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目 录
赣州市委组织部刘菘苹、谢福春、朱超:打好四张牌促乡村振兴浅谈打造 革命老区红色X建样板与推动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 1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华姝:
X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 4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研究员鲍家伟:
X建引领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8
范县白衣阁乡X委书记马全军:
X建引领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11
中共大姚县委X校杨华山:
X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 14
向定群:
X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 16
新沂市双塘镇X委书记刘祥伟:
打造“X建+”品牌助推乡村振兴 17
陈晓宏:
“X建引领文创”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探索以福建省屏南县龙潭村为例 19
徐文震:
X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探索与思考以上海松江区泖港镇为例 30
人民论坛理论研究中心:
X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地方实践与经验启示 36
中共菏泽市委X校(菏泽市行政学院)教授季福田:
夯实X建根基助推乡村振兴 42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委X校马秀英:
基层X建引领乡村振兴路径探析 48
联合调研组:
坚持X建引领“三治”融合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52
湖南省委X校58期中青二班学员张月朗:
坚持以X建创新引领乡村振兴 56
中共兴山县南阳镇X委书记彭学植:
南阳镇:“三维”X建引领乡村振兴 58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X委书记、教授王华彪:【更多 文库微信:dadawk01免费领取】
浅探以“X建+”模式推进乡村振兴 60
昌平区流村镇北庄村第一书记周清: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要强化X建引领 63
临猗县委书记于鹏飞:
突出X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临猗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实践 66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彭法:
乡村振兴不可或缺X建“活水” 69
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文力:
乡村振兴如何下好基层X建这盘棋 72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X校X建教学部吴佳佳: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X建工作的思考 75
河南省乡村振兴研究课题组:
祥符区坚持X建引领乡村振兴“五措并举”“四轮驱动”的经验启示 80
浙江红船干部学院李益模:
新时代X建引领乡村振兴:缘起、实践、路径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 88
江苏泗洪农商银行X委书记、董事长巩大兵:
以X建联盟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96
明光市委书记王珏:
以X建引领乡村振兴 99
张婷:
以高质量基层X建引领乡村振兴 102
中共浙江省绍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晓光:
以基层X建引领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 108
中共永州市委X校X史X建教研室张鹏飞:
以基层X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111
陵组文:
用X建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 115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者东镇人民政府卢英:
镇沅县者东镇X建引领乡村振兴 118
宁陕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燊:
抓实抓好基层X建倾力打造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120
左云:
X建引领聚合力乡村振兴别样红 122
打好四张牌 促乡村振兴 浅谈打造革命老区红色X建样板与推动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
赣州市委组织部 刘菘苹、谢福春、朱超
(2019年11月3日)
乡村振兴,关键在X。抓好农村基层X组织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 也是根本的保证。赣州作为红色故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孕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是X的初心的重要发源地,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深刻认识抓好农村基层X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立足红色资源优势, 全力打造革命老区红色X建样板,激活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
一、打好“思想ZZ牌”,为乡村振兴提升思想凝聚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聚思想共识、汇聚行动合力是关键。近年来,赣州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创新“3+X”学习模式、广泛开展群众宣传教育,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思想及中央文件要求在赣南落地生根,以全市上下思想上的统一、步调上的一致,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在新时代背景下,打造革命老区红色X建样板,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坚决打好“思想ZZ牌”,以思想的统一促进行动的自觉。要激活红色基因。充分发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作用,深入挖掘红色历史、红色旧址资源,开发教材、打造现场教学课程,创新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教学,进一步提升红色教育成效。拓展“红色主题诵读”,开展“五红”活动,强化信仰信念和感恩奋进教育,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上。要严肃组织生活。农村X的基层组织是宣传X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和决策部署的中坚力量,必须做到对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充分发挥农村基层X组织宣传群众、凝聚群众的优势, 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广泛通过“夜谈会”“户主会”等形式,积极运用网络、微信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宣传X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让乡村振兴的思想、政策及时进入千家万户,走进每个群众的心里。
二、打好“组织振兴牌”,为乡村振兴提升组织领导力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有强有力的ZZ领导。农村基层X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基层X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X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便会蹄疾步稳。近年来,赣州市通过加强基本队伍、基本活动、
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层X组织的组织力和ZZ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ZZ领导。在新时代背景下,打造革命老区红色X建样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扎实推进基层X建提升行动, 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要持续补短板强弱项。要牢固树立X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坚持从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抓起,不断夯实基层。要持续开展软弱涣散X组织整顿,不断提升支部建设水平,确保基层X组织全面过硬。要持续抓创新求特色。要立足农村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等新变化,在农村基层X建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要深入开展“基层X建活动月”、基层X建博览会等活动,全方位宣传展示基层X建工作中的鲜活经验和生动实践,进一步提升赣州革命老区红色X建样板的影响力。要持续抓机制强保障。要深化制度建设,健全抓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要围绕当前农村基层X组织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有效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为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X组织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三、打好“人才培育牌”,为乡村振兴提升人才支撑力
ZZ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X员干部是落实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各类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打造革命老区红色X建样板,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始终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强化乡村振兴人才保障。要聚焦ZZ标准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坚持ZZ标准,注重选拔致富带头人、复员退伍军人、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推行实习村干部制度,在村级配备后备干部或扶贫专干,进行实战培养锻炼,提前接受脱贫攻坚锤炼,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储备。坚持尽锐出战,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或常驻工作队员,协助村“两委”班子抓实基层X建和脱贫攻坚。要聚焦产业发展培育乡土人才。持续实施“一村一名入X积极分子”“三培两带两服务”等机制,大力实施“X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着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提升X员“双带”能力。充分利用X校、农民夜校、“干部大讲堂”“X员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孵化适应乡村振兴要求的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切实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要聚焦紧缺需求引进专业人才。坚持X管人才原则,创新招才引才方式,大力引进优秀人才。重点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急需的规划类、农林水利类、工程类、经济类等,加大乡镇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招录力度。完
善人才引进配套政策制度,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给予倾斜,切实用好事业、感情、待遇、环境等综合手段引才留才。
四、打好“产业升级牌”,为乡村振兴提升产业助推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得到发展,人气才能集聚,乡村才能繁荣。近年来,赣州市以抓X建促脱贫攻坚为抓手,牢牢抓住产业这条主线,积极探索“X建+产业”发展模式,挖掘乡村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有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新时代背景下,打造革命老区红色X建样板,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充分发挥X建引领作用,助推农村产业全面发展。要提升产业引领能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X组织的政策、信息、资源等优势,带领农民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扶持农民创业就业,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增产增收。积极采取“X建+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基层X组织“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种养基地”,使X组织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坚强堡垒,更好地组织农民跟着X组织走、跟着市场走。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土地、金融、培训等政策,鼓励扶持X员带头发展产业、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大力实施农村X员创业金融扶持政策,择优选择一批示范面广、发展前景好、带动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作为X群创业孵化基地,提供政策辅导、技术培训、后期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引导X员群众少走弯路,降低创业风险。完善创业扶持制度,鼓励X员大胆试、勤奋干,带领群众抓机遇、兴产业、拓富路、奔小康。要增强集体经济实力。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主导产业发展, 探索村集体资产多元化经营、村集体“抱团发展”有效模式,夯实村级组织经济基础。制定出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奖励办法,进一步提升乡村干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资产、村级财务、组级财务等管理,规范农村集体“三资”运行,提高村集体经济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
X建引领 赋能乡村振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华姝
(2020年)
“当前,我们村的辣椒产业覆盖贫困户76户,因为种植辣椒,2019年底我们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我们肯定可以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看着火红的小米椒,从江县往洞镇秧里村支书兰文礼底气十足。
兰文礼的底气来自村里这几年X支部带领全村群众大兴辣椒产业的生动实践。
3年前,兰文礼与村“两委”决定带领群众种植辣椒,一场X建引领辣椒产业的革命在秧里村渐次铺开。
3年后,在“X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下,秧里村农业生产总值达480万元,村集体经济累计达200万元。产业,挑起了秧里脱贫攻坚的“大梁”。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X。X的十九大提出了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总方针的乡村振兴战略,擘画了乡村发展的美好未来,成为激荡在广袤山乡最为动人的梦想。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贵州坚持以X建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充分发挥基层X组织的ZZ优势、组织优势和战斗堡垒作用,主动担当、开拓创新,将X建活力变为发展动力,全力以赴做好做实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一、凝聚支部合力产业百花齐放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9月初,记者走进七星关区生机镇镰刀湾村,处处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我家有3亩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有1800元的流转费。在合作社产业基地务工,一天80元,一个月有1600多元的收入。比起自家种地,与合作社一道发展要好得多。”绿油油的田地里,63岁的村民龙中莲一边劳作,一边盘算着收成。
曾经的镰刀湾村,X组织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为改变落后面貌,镰刀湾村将X建作为破题思路,通过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建强基层X组织,同时,在合作社成立X支部,通过支部牵头、
X员带头,引领产业发展。
“有X支部引领,群众在基地务工上班心里踏实,干劲更足。”镰刀湾村X总支书记龙中辉说,镰刀湾村以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共发展葡萄、蜂糖李、柑橘等特色经济果林2700亩,矮秆经济作物2100多亩,为全村群众增收约335.7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26.9万元。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X支部建在哪儿、怎么建,事关效用发挥的大小。
余庆县通过“把X组织建在坝区、把X员派到网格”的方式,充分发挥组织凝聚力,设立坝区X支部,把基层X组织建成推进产业革命的坚强战斗堡垒, 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金沙县在240个村(社区)成立村集体合作社,挑选和培养村X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建立村“两委”与合作社“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的工作机制,筑牢支部作为引领产业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根”与“魂”。
贵州依托产业基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等载体,把X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实现扶贫产业发展到哪里,X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将X建工作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通过X建增活力,驱动脱贫攻坚“引擎”,形成支部带动致富、群众广泛参与的精准扶贫格局。
二、夯实基层堡垒推进有效治理
“爱X爱国爱集体,遵纪守法讲道理;干净整洁带好头,尊老爱幼睦邻里 ”走进镇远县羊场镇金盆村,寨门口树立着的《新时代民约歌》格外引人注目。
“以前有少数人不但不热爱集体,还公然和村干、群众唱反调。”说起农村社会治理,金盆村村支书田兴斌道不尽的心酸。
变化出现在《新时代民约歌》推行之后。
为改变少数群众不支持农村工作的情况,金盆村X支部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组织提炼总结了《新时代民约歌》,以通俗易懂的歌谣形式约束规范村民言行。
民约歌要发挥作用,关键是执行。金盆村充分整合“两委一队三个人”、驻村干部和村组干部力量,将X员组织起来、将群众团结起来,采取“正向” 激励和“反向”处罚的双向引导模式,设立“红黑榜”,把违反约定的群众列入“黑榜”,以群众力量督促其整改落实到位;对遵守约定、表现优秀的群众
家庭,实施优先帮困、优先扶助措施。
“通过‘红黑榜’措施的鲜明对比,可以让先进者更先进,鞭策后进者积极整改,通过群治力量实施约束、教育,最终达到村级自治效果。”田兴斌说。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组织建设是保障。
农村基层X组织作为宣传X的方针政策、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是乡村治理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
为抓好乡村治理,对接乡村振兴,贵州各地大力推进农村基层X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组织领导、督查指导、典型带动,确保基层X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切实增强基层X组织在乡村治理中领导作用,发挥X的群众工作优势和X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工作,让广大农村充满生机活力、和谐稳定发展。
三、培育乡风文明浸润乡土民心
入秋,黔西县大关镇七里村家家户户的小院都放满了包谷、辣椒,整个村子弥漫着浓浓的幸福味道、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8月31日,村民徐林云家的“幸福小院”热闹不已。在清脆的歌声中,村民们纷纷走进小院、围坐一起,聆听七里村村支书李念开展的关于“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宣讲。
“暑假期间,我会带着孩子去干农活、收庄稼,让他们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引导他们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操办酒席容易造成浪费,我们一定要制止滥办酒席的行为。” “在教育小孩节约粮食的同时,大人们一定要做好榜样。”
在了解到身边就存在许多触目惊心的浪费粮食的行为后,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来,纷纷表示要带动家人一起勤俭节约、珍惜粮食,场面热闹、和谐。
在黔西,像徐林云家这样的“幸福小院”还有234个。2019年以来,黔西县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在基层大力推行“幸福小院”模式,发挥其传播文明新风尚和时代好声音的作用,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让农民腰包鼓起来,还要让农民的精神生活充实起来。良好乡风具有浸润人心、规范行为、凝聚力量的作用,能够为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立足乡村发展实际,广大基层X组织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将乡风文明融入
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使其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和有效抓手,同时要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处理好“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问题,才能让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如期实现。
X建引领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研究员 鲍家伟
(2020年)
加强农村X员教育培训,对于提高农村X员素质和带头致富能力,增强基层X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ZZ和组织保证,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四川省崇州市坚持X建引领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农村X员教育学院作用,把农村X员教育作为基层治理和产业发展的切入点, 做大了集体经济底盘,推动了乡村有效治理,将X的ZZ和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一、基本情况
崇州农村X员教育学院位于白头镇五星村,于2016年5月成立,占地2亩, 总建筑面积960平方米,是四川省委X校乡村振兴特色现场教学基地、省农民夜校示范实践基地,辐射周边六个乡镇1800多名农村X员。
学院所在的五星村,是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四川省百强村,此前与周边的村庄并无两样,如今的蝶变,既得益于乡村振兴的政策红利,也得益于能人带动和外脑借力。现任村支书高志伟,以前是成都某商场物业总监,放弃了50余万元的年薪,于2017年回村任职。上任后,通过整合扶持政策,用活本地资源, 引入外来资本,引导村民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农家乐、民宿等新业态,带动了农民致富。在实践探索中,高支书深刻认知基层X组织是发展集体经济的主心骨,农村X员教育亟需加强,创建农村X员教育学院的想法应运而生。
学院成立后,高支书特地从江苏常州聘请长期从事培训工作的喻光远,负责学院工作。喻光远通过调研,设计了一整套与农村X员教育需求相适应的培训内容,吸引了省内外基层X员干部前来培训,仅2019年上半年,学院就先后承接培训40余期,推动集体经济创收107万元。总的来看,学院以办农村X员自己的学校为宗旨,解决了农村X员教育谁组织、学什么、谁来讲“三大问题”。
一是社会化办学破解组织问题。针对农村X员教育“谁来组织、怎么组织” 问题,由五星村X委向崇州市委组织部、民政局申请,以民间非盈利性社会组织模式成立学院。学院由在村经营的五星春天酒店出资,村委会以地入股,两者共同使用管理的方式对五星村村委会进行改造升级,在硬件上解决了场地问题;采用社会化运转方式,搭建学院班子,面向社会聘任日常管理人员,把专
业的问题交给专门的人去做,在软件上解决了运营问题。
二是从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解决学什么问题。针对农村X员教育内容单一、不接地气问题,学院从X员分类、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方面对培训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开发。根据不同授课对象,分类施训,因人施教,科学设置必修和选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训什么”学以致用原则,将新发展理念、基层治理、社会稳定等与基层息息相关的知识融入其中,注重农村X员教育的实效性,推动X性教育与X员作用、X内教育与产业发展、X员教育与农民教育相结合。
三是多元化师资配备解决谁来讲问题。学院采用“X校专家+本土干部+身边典型”的方式,面向社会选聘了一批X性强、表达优、接地气的X建理论专家、优秀模范X员、百姓讲师,为X员讲理论、讲实践、讲体会。注重请“本地人”谈“本地事”、用“本地话”讲“本地经”,选树一批本土先进典型, 从参训X员中挖掘一批认识到位、行动到位的优秀X员,进行现场案例教学。目前,学院已经建成一支107人的复合型讲师队伍,其中省、成都、崇州X建理论专家学者52名,崇州本土先进典型34名,百姓讲师(土专家、田秀才)21名。
二、取得成效
崇州农村X员教育学院这一平台,解决了农村X员教育“最后一公里”问题,也带动乡村新业态发展,富了脑袋也富了口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重要支撑。
通过承接来自全国的基层X员干部培训,打造农村X员互动交流的共享平台,向外传递了崇州乃至成都经验,也向内引入了外地先进理念。同时,教育培训从X员向农民拓展,从X内教育向现代治理延伸,有效破解了农村X员教育难题,推动农民观念转变、技能提升、素质提高,提高了基层X组织的建设质量。
以教育培训带动产业发展,五星村形成以培训教育、会务参观、民宿经济、高端餐饮为一体的新型乡村业态,实现了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的双丰收。2018 年学院培训人员16000余人,村集体实现场地资产和新村资源入股利润分红60万元;带动农民投资民宿、餐饮120余家,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000元, 比崇州市高3500元。
农村X员经过培训后,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乡村治理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有着40年X龄的高笕村老X员岳奉强,之前因拆迁补偿问题,经常找村干部“扭到费”,通过培训,岳奉强认识到自己过去的言行给“X员形象”抹了黑,主动在土地整治中带头拆迁,带头维护秩序和调解纠纷,半个月内就完成了高笕村土地整治任务。
三、几点启示
X员教育、产业发展、基层治理,这些看似没有太多交集的工作,在X建引领和能人带动下,发生了深度融合,产生了聚合效益,注定了五星村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不平凡。
一是基层X组织是X在农村的战斗堡垒。五星村充分发挥基层X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利益分配等关键问题上,村级X组织全程参与,X员群众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确保了集体经济在发展方向和道路上不走偏不走样,提升了X组织凝聚服务群众的能力。
二是农村X员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凝聚起振兴美丽乡村的强大力量,需要农村X员特别是村支书带头引领、开拓创新。正是有着高志伟这样的返乡能人、致富能手, 凭借开阔的视野、丰富的阅历,带领五星村走出了一条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三是产业兴旺是村强民富的关键。村庄要发展,还得靠产业。五星村把集体经济发展置身于“大格局”中,抓住发展乡村新产业的“牛鼻子”,整合资源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业态,建立紧密利益联合机制,让集体成员和参与者共享发展成果,强村富民的梦想也变成了现实。
X建引领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范县白衣阁乡X委书记 马全军
(2020年8月3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X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今年年初以来,范县白衣阁乡X委、乡政府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始终把强化X建引领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实施“X建+”带动各项工作上台阶、进位次。
一、X建+阵地建设,让X组织活起来
X的组织生活是X内ZZ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白衣阁乡既坚持“三会一课”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又与时俱进、广拓思路,创新组织生活形式,让广大X员的组织生活更有活力和吸引力。一是组织开展“逐村观摩、整乡推进” 活动。为夯实基层X建基础,凝聚乡村振兴合力,推动基层X建全面提升,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分季度开展“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乡X委书记马全军带领39个村X支部书记对“一肩挑”工作进展、”五星”X支部创建、软弱涣散村X组织整顿、村集体经济项目谋划发展、组织生活是否规范、X员管理是否到位等重点工作进行观摩评比。已组织集中观摩2场次,评选出先进村4个。二是严格落实基层X建工作责任制。今年年初与39个行政村签订X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年中和年底分别听取村级X组织X建工作述职报告。三是认真开展软弱涣散基层X组织集中整顿工作。以行政村为重点,共排查出软弱涣散村级X组织2个,按照“四个一”整顿要求,“一村一策”制订措施,派驻整顿工作队,明确责任抓整改。四是切实发挥基层X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扎实开展农村“五星”X支部创建活动,制订《关于在农村X组织中开展“五星”X支部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各村X支部对照5大项20小项方案要求,组织X员、群众开展自查,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推选四星级以上X支部11个、二星级以下X支部7个。
二、X建+从严治X,让干部作风实起来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X的ZZ纪律和ZZ规矩,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一是全面落实X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订2020年度X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任务,成立领导组织,层层签订X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确保X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到
实处。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各行政村X支部担负X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将X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一岗双责”, 各行政村X支部必须切实履行X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抓好分管的X风廉政建设。三是强化监督检查,注重警示教育。始终把廉政警示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多次组织X员到市廉政教育基地、冀鲁豫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先后召开廉洁乡村建设培训会5次,发放阳光账簿39本,张贴村光荣榜、曝光墙37处,粉刷墙体标语120余条。每逢节假日,X员干部签订廉洁过节承诺书,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气氛;及时通报上级纪委查处的违反中央XXXX精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及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开展办公用房超标准整改工作,确保领导干部办公用房使用符合标准。
三、X建+集体经济,让乡村经济强起来
牢固树立“抓好X建是最大的政绩”理念,始终绷紧从严从紧这根弦,落实好管X治X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X向纵深发展。一是压实X委责任。强化主责主业,把全面从严治X工作列入乡X委重要议事日程,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二是带头履职尽责。严格落实乡X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定期宣讲X的创新理论,按时参加组织生活,对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督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签订全面从严治X主体责任目标责任书,建立主体责任清单和工作台账,细化工作任务,确定完成时限。同时,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加大问责力度,倒逼“两个责任”落实。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领导干部民主生活制度,强化班子内部相互监督,“三重一大”事项均通过集体讨论决定,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同时,履行选人用人职责,严肃X内ZZ生活。四是发展集体经济。实施X员“先锋贷”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X员发展,组织X建办、劳保所积极与河南省农商行对接,推进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