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674


2024年1月
在全省数字城市建设暨大社保宝鸡模式推广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1年12月1日)

今天上午,大家在宝鸡参观了电子政务统一平台、数字化城管大厅,对“宝鸡大社保模式”和数字城市建设有了较为直观的了解;我也到陇县看了社区服务中心,在县医院看了大病统筹情况,感觉很不错,群众比较满意。刚才,宝鸡市介绍了制度加服务的模式,大家做了经验交流,工信厅汇报了全省信息化发展情况,谈的都很好。“宝鸡大社保模式”是思路的创新,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方面为全国创造了典型的经验,张德江副总理对宝鸡模式给予了高度肯定,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推广好大社保宝鸡模式,让更多的群众受益。下面,我谈几点体会和意见。
一、宝鸡模式是创新创举,体现了大社保与信息化融合的发展要求
构建以保障对象全民化、保障方式多样化、筹资渠道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为主要特征的大社保和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也是X中央“十二五”期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内容。近年来浙江、山东等省市都涌现出了各具特点的大社保模式。相比较而言,宝鸡模式的关键是实用、有效、便民,突出体现了数字城市的支撑和信息化平台的支撑,实现了方便群众,服务为上,应用为本的目标。更多资料+微信:
大社保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业务信息流量大,数据交换频繁。随着人口流动日趋频繁,社会保障难度日益加大,大量的数据记录和数据管理,数据的共享必须依赖于信息化工程,以信息化支撑服务大社保是必然趋势,也是我们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对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宝鸡市总结出来的制度加服务模式,是以政府职能的转变为要求来进行设计的,体现了大社保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更多资料+微信: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后的又一次重大飞跃,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则成为这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之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带来的变革,使得信息处理能力和数字化处理变得更为强大便捷,对经济和社会领域变革,以及生活思维方式变化带来深刻而重大影响。我国从自身实际出发,对信息化发展道路进行了多年探索与实践,从最早以“三金工程”为突破口,到后来的“十金工程”,取得成效,带动了各行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既与全球信息化保持一致,又体现了中国信息化的特色。但信息化是一个渐进地历史发展过程,新情况与新问题层出不穷,一方面信息技术变化更新快、渗透力更强、涉及面更宽,不断推动着应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应用的发展也对技术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所以技术与应用的互动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比如三网融合问题,即通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通信网发展比较早,主要是语音信息交流; 广电网是以视频信号为主;互联网主要是以信息服务为主,进行信息交换,在模拟信号时代,三网是独立的,随着技术进步,使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成为可能,三网具备了融合的基础和条件。现在的有线光纤技术,每秒能传播80G的数据量,一个城市的电话每秒都可以同时通话,传输通道也能够保证这三种信息的有效传输;无线技术的发展,3G或者未来的4G,带宽或传播速率增加也能保证这样的需要,三网融合符合技术与应用互动发展趋势。再比如云计算问题,云计算有一个基本假设——“互联网上你的信息都是我的”,现在计算机处理速度和能力无穷大,任何信息都能快速进行处理,网上计算机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发挥起来,需要在做强基础设施和保障传输能力基础上,把这些富余能力共享共用,做到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越高,信息化发展的