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目 录
一新:
年轻干部大调研是激发干部新担当新作为的实举措 1
财政部机关X委:
以基层调研促进青年干部成长进步 3
邱然、陈思、黄珊:
“习近平同志不仅重视调研、躬行调研,而且讲究科学调研、高效调研” 习近平在福建(十七) 5
夏津县委组织部霍琳:
加强调查研究提升能力水平 22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建波:
调查研究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中 23
傅志东:
调查研究要求真务实 25
李慧勇:
发扬好调查研究优良传统 27
中共北京市委X校领导科学教研部副主任杨守涛:
调查研究须把握好四个关键词 29
岳阳市政府研究室X组成员、副主任彭典:
用好调查研究这把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32
杨本耀:
让调查研究成为常态 34
王玉堂: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35
赣州市委X校谢昌荣: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学习毛泽东寻乌
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的深刻启示 37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
弘扬寻乌调查精神 搞好调查研究工作 42
【更多文库微信:dadawk01免费领取 】
年轻干部大调研是激发干部新担当新作为的实举措
一新
(2018年6月19日)
“内定”“走过场”“只看资历、看轮到谁了”“少数人选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少数人”曾几何时,这样的选人方式消极现象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时有出现,倍受干部群众诟病。这次年轻干部大调研,围绕树立鲜明用人导向这个核心,抓住为干部精准画像这个关键,选奋发有为干部、弘敢于担当精神,是激发干部新担当新作为的实举措。
立体看人,把有作为的干部凸出来。把担当作为的干部发现出来,让他们站在队伍前列,就会产生“头雁效应”。过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主要靠组织推荐,识人视角有限、渠道不多。而且,考察材料千人一面,优点相似,缺点雷同,那些敢担当、有作为干部难以凸显出来。这次调研,市委要求“深度扫描”“立体看人”,舍得花时间、下笨功夫,通过“耳听八方”“眼观六路”, 不仅把各方面、各层级、各领域的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出来,还要把优秀年轻干部的“像”画准画好,把品行、特长和潜力等方面情况了解清楚。既看重要工作和关键时刻表现,又看全部工作和一贯表现,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近距离发现识别勇于攻坚克难、敢于担险扛责的好干部。调动和保护各区域、各战线、各层级干部的积极性,激励广大干部聚焦主业、发挥专长, 务实担当、有所作为。
打破陈规,把善作为的干部用起来。市委通过这次调研持续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就是要打破陈旧观念,破除论资排辈,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为敢于碰硬的干部撑腰鼓劲,注重甄别分析群众推荐结果,对不同意见多问几个为什么,避免简单以票取人。按照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为敢闯敢试的干部保驾护航。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排除身份阻碍,不搞平衡照顾,不以身份取人,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职员都纳入调研范围,都有机会纳入组织培养对象。为埋头苦干的“老实人”说公道话,格外关注那些默默钻研业务的专业型干部,不唯推荐票,既在考“德”上一视同仁,又在考“能”上区别对待。通过以事择人的导向,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人才有机会、有舞台。
精准识别,把不作为的干部挪出来。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好干部,也是
对各级领导干部ZZ、能力、作风的一次检验。通过调研谈话,既甄别推荐人选,也考察谈话对象。围绕破解谈干部不足时,存在“不说话、说好话”的情况,调研设计了干部行为特征评价表,列出12项主要行为特征,让谈话对象指出人选最符合和最不符合的表现。深入听取管他的、他管的和曾经管他的、他曾经管的以及组织人事和纪检部门意见,对主管领导谈干部缺点放“空炮”的不放过,对一般干部谈不足放“哑炮”“礼炮”的不放过。对发现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以及对组织不负责、不诚实问题,不论是推荐人选还是谈话对象, 调研组都“记录在案”,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如实反馈,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提供依据。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作为。全市在实践中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大调研,是市委进一步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促进ZZ生态山清水秀的一次生动实践。各级X委(X组)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落实好X管干部责任,在接下来调研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让更多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激励全市广大干部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
以基层调研促进青年干部成长进步
财政部机关X委
(2020年4月10日)
鼓励、引导和推进青年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增强在实践中提高理论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财政部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服务中心工作的重要举措。“财青8+”调研机制作为推进青年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抓手,推行至今深受青年干部欢迎。
作为落实“财青8+”调研机制的重要措施,2019年财政部机关X委继续组织青年干部开展“根在基层”调研实践活动,紧紧围绕X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结合财政业务实际,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实践。办公厅、综合司、国库司、金融司、财科院、清洁基金等18家单位的23个调研团160多名青年干部, 心怀情感、带着问题深入各地一线感受民情民意、改进工作作风,并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提炼总结、理性分析,提出政策建议,助力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活动得到了财政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多篇优秀调研报告被人民网及《旗帜》杂志刊发,进一步扩大了调研成果的宣传和影响。
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助力财政青年工作的“四个平台”。一是青年干部理论学习的实践平台。以“根在基层”调研实践为切入点,推进青年干部联系实际加强理论学习,把研究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着眼点。青年干部从机关到基层、从楼宇到田野,从干部到群众中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融会贯通,不断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水平。二是青年干部推动中心工作的服务平台。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青年干部紧密围绕调研主题,切实做到与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与完善财政政策措施结合、与自身岗位工作结合。围绕减税降费、中小企业融资、地方债务、脱贫攻坚、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通过扎实深入的调研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为政策制定和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三是青年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平台。调研中, 青年干部深入乡村、企业、社区、工厂车间等一线,近距离倾听民情民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群众难处、拜群众为师。不仅了解了基层真实情况,展示了青年干部良好形象,还在心中埋下心系基层的种子,增进了与群众的朴素感情。四是青年干部成长的引领平台。青年干部成长,应多到艰苦岗位和基层
一线去锻炼,接地气、经风雨、见世面,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调研实践促进了青年干部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实践中开拓视野、成长进步。青年干部在调研中深切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推出的系列重大利民惠民举措成效,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在耳闻目睹中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涵养了情系民生、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
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的是基层一线,密切的是干群关系,促进的是青年干部成长,推动的是X和国家事业发展。财政部机关X委将继续把完善“财青8+” 调研机制、推进“根在基层”调研实践活动作为强化青年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举措,推动各级基层X组织为青年调研创造机会、提供保障。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青年干部成长的必修课,引导青年干部带着感情、带着问题深入基层体察民情、转变作风、学思践悟、担当作为, 积极投身财政改革发展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 更多文库微信:dadawk01免费领取】
“习近平同志不仅重视调研、躬行调研,而且讲究科学调研、高效调研”
习近平在福建(十七) 邱然、陈思、黄珊
(2020年7月24日)
采访对象:潘征,1957年10月生,福建福州人。1982年起历任福建省委X校哲学教研室助教、讲师、教务处副处长。1993年起历任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副处长、秘书处处长、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2005年起历任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办公厅主任。2015年至今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采访日期:2019年8月27日、28日、31日采访地点:福州西湖大酒店
采访组:潘征同志,您好!请简要讲讲您和习近平同志最初接触和认识的过程。
潘征:1982年,我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到福建省委X校哲学教研室任教。记得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所在的教研室有一位青年教师,他是厦门大学的硕士, 专门研究《资本论》,调到宁德地委政研室工作。这位教师说,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当地委书记,自己希望也到宁德去干些事。从这位青年教师口中,我第一次听到习近平同志的名字。后来,习近平同志到省委X校作了一次《怎样当好县委书记》的专题报告,讲得很精彩,反响很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