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目 录
检察日报:
打通服务大局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1
崔文佳:
以制度优势持续激发“规划红利” 3
徐州日报评论员:
答好打造区域样板的“新考卷” 6
天津日报评论员:发扬“干”的作风汇聚强大发展势能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8
解放军报评论员:
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三谈认真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10
河南日报评论员:
宏伟蓝图指引新的征程一论深入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12
人民法院报评论员: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五中全会精神上来一论深入学习贯彻X的十
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14
贵州日报评论员:
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论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16
科技日报评论员:
让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17
董少鹏:
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构建完善现代金融体系 19
经济日报评论员:
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论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21
青岛日报评论员:
以创新为梯为创业筑梦 23
人民日报评论员: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论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25
广西日报评论员: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闯出新路子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 五中全会精神③ 27
农民日报评论员:
重中之重有多“重”一论认真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29
人民日报评论员李林宝:
“十四五”,至关重要 31
学习时报评论员许宝健:
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33
董少鹏:
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构建完善现代金融体系 35
范思立:
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37
峻峰:
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上有新作为 39
河北日报副总编辑李恕佳:
这三个“根本”传递出哪些信息? 41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元丰:
基础研究投入支撑强科技战略 42
湖北日报评论员:
深刻把握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三论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45
崔文佳:
以制度优势持续激发“规划红利” 47
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西上饶市委X校原常务副校长、教授邱炜煌: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50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财经智库》副主编杨志勇: 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完善国家宏观经济治理 55
中央X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
为踏上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59
宁心:
深刻把握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成就 63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肖莉:
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65
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姚龙华:
致敬人才与企业家,激发创新第一动力 69【更多文库微信: dadawk01免费领取】
天津市委X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侯波:
把握好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时代背景的
几点思考 71
王李彬:
育先机开新局 75
王小江、祝晓光:
绿色应成金融法体系重要原则 77
新华社评论员: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79
徐剑锋:
让“环境有价,损害担责”成为新常态 81
范思立:
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83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林山:
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环境 85
长江日报评论员:
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热潮 89
李拯:
接续奋斗,推动“十四五”起好步 91
打通服务大局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检察日报
(2020年11月2日)
日前,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闭幕。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任务、新要求,必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检察机关要跟上X中央的步伐, 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标“十四五”发展蓝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检察新贡献。特别是基层检察院,肩负“落实好X中央决策部署、办好群众身边案件”这一重大ZZ责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扎实实履职尽责,打通服务大局、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要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基层院要结合本地本院实际情况,把最高检关于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一方面,“十四五”规划全面实施离不开执法司法服务保障,我们要把握好宽与严的辩证关系,依法监督办案, 促一方平安。比如,对认罪认罚、情节较轻的民营企业及其负责人经营性犯罪, 依法监督撤案、不捕、不诉、建议判处缓刑或单处财产刑。另一方面,五中全会明确要求,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司法救助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 也是司法为民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全面履职,视具体情况主动办理司法救助, 特别要突出对因案致贫、因案返贫家庭的救助。五中全会还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是基层院的ZZ责任和法律责任,我们要抓实业务数据分析研判,每季度向地方X委、政法委作一次专题报告,包括司法办案中反映出的社会治理问题、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落实情况等,为地方X委政府工作提供决策和参考。
要依法办案彰显公平正义。基层院办理的案件绝大多数发生在群众身边, 其中90%以上都是常见多发的案件。这些案件既是群众身边的“小案”,更是群众眼中“天大的案件”,办得好,群众就会对司法检察、对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对X和政府充满信赖。我们必须本着司法良知,综合考虑天理、国法、人情,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实现全会《建议》提出的法治建设目标任务。特别是,要继续深化抓好“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一号检察建议”、扫黑除恶等民生检察工作,用心用情
— 1 —
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要推进基层“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四大检察”发展不平衡, 是基层检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我们要统筹推进“四大检察”机构设置,根据基层实际调整各项检察业务工作重点。比如,做优刑事检察关键在基层,就要落实好少捕慎诉慎押司法理念,准确规范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切实履行好指控证明犯罪主导责任。比如,基层民事检察办案量相对较小,就要以全面实施民法典为契机,对基层审判机关生效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以及民事执行活动和审判人员违法行为加强监督。比如,基层行政诉讼监督还有很大空间,要勇于突破,以审判人员违法行为和执行监督为侧重,切实加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比如,生态环境和食药安全领域损害公益案件多发生在基层,要按照最高检要求把这两类案件作为必办案件主动作为。
要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基层司法办案质效。基层院要进一步抓实检察官业绩考评,实现检察管理现代化,切切实实把五中全会的要求部署落到行动中,而不是挂在口中、写在纸上。在不断优化“案-件比”的同时,注意实事求是、区别对待,防止不分案件类型搞“一刀切”。要严格落实检察官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配合最高检推进案件编号终身制,做到责任分明,可追、能溯。要完善新类型、争议性案件请示报告机制,上级院及时答复,必要时直接派员到基层指导办案,同样承担责任。
服务大局、司法为民,每个基层院、每名基层检察官都义不容辞。我们要把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抓基层、强基础,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服务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2 —
以制度优势持续激发“规划红利”
崔文佳
(2020年11月2日)
中国“十四五”新布局引发世界热议。10月26日至29日,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中国未来5年乃至15年的发展擘画了蓝图。
“五年规划”是我们X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张张时间表路线图前后相续、有机衔接,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战略部署。工农业建设、科教兴国、创新发展 在时代命题的转换中,中国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也让“五年规划”成为各方解读“中国之治”的重要索引:为什么中国选择以此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如何支撑了这一制度的有效运行?
中国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传统,“思而有备,行而有成”更是一种深刻的民族文化基因。自古以来,在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条件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的大国,无论治世安民,还是抗灾御敌,都需要举众人之力求长远之功,都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统筹协调纵横捭阖。中华文明虽历经磨难,仍绵延数千年未曾中断,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中国人对“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高度认同,对“大势”“大局”“大计”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X借鉴传统、科学谋划,以“五年计划”的制度设计打开了发展新局。周密系统的长远规划,不仅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发挥了统筹协调的作用,也让中国穿过了几十年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风雨雨,一步步稳健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这个道理不光中国人明白。但为何只有中国充分释放了“规划红利”?依靠的还是我们独特的制度优势。众所周知,所谓规划自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这暗含了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这个国家能够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这才能做很长期的事情。在政X“轮流坐庄”、X争压倒一切的西方国家,不仅各X派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且往往是新人不理旧账, 政策几年一翻篇。这样的ZZ特性既无法确保规划出以公心,又会因执政X更迭导致任何规划都赶不上变化。而在中国,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X除了国家、
— 3 —
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抛开私利计算,以战略眼光审视大势大局,同时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最大程度确保规划兼顾公义和科学,一棒接一棒地跑着历史的“接力赛”。
为政之道,忧无策,更忧有良策而不落实。就规划而言,落实环节至少有两大挑战:如何应对规划与实际的错配,怎样实现规划的执行到位。就前者而言,“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式的呆板僵化,或大包大揽、事无巨细地进行微观管理,都必然束缚市场本身活力。从“十一五”起,我们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不介入微观经济活动,不干预市场主体自由选择。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进行公共事务治理,这是中国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改革开放的中国道路已超越了苏联模式,也超越了西方模式, 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长期发展的道路。这种持续调试优化并始终追求效率的新型国家规划,不但对中国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世界各国探索21世纪规划也有借鉴意义。
与此同时,强大的国家目标实现能力是中国体制的又一大特征。有人曾感慨,在西方的ZZ文化中,提出目标只是传达一种愿望和态度,很多仅仅是选举时的噱头和“画饼”,而中国是一个言出必行的国家,一旦制定了目标,就会信守承诺,直至最后完成。就“五年规划”来说,制定后就要开始工作分工, 条条上按照部门进行分解,块块上逐级层层分解,时间上逐年分解。规划目标分解后,则建立约束性指标考核制度,将约束性指标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并将若干重点指标纳入各地区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既具备科学规划的能力,又具备执行规划的能力,使“五年规划”与中国制度优势相辅相成,推动生产力不断提高,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独立和安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 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承上启下的历史关头,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勾勒的发展蓝图,总结了改革成功经验,集中了全X全社会智慧,体现了亿万人民意愿,是破解我国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决策。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中国‘十四五’的宏伟目标,如果成功
— 4 —
实现,那将是惊人的成就。”网友的留言,道出了无数人的期待。我们有理由相信,继续以中国制度优势激发“规划红利”,“中国号”巨轮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 5 —
答好打造区域样板的“新考卷”
徐州日报评论员
(2020年11月2日)
上周五到周六,我市召开了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第三次现场推进会。一路走来,全市四个板块、16个代表项目展现出的盎然生机和斐然成效, 是我们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城市功能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最新发展成果,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生动缩影,充分证明了我们抓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氛围越来越浓厚、成效越来越明显。
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在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下,如何认清所处的“时”与“势”,谋深谋实打造区域样板的实现路径,努力答好打造区域样板的“新考卷”,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持续推动区域样板建设,以路径突破实现整体突破,顺利开启现代化新征程,依靠的是全市广大X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更高更足,推动发展的思路更清更新,项目推进的举措更细更实,让苦干实干、奋勇争先、比拼赶帮超的精气神在彭城大地弘扬激荡。
答好打造区域样板的“新考卷”,要抬升工作标准,激励争先进位,在“比” 中增动力、在“学”中强本领、在“赶”中争一流、在“帮”中强弱项、在“超” 中求跨越,不断开创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本次现场推进会是“舞台”,也是“擂台”,我们要在看清目标、看清差距、看清思路中坚定信心定力,苦干实干巧干,在辨别前后、观察左右、认清自己中强化危机意识,不断加压奋进, 在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中汇聚发展合力,实现共同进步,奋力在探路先行、超越标杆的道路上争先领先,跨越发展。
答好打造区域样板的“新考卷”,要学深悟透、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战略思维精准谋划发展蓝图。“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我们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新理念,与“十四五”规划编制结合起来,立足徐州实际、把握大局大势,提高站位、找准方位、精准定位,加强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跳出徐州看徐州,摆脱地级市思维,破除苏北意识,主动对标国际国内一流城市, 提升目标定位,科学谋划好未来一个时期的“施工蓝图”。
— 6 —
从城市到乡村,从产业到项目,从新企业、新业态、新产品,到新经验、新思路、新举措,通过现场观摩,各地浓厚的创业氛围和火热的发展实践向我们证明,市委、市政府作出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的决策部署英明正确。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够不断开辟徐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闯出一条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真正把新发展理念变成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生动实践。
— 7 —
发扬“干”的作风 汇聚强大发展势能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天津日报评论员
(2020年11月2日)
牢牢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重大战略抉择,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干”是最质朴有效的方法论。
实干成就梦想,实干才能兴邦。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美好新蓝图,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勾勒出壮阔前景、恢弘气象,进一步激发我们奋勇向前的昂扬斗志,汇聚锐不可当的发展势能。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发扬“干”的作风,是需要始终握在手中的有力武器。干字当头、实干为先, 坚持不懈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集聚、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有一股在奋斗中开拓、在实干中进取的精气神,我们就一定能闯出一条奋进之路,为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厚植新的优势。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方能积聚更充足的发展后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必须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决保持战略定力,踏踏实实办好自己的事,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其实质仍然是行动、实干。唯有干,才有答案,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抓实干、出实绩,靠的是苦练内功,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牢牢抓住改革创新这个根本动力。以信创产业、智能科技产业为主攻方向,努力提升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源头创新能力,依托新技术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前三季度,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8%,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数字创意等战略性产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产业升级持续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当月速度连续六个月增长、三个月增速保持在20%;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3% 以实践求实绩,一步一个台阶向前迈进,我们就一定能不断标注发展新高度。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重要的历史交汇点
— 8 —
上,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就在于干出一番新事业。“干”,不仅是行动,更是一种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