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目 录
人民日报评论员: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X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1
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治区X校基地办主任何成学:
从三个方面准确把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大意义 3
人民日报评论员:
加强和完善X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6
内蒙古日报评论员: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8
内蒙古日报评论员:
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纲” 10
贵州省社科院: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2
云南省政协:
凝聚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强大合力 16
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蔡永莲:
凝心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3
中国民族报评论员: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25
中国民族报评论员: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27
内蒙古民族大学X委书记陈永胜: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9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李熙:
增强感恩奋进的思想自觉ZZ自觉行动自觉 33
民勤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6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协副主席迪丽娜尔·阿布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文化润疆贡献力量 42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
深入学习领会突出“四个强化” 46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X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人民日报评论员
(2021年8月31日)
“做好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X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全面回顾了我们X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X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着眼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 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民族地区面貌日新月异、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实践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抓住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的“纲”,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内涵,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X、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抓住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的“纲”,必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X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推动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抓好各项任务贯彻落实,把新时代X的民族工
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就要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要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就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 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就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 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做好重点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海外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群体等的工作。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周围,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X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从三个方面准确把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大意义
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治区X校基地办主任 何成学
(2021年9月7日)
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适时对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X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8月27日召开的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中国共产X成立一百周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我们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注意从历史厚度、时代高度和实践向度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准确把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历史里程碑意义
从历史厚度看,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的历史背景,即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高度,因而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弄清楚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是准确领会其精神的逻辑起点和开启新征程的历史底蕴。
从第一个百年来讲,早在建X前后,我们X就十分关注民族问题。X的创始人李大钊等直接领导了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共产主义先进分子培养工作。1922年X的二大提出了关于民族问题的纲领,1928年X的六大专门作出关于民族问题决议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X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确保了国家大局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X中央分别于1992年、1999年、2005年、2014年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这是确保我国56个民族始终同心同德、紧密团结共同发展和国家大局长久稳定的秘诀。这更与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上不少国家由于陷入民族纷争,最终导致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X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这是充分体现中国共产X历史担当和历史贡献的一方面。
从历史背景即第二个百年来看,我们X的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既是在建X百年的历史背景下召开,又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之年召开的,会议着重对新征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安排,这是充分展现中国共产X的时代担当和新时代作为的一方面。
二、准确把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大现实理论意义
从时代高度看,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一次统一认识、明确方向的动员大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之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须团结一致、凝聚力量,确保中国发展的巨轮胜利前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因此,会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主题重大、事关根本。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X、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百年来,X的民族工作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首先,全面回顾了我们X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X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阐释了我们X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其次,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做好新时代X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