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小结
回顾过去,河南省畜牧业稳健发展,成效显著,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先导产业和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直面现实,河南省畜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瓶颈制约,危中寻机和转型升级既是发展的新常态,也是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展望未来,河南畜牧业肩负重任,前景广阔,必将走出一条独具地方特色的畜牧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在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基层X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华国清
一、引言
基层X校是指县级及以下地区的各级X委(X组)直接领导的培训机构, 主要承担着对本地区各级X员干部和后备干部进行ZZ理论教育、业务培训和素质提升的任务。基层X校是X的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和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基层X校建设,把基层X校办成广大X员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基层X组织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严峻的形势任务,对基层X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和改进基层X校建设,提高基层X校教育质量和水平,是适应新时代要求、推动基层X建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基层X校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师资不足、教学内容和方法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基层X校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地位。为此,本文通过对基层X校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基层X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基层X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基层X校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各级X委(X组)对基层X校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创新基层X校办学模式,大力推进基层X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使得我国基层X校数量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截至2019 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县级及以下地区培训机构(含县级以上单位下设的基层培训机构)1.4万余所,其中县级X校[X委(X组)培训中心]约2000所,乡镇(街道)X校[X委(X组)培训中心]约1.2万所。基层X校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 为基层X员干部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广泛的学习机会,为基层X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学习贯彻,基层X校教育内容不断丰富,紧紧围绕X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突出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基层X员干部的ZZ素质、业务能力和服
务水平。一方面,基层X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活动,加强对基层X员干部的ZZ理论教育,增强其ZZ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另一方面,基层X校紧密结合基层实际和工作需要,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和素质提升课程,如扶贫开发、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法制建设、廉政教育等,
提高基层X员干部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基层X校教育方式不断创新,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面授教学与远程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育模式,拓展了基层X校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一方面,基层X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等手段,开展在线课程、微课程、视频直播等形式的远程教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基层X员干部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学习途径。另一方面,基层X校注重实践教学,利用案例分析、现场教学、体验式学习等方法,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基层X员干部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生动的学习内容。
三、基层X校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尽管我国基层X校在数量规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效,但与新时代对基层X建工作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保障和管理体制改革三个方面分析了基层X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如下:
师资队伍是基层X校教育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着基层X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基层X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师资总量不足。由于基层X校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而师资的供给相对滞后,导致了基层X校的师资缺口较大。据统计,
2019年全国各类县级及以下地区培训机构共有专职教师约3.5万人,其中县级X校[X委(X组)培训中心]约1.2万人,乡镇(街道)X校[X委(X组) 培训中心]约2.3万人。这意味着平均每所基层X校只有2.5名专职教师,远远不能满足基层X员干部的学习需求。2.师资结构不合理。由于基层X校的招聘条件和待遇相对较低,吸引不了高素质的教师,导致了基层X校的师资结构不合
理。一方面,基层X校的教师年龄结构偏老,缺乏中青年教师的补充。另一方面,基层X校的教师学历结构偏低,缺乏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教师。据统计,2019 年全国各类县级及以下地区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中,50岁以上的占比为35.8%, 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为46.7%,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占比为19.6%。3.师资素质不高。
由于基层X校的教师培训和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了基层X校的教师素质不高。
教学质量是基层X校教育的核心指标,直接影响着基层X员干部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然而,目前我国基层X校的教学质量保障还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和方法落后。由于基层X校缺乏有效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导致了基层X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落后。一方面,基层X校的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和刻板,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能适应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员需求。另一方面,基层X校的教材选用过于陈旧和粗糙,缺乏新颖和精致,不能反映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2.教学过程和效果监控不足。由于基层X校缺乏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评估机制,导致了基层X校的教学过程和效果监控不足。
管理体制是基层X校教育的核心保障,直接影响着基层X校的发展方向和动力。然而,目前我国基层X校的管理体制改革还不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主体定位不清。由于基层X校的办学主体多为各级X委(X组), 而各级X委(X组)又有多种职能和任务,导致了基层X校的管理主体定位不清。一方面,基层X校在各级X委(X组)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肯定和重视,难以获得足够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另一方面,基层X校在各级X委(X组)中的职责和权限没有得到明确界定和规范执行,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作协调和配合。2.管理模式创新不够。由于基层X校的办学模式多为单一化、封闭化、自给自足式,而社会化、开放化、合作共赢式的办学模式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导致了基层X校的管理模式创新不够。
一是授课宣讲讲的针对件和实效性不够强,科研能力比较薄弱,主要是由于我们调研的机会少、次数少,总体上对区情了解不全面、不深入,对学员们
的学习需求了解还不够充分,授课宣讲过程中存在着讲理论的成分偏多,联系区情的内容偏少的倾向。二是教学方式方法还需丰富。基层X校虽然采取了一些创新教学的手段,但形式还不够多样化,教学方法仍以讲授式为主,研讨交流、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考察调研等形式采用得少,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不够。三是学员管理水平还需加强。对学员严格要求,坚持从严治校的办学方针,坚持把ZZ规矩和ZZ纪律挺在前,对于到X校参加学习培训的领导干部无论什么身份、什么职务,都应一视同仁,以普通学员身份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
四、基层X校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本文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三个方面提出了基层X校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如下: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基层X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关键,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增加师资总量。要加大对基层X校的人力资源投入,合理确定基层X校的教师编制和招聘计划,根据基层X校的办学规模和培训需求,适当增加专职教师的数量。同时,要积极拓展师资来源渠道,利用各种形式的交流、挂职、借调等方式,引进和培养一批优秀的兼职教师,形成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2.优化师资结构。要提高对基层X校教师的招聘条件和待遇水平,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基层X校。同时,要合理安排基层X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促进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师之间的互补和协作,形成年富力强、知识丰富、能力全面的师资队伍。3.提高师资素质。要加强对基层X校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机制,提高基层X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是提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