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目 录
人民日报:
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1
环球时报:
两大冲击叠加,五中全会为中国作答 4
第一财经日报:
以创新助力增长潜力充分发挥 6
国际商报记者杨舒:
拼搏奋进总其时中国商务再出发 8
光明日报评论员:
落笔新答卷夺取新胜利一论深入贯彻落实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11
中国工业报评论员:
凝心聚力变局中开新局守望复兴激荡间定乾坤聚焦X的十九届五中全
会(四) 13
山西日报评论员:
全力冲刺收好官奋发迈向新五年 15
经济日报评论员: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 17
董少鹏:
高质量发展又开新篇资本市场将注入“新内涵” 19
广州市政协常委、广东省新阶联副会长兼网络新媒体分会会长曹志伟: 为中国和世界发展注入更强大信心 22
和音:
共享机遇 共同发展 24
刘夏延:
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 26
杨逸淇:
汇聚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28
解放军报评论员: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 一谈认真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29
人民日报评论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论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五中全
会精神 31
光明日报评论员: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二论深入贯彻落实X的十九
届五中全会精神 33
海南日报评论员:
全力推动全会精神在海南落地生根 35
经济日报评论员:
统筹两个大局 办好自己的事 论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37
广西日报评论员:
在奋斗中迈向新航程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① 39
人民日报评论员刘少华:
历史交汇点上的五中全会 41
顾一琼:
在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下,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
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43
胡幸阳:
“科学家有国界,但科学没有” 45
湖北日报评论员: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一论学习贯彻X的十
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47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乔继红:
中国新征程世界新期待 49
万丽君:
一字之变寓意深 51
新华社评论员: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学习贯彻X的十九 届五中全会精神 52
张歆:
三个“新”贯穿经济发展主线资本市场撬动发展新动能 54
贵州日报评论员:奋力开启新征程斗志昂扬向前进 一论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56
广西日报评论员:
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 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② 58
解放军报评论员: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二谈认真学习贯彻X的十九
届五中全会精神 60
解放军报评论员:
深刻把握时与势奋力创造新奇迹论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X的十九届五中
全会精神 62
人民日报评论员: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论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
五中全会精神 64
经济日报评论员: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论学习贯彻X的十 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66
宁夏日报评论员:
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五中全会热潮 68
光明日报评论员:
应对机遇与挑战的新变化 三论深入贯彻落实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70 36.顾一琼:
六个“深刻把握”,助力上海打好手中牌走在最前列 72
和音:
登高望远 脚踏实地 74
湖北日报评论员:
深刻认识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 二论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五中
全会精神 76
上海市社联X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研究员权衡:
三个“新”体现规划《建议》核心要义 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精神 78
新华社评论员: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80
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人民日报
(2020年10月30日)
金秋时节,中国共产X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ZZ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X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ZZ局的工作。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纲领性文件。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并提出建议,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对动员和激励全X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会通过的
《建议》,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 坚持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贯通,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提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实施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统筹谋划好重要领域的接续改革,必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X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X和国家各项事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X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X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
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X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X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 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次全会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我们要全面贯彻X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统筹推进经济建设、ZZ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X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X的全面领导,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系统观念,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主要目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前进道路上,我国有独特的ZZ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经济社会发展依然有诸多有利条件,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两大冲击叠加,五中全会为中国作答
环球时报
(2020年10月30日)
十九届五中全会于星期四闭幕并发表公报,公报用“6个新”描述了“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并且描绘了中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这次全会延续了十九大的总体规划,保持了中国前进的战略节奏和精神面貌,显示出这个国家在变局中十分强大的韧劲和后劲。
众所周知,今年世界局势延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经受了两大挑战, 一是来自美国的战略围堵挑战,二是来自新冠病毒的公共卫生挑战。它们来得 都很猛烈,并且有向未来延伸的不确定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制定的。
很显然,它们没有将中国这部发展列车冲出轨道,甚至无法对列车的行进速度产生根本性影响。它们提供了新的情况和条件,但是新形势、新挑战促成了中国惊人适应力的爆发性形成,中国人见识更广了,应对挑战的能力体系更加复杂、厚实了,就像是病毒在变异,但我们抵抗力的加强和更新总是能够跑赢它。
这次全会不仅规划“十四五”,实际往前设计了15年。不确定性这么多, 这如何做得到?中国这些年的重大成就之一是构建了国家发展的超级稳健性。再大的变量,经过中国的体系性处理,它就缩小了。与美国打压的斗争,与新冠病毒的较量叠加在了一起,这样的负重形成前所未有的压力测试,也为我们度量未来提供了足够大的尺码。
所以“十四五”规划敢于提出在六大领域都实现新的成就。新冠病毒的影响是不能排除会经年累月的,美国有可能找我们更多麻烦,但中央有信心排除、抑制这些风险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信心是有公众信心的充分呼应的。美国不能把中国怎么样,新冠疫情无论在世界上怎么闹,但它在中国重新大流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大多数中国人就是这样看未来的。中国接下来不仅要实现物质进步,人民幸福感最核心的那些指标也在全会公报中得到重点体现,如果用民间视角予以总结,那就是普惠和公平的建设将会加速。从“十四五”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显示出这一普惠建设将持续发力。另外,人民的“平等发展
权利”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心之一,这些都会让这个国家“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落到实处。
五中全会带领整个国家向前看,向未来看,中国有资本和能力这样做,在这个充满动荡的世界上,为我们的方向、目标以及策略进行积极且颇具实际指导意义的梳理。中国的问题很多,但中国的ZZ哲学是不断滚出正能量越来越大的雪团,让它的重量去化解问题,而不是相反,用问题越滚越大的雪团压灭正能量。
现在是中国问题和挑战最多的时候,但也恰是中国社会自信最多的时候。我们负重,但乐观积极,外部世界输送来了困难,但也提供了我们做得更加出色的大量参照和证据。是啊,在萎缩和负值充斥世界的时候,我们在要求自己真实的全线增长,做到“6个新”,这究竟是本就应该有的难受还是自我鞭策的骄傲呢?也许两者都是吧。
以创新助力增长潜力充分发挥
第一财经日报
(2020年10月30日)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X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下称“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五中全会提出, 今后要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要实现这一点,创新是基本要素。
“十三五”以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创新正在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有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我国位居世界第十四位。
明年是“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的一个重要时间交汇点,更是第一个“一百年”和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间节点。“十三五”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除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X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等之外, 经济发展在持续优化的基础上,将实现总量的历史性突破,预计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万亿元。
下一步在经济发展方面重点何在?五中全会强调,当前,我国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一步的目标是,经济发展要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创新的基础是制度创新。五中全会提出的总体要求是:改革开放要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
为此,就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