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 智囊团” 系列№ 61 9
2023年12月
目 录

内蒙古工业大学刘梅峰:
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
天津师范大学王淑辉:
从四个维度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意蕴 4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ZZ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刘晓霞:
X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根基 9
袁和静:
构建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1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瑞民:
贵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立法中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18
熊昌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和路径 19
朱庆磊: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淮南人大生动实践 28
省妇联X组书记、主席陈健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高质量妇联履职服务中心大局 31
赵殷、魏继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X最大的执政软实力 35
文/中共宜昌市委X校刘克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44
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农垦总局)王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幸福和美垦区 48
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X委副书记成都市税务局局长李杰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高质量推进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51
中央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晓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5
滨州市委X校秦丛丛:
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57
中国社会科学院ZZ学研究所徐海燕: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 59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王刚:
牢牢把握现代化的本质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69
李晓辉:
论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 70
中共吐鲁番市委员会X校古扎丽努尔·吐尔逊:
深刻认识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89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佳闰: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
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核心内涵与价值意蕴 94
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姬绪梅: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形成逻辑、必要性与实践要求…104 21.张帆: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实践逻辑 112
城川民族干部学院郝苑: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 116
刘凡熙:
以人民为中心: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 122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易承志: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逻辑、挑战与路径 127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松红: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X委委员、副局长王军:
以人民为中心走好小微金融之路 145
曾文芳:
以人民为中心的调研导向与创作逻辑 147
安徽金寨干部学院王海杰: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价值探析 158
蔡思瑾: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房地产领域的应用 164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许金花: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下共同富裕的路径展望与价值意蕴 169
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教授、院长秦红岭:
以人民为中心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要义 178
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舒心心: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渊源及当代价值 180
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治区X校基地教授刘蓓: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188
南宁师范大学尹文嘉: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190
天津科技大学校团委副书记李楠:
以人民为中心引领基层X建工作发展的三重维度 201
广州市公安局警察训练部训练二处副教授蔡佩玉:
以人民为中心引领下法治公安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205
浙江大学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院长金伯中:
预防化解矛盾风险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217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婷: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223
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内蒙古工业大学 刘梅峰
(2023年10月26日)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X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取向和根本遵循。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凝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力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深刻剖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以及把握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过程中需要尤其注意这两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原理之一,强调
了人们的思想、信仰和文化受其所处的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这一原理强调了理解人民的思维方式和需求的重要性, 以确保政策与人民的实际情况相契合。此外,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进步受到内部矛盾的推动。在“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中,这一原理强调了解决人民所面临的问题和社会不平等、贫富差距、不公正等问题的重要性,以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最重要的是,人民被认为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和政策制定,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总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供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需的理论基础,促进了政策实施、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民本思想一直是我国古代治国思想中的核心命题,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X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成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古语有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君舟民水的概念,由孔子最早提出,荀子加以发展。君舟民水,即“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强调民心是决定政权兴亡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层面上说,民本思想
有其局限性,即古代统治者之所以提出民本思想,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为了使老百姓臣服于统治者而提出的民本思想,封建统治者“把百姓的作用看作是维护自身存在和保持统治地位的工具”,不过民本思想中所蕴含的重民爱民亲民惠民的积极思想一直传承至今。
(三)中国共产X历代国家领导人的“群众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践基础百年来,X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直重视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X历代国家领导人一以贯之的理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践行。毛泽东思想中最能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容是X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群众路线。继毛泽东之后,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都相继提出了群众观点。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标准”。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核心和精髓是“以人为本”。习近平同志也强调了“人民至上”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包括“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梦”和“精准扶贫”等,旨在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推动国家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些思想和实践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共产X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信念,为中国的进步和繁荣提供了重要指导。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把握好两对关系
“以人为本”与“以人民为中心”是我X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发展理念。二者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两者共同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它们都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X的根本宗旨具有内在关联性,只有坚持好“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更好地贯彻X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和精髓的“以人为本”, 回答了如何实现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统一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在新时代实践基础上,阐明了人民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总之,二者都是对X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继承和发展。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以人民为中心”从话语表述上说比“以人为本”更加明确、具体,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以人为本”其内涵较为简单,外延宽泛而广阔。这里的“人”是
比较模糊的、抽象的概念;而“人民”则带有一定阶级属性和历史属性,是指处在一定社会ZZ关系中的现实的具体的人。不仅如此,“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这个概念贯穿到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之中,真正实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显示出了人民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指导经济发展的思想,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的物质基础,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则回答了发展是为了什么人的发展,为了谁发展,回答了发展的目的和宗旨问题。所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的目的和最终落脚点。两个中心在历史上是一脉相承、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的关系。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因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及时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这样才能不断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导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的发展,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更是对中国共产X领导集体“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于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凝聚起我国亿万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同时也要把握好“以人民为中心”与“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两对关系。
从四个维度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意蕴
天津师范大学 王淑辉
任何理论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既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性,又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X人的人民观为理论渊源,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精华,总结了X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历史经验,在新时代不断丰富和发展,体现在X的各项工作之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X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与中国共产X人的人民观一脉相承,是新时代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X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新时代的重要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国共产X人的人民观为其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X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理论逻辑起点。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中,特别强调人民群众的作用,认为其是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X的根本ZZ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精神品格。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认识到“我国革命之所以是伟大的俄国革命, 正是因为它发动了极广大的人民群众投身于历史的创造”。苏维埃政权建立后, 列宁强调指出,对人数不多的共产X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无论在任何时候,共产X员都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群众和关心群众,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巩固X的执政根基。列宁一再强调国家的主人是人民,X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X员干部必须克服官僚主义,始终坚持人民地位的至高无上。
中国共产X坚持将人民置于最高地位。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认识到“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X人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对X员提出“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评价X的一切工作成败的标准取决于人民群众,“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全X想事情、做工作对不对好不好的基本尺度”。中国共产X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这就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 任何脱离群众、任何违反群众意愿和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面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如何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X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X执政的最大底气, 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X兴国的根本所在。”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意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周朝统治者提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观点,认为统治者必须遵从人民的需要。《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突出在ZZ生活中民众的重要地位。荀子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形容君与民的关系,人民既能成为安邦定国的强大根基,也能成为颠覆统治阶级的重要力量。汉代贾谊认为君主只要与民众为敌,就必然走向灭亡。董仲舒提出“天之立王,以为民也”,君主只有重视人民,人民才会拥护君主。宋代张载认为天道通过民心来体现,君主必须重视民众、体察民心。程颢程颐关心民生疾苦, 认为政权稳固的根本在于百姓温饱问题的解决。朱熹认为君主为政之道就在于重视农业、满足百姓衣食所求。黄宗羲明确指出,天下应该以百姓为主、君为客,天下大事也不应由君主一人定论,而应“公其非是于学校。”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扬弃。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民对于政权稳固的重要作用,强调重民、利民、恤民, 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吸收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也是对其的批判、升华。一方面,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看到了人民对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这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全X“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
逆民心”,要“以百姓之心为心”,抓住“民心”才能使X的领导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在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中,民与君共存实质上民是从属于君的。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则彻底改变了人民的从属地位,民与官不是对立的关系, 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由人民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认识到民众最为关心物质资料的需求,即“民以食为天”。我们X致力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致力于满足人民的各种需求和需要。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中的重民、恤民,实质上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的缓解社会矛盾的策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发展成果的享有者。我们X始终重视人民,以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作为X一切工作成效的评判标准。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溯源
X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始终贯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X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从X的奋斗史中得出的结论。一是X领导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入侵,为挽救民族危机,不同阶级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和探索,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共产X成立才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革命的面貌也焕然一新。中国共产X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深刻认识到人民的重要作用,X领导工农运动,与国民X合作进行大革命;X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X“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成为抗战中的中流砥柱;X领导人民推翻国民X反动统治, 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二是X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政X都必须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生产力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表现。新中国成立后,X恢复发展国民经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X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实现生产力的发展,X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促进了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社会财
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是X推进民主ZZ建设,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X不断推进民主ZZ建设,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权实行民主选举制度,极大地提高了根据地人民参与ZZ生活的热情。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的根本ZZ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制度上得到了保障。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必须坚持X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让人民当家作主有了根本保障。进入21世纪,X十分重视体现民主真实性和广泛性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扩大人民民主的范围,人民参与ZZ生活的权利进一步得到有效保障。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坚持X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对中国民主ZZ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使人民当家作主更好体现在国家ZZ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ZZ发展道路。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国共产X人的人民观,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本思想。“人民”一词在X的二十大报告中出现177次,X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首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国家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政X一旦脱离群众,最终必然走向灭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因此,新时代, 中国共产X人“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X、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在国家、民族、人民这三者中,人民居于主体地位,人民幸福的基础是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同时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又以人民幸福为目的。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其最终实现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为基础,要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支撑,要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评价标准。
其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提出新发展理念。这一理念得以贯彻落实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人民为创新主体,着力依靠人民进行
创新以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要实现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人民利益观,着力解决发展中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问题。要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坚持人民全方位需求导向,着眼于以良好生态环境普惠民生福祉。要实现开放发展,必须坚持国际视野,着眼于以内外联动发展增进全人类的福祉。要实现共享发展,必须坚持人民是充分享有发展成果的主体,确保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最后,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腐败问题是关系人民利益的ZZ问题, 也是关系X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拥护X的领导,X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廉洁奉公,牢记人民公仆的身份,把能否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作为评价政绩优劣的唯一标准。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要敢于问责, 敢于追责,尤其是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群众极不满意的现象必须坚决打击。同时,应加强X内监督,各级X组织必须抓好监督工作,敢抓敢管,将X内监督与X外监督相结合,尤其是结合群众监督,全面推进从严治X。
X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根基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ZZ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 刘晓霞
(2023年7月14日)
为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谋利益、谋幸福,是马克思主义整个博大精深理论体系的扼要旨归。X的二十大重申了江山就是人民的价值观,指出“中国共产X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强调了利民为本的工作导向。这一科学理念是X一以贯之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是X在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不断取得胜利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X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
一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一向重视人的作用,他强调: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是辩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至高历史主体性的章明;同时,“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则阐明了人通过劳动创造物质精神财富、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是对人民群众至高历史创造性的肯认。
二是为无产阶级利益正名的深度经济剖析。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指出资本社会“以劳动为原则的国民经济学表面上承认人,其实是彻底实现对人的否定”,表明了“人本身成了私有财产这种紧张的本质”,这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罪恶的无情揭露,是对无产阶级遭遇的同情和关怀;同时,通过剖析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劳动的异化,指出剩余价值是体现工人剩余劳动无偿劳动的部分,而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则通过不断“增强劳动力的紧张程度等办法,来增加这个无偿劳动”,从而以确凿的事实,致力于为广大劳动群众声张正义、辩护利益。
三是为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开辟新天地的共产主义前景论。马克思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力量源泉,即“大工业产生的无产者领导着这个运动并且引导着所有的群众”即依靠无产阶级自身凝结成的力量,去为自己求生存求解放; 同时,马克思为无产阶级指明了光明前景和奋斗目标,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使无产阶级劳动群众获得真正解放、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
十八大以来X在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群众观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具体实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中心观,将领导人民和为了人民相统一、依靠人民和人民至上相统一,以此为宗旨,坚定不移地推进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体现了X的人民中心观在新时代的全面深化、践行和与时俱进的发展。
构建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袁和静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X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提出“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健康服务”。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应探索如何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而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进程。
一、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

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巨大的人
口规模必然要有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做保障。“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1]中国始终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与人口规模的医疗卫生模式,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而深入构建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诉求。
X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2]健康是人民生存之本,也是国家强盛之基,“我们X从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3]。保障人民健康要始终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以公益性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人民性。习近平强调: “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4]X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唯有坚持公益性,才能正确回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为了谁”和“服务谁”的问题,平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
习近平强调:“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同国家整体战略紧密衔接,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5]正是因为国家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我国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6]。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宗旨,确立“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改革开放以后,X和国家坚持为了人民健康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以应对市场化挑战与医疗卫生供需矛盾。十八大以来更是作出了“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未来应持续深化中国特色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在充分保障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实现优质高效的建设目标。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由世界银行于1993年首先提出,包含预防和服务两个层面。“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全球策略。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主要指维护人体健康所必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公民可公平获得的,采用适宜药物、技术、设备提供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应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全兜底和全覆盖。特别是统筹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状况,不断缩小差距,维系服务均衡,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水平。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指出:“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资源,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建设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系必然要发挥中医药的传统治疗优势,既要总结其几千年来的治病经验和传统疗法,又要在中西医结合中实现中医药的守正创新。中国共产X始终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统优势,毛泽东曾要求:
“必须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的力量,才能担负起几亿人口的艰巨的卫生工作任务。”[7]习近平也强调要“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病防治中的作用”,并指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一次次转危为安,靠的就是中医药。”[8]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要发挥中医药在保护人民健康方面的重要功能,充分彰显其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主导、协同和核心作用。
二、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现实难题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约瑟夫·阿罗于1963年在其《不确定性和医疗保健的福利经济学》中首次阐释了医疗卫生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因为医疗卫生与ZZ、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联系紧密,其体系构建相当复杂,属于世界级难题。而我国“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9],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难度更大。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现实难题有:
医疗卫生资源包含人才、政策、资金、设施、技术、信息等多重要素于一体。目前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优质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区域、城乡、群体差距仍然较大。研究表明,“东部、中部、西部政府医疗卫生财政支持的差距依旧存在,而西部地区仍属于需要加大扶持力度的地区” [10],并且“中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长期处于割裂状态,严重陷入系统条块分割、服务碎片化的困境”[11],需要进行战略布局和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之上,城乡采取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和财政卫生支出制度,农村主要实行合作医疗,集体统筹互助,保障水平低。改革开放之前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的均等化状态,如卫生部X委于1965 年指出:“用于830万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的经费,比用于五亿多农民的还多。” [12]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城乡医疗需求和供给矛盾突出,农村合作医疗解体,覆盖率迅速降低。为保证基层医疗卫生,国家“重塑农村三级网络,强化机构间协作关系;重建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13]。X的十六大以后,随着国家财政增长,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回归公益性。但是基层医疗服务仍然面临基础薄弱,队伍保障不足, 城乡分诊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城乡医疗体系亟须优化。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应在供给层面提供全人群、全方位、全周期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仍然存在不充足和不均衡问题。从供给空间而言,东西部存在明显差距。东部区域因为经济水平、财政能力、硬件设施、管理体系、人才保障等基本条件较好,医疗卫生供给水平和能力明显优于中西部。从供给体系来看,城乡差距依然显著。农村医疗卫
生供给体系较为薄弱,当前集中表现为医疗技术、人才队伍、财政投入缺乏保障。部分农村地区、偏远乡镇、贫困家庭依然没有摆脱“看病难”“看病贵” 的现实困境。从供给人群和周期来讲,同样存在不均衡和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健康养老服务供给状况与人民的养老健康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农村地区慢性病群体的医疗供给明显不足,需予以重视。
习近平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健康需要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14] 健康需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必然带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多层次和多样化。应立足广大人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调整医疗供给模式。人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包括就医方便可及、质量可靠、费用低廉等基本需求。满足基本需求之后,人民更加关注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疾病预防、养生康复、卫生保健等问题。但是我们国家在人民健康需求和社会医疗投入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尤其是社会重点人群的健康需求没有得到充分解决,主要表现为老年人群、慢性病人群、精神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弱势群体的医疗健康需求得不到充分保障,特别是农村地区重点人群的医疗保障更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此外,社会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与健康服务应得到改善,不断简化跨地区、跨城市的医保支付服务和住院报销流程,提升报销比例,切实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医疗卫生管理系统高度复杂,涉及组织、人力、制度、资源、效益、考核等多重要素。一方面,我国城乡医疗卫生纵向一体化管理体系还需进一步优化; 另一方面,医院和卫生机构在管理决策、管理规范、管理执行和技术平台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而当前为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下沉,多院区差异化发展给医院管理带来挑战;同时医疗卫生体制影响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分级诊疗管理制度不完善,医疗风险管理防控机制不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低效等问题普遍存在。此外,互联网医疗建设需强化,如互联网医疗法律监管制度不完善,基层医疗网络建设水平较低,线上病情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问题, 医师的权益保障和患者的隐私保护等,都需给予重视和解决。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面向重点群体的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中医药健康管理等内容,这些服务全部免费提供。我国自2009年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来,在保障服务经费、强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关注重点人群健康方面成效显著,但是基层特别是乡村卫生服务能力仍然不足、医防深入融合不充分、家庭签约医生的服务保障作用不明显、数字信息化建设与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结构和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为各级疾控中心的疾病防控作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疾控体系可持续运行的财力保障机制不健全、人力资源总量普遍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突出等[15],需予以重视和解决。
三、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16]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 优化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践路径,是坚持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X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17]
《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首先,从“纵向整合”的视角要落实好政策扶持与资源整合。在政策上推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更多资料:nuo114整理, 推动人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层扶持与纵向整合。其次,做好基层医疗人才培养和待遇保障。
《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 “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唯有人才队伍做保障,才能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最后,加大基层医疗财政支出和倾斜力度。发挥好财政在基层医疗卫生中的支撑作用,有研究表明:政府卫生支出占比的提升对医疗卫生保障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直接作用和正向溢出效应。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社会主义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必然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供需的最佳匹配。[20]《意见》也提出要“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体验,推进服务优质化”
“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促进服务连续性” “提升服务便捷性”“增强服务舒适性”等具体要求。为进一步通过供给推进医疗健康服务的优质化:第一,要强化政府干预,优化城乡之间的医疗供给格局。政府应在人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综合布局,精准互助,逐步实现城乡医疗服务均衡供给。第二,要坚持政府主导,防止医疗过度“市场化”。统筹好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关系,强化民营医院管理工作,严防医疗腐败和医疗乱象。第三,增加财政投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免费医疗模式”。逐步扩大老百姓的医保报销范围和疾病报销比例,同时解决好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和公费医疗“过度治疗”问题。第四,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模式和机制。包括整合卫生机构与医院体系,做好重大疾病的防控机制构建;建立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健全“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系统连续”的服务链条。
以人民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既要遵循“帕累托最优”,满足老百姓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还要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卫生的需求, 又要做好弱势群体的补偿和保障。
《意见》强调应以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管理为主要内容,对孕产妇、婴幼儿、学生、职业人群和老年人等开展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和预防保健服务。根据人口学转变规律,整个世界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剧的阶段,“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50年,预计有超过4.87亿人在60 岁以上”[21]。基于人口老龄化形势加剧和流行病学转变,现代医疗卫生服务需应对老龄化医疗需求和慢性非传染疾病治疗。习近平强调:“要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22]《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并提出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完
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和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
《意见》提出“管理手段转向更加注重科学化治理”“加强科学管理,压实责任,推进管理精细化”。优化管理的前提应努力破除“以药养医”机制, 突出医院的社会效益,在此前提下进行管理系统的优化和升级。第一,完善分级诊疗模式和制度规范,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充分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第二,以“城市医疗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为抓手,强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纵向一体化发展。整合人员、技术、财政、资源等,开展一体化的协调联动和高效管理。第三,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强化互联网医院建设。充分借用现代化智能手段,落实省—市
—县—乡—村五级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强化基层网络建设,真正让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路”,推进互联网医疗的现代红利惠及广大人民。第四, 用好医疗卫生评估这把“利剑”,促进管理升级。完善医疗卫生领域的评估和管理体系,以评促改,实现现代医院管理、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管理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科学化和有序化。如协和医院提出X建文化、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精细化管理和开放协作的“六大体系”建设,着力实现医院“制度规范化、流程标准化、管理一体化、服务同质化”目标。
提升医疗卫生队伍质量是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内在保障。第一,发展壮大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强化基层人才培养和支持力度。特别关注乡村医生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质量,给予重点扶持和待遇保障,提升乡村医疗队伍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第二,优化医学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建设。如强化急诊科、全科、妇产科、儿科、重症医学、精神科、呼吸科、老年医学等重点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升其发展空间。第三、实施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发挥好中医药的传统优势。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在治未病、养生康复、传染病防治和卫生应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第四、医疗反腐工作与医疗体制改革双管齐下,优化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和考核体系,缓解医院和医生的生存压力,不断激发医疗卫生队伍的内生动力,才能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第五,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构筑“平战结合”的疫情防控战略体系,在重大疫情来临时能够及时进行物资和人员的
贵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立法中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郭瑞民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努力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提高立法质效。
不断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立法机制。坚持规划先行。线上线下先后3轮征集意见建议,确定96件立法规划项目和31件年度立法计划项目,民生类分别占比32%和29%。坚持广聚民意。每一件法规草案都经网络公开征求意见,经基层立法联系点收集建议,经入库专家或知名学者咨询论证,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坚持强化审议。法规案“不调研不上会”,建立文字专家审校制度,充分发挥法制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作用,把好立法“文字关”“、专业关”“、统一审议关”。
持续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平台。建好立法“直通车”。支持毕节市成功申报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将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升级扩容”至12个, 辐射带动全省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118个。打好数据库建设“攻坚战”。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探索完善智能化应用,归集各级各类规范性文件, 为公众打造全面、权威、便捷的查询平台。发挥好代表“主力军”作用。深入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主体作用和有专业背景代表的特长优势,让立法体现民意、有效管用。
积极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立法实践。坚持问计于民。深入专业院校、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中“找办法”“、捋思路”,聚焦安全管理、生产控制、网络经营等问题,加快推进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修订。坚持问需于民。成立工作专班,邀请物业公司、业主代表共同分析研判,在立法中明确监管部门、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等各方的权利义务,加快物业管理条例修改进程。坚持问效于民。多方位倾听居家老人、孤寡老人、养老服务企业的呼声与诉求,打出贵州省养老服务条例、贵州省老年教育条例立法“组合拳”,用法治方式缓解老年群体的后顾之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和路径
熊昌娥
X的二十大报告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5条重大原则之一,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主体,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是托起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公立医院发展质量和效益, 共建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是解决卫生健康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路径,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有力支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获得人民认同。
第一,要站稳人民立场,从系统全局的高度思考公立医院发展。公立医院高质量是整个体系的高质量,不仅仅是单个医院的高质量。应注重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社会群体间协调以及与其他经济社会方面相协调,注重公立医院内部中西医之间、专科之间、软硬件之间的协调,注重融入城市大系统、民生大系统、社会经济大系统。
第二,要把握人民愿望,从技术质量与功能质量相结合的角度思考公立医院发展。技术质量是对疾病诊断准确、治疗有效,重点在临床专科建设,是满足人群健康需求的刚性要求;功能质量是患者接受卫生服务的方式,是满足人群健康需求的软性要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技术质量与功能质量的结合。
第三,要尊重人民创造,将人才培养和激发人才活力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维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全方位的质量提升,医疗质量、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都是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关注的维度,高质量发展是各个维
度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过程,是整体质量的提升。
第四,要集中人民智慧,从整体韧性的角度思考公立医院发展。公立医院要寻求多领域、多学科和多主体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人民智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性,提高在复杂经济形势下的经营能力,提高对人群全生命周期多维健康的服务水平。
第五,要获得人民认同,从供需双方满意的角度思考公立医院发展。有效满足人民健康需求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医院系统内部卫生技术人员、工勤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监管部门、医保部门等的满意度不可忽视,卫生系统工作人员是人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善他们的执业环境, 提高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增强他们的执业活力,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近10年来,我国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2012—2021年,公立医院门诊量由22.89亿人次增长到32.71亿人次,增幅为42.90%;公立医院住院量由1.13亿人次增长到1.64亿人次,增幅为45.1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 年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9亿人,精神疾病患者数为1.7亿人,残疾人口总数超8500万人[1]。虽然近1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队伍不断扩大,2021年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646万人,相比于2012年,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增长50.95%,但是医院结构针对人口结构变化所作的调整相对缓慢,人口结构的改变对公立医院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挑战[2]。
近10年来公立医院及其床位数量变化我国公立医院数量在10年间呈现下降态势。
2012 — 2021 年, 全国公立医院数量从13384 所减少至11804 所, 降幅为
11.81%。但公立医院的床位数呈逐年增长趋势,10年间公立医院的床位数增幅为40.85%。我国每千人口床位数由2020年的6.4张增长到2021年的6.7张,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比,2021年我国每千人口床位数超过美国(2.8张)、英国(2.3张),低于澳大利亚(7.0张)、德国(7.8 张)和日本(12.6张)[3]。虽然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数量在全国医院总数中占比仅为32%,但是床位数占比为70%,承担了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
近10年来公立医院资源配置比例变化
近10年来,我国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的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截至2021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数量达到501.94万人,其中公立医院注册护士数为279.09万人,相比于2012年增长了约116.48万人,增幅约为71.64%。2012年我国的医护比和床护比为1∶0.95和1∶0.43,10年内医护比和床护比与期望差距逐渐缩小,在2021年扩大至1∶1.17和1∶0.53。然而表1数据显示,我国长期以来医护比倒置的情况在2014年得到扭转,而早在2012年,美国、加拿大、挪威、芬兰等国的医护比已经超过1∶4[4]。我国医护比和床护比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世界卫生统计2022》数据显示,2012—2020年,美国、加拿大、日本的医护比估计为1∶6.0、1∶4.5、1∶ 4.8;床护比估计为1∶5.4、1∶4.3、1∶0.9[5]。近10年来,我国在不断缩小医护比和床护比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2021年5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明确指出,公立医院医护比要逐步达到1∶2左右。
近10年来公立医院资源区域布局情况
2012—2021年,我国公立医院区域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亟待扩容。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可得,近10年来,东、中、西部地区优质的医疗资源均呈现增长趋势,以东、中、西部地区800张床位以上医院数为例,西部地区的增幅最大,高达135.84%,中部地区的增幅为128.44%,东部地区的增幅为75.63%。但从总数来看,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拥有大量三级医院数、800张床位以上医院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等优质的医疗资源,东部地区的医疗资源一直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中排名第1位。近10年来,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均呈现出增长态势,从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来看,农村近10年间增幅为51.91%,大于城市34.19%的增幅。从总数来看,公立医院主要分布在东部、城市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依然存在。
近10年来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提供情况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应以人为中心进行全生命周期照护,打通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每一环节。公立医院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是指从人的生命开始到生命的最后终止提供不同的医疗服务[6]。妇幼保健院数量由2012年的1857所增长至2021年的2169所,增幅为16.80%。从床位数来看,过去10年间妇幼保健院持续平稳增长,增幅为68.04%。公立医院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提供从妇幼保健到老年人颐养护理,10年间数量在不断增长,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
有力的保障。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深,老年人慢性病、老年病诊疗和康复护理需求不断增加。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数据显示, 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近1.9亿人。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面对如此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