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目 录
山西省校(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赵春雨:
以“三篇光辉文献”为指引奋力推进山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1
迎泽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重温光辉文献牢记初心使命走出老城区转型发展新路子 5
山西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杨建军:
对表对标“三篇光辉文献”把山西的事情进一步办好 7
山西师范大学校长杨军:
学习“三篇光辉文献”落实省委战略部署 12
山西省委X校中共X史X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张志芳:
以“三篇光辉文献”为指针持续推进X内ZZ文化建设 17
古交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重温光辉文献奋力拓展新局扎实推进富强绿色宜居平安古交建设 22
清徐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重温光辉文献坚定发展信心推进建设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清徐 24
阳曲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重温光辉文献汲取不竭动力努力开启高质量发展阳曲新征程 26
吕梁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任冬生:
重温“三篇光辉文献”做好“三个服务”文章 28
临汾市委政研室主任张建山:
以“三篇光辉文献”为指引推进临汾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30
以“三篇光辉文献”为指引 奋力推进山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山西省校(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赵春雨
(2019年12月25日)
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三篇光辉文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是指导我们做好山西经济工作的重要法宝,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贯穿于山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过程、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全过程、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12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全面贯彻X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回顾总结了近年来特别是2019年的经济工作,安排部署了2020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
一、确定了山西省经济工作的核心: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西讲话中明确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是未来山西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的金光大道,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必由之路,是实现现代化的硬支撑,也是山西当前经济工作的核心所在。楼阳生强调,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要求,将供改综改相结合贯穿于转型发展全过程各环节,以“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为引领, 用好转型综改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两大金字招牌,培育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和竞争优势,以昂扬的斗志与改革创新的精神引领山西经济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二、明确了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与时间表
山西当前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旧动能转换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叠加与攻坚时期。会议强调,要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从现在起到2035年的这15年是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至关重要的攻坚期“,十四五”期间是关键期,要确保资源型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出成效,要巩固和拓展近些年来形成的转型发展基本思路、体制政策和良好态
势,用“三个五年”时间分步走,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到2025年
转型要出雏型,到2030年基本实现转型,到2035年高质量转型发展全面实现,在此基础之上争取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描绘了山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雏形
会议对转型发展的雏型进行了勾勒描绘:一是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基本形成, 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山西鲜明特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取得重大突破。二是7-8个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基本形成,拥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三是具有山西特色的创新生态基本形成,在若干领域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品牌。四是支撑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更多改革挺进全国第一方阵。五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与治理取得积极成效。六是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山西营商环境主要指标升至全国前列。七是山西全方位对外开放局面基本形成,经济外向度大幅提高。八是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大都市大县城建设和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九是更加健全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城乡居民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十是山西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基本形成,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国的排位进一步提升。
四、突出了推动山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改革创新是关键
虽然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不能逾越,但是发展道路上的台阶可以跨越,改革创新是支撑山西经济实现高质量转型、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资源型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是山西在新时代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将改革作为推动转型的根本动力,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 以改革促转型,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深化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结合起来, 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贯穿到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创新是新时代发展的潮流,在这个科技创新的新时代,谁抓住了科技创新这个“核心”,谁就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要坚持把培育创新生态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要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的理念,聚焦产业振兴,聚焦创新驱动,聚焦改革开放,聚焦人才开发,顺应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趋势,加快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产业项目,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发展的
改革创新之路。
五、提出了推动山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培育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要充分挖掘与发挥比较优势。农业只要紧跟消费升级步伐推进产业升级, 就永远是朝阳产业,可以成为山西新的支柱产业。要推动农业加快“五个转变”, 聚焦十大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加工精细化、特色化、功能化发展,将现代农业打造成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文化旅游要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抓好规划设计、项目建设、景区打造等重点工作,推动文化旅游业融合化、品牌化发展,培育新的优势支柱产业。二要用好后发优势。比如山西决定拿出国土面积的2%用于开发区建设,打造3000平方公里开发区、600 平方公里转型综改示范区、100平方公里起步区。在当前沿海发达地区用地指标日益紧缺的形势下,这就是我们的后发优势,我们有充足的空间满足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大企业大项目的落地与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的培育建设。三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以产业转型为主导思路,实施千亿新兴产业培育工程, 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数字产业、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