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6676
扫描二维码关注“政论文”公众号
2023年9月
在洪湖市第二届“荷花杯”大奖赛颁奖典礼暨荷文化论坛上的讲话
荆州市文联副主席 齐家银
(2023年9月3日)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大家好!
荷花杯开映日红,万盏莲蓬朵朵新。今天,我应洪湖市第二届“荷花杯”文艺创作大奖赛之邀,作为评委,来到了洪湖,来参加第二届“荷花杯”颁奖的盛典。在此我代表所有的评委,向第二届“荷花杯”的举办者和洪湖市的有关领导以及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十年前,在一辆开往洪湖的手扶拖拉机上,一个嘴上刚长出茸毛的青皮后生,紧紧抱住随着车辆摇晃的柴垛。一双眼睛怯生生地望着朔风凛冽满湖萧瑟的湖水,瑟瑟发抖着小声嘀咕:明明是湖,为什么还要在湖中挖河?
那一夜,在洪湖岸边一个叫乌林的小村庄,在民工们借住的青砖黛瓦雕脊飞檐的民居里,在用棉梗,和茅草铺就的地铺上,青皮后生嗅着茅草的清香,激动得无法入眠。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将来能怎么样的生活?他,一个刚出茅庐、初涉人世的十七岁毛头小子,不敢妄自揣想。
三九天里,要跳进冰冷刺骨的湖水中,把淤泥一锹一锹铲进挑土的箢箕中,从湖底踩着没膝的烂泥,挑着一百多斤的重担,翻过高高的河坡,然后把土挑到一千五百多米外的堤上。劳动强度之大,超过了青皮后生的想象。
工闲时,少年揣在怀中的一本《三国演义》,让少年改变了命运。
当时的民工营营部让少年去报到,任营部炊事员。白天烧饭,晚上给全营民工讲三国的故事……一部三国,少年讲得眉飞色舞。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那个用尿壶做照明灯,在大堤上面对着全营民工讲乌林战场故事的风中少年,就是我,一个作家,一个年近古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